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

合集下载

态势语

态势语

例如,当上课铃响以后, 例如,当上课铃响以后,学生仍然不能安静 下来, 下来,出现在教师眼前的是一片乱 糟糟的 嬉笑打闹的情景,如何处理? 嬉笑打闹的情景,如何处理? 不说一句话, 不说一句话,只用自己的眼神就能使课堂趋 于安静,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 于安静,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 先站在教室门口用亲切、 如,先站在教室门口用亲切、友好而严肃的 目光环视整个教室,然后带着自信 环视整个教室 自信的眼神 目光环视整个教室,然后带着自信的眼神 走上讲台,并以关切的目光环视教室, 关切的目光环视教室 走上讲台,并以关切的目光环视教室,最 后把自己严肃的目光停留在那些仍然打闹 严肃的目光停留在那些 后把自己严肃的目光停留在那些仍然打闹 的学生身上 身上。 的学生身上。整个过程教师一直在用眼神 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 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
5.界域语 界域语
界域语也称个人空间、人际距离、势力圈范围等, 也称个人空间、人际距离、势力圈范围等,
是公关传播中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 是公关传播中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 美国人类学教授爱德华·T·赫尔 赫尔, 美国人类学教授爱德华 赫尔,大部分人都活动 在四个界域区: 在四个界域区: 亲热界域区,距离在15厘米以内 厘米以内, 热烈,亲密” 亲热界域区,距离在 厘米以内,“热烈,亲密” 个人界域区,距离在75厘米以内 厘米以内, 亲切,友好” 个人界域区,距离在 厘米以内,“亲切,友好” 社交界域区,距离在210厘米以内,“严肃、庄重” 厘米以内, 严肃、庄重” 社交界域区,距离在 厘米以内 公关领域中,主要是与用户谈生意、 (公关领域中,主要是与用户谈生意、接见 来访者、企业之间的谈判) 来访者、企业之间的谈判) 大众界域区:无特殊心理联系的界域, 大众界域区:无特殊心理联系的界域,空间距离较 大,相互之间不发生交往

班杜拉

班杜拉

榜样事件
显著性 情感诱发力 复杂性 独特性 功能价值性
榜 样 事 件
观察者特 征
知觉能力 知觉定势 认知能力 唤醒水平 习得的偏好
观察者特征 认知技能 认知结构
观察者特 征 体能 亚技能成 分
匹 配 行 为
支配观察学习的四个子过程
是由班杜拉提出的。他认为,人的行为受两种因素 的影响:一是行为的结果因素,即强化。二是期待。 班杜拉将强化分为: 1 . 直接强化 直接强化 是指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 2.替代性强化 替代性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3.自我强化 自我强化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社会向个体传递某 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 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社会学习理论的局限与不足
理论缺乏内在统一的理论框架 忽视了儿童自身的发展阶段会对观察学习产生影 响。 对于比较复杂的程序性知识,以及陈述性知识和 理性思维的形成缺乏说服力 虽然强调了人的认知能力对行为的影响,但对人 的内在动机、内心冲突、建构方式等因素没做研 究
二、行为习得的两种不同的过程
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 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 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 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
自我调节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 过程组成,经过这三个过程,个体完成内在因素 对行为的调节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
(一)学生自律行为的养成 (二)自律行为养成的心理历程 1.自我观察 2.自我评价 3.自我强化
个人荣誉
• 艾伯特·班杜拉获得许多荣 誉和奖励。1972年,从美 国心理学会获得杰出成就 奖,从加利福尼亚州心理 学会获得科学家奖。1974 年,班杜拉被选为美国心 理学会会长。1977年,他 被命名为认知理论之父。 1980年他被选为西方心理 学会会长。1989年,他又 在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 任职。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阿尔伯特· 班杜拉 Albert Bandura
刘雨佳 16303103
1 2
班杜拉的基本信息及其生平 班杜拉的人物性格
目录 Contents
3 4 5 6
班杜拉的理论架构
班杜拉的理论与其性格的关系 探索其理论发展 评价及启示
阿尔伯特· 班杜拉 (Albert Bandura,1925—)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 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认知理论之父。美国当代著名 心理学家,现任斯坦福大学心 理学系讲座教授。他的国籍是 美国。出生地是加拿大艾伯特 省。他所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 是在与传统行为主义的继承与 批判的历史关系中逐步形成的, 并在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 理学几乎平分心理学天下的当 代独树一帜,影响波及实验心 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 治疗以及教育、管理、大众传 播等社会生活领域。

评价

(1)班杜拉在研究中突破了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的机
械公式,不再限于以动物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领域也不限
于实验室,而是深入社会。从而提出了以交互决定论为基础, 以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为支柱的社会认知理论。

(2)班杜拉强调了认知和社会因素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以
此从某种程度上整合了以往的各大心理学流派,并且在社会 心理学和 学习心理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与心理学的缘分
• 中学毕业后参加远征修路队,参加修补阿拉斯加公路的修补活动。 • 修路生活结束后,他带着一身荒原气息来到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打算在 生物科学中选择专业。 • "My parents encouraged me to expand my experiences ... they essentially presented me with two options: I could either remain in Mundare, till the farmland, play pool and drink myself to oblivion in the beer parlor, or I might try to get a higher education. The latter option seemed more appealing to me.''( Pajares, F. (2004). Albert Bandura: Biographical sketch)

abc情感理论的实施步骤

abc情感理论的实施步骤

ABC情感理论的实施步骤概述ABC情感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通过观察和理解个体的情感反应,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本文将介绍ABC情感理论的实施步骤,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利用ABC情感理论来处理情绪问题。

1. 理解ABC情感理论ABC情感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其核心观点是:不是事件本身影响我们的情绪,而是我们对事件的解释和意义赋予。

ABC 情感理论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A(Activating Event):激活事件,即触发我们情绪反应的事件。

•B(Belief):信念,即我们对激活事件的解释和看法。

•C(Consequence):后果,即我们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2. 识别激活事件(A)在实施ABC情感理论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识别和了解激活事件。

激活事件是引发我们情绪反应的触发点,可以是具体的事件、行为、言语等。

在这一步中,我们要学会倾听自己的情绪信号,注意感受和认识到触发我们情绪反应的具体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尝试记录下引发不良情绪的事件,如愤怒、焦虑、沮丧等。

•可以通过维护一个情绪日记,记录下自己每天所经历的激活事件,对于我们的情绪和行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 分析和验证信念(B)在识别激活事件之后,我们需要分析和验证我们对激活事件的解释和信念。

我们的情绪反应往往是由于对事件的特定解释和意义的赋予,而非事件本身。

在这一步中,我们需要质疑和检查自己的信念是否客观和合理。

•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我的解释是否客观和准确?–我是否有证据证明我的解释是正确的?–我的解释和信念是否合理和有利于我自己?•可以试着换位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个事件,寻找其他可能的解释和视角。

4. 重塑信念和观点(B)在分析和验证信念之后,如果发现信念不合理和有害,我们可以尝试重塑我们的信念和观点。

通过重新审视激活事件,给予不同的解释和意义,进而改变我们的情绪反应。

•可以考虑以下方法:–寻找积极的解释和意义,关注事件的正面因素。

瓦尔莱塔实验报告(3篇)

瓦尔莱塔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瓦尔莱塔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瓦尔德曼(Albert Waldman)于20世纪60年代设计的一项经典实验,旨在研究人们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

实验以美国海军陆战队新兵的训练过程为背景,通过模拟真实环境,观察和记录新兵在压力情境下的心理变化和行为模式。

二、实验目的1. 探究压力对个体心理和生理的影响。

2. 分析个体在面对压力时的应对策略和心理防御机制。

3. 评估心理训练在提高个体抗压能力中的作用。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一批即将进入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新兵作为实验对象。

2. 实验分组:将新兵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接受心理训练,对照组不接受任何特殊处理。

3. 实验过程:- 基础训练:两组新兵接受相同的基础军事训练,包括体能训练、军事技能学习等。

- 心理训练:实验组接受为期两周的心理训练,内容包括压力管理、情绪调节、团队合作等。

- 压力情境模拟:在实验的最后阶段,两组新兵被置于模拟的压力情境中,如极限体能训练、紧急任务执行等。

- 数据收集:通过观察、访谈、生理指标测量等方法收集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果1. 心理反应:- 实验组新兵在压力情境下的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 实验组新兵在面对挑战时表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对策略。

- 实验组新兵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有所提高。

2. 生理指标:- 实验组新兵的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在压力情境下相对稳定,而对照组则出现明显波动。

- 实验组新兵的生理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

3. 行为表现:- 实验组新兵在模拟的极限体能训练中表现更为出色,完成任务的时间更短。

- 实验组新兵在紧急任务执行中表现出更高的效率和准确性。

五、讨论与分析1. 压力对个体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压力对个体的心理和生理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在面对压力时,个体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心理反应,同时生理指标也会出现波动。

2. 心理训练的作用:心理训练能够有效提高个体的抗压能力。

演讲的态势语言

演讲的态势语言

一、演讲态势语言的含义态势语言是演讲者必须具备的一种非口头语言。

它是演讲者通过自己的身体姿态、仪表风度、手势动作、面部表情和服饰打扮等来表达情意、传达信息的一种无声语言,是演讲中不可缺少的直观性因素。

现代科学表明,态势语言与书面语言、口头语言一样,可以表达感情、可以交流信息、可以被人理解、可以自成体系。

我们平日形容某些人说话"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指手划脚"、"神采飞扬"、"风度翩翩"等,这些词都充分体现了态势语言在表情达意中的重要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说过:"人的感情表达由三个方面组成:55%的体态,38%的声调及7%的语气词。

"这说明了态势语表达的重要性。

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人感觉印象的77%来自眼睛,14%来自耳朵,视觉印象在头脑中保持时间超过其他器官。

初学演讲者很难取得演讲的最佳效果的主要原因是之一,并不是有声语言的差距,而非言语技巧表达的生硬或者根本不用。

二、演讲态势语言的作用古希腊著名的演说家德摩西尼认为:"演讲的秘诀在于姿态。

"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演讲能使聋子看得懂,则演讲之技精矣。

"因此,古今中外的演讲家都十分重视态势语言的运用,并把它当作辅助工具,来增强演讲效果。

具体来说,态势语言在演讲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辅助有声语言。

这是态势语言的主要功能,因为态势语言的运用,能加强演讲语言表达时的效果,能辅助有声语言圆满地表达内容,充分地抒发感情;它可以对重要的词语、句子进行加重或强化处理,具有强调功能。

演讲的态势语不仅能强调或解释演讲辞中的含义,而且还能生动、形象地表达演讲辞中所没有的东西,尤其是在表达情感、情绪和态度方面,态势语言有时甚至比口头语言更明确、更具体、更有感染力。

2、塑造演讲者自身形象,展示风采的作用。

手势

手势

浅谈手势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余姚市朗霞中学郑晨内容摘要: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恩曾提出:“人们之间的交谈就是信息的交换,其中说话只占7%,语调占38%,面部表情和手势却占了55%。

”有时说了千言万语,一个手势就可以全部推翻。

由此可见,手势在人类交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它通常被称为人类的“第二语言”。

课堂教学是学习交流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通过口头语言这种唯一的方式来传授知识,显然不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巧妙地运用手势,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对音乐形象的感知能力,同时学生能够产生丰富的想象、联想,捕捉到准确感人的音乐形象,从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使音乐艺术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的发展服务。

关键词:手势柯尔文手势歌唱组织教学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恩曾提出:“人们之间的交谈就是信息的交换,其中说话只占7%,语调占38%,面部表情和手势却占了55%。

”有时说了千言万语,一个手势就可以全部推翻。

由此可见,手势在人类交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它通常被称为人类的“第二语言”。

课堂教学是学习交流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通过口头语言这种唯一的方式来传授知识,显然不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这还需要其他的非言语交流方式,笔者认为手势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手势语言有利于音准的培养近年来,柯达伊教学法的适时兴起于传入国内给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无疑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发展机遇。

其更便于一般普通的音乐教学人员操作,其中的柯尔文手势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了普及。

通过手势学习,帮助学生理解首调唱名体系中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调式音级倾向,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它可以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音高音准的调整、交流的一个身体语言形式。

通过柯达伊手势的形象作用来提示学生发音外还可通过手势位置的高低,把音与音之间的细微差别在空间表现出来。

在柯尔文手势训练活动中,不需任何乐器作伴奏,而是要求学生注视着手势的变化,想着各音的正确位置及口形,把音准确地唱出来。

马斯洛需求理论论文论文

马斯洛需求理论论文论文

马斯洛需求理论论文论文马斯洛需求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马斯洛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人类需求的一种分类模型。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最低级物质需求到最高级自我实现需求,每个层次的需求都依赖于前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

第一层次是生理需求层,如食物、水、氧气、温度和睡眠等,这是最基本的需求,如此基础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行更复杂的需求。

第二层次是安全需求层,包括身体的安全、工作的安全、财务的安全、健康的安全等等。

在这个层次,人们能够感受到物质和感情上的危险会阻碍他们的进步,因此寻求保护和安全。

第三层次是自尊需求层,包括了尊重和自尊心、成就感、认可和社会地位等。

一个人的尊重必须获得他人的尊重,一个人的自尊必须通过自己的成就和获得别人的认可。

这种需要寻求快乐与愉悦的欲望。

第四层次是自我实现需求层,此时人们已经满足了自己的基本需求,可以终于能够真正实现个人生命的目的,发挥自己的才华和卓越技能。

这个层次下的需求不再是一些表面的需求,而是基因层面的需求。

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策划,在最后得到自我实现的满足以后,有情感的平衡感和生活的经验。

第五层次是自我超越需求层,超越个人需求以帮助他人实现自我实现需求,以及将联合体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

这些需求的满足程度与人们的激情与心境紧密相联。

当我们专注于满足这些需求时,我们的灵魂和内心会得到满足,拥有简单而强大的内功。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对于人类行为的研究有着巨大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看,马斯洛认为,需求的需求是独立于文化和时代的,因此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工作场所、市场营销、领导和人际关系等领域。

在企业管理方面,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进行员工管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员工的需求,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具体做法是:1、生理需求保障:为员工提供安全、卫生、舒适的工作环境,足够的食品和饮料等。

2、安全需求保障:提供工作中的保障,包括员工的安全保护、工作资格的鼓励和推荐等。

情绪abc理论案例

情绪abc理论案例

情绪abc理论案例情绪ABC理论案例。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艾利斯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该理论认为情绪是由特定事件(A)触发的信念(B)导致的结果(C)。

在这个理论中,A代表激发情绪的事件,B代表个人对事件的信念和解释,C代表由此产生的情绪反应。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情绪ABC理论来分析。

案例一,面试不顺利。

小明最近参加了一次工作面试,但面试结果并不理想,他感到非常沮丧和失望。

根据情绪ABC理论,A代表面试不顺利的事件,B代表小明对这次面试的信念和解释,C代表他的情绪反应。

小明可能认为自己表现不佳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B),因此导致了沮丧和失望的情绪(C)。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对事件的信念和解释来调整情绪,比如认识到面试不顺利并不代表自己能力不足,而是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从而减轻负面情绪。

案例二,与同事发生冲突。

小红在工作中与同事发生了一次冲突,她感到愤怒和失望。

根据情绪ABC理论,A代表与同事发生冲突的事件,B代表小红对这次冲突的信念和解释,C代表她的情绪反应。

小红可能认为同事的行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B),因此导致了愤怒和失望的情绪(C)。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重新审视事件,理解同事的立场和意图,从而减轻愤怒和失望的情绪,促进冲突的解决。

案例三,考试不及格。

小李在一次考试中没有达到预期的成绩,他感到沮丧和焦虑。

根据情绪ABC理论,A代表考试不及格的事件,B代表小李对这次考试的信念和解释,C代表他的情绪反应。

小李可能认为自己没有努力学习是导致考试不及格的原因(B),因此产生了沮丧和焦虑的情绪(C)。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找出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计划,从而减轻沮丧和焦虑的情绪,更好地面对未来的考试。

总结,情绪ABC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并通过改变对事件的信念和解释来调整情绪。

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我们可以运用情绪ABC理论来审视自己的信念和解释,从而更好地应对情绪问题,促进心理健康和成长。

班杜拉生平及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生平及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生平及其学习理论简介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认知理论之父。

一、人物简介1.生平记事。

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25年出生在加拿大的艾伯特省的蒙达,他在加拿大一个小的农业社区成长,父亲是波兰的小麦农场主。

像斯金纳一样,他也是在一个小镇上长大的。

1949年班杜拉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士学位;1951年在美国衣荷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1952年从爱荷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爱荷华大学学习期间,他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1953年,他到维基台的堪萨斯指导中心,担任博士后临床实习医生,同年应聘在斯丹福大学心理学系执教,1964年升任正教授。

此后,除了1969华任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一年外,一直在该校任教。

其中,1976年至1977年间出任心理学系系主任。

2.获取荣誉。

班杜拉在心理学理论研究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并一直怀有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公益事务的热忱和成功,在他的学术生涯中获得了心理学内外的诸多种荣誉和奖励。

1973年,获加州心理学杰出科学贡献奖;1977年,获卡特尔奖,被命名为认知理论之父;1980年,当选美国西部心理学会主席,同年当选美国艺术及科学院院士;1980年,获得攻击行为国际研究会杰出贡献奖及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1991年至1995年,担任儿童发展研究会国际事务委员会委员;2001年,获行为治疗发展学会终身成就奖;2002年,获西部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

他一生中还获得过包括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在内的16所大学所授予的荣誉学位。

除此之外,班杜拉还经常出席各种咨询委员会、联邦政府机构的各种委员会、美国国会听证会等,他还担任了《美国心理学家》《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等20余种杂志的编辑。

二、主要理论1.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关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建构与发展,依赖于两个领域的经验研究的支持,其一为攻击行为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其二为偏差行为的心理治疗实践。

55387理论

55387理论

55387理论【55387理论】这条人际沟通理论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和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提出的。

即55%+38%+7%,其中决定一个人的印象的55%体现在外表、穿着、仪容、沟通的态度,包括动作、表情等;38%是讲话时的语气、语调、肢体语言等;7%是说话的内容。

由此可见,两个人初次见面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当你还来不及表达自己美好的内在时,你的形象已经在替你说话了。

在这快节奏的快餐时代,对方从你的仪表、谈吐判断你的能力、人品是否可信,是否愿意继续和你聊下去,你不好的形象在第一时间已经被PASS掉了。

沟通的内容,在沟通中内容的重要性只占到7%。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和孩子沟通时,当我们带着不良情绪表达时,孩子压根儿听不进去我们说话的内容,而更多地会进行情绪的对抗。

我们每天都会和人进行沟通,但其实很多是“无效的沟通”。

沟通的效果更多地取决于我们说话时的状态,包括我们的身体语言、语音、语调、语速以及我们说话时所表达出来的情绪,当我们开口说话时,孩子最先感受到的是我们的情绪。

我们潜意识层面的沟通所发出和接收到的要比意识层面大得多、也多得多,这需要我们在沟通前,多去觉察和反思。

想要获得好的沟通效果,需要不断地尝试和改变表达的方法,才有可能改变对方听的效果。

这看起来很难很累,但是这代表着沟通的效果是可以由我们来控制的。

这里所说的控制,并非直接控制结果,而是说可以通过我们改变沟通的方式来间接获得你想要的结果。

当一种沟通出现问题时,我们可以停下来,提醒自己反思,找到适合当下最佳的沟通方式,换一种对方能够接受的表达方式,用合适语音、语调、以及平和的情绪与对方进行沟通,毕竟我们沟通就是为了让对方听得懂、听得进、达成共识,并顺利地解决当下的问题,而非让对方体验不舒服的情绪对抗。

【启示】沟通内容只占了效果的7%,而身体语言及说话的方式却占据了效果的93%。

很多时候我们会说对方不讲理,其实我们更应该多反思自己,我们说的话,是群众想听的吗,我们的表达方式和沟通方式是群众愿意接受的吗?我相信,当我们开始觉察和反思时,就有了更多沟通的可能。

情绪abc理论案例

情绪abc理论案例

情绪abc理论案例情绪ABC理论案例。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艾利斯提出的一种情绪调节理论,它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外部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由个体对事件的认知和解释引起的。

A代表事件(Adversity),B代表信念(Belief),C代表情绪(Consequence)。

具体来说,当面对某个事件时,个体首先会有一种信念,这种信念会决定个体的情绪反应。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案例来解释情绪ABC理论。

案例一,面试失败。

小明参加了一次工作面试,但最终没有被录用。

他感到非常失望和沮丧。

在情绪ABC理论中,A代表面试失败这个事件,B代表小明的信念,比如他可能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认为老板不喜欢自己等等。

最终,C代表小明的情绪反应,即失望和沮丧。

通过情绪ABC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小明的情绪并不是直接由面试失败引起的,而是由他对面试失败的认知和解释引起的。

案例二,考试不及格。

小红参加了一次考试,结果不及格了。

她感到非常沮丧和自责。

在情绪ABC 理论中,A代表考试不及格这个事件,B代表小红的信念,比如她可能认为自己没有用,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等等。

最终,C代表小红的情绪反应,即沮丧和自责。

同样地,通过情绪ABC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小红的情绪并不是直接由考试不及格引起的,而是由她对考试不及格的认知和解释引起的。

案例三,恋爱受挫。

小李深爱着一个人,但最终对方选择了另外一个人。

他感到非常伤心和愤怒。

在情绪ABC理论中,A代表恋爱受挫这个事件,B代表小李的信念,比如他可能认为自己不够好,认为对方不懂得珍惜自己等等。

最终,C代表小李的情绪反应,即伤心和愤怒。

同样地,通过情绪ABC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小李的情绪并不是直接由恋爱受挫引起的,而是由他对恋爱受挫的认知和解释引起的。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情绪ABC理论对于解释个体情绪反应的过程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它提醒我们,我们的情绪并不是由外部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由我们对事件的认知和解释引起的。

社交礼仪的表情礼仪知识

社交礼仪的表情礼仪知识

社交礼仪的表情礼仪知识在人际交往中,表情真实可信地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及其心理活动与变化。

那么社交礼仪的表情礼仪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学习表情礼仪知识。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把人的感情表达效果总结为一个公式:感情的表达=语方(7%)+声音(38%)+表情(55%)社交礼仪的表情礼仪一:对眼神的要求眼神,能够最明显、最自然、最准确地显示一个人的心里活动.(1)注视的时间.注视对方时间的长短是十分有讲究的.①表示友好.向对方表示友好时,应不时地注视对方.注视对方的时间约占全部相处时间的1/3左右.②表示重视.向对方表示关注,应常常把目光投向对方那里.注视对方的时间约点相处时间的2/3.③表示轻视.目光以常游离对方,注视对方的时间不到全部相处时间的1/3,就意味着轻视.④表示敌意.目光始终盯在对方身上,注意对方的时间在全部相处的确2/3以上,被视为有敌意,或有寻衅滋事的嫌疑.⑤表示感兴趣.目光始终盯在对方身上,偶尔离开一下,注视对方的时间在全部相处时间的人2/3以上,同样也可以表示对对方较感兴趣.(2)注视的角度.注视别人时,目光的角度,即目光从眼睛里发出的方向,表示与交往对象的亲疏远近.①平视.也叫正视,即视线呈水平状态.常用二在普通场合与身份、地位平等的人进行交往时.②侧视.是一种平视的特殊情况,即位于交往对象的一侧,面向并平视着对方.侧视的关键在于面向对方,若为斜视对方,即为失礼之举.③仰视.即主动居于低处,抬眼向上注社他人,以表示尊重、敬畏对方.④俯视.即向下注视他人,可表示对晚辈宽容、怜爱,也可表示对他人轻慢、歧视.(3)注视的部位.允话注视的常规部位有:①双眼.注视对方双眼,表示自己重视对方,但时间不要太久.②额头.注视对方额头,表示严肃、认真、公事公办.③眼部—唇部.注视这一区域,表示礼貌、尊重对方.④眼部—胸部.注视这一区域,多用于关系密切的男女之间,表示亲近、友善.⑤眼部—档部.适用于注视相距较远的熟人,也表示亲近、友善,但不适用于关系一般的异性.⑥任意部位.对他人身上的某一部位随意一瞥,多用于在公共场合注视陌生人,最好慎用.社交礼仪的表情礼仪二:对笑容的要求笑容,即人们在笑的时候的面部表情.利用笑容,可以消除彼此间陌生感,打破交际障碍,为更好沟通与交往创造有利的氛围.(1)笑的种灯.在商务交往中,合乎礼仪的笑容大致可以分作以下几种:①含笑.不出声,不露齿,只是面带笑意,表示接受对方,待人友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②微笑.唇部向上移动,略呈弧形,但牙齿不外露,表示自乐、充实、满会意、友好,适用范围最广.③轻笑.嘴巴微微张开一些,上齿显露在外,不发出声响,表示欣喜、愉快、多用于会见客户、向熟人打招呼等情况.④浅笑.笑时抿嘴,下唇大多被含于牙齿之中,多见于年轻女性表示害羞之时,通常又称为抿嘴而笑.⑤大笑表现在太过张扬,一般不宜在商务场合中使用.(2)笑的方法.笑的共性是面露喜悦之色,表情轻松愉快.但是,如是发笑的方法不对,要么笑得比哭还难看,要么会显得非常假,甚至显得很虚伪.①发自内心.笑的时候要自然大方,显不出亲切.②声情并茂.知的时候,要做到表里如一,使笑容与自己的举止、谈吐有很好的呼应.③气质优雅.笑的时候,要讲究笑的适时、尽兴,更要讲究精神饱满,气质典雅.④表现和谐.从直观上看,笑是人们的眉、眼、鼻、口、齿以及面部肌肉和声音所进行的协调行动.(3)笑的禁忌.在画龙点睛式场合笑的时候,严禁下述几种笑出现:①假笑.即笑的虚假,皮笑肉不笑.②冷笑.即含有怒意、讽刺、不满、无可奈何、不屑一顾、不以为然等容易使人产生敌意的笑.③怪笑.即笑的怪里怪气,令人心里发麻,多含有恐吓、嘲讥之意.④媚笑.即有意讨好别人,非发自内心,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目的的笑.⑤怯笑.即害羞、怯场,不敢志他人交流视线,甚至会面红耳赤的笑.⑥窃笑.即偷偷地洋洋自得或幸灾乐祸的笑.⑦狞笑.即面容凶恶,多表示愤怒、惊恐、吓唬.社交礼仪的表情礼仪三:对面目表情的要求面目表情是指人们面部所显示出的综合表情.它对眼睛和笑容发挥辅助作用,同时,也可以自成一体,表现自己的独特含义.一般情况,通过面容所显示的表情,既有面部保部位的局部显示,也有它们的彼此合作,综合显示.(1)局部的显示.人的眉毛、鼻子、嘴巴、下巴、耳朵都可以独立地显示各自的表情.①眉毛的显示.以眉毛的形状变化所显示的表情,一般叫做眉语.除配合眼神外,眉语也可独自表意.皱眉型:双眉紧皱,多表示困窘,不赞成、不愉快.耸眉型:眉峰上耸,多表示恐惧、惊讶、或欣喜.竖眉型:眉角下拉,多表示气恼、愤怒.挑眉型:单眉上挑,多表示询问.动眉型:眉毛上下快动,一般用来表示愉快、同意或亲切.②嘴巴的显示.嘴巴的不同显示往往可以表示不同的心里状态. 在商务场合中常见的有:张嘴:嘴巴大开,表示惊讶.抿嘴:含住嘴唇,表示努力或坚持.撅嘴:撅起嘴巴,表示生气或不满.撇嘴:嘴角一撇,表示鄙夷或轻视.拉嘴:拉着嘴角,上拉表示倾听,下拉表示不满.③鼻子的显示挺鼻:表示倔强或自大.缩鼻:表示拒绝或太弃.皱鼻:表示好奇或吃惊.抬鼻:表示轻视或歧视.摸鼻:表示亲切或重视.(2)综合的显示①表示快乐:眼睁大,嘴巴张开,眉毛常向上扬.②表示兴奋:眼睁大,眉毛上扬,嘴角微微上翘.③表示兴趣:嘴角向上,眉毛上场,眼睛轻轻一瞥.④表示严肃:嘴角抿紧下拉,眉毛拉平,注视额头.⑤表示敌意:嘴角拉平或向下,皱眉皱鼻,稍一瞥.⑥表示发怒:嘴角向两侧拉,眉毛倒竖,眼睛大睁.⑦表示观察:微笑,眉毛拉平,平视或视角向下.⑧表示无所谓:平视,眉毛展平,整体面容平和.。

认知行为理论总结归纳

认知行为理论总结归纳

认知行为理论总结归纳认知行为理论是心理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它研究了认知、情绪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对认知行为理论进行总结归纳,从理论的基本概念、核心原则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认知行为理论基本概念认知行为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班德拉(Albert Bandura)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思维、情绪和行为是相互作用的。

在认知行为理论中,认知代表着个体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知觉、理解和解释,行为则是指个体的表现和动作。

认知行为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和行为视为一个整体,强调人的思维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它认为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和改变自己的行为。

认知行为理论还强调外界刺激和个体对刺激的解释与反应之间的关系,即人们的行为主要受到他们对刺激的认知和评价的影响。

二、认知行为理论核心原则1. 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认知行为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和信心的评估。

人们的自我效能感影响着他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任务的信念,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行为。

2. 观察学习:认知行为理论强调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

个体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

观察学习还包括对模型所得到奖励和惩罚的观察,个体通过观察模型的结果推测什么行为受到奖励,什么行为受到惩罚,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3. 认知重建: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个体通过重建对刺激的认知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个体对刺激的认知会影响他们对刺激的评价和情绪的产生,从而反过来影响他们的行为。

通过重建对刺激的认知,个体可以改变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三、认知行为理论的应用领域1. 临床心理学:认知行为疗法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心理学领域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

它通过帮助个体识别和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来减轻和治疗各种心理疾病。

2. 教育心理学:认知行为理论对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也有很大的影响。

它强调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的重要性,为教育者提供了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述评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述评
关键词:班杜拉社会学系理论观察学习自我调节贡献
正文:
艾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现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班杜拉于1952年获得爱阿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1974年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会长。1977年,他荣获J·M·卡特尔奖以后又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卓越科学贡献名誉奖,1980年又被选为美国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学会的成员。自四十年代后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儿童社会学习行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社会学习理论在世界产全了重大影响。他是以人可观察的外部行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研究大量的儿童社会性行为,吸收认知心理学所强调的内在认知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吸收人本主义心理学倡导的自我观念在人类学习中的积极意义,进一步阐述了观察学习理论,强调认知、自我调节、自我效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个人、行为和环境交互作用决定人格的形成。下面将对班杜拉的主要理论做大体的介绍。
(2)学习不仅是亲自经验的过程,更主要的是通过观察进行的替代学习,个体不仅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结果得到学习,而且可以通过言语的描述来重新别人的行为,模仿别人的举止,体验别人的情感和态度,他认为这是人类最大量的学习,这种学习的水平越高,个体的认知水平就发展越高。
(3)学习是自我调节的过程,学习受认知因素的影响,而通过学习也能改变人的认知结果,整合人的认知体系。所以,人的学习不应受强化控制,强化只是一种因素,在没有强化物条件下,学习也能发生,在个体认知平衡的条件下,学习的效率最高。因此,在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中,自我强化的作用最大,这是一种自觉的高水平的强化。还是认识到学习的自我调节性,班杜拉提出了通过学习可以矫正失去的心理,达到心理的治疗的任务,他在应用社会学习论原理指导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取得较大进展,总之,在社会学习论中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背记或内心的动作,也不单单是情感的激发而是日趋于科学化。

服务礼仪(手势)

服务礼仪(手势)

目光礼仪
任何时候都不要关注对方的头顶胸部、腹部、 臀部以及下身,这是非常失礼的,因为这些都是 比较私密的部位,注视那里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当然也可能让对方产生遐思,以为除了工作你们 的交往会更密切。而这恰是工作场合非常忌讳的, 私人的事情和工作的事情分开为好,这是一种职 业的工作态度。
目光礼仪
一般来说,和对方的目光接触的时间是和对方 相处总时间的三分之一比较恰当,长时间凝视彼 此,这除了恋人间深情的表达,用在朋友、同事 和客户身上总是会引起歧意的。而且每次在看对 方的时候,时间也不宜过长,可以随着交谈内容 而改变,比方说将目光集中在对方的手势、资料 或者展示上,目光要有适当的变化,呆滞、一成 不变、固定不动的目光非但不能体现出尊重、关 注之情,反而让人觉得紧张或是反感。
目光礼仪
谈话对方的讲解、述说进入到一个关键部分,可以 用目光集中凝视对方的眼睛及眉毛区域,否则目光应 该是亲切、柔和的。 女性的目光尤为注意的是在商务及社交场合不能呈 现出羞涩、矫情、挑逗、爱慕这样具有私人情感和女 性特征的目光,坦诚、落落大方的目光是比较受欢迎 的,也是每个职业女性应该学习并做到的。 在向客户问候、致意、道别的时候都应面带微笑, 用柔和的目光去注视对方,以示尊敬和礼貌。要把目 光柔和地照在客户的脸上,而不是单单注视,否则会 让人感觉不友善。也不能从脚底看到头顶的反复打量 对方,当然保持视线的稳定也很重要。
递送零碎物品(曲别针、大头针)给客户时,不能直接递给客户,应把散 碎小物放在一张纸或可承载的物品上双手递给客户。
接取物品,客户递送物品时,应采用走上前或前倾身体表达出“主动”的 意愿,然后用双手接取。
递接钱币、银行卡
1、指指点点
2、双臂抱起
3、摆弄手指 4、手插口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认为:一条信息的表达=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人体动作。

据统计,在酒店员工与客人的沟通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体态语有以下几类:
表情。

面部表情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一个人的态度。

大多数人在沟通时会注意对方的表情,他们能从你的面部表情里看出你是喜是忧、是怒是惑。

面部表情是非常自然的东西,呆板的面部表情难以让人接受。

当面部表情与言语出现不一致时,人们往往相信面部表情,而不是言语。

由此可见面部表情在沟通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面部表情中,最重要的是微笑。

微笑所传递出的含义是:见到客人很高兴;客人是受欢迎的;祝愿客人有愉快的一天。

微笑已成为酒店员工最起码的职业要求。

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客人是有所表示的,或点头,或示意,或回以相同的微笑,双方都处在一种惬意的心情中,客人身心愉快,服务员亲切有加,是客人所要求的,也是企业方所追求的。

服务员在与客人沟通过程中,一定要用目光注视对方,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反之,当避免目光接触时,客人一般会认为服务员对自己毫不在意,服务员没有信心做好服务,或者在说谎等等。

身体姿态。

服务员在餐厅工作时,经常处于行走的状态中。

在行进时,男性服务人员应两脚跟交替前进在一线上,两脚尖稍外展,通常速度稍快,脚步稍大;女性服务员应两脚尖稍外,两脚交替走在一条直线上,称“一字步”以显优美。

优美而典雅的站立姿态,也是体现服务员仪表美的基础。

服务员站立时,要立正站好,从正面看,两脚跟相靠,脚尖开度在45°到60°,身体重心线应在两腿中间,双腿并拢立直,挺胸、收腹、梗颈、提筋。

双肩平,自然放松。

双臂放松,自然下垂于体侧或双手放在腹前交叉,左手放在右手上。

服务员行走时,含胸塌腰、无精打采,都在告诉客人——他或是疲倦或是缺乏自信或是感到无聊,这些都将给客人留下不良印象。

迎宾时,当客人走近服务员身前2.5米至3米,服务员先微笑施注目礼,接着行鞠躬礼。

男服务员鞠躬时双手放在裤线的稍前方向;女服务员将两只手在身前轻轻搭在一起,身体下弯15°,低头稍快,抬头稍慢,同时还要配上礼貌用语,如“欢迎光临”、“再见”等,以示真诚。

当从低处取物品或拾起落在地上的东西时,弯腰翘臀很不雅观,尤其是女员工身着裙装时。

规范的体态应是:两脚一前一后稍分开,站停在要拿或捡的东西旁边,下蹲屈膝,一膝着地,同时用手拿取物品。

手势动作。

手势动作能够添加信息及其变化,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自身修养程度及心理素质是否良好,如员工摆弄头发、咬嘴唇等都会使人觉得你正在感到不自然或过于随便,这样就会使客人产生疑虑。

在一家酒店中餐厅,一位服务员在为客人上完菜和饮料后,总要用手去蹭蹭鼻子下面。

这位服务员的习惯性动作,让客人感到很不卫生。

在这家酒店的酒吧,一位客人对接待他的服务员说:“你有无意识地向上推眼镜的毛病”,客人接着说:“我倒是不在意,但或许有人对你用推了眼镜的手去拿杯子感到不快。


服务员要表达“请进”、“请坐”、“请先行”等意思时,如果示意的方位在右边,应右臂屈肘小臂前抬,五指并拢,以臂关节为轴,小臂打开置于身体右前方,手腕高度与腰带平高,掌心朝上成45°,手指指向右前方,同时上身也向前方移动4至5厘米,在身体移动时,胸和面部再偏转右侧朝向客人,微笑着向客人说:“请”。

如果要示意的方位在左边,反之亦然。

在递给客人东西时,应用双手恭敬地奉上,绝不能漫不经心地一扔,忌以手指或笔尖直接指向客人。

指示方位时,若要表示方向在左前方,规范的体态应为:左手五指并拢,以肘关节为支点,左臂抬起指向
所要示意的方向,在抬臂的同时眼睛看着手指向的方位,待手定位后,目光再转向客人,并告知客人要找的地方,等客人看到后,左手方可放下,右手自然伸直。

如果所要指的方向在右方,反之亦然。

为客人拉椅时,应双手适度用力,将椅子向后移动10厘米左右,同时微笑轻声对客人说:“您请坐”。

待客人进位后,及时再将椅子轻轻复位,注意手和脚的配合,切不可触及到客人的腿部,更不要在地面上拖拉椅子。

带路。

带客人过走廊时,应走在客人的左前方,行走过程中,要留意客人是否跟上自己的速度,不要一味地向前走。

行道拐角处,你应稍停片刻,用单手先示意一下即将行进的方向,然后继续走。

带客人到入口处,应首先伸手将门打开,但不要进门,让客人先进。

带客人到出口处,伸手将门打开,自己先出,将门扶住,让客人后出,如无继续指引,应目送客人远走,方可把门关上。

当引导客人来到电梯厅门前时,先按电梯呼梯按钮。

轿厢到达厅门打开时,若客人不止1人时,可先行进入电梯,一手按“开门”按钮,另一手按住电梯侧门,礼貌地说:“请进”,请客人们进入电梯轿厢。

到达目的楼层,一手按住“开门”按钮,另一手并做出请出的动作,可说:“到了,您先请!”上楼梯时,应请客人先上,自己跟在后面;下楼梯时,应自己先下,并留意客人下楼情况。

距离。

在对客服务工作中,员工应根据客人的身高、客人的各类姿势(坐着或站着等)、客人行为习惯及为其提供服务的类别来为客人留一定的私人空间,而这种有意识的空间提供本身就是身体语言的一部分。

服务员在客人尚未传唤要求自己为之提供服务时,与对方应保持大于3米的距离,只要服务对象视线所及,可以看到自己即可。

在与客人讲话时,请留约1米的距离,如果和客人交谈时他一直往前进,可能你离他太远了些;如果他一直往后退,你可能靠得他太近了。

服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与客人之间应当避免出现小于0.5米的距离,这种距离,一般只出现在关系极为亲密者之间。

(张建宏作者单位:义乌工商学院来源:第一旅游网-中国旅游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