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的运用教案
舞蹈教案-傣族舞五个手型讲解、基础训练
嘴型(模仿孔雀嘴),食指和大拇指往里掐,三个手指头往后翘。
爪型(模仿孔雀爪)等。还有一个是另一种嘴式手型,大拇指翘起,食指弯曲,其他手指翘起,这个手型不是很常见。
教学重点及难点
手型是傣族重要特征,一定要正确掌握。
教学手段
口授
使用教材
参与资料
课后小结
作业
课程名称:民族民间舞
授课教师
黄光药
班级
14春学前(1)(课时
授课内容
傣族舞五个手型讲解、基础训练
教学过程
傣族舞和一般的民族舞不同,它的舞步很轻快。所谓手如柳,步如鹤、手型有:
掌型(大拇指和四个指头使劲分开,手指向后勾,分托式掌、站式掌)
曲掌型(握拳),握拳不是实心拳,而是空心拳,把你的大拇指往后翘。
傣族舞蹈手位组合教案
傣族舞蹈手位组合教案教案标题:傣族舞蹈手位组合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傣族舞蹈的起源、特点和文化背景。
2. 学习傣族舞蹈中常用的手位组合。
3. 能够正确运用手位组合,展示傣族舞蹈的优美动作。
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展示傣族舞蹈的特点和手位组合。
2. 音乐设备播放傣族舞蹈音乐。
3. 空教室或舞蹈室供学生练习。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傣族舞蹈的背景和起源,激发学生对傣族舞蹈的兴趣。
2. 展示一段傣族舞蹈视频,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舞蹈风格和手位组合。
知识讲解:3. 介绍傣族舞蹈中常用的手位组合,如"合掌"、"开掌"、"手心向上"、"手心向下"等。
4. 解释每个手位的含义和舞蹈中的运用场景。
示范练习:5. 播放傣族舞蹈音乐,示范并引导学生跟随节奏做简单的手位练习。
6. 分组练习,让学生自由组合手位,创造出自己的舞蹈动作。
巩固练习:7.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段傣族舞蹈表演,要求包含至少三个不同的手位组合。
8. 学生在空教室或舞蹈室进行排练,并互相观摩和提供反馈。
展示和总结:9.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傣族舞蹈,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评价。
10.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手位组合在傣族舞蹈中的重要性和表现力。
拓展活动:11. 鼓励学生了解其他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比较其手位组合的异同。
12.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文化活动,展示傣族舞蹈的魅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动作准确度。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表演中的表现和创造力。
3. 收集学生对傣族舞蹈手位组合的理解和感受的反馈。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傣族舞蹈的更多元素和技巧。
2. 组织学生参加舞蹈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舞蹈才华。
教学反思:1. 回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傣族舞蹈手位组合。
2. 总结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和评价,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学前教育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的运用教案
学前教育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的运用教案第一篇:学前教育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的运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了解傣族人民的民族风俗,生活状态。
技能性目标:1、熟练掌握傣族舞蹈的掏手。
2、结合基本手位,完成地面手位组合。
3、加强学生在跳舞时的面部表情和情感投入的训练。
情感性目标: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让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师准备】DVD机,视频资料【学生准备】了解傣民族的背景知识【教学重点】掌握傣族舞蹈的掏手,并结合基本手位(一至七位)完成地面手位组合。
【教学难点】1、结合基本手位,自主完成地面手位组合。
2、学生的面部表情和情感投入的训练。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5分钟清点班级人数,整理服装。
二、活动身体(身韵组合)通过练习地面提、沉组合,使学生的身心放松,注意力集中,进入舞蹈的状态中,为后面傣族舞蹈平和的气息,安静得环境打下基础。
三、复习傣族舞蹈体态、基本手位(一至七位)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省,傣族舞蹈优美、恬静、灵巧、质朴,感情内在含蓄。
膝部柔韧的屈伸来控制节奏的快慢。
1、傣族舞蹈坐姿体态:双膝并拢,臀部轻轻坐在脚跟上,注意不能把重心完全放松。
上身直立,下巴磕微微内收,眼睛直视前方,目光柔和。
2、傣族基本手位一位:双手掌形,置于两边胯旁,指尖正对身体,保持胳膊肘、手腕的弯曲,指尖上翘,呈三弯。
二位:在一位的基础上,保持手形,置于胃前,两手手背相对,保持胳膊肘与手腕的弯曲,指尖上翘。
注意肩膀不能耸起,气息下放。
三位:在二位的基础上,双手置于头顶,注意肩膀放松,手腕相对,靠拢。
四位:在三位的基础上,保持右手在头顶的位置不动,左手放置于二位,同样保持领腕。
五位:一只手放置于三位,另一只手向旁伸直,手背对前方,胳膊肘和手腕的弯曲不变。
六位:一只手放置于二位,另一只手在五位的基础上,手心上翻,手肘和手腕呈三弯。
七位:双手向两边打开,手背对前方,胳膊肘和手腕的弯曲不变。
傣族手位脚位教案教案
傣族手位脚位教案教案教案标题:傣族手位脚位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傣族手位脚位的基本知识和特点;2. 学习并掌握傣族手位脚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3. 培养学生对傣族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重点:1. 傣族手位脚位的基本知识;2. 傣族手位脚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傣族手位脚位;2. 音乐播放设备;3. 学生手册或笔记。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傣族手位脚位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对傣族文化的兴趣;2. 引导学生讨论傣族手位脚位在傣族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
内容讲解:1. 分别介绍傣族手位和脚位的基本知识,包括手位脚位的名称、动作特点等;2. 演示并讲解傣族手位脚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重点解释动作的要领和注意事项;3. 强调手位脚位的舒展和协调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练习。
练习活动:1.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练习和纠正手位脚位的动作;2. 音乐伴奏:播放傣族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节奏进行手位脚位的练习;3. 创编动作:鼓励学生根据傣族手位脚位的基本动作创编个人或小组舞蹈,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结反馈: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傣族手位脚位的基本知识和动作;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练习和创编中的体验和感受;3. 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手位脚位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傣族文化的其他方面,如服饰、音乐、节日等;2. 组织学生参观傣族文化展览或邀请傣族文化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练习和表演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傣族手位脚位的掌握程度;2. 收集学生的练习记录或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收获。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傣族手位脚位;2. 傣族音乐;3. 学生手册或笔记。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傣族手位脚位的基本知识和特点,并学习并掌握其基本动作和技巧。
学前教育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的运用教案
学前教育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的运用教案第一章:傣族舞蹈概述1.1 介绍傣族舞蹈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2 讲解傣族舞蹈的特点和风格1.3 强调傣族舞蹈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第二章:基本手位与动作2.1 介绍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合掌手兰花手掌心向上手掌心向下手2.2 示范和讲解基本手位的正确姿势与运用2.3 指导幼儿进行基本手位的练习第三章:手位组合与舞蹈组合3.1 结合基本手位创作手位组合3.2 讲解手位组合与舞蹈组合的结合方式3.3 示范和讲解舞蹈组合的步骤与技巧3.4 指导幼儿进行手位组合与舞蹈组合的练习第四章:教学实践与表演4.1 组织幼儿进行手位组合与舞蹈组合的实践教学4.2 指导幼儿进行舞蹈表演的技巧与表达4.3 组织幼儿进行舞蹈表演展示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思5.1 评价幼儿对手位组合与舞蹈组合的掌握程度5.2 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5.3 提出下一步教学计划和目标第六章:傣族舞蹈音乐与节奏6.1 介绍傣族舞蹈的常见节奏和音乐特点6.2 讲解如何将音乐与舞蹈动作相结合6.3 示范舞蹈动作与音乐的同步练习6.4 指导幼儿进行舞蹈动作与音乐的配合练习第七章:傣族舞蹈服装与道具7.1 介绍傣族舞蹈的服装特点和风格7.2 讲解如何正确穿着傣族舞蹈服装7.3 介绍傣族舞蹈中常见的道具及其用途7.4 示范如何正确使用道具进行舞蹈表演第八章:创意舞蹈编排8.1 讲解如何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兴趣进行舞蹈编排8.2 示范如何将基本手位和舞蹈动作创新组合8.3 指导幼儿进行创意舞蹈编排的练习8.4 组织幼儿进行创意舞蹈表演展示第九章:家庭作业与课外活动9.1 布置与傣族舞蹈相关的家庭作业9.2 推荐课外阅读和观看相关舞蹈视频资料9.3 鼓励幼儿参加舞蹈兴趣小组或舞蹈比赛9.4 提醒家长关注幼儿舞蹈学习的进展并给予支持10.2 表彰表现优秀的幼儿并进行鼓励10.3 展望未来舞蹈教学的计划和目标10.4 邀请家长参与下一阶段的舞蹈教学活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傣族舞蹈概述补充说明:深入讲解傣族舞蹈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以及其独特的身体语言和节奏感。
孔雀飞来—傣族舞蹈基本手型和手位教学设计公开课
教师带领反复练习。
小组协作分组练习,交换排面检验练习。
反复练习,逐步理解手型和手位的要领,明确动作要领,从而有利于学生内化新知,发展舞姿概念。
环节四——快乐收获展舞姿
模拟情境,分组展示组合
播放音乐,描绘情境,邀请导生带领组员展示舞蹈组合,要求小组之间从动作、节奏、情绪对作品进行互评。
1.合作探究找出符合孔雀的气质词语。
创设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未知心理,积极参与对新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并引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反应。
2.播放多媒体,展示手型图片,寻找孔雀特征的相似之处
2.引导学生找寻与孔雀的相似之处,过程中进行巡视和交流。
2.小组协作导生带领小组展开积极的讨论。
2.新时期下,单纯的舞蹈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舞蹈创作,充分发挥自主编排与创新能力,以至于适应岗位需求,这也是我今后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3.在线检验学生新课预习效果。
3.根据学生在教学平台上的新课预习反馈,进行整理、总结、分析,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3.完成课前作业。
3.根据自学情况调整教学。
课堂教学
活动环节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情境引入赏孔雀
播放微视频《西双版纳》。通过视频观赏孔雀,梳理关于傣族地区的人文地理知识。
内容分析与
教材整合
第三章民族民间舞是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作为幼儿教师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经过第一第二章舞蹈理论和舞蹈基本训练学习之后,本章节对系统学习舞蹈的知识技能,增强表演能力,扩大创作范围,培养热爱各民族情感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章第六节,在学习汉、蒙、藏、维和朝鲜五大民族的基础上,介绍了傣族舞蹈手型、手位、脚位、舞姿造型和组合学习等内容。
傣族舞的基本手型和手位训练采桑谣教学设计
傣族舞的基本手型和手位训练——《采桑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傣族舞蹈的动律特点,基本手型和手位。
2、能力目标:在幼儿教学创作及舞台表演中,能自如的运用所学知识,增强舞蹈的创作能力和表现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傣族舞蹈让学生们了解傣族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性,了解各民族不同的舞蹈风格.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手臂三道弯注意指尖要上翘,手臂延伸。
2、难点:傣族基本手位的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影像、资料、音响四、教学方式观察比较法、示范法、启发引导法、游戏法、共同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
课前作业:提前了解傣族的民族特点。
2、新课导入(5分钟)(1)傣族简介地域、特点、节日、服装。
(2)欣赏视频,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内容。
问题:傣族舞蹈的体态和动律有哪些特点?a、傣族舞蹈姿态的雕塑式的造型美。
下肢多半保持半蹲状态,躯干和手臂保持一定的弯度。
形成手、脚、身体“三道弯”的舞姿造型。
b、“三道弯”:第一道弯从立起的脚掌至弯曲的膝部,第二道弯从膝部到胯部,第三道弯从胯部到倾斜的上身。
c、动律特点:音乐重拍时做向下动作,节奏均匀屈伸,带动身体上下起伏。
(3)讲解新知傣族舞蹈:基本手型:掌型、曲掌型、冠型、嘴型、爪型、叶型基本手位:低展翅、平展翅、高展翅、侧展翅、双合翅、双抱翅。
(4)巩固深入游戏pk--王牌对王牌规则:a、8人一组,两组pk,每组派出两名代表参加挑战。
b、挑战内容为基本手型和手位,每组共出五道题,一人表演,另一人来猜。
答对多者获胜。
c、每组的两名代表,一名为出题者,一名为参与者。
d、评出优胜组,进行奖励。
(5)学跳《采桑谣》第一部分a、看视频b、听音乐、故事引入c、学跳d、展示、分组练习六、课堂小结1、傣族的基本手型、基本手位。
2、舞蹈《采桑谣》第一部分。
七、布置作业1、熟练掌握傣族的基本手型、手位,跳会《采桑谣》第一部分。
2、运用所学内容,以组为单位,将舞蹈《采桑谣》的第二部分进行创编。
傣族舞基本手形教案及反思
傣族舞基本手形教案及反思傣族舞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傣族特有的舞蹈形式,它以其独特的舞姿、优美的舞蹈动作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
在傣族舞中,手形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舞蹈动作的一部分,更是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因此,学习傣族舞的基本手形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舞蹈技巧,更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傣族文化,增进对傣族舞蹈的理解和热爱。
一、基本手形教案。
1. 手指展开,双手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展开,五指分开,手掌向外。
2. 手指合拢,双手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合拢,五指并拢,手掌向内。
3. 手掌展开,双手自然下垂,手掌向外展开,手指自然分开。
4. 手掌合拢,双手自然下垂,手掌向内合拢,手指自然并拢。
5. 手指弯曲,双手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弯曲,五指弯曲,手掌向内。
6. 手指伸直,双手自然下垂,手指自然伸直,五指伸直,手掌向外。
7. 手掌上扬,双手自然下垂,手掌向上扬起。
8. 手掌下压,双手自然下垂,手掌向下压。
二、反思。
傣族舞的基本手形教案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舞蹈动作的技巧,更要引导学生去理解这些手形背后的文化意义。
通过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傣族舞蹈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增进对傣族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傣族舞是一种富有情感和生活气息的舞蹈形式,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基本手形的同时,还要注重舞蹈表现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情感表达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在舞蹈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自己的个性。
最后,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舞蹈技巧。
傣族舞是一种集体舞蹈形式,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基本手形的同时,还要注重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编排舞蹈动作、排练舞蹈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到心手合一,达到更好的舞蹈效果。
总之,傣族舞的基本手形教案不仅仅是一种舞蹈技巧的传授,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表达的载体。
傣族手位组合说课稿
傣族手位组合说课稿一、说指导思想:傣族舞蹈是民族民间舞蹈重要组成部分,是傣族人民以舞蹈的特殊语言直率、真挚反映他们生活、劳动、风俗、娱乐场景及思想感情,实现他们审美要求和表现形式,满足他们自己的精神生活艺术形式。
傣族舞蹈以其鲜明的特点和风格,独特的韵味美和艺术魅力,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
因此,傣族舞成为各类各级学校教学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孔雀舞更是倍受学前教育专业的女生喜爱。
二.说学生13秋幼师()全班27人,原来学生对舞蹈的兴趣状况(兴趣、无所谓、不兴趣各占1/3),通过近一年的教学工作学习,学生部分对学习舞蹈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通过今年的教学以及我校的科技之春演出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学生有了新的认识,上课积极性大大加强,学习基本上都能积极主动参加舞蹈学习。
通过傣族舞的学习,了解一定的人文知识,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三、说教材民族民间舞是幼师专业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古国,各民族民间舞是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源泉,而傣族民间舞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优美,朴实,灵活等特点,种类丰富,形式多样。
本节学习的动作及动作组合,是为今后傣族民间舞的学习打基础的。
四.说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傣族舞的背景文化,基本风格特点。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熟练掌握傣族舞蹈的手型,手位。
三道弯体态的基本动作。
3、情感目标:发挥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活动,提高自信心,引导学生在基本动作的训练中注意渗透情感的表达,创造“情、韵、美”境界,感受学习舞蹈的愉悦心情。
通过民族舞的学习培养民族的自豪感。
五.说教材的重、难点及处理1、重点:掌握傣舞的基本手位、动律特点、风格。
2、难点:傣族舞蹈“三道弯”的体态造型(臂部、腰部讲求曲线美),身体的斜靠感,动作协调与韵律美。
3、解决重难点办法①采用以“看、练”的训练方法通过老师具体的示范、比喻、讲解、对比、模仿练习来体会三道弯等动作的形成特点并逐个纠正动作准确位置。
傣族舞教学手位训练教案
傣族舞教学手位训练教案教案标题:傣族舞教学手位训练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傣族舞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2. 学习傣族舞的基本手位,并能够正确运用。
3. 提高学生的舞蹈协调性和表现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傣族舞曲音乐。
3.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
4. 学生准备舒适的舞蹈服装。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傣族舞的背景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播放一段傣族舞蹈视频。
步骤二:手位介绍(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傣族舞的基本手位,如托盘手、莲花手、开合手等,解释每个手位的含义和动作要领。
2. 教师通过示范和口头指导,让学生模仿练习每个手位。
步骤三:手位训练(20分钟)1. 教师播放傣族舞曲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练习手位。
2. 教师观察学生的动作,并给予肯定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手位组合练习,让学生在音乐中流畅地切换不同的手位。
步骤四:巩固与展示(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手位训练,每个小组选择一段傣族舞曲进行表演。
2. 学生展示自己的舞蹈,教师给予鼓励和反馈。
步骤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评价学生的表现,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了解更多傣族舞的知识和技巧,可以进行更深入的舞蹈学习。
2. 组织学生参加傣族文化交流活动,展示他们所学的傣族舞蹈。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动作准确性和流畅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展示环节中的表现和舞蹈技巧。
备注:教案中的时间安排仅供参考,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幼儿傣族舞教案
幼儿傣族舞教案12参赛课题:傣族舞蹈—基本手形、手位;手形、手位组合345民间舞傣族舞教案傣族民间舞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并掌握傣族民间舞的风格动作特点、基本舞步、舞姿造型、动律特点等,及在幼儿舞蹈中运用。
为今后的幼儿舞蹈表现、创编、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㈠简介傣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和动作特点1、风格特点:优美、灵活、朴实、矫健、含蓄2、动作特点:舞姿具有雕塑性,下肢多保持半蹲状态,躯干和手臂保持一定弯度,形成特有的“三道弯”。
㈡基本手形、手位、脚位1、傣族舞蹈基本手形:⑴掌形⑵冠形⑶爪形⑷嘴形⑸叶形⑹曲掌2、基本脚位:⑴正步⑵丁字步⑶之字步⑷点丁字步⑸跟点丁字步3、基本手位:⑴低展翅⑵平展翅⑶高展翅⑷双合翅⑸单抱翅⑹合抱翅⑺反抱翅⑻顺展翅⑼侧展翅㈢基本舞步1、平步2、踮步⑴单踮步⑵吸踮步⑶碎踮步⑷跳踮步3、点步⑴旁点步⑵点上步⑶点退步⑷点跳步4、《孔雀舞》基本动作:⑴走步:轻起重落⑵原地踏步掏手⑶踏掂步⑷原地屈伸、提压腕⑸抖肩吸垫步⑹退点步⑺过渡动作①圆场步后转,半圆蹲②吸水,抖肩,踏步翻身起⑻快板动作①姿态跳步②踏掂跑步③上步转身㈣组合训练1、傣族《手位组合》2、傣族《舞姿步伐组合——孔雀舞》舞蹈课成品舞教案《孔雀舞》背景说明:这节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构建互动型教学。
”《金孔雀轻轻跳》音乐选自人音版第三册音乐课本,一首二拍子的节奏规律浓浓傣族舞蹈风格的歌曲。
我启发学生用身体动作感受傣族舞蹈的风格。
所以选择以孔雀为题材的教学设计。
本课是以孔雀手势和踮脚走两个基本元素展开的一堂自主、开放、活泼的舞蹈课。
激发学生的舞蹈兴趣,关键要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
“好奇、好动、善于模仿”是儿童的身心特点,所以本课通过观察孔雀的特征以及老师的舞蹈,启发学生模仿孔雀舞的基本动作。
通过欣赏老师的示范,观察图片,发挥想象。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模仿学习孔雀的动作。
针对儿童“好奇”的年龄特点,我的一段精彩的孔雀舞表演作为课堂的开场、新颖的引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欣赏来感受舞蹈中的美感和乐趣。
傣族舞教学方法教案模板
教学对象:舞蹈爱好者/舞蹈专业学生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性目标:了解傣族舞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及艺术特点。
2. 技能性目标:掌握傣族舞的基本手位、脚位、舞步及组合动作。
3. 情感性目标:培养学生对傣族舞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傣族舞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2. 傣族舞的基本手位、脚位、舞步3. 傣族舞组合动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傣族舞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及艺术特点。
2. 播放傣族舞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傣族舞的韵味。
二、基本手位、脚位教学1. 教师示范傣族舞的基本手位,如掌形、爪形、嘴形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基本手位。
3. 教师示范傣族舞的基本脚位,如正步、丁字步、之字步等。
4.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基本脚位。
三、基本舞步教学1. 教师示范傣族舞的基本舞步,如平步、踮步、碎踮步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基本舞步。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展示所学成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教师提问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学生展示所学成果。
二、傣族舞组合动作教学1. 教师示范傣族舞组合动作,如《孔雀舞》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组合动作。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展示所学成果。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傣族舞的基本手位、脚位、舞步及组合动作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3. 学生对傣族舞的热爱程度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传承民族文化。
教学器材:1. 录音机2. 录像机3. 投影仪4. 音乐播放设备5. 舞蹈服装备注: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学前教育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的运用教案
学前教育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的运用教案教案:学前教育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的运用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了解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2.掌握傣族舞蹈基本手位的正确姿势和动作;3.能够运用基本手位进行简单的舞蹈表演。
三、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的使用和表演。
四、教学准备:音乐播放器、傣族舞蹈基本手位示范视频。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傣族舞蹈音乐,让学生用身体舞动起来。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舞蹈的氛围。
2.介绍傣族舞蹈的特点(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傣族舞蹈的发展背景和特点,重点强调傣族舞蹈手位的重要性和表达方式。
3.傣族舞蹈基本手位示范(10分钟):教师播放傣族舞蹈基本手位示范视频,让学生观看并模仿老师的动作。
重点讲解手掌的形状、手指的运动和手臂的姿势。
4.傣族舞蹈基本手位练习(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按照示范视频中的动作进行练习,重点注意学生的手位是否正确。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5.傣族舞蹈基本手位的运用(2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选取一段简单的傣族舞蹈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基本手位进行舞蹈表演。
6.进行舞蹈表演(15分钟):教师安排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舞蹈表演。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舞蹈表演,其他小组成员观看并给予意见和建议。
7.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引导学生思考傣族舞蹈对傣族文化的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动作,并能够运用基本手位进行简单的舞蹈表演。
教学中,教师通过播放音乐、示范动作和小组表演等多种方式,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然而,教学中可能还存在对于学生能力差异的处理不够充分的问题。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的教学,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也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傣族舞蹈的文化背景和艺术内涵。
舞蹈教案-傣族舞蹈的手位学习
舞蹈教案
教学目标:傣族舞蹈的手位学习
教学对象:10岁左右首次接触傣族元素的儿童
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
一位手:双手自然下垂,胳膊肘和手腕处稍圆一些,手臂与手成椭圆形,放在身体前面,手的中指相对,并留有一拳的距离。
二位手:手保持椭圆型,抬到胃的高度,但在动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胳膊肘和手指这两个支撑点的稳定。
三位手:在二位的基础继续上抬,放在额头的前上方,不要过分的向后摆,三位手就像是把头放在椭圆形的框子里。
四位手:左手不动,右手切回到二位,组成四位。
五位手:左手不动,右手保持弯度成椭圆形,从手指尖开始慢慢向旁打开,在过程中胳膊和手指两个支撑点要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手要放在身体的面一点,不要过分向后打开,起到一个延续双肩线条的作用。
六位手:右手不动,左手从三位手切回到二位,组成六位。
七位手;右手不动,左手打开到旁边,双手相同地放在身体的两边。
教学过程:
1先给同学们播放傣族的剧目视频,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并对傣族手位有一个基础的认知。
2按照教学内容授课。
3学习手位组合增加熟练度,并为以后学习傣族风格打下基础。
4布置课下作业,并让同学们进行回课。
幼儿傣族舞蹈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了解傣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点,感受傣族舞蹈的优美、活泼。
2. 学习傣族舞蹈的基本手形、手位、脚位和基本舞步。
3. 通过模仿和表演,提高幼儿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傣族舞蹈的基本手形、手位、脚位和基本舞步。
2. 傣族舞蹈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教学难点:1. 傣族舞蹈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2. 傣族舞蹈的舞姿造型。
教学准备:1. 傣族舞蹈音乐CD2. 傣族舞蹈服装3. 傣族舞蹈道具(如孔雀羽毛等)4. 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傣族舞蹈视频,引导幼儿欣赏傣族舞蹈的美。
2.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舞蹈吗?它有什么特点?3.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傣族舞蹈,它优美、活泼,充满了民族特色。
二、基本动作教学1. 教师讲解傣族舞蹈的基本手形、手位、脚位和基本舞步。
2.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基本动作,教师逐一示范并纠正动作。
3. 针对幼儿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三、组合训练1.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傣族舞蹈《小孔雀》的基本组合。
2. 幼儿跟随教师练习,教师逐一纠正动作,确保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四、表演实践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分组,每组幼儿表演《小孔雀》。
2. 幼儿在表演过程中,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节奏感。
3. 教师对幼儿的表演进行点评,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五、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幼儿在舞蹈学习中的进步。
2. 幼儿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傣族舞蹈的喜爱。
3. 教师对幼儿的舞蹈表现给予肯定,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中,幼儿通过学习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初步了解了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舞蹈。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案,提高幼儿的舞蹈素养。
学前教育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的运用教案
学前教育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的运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
2. 通过学习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情。
3. 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
2. 学习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动作。
3. 练习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组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和动作。
2. 教学难点:手位的准确性、动作的流畅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
2. 教学设备:音响、镜子、舞蹈服饰。
3. 教学资料:舞蹈视频、图片、教材。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舞蹈动作,活动全身关节,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
2. 介绍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5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讲解手位的名称和特点。
3. 学习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动作(10分钟):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注意手位的准确性、动作的流畅性。
4. 练习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组合(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总结与展示(5分钟):学生展示所学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组合,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以及手位的准确性和动作的流畅性。
2. 课后收集学生家长的反馈,了解学生在家的练习情况。
3. 通过期中和期末的舞蹈表演,评价学生对傣族舞蹈基本手位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傣族舞蹈比赛或表演活动,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舞台表现力。
2. 邀请专业的傣族舞蹈演员或教师来校进行讲座和示范,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傣族舞蹈。
3. 开展傣族文化主题活动,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傣族文化,增强对舞蹈文化的认识。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适量的指导和鼓励。
幼师技能傣族舞蹈教案中班
幼师技能傣族舞蹈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傣族舞蹈的起源和特点,培养对傣族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提高幼儿的舞蹈表现力和自信心。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在集体舞蹈中互相配合。
二、教学准备。
1. 舞蹈教学视频或音频,以便给幼儿展示傣族舞蹈的形式和动作。
2. 舞蹈服装和道具,让幼儿在学习舞蹈时有更强的代入感。
3. 舞蹈教学空间,确保教学环境宽敞明亮,方便幼儿活动和表演。
4. 舞蹈教学助教,帮助幼儿学习舞蹈动作,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播放傣族舞蹈的视频或音频,让幼儿对傣族舞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激发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
2. 学习舞蹈动作。
选择一段简单的傣族舞蹈动作,例如手部动作、脚步动作等,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学习这些舞蹈动作。
老师和助教可以分别示范和辅导,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
3. 组织集体舞蹈。
将学习过的舞蹈动作组合起来,编排成一段集体舞蹈。
老师和助教可以担任舞蹈指导,指导幼儿们如何在集体舞蹈中互相配合,保持整齐的队形和统一的动作节奏。
4. 探讨傣族文化。
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向幼儿介绍傣族的起源、传统服饰、饮食习俗等方面的知识,让幼儿对傣族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5. 舞蹈表演。
在幼儿掌握了舞蹈动作和集体舞蹈后,可以组织他们进行舞蹈表演。
可以在幼儿园内部举行小型的舞蹈表演活动,也可以邀请家长前来观看。
6. 总结反思。
在舞蹈教学结束后,可以和幼儿一起总结这次舞蹈学习的收获和感受,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舞蹈体验,也可以向他们征询对舞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在学习舞蹈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动作协调能力、集体合作能力等方面。
2. 舞蹈表演时的表现,包括动作的准确度、表现力和舞台表现等方面。
3. 幼儿对傣族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包括对傣族舞蹈的兴趣和对傣族文化的态度等方面。
五、教学反思。
1.傣族基本动律 教案
全体
展示
自主探究法
观摩评析
1.学生通过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傣族,进一步领会傣族风格特点与要求,提高创编能力。
2.进一步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提高分析能力和欣赏能力。
4.检验学习效果
总结、评价
教师组织学生对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仿编情况、动作表演情况、出勤及纪律、学习态度、团队合作、时间观念、获取信息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自评、组评和教师点评。
教 案
课程名称
幼师舞蹈基础
教学对象
16学前1班
单元
单元三、幼儿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与仿编
学习任务
任务一、傣族幼儿舞蹈表演与仿编
课题
学习活动1:傣族基本动律
课时
6课时
教学日期
年月日
课程性质
实践课
教学地点
学前教育楼G1舞蹈房
学习指导
【教师姓名】
使用教材
幼师舞蹈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
学
目
标
通过欣赏、模仿表演及小组合作仿编傣族基本动律组合,引导学生能够:
③集体完整表演傣族基本动律组合。
集体模仿练习
小组自由练习
自我反思
集体配乐练习
讲解示范法
练习法
反思纠错法
微格教学法
1.使学生知晓傣族三大动律,并初步体会傣族风格特点及教育价值。
2.学会傣族上下身的配合,体验肢体协调性和三道弯”的风格特点。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益
4. 通过视频回放,实时反馈表演情况,帮助学生直观地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时纠正。
【分析】
2.分析傣族:引导学生分析傣族的动律特点,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了解傣族人民的民族风俗,生活状态。
技能性目标:1、熟练掌握傣族舞蹈的掏手。
2、结合基本手位,完成地面手位组合。
3、加强学生在跳舞时的面部表情和情感投入的训练。
情感性目标: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让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师准备】DVD机,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了解傣民族的背景知识
【教学重点】掌握傣族舞蹈的掏手,并结合基本手位(一至七位)完成地面手位组合。
【教学难点】 1、结合基本手位,自主完成地面手位组合。
2、学生的面部表情和情感投入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5分钟
清点班级人数,整理服装。
二、活动身体(身韵组合)
通过练习地面提、沉组合,使学生的身心放松,注意力集中,进入舞蹈的状态中,为后面傣族舞蹈平和的气息,安静得环境打下基础。
三、复习傣族舞蹈体态、基本手位(一至七位)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省,傣族舞蹈优美、恬静、灵巧、质朴,感情内在含蓄。
膝部柔韧的屈伸来控制节奏的快慢。
1、傣族舞蹈坐姿体态:双膝并拢,臀部轻轻坐在脚跟上,注意不能把重
心完全放松。
上身直立,下巴磕微微内收,眼睛直视前方,目光柔和。
2、傣族基本手位
一位:双手掌形,置于两边胯旁,指尖正对身体,保持胳膊肘、手腕
的弯曲,指尖上翘,呈三弯。
二位:在一位的基础上,保持手形,置于胃前,两手手背相对,保持
胳膊肘与手腕的弯曲,指尖上翘。
注意肩膀不能耸起,气息下放。
三位:在二位的基础上,双手置于头顶,注意肩膀放松,手腕相对,
靠拢。
四位:在三位的基础上,保持右手在头顶的位置不动,左手放置于二
位,同样保持领腕。
五位:一只手放置于三位,另一只手向旁伸直,手背对前方,胳膊肘
和手腕的弯曲不变。
六位:一只手放置于二位,另一只手在五位的基础上,手心上翻,手
肘和手腕呈三弯。
七位:双手向两边打开,手背对前方,胳膊肘和手腕的弯曲不变。
注意:在做动作时气息保持下沉,肩膀放松,脖子拉长,所有的动作
出手时走最大路线,收手时走最近路线!
集体练习一遍,在练习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节奏和膝盖的屈伸。
四、新课—学习傣族舞蹈的掏手和柔手
1、掏手:由里向外双手掏出,掏出后四指并拢,大拇指向旁翘起,
收回时向下按压手指,此动作用于连接每个手位,是过程动作。
2、柔手:双手自腕关节有韧性地提起,并逐关节呈波浪形向指推进。
五、学生自组动作
全班同学分为四组,化身为四只小孔雀,利用我们所学的7个手位,自由组合动作顺序。
教师点评:同学们做的都非常好,但是大家的面部表情都有所欠缺,
没有表现出傣族姑娘的含蓄,恬静。
现在老师有段视频请同学们和我
一起来看一看,看完之后,我们再试试。
播放视频
教师播放一组傣族原生态的风景视频,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充分感受不同地域民族的风土人情,体会傣族姑娘的优美和安静。
教师提示:气息平稳,面部放松微笑。
六、成果展示
教师在最后领舞一段。
七、教师总结
同学们刚刚的表现非常的好,既抓住了动作的要领,也能让老师感受到你们在表情和情感上的投入,希望以后你们不管跳任何舞蹈,
都要全心的投入,特别是我们幼儿教师,更应该要学习如何把“自己
的心”变成“孩子的心”,能感受他们所感受的,才能更好的教育我
们的小朋友。
刚刚同学觉得老师的表演怎么样?
但是老师的表演和你们有什么不同呢?
同学们说对了,这就是我们下节课将要学习的,站立着的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