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建筑命名
内农大校园建筑物、主干道等命名范围表【模板】
南区公寓楼26#
27#楼东侧
CL03
南区公寓楼27#
南区西门旁
DL01
新区公寓A座
新区南门向北,路西第二栋楼
DL02
新区公寓B座
新区南门向北,路西第三栋楼
DL03
新区公寓C座
新区南门向北,路东第二栋楼
DL04
新区公寓D座
新区南门向北,路东第一栋楼
DL05
新区公寓E座
新区南门向北,路西第一栋楼
东区北门向南第一个路口向东
二、楼的命名
编码
原有名称
所在位置描述
AL01
西区新教学楼
西区南门西侧
AL02
西区旧教学楼
新教学楼正北面
AL03
文体馆
西区南门东侧,新教学楼东侧
AL04
行政楼
西区东门向西,路北,东邻农大幼儿园
AL05
财务处办公楼
行政楼西侧
AL06
校图书馆
西区北门向东,西校区东北角
AL07
保卫处办公楼
经济管理学院院
人文院南侧
BL08
农学院
人文院向北10米
BL09
校医院
东区西门北侧
BL10
东区公寓楼11#
东区主教学楼东侧
BL11
东区公寓楼12#
17#楼西侧,15#楼北侧
BL12
东区公寓楼13#
18#楼北侧
BL13
东区公寓楼14#
操场西侧,22#楼东侧
BL14
东区公寓楼15#
22#楼北侧
BL15
东区公寓楼16#
西区北门向东第一个路口向南,路东
AL08
继续教育学院
西区西门向东,第一个十字路口向北,路西,南起第一栋楼
校园建筑命名
校园建造命名引言概述校园建造命名是指为校园内的各个建造物赋予特定的名称,以便于学生、教职员工和访客更好地辨识和定位建造物。
一个好的建造命名系统可以提升校园的整体形象,增强校园文化氛围,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宏扬学校的历史和精神。
在进行校园建造命名时,需要考虑建造的用途、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等因素,以确保命名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一、建造用途1.1 根据建造的功能确定名称校园内的建造物通常有不同的用途,如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等。
在命名时,可以根据建造的主要功能来确定名称,以便于学生和教职员工更好地理解建造的用途。
1.2 体现建造特色除了基于建造功能来确定名称外,还可以考虑建造的特色或者特定用途来命名,以突出建造的独特性。
比如,某校园内的音乐厅可以被命名为“和声音乐厅”,体现其与音乐相关的特殊用途。
1.3 避免混淆在为建造命名时,需要避免使用过于普遍或者容易混淆的名称,以免造成学生和访客的困惑。
建造名称应该简洁明了,易于记忆和辨识。
二、地理位置2.1 根据地理位置确定名称校园内的建造物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如东区、西区、南区、北区等。
可以根据建造的具体位置来确定名称,以便于学生和教职员工更好地辨识建造所在位置。
2.2 引导导航通过地理位置来确定建造名称,可以匡助学生和访客更好地进行导航,找到他们需要去的地方。
比如,某校园内的主图书馆可以被命名为“中央图书馆”,表明其在校园的中心位置。
2.3 体现地域文化在校园建造命名中,也可以考虑体现地域文化或者特色,以增强校园的文化氛围。
比如,某校园内的教学楼可以被命名为“紫荆楼”,体现当地的植物文化。
三、历史背景3.1 传承校园历史在进行校园建造命名时,可以考虑传承学校的历史,为建造赋予具有历史意义的名称。
这样可以让建造更好地承载学校的文化传统和精神。
3.2 突出校园特色通过为建造命名来突出校园的特色和特殊意义,可以增加建造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比如,某校园内的实验楼可以被命名为“创新楼”,体现学校对科学创新的重视。
内农大校园建筑物主干道等命名范围表
内农大校园建筑物主干道等命名范围表一、前言为规范内农大校园建筑物和主干道等的命名,便于校园管理与服务,特制定本命名范围表。
该范围表仅适用于内农大校园内的建筑物和主干道等命名,不适用于其他校区或单位。
二、命名原则1.以中文拼音或英文字母命名。
2.尽量保持简短、易记、易读。
3.命名应与功能或用途相符。
4.遵循上下文连贯、形成统一形象。
三、建筑物命名范围表建筑物名称命名原则思源楼思源:德行、文化底蕴学术大楼学术:教学与科研学生综合活动中心(学活)学生:服务学生;综合活动:社团、学生会等活动场所;中心:中枢琴湖图书馆琴湖:地理位置;图书馆:阅读、知识国际交流中心(国交)国际:国际交流、文化交流;交流:联接、交流;中心:中心、中枢健身中心健身:健康、锻炼;中心:中枢明德餐厅明德:内农大校训;餐厅:用餐学苑餐厅学苑:学习与生活;餐厅:用餐逸夫楼逸夫:逸才、学问澳新楼澳新:澳洲、新西兰丹青楼丹青:文章、书画稻房楼稻房:农业紫薇阁紫薇:文化底蕴、花卉樱花园樱花:美丽、文化底蕴梧桐园梧桐:陶渊明,文化底蕴四、主干道命名范围表主干道名称命名大致方向思源路以思源楼为中心的主要交通干道学术路以学术大楼为中心的主要交通干道综合路连接学生综合活动中心和琴湖图书馆的干道交流路连接国际交流中心和健身中心的干道明德路连接明德餐厅和学苑餐厅的干道逸夫路连接逸夫楼和澳新楼的干道丹青路连接丹青楼和稻房楼的干道紫薇路连接紫薇阁和樱花园的干道梧桐路连接梧桐园和学生公寓的干道五、本命名范围表将持续更新完善,欢迎对该表提出宝贵意见。
本命名范围表为内农大校园建筑物和主干道等命名所规定的标准,将在平面设计、道路交通规划、校园导览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希望各位师生在使用和参考时,能够做到统一规范,有助于校园管理与大家的生活与学习。
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之我见
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之我见见到数份征集表,很好。
有如下看法,供参考。
一、原则:1.大处承担相应内涵,小处轻松、活泼。
2.体现历史传承3.体现专业特色4.体现崇文、博采5.体现尚德、修身6.通俗、上口二、具体意见1.集贤楼(行政办公):既表示集贤德者于楼内,更表示所有行政人员以集贤为己任。
2.仁爱广场:仁者医人;爱是育人、济世的基础。
3.宏英实验楼、舜英实验楼、德徵实验楼:先采用早期校领导人命名较妥。
4.博采图书馆:为博采众长而博览群书。
5.明志教学楼、致远教学楼:“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淡泊、宁静是人生修炼的高尚精神境界,更是医学生的努力方向。
6.紫苑公寓1—8号:苑,林花茂盛意。
不用“楼”而用“公寓”以标识其功能。
7.菜根香美(五)味园:古人云,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
学校食堂除正常供应膳食,还有教育师生艰苦、节俭的任务。
“美”侧重饮食品种多、质量好。
“五”指酸甜苦辣咸,含义深刻,意在言外。
8.时珍运动场(中心):既突出医药专业的特色,也有珍惜时间、爱护生命的含义。
9.百花亭:“百花”本身内涵丰富,意境甜美。
百花亭是卫校唯一遗存的实体,是蕴含了老校灵魂的一个符号。
无论是否原汁原味,至少这个名称会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再好的名称也无法像百花亭能承载安庆卫校数十年的风雨历程。
因此,这个亭子的名称非“百花”莫属,望千万不要以新名取代。
10.煌湖(池):视面积大小确定用“湖”还是“池”。
另“立山”名亦很好。
11.六条道路:桃李、丁香、苏子、辛夷含义各有出处,另推荐“让一步”(处世)、“宽一分”(待人)二路名,风趣深刻,可供选择。
(宋熹童2013、12、5)。
学校特色楼栋命名方案
学校特色楼栋命名方案学校特色楼栋命名方案为了进一步展示学校的特色和文化底蕴,提高校园建筑的艺术性和吸引力,我们拟定了一套学校特色楼栋命名方案。
该方案以学校的发展特色、地域文化、优秀人物等为依据,设计出富有创意和独特性的楼栋命名,以凸显学校特色和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
1. 校史楼:校史楼是学校的历史陈列馆,主要展示学校的发展历程、重要事件、优秀校友等。
故可命名为“记忆楼”或“展映楼”,寓意着学校独特的记忆和历史遗产的展示。
2. 陶瓷楼:陶瓷楼是学校的陶艺教室和陶艺展示中心,专门用于教学和展览。
因此,可命名为“瓷艺楼”、“艺瓷馆”或“百瓷楼”,以突出学校在陶瓷艺术方面的独特之处。
3. 物理楼:物理楼是学校的物理实验室和科研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实验条件。
我们可以将其命名为“宇宙楼”、“未来楼”或“实验星”,以强调物理学科的广阔前景和深刻影响。
4. 音乐楼:音乐楼是学校的音乐教室和音乐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音乐培养和表演机会。
我们可以将其命名为“乐园楼”、“音韵楼”或“声腔亭”,以突出学校音乐教育的特殊之处。
5. 图书楼:图书楼是学校的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和资源。
我们可以将其命名为“智慧楼”、“蓝天楼”或“书香楼”,以突出学校阅读和知识传播的重要性。
6. 运动楼:运动楼是学校的体育馆和运动场所,为学生提供了健身和体验运动的平台。
我们可以将其命名为“奥林匹克楼”、“运动星”或“活力楼”,以强调学校体育教育的推广和发展。
7. 绿色楼:绿色楼是学校的生态环保示范楼,以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教育为主题。
我们可以将其命名为“生态楼”、“葱茏楼”或“环保馆”,以突出学校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8. 精品楼:精品楼是学校的教学楼和研究中心,提供了先进的教育设施和科研条件。
我们可以将其命名为“精英楼”、“智库楼”或“创新馆”,以强调学校对优质教育和创新研究的重视。
9. 医学楼:医学楼是学校的医学院和医学研究中心,培养了大量的医学人才。
校园建筑命名
校园建筑命名校园建筑命名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它涉及到学校内各个建筑物的命名规范和标准。
一个好的建筑命名可以提高校园的整体形象,方便师生和游客的导航和交流。
在进行校园建筑命名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命名规范和原则:1. 与建筑物功能相符:建筑物的名称应与其功能相符,能够清晰地表达其用途和特点。
2. 简洁明了:名称应简洁明了,易于记忆和发音,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拗口的词汇。
3. 与校园文化相关:名称可以与学校的历史、地理、文化等相关,以增加校园的特色和魅力。
4. 不重复:确保每个建筑物的名称与其他建筑物的名称不重复,避免造成混淆和困惑。
二、建筑物分类和命名:根据不同的建筑物功能和用途,可以将建筑物分为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宿舍楼、体育馆等不同类别,并为每个类别制定相应的命名规则。
1. 教学楼:可以根据楼层和所属学院进行命名。
例如,A教学楼可以表示该楼属于A学院,1号楼表示第一层,2号楼表示第二层,以此类推。
2. 实验室:可以根据实验室所属学科和用途进行命名。
例如,化学实验室可以命名为C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可以命名为P物理实验室。
3. 图书馆:可以采用学者、作家、文化名人等的名字进行命名,以表达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和推崇。
4. 宿舍楼:可以根据楼层、所属学院或者以树木、花卉等进行命名。
例如,1号楼可以命名为1号学院宿舍楼,或者以梧桐宿舍楼、丁香宿舍楼等进行命名。
5. 体育馆:可以以运动员、教练员、奥运会等相关的名字进行命名,以体现对体育事业的支持和推广。
三、命名流程和决策:1. 建立命名委员会:学校可以组建一个命名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相关专家和教职员工组成,负责制定建筑物命名的规范和标准。
2. 收集意见:在进行建筑物命名前,可以向师生和校友征集建议和意见,以了解他们对于校园建筑命名的期望和建议。
3. 制定命名方案:命名委员会根据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建筑物命名的方案和规范,包括命名的原则、分类和具体的命名列表。
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
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
(征求意见稿二)
一、道路
1、环道:金寨路;萃英路;环校东西南北路
2、学生公寓东侧路:笃学路;明德路
3、学生公寓之间路:仁和路
4、教学楼前东西向路:厚德路;笃学路
5、沿湖曲径:蹊径;泽兰径
6、实验楼西侧路:笃行路;健行路
二、建筑
1、行政楼:集贤楼;精业楼
2、教学楼:博学、知行;笃学、致远
3、实验楼:仁德、济世、致知;笃真楼1-3;致知楼1-3
4、学生公寓:学生公寓1-8号;紫苑公寓1-8
5、食堂:食堂;中标企业冠名
6、图书馆:图书馆;博学馆;求知馆
三、景观
1、山岭:立山
2、湖泊:静(思)湖;书香湖;养浩湖
3、广场:仁济广场;风华广场
4、凉亭:昕亭;静思亭
5、运动场:运动场;时珍运动场;天健园。
校园道路、建筑、景观等统一命名方案
校园道路、建筑、景观等统一命名方案(征求意见稿)一、命名更名基本原则1.遵循国家和地方等关于命名、更名的法律法规。
2.已有名称并被广泛认同的继续保留,对确需修改和尚无名字的予以命名。
3.遵循整体化、序列化、规范化通则。
4.避免重名、谐音、同音、歧义和有时代局限的名称。
5.体现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特点,弘扬文化传统,彰显人文底蕴。
6.中英文同步推进。
二、命名更名范围1. 校园园区(教学、科研和生活等公共区域)2. 道路(教学、科研和生活等公共区域)3. 典型建筑物4. 校门5. 文体活动场馆6. 人文自然景观三、命名更名依据和方法(一)专名的依据和办法1. 以植物命名2. 以山水命名3. 以功能命名4. 以方位命名5. 以格言、典故等命名(二)通名的依据和方法1.点状地名的通名分为6类:馆、山庄(酒店)、楼、舍、栋、校门。
2.线状地名的通名不分类别:通称路。
3.面状地名的通名分为5类:园、苑(邨)、场、湖、山(岭)。
四、命名更名具体建议(一)园区名称按照办学资源相对集中、地标位置固定、师生员工联络方便的原则,对全校集中的典型园区进行命名。
文理学部:樱园、桂园、梅园、枫园、湖滨、杨园工学部:栎园(栎树为工学部典型树木之一,“栎”音同“力”)信息学部:星园医学部:杏园(二)道路名称所有的道路,以“路”命名;除主干道路外,一般道路依园区名称加方位取名;直接贯通的道路,不能有2个名称;校训进入道路命名。
(三)公用房屋对建筑体量较大、使用期限较长、建筑设计优美的教学、科研、办公楼房取名;体量小、质量差、临时性的公用房屋不命名;已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公用建筑沿用原名称。
(四)校门名称我校的校门大都分布在沿湖、沿路地带。
为便于识记,按校门所处自然环境、区位和方位命名。
(五)体育场馆名称命名原则:1. 依所在园区名称取名。
2. 保留历史上已定的名称。
(六)人造景观名称1. 广场2. 塑像及其它(七)自然景观名称。
学校楼宇建筑道路命名方案
学校楼宇建筑道路命名方案
一、命名原则
1.体现学校办学历史、办学理念,体现大学特质,着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同时,应具有时代性特征。
2. 尽量与“崇德尚实,自强不息”的校训相一致,以德、学、博、思、雅等为关键词。
3.名称优美平实,有寓意,文辞简练,易记上口,使用规范汉字。
二、具体方案
学校各楼宇建筑命名方案(以校园文化内涵命名)
学校道路命名方案
建议:银杏大道槐树大道樱花大道
说明:其余征集
学校餐厅命名方案
一号食堂思园餐厅
二号食堂俭园餐厅
说明:突出勤俭节约和饮水思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学生公寓命名方案
男生公寓经纬1.2.3……楼
女生公寓聪睿1.2.3……楼
说明:经纬:知识、才能。
聪睿:聪明、智慧、灵秀。
教职工公寓命名方案
方案:学府家园家园1.2.3……楼。
校园建筑命名
校园建造命名校园建造命名是指为校园内的各个建造物赋予一个独特且具有代表性的名称,以便于学生、教职工和访客更好地辨识和定位建造物。
一个恰当的建造命名可以增加校园的特色和文化氛围,提升校园形象,方便校园内的人员交流和沟通。
一、命名原则1. 代表性:建造名称应能准确地反映建造物的功能、特点或者所承载的意义,使人们一听到名称就能联想到相应的建造物。
2. 简洁明了:建造名称应简洁、明了,易于记忆和传播,不宜过长或者过于复杂。
3. 独特性:建造名称应具有独特性,避免与其他校园建造或者已有的地标建造名称重复。
4. 历史文化:可以考虑将校园建造的命名与学校的历史、地域文化或者重要事件相关联,以凸显学校的独特性和传统。
5. 可读性:建造名称应易于发音、理解和识别,避免使用生僻字或者外来语。
二、命名分类1. 功能性命名:根据建造物的功能特点进行命名,如图书馆、实验楼、体育馆等。
这种命名方式直观明了,便于人们快速了解建造物的用途。
2. 地理位置命名:根据建造物所在的地理位置进行命名,如东区教学楼、西门食堂等。
这种命名方式方便人们迅速定位建造物,特别适合于大型校园。
3. 校史文化命名:根据学校的历史、文化或者重要事件进行命名,如创始人名字、著名校友、重要记念日等。
这种命名方式可以宏扬学校的传统和文化,增加校园的凝结力和认同感。
4. 自然环境命名:根据建造物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命名,如湖畔教学楼、樱花广场等。
这种命名方式可以突出建造物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营造宜人的校园氛围。
三、命名流程1. 调研与策划:学校相关部门应组织调研,了解校园建造的特点、历史和文化背景,并制定命名策略和原则。
2. 征集建议:学校可以向师生、校友和相关利益相关方征集建造命名的建议,通过线上或者线下形式采集建议,并设立专门的评审小组进行评选。
3. 评审与筛选:评审小组根据命名原则对采集到的建议进行评审和筛选,选出最符合要求的建造命名候选名单。
4. 公示与投票:将评审通过的建造命名候选名单公示在校园内,征求师生和校友的意见和投票,最终确定建造名称。
新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方案
润泽苑
澄明苑
馥园餐厅
(含馥园清真 餐厅) 餐厅)
南区食堂
“馥”谓香气浓郁之意。以此命名餐厅,喻指饭菜香味醇 美,回味无穷。 “飨”意为用酒食招待客人。以此命名餐厅,喻指恭请师生 受用美食,养生健体。
飨园餐厅 名轩接待餐 厅
北区食堂
新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方案
第 4 页
五、道路
名称 校园方位
入南门右转 北上至飨园 餐厅西侧 (含主环路 之东南段、 之东南段、 东段、 东段、东北 段) 入南门左转 北上至飨园 餐厅西侧 (含主环路 之西南段、 之西南段、 西段、 西段、西北 段)
中和路
心湖北路 心湖西路 心湖南路 润泽东路 润泽南路 南区润泽苑 因学生宿舍名和所处方位得名。 学生宿舍环 因学生宿舍名和所处方位得名。 路 听心湖环路 因湖名和所处方位得名。 因湖名和所处方位得名。
新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方案
第 5 页
六、主要景观
名称 校园方位 命名理由
聂耳,1912年生于昆明,原名聂守信,人民音乐家、革命者 。在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了近40首歌曲,其中,最著名的是《义 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28年由李国柱介 绍加入共青团,1933年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7月 在日本去世。 聂耳于1927年秋至1930年在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云 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1912年云南高等学堂 更名为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50年昆华师范与昆华女师、昆 明县师合并为昆明师范学校;2000年9月,昆明师范学校并入昆 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昆 明大学合并为昆明学院。 用“聂耳”的名字命名学院广场,因为聂耳是昆明学院的校 友,是昆明学院珍贵的历史文化精神财富;既纪念了聂耳,又传 承了聂耳爱国爱民的伟大精神,还将激励全院师生学习聂耳忠于 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孟子云:“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北宋邵雍 有《观物吟》云:“利轻则义重,利重则义轻。利不能胜义,自 博雅楼( 博雅楼(主 然多至诚。”谓重义轻利,天道至诚。 教学楼) 教学楼)与 观物实为察己,察己亦可知人。以“观物山”命名,喻指师 图书馆之间 生要常反省自问,客观地看待外物、他人和自己。 此湖秀美,静可听心声。以“听心湖”命名,喻指师生在此 聂耳广场东 可摆脱尘世间的浮躁、喧嚣,暂得休憩;且智者乐水,乐水养 侧 心;亦喻人们可在此可静听己心声,反省慎独,三思而后行。
校园建筑命名
校园建造命名校园建造命名是指为校园内的各个建造物赋予一个独特而故意义的名称,以便方便师生、游客和校外人员在校园内进行定位和导航。
一个好的建造命名可以反映出学校的特色和文化,增加校园的辨识度,并且方便人们记忆和交流。
一、命名原则1.与学校特色相关:建造名称应与学校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或者特色相关联,以突出学校的独特性。
2.简洁易记:建造名称应简洁易记,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者冗长的名称,方便人们进行口头传播和记忆。
3.故意义:建造名称应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内涵,可以体现学校的价值观、教育理念或者建造物的功能和用途。
4.符合文化规范:建造名称应符合当地的文化规范和社会习惯,避免使用冒犯或者不雅的词语。
5.易于识别:建造名称应能够与建造物的外观或者特点相对应,方便人们通过名称来识别和定位建造物。
二、命名方法1.地理位置命名法:根据建造物所在的地理位置进行命名,如“东区教学楼”、“南门图书馆”等。
2.学科专业命名法:根据建造物所使用的学科专业进行命名,如“化学实验楼”、“计算机中心”等。
3.名人记念命名法:根据历史名人或者学校重要人物进行命名,如“李白图书馆”、“张三教学楼”等。
4.特色功能命名法:根据建造物的特色功能进行命名,如“音乐厅”、“体育馆”等。
5.文化符号命名法:根据学校的文化符号进行命名,如校训、校歌、校徽等,如“求是楼”、“团结广场”等。
三、命名实例1.南山大学南山大学是一所位于山水秀媚的南方城市的综合性大学,以培养人材、服务社会为宗旨。
校园内的建造物命名以体现学校的特色和文化为主要原则。
(1)图书馆:南山大学图书馆图书馆是学校内最重要的知识中心,为师生提供学习和研究的场所。
南山大学图书馆是学校最大的建造物,命名为“求索图书馆”,寓意着学生在这里追求知识、不断探索。
(2)教学楼:南山大学教学楼教学楼是学校内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南山大学的教学楼命名以地理位置为主,如“东区教学楼”、“西区教学楼”等,方便师生进行定位和导航。
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 -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
(征求意见稿一)
一、道路
1、环道:立煌路(立煌东路、立煌北路、立煌西路、立煌南路) 学校前身建立于立煌县(今金寨县)
2、学生公寓东侧路:杏林路或杏林大道(因路旁种银杏树)
3、学生公寓之间路:厚朴路(中药名,寓意浑厚朴实)
4、教学楼前东西向路:远志路(中药名,寓意远大志向)
5、沿湖曲径:蘅兰径(香草名,老校区曾有此名)
6、实验楼西侧路:芷若径(香草名,对应蘅兰径。
语自《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其东则有蕙圃,衡兰芷若。
”)
二、建筑
1、行政楼:行政楼或勤政楼
2、教学楼:笃学楼、精业楼(对应校训)
3、实验楼:仁爱楼(护理楼)、仁心楼(药学楼)、仁术楼(医学楼)
4、学生公寓:梅香苑(1-2栋,中庭种植各种梅花.1栋名梅香南楼,2栋名梅香北楼,以下类推)、兰馨苑(3-4栋,中庭种植各种兰花)、竹清苑(5-6栋,中庭种植各种修竹)、菊芳苑(7-8栋,中庭种植各种菊花)
5、食堂:知味堂
6、图书馆:宏英楼或宏英图书馆(纪念学校首任校长方宏英女士)
三、景观
1、山岭:慧山(慧字上面的两个“丰”字分别代表国事和天下事,中间的“彐”字代表家事。
从字面上看,家事、国事、天下事都放在心上,称之为慧。
寓意学校师生以慧心求真知、用慧眼看天下。
)
2、湖泊:秀湖(美而不俗,对应慧山。
寓意师生秀外慧中)
3、广场:至善广场(语出《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如广场设校训石,则称“校训广场”
4、凉亭:百花亭(学校的标识)
5、运动场: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运动中心。
昆明学院建筑及道路命名
昆明学院建筑及道路命名报告二〇一三年六月十日昆明学院建筑及道路命名一、教学楼群1、博雅楼:入南大门正面大楼,以“博”字头为系列。
出自《后汉书·杜林传》“博雅多通,称为任职相”。
本义谓学识渊博,品行端正。
后人又用“博雅”二字译西方“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为“博雅教育”,即现在所说的“通识教育”。
“博雅”与现代大学精神相吻合,此楼名意在激励师生博学正己,做通识达雅之人才。
3、博文楼:入西门左侧第一楼群,以“博”字头为系列。
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后世以“博文”指通晓古代文献,为治文史哲者所常用语。
今“文”可释为文化之意。
此楼名意在激励师生广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把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精髓与接受西方文化科学结合起来,成为学贯中西、博学多才之士。
2、博识楼:入西门前行左侧第二楼群,以“博”字头为系列。
出自《子华子·晏子》:“昔先大夫随武子之在位也,明睿以博识,晋国之隽老也。
”《南史·裴松之传》:“时人服其博识。
” 明陈继儒《珍珠船》卷四:“海上渔人得一铎,击之声如霹雳,问博识者云,始皇驱山铎也。
” 宋代岳珂《愧郯录·先庙后郊》:“折衷古今,以俟博识。
”“博识”乃见识广博之意,为古今学者孜孜以求之目标。
此楼名意在引导师生广泛吸纳前人的经验,不断扩大学术视野,做见识广博的人。
二、实验楼群1、惟真楼:入西门右侧第一楼群,以“惟”字头为系列。
惟真,是指尊重客观规律,真理至上的意思。
它既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执著信念,又是一种不唯书、不唯上,积极探求事物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此楼名意在引导师生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真知,做对科学知识与真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之人。
2、惟实楼:入西门前行右侧第二楼群,以“惟”字头为系列。
惟实,既有求实、求是之意,又指师生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务实、扎实、踏实的作风。
同时,也指一个人必须具备诚实、朴实的良好品质。
校园建筑命名
校园建筑命名引言概述:校园建筑命名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仅是校园文化的体现,也是学校形象的一部分。
合理的校园建筑命名可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校园建筑命名的重要性。
正文内容:1. 建筑命名与校园文化:1.1 建筑命名反映学校的历史和传统:校园建筑命名可以体现学校的历史渊源和传统文化,例如,可以以学校创始人或重要人物的名字来命名一些主要建筑物,使学生能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价值观。
1.2 建筑命名激发学生的归属感:给建筑物起一个有意义的名字,可以激发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例如,可以以学校的座右铭或特色文化来命名某些建筑物,让学生在校园中感受到浓厚的学校文化氛围。
2. 建筑命名与学校形象:2.1 建筑命名塑造学校形象:校园建筑命名是学校形象的一部分,一个有特色和寓意的建筑名字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可以以建筑物的特点、功能或所在地来命名,突出学校的特色,提升学校的形象。
2.2 建筑命名与学校品牌推广:合理的建筑命名可以成为学校品牌推广的一种方式。
通过给建筑物起一个与学校品牌相关的名字,可以增加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家长选择该校。
3. 建筑命名与学习环境:3.1 建筑命名提供清晰的定位:校园建筑命名可以为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清晰的定位和导航,方便他们在校园中找到目的地。
例如,可以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或所属学院来命名,使人们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地方。
3.2 建筑命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建筑物起一个与学习相关的名字,可以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例如,可以以学科名词或学术成就来命名某些建筑物,提醒学生努力学习,追求卓越。
4. 建筑命名与工作环境:4.1 建筑命名提升工作效率:合理的建筑命名可以提高教职员工的工作效率,减少沟通成本。
例如,可以以工作单位或部门的名称来命名某些建筑物,使教职员工能够快速定位和找到同事的办公地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肇庆学院校道及校园建筑命名方案
校园道路和建筑物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其进行文化命名,既可彰显校园文化底蕴,又方便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根据校园总体规划,系统设计和规范校园道路、建筑物和生活社区名称,并设置标识,可以增强校园人文底蕴,优化育人环境,提升我校的文化品味。
在征集命名方案和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校园命名应体现系统化、规范化、序列化和适用性,命名源于办学理念和大学之道,顺应地域自然风光,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突出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构建健康向上和蕴含丰富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
二、命名原则
1.格调高雅,富有文化内涵,传承学院精神,彰显校训和办学理念,具有激励学生成才和教师发展的作用。
2.文字简明、通俗,尽量做到名实一致,区位感强,好找好记。
三、校园命名的主题
追求天人合一,体现大学气派。
四、命名方案
命名次序:先定校道名,再对楼宇和生活社区进行命名。
校园道路均以“××路”命名。
道路以其主要行道树或区域特征为命名依据,建筑物和社区名称力求能反映出基本功能。
(一)校园道路
根据校园路网改造规划,对正在改造的七条道路命名。
1.校园南北向的四条纵向道路(校园自东向西)
(1)紫荆路
校园由东向西的第一条道路命名为“紫荆路”。
因为路两边布满紫
荆树,紫荆花常年开放,学生称该路为“紫荆校道”,故命名为紫荆路。
(2)海容路
主校道两边为榕树,容与榕同音,命名为“海容路”。
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意,蕴含大学之道和广东文化开放、包容之意。
(3)文锦路
行政楼西边是人文学科集中的教学区,贯穿其间的两条路名中含“锦绣”二字,寓意为人文学科增色,学校发展前程锦绣。
依此,行政楼西边第三条南北向的道路,命名为“文锦路”。
(4)文绣路
音乐楼、美术楼与外语楼之间的南北向道路,命名为“文绣路”。
2.校园东西向的两条横向道路(行政楼北边)
(5)灵珠路
行政楼北面东西向的第一条道路,命名为“灵珠路”。
取义于“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曹丕《典论·论文》语),用来赞美学校人才荟萃。
(6)溢思路
行政楼北面东西向的第二条道路(现在教学八栋和九栋北面),是教学区与教师宿舍区之间的主干道,命名为“溢思路”,意指思想活跃、思如泉涌。
3.校园环路
(7)学府环路
由校门自东向西经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向北的环路,总称“学府环路”,共分两段,分别为学府南路、学府西路。
(二)建筑物
1.第一教学楼、苏东霖教学大楼(原8栋教学楼);
2.第二教学楼(原9栋教学大楼);
3.第三教学楼(苏东霖外语大楼);
4.美术学院(美术楼);
5.音乐学院(音乐楼);
6.实验大楼(实验大楼);
7.教育技术中心(旧美术楼);
8.体育与健康学院(原继续教育学院);
9.金工楼(省重点实验室);
10.行政楼(办公大楼);
11.体育馆;
12.图书馆;
13.教工之家;
14.校医院;
15.西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16.学生食堂:
第一食堂、第二食堂、第三食堂、清真餐厅、第四食堂。
(三)生活社区
1.教工住宅区
(1)西苑(教工西区),按原序号命名为“西苑1栋-----”等。
(2)北苑(教工北区),按原序号命名为“北苑1栋-----”等。
2.学生宿舍区
学生宿舍区的命名包括书院和其他宿舍区两类:
(1)厚德书院(D1.2栋);明智书院(F 1.2栋);力行书院(G1.2栋);博学书院(G3.4栋)。
(2)紫荆苑(1.2.3区);榕华苑(E栋);紫薇苑(5.6区);映翠苑(A、B、C栋)。
(四)校园景观
1.翰墨池:校园西南角的内湖命名为“翰墨池”。
2.文笔峰:校园西北角小山命名为文笔峰。
3.国砚广场:主楼前的广场命名为国砚广场。
4.行知湖:陶行知塑像旁边的两个湖泊命名为“行知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