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培养计划.

合集下载

常州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常州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常州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302)一、指导思想结合我校石油化工教学和科研特色,体现大工程观下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原则,注重人文素质、现代化学基本专业素质、身心素质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和健康的人格培育,使毕业生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厚的化学化工理论基础及具备化学在化工、能源、电子、材料、环境、生物制药等领域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在培养学生具备专业技术技能的同时,培养具有社会学、人文科学、经济管理知识、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健康心理素质的符合社会及专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三、毕业生的基本要求1.思想道德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念。

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了解国情,能理论联系实际,初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具有基本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热爱所学专业,具有进取和奉献精神。

2.知识结构(1)系统掌握现代化学和工程技术相关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2)具有较强的化学专业知识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3)了解本专业范围的科学技术前沿与发展;(4)具有一定的人文、社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修养;(5)熟练应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和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及时获取各类信息,有效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

3.能力培养(1)具有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2)有较强的自学能力;(3)有丰富的想象力及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4)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能力;(5)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表达能力,能够胜任组织、协调、技术洽谈和国际交往等工作。

4.心理品质具有较强的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情感;克服困难的意志;求新求异的创新意识;一定广度、深度及独立性和逻辑性的思维。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70302专业名称:应用化学(Applied Chemistry)二、培养目标立足兵团、服务新疆、面向全国,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精细化工行业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安全、环保意识,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化学和化工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掌握精细化学品合成设计和精细化工单元反应过程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国际视野、创新潜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主要服务于精细化工、制药、材料、环保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工厂操作与管理、科学研究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毕业要求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接受化学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具备与应用化学学科相关的工业产品的合成、新工艺研究和开发的能力;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及相邻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及科学管理的能力。

(1)工程知识:掌握数学、物理及应用化学专业相关的基础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于解决应用化学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学会文献查阅与分析方法,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应用化学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和分析,并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应用化学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需求,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进行一定的创新,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或工艺流程。

(4)研究:掌握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理论研究与分析方法,采用化学和化工的基本理论知识,结合实际需求,对应用化学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掌握数理、化学化工相关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并能正确能够选择与使用和一定的开发,以对应用化学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模拟与预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应用化学(电化学)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电化学)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电化学专业方向)培养方案(Applied chemistry)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爱岗敬业,具备扎实的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能从事电化学领域(包括化学电源、电镀、表面处理等)设计、研究、生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质,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科技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础知识;2、系统掌握现代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3、系统掌握电化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具有从事专业生产、技术管理,工艺设计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能力。

4、了解电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状况;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

5、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外文专业文献;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实验结果的归纳、整理、分析能力,具有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学制与授予学位四年,理学学位。

四、毕业最低学分要求本专业必须修满170学分方准毕业。

五、主干学科化学。

六、专业主干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设计、理论电化学、电化学分析测试、化学电源工艺与电镀工艺学等。

七、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安排表(见附表一)八、课程设置与学分比例通识教育课必修课45 学分,占总学分的26.4%,选修课10 学分,占总学分5.9 %;学科基础课必修课44学分,占总学分的25.9 %,选修课0 学分,占总学分0.0 %;专业教育课必修课18 学分,占总学分的10.6 %,选修课37 学分,占总学分21.8 %;实践环节课必修课12 学分,占总学分的7.0%,选修课0 学分,占总学分0.0 %;素质拓展课创新学分4分,占总学分2.4 %。

中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中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应用化学学科为湖南省重点学科,是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原中南矿冶学院院长陈新民教授和配位化学家张祥麟教授倡导和创办的。

本学科自成立以来,立足于解决资源、能源、医药和生命科学领域等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等涉及化学基础及其应用技术等重大问题,开展了以有色金属为研究对象的功能材料化学、能源化学与工艺、有色金属资源化学;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目的的中草药现代化、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前沿探索及应用技术研究;以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已凝炼出功能材料设计与化学组装、化学计量学与中药现代化、选冶药剂分子设计及分离新技术、生物传感及表面分析、储能与应用电化学等五个主要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及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化学理论理论知识、良好的科学素养与身心素质、较强的科研能力与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能从事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开发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毕业后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其他单位胜任化学化工、冶金、新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精细化工、食品、环保和军工等领域的工作。

三、培养要求学生通过对本专业的系统学习,应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应用化学领域实验技能、分析测试技能、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开发设计新工艺和研制新产品的基本能力,能胜任相关部门的科学研究、分析检验、生产工艺和组织管理等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数学、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原理,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2.掌握必要的工程技术知识及系统分析能力,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础训练,具有较强的综合思维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化学工艺、分析化学、生物化学、材料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代码专业名称: 应用化学专业代码: 070302二、培养目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扎实旳应用化学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良好旳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 能在与化学及有关领域从事分析检测、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具有一定创新能力旳应用型人才。

三、基本规格本专业学生重要学习掌握应用化学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实践技能, 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试验训练, 具有良好旳运用所学知识、试验技能进行化学分析测试、生产和科技管理旳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具有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1. 热爱祖国, 树立对旳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良好旳思想道德修养、强烈旳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2. 系统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系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理解本专业发展趋势;具有较强旳综合应用分析能力和一定旳科学研究能力;具有一定旳创新创业能力和科学性思维能力;具有独立学习和获取有关信息旳能力。

3.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科学锻炼旳基本措施, 到达国家规定旳体质健康原则;具有一定旳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很好旳人文科学素养和语言体现交流能力;具有健全旳人格和良好旳生活习惯与心理素质;具有一定旳管理能力。

4.掌握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工业分析、食品分析、药物分析等专业主干课程内容, 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进行食品卫生、工业、农业、环境样品等重要成分旳分析测试工作。

理解应用化学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趋势。

具有较强旳综合应用分析能力和一定旳科学研究能力;具有一定旳创新创业能力和科学性思维能力;掌握中外文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有关信息旳基本措施。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1. 原则学制: 4年。

2.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详细状况合适缩短或延长, 修业年限最短为3年, 最长不得超过7年。

应用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制定人: 审核人:一、专业名称和代码专业名称:应用化学专业;专业代码:1110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宽厚化学知识与能力、较强工程意识与创新精神,能够从事精细化学品等研发、生产、检验、营销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三、培养标准本专业的培养标准分为知识、能力与素质三大方面,共计32条培养标准。

1.知识标准1.1公共基础知识1.1.1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1.1.2 具有音体美等方面的基本素养。

1.1.3理解应用化学专业相关领域背景知识。

1.1.4具有个体、环境、社会与公共安全的基本常识。

1.2学科基础知识1.2.1掌握应用化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包括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1.2.2掌握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主要包括化工原理、化工制图、高分子化学及物理、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精细化工过程与装备等课程的学习。

1.3专业知识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精细化工工艺学、助剂及其应用、乳化原理与测试技术、表面活性剂化学、现代分析技术、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应用化学专业英语、药物及中间体合成、皮革材料及工艺学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标准2.1 专业基本能力2.1.1 掌握精细化学品制备的原理及工艺,理解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2.1.2 掌握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工艺过程和设备特点。

2.1.3 具有正确选用原料、设备并进行精细化学品设计的能力。

2.1.4 具有研究改进精细化学品性能、开发新产品及工艺的初步能力。

2.1.5 具有精细化学品的工业生产、质量控制和技术管理能力。

2.2 工程技术能力2.2.1通过化工原理、化工制图、精细化工工艺学等课程体系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精细化学品化工生产过程中所用的设备、工艺,并具有初步设计精细化学品生产工艺能力;2.2.2 通过高分子化学物理、材料科学基础及实验、药物及中间体合成等课程群教学和相关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高分子材料合成、制备、加工能力以及典型精细化学品原料选择、制备、工艺控制的能力;2.2.3 通过精细化学品的研究、设计方法等课程体系的教学,培养学生对新型的精细化学品、环保型精细化学品的应用开发能力。

深圳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深圳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深圳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坚持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个性发展与共性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培养“素质好、基础好、上手快、转型快”,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起骨干作用的专门人才。

培养为深圳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型、创业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要求具备坚实的化学与化工科学与工程基础和一定的人文素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优良的职业道德、突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系统了解现代化学与化工科学,特别是在深圳和珠江三角洲的化工行业的发展规律,掌握现代化工企业加工制造技术和化学品安全需求,足以胜任在化学与化工领域内从事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化学与化工安全监测监察、化工技术咨询和化工产品进出口贸易、环保、商检、动植物检疫等方面工作的化学与化工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实施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方案。

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工程和生物化工的基础理论,系统学习现代化学工程与科学的知识与技能,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掌握系统的化学与化工科学和化学品安全与监控的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较扎实的化学科学与化学工程基础知识,掌握我国化学工业的政策与法规,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敏锐感知化学工业的发展动向,并能够在将来的领域中应用知识和创立事业。

通过本专业培养的培养,使得毕业生具有坚实的化学、物理和数学基础,掌握化学工程、化工工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化学、化学制药、化工、炼油、能源、医药、环保等部门从事科技开发、工程设计和生产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国家经济的多个领域,研究范围广,技术含量高,成品附加值大,包括:医药中间体、化学制药、功能性材料、有机中间体,有机染(颜)料,表面活性剂及助剂,合成材料和石油产品添加剂等。

应用化学培养方案及专业设置

应用化学培养方案及专业设置
课程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原理 实验、仪器分析实验、有机合成实验、有机分析实验、化学生物学实验、食品化学与分析 实验、农药生物测定实验。
综合实验:综合实验是衔接本科生基础化学实验和毕业论文的实践课程,将学过的理 论知识与实验知识及技能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大学英语 通
化工原理实验
识 教
大学体 育
化工制图实验
育 课
军事理论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食品化学与分析
毕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高等数学工科类
线性代数
大学物理Ⅱ
食品化学与分析实验
业业
公选类课、通识选修课、军训、社会实践
大学物理Ⅱ实验
实论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Ⅱ
物理化学Ⅱ
胶体化学 现代农药化学
有机合成概论
习文
有机化学Ⅱ实验
哲学与社会学、文学与 艺术、国学与文化、校
园文化、艺术活动等
392
应用化学专业课程拓扑图
第一学期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第二学期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第三学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1)(2)
第六学期
第七学期
第八学期
计算机类基础课程
化工原理
化工制图
体系概论、体育、应用
写作、英语
具备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实
无机化学实验、有
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
具备能够使用计算机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 实验、物理化学实验、
处理的能力

应用化学专业

应用化学专业
Chemicals
2
0207131 绿色化学
Green Chemistry
2 32 32
药物化学
3 0208262 Medicinal
2 32 32
Chemistry 天然有机化学
4 0207132 Natural Organic 2 32 32
Chemistry
5
0208254
专业外语 Specialized English
学院
2 数理系
经管学 3

经管学 2

经管学 3

经管学 2

经管学 2

经管学 2

经管学 3

经管学 2

政法部
2 经管学 院
2 政法部
2 32 32
2 政法部
2 32 32
2 政法部
历 20 史 教 21 育 与 22 心 理 23 学 类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文 学
32 艺 术
0601101 0603001
高等数学 Higher Mathematics 大学物理 Physics
10 160 160 7 112 112
技 7 0603001 大学物理试验 Physical Experiment
1.5 48
48

计算机文化基础
基 8 0802101 Foundations
of 3 64 32
应用化学专业 培养方案
青岛科技大学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专业教学计划
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 熟练运用化学知识在化学及其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生产、科技开发及其相关 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应用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302)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应用化学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在精细化工及相关领域(如药物化学、生物化工等)进行科研设计、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等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规格与要求1.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敬业爱岗、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职业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2.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基本达到计算机二级水平,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解决相关专业实际问题。

具有较为扎实的外语能力,基本达到英语四级水平,可初步阅读专业外语文献;3.掌握数学、物理及与化学工程相关的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掌握大学基础化学(含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4.掌握应用化学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化工原理、化学工程、精细化工、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生物化工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5.掌握资料检索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动态以及有关产业的应用前景;6.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人际沟通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

三、学制与毕业要求1.学制:四年2.毕业要求:至少获得本方案规定的174个总学分,其中至少包括4个拓展学分。

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

四、学位与授予条件1.学位:工学学士学位2.授予条件:符合《徐州工程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五、课程设置一览表六、能力与知识结构图七、专业核心课程简介1. 无机化学(Inorganic Chemistry)5学分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反应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近代物质结构理论、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氧化还原和配位化学等基本理论。

该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化学计算、自学和利用参考资料等方面的能力。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1. 专业简介应用化学是一门以化学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为基础,培养具备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的学科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熟悉化学实验和仪器分析技术,具备化学工程设计和实际应用能力。

2. 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应用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科学调查、科研、计划设计、项目管理、工程实施和技术开发等能力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

主要培养以下方面的能力:1.掌握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具备深厚的化学知识体系。

2.熟悉化学实验和仪器分析技术,掌握常用分析方法和仪器的操作与维护。

3.具备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的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

4.能够熟练运用化学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化学工程设计和应用能力。

5.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组织和领导团队完成科研和工程任务。

6.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创新的需求。

7.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不断追求学术进步和自我提升。

3. 专业课程设置3.1 基础课程•无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基础•分析化学基础•物理化学基础•材料化学基础•化工原理与工艺•数学基础3.2 专业课程•应用化学实验•仪器分析与检测技术•化学工程原理与实践•化学工程设计与应用•化学工业与环境保护•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化学品安全与风险评估•材料科学与工程•生化分析与工程•能源化学与工程3.3 实践教学•化学实验基础实践•化学工艺实训•实验设计与科研方法实践•工程应用案例分析实践•产学研结合实践4. 培养方案4.1 本科生培养方案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识教育:通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通识课程,培养广泛的知识面和综合素养。

2.学科基础课程:在大一、大二的前两年中,学生将学习基础的化学、数学、物理等课程,打下扎实的学科基础。

3.专业核心课程:在大三和大四的后两年中,学生将学习应用化学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和理论知识的深化。

应用化学专业(精细化工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精细化工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精细化工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较扎实的化学化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较宽的知识面,具有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化工企业、科研机构等从事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与技术开发、产品检测、生产管理、科研和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二>培养规格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精细化学品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制图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2.熟悉精细化工过程设备,掌握化工生产典型的单元操作,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3.掌握精细化学品的合成、生产、分析的一般原理、技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产品开发、应用推广和生产经营管理能力.4.掌握中外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5.了解化学化工的前沿知识、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相关产业发展状况;了解国家关于科学技术、化学相关产业、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法规.6.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二、学制与学位学制:基本学制四年<弹性学制3-6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三、毕业条件本专业学生需修满170学分<见下表>准予毕业;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学生修满学分构成表<一>应用化学专业<精细化工方向>指导性教学计划表<二>主要课程说明1.课程名称:无机化学专业理论课,核心课程.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初步掌握元素周期律、近代物质运动、化学热力学基础、基础电化学、化学平衡、反应速率等理论基础上,理解和掌握重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结构性质、资源、制备和用途.同时,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解决一般无机化学问题的综合能力.2.课程名称:分析化学专业理论课,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任务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测定方法及有关理论.分析化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分析化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析化学中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包括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等>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一些基本的方法,把理论知识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精密细致地进行科学实验的技能技巧,为将来从事精细化学品的分析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3.课程名称:仪器分析专业理论课,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分析化学的基础上学习原子吸收、原子发射、紫外—可见分子吸收、荧光、红外、电分析、热分析、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仪器的基本结构、操作方法及其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4.课程名称:有机化学专业理论课,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的基础上,系统地讲授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性质及其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各类有机物的典型反应和合成方法;各类有机物相互转变的基本规律;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有机反应基本类型及重要的反应历程等.通过有机化学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了解本学科的新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精细化学品的研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5.课程名称:有机化学实验专业实践课,核心课程.有机化学实验是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的核心实验课程,是对有机化学理论课的加深、巩固和提高,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属独立开设单独记分的课程.其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是:通过实验,训练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正确选择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提纯和分析鉴定的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工作习惯;为今后从事精细化学品的开发、合成打下坚实的基础.6.课程名称:物理化学专业理论课,核心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系统讲授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现象和胶体化学的基础知识、原理和方法.通过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7.课程名称:化工原理A专业理论课,核心课程.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单元操作的基础理论,熟悉典型设备的结构、原理、操作性能,初步掌握化工过程的开发、设计与操作的有关方法.通过化工原理的学习,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的某些基本理论和知识在化工生产中应用的理解,培养学生从理论转向实际生产的概念变化,培养学生从工程实际出发、运用工程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课程名称:精细有机合成专业理论课,核心课程.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医药、农药、食品、香料、材料等精细化工行业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课程着重介绍重要有机合成单元反应.系统地介绍逆合成法的基本原理和典型有机化合物的切断<拆开>和合成方法,以及保护基、导向基等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简单和一些复杂有机化合物合成的策略和技巧,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他们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从事精细化学品的研制和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9.课程名称:精细化学品化学专业理论课,核心课程.要求学生熟悉各类精细化学品的定义分类、典型品种,了解国内外精细化学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掌握各大类精细化工产品的化学结构特征、理化性质、代表性合成方法、生产工艺、用途和环境问题,了解现代精细化工领域中所采用的新技术,初步掌握研究开发精细化学品的思路与方法.10.课程名称:精细化工实验专业实践课,核心课程.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精细化学品如表面活性剂、化妆品、日用化工产品、农药、胶粘剂、涂料、新型功能材料、染料、膜材料等制备技术.掌握典型精细化工产品的特点、用途、常规实验操作法、分析方法及精细化工小产品配方,熟练使用精细化工产品常用测试仪器,使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为将来从事精细化学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打下坚实的实验基础.学生在本科前两年半经过"基础化学实验"课程训练的基础上,在高年级进一步学习"专业实验"课程,将学过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及技能融会贯通,使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五、实践课程安排与说明<一>综合实践课程践课程不含实验课教学环节;2.毕业论文<设计>完成时间不少于半年,停课4周用于毕业论文撰写、修改及答辩等工作.<二>主要实践教学课程说明1.仿真实习:通过仿真实习,进一步加深理解化工单元操作和典型化工生产工艺和流程,为后续专业实习奠定基础.2.专业见习:通过一周工厂专业见习,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专业实习打下基础.3.毕业实习<专业实习>:在符合应用化学专业<精细化工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习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加强相关专业知识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4.毕业论文<设计>:根据本科专业论文写作要求,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撰写毕业论文或设计,参加毕业答辩,培养学生科研能力.5. 专业技能是基本技能与专业实践的结合.学生经过多次反复训练与实践,从中领会和掌握操作技能,实现专业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附: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安排表注:专业技能训练为2学分,共56学时,包括专业技能训练与专业技能测试.六、创新能力培养设置创新教育学分旨在鼓励学生从事科学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活动,开发学生智力、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学生获得的创新学分可冲抵综合知识选修课的学分,但最多冲抵学分数不得超过8.0个学分.具体计分方法为:A.科技创新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并取得相应成果或自主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获得成果,可视具体情况认定学分<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结题后获得2.0学分,校级结题后获得1.0学分>,最多不超过2.0学分.B.科学研究成果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本学科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计4.0学分,其他公开发行的省级本学科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每篇计2.0学分.C.学科竞赛参加全国和**省举办的各类科技及人文社科等大赛,取得各级奖项者可获得相应学分:获国家级一等奖计4.0学分,二等奖计3.0学分;获省级二等奖以上计2.0学分,三等奖计1.0学分.重复获奖以最高奖项计算,最多不超过4.0学分. D.各类证书经权威部门认证的各类专业技能证书、行业证书,如理工科学生获计算机三级、非英语专业的六级、英语专业的八级等,获得一项计2.0个学分.执笔人:薛蒙伟审批人:李朝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Applied Chemistry一、培养目标Ⅰ.Educational Objectives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化学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和现代实验技术,获得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本训练,熟悉本学科的现状、前沿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具备相关学科、经济管理学科及广泛的人文社会学科素质,能在教育、科研院所、公司和企业等部门从事化学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开发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This program covers the basic theories, experimental skills and techniques in chemistry. You will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prospect of the chemistry stud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roduction, as well as learning the basic knowledge about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s. You will also possess the knowledge in disciplines related to chemistry, economic management and socio-cultural makings. Our aim is to bring out talents that meet the needs of companies,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in the field of chemistry and the areas like medicines, 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二、基本规格要求Ⅱ.Skills Profile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扎实的和较为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2. 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具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和工程知识;4. 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5. 较好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地阅读专业书刊和查阅文献的能力。

Students of the program will acquire:1. Systematic basic knowledge, theories and skills in chemistry;2. Capability to learn and solve problems independently;3. Some knowledge of engineering and in related areas of study;4. Computer literacy and application skills;and5. Mastery of a foreign language and the ability to employ technical resources and literature in foreign text.三、培养特色Ⅲ.Program Features培养在化学生物学与材料化学方向具有一定专门知识的高级人才。

This program aims to nurture talents with specialized knowledge on chemical biology and materials chemistry.四、主干学科Ⅳ.Major Disciplines化学Chemistry五、学制与学位Ⅴ.Length of Schooling and Degree修业年限:四年Duration: 4 years授予学位:理学学士Degrees Conferred: Bachelor of Science六、学时与学分Ⅵ.Hours/Credits完成学业最低课内学分(含课程体系与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要求:200学分Minimum Credits of Curricular (Comprising course system and intensified internship practical training): 200完成学业最低课外学分要求:5Minimum Extracurricular Credits:51. 课程体系学时与学分2.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周数与学分Extracurricular Credits注:参加校体育运动会获第一名、第二名者与校级一等奖等同,获第三名至第五名者与校级二等奖等同,获第六至第八名者与校级三等奖等同。

Note: In HUST Sports Meeting,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prize, the third to the fifth prize, and the sixth prize to the eighth prize are deemed respectively the first prize, the second prize and the third prize of university level.七、主要课程Ⅶ.Main Courses in Specialty无机化学Inorganic Chemistry、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现代仪器分析及实验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s八、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含专业实验)Ⅷ.Main Internship and Practical Training (Including experiments)电工实习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actice、生产实习Engineering Internship、课程设计Course Project、综合化学实验General Experiments of Chemistry、毕业设计Undergraduate Thesis九、教学进程计划表Ⅸ.Table of Teaching Schedule院(系):化学系专业:应用化学School (Department):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Specialty: Applied Chemistry续表续表应用化学第二主修专业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the Second Specialty in Applied Chemistry一、培养目标Ⅰ.Educational Objectives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化学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和现代实验技术,获得一定的化学工程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本训练,熟悉化学学科的现状、前沿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高级科技人才。

毕业生能在教育、科研院所、公司和企业等部门从事化学领域里的教学、科研、开发及管理等工作;以化学学科知识为支持条件,强化学生第一主修专业知识体系和应用能力。

This program covers the basic theories, experimental skills and techniques in chemistry. You will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prospect of the chemistry stud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roduction, as well as learning the basic knowledge about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s. You will also possess the knowledge in disciplines related to chemistry, economic management and socio-cultural makings. Our aim is to bring out talents that meet the needs of companies,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in areas like medicines, 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ossibly, students can strengthen the knowledge system and applied ability of their first specialties by means of using the knowledge in chemistry.二、学位Ⅱ.Degree Conferred理学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三、学分Ⅲ.Credits完成学业最低学分要求:50Minimum Course Credits:50其中:Including学科大类基础课程:36学分Basic Courses in General Discipline:36学科(专业)基础课程:2学分Basic Courses in Discipline:2专业核心课程:4学分Common Core Courses in Specialty:4专业方向课程:4学分Specialty-Oriented Courses:4毕业论文:4学分Undergraduate Thesis:4四、教学进程计划表Ⅳ.Table of Teaching Schedule续表应用化学辅修专业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Auxiliary Specialty in Applied Chemistry一、培养目标Ⅰ.Educational Objectives本辅修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化学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和现代实验技术,获得一定的化学工程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本训练,熟悉化学学科的现状、前沿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高级科技人才。

毕业生能在教育、科研院所、公司和企业等部门从事化学领域里的教学、科研、开发及管理等工作;以化学学科知识为支持条件,强化学生第一主修专业知识体系和应用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