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诵读:书湖阴先生壁

合集下载

小学古诗《书湖阴先生壁》朗读+知识导学+课件教案

小学古诗《书湖阴先生壁》朗读+知识导学+课件教案

小学古诗《书湖阴先生壁》朗读+知识导学+课件教案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桑树枝叶繁茂,楝花也十分繁盛。

清风吹送楝花余香,悄悄地送过墙头。

黄鸟数声啼叫惊起了午间的残梦,恍恍惚惚,我还以为身在旧居半山园中。

【注释】(1)书:书写,题诗。

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

(2)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无苔:没有青苔。

(3)成畦: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4)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5)排闼:开门。

闼:小门。

送青来:送来绿色。

(6)楝花:苦楝花,常见于北方地区,花淡紫色,有芳香。

(7)敛:收敛。

垣:矮墙。

(8)黄鸟:黄莺。

午梦:午睡时的梦。

(9)半山园:王安石退隐江宁的住所,故址在今南京东郊。

【背景】《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

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

半山园约落成于元丰二年至五年(1079—1082)之间,这首诗应当是元丰前期的作品。

【作者】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赏析这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首诗。

小学生三年级经典诵读篇目及内容

小学生三年级经典诵读篇目及内容

小学三年级经典诵读篇目及内容三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笠翁对韵》必读书目:《鲁滨孙飘流记》(英国)笛福泛读书目:1、《寄小读者》冰心2、《小兵张嘎》——代代读儿童文学经典丛书徐光耀3、《皮皮鲁传》《鲁西西传》郑渊洁选读书目:1、《高士其科普童话》高士其2、注音版《史记》3、《马戏团的动物明星》沈石溪4、《时代广场的蟋蟀》(美国)乔治·塞尔登5、《中国兔子德国草》周锐、周双宁必背古诗词:1、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5、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牛郎织女家。

7、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江楼感旧唐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9、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0、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1、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3、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4、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5、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1-9年级必背古诗文142篇汇总大全

1-9年级必背古诗文142篇汇总大全

1-6年级部编版一年级(上《咏鹅》(诵读)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江南》(诵读)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画》(必背★)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悯农(其二)》(诵读)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朗月行》(节选)(诵读)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风》(诵读)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部编版一年级(下)《春晓》(必背★)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静夜思》(必背★)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池上》(必背★)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池》(必背★)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画鸡(新增)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部编版二年级(上)《梅花》宋·王安石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登鹳雀楼》(必背★)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必背★)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书湖阴先生壁》古诗三首说课教学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书湖阴先生壁》古诗三首说课教学课件
京剧里的道具,都是以小代大,以简代繁, 以虚代实,既节省了空间和人力物力,又能充分 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给观众留下了想象空间。
自学《亮相》,填写表格。
场景
种类 与现实的冲突
好处
打得不可 静态的 哪个先“醒了”, 静,越发能显示武
亮 相
开交时
双方正在 交战
亮相
动态的 亮相
对方不就“完” 了吗? 这,哪里还是戏 剧?这,不是太 像杂技了吗?
京剧常识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 打,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
舞台上的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种 类型。
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两篇短文分别介绍了关于京剧的 哪两方面内容?
《马鞭》:道具
《亮相》:表演方式
学认字
c
gān gà
luó

驰骋 尴尬 仆人 锣鼓 金玉奴
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
自学提示:自读自悟,借助工具书及 注释,理解诗意,进而理解每句诗的 意思。采用边读边画边批注的方式学 习。
朗读古诗《书湖阴先生壁》
读一读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理解诗句注释
读一读
长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常扫,指经常打扫。 净:干净。 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田 埂围着。 排闼:推开门。 闼:小门。
京剧中,不同人物通常会使用不同颜色的马鞭。猜
一猜下面这些人物分别会使用哪种颜色的马鞭,连一连。
皇帝
红色
项羽
粉色
吕布
黄色
刘备
黑色
穆桂英
白色

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古诗赏析解读

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古诗赏析解读

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古诗赏析解读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古诗赏析解读,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赏析【原文】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书:书写,题诗。

茅檐长扫静无苔:庭院经常打扫,干净得连青苔都没有。

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长扫,即常扫。

静,同“净”,干净的意思。

苔,青苔。

成畦(qí):成垄成行。

畦,田园中分成的小区。

手自栽:亲手栽培。

一水护田:一条弯弯的河水环绕着田地。

水,河流。

护,这里指保护、环绕。

排闼:推开门。

闼,小门。

送靑来:为庭院送上自己的一片青绿。

【翻译】庭院由于经常打扫,一尘不染,连一丝青苔都没有,屋前一畦一畦的花木,都是主人自己亲手栽种的。

一条曲折的小溪紧紧围绕着绿油油的田地,两座青山仿佛推门而入,为小院送来了青翠的山色。

【赏析】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谥号“文”。

神宗熙宁三年(1070)和八年(1075)两任宰相,曾积极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但由于受保护势力的反对,终于失败并被罢相。

晚年退居在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山,悲愤死去。

他工于绝句,且内容充实,语言精练,风格雄健。

晚年作品艺术造诣极高。

作品有《临川文集》。

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在金陵(今南京市)时的邻居,也是他晚年闲居江宁钟山时的`好友。

本题下共写诗两首,本篇是题写在杨德逢屋壁上的,是第一首。

作品描写了湖-阴-先生的庭院和环境之美,赞扬了湖-阴-先生的勤劳洁净、崇尚创造美好生活环境与热爱自然山水的良好品性*和高尚的情趣。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这前两句诗是通过庭院的干净和美观来写人的。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节奏划分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节奏划分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节奏划分标题:书湖阴先生壁古诗节奏划分简介: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节奏划分,以展示其独特的韵律美。

正文:书湖阴先生壁古诗,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美感和艺术魅力。

而在欣赏这些古诗作品时,了解其节奏划分对于准确领会诗人的意境和表达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古诗的节奏划分主要依赖于句子的长度和重音的位置。

在书湖阴先生壁的古诗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来划分不同的节奏。

这些标点符号的运用不仅使句子更加通顺流畅,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呼吸的间隔,使阅读更加舒畅。

其次,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节奏划分还与诗句的押韵有关。

在古代诗歌中,押韵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相似的音韵放置在一起,创造出优美的声韵效果。

而在书湖阴先生壁的古诗中,押韵的使用不仅与节奏划分相辅相成,更为整首诗赋予了一种韵律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然而,我们在撰写文章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避免一些可能对阅读体验产生负面影响的元素。

首先,我们要确保标题与文章的内容相符,避免误导读者。

其次,文章中不应包含任何网址链接等广告信息,以免干扰读者的阅读体验。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避免涉及版权等侵权争议的内容,以确保文章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此外,在文章的标题、简介和正文中,我们要避免使用包含不适宜展示的敏感词或其他不良信息,以免给读者带来不良的影响。

最后,我们要确保文章的正文没有缺失语句、丢失序号、段落不完整等情况,以保持文章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总之,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节奏划分是一门精妙的艺术,通过合理运用标点符号、押韵等手法,诗人创造了令人陶醉的音韵美。

在撰写文章时,我们也要注意以上几点,以确保文章的质量和阅读体验。

通过深入研究古诗的节奏划分,我们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传世之作。

中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5篇)

中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5篇)

中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5篇) 中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背诵中华经典《古诗词》,初步理解诗词大意,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汲取知识营养,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提高学习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诵读,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美化学生心灵,开发学生心智,在诵读中提升境界。

3、通过诵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采用自读、导读等方法诵读古诗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进度第1——10周《石灰吟》《墨梅》《乡村四月》第11——14周《书湖阴先生壁》《晚春》《大林寺桃花》第15周《菊花》《赋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第16周《逢入京使》《赠花卿》《村晚》第17——18周《竹枝词》《咏月》《冬夜读书示子律》第19周《观书有感》《回乡偶书》《秋夕》第20周期末复习展示中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篇二重坊中学国学经典诵读计划一、指导思想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目标1、抓好诵读活动的经常化、、正常化、、规范化、课程化、校本化研究工作,全体师生都要参与诵读活动,经常、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诵读的评价。

2、诵读的应用特别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上进行研究与探索,大胆的创新。

三、诵读内容《弟子规》,每次背会12个字。

四、诵读方法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

只要有热情,能读拼音,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

2、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默念……,想方法多听多念。

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

新部编版1-9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142篇)

新部编版1-9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142篇)

《咏鹅》(诵读)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江南》(诵读)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画》(必背★)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悯农(其二)》(诵读)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朗月行》(节选)(诵读)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风》(诵读)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春晓》(必背★)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静夜思》(必背★)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池上》(必背★)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池》(必背★)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画鸡》(新增)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梅花》宋·王安石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登鹳雀楼》(必背★)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必背★)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古诗《 书湖阴先生壁》翻译及读后感

古诗《 书湖阴先生壁》翻译及读后感

古诗《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翻译及读后感
古诗《书湖阴先生壁》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之一。

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翻译、读后感。

原文: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翻译:
茅草覆盖的屋檐长时间清扫,上面无一点青苔。

花木成行,是我亲自栽培的。

一道水围护着农田,将绿色延绕,
两座山川宛如屏障,迎着清风送来一片青翠。

读后感:
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以其简练、清新的语言,表达了对清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诗中描述的茅檐清扫、花木成畦的画面,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整洁的生活场景。

作者通过亲手栽培花木、打理屋檐,表达了对家园的独特关照和呵护。

这种简单而用心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泊而自得的田园生活情调。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两句通过描绘水与山的景象,强调了自然环境的和谐与美好。

水围护着田地,使其充满生机,而两座山宛如门闼,将青翠的风景送到眼前。

这些描写不仅呈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生机,也传递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敬爱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家园的描绘,传递了一种淡泊、清新的生活理念。

读罢此诗,仿佛置身于清幽的田园之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恬淡,让人不禁对简单而真挚的生活产生共鸣。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古诗的意思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古诗的意思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古诗的意思一、原文:《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二、衍生注释:1. “湖阴先生”:是王安石的朋友杨德逢的别号。

2. “茅檐”:这里指茅草房的房檐。

3. “长扫”:经常打扫。

长,通“常”。

“净无苔”,干净得没有青苔。

4. “成畦”:成垄成行。

畦,田园中分成的小区。

5. “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6. “排闼”:推开门。

闼,小门。

三、赏析:主题方面,这首诗描绘了湖阴先生庭院和居所周围的美景。

情感上,诗人通过对清幽秀美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对湖阴先生高雅生活情趣的赞美之情。

表现手法相当巧妙。

诗人先用近景描写,“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展现出湖阴先生居所的洁净与清幽。

他的庭院因为经常打扫所以没有青苔,那些花卉和树木整整齐齐是他亲手栽种的,从这两句我们就能感受到湖阴先生的勤劳与高雅。

而后“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那小河环绕着田园,就像是在保护着田地;那两座青山就像迫不及待地推门而入,送来满眼的青翠。

这种写法把山水写活了,赋予了山水人的情感动作,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充满了生机活力。

四、作者介绍: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他在政治上主张变法革新,在文学上成就也相当高。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其中不少诗可以体现他的政治抱负,也有像《书湖阴先生壁》这样描写山水田园生活,展现闲适情趣的作品。

他的诗歌风格往往精悍,用词准确生动,善于运用奇特的想象和独特的表现手法。

五、运用片段:1. 到朋友家做客的时候,发现朋友的小院子被打理得井井有条,花朵娇艳欲滴,树木绿意盎然。

这时候就可以说:“哇,你这小院子可不比湖阴先生的差呀,像诗里说的‘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这都是你的心血啊。

”2. 旅游的时候看到一条清澈的小溪环绕着一片翠绿的农田,背后是两座青山。

这个时候就可以激动地引用这句诗:“看这简直就是‘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真实写照嘛。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赏析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赏析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赏析原文:书湖阴先生壁作者:王安石其一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其二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拼音:其一/ / 1 \/ 7•、/ 丄/ • 1 —、1 / / [V 、—•mao yan zhang sao jing wu tai , hua mu cheng qi shou zi zai 。

yi shui hu tian Jiang lu rao , liang shan pai ta song qinglai 。

其二—j • /\ ~i・\ i — p / r* —-i • \z / • —、1、/sang tiao suo mo lian hua fan ,feng lian yu xiang an du yuan 。

huang niao shu sheng can wu meng , shang yi shen shu ban shan yuan 。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翻译: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桑树枝叶繁茂,楝花也十分繁盛。

清风吹送楝花余香,悄悄地送过墙头。

黄莺几声清脆的啼叫,惊醒了我的午觉。

一梦醒来,我恍恍惚惚还觉得自己好像仍然在旧日所住的半山园中。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字词解释:⑴书:书写,题诗。

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紫金山(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

⑵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无苔:没有青苔。

⑶成畦(qi ):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⑷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⑸排闼(t a):开门。

闼:小门。

送青来:送来绿色。

(6 )楝(lidn)花:“二十四番花信”里的楝花,指的就是北方常见的苦楝花。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背景:《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_书湖阴先生壁古诗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_书湖阴先生壁古诗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_书湖阴先生壁古诗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_书湖阴先生壁古诗《书湖阴先生壁》作者: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1、书:书写,题。

2、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

也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

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3、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4、无苔:没有青苔。

5、成畦(qí):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6、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

7、将:携带。

绿:指水色。

8、排闼(tà):开门。

闼:小门。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羣臣。

羣臣绛灌等莫敢入。

十馀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

”张守节正义:“闼,宫中小门。

”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李靖]乃雄服乘马,排闼而去。

”清侯方域《宁南侯传》:“[左良玉]走匿牀下。

世威排闼呼曰:‘左将军,富贵至矣!速命酒饮我!”徐迟《祁连山下》:“风景排闼而入。

”9、送青来:送来绿色。

译文: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

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赏析: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

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

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

诗人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译文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译文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译文
《书湖阴先生壁》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墙壁上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人移步换景、以景喻人,让学生在诗句中阅读中品味到了诗画的意趣。

下边整理诗文、译文和创作背景分享给大家。

【诗文】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
茅草房的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

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

附:“护田”和“排闼”的个典故
1、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出自《汉书·西域传序》:“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


2、排闼:开门。

出自《汉书·樊哙传》:“高帝尝病,恶见人,卧禁中,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

哙乃排闼直入。

”。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背景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背景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背景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这首诗的背景如下:
湖阴先生指的是唐朝诗人陆游。

他曾在湖阴(今浙江湖州)任县尉,后因不满官场腐败而退隐。

这首诗是陆游在湖阴任职期间,游历一座古刹时所作。

古刹内有一块石壁,上面刻有一首古诗。

陆游看后,感慨万分,遂在原诗下面题写下这首"书湖阴先生壁古诗"。

诗中描述,那块石壁上的古诗已风化模糊,难以辨认。

但陆游通过细细品读,还是大致辨认出了古诗的主题和意境。

他感叹古人诗意流传,而今风尘俱灭。

自己又是后来人,来此追寻当年诗人遗迹。

于是在原诗下题写新诗,以期古诗能通过他人手再度流传开来。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具体的场景—湖阴古刹石壁上的古诗,隐喻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的追忆和期许。

也展示出陆游细致的史学态度。

是一首充满史学思考的描述性诗歌。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拼音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拼音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拼音书屋音墙先生白:王安石草屋檐又长又干净,没有苔藓。

mádaoo yán cháng sǎo jìng wúi,huāmùchéng qísh shǒu zìi一水将保护周围的田野绿意盎然,两座山将送来绿色。

yīshuǐhùtián jiāng lǜo,liǎng shān pái tòng qīng lái_笔记①书:写作,诗歌。

②胡寅:他的真名是杨德峰。

他是个隐士。

他晚年住在金陵时是王安石的邻居。

元丰年间(1078-1086)在江宁(今江苏南京)居住时,他也是作者的密友。

这个题目有两个部分。

在这里选择第一个。

③茅屋:茅屋屋檐下,指庭院。

④没有苔藓:没有苔藓。

⑤问:里奇,划船。

边界:已修剪的字段⑥田间防护:是指对园地进行警戒和围挡。

据《汉书·西域序》记载,西域在汉代设立了驻军,并派使者、将领率领和保护。

⑦威尔:拿着。

绿色:水的颜色。

⑧答:开门。

凯:小门。

据《史记》中范蠡登官传:“高祖尝疾甚,邪见人。

当他被囚禁的时候,皇室无法接触到这位官员。

没人敢进去。

十多天后,大臣跟着张守杰伸张正义:“凯,宫门。

”在前蜀时期杜广亭所著《秋须客传》中,有“李靖穿着男装骑马,一连走”的说法据《清朝侯爵地区宁南侯传》记载:“左良玉去藏身。

师伟惊呼:“左将军,你真有钱!快喝我徐迟的《祁连山下》说:“山水如画”⑨发送绿色:发送绿色。

这是一首写在胡寅先生卧室墙上的诗。

胡寅真名杨德峰,是作者的朋友。

翻译茅草屋没有苔藓的茅屋经常被打扫干净。

花草树木都是业主自己种的。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环绕着绿地。

两座绿色的山丘,就像两扇敞开的门,带来一片绿色。

2582条评论(33条)分享报告139****402019年2月23日跟随全部展开书屋音墙先生作者:2113王安石茅草屋檐长5261,上面没有苔藓。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朗读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朗读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朗读书湖阴先生壁题材:壁画、壁诗、名家时代:唐代朗读时间:约10分钟壁画高百尺,长四五丈。

跋涉崖岸,结构奇巧。

图画所见,草木花鸟,色彩明丽,栩栩如生。

然画家笔下所描的,竟是一个世外桃源的山谷。

此山的山峰,蜿蜒曲折,却无一座建筑。

而此山下有一墙壁,长得十分平整,壁面竟也是一幅山谷图。

山谷之中有楼阁、亭台,青松翠竹,锦鳞游鱼,瀑布飞泉。

图中还画有数只仙鹤,在亭台之上停留。

墙壁高约五丈之余,宽亦有五丈,由于离地约半丈,只能在墙下远观,而难以靠近观察,因此名曰“书湖阴先生壁”。

书湖阴先生是唐代名家王涯的别号。

据传,书湖阴先生是为了躲避李世民的朝廷迫害而隐居湖阴山中,毅然放弃了官场的权力和财富,专心钻研书法和绘画。

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化人,尤其擅长绘画和书法。

其著名作品不仅有书法作品,还有绘画作品。

他的绘画作品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筆法流畅,气质灵动,被誉为“神品”。

这幅墙画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由书湖阴先生花费十年时间绘制而成,是唐代著名的名家壁画之一,也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书湖阴先生在墙画完成后,又在墙上题写了一首高句韵的古诗,以表达他对山谷的钟爱和对逝去岁月的思念之情。

其诗意如下:壁上观,似乎静画。

山光,水色,皆在其中。

转桥飞廊,青石铺成。

箫鼓追随,优游看猎。

此时此地,无限安闲。

痴儿病酒,清苦无名。

门前买酒,面上无光。

何不销几,换几钱铜。

人生苦短,何必作茶食。

这首诗表达了书湖阴先生内心的感叹和思考,表现了他的追求自由自在,摆脱世俗困扰的心境。

时至今日,“书湖阴先生壁”虽然经历了多次维修和整治,但仍然保留了原来的面貌和特点。

它既是中国古代绘画和建筑艺术的珍品,也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文物。

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观赏。

同时,它也成为现代书法家和绘画家们学习与创作的范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表达了诗人对庭院美景的无比 喜爱和赞美之情。
•。
“护田”“送青”传达了怎样的感情?
•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明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 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 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 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 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 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 痕。诗人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 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 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 修辞手法——后两首诗句, 诗人运用了对偶的句式,又 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给 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 动,显得自然化,既生机勃 勃又清静幽雅。
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 的修辞方式。
2,“一水护田”中的“护”,请理解?
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
这不恰像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吗?
3,“送青”之前冠以“排闼”二字? 它既写出了山色深翠欲滴竟似扑向庭院而来! 这种描写给予读者的美感极为新鲜、生动。
它还表明山的距离不远,就在杨家庭院的门
前,所以似乎伸手可及。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导学单(一)
yán

rào


檐 畦 绕闼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导 学 单(二)
•熟读古诗,交流并 提出质疑问题。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1,茅檐是谁家的? 杨德逢的庭院
书湖阴先生壁
释 题:
• “书”书写。“湖阴先生” 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 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 (今南京市)时的一位邻 里好友。
作者简介:
王安石,生于天禧五年(公元 1021年),卒于元祐元年5月 21日(公元1086年)。字介甫, 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 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 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 人)。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 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 八大家之一。
2,净,何意? 净,即干净 3,诗人怎样写净的? 仅用“无苔”二字
4,赏析“无苔”?
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 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 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 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 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 5,“成畦”二字有何作用? 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 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佳句赏析: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写出溪水温柔多情
写出青山山势若奔,
曲折多姿
翠色欲滴。

诗意
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 田地环绕。 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了青翠 的山色。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本诗主要描写了主人家庭院的 清幽与洁净,初夏的美丽景色, 以及湖阴先生对山水的深情。
6,从前两句可以看出杨德逢什么性格?
朴实勤快,爱好洁净,兴趣高雅,热爱生活。
导学单:一二句诗意
庭院经常打扫,很干净, 更没有青苔。 屋前的花木整齐丰美,都是自己亲手栽种 的。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
1,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 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
拟人,对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