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湖阴先生壁》古诗三首PPT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语文课件- 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部编版 (共10张PPT)【推荐】

六年级上语文课件- 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部编版 (共10张PPT)【推荐】

2、创新幼儿活动内容,重点提高幼儿 语言交 往能力 。创造 性地设 计一些 语言交 往活动 ,突出 开展好 “小导 游”的活 动。
3、不断完善幼儿语言智能培养机制, 推陈出 新,做 实做好 。例: 脱口秀 、睡前 故事、 每周登 台秀、 小小电 视台等 。
4、坚持每月一次年级组为单位的幼儿 活动; 每月一 次全园 性的幼 儿综合 素质展 示活动 ,促进 幼儿表 演能力 、交往 能力、 口语表 达力等 综合素 质的提 高。
7 、有人指出赫茨伯格的研究方法过 于简单 化,有 时不采 用这种 方法时 ,往往 会得出 与双因 素理论 不一致 的结果 ,对其 研究的 可信度 提出了 怀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 、双因素理论尽管受到多方面非议 ,但这 种理论 还是具 有一定 的科学 性。
9 、企业管理者要重视调动和保持员 工的积 极性, 注意对 员工提 供保健 因素, 以消除 员工的 不满情 绪。
六年级上语文课件- 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部编版 (共10张PPT)【推荐】 六年级上语文课件- 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部编版 (共10张PPT)【推荐】
六年级上语文课件- 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部编版 (共10张PPT)【推荐】
1、一如既往倡导“幼儿语言教育活动 化”的口 号,巩 固并提 高幼儿 说新闻 、学广 告、讲 述故事 、信息 发布等 活动的 水平。
10 、成就需要理论的贡献在于具有广 泛而有 益的社 会影响 。该理 论对员 工的高 层次需 要作了 全面的 概括, 提出不 同需要 的人的 心理和 行为特 点,对 企业组 织如何 选拔和 激励人 员有一 定的指 导意义 。
六年级上语文课件- 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部编版 (共10张PPT)【推荐】

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第17课 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 PPT精品课件

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第17课 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 PPT精品课件
题诗。
⑵茅檐: 茅屋檐下, 这里指庭院。
⑶成畦(qí): 成垄成行。 畦: 经过修整的一块 块田地。
⑷水: 指玄武湖 [4] 。护田: 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 田。
⑸山: 指钟山、覆舟山 。排闼(tà): 开门。闼: 小门。送青来: 送来绿色。
2.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这首诗, 看看自 己从这首诗中都能体会到什么? 是从 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把自己的体会 批注下来。
学完本首诗, 同学们还有哪里不明白 的地方呢? 请提出来, 我们共同探究。
教师预设:
作者在湖阴先生的墙壁 上题写这首诗的原因是什么 ?
据说杨德逢的人品极好, 王安石很 是欣赏他, 于是呢, 在某一天, 就跟湖 阴先生说我要写一首送给你, 就写你 墙上。
创作背景: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 屋壁上的一组诗。杨德逢, 别号湖阴先生, 是王 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半山 园约落成于元丰二年至五年(公元1079年—公元 1082年)之间, 这首诗应当是元丰前期的作品。 本首诗是其中一首。
自探提示:
1.自由读古诗, 结合注释、插图等理 解词语的意思, 然后用自己的话表述 每句诗的意思, 不理解的地方标记下 来。
展示要求: 站姿端正, 声音洪亮, 吐字清
晰, 语言简练。 评价要求:
恰当指出优缺点并打分, 有 需要时补充。
诗诗意意: :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 干净得没有一丝青
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 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
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 把绿色的田地环
绕。两座青山推开门, 送来青翠的山色。
质疑再探: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部编版 (共10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部编版  (共10张PPT)

评价要求:
恰当指出优缺点并打分,有 需要时补充。
诗意:
诗意: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干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 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 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质疑再探:
学完本首诗,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 方,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究。
教师预设:
作者在湖阴先生的墙壁 上题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 ?
无论有多困难,都坚强地抬头挺胸,人生是一场醒悟, 天,不要明天,只要今天。活在当下,放眼未来。人生 态度,心静自然天地宽。不一样的你我,不一样的心态 样的人生活在人类世界,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是高枕无 有哪一个人能够永远的一帆风顺,但是,遇到挫折没关 该打起精神,善待一切,安安静静的能够坦然的面对, 的坚强与否完全有可能就决定了你的最后的成败。也许 为太阳,可你却只是一颗星辰;也许你想成为大树,可 一棵小草。于是,你有些自卑。其实,你和别人一样, 片风景:做不了太阳,就做星辰,在自己的星座发光发 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希望.想成就大 就不要跟别人斤斤计较,把时间消耗在鸡飞狗跳的事情 到底就是不尊重自己的选择。用自己的努力换取成功, 功就会像一个大巴掌,打在那些曾经看不起你的人脸上 响有多响,要多爽有多爽!梦想注定是孤独的旅程,路 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勇往直 梦别怕痛,想赢别喊停!世上唯一不能复制的是时间,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自探提示:
自由读古诗,结合注释、插图等理解词语的 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 的地方打“?”

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书湖阴先生壁课件(共14张PPT)

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书湖阴先生壁课件(共14张PPT)

远看山无色, 近听水无声。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门对千根竹 短 无, 家藏万卷书 长 有。
学完这首诗,你学到了哪些读诗的好方法?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 可以借助注释。
有画面感的诗句, 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找一找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
借助注释和图片,理解诗句大意。
茅檐长扫净无苔
杨德逢的庭院 干净 青苔
青苔
无苔
亲手
花木成畦手自栽
花圃整齐,暗示出花木的丰美。
从前两句诗可以看出杨德逢的什么性格?
朴实勤快 爱好洁净 杨德逢 兴趣高雅 热爱生活
读一读这两句诗,你发现了什么?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对偶
拟人
(课后第四题)
院外 动作读 情 板书 其它对偶
为《书湖阴先生壁》配一幅画。
书湖阴先生壁
书写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
世称临川先生。北宋杰出的政治家、 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唐宋八 家”之一。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哇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阔送青来。

18课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课件(共29张PPT)

18课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课件(共29张PPT)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湖 阴
语 文

——陶渊明《饮酒》

年 级 语
延 伸 拓 展 三级 四级 五级

湖 阴 先 生 壁


第肆部分
2023/8/10
24
2
0
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
2
3 六
来”运用了拟人、对的偶修辞手法,把山



级 语
水写得有情有趣。

阴 先 生 壁


2、依据诗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
一幅画。
2
0
2
3


年 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2
0
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3 六
二级
年 级 语




生 壁 三级 四级
五级

书 湖 阴 先 生 壁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2023/8/10
1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2
0 2 3
目 录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三级



文 上
01 学习背景
四级
03 五级 课堂检测
2
茅檐长扫净无苔,
0
2
3
花木成畦手自栽。








从前两句可以看出杨德逢是什么性格?
先 生 壁


朴实勤快,爱好洁净, 兴趣高雅,热爱生活。

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第2课时课件(共8张PPT)

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第2课时课件(共8张PPT)



王安石,字介甫,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杰 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元日》《梅花》 等存世。
解诗意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打扫。 净:干净。 苔:青苔。 畦:读qí,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排闼:“闼”读tà,小门。“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想象画面:茅屋因经常打扫,檐洁壁净,没有一丝青苔,院内一 排排的花木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院外,一条小溪流围绕着绿油油的 农田,两座青山好像推开屋门把那翠色送到眼前。
悟诗情
暗示了湖阴先生人品高洁、富 于生活乐趣;清静脱俗,浑厚勤劳。
一水 两山
护田 排闼
将绿绕 送青来
作者还运用了对偶的方法,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诵易记。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拓展延伸
结合诗文,想象画面,在感悟诗境的基 础上,将《书湖阴先生壁》一诗写成散文诗 或诗配画。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简介背景
题唐代 名写曲。 书湖阴先生壁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江宁(今江苏南京),常跟 附近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骥,字德逢)便是 其中的一位。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 这里的环境风景十分欣赏,随口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要求题 写在院中墙壁上(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写了湖阴先生的生活与大自然和 谐相处,表现了主人的高洁。

18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 课件(共17张PPT)

18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 课件(共17张PPT)

全诗把这座乡间小院的美景和主人的高雅品格展 现在读者面前,给人安闲幽雅的感受。
湖阴先生人品高洁、富有生活情趣;清静脱俗, 朴实勤劳,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总结升华
课堂小结
《书湖阴先生壁》描写了湖阴先生家环 境的清幽洁净,院内、院外的美好景物,表 达了作者对湖阴先生庭院的赞美,寄托了诗 人对闲适惬意生活的向往之情。
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
长扫:指经常打扫。 净:干净。 畦:读音qí,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
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排闼:“闼”读音tà,推开门,“闼”为“小门”。
诗意:茅屋常被主人打扫,干净得不生青苔, 院内一排排的花木都是主人亲手种植的;院外, 一条溪流环抱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仿佛 推开屋门把那翠色送到了眼前。
➢ 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 观点。
能用正确的格式就自己关心的,与环保相
➢ 学写倡议书。
关的问题写一份倡议书。
18. 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
理解诗题
我们曾经学过《题西林壁》,知道了诗 人是将诗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那《书湖 阴先生壁》是什么意思?
题写在湖阴先生庭院墙壁上的诗。
作者简介
王安石 (1021-1086),字介甫, 号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 《元日》等。
王安石晚年闲居在南京紫金山麓的 半山园,常跟附近居民来往,相处得很 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 位。诗人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 环境景色十分欣赏,随口吟成这首诗, 应主人请求题写在庭院墙壁上。
初读古诗,了解诗意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书湖阴先生壁》古诗三首PPT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书湖阴先生壁》古诗三首PPT课件

课后作业
1. 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 2. 积累描写景色的诗句。
爱好洁净
兴趣高雅
热爱生活
景美 人美 情景交融
对偶
你还知道类似的诗句吗?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宋]苏轼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这首诗融情于景,表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之美,作者不仅表达出对自然的赞美,更表达 出对湖阴先生高洁人品的赞美。
明诗意
护卫环绕 着田园
拟人
大意:院外一条溪流环抱着绿 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仿佛推 开门把那翠色送到了眼前。
资料链接
护田:出自《史记》,指汉朝派出使 者保护田地,积攒粮食。
排闼:出自《史记》,指汉高祖卧病 时好多天不肯见人,樊哙推门而入探望。
通过了解诗意,你觉得湖阴先生是 个怎样的人呢?
朴实勤快
读一读
全诗可以用较为舒缓、闲 适的语气来读,读出湖阴先生 居所的清幽之感。在读后两句 时,节奏可适当放缓,读出诗 中的自然田园之美。
结构梳理
江南春
自然景物
晴朗之景

人文景观
烟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色

书湖阴先 生壁
庭院之景 自然之景
和谐之美 品质高洁
主题概括
《书湖阴先生壁》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湖阴 先生屋壁上的。这首诗既描写了湖阴先生所居的 清幽环境,同时也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出对居 所主人品性、情趣 的赞赏。
拓展延伸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课堂演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书湖阴先生壁》课件(共10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书湖阴先生壁》课件(共10张PPT)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18 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 州市)人 。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 想家、改革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善于 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 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
书写
墙壁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院 主要写了哪些景物,诗句有何特点?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院 主要写了哪些景物,诗句有何特点?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汉书·西域传》云: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 而轮台渠犂,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
《汉书·樊哙传》云:黥布反时,高帝尝病,恶见 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绦、灌等莫敢入 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 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 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 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题壁诗: 古人有在墙壁上题诗的习俗,题写的诗常常借眼前的景物寄
托诗人的思想感情。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庭

18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 课件(共50张PPT)

18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   课件(共50张PPT)
自唐朝开始,题诗壁上蔚然成风,宋代更是题壁 诗鼎盛的时期。文人墨客每到园林客舍、酒楼茶肆以 及名胜之地,他们往往会灵犀突至、诗兴临发,当即 题壁挥毫。
题写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 将绿绕 ”对“ 送青来 ”。
2.诗歌中经常使用对偶句式,使其看起来整齐美
观,读起来节奏铿锵,使诗歌充满节奏感。以下含有

对偶修辞手法的诗句是(ABC)(多选题)
习 与
A.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请同学们自由读诗,边读边用“О”画出

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并想象画面。

从写作顺序来看,诗歌景物描写极具


层次,前两句先写院内的 和 ,
后两句再写院外的 和 ,作者的
写作顺序是从 到 。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典故


一水 护田 将绿绕,

两山 排闼 送青来。

典故
我想起了其他含有对偶的诗句。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8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课件(共14张PPT).ppt

18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课件(共14张PPT).ppt

合作探究
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 好处?
后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一水” “两山”描绘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
“护”“绕”二字显得那么有情,生动形象地 描绘出了江南乡村美丽的自然景色。
从中你能感受到小院主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洁净
勤快 热爱生活 兴趣高雅
拓展延伸 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句
意思。 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讨论交流
前两句诗写出了庭院的什么特点?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长扫

花木成畦
整齐
环境清幽 干净整齐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诗意: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 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 亲手栽种。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诗意: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 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 去绿色。
主要作品有《元日》《泊船瓜洲》等。
朗读节奏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 檐/长 扫/净 无 苔 , 花 木/成 畦/手 自 栽 。 一 水/护 田/将 绿 绕 , 两 山/排 闼/送 青 来 。
朗读指导
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先生壁》 结合注释,理解词语及诗句的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书湖阴先生壁
板书设计
《书湖阴先生壁》是作者访问朋友湖阴先生,被湖阴先生的人 格及家周围的清新环境所吸引而写下的诗,并将它题写在湖阴 先生家的墙壁上。“书……壁”,即题写在墙壁上的诗。
诗人简介
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死后谥 “文”,又称“王文公”。宋代著名的政 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刘禹锡《望洞庭》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书湖阴先生壁》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共21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书湖阴先生壁》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共21张PPT)

二、说学情
本次课的教学对象为六年级学生,他们积累了一定量的古典诗
歌,也学习了多首王安石的诗歌,对古诗学习具备一定的解读能力 和方法。这首诗在预习过的情况下有不少学生早已会背诵,且通过 问卷可以发现,大局部学生可以抓住诗中描写的内容,知道这篇古 诗描写的是什么。并学会对偶句。但是,大局部的学生对于这首诗 的感情基调理解存在问题。我打算以《书湖阴先生壁》作为一个突 破口,作为鉴赏其他诗歌的一个范本,让学生初步学会怎样去欣赏 一首诗,尤其是这类诗的欣赏。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2、学习拟人与描写奇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五、说教学法
说教法: 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以及教材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调 动学生动用多种感官进入诗人描画的情境,朗读感悟体会诗句的意境美。在传 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 说学法: 《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努力将学生
4、师述古诗大意,学生闭眼冥想。几间简朴的茅舍,由于经常打扫,檐洁壁净,没有苔藓生 长的余地,成垄成行的花木把小小庭院装点的井井有条。这些全出自主人亲手栽培。一条快乐的 溪水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俨然是稻田的守护者,两座多情的山峰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青 青秀色送入眼帘。
5、回答问题:这首诗共四句给我们呈现了两幅画面,如果从写作顺序,诗人是按明,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 。)其中院内、院外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院内:简朴的房室特殊干净;院外:山水农田青绿 有情)四人小组讨论及汇报
6、抓词感悟,说说新体会。(院内干净吗?从哪里知道。“净”)干净到什么程度呢?诗中 用了一个词来形容。(无苔)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第三课时课件(共20张PPT)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第三课时课件(共20张PPT)
王安石在 《元丰行示德逢》诗里有 这样的诗句:“湖阴先生坐草室,看 踏沟车望秋实。先生在野固不穷,击 壤至老歌元丰。”足见其交情甚笃。
学习活动 一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解诗题
题写在墙壁上的诗
资料链接
护田:出自《史记》,指汉朝派出使 者保护田地,积攒粮食。
排闼:出自《史记》,指汉高祖卧病 时好多天不肯见人,樊哙推门而入探望。
谢谢大家
18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世称临川先生。宋代改革家、思想家、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 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因主 持变法,先后两次被罢相,晚年退居 江宁,纵情山水,常访僧问禅,勤于 读书著述。《书湖阴先生壁》就是这 一时期的作品。
此诗写于初夏之时, 南京的初夏正是百花争妍之 际, 所以群芳竞放, 斗艳争奇 ,情态各异, 溢光流彩。
整个院落既缤纷五彩又错落有致 , 洁净优美 ,充满生 活情趣, 正是隐者之居的典型环境。
课堂演练
一、“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拟人、对偶
二、对《江南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 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 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十” 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 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D.《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 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通过了解诗意,你觉得胡阴先生是 个怎样的人呢?

18古诗三首《书湖阴先生壁》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共21张PPT)

18古诗三首《书湖阴先生壁》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共21张PPT)

3

想象力




3、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退居田园后愉悦的


心境。
阴 先 生 壁


过程与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感情背。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2
0
2
3
六 年
四、说教学重难点



书 湖 阴 先 生 壁


2
0
2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了一个词来形容。(无苔)
7、老师提出疑问,普及知识。(这就奇怪了!南京多雨当时又时值初夏多雨时节,这对青苔
的生长比之其他时节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以扫
2 除,诗人是如何让院子干净到连苔藓都不长了呢?)(时常打扫)
0 2
8、想象:这到底是个多爱干净的男子呀,想象一下春雨过后地上长满了苔藓,湖阴先生在打
壁。)
(二)讲授新课:
1、自由地读一读全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老师强调畦)
2 2、再读此诗(叫学生),指导学生读诗时的停顿在哪?怎么停顿?
0 2
①讲授读诗要遵循平仄规律。(平仄分法:一声二声字是平声,三声四声字是仄声)
3 分法: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六 ②按照平仄规律,自由练读,请人展示。
本次课的教学对象为六年级学生,他们积累了一定量的古典诗
2
歌,也学习了多首王安石的诗歌,对古诗学习具备一定的解读能力
3 六 年
和方法。这首诗在预习过的情况下有不少学生早已会背诵,且通过

18 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课件

18 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课件

译文: 对面的两座青山
仿佛有两只大手将门 轻轻推开,将满山的 翠绿送到眼前来。
逐句读古诗,理解古诗大意,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书湖阴先生①壁 注释
[宋]王安石
① [湖阴先生]杨骥(字德逢)的
茅檐长扫净无苔②,
别号。杨骥是王安石退居江宁 (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
② [苔]青苔。
花木成畦③手自栽。 ③ [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 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
译文: 院中的花草树
木成行成畦地生长 着,这都是主人亲 手栽种的啊。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 庭院外条小
河守护着农田,将 这一片绿色环绕。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景色美丽 志趣高雅
品读诗文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 “一水”“两山”描绘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 象。“护”“绕”“送”显得那么有情,生 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江南乡村美丽的自然景色。
齐读诗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一水 护田 将绿绕 两山 排闼 送青来
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回忆一下学过的古诗里还有哪些这 样的诗句。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背诵默写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理解诗句: 1.“净”是通过“无苔”体现的。 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中“护”和“绕” 采用了拟人手法。 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暗示了主人生活情 趣的高雅;“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表现了主 人的品质高洁。
14
小结:《书湖阴先生壁》描写的是湖阴先生家的庭院清幽,院 内院外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湖阴先生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 朋友的深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闲适的心情。
10
有感情地 朗读古诗
11
想一想
自由读诗,思考: 1.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的? 2.本诗哪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3.全诗哪些诗句暗示了主人情趣高雅?哪些诗句表 现了主人的品质高洁?
12
划分节奏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15
作业
1.将诗读几遍,做到熟读成诵。 2.搜集几首题墙诗,读一读。
16
再见!
17
6
理解古诗译文
7
读一读
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 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 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 着农田,将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 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8
他是谁? 9
王安石(1021-1086),字 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临 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 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等存世。
古示:自读自悟,借助工具书及 注释,理解诗意,进而理解每句诗的 意思。采用边读边画边批注的方式学 习。
2
朗读古诗《书湖阴先生壁》
3
读一读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4
理解诗句注释
5
读一读
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打扫。 净:干净。 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田 埂围着。 排闼:推开门。 闼:小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