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20.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书湖阴先生壁》诗词鉴赏
《书湖阴先生壁》诗词鉴赏(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书湖阴先生壁》诗词鉴赏《书湖阴先生壁二首》诗词鉴赏《书湖阴先生壁二首》诗词鉴赏1《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意思其一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小学古诗《书湖阴先生壁》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王安⽯⾃幼聪颖,酷爱读书,过⽬不忘,下笔成⽂。
稍长,跟随⽗亲宦游各地,接触现实,体验民间疾苦。
⽂章⽴论⾼深奇丽,旁征博引,始有移风易俗之志。
下⾯是分享的⼩学古诗《书湖阴先⽣壁》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书湖阴先⽣壁》 宋代:王安⽯ 茅檐长扫净⽆苔,花⽊成畦⼿⾃栽。
⼀⽔护⽥将绿绕,两⼭排闼送青来。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属半⼭园。
【译⽂】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丝青苔。
花草树⽊成⾏成垄,都是主⼈亲⼿栽种。
庭院外⼀条⼩河保护着农⽥,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打开门来为⼈们送去绿⾊。
桑树枝叶繁茂,楝花也⼗分繁盛。
清风吹送楝花余⾹,悄悄地送过墙头。
黄鸟数声啼叫惊起了午间的残梦,恍恍惚惚,我还以为⾝在旧居半⼭园中。
【注释】 书:书写,题诗。
湖阴先⽣:本名杨德逢,隐居之⼠,是王安⽯晚年居住⾦陵(今江苏南京)紫⾦⼭时的邻居。
茅檐:茅屋檐下,这⾥指庭院。
⽆苔:没有青苔。
成畦(qí):成垄成⾏。
畦:经过修整的⼀块块⽥地。
护⽥:这⾥指护卫环绕着园⽥。
排闼(tà):开门。
闼:⼩门。
送青来:送来绿⾊。
楝花:苦楝花,常见于北⽅地区,花淡紫⾊,有芳⾹。
敛:收敛。
垣(yuán):矮墙。
黄鸟:黄莺。
午梦:午睡时的梦。
半⼭园:王安⽯退隐江宁的住所,故址在今南京东郊。
【赏析】 这两⾸诗是题写在湖阴先⽣家屋壁上的,其中第⼀⾸很。
这⼀⾸诗⽤典⼗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意的理解;⽽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
第⼀⾸前两句写杨家庭院之景,上句写庭院的洁净,下句写庭院的秀美。
后两句写杨家周围的⾃然环境。
本诗描写湖阴先⽣庭院和环境之美,也赞扬了湖阴先⽣爱勤劳、爱洁净、爱花⽊和热爱⾃然⼭⽔的良好品性和⾼尚的情趣。
本诗的特点是熔写景写⼈于⼀炉。
全诗写景,前两句是庭院之景,⼲净⽆苔是由于主⼈的“长扫”,“花⽊成畦”是由于主⼈的“⾃栽”,写景⼜写⼈。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书湖阴先生壁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书湖阴先生壁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宋代: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茅舍庭院由于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木规整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自栽种的。
庭院外一条小河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两座山峰仿佛要推开门,给主人送上满山的青翠。
注释书:书写,题诗。
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
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净:一说“静”。
无苔:没有青苔。
成畦(qí):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排闼(tà):推开门。
闼:小门。
送青来:送来绿色。
鉴赏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
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
半山园约落成于元丰二年至五年(公元1079年—公元1082年)之间,这首诗应当是元丰前期的作品。
本首诗是其中一首。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
诗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
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意思及赏析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意思及赏析《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
下面整理了古诗的意思及赏析,供参考。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意思其一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其二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翻译:其一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其二桑树枝叶繁茂,楝花也十分繁盛。
清风吹送楝花余香,悄悄地送过墙头。
黄莺几声清脆的啼叫,惊醒了我的午觉。
一梦醒来,我恍恍惚惚还觉得自己好像仍然在旧日所住的半山园中。
赏析这两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其中第一首很著名。
这一首诗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
第一首诗对于“一水”“两山”的拟人化,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自然化境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基础,又与具体的生活内容相吻合,所以气足神完,浑化无迹,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
三、四两句也堪作范例。
第二首的佳处,乃在作者眼耳自身的通体感受,都被浓缩在二十八字之中。
所写虽片刻间景象,却见出作者体物之心细如毫发。
“桑条索漠”犹王维《渭川田家》所谓的“蚕眠桑叶稀”,指桑叶少而显得冷落无生气,属枯寂之静态,“柳花繁”者,犹晏殊《踏莎行》所谓的“春风不解禁杨花,乱扑行人面”,属缤纷之动态:此一句诉诸视觉。
“风敛余香暗度垣”乃写嗅觉而兼及触觉,不但花香入鼻,连微风送爽也写出来了。
第三句写午梦初醒未醒时偶然听到鸟啼,则在写听觉时兼涉愈觉。
最后一句点明身在何处,却从反面说开去。
这末一句不仅写出作者同杨德逢彼此不拘形迹,而且连宾至如归的情意也和盘托出,真是“梦里不知身是客”了。
作者简介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阅读答案-王安石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阅读答案-王安石(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阅读答案-王安石书湖阴先生①壁二首(其一)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北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原文、翻译及注释
北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原文、翻译及注释
原文: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北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翻译: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注释:
〔湖阴先生〕杨骥(字德逢)的别号。
杨骥是王安石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
〔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排闼〕推开门。
闼,小门。
〔书〕书写,题诗。
〔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苔〕青苔。
〔无苔〕没有青苔。
〔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古诗文赏析与考点分析:《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部编版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体裁:诗题文: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作者:名字:王安石年代:宋代描述: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翻译:原文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译文: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原文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
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
半山园约落成于元丰二年至五年(公元1079年—公元1082年)之间,这首诗应当是元丰前期的作品。
本首诗是其中一首。
赏析二:思想内容该诗描绘了美丽的田园风光,表达了对美丽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对湖阴先生朴实勤劳品质高尚的赞美之情,同时隐约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赏析三:艺术特色前两句是庭院之景,干净无苔是由于主人的“长扫”,“花木成畦”是由于主人的“自栽”,写景又写人。
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自然环境之美,水“将绿绕”,山“送青来”,自然山水如此有情,也表现了主人爱好山水的情趣。
描写景物亦以表现人,写景见人,人于景中,表现了客观景物的美,又写出了人的美,颇有一箭双雕的感觉。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古诗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古诗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一、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 - 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他的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二、字词注释1. 书:书写,题诗。
2. 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
3. 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4. 无苔:没有青苔。
5. 成畦(qí):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6. 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7. 排闼(tà):推开门。
闼,小门。
三、诗句翻译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四、诗歌赏析1. 首联描写庭院环境-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诗人先写庭院之内,干净得连青苔都没有,可见主人的勤劳。
而那些整齐的花木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这不仅表现出湖阴先生的勤劳质朴,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高雅的情趣。
2. 颔联描写庭院外山水景色-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是千古名句。
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
“一水护田”将水拟人化,仿佛水像人一样懂得保护农田;“两山排闼”把山当作人,说山推门而入送来青葱的山色。
这两句诗写出了山水对湖阴先生居处的深情,山水主动与人亲近,使自然山水富有了人的情思,同时也表现出湖阴先生居处环境的清幽美好,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王安石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一、字词注释1. 索漠:亦作“索莫”,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
2. 楝(liàn)花:苦楝树的花。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中对居家环 境的描写,可以看出湖阴先生怎样的性 格特征?
诗中描写的居家环境,突出了净、静、美的 特点,表现出湖阴先生朴实勤劳、富有生活 情趣的性格特征。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王安石 简介
•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 代政治家,文学家。
• 他的诗多指陈事实。退隐后, 诗多描写山水风光。
王安石晚年闲居在南京的 半山园,与邻居湖阴先生杨 德逢交往地很好。
一年夏初,诗人到湖阴先 生家做客,对这里的景色非 常欣赏,便吟成这首绝句, 题写在庭院墙壁上。
创作背景
• 作者寓情于景,诗以言 情
思考与练习
• 《浪淘沙》(其一)写出了黄河怎样的 气势?后两句表现了怎样的浪漫情境?
写出了黄河曲折蜿蜒、浊浪滔天、浩瀚绵长 的雄伟气势。后两句以想象的笔法接通天人 两界,表现出充满理想色彩的男耕女织、宁 静祥和的浪漫情境。
• 在景物描写上,《江南春》的前后两句 有什么不同?分别展现出什么样的意境?
人与自 然和谐 共处
一水护田将绿绕,
拟人
两山排闼送青来。
一条溪水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俨然是稻田 的守护者;两座青山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 清清的秀色送入眼帘。
思考
• 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展 现出湖阴先生的哪些特 点?
茅檐长扫净无苔, 湖阴先生朴实勤劳, 花木成畦手自栽。 富于生活情趣。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两句,对偶精美,写活了近处的水和远 处的山,说说你的理解。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赏析——书胡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书胡阴先生壁二首(其一)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长把茅草屋檐扫干干净净无鲜苔,花木规整成行成垅是你亲手培栽。
一条流水护着田将丛绿缠绕如带,两山排列矗立把碧清的翠色送来。
注释书:书写,题诗。
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
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无苔:没有青苔。
成畦(qí):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语出《汉书·西域传序》:“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
”排闼(tà):开门。
语出《汉书·樊哙传》:“高帝尝病,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
哙乃排闼直入。
”闼:小门。
送青来:送来绿色。
鉴赏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
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
庆历二年(1042)进士。
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
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复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
卒谥文。
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
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
这两首诗都是题壁诗,其中第一首广为流传。
第一首诗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
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书湖阴先生壁(其一)》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体裁:诗题文: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作者:名字:王安石年代:宋代描述: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翻译:原文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译文: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原文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
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
半山园约落成于元丰二年至五年(公元1079年—公元1082年)之间,这首诗应当是元丰前期的作品。
本首诗是其中一首。
赏析二:思想内容该诗描绘了美丽的田园风光,表达了对美丽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对湖阴先生朴实勤劳品质高尚的赞美之情,同时隐约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赏析三:艺术特色前两句是庭院之景,干净无苔是由于主人的“长扫”,“花木成畦”是由于主人的“自栽”,写景又写人。
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自然环境之美,水“将绿绕”,山“送青来”,自然山水如此有情,也表现了主人爱好山水的情趣。
描写景物亦以表现人,写景见人,人于景中,表现了客观景物的美,又写出了人的美,颇有一箭双雕的感觉。
书湖阴先生壁原文翻译及作者简介
书湖阴先生壁原文翻译及作者简介《书湖阴先生壁》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
这两首诗都是题壁诗,其中第一首广为流传。
第一首诗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
书湖阴先生壁原文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翻译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书湖阴先生壁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书湖阴先生壁赏析这两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其中第一首很著名。
这一首诗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
第一首前两句写杨家庭院之景,上句写庭院的洁净,下句写庭院的秀美。
后两句写杨家周围的自然环境。
本诗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和环境之美,也赞扬了湖阴先生爱勤劳、爱洁净、爱花木和热爱自然山水的良好品性和高尚的情趣。
本诗的特点是熔写景写人于一炉。
全诗写景,前两句是庭院之景,干净无苔是由于主人的“长扫”,“花木成畦”是由于主人的“自栽”,写景又写人。
后面句写自然环境之美,水“将绿绕”,山“送青来”,自然山水如此有情,也表现了主人爱好山水的情趣。
描写景物亦以表现人,写景见人,人于景中,表现了客观景物的美,又写出了人的美,颇有一箭双雕的感觉。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诗词鉴赏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诗词鉴赏《书湖阴先生壁二首》诗词鉴赏1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桑树枝叶稀疏,楝花十分繁盛。
清风吹送楝花余香,悄悄地送过墙头。
黄鸟数声啼叫惊起了午间的残梦,恍恍惚惚,我还以为身在旧居半山园中。
注释书:书写,题诗。
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
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无苔:没有青苔。
成畦(qí ):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排闼(tà):开门。
闼:小门。
送青来:送来绿色。
楝花:苦楝花,常见于北方地区,花淡紫色,有芳香。
敛:收敛。
垣(yuán):矮墙。
黄鸟:黄莺。
午梦:午睡时的梦。
半山园:王安石退隐江宁的住所,故址在今南京东郊。
创作背景《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
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
半山园约落成于元丰二年至五年(1079—1082)之间,这首诗应当是元丰前期的作品。
别解首句的“长扫”,一直解释为:经常打扫,“长”通“常”,“茅檐”是代指庭院,“静”同“净”。
于是,首句就解释成了:由于经常打扫,庭院干净得一点儿青苔都没有了。
如果不问,这样的解释也可以说得通,因为这样的解说已经通行了好几百年。
但是,若要是深究,若要联系生活,就会发觉,这样的解释并不合乎事理。
说“茅檐”是借代庭院,就已经很勉强。
如果视“扫”为打扫,那么,被借代的应该也是可以打扫的;借代的也应该是被打扫的.一部分。
庭院是可以打扫的,可“茅檐”是不可以打扫的。
请问一下,经常登梯子扫房檐,谁扫过请举手!若是瓦檐,若是水泥房檐,有了雅兴,打扫也无妨,但是,秋风尚能卷走屋上三重茅,茅草的檐是扫不得的,扫一回,那苫房的茅草就下来一些,扫它几回屋子就漏了。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诗词鉴赏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诗词鉴赏《书湖阴先生壁二首》诗词鉴赏《书湖阴先生壁二首》诗词鉴赏1《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意思其一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其二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翻译:其一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其二桑树枝叶繁茂,楝花也十分繁盛。
清风吹送楝花余香,悄悄地送过墙头。
黄莺几声清脆的啼叫,惊醒了我的午觉。
一梦醒来,我恍恍惚惚还觉得自己好像仍然在旧日所住的半山园中。
赏析这两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其中第一首很著名。
这一首诗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
第一首诗对于“一水”“两山”的拟人化,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自然化境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基础,又与具体的生活内容相吻合,所以气足神完,浑化无迹,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
三、四两句也堪作范例。
第二首的佳处,乃在作者眼耳自身的通体感受,都被浓缩在二十八字之中。
所写虽片刻间景象,却见出作者体物之心细如毫发。
“桑条索漠”犹王维《渭川田家》所谓的“蚕眠桑叶稀”,指桑叶少而显得冷落无生气,属枯寂之静态,“柳花繁”者,犹晏殊《踏莎行》所谓的“春风不解禁杨花,乱扑行人面”,属缤纷之动态:此一句诉诸视觉。
“风敛余香暗度垣”乃写嗅觉而兼及触觉,不但花香入鼻,连微风送爽也写出来了。
第三句写午梦初醒未醒时偶然听到鸟啼,则在写听觉时兼涉愈觉。
最后一句点明身在何处,却从反面说开去。
这末一句不仅写出作者同杨德逢彼此不拘形迹,而且连宾至如归的情意也和盘托出,真是“梦里不知身是客”了。
作者简介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
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解释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解释
摘要:
1.书湖阴先生壁其一的背景和作者
2.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3.诗歌的文学价值和影响
正文: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是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杨慎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婉约、清新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首诗歌的主题是描绘湖阴先生的庄园景色。
诗人通过描绘庄园中的湖泊、山林、亭台楼阁等景物,构建出一幅宁静、优美的庄园风景画。
诗歌中的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庄园主人的赞美之情。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这首诗歌的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诗歌的构思独特,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主题,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其次,诗歌的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精炼,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语言技巧;最后,诗歌的意境深远,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内涵。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对后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这首诗歌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中国古典文学、文化研究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说,书湖阴先生壁其一是一首主题鲜明、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
有重要文学价值和影响的经典诗歌。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解释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解释摘要:一、前言二、书湖阴先生壁其一背景介绍三、书湖阴先生壁其一全文解析1.诗句内容概述2.诗句意境解读3.诗句中隐含的意义四、书湖阴先生壁其一的艺术特点五、结论正文:一、前言书湖阴先生壁一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以其优美的诗句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本篇文章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解读,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二、书湖阴先生壁其一背景介绍王之涣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清新、高远著称。
书湖阴先生壁一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是他为赞美湖阴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优雅生活而作。
三、书湖阴先生壁其一全文解析1.诗句内容概述书湖阴先生壁一的诗句简洁明了,意境深远。
全文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美。
接下来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表达了诗人对更广阔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2.诗句意境解读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美,同时也隐含了人生短暂的寓意。
诗人以此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激励人们要有远大的志向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3.诗句中隐含的意义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隐含了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诗人希望人们能够超越平凡的现实,去追求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
四、书湖阴先生壁其一的艺术特点书湖阴先生壁一首诗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富有哲理的内涵,展现出了王之涣独特的诗歌风格。
他的诗歌既有豪放、奔放的气魄,又有清新、高远的意境,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五、结论书湖阴先生壁一是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以其优美的诗句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解释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解释(原创版)目录1.介绍《书湖阴先生壁其一》的背景和作者2.解读《书湖阴先生壁其一》的诗意3.分析《书湖阴先生壁其一》的艺术特点4.总结《书湖阴先生壁其一》的价值和影响正文《书湖阴先生壁其一》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描绘湖阴先生住所壁画的诗歌。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将壁画上的山水景色和自然之美展现得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读这首诗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书湖阴先生壁其一》的背景和作者。
王之涣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
在这首诗中,王之涣描绘了湖阴先生住所的壁画,展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接下来,我们来解读《书湖阴先生壁其一》的诗意。
诗中,王之涣描绘了壁画上的山水景色:“山水共长天一色,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里的“共长天一色”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山水景色的连绵不断和壮阔无垠。
诗人将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心驰神往。
再来分析一下《书湖阴先生壁其一》的艺术特点。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见长。
诗人通过对壁画上的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此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书湖阴先生壁其一》的价值和影响。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之涣的高超艺术才华,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文人墨客在阅读这首诗后,都对壁画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得壁画艺术在唐代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综上所述,《书湖阴先生壁其一》是一首描绘壁画艺术的佳作。
诗人王之涣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壁画上的山水景色和自然之美展现得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
王安石的田园诗《书湖阴先生壁(其一)》赏析
【导语】《书湖阴先⽣壁⼆⾸》是宋代⽂学家王安⽯的组诗作品。
这两⾸诗都是题壁诗,其中第⼀⾸⼴为流传。
这⾸诗描绘了⼀幅环境清幽⽣机勃勃极富⾃然乐趣的⼭⽔⽥园景⾊。
下⾯就和⼀起来了解下王安⽯的⽥园诗《书湖阴先⽣壁(其⼀)》,欢迎阅读! 《书湖阴先⽣壁(其⼀)》 宋代•王安⽯ 茅檐长扫净⽆苔,花⽊成畦⼿⾃栽。
⼀⽔护⽥将绿绕,两⼭排闼送青来。
此诗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主⼈⽣活情趣的⾼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对湖阴先⽣的深情,暗⽤“护⽥”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化成了具有⽣命感情的形象,⼭⽔主动与⼈相亲,正是表现⼈的⾼洁。
全诗既赞美了主⼈朴实勤劳,⼜表达了诗⼈退休闲居的恬淡⼼境,从⽥园⼭⽔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穷的乐趣。
诗中虽然没有正⾯写⼈,但写⼭⽔就是写⼈,景与⼈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痕。
【赏析】 “茅檐长扫净⽆苔,花⽊成畦⼿⾃栽”两句,赞美主⼈庭院的清幽。
江南潮湿多⾬,地⾯阴暗之处青苔丛⽣,⽽且极难清除,然⽽湖阴先⽣家的院⼦由于常常细致的打扫,竟然没有⼀⽚青苔,诗⼈借“⽆苔”表现院落清幽洁净的同时,也从侧⽅⾯暗⽰主⼈家的勤快与古朴。
主⼈家特别喜爱花草树⽊,将花⽊种了满满整个院⼦,以⾄于“花⽊成畦”。
“成畦”两个字交代花圃的整齐和繁多,暗⽰出花⽊的丰美,有序⼜不单调,也说明了主⼈家的⼼灵⼿巧。
院落内的环境如此清幽令⼈陶醉,诗⼈⼜把⽬光从院内花⽊移向院外的⼭⽔。
“⼀⽔护⽥将绿绕,两⼭排闼送青来”,这两句诗运⽤了拟⼈的艺术⼿法,将“⼀⽔”、“两⼭”刻画成富有⼈情的亲切形象。
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像和蔼的母亲⽤双⼿呵护着孩⼦⼀样;两座青⼭⼗分热情慷慨,推开院落的门扉,将满⼭绿油油的春⾊都送了进来。
“护”字,“绕”字显得有情有意,⼗分缠绵。
“送青”之前冠以“排闼”⼆字,更是妙笔⽣花,不仅写出了⼭⾊的深翠欲滴,⽽且这青翠的⼭⾊竟似扑向庭院⽽来,描写极为形象⽣动,表明两⼭的距离并不遥远,就在主⼈庭院的门前,似乎伸⼿可及,另外还有⼀种⼭势若奔,远道⽽来,热情洋溢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与练习 1.第一、二句写出湖阴先生家庭院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洁净;秀美
2.“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妙 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拟人:“排”“送”两个动词把山人格化,写出了两山仿佛迫不 及待地闯进门来,把苍翠的山色双手送上,生动写出了田园风光 的盎然生机
3.诗人借本诗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4.根据本诗推测湖阴先生的形象,以下不恰当的一项是( A.热爱自然山水 B.乐于结交他人 C.富有生活情趣 D.具有高洁品性
答案 B(没有在诗中体现)
)。
5.下列对本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多选题)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注释 ③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④成畦(qí):成垄成行。畦, 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长把茅草屋檐扫干干净净无鲜苔,花木规 ⑤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⑥排闼(tà):开门。闼,小门。 送青来:送来绿色。
一条流水护着田将丛绿缠绕如带,两山排列矗立把碧清的翠色送 来。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 绝句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都是题壁诗,其中第一首广为流传。第 一首诗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 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 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 人的高洁。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 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文化常识 题壁诗 古代文人士子于远游近访中,常常会即兴或应邀将诗词 书写于公共场所,以便其扩散流传,这就是题壁诗。它是中国古 代诗歌中的瑰宝,也是一种值得研究的书法文化现象。题壁诗之 “壁”,可细分为屋壁、厅壁、亭壁、楼壁、殿壁、墙壁、寺观 壁、驿传壁、山石壁等。题壁诗始于两汉,盛于唐宋。著名的题 壁诗有崔颢《黄鹤楼》、杜甫《题郪县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 钱起《题陈季壁》、白居易《醉题沈子明壁》、温庭筠《和友人 题壁》等。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王安石
注释 ①书:书写,题诗。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 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②王安石 (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 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A.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意味深 长 B.用“护田”和“排闼”两词,含蓄地表达对湖阴先生的赞美之情 C.流露出诗人对湖阴先生这种生活状态渴望却不可得的无奈和苦痛 D.多角度观察景物,描写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由远及近
答案 C (“无奈与痛苦”是误判)、D(“由远及近”是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