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2课《虽有嘉肴》同步练习B卷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部编版)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教案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感到欣慰的是学生们能够较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将古代礼仪文化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然而,我也意识到,仅仅掌握知识点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体现出良好的礼仪素养。
2.结合课文注释,分析文章结构,体会作者对比、设喻的修辞手法,理解“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探讨其在当代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对古代文献的感知、理解和鉴赏能力,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分析《礼记》中的论述,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提高表达和论证的技巧。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言文词汇、句式以及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例句和现代语境的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古代礼仪文化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古代的礼仪场景,体验古代的礼仪之道。
-举例:分析“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中的对比和设喻,理解其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文言文阅读理解: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是一个难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和语境理解能力。
-解决方法:通过注释、翻译辅助,结合教师的讲解,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课件新人教版
1.了解《礼记》,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2.理解文中教学相长的含义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学习 本课的感受。
《礼记》,又名《小戴礼 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 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 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 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 对“经”的解说是“传”或 “记”,《礼记》因此而得名, 即对“礼”的解释。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 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礼 记》 一 则
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 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 的。
样论证观点的?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文章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 然后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 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2.本文所讲的“教学相长”与现代意义上的“教 学相长”有何不同? 教与学的主体不同:本文“教学相长”的主体是一个 人,现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的主体是两个人。 3. 从学习的角度看,“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 样的启示? 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 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1.读一读 佳肴(jiā) ( yáo) 自强( qiánɡ ) 兑命( yuè ) 学学半( xiào )
2.一词多义
(1)学习/教导(2)了解/知道(3)代词,代指佳 肴/表推测的语气词
3.古今异义
(1)即使(2)味美(3)困惑,疑难
本文论述了哪两者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什么道理? 教和学的关系;教与学互相促进,教学相长的道理。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礼记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注释
虽:即使。
嘉肴:美味的菜肴。
旨:味美。
至:到达了极点。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 即使有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原文: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 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 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原文: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 闭,是谓大同。
注释
是故:即“故是” ,可译为“因此” 。
乱:指造反。
贼:指害人。
作:兴起。
外户:大门。
闭:关(门) 。
谓:叫作、称作。
大同:指理想社会。 译文: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造反害人 的事不会兴起, 所以(家家户户)大门不关。 这叫作理想社会。
三、问题归纳
1.开头写嘉肴的作用是什么? 以嘉肴喻至道,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说明“弗学,不 知其善”的道理,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通俗易懂。
三、课文主题 《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社会的特征的描述,阐述了 儒家理想中的 “大同” 社会的基本特征, 表达了 “天下为公” 的思想。
虽有嘉肴
一、相关资料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 编,相传由西汉戴圣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是研究中 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阐述 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方面,其中 《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3.“有分”“有归”点出大同社会的什么特征? “有分”就是有稳定的工作, “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 时,有和乐的家庭。这是大同社会另一个方面的特征:人人 都能安居乐业。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课件
教学能相长 实践出真知
引用论证 ——学学半,此之谓
“学学半”的意思是“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是对观点的补充说明。
《兑命》的话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课文总结
文章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 指出教和学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 道理。
【知识贴士:类比论证】 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 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教在学论相述长教”与的学结关论系早时已候道,明第,二最、后三《句兑论命述》了的几一种段情话景是?否多余?
类比论证
弗食嘉肴,不知其旨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教与学的关系
《兑命》曰
【通假字】 兑,通“说”
【特殊句式】
• 判断句
• 倒装句
弗食,不知其旨也。
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
虽有至道
至 寡助之至
形容词,最好的 名词,极点
然后能自强也 动词,勉励
强
赏赐百千强 形容词,有余
不知其善也 善
名词,好处
陈康肃公善射
动词,擅长
《卖油翁》
然后能自反也 反
动词,反思、反省
窥谷忘反
内摆弄算筹进行学习。
课堂检测
一、名句默写 (1)_虽__有__嘉__肴_____,弗食,不知其旨也。 (2)虽有至道,弗学,__不__知__其__善__也________。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教__然__后__知__困______。 (4)《虽有嘉肴》中隐含通过学习或教学实践才能不断发现问题、 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是__故__)_学__然__后__知__不__足_, _教__然___后_知___困______。
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知识点梳理-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考点详解八年级下册礼记二则之一一、《虽有嘉肴》全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二、《虽有嘉肴》考点:【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肉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考点】〔虽有嘉肴〕即使有美味的肉菜。
虽:即使。
嘉:美好。
肴:用鱼、肉做的菜,可译为“菜肴”或“肉菜”。
〔不知其旨〕不知道它的味美。
旨:味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至:形容词,达到极点。
〔不知其善〕不知道它的好处。
善:名词,好处,优点。
开头两个分句采用类比的方法,先以不吃“嘉肴”就不知道味美来作比,接着就引出再好的道理不学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由此引出下面“教学相长”的中心观点。
【原文】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所以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过别人然后才会知道自己也有理解不透彻、不通的地方。
【考点】〔是故〕连词,连接分句,表示结果,因此,所以。
〔学然后知不足〕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
然后:这样以后。
然:代词,这样。
〔知困〕知道困惑。
困:形容词,困惑。
这一句指出“学”与“教”后才能知道不足,包含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原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译文】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有理解不透彻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考点】〔自反〕自我反省。
反:反思,反省。
〔自强〕自我勉励。
强:读作qiǎng,勉励。
这一句进一步指出了实践的重要性。
【原文】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兑命》中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考点】〔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长:读作zhǎng,动词,增长,增加,促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教案
-文言文的语境理解:在“虽有嘉肴”的句子中,“旨”字在现代汉语中意为“意义”,在文中则指“美味”。教师需通过上下文,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古汉语句式:文章中的“虽...,弗...”结构,教师需要解释这是一种条件句,表达的是一种假设和结果的关系,帮助学生掌握这种句式的用法。
-修辞手法的应用:文章中使用比喻,将“嘉肴”比作“至道”,教师需要解释这种比喻的目的是为了形象地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虽有嘉肴》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美味佳肴却不品尝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学习的重要性和礼仪文化的奥秘。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文言文词汇和句式方面存在一定难度。针对这一点,我在课堂上及时进行了重点讲解和举例说明,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因此,我考虑在后续的教学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分组讨论词汇用法,以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表现积极,但部分小组在成果展示时,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展示效果。
4.文学特色:探讨本文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及其艺术特点。
5.思想内涵: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6.文化传承: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古代优秀的礼仪文化。
7.课后习题: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思考题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礼记》基础知识和文章解读方法,提高文化素养。
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虽有嘉肴》课件(共27张ppt)
课堂练习
(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
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 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 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①,犹当博学审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③可得 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④、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 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 乎?
作者简介
戴圣,字次君,西汉梁国(今河南商丘) 人。曾任《礼》经博士,官至九江太守。与叔 父戴德跟随后苍学习《礼》学。
《三字经》云:“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读准音节
虽有嘉肴
fú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jiāo
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22.《礼记》二则
yáo
《虽有嘉肴》 《大道之行也》
《礼记》 五经你从《《诗经经典》常《谈尚》书的》《《三礼礼记第》五《》周篇易中》学《到春了秋》 哪些关于《礼记》的知识? 三礼 《周礼》《仪礼》《礼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2课《礼记二则》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习题带答案【部编版八下第2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三、理解性默写:①、《虽有佳肴》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佳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的句子是:②、教学相长指教和学相互促进。
出自《礼记·学记》:三、理解性默写:①、《虽有佳肴》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佳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的句子是: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教学相长指教和学相互促进。
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大道之行也》习题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4、使老有所终。
5、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①、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两句是:②、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与之相近的语句是:③、大道的内涵是实行民主体制、共同管理公共事务:④、“大同社会”是各尽所能,即:⑤、社会”实行各取所需,即:⑥、“大同社会”社会安定和平,即:这是全文的总括句。
四、课内简答题:1、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2、文中所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的特征?3、你对文章所描写的“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大同”社会能存在吗?4、“大同”社会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有相似之处吗?请你对“大同”社会、“世外桃源”做出评价。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4、使老有所终。
5、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①、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两句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②、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2课《礼记二则》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习题带答案【部编版八下第2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三、理解性默写:①、《虽有佳肴》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佳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的句子是:②、教学相长指教和学相互促进。
出自《礼记·学记》:三、理解性默写:①、《虽有佳肴》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佳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的句子是: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教学相长指教和学相互促进。
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大道之行也》习题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4、使老有所终。
5、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①、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两句是:②、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与之相近的语句是:③、大道的内涵是实行民主体制、共同管理公共事务:④、“大同社会”是各尽所能,即:⑤、社会”实行各取所需,即:⑥、“大同社会”社会安定和平,即:这是全文的总括句。
四、课内简答题:1、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2、文中所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的特征?3、你对文章所描写的“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大同”社会能存在吗?4、“大同”社会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有相似之处吗?请你对“大同”社会、“世外桃源”做出评价。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4、使老有所终。
5、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①、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两句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②、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虽有佳肴》原文及译文
虽有佳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记》曰:"蛾子时术之"。
其此之谓乎!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入学鼓箧,孙其业也。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
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
其此之谓乎!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
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
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译文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
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
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
人教版八下22.虽有嘉肴知识点梳理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考试时间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装◆◆◆◆◆◆◆◆◆◆◆◆◆◆◆◆◆◆◆◆◆订◆◆◆◆◆◆◆◆◆◆◆◆◆◆◆◆◆◆线◆◆◆◆◆◆◆◆新星城西学校2018-2019学年度初二语文练习二十三 《虽有嘉肴》 知识点整理 2019-4-29 一、【原文】 虽有嘉肴,弗f ú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ji āo 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 知困,然后能自强.qi áng 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yuè命》曰学.(xi ...à.o)..学半..,其.此之谓乎! 二、【译文】 虽然有美味的内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
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ji āo 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说yuè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这话说的饿就是这个道理。
三、【注释】 ①本节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r ú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zuàn 的。
②嘉肴:嘉:美好。
肴:带骨头的肉。
③旨:味美。
④至道:最好的道理。
⑤困:困惑。
⑥自反:自我反思。
⑦自强:自我勉励。
⑧善:好。
⑨学(xiào)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学(xiào):同“敩”,教导。
⑩其:表示推测。
11. 是故:因此,所以。
12.《兑.命》yuè,同“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四、出自本文的成语:教学相长、 五、问答: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 答:“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答:以“佳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只是看看,不亲自去尝尝,永远不知道滋味如何;同样,有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永远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部编版)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课件(共32张PPT)
知识链接
“四书”指的是:《大学》、
《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的是:《诗》、
《书》、《礼》、《易》、《春
秋》。
戴圣,西汉官员、学者,汉
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字次君,
世称小戴,西汉梁国睢阳(今河 南省商丘市)人。与叔父戴德同 学《礼》于后苍,宣帝时以博士 参与石渠阁论议,任九江太守, 今本《礼记》,即《小戴礼记》 传为圣编。
——《礼记· 学记》
随堂练习
• 1.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 善也。 •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答案】 •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 知|其善也。 •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解析】根据句子的翻译来确定停顿的位置。
• 【解析】此题考查句子翻译。(1)虽,即使。旨,甘美的。 至,达到极点。善:好处。(2)然后,这样以后。然,这样。 后,以后。困,不通,不了解。强,勉励。教学相长:教和学 互相促进。
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
• 【答案】教学相长
• 【解析】此题考查主旨把握。该文运用类比的 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 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 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 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学’是息息相关 的。 •
• 【注释】 ①第2节选自《学礼》。②君:这里的 意思是统治。③念终始:始终想着。
• 【译文】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 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 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 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尚书· 说命》中 说:“自始自终想着学习。”大概就是说 的这个意思吧。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礼记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礼记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礼记二则》课文原文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礼记二则》知识点大道之行也一、课文翻译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注释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为:是,表判断。
与:同“举”,推举。
修:培养。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
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原文: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注释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第二个“亲”,父母。
子其子:第一个“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第二个“子”,子女。
终:终老,终其天年。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有残疾。
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归:归宿。
于:在。
译文: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的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 《虽有嘉肴》翻译及解析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虽有嘉肴》翻译及解析《虽有嘉肴》戴圣〔两汉〕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是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以后知道困惑。
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能够自我反省,知道自己的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注释1.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即使。
弗:不。
旨:味美。
不是味道!2. 至道:至:最好的。
道:道理。
3. 教然后知困,困:困惑。
4. 然后能自反也,反:反思自强:强:勉励。
不是勉强!5. 兑命,兑:通“说”。
6. 学.学半,教是学习的一半。
第一个“学”:同“敩”,教。
第二个学:学习。
7. 教学相长,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长:促进。
8. 其此之谓乎,其:表示推测,大概。
此:就是,谓:说。
之:是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此”。
通假字1.兑命兑:通“说2.学学半学:通“敩”,教导。
古今异义1.虽有至道古义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2.不能知其旨旨:古义,甘美。
今义:意义3.教然后知困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4.教学相长长:古义:促进。
今义:增长一词多义学①学. 学半,(通假字,同“敩”,教导)②学学.半,(向别人学习)其①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②不知其.旨也,(它的。
)重点理解1.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2.本文主要阐述了教与学的重要作用。
不是阐述了教书对学习的重要作用!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说明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3.本文的论点是(结论、中心句)教学相长,不是“学学半”!4.文开篇用类比手法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虽有嘉肴(共27张)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25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
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
然
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礼记•学记》)
〔译文〕学习的人缺点有四类,教师必须知道才行:在
学中习中,有的失之于贪多,有的失之于过少,有的失之于把
学习看得很容易,有的失之于遇到困难就停止不进。这四类缺
20
4.结尾引用《兑命》中的言论有什么作用? 【答案】引用《兑命》中的言论,证明教和学是相 辅相成的,使论证更有权威性。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21
【手法探究】试分析《虽有嘉肴》一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 旨也”作比,继而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论证,最后得出“教学相 长”这个结论。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2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3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熟
读并背诵课文。
(重点)
2.准确翻译课文;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与
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难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4
《礼记》简介
来自《点拨》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 的汇编,相传由西汉戴圣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 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 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 宗教等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 丰富的哲学思想。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22
虽有嘉肴
嘉肴 比
食
不
旨
喻
弗
第22课《虽有嘉肴》(教学课件)-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解之
5、请你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
•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说理短文,本文在论述时先 以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出 “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 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 论。(用原文填空)
解之
6、读完本文,你有哪些体会?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 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
《礼记 学记》
温故知新
“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 “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 《春秋》
半部《论语》治天下, 一帧《礼记》誉千秋
虽有嘉肴
学习目标
1、了解《礼记》、《学记》相关知识。 2、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理解并背诵课文。 3、理解写法和论述的道理。
1.逐字译文 3.意译为辅
2.直译为主 4.增添删补
译之
美味的鱼
即使 虽 有嘉肴,
肉弗
不 食,
不知其旨也味;美虽有至道,弗学最,好理不的知道其善也好。处是故
学然后这知样不以足后,教然后知困。困惑
因此,所以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 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这样以后才 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这样才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
的论点,说明教与学的关系,并进一步强调学 的重要性,这样把中心论点阐述得非常清楚, 具有很强得说服力。
解之
4、“教学相长”和“学学半”的相同点和 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 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阐述“学”与“教”的 关系,即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后者主 要是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其重要性,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 得委婉含蓄。 两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后者是论据,是用来补 充强调中心论点的,二者是主从关系。
第22课《虽有嘉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统编版)
a
23
作业1: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作业2:完成《典中点》上的习题
是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是故”“是以”连用,相当于所以、因
此等Βιβλιοθήκη 惟读书是务助词,用在句中,起到强调宾语的作用, 不必译出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倒装句
教学相长也 其此之谓乎
“……也”表判断 宾语前置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教学相长。
精读细研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为什么开头 却从“佳肴”开始写起?
合作探究 师生共同讨论:说说你对“教学相长”的理解。
见解一:“教学相长”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一 方面“学然后知不足”,而后“自反”;另一方面 “教然后知困”,而后“自强”。学与教相互促进。
见解二:“教学相长”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教 师在教学中受到教益,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启发,
开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放下那些让你不开心的事。
13、Life is a dream for the wise , a game for the fool , a comedy for the rich ,a tragedy for the poor . 生活对智者而言是一个梦想,对愚者而言是一场游戏,对富者而言是一场 喜剧,对贫者而言是一场悲剧。14、Sometimes it is easier and better for us to love someone from a safe distance. 有时候,在安全距离爱一个人,更简单,更好。 15、When we first met, I had no idea that you would be so important to me. 当我们第一次相见,我并没想到你对我如此重要16、Sometimes the best thing to say is nothing. 有时候,什 么也不说是最好的。17、Truth is, everybody is going to hurt you; you just gotta find the ones worth suffering for. 真相是每个人都将会伤害你,你只是需要找到让你甘之如饴的 人。18、People might change but there are two things that you can't change them. Their name, and the memories you've had with them. 人也许会变,但有两件事是你无法 改变的。他们的名字,还有你与之共享的回忆。 19、apply to get into your life. ~~~我申请,加入你的人生。20、Don't let someone who doesn't know your value tell you how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2课《虽有嘉肴》同步练习B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9题;共43分)
1. (3分)给加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脍炙人口________ 深ān________。
2. (2分)下列文字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夜幕下的南山,裹上了一层轻薄的面纱,模糊了我的视线。
___________________,慢慢的弥散,最终消融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①夜空宁静,寥落的星星浸在润湿的空气里,仿佛伸手就可触碰。
②惟有自己的呼吸在空气中凝成一条条水雾。
③坐在院前的藤椅里,俯仰之间,万家灯火与稀疏星光相映成趣,甚是惬意。
④两江环抱的都市在灯饰艺术的华彩下层次叠出、错落有致、色彩缤纷,尽显人间的喧闹。
⑤山路旋转,一阵工夫就到达了山顶的小院。
⑥那一刻,静寂无声,仿佛就连自己置身的小院,也没有丝毫响声。
A . ⑤③④①⑥②
B . ⑤⑥③①④②
C . ②⑤③①④⑥
D . ②⑤⑥③④①
3. (2分)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 故人/不独亲其亲
B . 货/恶其弃于地也
C . 是故/谋闭而不兴
D . 是谓/大同
4.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与“故人不独亲其亲”中的“亲”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尉果笞广
B . 恢弘志士之气
C . 稍稍宾客其父
D . 无案牍之劳形
5. (2分)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 择其善者而从之
B . 弗食,不知其旨也
C . 其此之谓乎
D . 弗学,不知其善也
6. (2分)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译文:对于财货,人们憎恶它,把它扔在地上,自己不会私藏。
B . 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C .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文: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D .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译文:《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7. (15分)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不知其旨也________
②不知其善也________
③然后能自反也________
④男有分________
⑤女有归________
⑥货恶其弃于地也________
⑦力恶真不出于身也________
⑧故外户而不闭________
8. (5分)近代哪个人物在倡导大同社会的同时去努力实践了?
9. (10分)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文章开篇提出了________的论点,再从________和从古代一则故事中得到的教训两方面加以论述,然后又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点经验教训中告诉我们怎么做,最后总结全文。
(2)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任写两种。
(3)请结合相关链接的内容,仿照例句补写一个“越是有本领的才越谦虚谨慎”的事例。
相关链接: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
带着战火硝烟的陈毅,在第二天便以市长的身份正式接管了上海市政府。
刚解放的上海各种物品奇缺,当陈毅市长了解到市民缺乏盘尼西林等药品时,他连夜登门造访深居简出、闭门著书的化学家齐仰之,请他出面主持此类研究工作。
但齐几番推脱,后来陈毅终于用他的真诚,让齐仰之欣然同意主持筹建盘尼西林药厂。
例句:刘备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
二、翻译 (共1题;共25分)
10. (25分)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2)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
(3)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4)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5)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6)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7)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8)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三、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51分)
11. (19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虽有嘉肴》全文
【乙】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明理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选自《孟涂文集》)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________
②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________
③故曰:教学相长也________
④非问无以广识________
⑤明理矣,而或不达于事________
(2)用“/”为下列句子标出停顿。
(每句标一处)
①教然后知困
②君子之学必好问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学学半。
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4)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选文【甲】论述了①________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②________的关系。
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
【甲】文:③________。
【乙】文:④________。
12. (1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选自《礼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
(选自《学记》)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故曰礼不可不学也。
(选自《曲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弗学而能________
②其次务施报________
③玉不琢,不成器________
④人有礼则安________
(2)《礼运》中“然后能为之”中的“之”是指文中的________(原句)。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③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故曰礼不可不学也。
(4)熟读《曲礼》中的选文,结合实际浅谈你对礼的见解。
13. (17分)阅读文言文《赵广拒画》,回答问题。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①。
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
建炎中陷贼②。
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
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
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
而广平生实用左手。
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
【注释】①李伯时:宋代名画家。
小史:书童。
②建炎:南宋高宗的年号。
贼:这里指金兵。
(1)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尤工作马(擅长)
B . 几能乱真(表数量)
C . 使图所掳妇人(绘画)
D . 而广平生实用左手(其实)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只标一处)
遂断右手拇指遣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
(4)文中赵广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你再列举出一位与他相类似的历史人物,并用一句话简述其事迹。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9题;共43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9-2、
9-3、
二、翻译 (共1题;共25分)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三、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51分) 11-1、
11-2、
11-3、
11-4、
12-1、12-2、
12-3、12-4、13-1、13-2、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