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22个观察实验9个演示实验。
初 中 生 物 实 验 一 览 表

初一生物演示实验
序号 1.1.1 3.2.2 3.2.3
实 验 名 称 用显微镜观察四种基本组织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序号 3.4.7 3.4.8
3.4.9 土壤溶液中是否含有无机盐 3.4.10 3.2.4 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 4.1.11 3.3.5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4.1.12 3.3.6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初一生物分组实验 3.2.11 1.1.1 显微镜的使用 3.3.12 1.1.2 临时装片的制作和细胞的观察 3.3.13 2.1.3 采集植物和制作腊叶标本 3.3.14 2.2.4 观察几种蕨类植物 3.5.15 2.2.5 观察几种苔藓植物 3.5.16 2.2.6 观察海带紫菜和水绵 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 3.5.17 3.1.7 构 3.5.18 3.1.8 探究种子的成分 3.6.19 3.1.9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4.2.20 3.2.10 探究根的生长与水的关系 初一实践活动 3.6.4 2.2.1 调查校园内或家乡的主要植物 4.2.5 3.2.2 学习灌溉施肥和无土栽培 3.6.3 植物营养繁殖的操作 初二演示实验 序号 实 验 名 称 序号 观察蟑螂(蚂蚁)触角的作用 3.7.1 3.9.3 3.7.2 3.1.1 3.2.2
初三实践活动 序号 实 验 名 称 6.8.1 估算每天的食物总热量
6.9.2 6.10.3 6.12.4
序号 6.12.5 7.3.6 7.3.7
检查视力 有关糖尿病的调查 收集和交流有关艾滋病的资料
物实验一览表
实 验 名 称
生物演示实验 种子和叶片在呼吸作用中是否吸收氧气 种子和叶片在呼吸作用是否释放CO2
二演示实验 实 验 名 称 观察鲫鱼的各种鳍在水中的作用
初中生物常见实验操作与观察记录

初中生物常见实验操作与观察记录常见的初中生物实验操作与观察记录有很多,下面我将介绍几个常见实验的操作步骤和观察记录。
实验一:观察红萝卜细胞结构材料与仪器:新鲜红萝卜、显微镜、玻璃刀、盐水、盖玻片、载玻片。
操作步骤:1.用玻璃刀切下红萝卜的一小块,并切成极薄的长方块。
2.将红萝卜长方块放入盐水中,静置5分钟。
3.取出红萝卜长方块,用盖玻片轻轻压平。
4.将压平的红萝卜长方块放在载玻片上。
5.用显微镜观察红萝卜细胞的结构,注意细胞壁、细胞质和胞核。
6.根据观察记录下细胞的特点和结构。
观察记录:红萝卜细胞壁厚实,透明,并呈现网状结构。
细胞质内含有许多颗粒状物质。
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形状为椭圆形,呈现暗染色。
实验二:观察水中的浮游生物材料与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净化水、水槽、过滤网。
操作步骤:1.将净化水注入水槽,用过滤网过滤杂质。
2.取一滴过滤后的水放在载玻片上。
3.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调节合适的放大倍数。
4.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浮游生物。
5.记录下观察到的浮游生物的特征和形态。
观察记录:观察到的浮游生物有肠虫、轮虫、藻类等。
肠虫细长,有两端。
身体上有明显的环节。
轮虫扁平呈圆柱形,有许多刺状突起。
实验三: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材料与仪器:常见的种子(如豌豆、黄瓜等)、苗盘、水、蒸馏水、棉花。
操作步骤:1.将棉花放入苗盘中,然后用蒸馏水湿润棉花。
2.将种子均匀地摆放在湿润的棉花上。
3.盖上透明的盖子,以保持湿度。
4.每隔一段时间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并记录下来。
5.注意观察萌发后的根部、茎部和叶片的形态和特征。
观察记录:第1天:种子开始吸水膨胀,外面的硬壳逐渐软化。
第3天:种子破裂,出现幼小的根。
第5天:根伸长,开始发芽。
第7天:发芽的种子上长出了绿色的叶片。
中考生物实验大全 主要实验

主要实验七年级上实验一: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二: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表面爬的快探究问题:蚯蚓在什么样的表面爬的快?探究假设:蚯蚓可能在硬纸板上爬的快实验步骤:并排摆放一个硬纸板和一块玻璃板,并画上一条起跑线,然后在硬纸板和玻璃板上各放一条蚯蚓,把他们放在同一起跑线上,看看谁爬的快探究结论:蚯蚓在硬纸板上爬的快实验三: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探究问题: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会不会产生反应?探究假设: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会产生反应实验步骤:在一个载玻片上,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然后用玻璃棒在两个培养液间划一下,使得两个培养液连接起来,然后在左侧的培养液中加入少许实验,另外一滴不加,放入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运动。
探究结论: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会产生趋利避害的反应实验四: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探究问题: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什么?探究假设: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水实验步骤:取两个培养皿,一个培养皿中放入干燥的土壤,一个培养皿中放入湿润的土壤,在两个培养皿中放入等量的大小相同良好的种子若干个,将两个培养皿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计算种子的发芽率探究结论: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水实验五:探究根的生长部位实验六: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步骤:1.取两只烧杯,一只装有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另一只装自来水。
2.将一株幼苗的根插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的烧杯中,放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后,观察茎和叶会出现什么现象(萎蔫)。
3.将上面的幼苗迅速放入盛有自来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茎和叶又会出现什么现象(恢复挺拔)。
实验七:含氮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步骤:1.小组栽培两株番茄幼苗:将洗净的小石子装入两只可乐瓶中,各栽入一株同样大小的番茄幼苗。
2.一株只浇自来水,另一株除了浇自来水外,还施加适量的含氮的无机盐。
3.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株幼苗的大小和颜色实验八:茎的疏导功能步骤:1.在盛有被稀释了的红墨水的锥形瓶中,插入一根带有几片叶的木本植物的枝条,放在温暖的阳光下。
表1:初中人教版初中生物所有实验汇总之欧阳德创编

11.观察种子的结构
12.观察叶片的结构
探究实验
1.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2.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3.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4.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5.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
6.探究二氧化碳是否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模拟实验
1.制作动物细胞模型
七年级下册
观察 实验
1.观察心脏的结构
2.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表1:初中生物观察实验、探究实验和模拟探究实验
时间:2021.03.07
创作:欧阳德
教材
类别
实验
七年级上册
观察实验
1.观察常见的藻类植物
2.观察常见的苔藓植物
3.观察种子与果实的关系
4.观察花的结构
5.观察根毛
6.观察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
7.观察植物细胞
8.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9.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3.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4.胆汁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5.呼吸运动与膈的运动的关系
探究实验
1.探究晚婚的意义
2.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4.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5.测定反应速度
6.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模拟实验
1.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八年级上册
观察 实验
1.观察鱼的外形与游泳
2.观察鱼的呼吸与鳃的外形
3.饲养和观察蚯蚓
探究实验
1.探究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2.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3.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4.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
5.探究蚂蚁的通讯
6.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初中生物观察实验(共22个)演示实验(共9个)汇总

初中生物观察实验汇总1 显微镜的使用【目的要求】1、识别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和作用2、初步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3、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材料用具】显微镜、擦镜纸、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方法步骤】1取镜2放镜3安装目镜与物镜认识显微镜的构造1、认识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和作用。
2、仔细观察目镜和物镜的特点3、转粗、细后观察镜筒位置变化4、转动反光镜,辨别两面的区别5、观察遮光器上光圈的大小显微镜的使用:1、对光A转粗准焦螺旋,升起镜筒B转转换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C转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D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2、安放装片:压片夹固定标本3、观察A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B左眼看目镜,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
C缓缓移动装片至中央,注意物象移动方向,视野中往哪边偏就往哪边移。
4、整理和存放A实验结束后,先提升镜筒,取下装片。
B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干净,如果目镜和物镜弄湿或弄脏,用擦镜纸擦干净C将镜筒降至最低处,镜身保持竖立,放回原处。
【讨论】1、显微镜构造中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2、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过程主要包括哪些步骤?3、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象与装片上的实物相比,在大小、形状等方面有什么不同?2 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目的要求】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细胞的结构2、初步学会画细胞的结构【材料用具】显微镜、稀碘液、生理盐水、清水、消毒牙签,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洋葱【方法步骤】根据下面提供的两组实验,分组(或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实验结束后交流实验结果和体会1、制作临时装片2、观察细胞结构A观察视野内参照图找细胞及各部分结构B画图并标注名称【讨论】1、制作临时装片大致分为哪几个步骤?2、人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比较他们的异同。
3 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目的要求】通过观察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认识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材料用具】草履虫培养液,牛肉汁、食盐、载玻片、吸管、放大镜等【方法步骤】1、在洁净的载玻片左侧A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活动2、在载玻片右侧B处滴一滴牛肉汁,用吸管划通A、B形成连桥,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3、在牛肉汁外侧边缘放数粒食盐,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
生物实验的展示与分享

生物实验的展示与分享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环境因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实验材料:- 4个小盆- 4种不同的种子- 水- 日光灯实验步骤:1. 在每个小盆中放入适量的土壤,并标记盆1至盆4。
2. 在盆1中播种一种种子,盆2中播种另一种种子,盆3中播种第三种种子,盆4中播种第四种种子。
3. 为每个小盆浇适量的水,保持土壤湿润。
4. 将所有小盆放在日光灯下,以确保充足的光照。
实验结果:经过数天观察,可以记录下每一盆种子的发芽情况,并进行比较。
观察种子的发芽速度、幼苗的高度、叶片的颜色等因素。
实验二:昆虫观察实验实验目的:观察昆虫的生命周期并了解其生态习性。
实验材料:- 显微镜- 昆虫标本- 放大镜- 透明容器- 饲料(花蜜或果实)实验步骤:1. 选择一种昆虫标本,如蝴蝶或蚂蚁。
2. 使用显微镜观察昆虫身体结构,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3. 准备透明容器,放入少量饲料(花蜜或果实)。
4. 将昆虫标本放入容器中,并观察其行为。
5. 每天观察昆虫的生态习性,如觅食、繁殖等,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根据观察结果,可以了解到昆虫的生命周期、饮食习性以及其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表现。
同时,通过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我们还能观察到昆虫的微小结构并了解其身体构造。
实验三:细胞分裂实验实验目的:观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的变化。
实验材料:- 显微镜- 细胞样本(如洋葱皮)- 盖片- 甲醇- 染色剂(如乙苯橙)实验步骤:1. 将洋葱皮剥取一小片,放入盖片上。
2. 加入几滴甲醇,用盖片覆盖,并轻轻压平,以使细胞扁平且不留空气泡。
3. 将染色剂滴在盖片的一侧,以使染色液覆盖细胞样本。
4. 将盖片放入显微镜下,调整合适的倍率,并观察细胞的变化。
5. 记录下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可以看到细胞的分裂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可以记录下细胞核的变化、染色体的移动以及细胞膜的分裂情况。
通过以上实验的展示与分享,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物领域的科学知识,培养对生物的兴趣,同时也促进了科学的学习和交流。
初中必考生物实验

初中必考生物实验
生物是我们周围的一切,也是我们自身的组成部分。
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几个初中必考的生物实验吧。
实验一:观察小麦的发芽过程
材料:小麦种子、水、玻璃器皿、毛巾
步骤:
1.将小麦种子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
2.将浸泡后的小麦种子放在玻璃器皿中,用毛巾盖上。
3.每天观察小麦的发芽情况,并记录下来。
实验原理:小麦种子在吸收水分后,会开始发芽,从而生长出幼苗。
通过观察小麦的发芽过程,可以了解到种子的生长原理。
实验二:观察蜗牛的运动
材料:蜗牛、玻璃器皿、水
步骤:
1.将蜗牛放入玻璃器皿中。
2.在玻璃器皿内加入少量水。
3.观察蜗牛的运动情况,并记录下来。
实验原理:蜗牛的运动是通过其腹足肌的收缩和伸展来实现的。
在水中,蜗牛的运动会更加明显,观察蜗牛的运动可以了解到蜗牛的运动原理。
实验三: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
材料:水稻、无菌试管、酚酞溶液、酸性碳酸钠溶液
步骤:
1.将水稻叶片放入无菌试管中。
2.在试管中加入酚酞溶液和酸性碳酸钠溶液。
3.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原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吸收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氧气和葡萄糖。
在实验中,酚酞溶液会随着二氧化碳的吸收而变色,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可以了解到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以上就是几个初中必考的生物实验,通过实验的方式,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的原理和运作方式。
人教版初中生物所有实验归纳总结

人教版初中生物所有实验归纳总结1. 实验一:观察蒜瓣在不同浓度的食盐溶液中浸泡后的变化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观察到蒜瓣在不同浓度的食盐溶液中浸泡后的变化。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渗透压对生物体的影响,从而认识到细胞在不同渗透压环境下的变化和适应能力。
2. 实验二:观察酵母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产生气泡的情况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酵母的呼吸作用和渗透压对酵母生长的影响。
通过观察酵母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产生气泡的情况,可以加深我们对生物细胞渗透调节的理解。
3. 实验三:观察水稻盆栽中干旱和过湿条件下水稻的生长情况通过对水稻在干旱和过湿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水稻的生长适应性和抗逆性。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植物的生长调节机制,以及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4. 实验四:观察水蚤在不同水温下的生长和繁殖情况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蚤对水温的适应能力,以及繁殖速率的变化。
通过观察水蚤在不同水温下的生长和繁殖情况,我们可以深入探讨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存和繁衍策略。
总结:通过以上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深刻理解渗透压对生物体的影响、生物的生长调节机制,以及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
这些实验不仅帮助我们学习生物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实验技能。
个人观点:我认为这些实验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生物知识,并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实验,让我们能够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生物这一学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物学研究的需求越来越大。
生物学的实验教学便成为了初中生物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观察蒜瓣在不同浓度的食盐溶液中浸泡后的变化。
这个实验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渗透压对生物体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22个观察实验9个演示实验。
更多科目微课,请扫二维码。
◆观察实验1显微镜的使用目的要求:1、识别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和作用2、初步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3、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材料用具:显微镜、擦镜纸、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方法步骤:1取镜2放镜3安装目镜与物镜认识显微镜的构造1、认识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和作用。
2、仔细观察目镜和物镜的特点3、转粗、细后观察镜筒位置变化4、转动反光镜,辨别两面的区别5、观察遮光器上光圈的大小显微镜的使用:1、对光A转粗准焦螺旋,升起镜筒B转转换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C转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D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2、安放装片:压片夹固定标本3、观察A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B左眼看目镜,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
C缓缓移动装片至中央,注意物象移动方向,视野中往哪边偏就往哪边移。
4、整理和存放A实验结束后,先提升镜筒,取下装片。
B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干净,如果目镜和物镜弄湿或弄脏,用擦镜纸擦干净C将镜筒降至最低处,镜身保持竖立,放回原处。
讨论:1、显微镜构造中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2、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过程主要包括哪些步骤?3、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象与装片上的实物相比,在大小、形状等方面有什么不同?2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目的要求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细胞的结构2、初步学会画细胞的结构材料用具:显微镜、稀碘液、生理盐水、清水、消毒牙签,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洋葱方法步骤:根据下面提供的两组实验,分组(或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实验结束后交流实验结果和体会1、制作临时装片2、观察细胞结构A观察视野内参照图找细胞及各部分结构B画图并标注名称讨论1、制作临时装片大致分为哪几个步骤?2、人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比较他们的异同。
3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目的要求:通过观察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认识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材料用具:草履虫培养液,牛肉汁、食盐、载玻片、吸管、放大镜等方法步骤1、在洁净的载玻片左侧A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活动2、在载玻片右侧B处滴一滴牛肉汁,用吸管划通A、B形成连桥,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3、在牛肉汁外侧边缘放数粒食盐,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
讨论:草履虫怎样运动?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草履虫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4观察水绵目的要求:通过显微镜观察水绵的结构材料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标本瓶、滴管、水绵等方法步骤1、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夹住少量的水绵放在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2、将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注意观察每一条水绵的形态。
3、对照课本上的图片,识别一个水绵细胞的结构讨论:1、水绵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2、水绵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3、影响实验观察效果的因素有哪些?5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目的要求1、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2、了解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部位材料用具:有分枝的植物,透明塑料袋,细线等方法步骤1、取一株生长健壮的绿色植物,选出三个枝叶相似的枝条,分别做以下处理:甲去掉全部叶片,乙去掉部分叶片,丙不做处理2、用三个不透气的塑料袋分别罩上选出的枝条,用细线将袋口扎紧3、将植株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塑料袋内的现象讨论:1、各塑料袋内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2、为什么要对三个枝条做不同的处理?6观察叶片的结构目的要求1、练习制作徒手切片2、认识叶片各部分的结构特点材料用具新鲜的植物叶片,清水、双面刀片,镊子,毛笔,培养皿,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1、用镊子取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平展在载玻片上2、用手捏紧两个并排的双面刀片,迅速切割载玻片上叶片3、将切下的薄皮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4、用毛笔蘸取最薄的一片,将切面平整展放在滴有清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制成临时切片。
5、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
6、用镊子从新鲜植物叶片上分别撕取一小块上表皮和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对照图示观察植物的保卫细胞和气孔讨论:1、描述保卫细胞的形态、结构以及气孔在上、下表皮的分布特点。
2、描述叶肉细胞、表皮细胞的形态以及排列特点。
7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目的要求: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2、验证光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材料用具盆栽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等方法步骤1、将生长旺盛的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2、选一叶片,用黑纸片把该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该叶片,去掉遮光的黑纸片3、将该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含有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4、取出黄白色叶片并用清水漂洗,然后平铺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5、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讨论:1、脱去绿色的叶片遇碘后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2、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3、为什么要把天竺葵地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4、为什么要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脱色时为什么要隔水加热?8观察蝗虫目的要求:了解蝗虫的形态特点材料用具:蝗虫,放大镜,镊子,解剖盘等方法步骤:将蝗虫放到解剖盘中1、轻轻的捏一下蝗虫的身体,体会一下手的感觉2、数一数蝗虫的身体的胸、腹各有多少体节。
(胸部体节3个,腹部体节11个)3、观察蝗虫的足(发达的足和翅使蝗虫善飞善跳,扩大了蝗虫的生活范围、)触角(触角为蝗虫带来敏锐的嗅觉)的分节情况和翅的特点4、观察蝗虫气门(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的位置和数量。
(气门从中胸开始,到后胸,直至第八腹节,每节一对,因此共有10对。
)讨论:1、蝗虫的躯体可以分成哪几部分?2、蝗虫的足、翅、触角各有何特点?这对蝗虫的生活有何意义?3、体表坚硬对蝗虫有什么意义?4、推测蝗虫气门的作用?9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目的要求:了解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材料用具:活鲫鱼、鱼的骨骼标本,清水、玻璃缸等方法步骤:1、观察鲫鱼的体色,体型、鳞片。
认识各种鱼鳍2、观察各种鳍如何配合鱼的运动3、观察鱼口的开合与鳃盖后缘的张合之间的关系4、触摸鱼的体表,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5、观察了解鱼鳃的结构6、观察鱼的骨骼标本,了解鱼脊柱的构造特点。
讨论:1、鱼类的体形和体色,在鱼的水生生活中有什么意义?2、描述鱼各种鳍的作用?背鳍: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若失去,会失去平衡而侧翻。
胸鳍和腹鳍:平衡,若失去,鱼体会左右摇摆不定。
尾鳍:决定运动方向,若失去,鱼不会转弯。
臀鳍: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若失去,身体轻微摇晃。
鱼鳍还有感知水流的作用,故不能失去。
3、鱼口与鳃盖的交替张合,在鱼的水生生活中起什么作用?4、鱼的脊柱是如何构成的?10观察家鸽目的要求:了解家鸽与飞行生活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材料用具:家鸽、家鸽的骨骼标本等方法步骤:1、观察并描述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体形、翼和羽毛的特点2、摸摸家鸽的胸部肌肉,感受其特点3、了解家鸽骨骼的特点讨论:1、家鸽的运动体系是怎样的?2、家鸽的翼羽和尾羽的排列有何特点?(有几排大型的正羽,覆瓦状排列成扇形)3.家鸽的骨骼、肌肉各有什么特点?4、家鸽的形态、结构特点对其飞行生活有什么意义?体型流线型:减小飞行阻力,降低飞行能耗;骨骼中空:减小体重,降低飞行能耗;气囊结构:减小体重,增加浮力;双呼吸:加强供氧,提高飞行效率。
11观察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目的要求:观察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知道动物学习行为的形成过程材料用具:饥饿的小动物,小木桩,细绳和食物方法步骤1、用细绳的一端拴一只饥饿的小动物的适当部位2、在教室外找一块空地,将两根木桩钉在地上,两木桩之间相距30-------50厘米3、将细绳的另一端拴在木桩上,在地面的适当位置放一些食物,将细绳绕过第二根木桩使动物不能直接取到食物4、观察动物的行为,并记录动物怎样解决问题及尝试的次数5、过一段时间再重复这个实验,观察并记录动物尝试的次数有无变化。
注意问题:1、要离开适当的距离观察,不要惊吓动物2、要注意安全,防止被动物咬伤讨论:1、实验动物是怎样取得食物的?(经过多次尝试最终绕开第二根木桩而取得食物)2、重复试验中动物取得食物的尝试的次数有什么变化?(尝试的次数减少)3、不同的动物学会绕道取食有快慢差别吗?(有越是高等的动物尝试的次数越少)12观察细菌的形态目的要求:1、初步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2、通过观察细菌的永久装片,知道细菌的形态特点。
材料用具显微镜,细菌的永久装片方法步骤1、将细菌的永久装片安装在显微镜上,用低倍镜观察,2、移动装片,将欲观察的对象移到视野的中央3、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4、慢慢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5、仔细观察各种形态的细菌,并绘出看到的细菌形态简图讨论:1、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为什么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的对象?(主要是高倍镜下能观察的物体范围较小,不易找到观察目标,其次使用高倍物镜寻找观察对象容易压破镜头)2、转换高倍物镜时,为什么要转动转换器而不是直接扳动物镜?3、你观察的细菌形态有哪几种?13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目的要求1、认识酵母菌的形态、结构特点2、认识霉菌的形态材料用具:酵母菌培养液,长霉的橘子皮或馒头片,培养皿,盖玻片、载玻片、镊子,滴管,吸水纸,碘液,解剖针,放大镜,显微镜等1、观察酵母菌A用吸管吸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均匀地涂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高倍镜观察,就可以看到一个个椭圆形的小细胞,细胞中有明显的液泡,这就是酵母菌B在盖玻片的一边滴加一滴碘液,从另一边用吸水纸吸引,就能看到被染成棕色的细胞核2、观察霉菌A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观察培养皿中的橘子皮或馒头片上的霉菌B可以用解剖针挑取一些菌丝,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并小心仔细的铺开,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丝的结构及孢子等讨论:1、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酵母菌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试着画一个酵母菌的形态图。
2、霉菌与酵母菌的形态有什么区别?14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目的要求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材料用具锥形瓶,玻璃管,橡皮管,澄清的石灰水方法步骤1、向甲乙两个锥形瓶内注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2、缓慢吸气和呼气,吸气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切勿将石灰水吸入口中)呼气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3、观察甲乙两个锥形瓶内澄清的石灰水发生的变化。
讨论:1、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用手交替捏紧或松开橡皮管?2、两个锥形瓶内石灰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15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目的要求: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材料用具:显微镜,人血的永久涂片方法步骤:1、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2、对照图,辨认红细胞,白细胞,比较他们的形态特点和数量讨论:1、你是怎样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尝试描述他们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