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心理学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个体差异性的PPT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定义
01
研究0-6岁儿童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02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儿童心
理发展的个别差异等。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意义
03
为儿童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帮助教师理解儿童行为背后的心
理原因,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4
研究对象与任务
10
思维发展
思维概述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特点
定义、分类及在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 用。
包括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 、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等。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影响因素
如知识经验、语言能力、教育环境等。
2024/1/26
促进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教育策 略
提供丰富的知识经验、鼓励儿童提问和探 究、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
社会对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期望和评价,这导致了一些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形成。这些刻 板印象可能限制了儿童的发展潜力和选择范围,因此应该被打破和消除。
22
06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干预策 略
2024/1/26
23心理健康Βιβλιοθήκη 述1 2心理健康定义
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健康状态,能 够适应环境、积极应对挑战、实现自我价值。
2024/1/26
社会技能
掌握与他人交往的技能, 如合作、分享、轮流等。
社会情感
培养对他人的同情、关心 和爱心,建立良好的人际 关系。
14
道德发展
道德认知
理解道德规范和原则,知道什么 是对和错。
2024/1/26
道德情感
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如对不 公正行为的愤怒和谴责。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本部PPT课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本部PPT课件

都有一定影响。
能力发展
基本能力
学前儿童在感知、运动、语言和社交等方面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 如走、跑、跳、抓握、语言表达能力等。
能力发展的阶段
学前儿童的能力发展可以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操作 阶段和符号阶段等。
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基因、环境刺激、教育训 练等。
情绪调节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逐渐 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控制 情绪的表达和反应,以适应环境
和社交需求。
情绪表达
学前儿童开始能够通过面部表情、 肢体语言和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
绪,与他人分享情感体验。
社会性发展
社交技能
学前儿童逐渐发展出与同龄人和成人建立关系的能力,愿意分享 自己的玩具和经验,也愿意帮助别人。
道德观念
在学前阶段,儿童开始形成初步的道德观念,能够理解并遵守一些 简单的规则和指令。
性别角色
学前儿童逐渐开始理解并接受性别角色的差异,模仿和学习与自己 性别相关的行为和角色。
自尊与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尊心
学前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 的价值,希望得到他人的 认可和赞扬,对批评和拒 绝也变得敏感。
自我评价
学前儿童开始能够评价自 己的能力和表现,对自己 的优点和不足有初步的认 识。
通过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帮助学前 儿童建立积极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游戏疗法
利用游戏的形式,帮助学前儿童表达情感、 宣泄情绪,解决心理问题。
家庭治疗
通过改善家庭环境、家庭关系和家庭成员的 互动模式,解决学前儿童心理问题。
团体疗法
通过小组活动和互动,帮助学前儿童建立社 交技能和同伴关系。
家庭教育指导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本部ppt课 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ppt课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ppt课件

佛洛依德认为人格有三个层次,分别是:本我、自我和
超我。
意识
与外界接触
前意识 超我
自我
潜意识
本我
第一章绪论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管材垂直角切断管材,边剪边旋转,以保证切口面的圆度,保持熔接部位干净无污物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理论及方法
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的五个渐次阶段
第一章绪论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管材垂直角切断管材,边剪边旋转,以保证切口面的圆度,保持熔接部位干净无污物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及方法
(五)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1
❖ 探讨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2
❖ 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学
3
❖ 提出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中
1.口腔期(出生-1岁) 2.肛门期(1-3岁) 3.性器期(3-6岁) 4.潜伏期(6-11岁) 5.两性期(12岁以后)
第一章绪论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管材垂直角切断管材,边剪边旋转,以保证切口面的圆度,保持熔接部位干净无污物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理论及方法
2.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也称生理发展,是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
生理成熟依赖于种系遗传的成长程序,有一定的规律性。 生理成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是使心理活动的出现或
发展处于准备状态。
第一章绪论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管材垂直角切断管材,边剪边旋转,以保证切口面的圆度,保持熔接部位干净无污物
三、研究意义
(一)为辨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为一切从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实际工作者提供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ppt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ppt

矫治方法:针对学前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治,包括游戏疗法、音乐疗法等
家庭支持: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关注对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和矫治至关重要
学校支持:学校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帮助学前儿心理发展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提高教育效果。
培养儿童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有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展。
推动儿童教育改革: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可以为儿童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儿童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感知觉发展的意义: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对其认知、语言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家长和教师应重视儿童的感知觉发展,为其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添加标题
记忆发展
记忆策略:学前儿童逐渐学会使用各种记忆策略,如复述、联想等
记忆与语言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对其记忆能力有重要影响
记忆发展的阶段:学前儿童的记忆发展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个阶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儿童的行为和心理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发展差异和个体差异,从而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儿童的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和改进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
发展特点:自我意识萌芽、情绪调节能力提高、社交能力逐渐增强
影响因素:遗传基因、家庭环境、教育方式
性格特征:外向型、内向型、混合型
能力表现和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阶段
自我意识萌芽
情绪调节能力提高
社会性发展与同伴关系
兴趣和爱好培养

心理发展及个体差异PPT课件

心理发展及个体差异PPT课件
以人格发展也是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向前发展。
(1)乳儿期(0-1.5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2)婴儿期(1.5-3岁):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怯感和疑虑 (3)学前期(3-6岁):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 (4)学龄期(6-12岁):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 (5)青少年期(12-18岁):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 (6)成年初期(18-25岁):基本的亲密感对基本的孤独感 (7)成年中期(25-60岁):基本的繁殖感对基本的停滞感 (8)成年晚期(60岁以上):基本的自我完善感对基本的绝望感
• 学习风格可以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 社会因素三个层面。
• 心理因素又可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 方面。
2021
32
邓恩学习风格要素及其表现(P72)
2021
33
2021
19
年 龄 发展任务
重要事件
发展顺利的表现
危机描述 危机未得到彻底解决的表现
出生~ 18个月
信任对怀疑
喂食
婴儿与看护者建立初步的爱与信 认为外在世界是不可靠的,在8个月 ~3岁
自主对羞怯
吃饭、穿衣、如 开始出现符合社会要求的自主性
厕训练
行为
缺乏信心,产生羞愧感
2021
15
2021
16
二、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维列鲁”学派:又称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 斯基和他的学生列昂节夫、鲁利亚为代表而形成的一个较大的心理学 派别。
• 认为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 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文化 历史发展理论)
977:322
4000:1
他还搜集了80对双生子的资料,企图证明人的心理完全是遗传的。

教育心理学认知发展个体差异与教学 PPT

教育心理学认知发展个体差异与教学 PPT
• 一是元成分(metaponents),是指人们决定智力问题性质、 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分配资源的过程。
• 二是执行成分(或操作成分,performance ponents),是 指人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
• 三是知识获得成分(knowledge-acquistion ponents), 是指人筛选相关信息并对已有知识加以整合从而获得新 知识的过程。
• 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经验的自动化)。
如何去测量一个人的智力水平?
智力的测量
❖ 心理测验的必备条件 ❖ 1、信度
▪ 信度(reliability)是指一个测验所测得的分数的可靠性或稳定性。
❖ 2、效度
▪ 效度(validity)是指一个测验欲测量某种心理特征的准确程度。
❖ 3、常模
• 所谓情境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它有三 种形式。
• 一是习惯,指人们通过发展有用的技能和行为使自己习惯 环境的能力。
• 二是选择,指人们在环境中找到自己适当位置的能力。
• 三是塑造。假如个人不能或不能特别好地习惯他的环境 或不能选择一个新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智力活动估计对环 境本身进行塑造。
▪ 关于经验智力,一个有能力的人比无能力的人能够更有 效地习惯新的环境;能较好地分析情况,用脑筋去解决问 题,即使从未遇到过的问题;经过多次解决某个问题之后, 就能不加思索、自动地启动程序来解决该问题,从而把 节约下来的心理资源用在别的工作上。这种能力就称 为经验智力。
• 它包括两种能力:
• 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经验的形成),
▪ 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ponent subtheory of Intelligence)、智力情境亚理论(contextual subtheory of intelligence)和智力经验亚理论 (experienced subtheory of intelligence)。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心理学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个体差异性的PPT 儿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其学习、发展的特点也不尽相同。

有的儿童,出生时几乎完全是“蒙昧”状态,他们就是我们所说的没有记忆、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什么是学习等等,因此无法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随着他们的成长,他们已具备了“个体差异性”(metaphenic analysis)概念。

个体差异性是指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或劣势都是由这个个体固有的差异造成的。

在具体表现上有:智力、身体、情感、性格等。

一般来讲,智商越高人往往就越容易受到挫折等因素的影响。

当我们发现一个人发展过程中存在各种个体差异时,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对这种差异进行科学地解释和归因。

一、智力差异
智力水平是智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智力水平最高的人,他们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都比较全面,他们的思维方式也比较成熟,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一般来说,智力低下的儿童,他们具有一种先天的缺陷,即身体受过严重的创伤,即身体发育存在问题,从而影响他们智商的发挥。

一般来讲,高智商儿童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表现出巨大的潜能。

虽然智力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是如果能够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与利用,就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如前苏联心理学家弗拉基米尔?瓦尔巴乔夫在《人的智力》一书中指出:“智力水平”。

智力是个体思维水平和处理问题能力水平的综合表现,智力越高者处理问题能力越强、适应环境和处理困难事件能力越强。

因此他认为智商高的人一般具有与普通人一样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智力是我们所理解、生活与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不同国家、地区在智力水平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二、身体差异
身体条件的差异可能表现为身体的大小、颜色等。

这些差异不是人为可以改变的,也不是任何其他因素能够决定的。

身体不同的儿童在认知发展方面有明显区别。

儿童在学习上具有显著的生理机能差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天性低血糖症。

患有先天性低血糖的儿童可能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语言发育迟缓等情况。

同时,孩子的肌肉力量、速度、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的生理差异也会影响其动作发育。

儿童的大脑发育受大脑结构因素影响较大,如:脑皮层神经元数量、功能、形状等。

孩子不同肢体方面的差异也是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善的。

三、情感差异
1、注意差异:对儿童而言,注意是一个共同关系。

人们经常说“我注意了,你也注意了”。

一个儿童往往对这个事物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注意,所以当他的注意得到了满足,他的注意就会得到发展;如果没有满足,他就会感到失落。

相反,一个儿童对所获得的刺激,没有充分的认知就会感到厌恶。

2、控制差异:人的控制能力通常是随着年龄而发展的。

当儿童在小规模地出现某种行动时,他的控制能力会受到一定影响;当儿童经历一些强烈而直接的行为时,他的控制能力也存在着差异……所以,我们经常说:控制能力与年龄呈正相关,儿童有相应地行为能力时与年龄呈负相关。

四、性格差异
性格分为三种类型:积极的、消极的和非积极的。

所谓积极的或者消极的性格特征就是在情绪上通常表现为积极,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被人所忽略。

例如,与积极性格相比,消极性格比较倾向于回避问题,并且在行为上也会比较慢。

消极的性格表现为经常逃避问题,甚至表现得过于懒散。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有些人经常感到自卑、不自信的原因。

消极性格表现为总是担心不安全,担心自己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帮助等。

而积极性格表现为乐于冒险和不惧危险等。

五、语言能力及学习策略的差距
在语言发展方面,正常儿童对外部世界比较了解,能及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并能进行有效的学习。

然而,一些聪明的孩子对外部世界却缺乏认知,比如缺乏与人的交流,他
们不能很好地掌握语言的内容和形式,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甚至有的时候只能发出一两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导致他们难以与他人交流,同时一些聪明的儿童还会经常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导致理解上的错误。

如果一个孩子是因为他的听力损失较重导致语言能力差、发展较慢、学习效率低甚至完全失去学习机会,那么我们就应该帮助他积极地进行语言学习和发展。

例如:在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知识中,有一种比较重要的学习策略是“边读边说”或“边听边说”。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语用能力和认知能力。

另外还有关于“不理解式学习”等学习策略的研究发现: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将不同记忆方式组合起来,才能提高反应速度。

在这种“混合记忆方式”下,幼儿即使能够做到学习到东西也需要很长时间。

六、社会交往能力的不足及与他人互动策略存在的不足
父母常常会发现,那些高智商的孩子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得更有组织、更有条理、更有控制感和自我实现感。

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社交达人”(Mercury)和“人际关系大师”(Human)的主要特征。

当然,孩子们在这种交往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比如他们在幼儿园中总不能独自玩耍,但他们会主动去结交朋友;但即使这样仍然不能满足他人的需要。

除此之外,儿童在与他人互动时还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难以克服的社交恐惧(Roth& Brown)、过于谨慎等。

但是由于他们拥有独特的能力,这些困难也是可以克服和消除的。

同时,一些研究者还发现高智商儿童更善于从情感反应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低智商小孩子则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有研究者指出儿童社会交往能力是一种自我控制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