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_教学设计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知识点和难点较多,是这一学期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学通过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观;通过对心脏的结构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更是对前一章知识营养物质吸收进入血液后的去向及如何被细胞利用作进一步的说明,并为后两章“人体的能量供应”和“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的学习作好知识储备而奠定基础。
二.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
(1)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说出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讨论、总结、表达的能力。
(2)通过对心脏的实验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课前的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搜集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在小组的合作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集体主意精神。
(2)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三.教学重点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四.教学难点心肌壁的厚薄与功能相适应;心脏瓣膜的开闭与血流方向的关系。
五.时间安排: 2课时六.课前准备教师:(1)挂图.(2)ppt课件等。
学生:搜集有关心脏病和心脏保养的知识。
教学过程导入课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向全身各组织细胞运送者氧气和养料。
同时,运走体内产生的废物,那吗,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的动力是什么哪?(心脏,)这一节我们就学习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板书课题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学习要点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用ppt课件让学生观察心脏在人体中的位置。
1.观察后回答:(1).心脏的位置:胸腔中央偏左,两肺之间,大小像拳头,(2)心脏是由什吗组织构成的?有啥功能?学生回答: 1.心脏的壁由肌肉组织构成,有收缩和扩张功能.(3).心脏四个腔的关系是怎样的?.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 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左右不通.2.心脏结构:(用ppt课件让学生观察心脏学生回答)①心脏有哪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②和心脏相连的血管有哪些?与左心室相连的是主动脉与右心室相连的是肺动脉与左心房相连的是肺静脉与右心房相连的是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③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吗结构?作用是什吗?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瓣膜;他的作用是使血液朝一个方向流动。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案
第四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案(共7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模型、图片和实物观察心脏的结构及瓣膜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通过观看视频心脏的工作过程和图片展示掌握心脏的功能。
(3)通过血液循环过程视频和学生活动,掌握血液循环途径,以及循环过程中血液颜色的变化。
(4)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合作完成探究活动的能力。
(5)课外实验为家人测量血压环节,可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利用模型、实物观察和多媒体视频学习心脏的结构及功能。
(2)通过图片展示、视频观看和学生活动完成血液循环途径的学习。
(3)通过技能训练和课外实践掌握巩固探究实验方法和时间测量血压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认识到拥有一个健康而强壮的心脏是非常重要的。
(2)利用所学血压测量技能帮助家人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渗透关心长辈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心脏的结构及功能。
【教学难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教学方法】师生互问互答完成课堂问题、动手实践、实物和模型展示、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探究、课外实践、动手设计循环途径、科学家故事引入。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准备心脏结构模型及图片;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有关心脏的疾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跳绳结束时,萌萌感到心脏狂跳不止,呼吸也非常急促。
剧烈运动时心跳加快,其意义是什么呢为什么运动员平时心跳比较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有关《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的知识。
二、复习讲解(一)心脏的外形、结构和功能1.心脏的外形和结构【心跳的体验】教师讲述:(1)将你的手按住胸腔的左侧,你能够摸到心脏的搏动。
(2)体验:原地跳跃20下,感受心脏的跳动。
学生回答自己有哪些感受。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课题背景: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以供给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将二氧化碳和废物排出体外。
对于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人体循环系统的运作原理。
课题目标:1.了解心脏在人体循环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其结构和功能;2.掌握心脏的泵血原理;3.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心脏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联。
教学内容与方法:一、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心脏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心脏的作用和位置,激发学生对心脏的兴趣。
二、理论学习(20分钟)1.讲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四个心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心脏壁、心瓣膜和血管等基本概念;2.讲解心脏的工作原理,包括心房收缩、心室收缩和心脏瓣膜的作用。
三、实际操作(30分钟)1.分发模拟心脏泵血过程的实验材料给学生,包括透明管、泵球、水、颜色剂等;2.将透明管连接模拟心脏的房室,使用泵球模拟心脏收缩与松弛的过程;3.在透明管中加入颜色剂,观察颜色剂随着心脏泵血的过程,流动到模拟人体各个部位。
四、讨论与总结(30分钟)1.学生展示实际操作的结果,并描述心脏泵血的过程;2.引导学生讨论心脏泵血的原理,结合实际操作的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3.引导学生思考心脏的异常与疾病,以及如何保持心脏健康。
五、延伸活动(20分钟)1.学生自行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心脏疾病的常见类型和预防方法;2.分组进行小研究,以小组展示的形式,推广一种心脏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课堂检测(10分钟)利用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检查学生对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理解程度。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1.鼓励学生互动,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并进行合作讨论;2.协助学生观察和实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3.确保学生理解泵血的原理和心脏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联。
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检测,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关键知识点;2.评估学生实际操作的结果和对心脏泵血原理的理解;3.评估小组展示的有效性和创造性。
七年级生物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特别是心脏四个腔室、瓣膜的作用及血液循环途径。
2.掌握心脏跳动的过程,包括心率、心音等概念,并能够分析心电图。
3.深入理解心脏疾病对血液循环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生物医学素养。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心脏跳动的视频、实物模型等,激发学生对心脏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心脏是如何工作的吗?它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简要回顾血液循环系统的基本知识,如血液、血管、心脏等,为新课的学习搭建知识框架。
(二)讲授新知
1.心脏结构:利用心脏模型、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心脏的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瓣膜(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的结构及功能。
2.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以下方法突破重点、化解难点:
a.利用多媒体课件、心脏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心脏结构及其功能。
b.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探究心脏跳动的过程及影响心率的因素。
c.结合病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心脏疾病对血液循环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医学素养。
6.总结反思,提高素养:在教学结束后,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生物学科素养。
7.课外拓展,拓宽视野:鼓励学生在课外查阅心脏相关资料,参加生物科普活动,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心脏跳动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心脏跳动的力量和节奏。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一份心脏结构图,标注出心脏的四个腔室、瓣膜及其作用,并在图中简要说明血液循环的基本途径。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包含心脏的结构及其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两大部分。
由于内容比较多,可由2个课时来完成。
本节设计为第1课时——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教学设计。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本课时也可以分成两个重要的部分:心脏的结构和心脏的泵的功能。
心脏的结构这一部分,教材安排了一个“观察与思考”,让学生先观察教师提供的心脏实物或者模型、图片,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心脏壁的厚薄,然后回答有关的讨论问题,以此来激发了学生对心脏结构的思考。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学生注意一些结构,并引导学生去思考其功能。
解决本“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很重要,有助于学生对心脏结构的认识和理解,为讲解心脏的功能作铺垫。
第二部分是心脏的功能。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教材先提出心脏像泵一样能够将血液泵至全身,接着引导出心脏其实是由两个泵同时工作的。
那么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教材采用图文解释的,并且图示出心脏工作过程中瓣膜的开和闭情况。
心脏泵的功能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师还可以借助动画演示或模具演示加以解释。
二、学生分析目前,初一年级学生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十分有限,现有的储备知识较少,但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未知的事物兴趣浓厚,所以抓住学生这样的心理特点教师恰当的启发、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地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主动地去参与课堂教学。
通过本节课学习加深学生对心脏——人体这一重要器官的认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卫生保健,拥有健康的体质。
三、设计思路本节教学依据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教师布置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并完成教材中的“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对重难点知识进行突破,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来进一步认识心脏的结构,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推测它的功能;对于心脏是如何工作的这一内容还可以进一步利用动画演示去辅助教学,生动形象、直观的演示效果,有利于营造愉悦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去理解、巩固强化知识,并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注意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并交流汇报。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人体心脏的位置2.识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过程与方法】1.识图能力:通过解剖实验观察、体验等活动识别人体心脏的解剖图及其所连接的血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识图能力。
2.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心脏瓣膜与心脏内血液流动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合作自学能力:在学习心脏解剖结构及其连接的血管时,均是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合作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脏生理功能增强体质,激励学生将来从事医学研究、解决医学难题,造福人类的目标和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理解与心脏相连的血管的位置及名称。
教学难点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讲授法四、预习安排了解心脏的结构图,准备制作心脏模型的工具五、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在学习今天之前我们先来观看两段视频,纪录片《急诊室的故事》。
通过观看视频,我们的来谈一谈感受心脏对于人来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平时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并不能感觉到心脏的跳动,然而任何人都不会忽略它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一颗活力十足的心脏,就是我们生命的发动机,它会持续强劲有力地收缩,把充满养分的血液打到全身各个器官,来维持生命的代谢,在我们漫长的几十年的生命力,心脏会持续规律有力的收缩,一秒也不会停歇。
前两节我们学习了物质运输的载体和管道,分别是血液和血管,我们知道了血液只有在血管中不停的流动,才能起到物质运输的作用,那么血液流动的动力到底来自哪里呢?对心脏。
心脏是如何来提供动力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二、)目标示学,自学指导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和认识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尝试通过观察揭开心脏之迷。
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案课时—《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优秀教案课时—《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知道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心脏的结构:心脏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2. 心脏的功能: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流动。
3. 心脏的跳动: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正常成年人的心率约为每分钟75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的跳动。
2. 教学难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心脏的结构。
2. 通过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心脏的功能。
3. 运用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心脏与健康的关系。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血液循环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心脏的结构:展示心脏的图片和模型,详细讲解心脏的四个腔及其功能。
3. 讲解心脏的功能:阐述心脏如何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流动,维持血液循环。
4. 讲解心脏的跳动:介绍心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正常成年人的心率范围。
5.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心脏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心脏模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6. 案例分析:分析心脏疾病对健康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保持心脏健康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心脏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9.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地呈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便于学生记忆。
10. 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心脏跳动和心率的认识。
3. 评价学生对心脏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心脏的图片、模型、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心脏疾病案例分析资料。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心脏输送血液的过程;了解心脏的疾病和保护措施。
2.能力目标: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能够解释心脏如何输送血液;能够分析心脏的常见疾病和保护措施。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心脏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二、教学重点: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心脏输送血液的过程;3.心脏的疾病和保护措施。
三、教学难点:1.心脏输送血液的过程;2.心脏的疾病和保护措施。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向学生展示一幅心脏结构的图片,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器官,它的功能是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并思考。
2.知识讲解(20分钟):a)介绍心脏的位置和形状,解释心脏是人体的泵,负责输送血液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b)详细讲解心脏的结构,包括心房、心室和心瓣的功能。
c)讲解心脏收缩和舒张的过程,提示心脏如何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将血液输送到全身。
3.活动探究(40分钟):a)实施小组讨论:把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一个负责人,其他成员合作完成讨论问题,负责人汇总成果并进行展示。
-问题一:心房和心室在收缩和舒张时有什么变化?-问题二:心瓣的作用是什么?它是怎么工作的?-问题三:心脏如何通过血管将血液输送到全身?b)实施演示实验:使用塑料瓶、气球和小管子组成模拟心脏和血管的装置,演示心脏输送血液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
4.深化延伸(20分钟):a)介绍常见的心脏疾病,如心绞痛、心脏病等。
解释这些疾病产生的原因和症状。
b)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心脏,提出一些建议,如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锻炼、保持心情愉快等。
5.总结与评价(10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并向学生提出问题,考察他们对心脏输送血液的过程和心脏保护措施的理解。
根据学生的回答评价本节课的效果。
五、板书设计:心脏的结构:-心房-心室-心瓣心脏的功能:-收缩和舒张-输送血液心脏的疾病:-心绞痛-心脏病保护心脏的措施:-健康饮食-适量锻炼-心情愉快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解释心脏如何输送血液。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1课时教学设计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立足于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跟据现在的生物实验开出率低尤其是学生分组实验更低的现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实验素材的昂贵和匮乏,使很多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因此本节课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创新:1.从实验材料的选取上下功夫,把猪心或羊心改为廉价易得的鸡心,鸡心虽小但是基本结构与哺乳动物心脏相似,并用设计的四个探究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逻辑推理和实践创新等探究能力和科学品质。
2.通过跟兴趣小组提前用猪心的做的实验效果进行PK,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和总结归纳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初中生物人教版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的教学内容。
本课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心脏结构和功能;第二课时血液循环途径,本节课将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节教学重点是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和难点较多,是这一学期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学通过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观;通过对心脏的结构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这节内容为学习“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更是对前一章知识营养物质吸收进入血液后的去向及如何被细胞利用作进一步的说明,并为后两章“人体的能量供应”和“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的学习作好知识储备而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无论从身体还是智力等方面来说,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对外界事物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但尚处于一种懵懂阶段,对于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都不甚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是感性的零碎的甚至是不科学的,所以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无法解释。
本节课将充分利用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直接经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系列思考题激发学生步步深入进行探究,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自主构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等有关知识。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心脏是人体的泵,掌握心脏结构和功能,了解心脏输送血液的过程以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
教学重点:学习心脏结构、功能和血液循环过程。
二、教学内容1.心脏的位置和结构。
2.心脏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3.血液循环过程。
4.心脏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心脏图片,询问学生心脏的位置在哪里,有什么功能。
2.学习心脏的位置和结构(20分钟)展示心脏的模型或图片,讲解心脏位于胸腔中,上端接左右两根大血管,下端接左、右心房,分为左心室和右心室,左右心室之间有隔离,左右心房之间也有隔离。
3.学习心脏的工作原理和功能(30分钟)(1)根据心脏的模型或图片,讲解心脏的工作原理和功能:心脏是人体的泵,通过心房和心室的蠕动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
(2)借助心脏的模型进行示范,让学生观察心房和心室的蠕动,并通过模型中的血管管道来模拟血液的流动过程。
4.学习血液循环过程(30分钟)(1)讲解血液循环过程:通过心肺系统将含有氧气和养分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然后再将含有二氧化碳和废物的血液通过静脉返回到心脏,再经过肺部排出废物,然后重新进入心脏进行循环。
(2)通过图片和动画的展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
可以使用教学软件或多媒体设备来辅助讲解。
5.学习心脏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20分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一些常见的心脏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并介绍预防和保健措施,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量运动、饮食均衡、合理休息等。
四、教学方法1.视觉教学法:通过展示心脏的模型或图片、血液循环的图片和动画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2.实物教学法:通过使用心脏的模型进行示范,让学生观察心房和心室的蠕动,并模拟血液的流动过程,加深学生对心脏工作原理和功能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1.建立小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询问和回答提出的问题,检查学生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教案课时—《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心脏的血液循环过程。
3. 能够解释心脏如何输送血液。
教学重点:1. 心脏的结构。
2. 心脏的功能。
教学难点:1. 心脏血液循环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心脏模型或图片。
2. 血液循环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模型展示心脏,引导学生关注心脏的外观和位置。
2. 提问:“你们知道心脏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二、探究心脏的结构(10分钟)1. 介绍心脏的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2. 使用血液循环图,解释心脏的血液循环过程。
3. 引导学生观察心脏模型或图片,了解心脏的结构特点。
三、理解心脏的功能(5分钟)1. 解释心脏如何通过收缩和舒张来输送血液。
2. 引导学生理解心脏的重要功能,即提供血液循环的动力。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提问:“我们学到了什么?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2.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疑问。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绘制心脏的结构图,并简要描述其功能。
2. 让学生研究心脏疾病,了解其影响和预防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心脏模型和血液循环图,帮助学生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作业布置旨在巩固学生对心脏知识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对心脏健康的研究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心脏疾病的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心脏健康的重视。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心脏的血液循环过程。
3. 能够解释心脏如何输送血液。
教学重点:1. 心脏的结构。
2. 心脏的功能。
教学难点:1. 心脏血液循环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心脏模型或图片。
2. 血液循环图。
教学过程:六、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模型展示心脏,引导学生关注心脏的外观和位置。
2. 提问:“你们知道心脏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七、探究心脏的结构(10分钟)1. 介绍心脏的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4篇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4篇【仅供学习参考,切勿通篇使用!】《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是初中生物学中学问点多且生理过程简单的课题。
尽管学生对心脏具有肯定的生活阅历和初步的感性熟悉,但学生所具有的学问和阅历仅仅是感性的,有些是零碎、片面的,甚至是不科学的。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将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学问、直接阅历等重要的课程资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细心创设问题情景,设置系列思索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阅历和学问,使学生通过观看、试验,以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主动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自主构建心脏的“构造和功能等有关学问。
为大家细心整理了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4篇,盼望可以启发、帮忙到大家。
篇一: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篇一一、设计思路:《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是初中生物学中学问点多,且生理过程简单的课题。
尽管学生对心脏具有肯定的生活阅历和初步的感性认知,但学生所具有的学问和阅历仅仅是感性的,有些是零碎、片面的,甚至是不科学的。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将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学问,直接阅历等重要的课程资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细心创设问题情景,设置系列思索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阅历和学问,使学生通过观看、试验,以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主动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自主构建心脏的构造和功能等有关学问。
本节课设计分为三大教学板块:类比分析,导入新课;主动探究,构建新知;复习提问,归纳总结。
三大板块将教学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融为一体。
三大板块的详细设计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整体感知:学生通过动一动,说出心脏的位置;看一看,描述心脏的形态;摆一摆,区分心脏的方位;想一想,推想心脏的功能。
2、局部探究:学生观看已经解剖开的猪的心脏实物,探究学习“心脏的内部构造”;推想房室瓣和动脉瓣的作用。
3、综合感悟: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悟生物体的结果与功能相适应性,认同体育熬炼对心脏产生的积极意义。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生物教案)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本节课将学习人体内最重要的泵——心脏,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理解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1.2 教学目标1. 知道心脏的位置和形状;2. 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3. 理解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章:心脏的位置和形状2.1 教学内容介绍心脏的位置和形状,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心脏的外观。
2.2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和模型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心脏的位置和形状。
2.3 教学活动展示心脏的图片和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心脏的位置和形状,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第三章:心脏的结构3.1 教学内容介绍心脏的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以及心脏的瓣膜结构。
3.2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和模型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心脏的结构。
3.3 教学活动展示心脏的图片和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心脏的四个腔室和瓣膜结构,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第四章:心脏的功能4.1 教学内容介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以及心脏如何推动血液循环。
4.2 教学方法通过动画和示例,让学生了解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以及心脏如何推动血液循环。
4.3 教学活动播放心脏收缩和舒张的动画,让学生了解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心脏如何推动血液循环。
第五章: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5.1 教学内容介绍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理解心脏是如何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以及如何将废物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5.2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5.3 教学活动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心脏是如何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以及如何将废物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第六章:心脏疾病简介6.1 教学内容介绍一些常见的心脏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以及这些疾病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6.2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心脏疾病的表现和影响。
教案课时—《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让学生理解心脏是如何输送血液的。
3.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输送血液的过程。
难点:心脏的瓣膜作用,心脏与血管的协调运作。
三、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心脏模型、图片和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心脏解剖图和血液循环图。
3. 准备小组讨论的资料和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心脏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心脏的外观和位置。
提问:“你们知道心脏是什么吗?心脏有什么作用?”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设置问题:“心脏有哪些瓣膜?它们的作用是什么?”3. 课堂讲解讲解心脏的结构,包括四个腔室、心脏瓣膜等。
通过动画演示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让学生理解心脏是如何输送血液的。
4. 互动提问提问学生关于心脏的知识,检查自主学习和课堂讲解的效果。
5. 小组讨论分发小组讨论资料,让学生围绕心脏与血管的协调运作展开讨论。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心脏解剖图和血液循环图,巩固所学知识。
8. 板书设计心脏的结构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脏的功能收缩:心脏收缩,血液被泵送到全身。
舒张:心脏舒张,血液回流到心脏。
六、教学评价评价方法: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
评价内容:1. 学生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心脏输送血液过程的理解。
3. 学生对心脏与血管协调运作的认识。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心脏科医生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心脏疾病和预防措施。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观察心脏模型和血液样本。
3. 开展心脏健康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并且是一个类似泵的工作原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心脏如何输送血液。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掌握心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b.了解心脏如何工作以输送血液。
2.技能目标:a.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b.能够解释心脏如何工作以输送血液。
3.情感目标:a.培养学生对人体循环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
b.培养学生对心脏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1.心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心脏如何工作以输送血液。
四、教学难点1.心脏工作原理的讲解。
2.心脏和血液循环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参与心脏工作的过程,加深对心脏的理解。
2.问题导学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即人体循环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2.概念解释和知识扩充(15分钟)a.首先,向学生介绍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b.继而,告诉学生心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瓣膜等。
c.接着,解释心脏如何工作以实现输送血液的功能。
3.情景模拟和理解(25分钟)a.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发一套心脏构造和功能的模型。
b.让学生按照模型的指引,亲自操纵模型进行操作。
通过观察模型的工作原理,学生将理解心脏如何输送血液。
c.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提出问题和疑惑,引导他们去思考和寻找答案。
4.知识巩固(15分钟)a.引导学生回答几个与心脏相关的问题,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b.如果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再次解释或进行示范来帮助学生理解。
5.拓展延伸(15分钟)a.让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进行心脏和血液循环的绘画作业,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七、课堂练习和作业1.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形式下回答几个与心脏相关的问题。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案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心脏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认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了解体育锻炼有益于心脏。
二、教学重点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
观察新鲜猪的心脏结构。
四、教学设计思路
在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实验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新鲜的猪心以及人的心脏模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主动获得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理解它们的功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在学习心脏的工作过程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心脏是如何工作的。
通过上述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认同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进而形成对心脏的保护意识。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猪的心脏、解剖盘、心脏模型、课件、光碟。
七、板书设计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_______心脏(第1课时)
一、心脏的位置、外形及大小
左心房____________肺静脉
二、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相通
左心室___________主动脉
右心房___________上、下腔静脉
相通
右心室___________肺动脉
血液流动的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舒兰十九中学
赵彦玲。
4.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 设计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梳理血液循环的路径,清晰展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
5. 提供病例分析,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探讨心脏疾病的原因和影响,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3. 心脏瓣膜的作用:防止血液倒流的机制。
难点:
1. 心脏内部结构的动态演示:心脏的工作原理及瓣膜的开闭。
2. 血液循环的复杂路径:体循环利用三维动画或心脏模型,直观展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心脏空间概念。
2. 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心脏的跳动和血液的流动,增强感性认识。
- 反馈作业情况: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提供个性化反馈。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完成相关作业,巩固知识。
- 拓展学习:学生阅读教师推荐的资源,了解保持心脏健康的生活方式。
- 反思总结: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总结自己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巩固新知识。
课堂
1. 课堂评价
- 提问:通过随机提问,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情况和理解程度。
- 观察:注意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观察他们是否能跟上教学进度,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 测试:在课堂中进行小测验,评估学生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理解掌握程度。
-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合作态度、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
板书设计
1. 目的明确:展示心脏的结构、功能和泵血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年级生物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案例课题: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东莞石排东翔学校陈添伟一、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流程图如下:《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是初中生物学中知识点多且生理过程复杂的课题。
尽管学生对心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感性认识,但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和经验仅仅是感性的,有些是零碎、片面的,甚至是不科学的。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将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知识、直接经验等重要的课程资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设置系列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经验和知识,使学生通过观察,在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自主构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等有关知识。
本节课设计分为三大教学板块:猜谜语,导入新课;主动探究,构建新知;归纳总结,延伸拓展。
三大板块将教学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融为一体。
三大板块的具体设计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整体感知:学生通过猜谜语,引出心脏知识;自身已知知识,描述心脏的位置,形态,大小;摸一摸,想一想,推测心脏的功能。
2.观察与思考:学生观察书本心脏结构图,讨论学习“心脏的内部结构”;推测房室瓣和动脉瓣的作用。
3.综合感悟: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悟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认识心脏及结构对人体生命的意义。
4.拓展创新: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心脏灌流实验”,进一步探究房室瓣和动脉瓣的作用;运用己有的血管知识和初步构建的心脏的有关知识,尝试勾画人体血液循环路线图。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1.描述心脏的结构。
2.描述心脏的工作过程。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描述心脏的工作过程。
能力目标1.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
2. 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己有的知识和经验构建新知识并进行创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进一步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设计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一课时: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授课人:油田学校秦丽丽
一、教材分析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课,是义务教育初中一年级人教版生物教材(下册)的内容。
本节教案主要讲述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和难点较多,是这一学期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案通过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观;通过对心脏的结构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这节内容为学习“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
二、教案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说出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讨论、总结、表达的能力;
(2)通过对心脏的实验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课前的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搜集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在小组的合作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集体主意精神;
(2)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三、教案重点
观察心脏的解剖模型,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四、教案难点
心肌壁的厚薄与功能相适应;心脏瓣膜的开闭与血流方向的关系。
五、课前准备
(1)心脏的解剖模型;
(2)多媒体课件;
(3)教案设计。
六、教案过程
七、作业练习册本节内容
八、板书设计 一、位置、形状 二、结构和功能
血液流动的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主动脉
心 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