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课堂作业新设计(2023春)(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5.《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5.《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相貌各异的我们》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人类的多样性,以及形成这种多样性的原因。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的肤色、眼睛、头发等外貌特征的多样性,以及这种多样性是由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对人类的遗传和变异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人类多样性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大多数学生可能会认为人类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外貌上,而对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对人类多样性的影响认识不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类的多样性,认识到人类多样性不仅仅体现在外貌上,还包括生理、行为等方面的多样性。
2.让学生了解形成人类多样性的原因,包括遗传和环境等因素。
3.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人类多样性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人类的多样性,以及形成这种多样性的原因。
2.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多样性不仅仅体现在外貌上,还包括生理、行为等方面的多样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人类多样性的原因。
2.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3.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和分享对人类多样性的理解和看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用于展示人类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2.准备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人类多样性的原因。
3.准备小组讨论的指导方案,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多样性。
例如:“你们认为人类有哪些多样性?”让学生列举人类的多样性表现,如外貌、语言、文化等。
2.呈现(10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人类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如不同肤色的婴儿、不同形状的眼睛和头发等。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的生理和行为多样性,如不同身高、不同运动能力等。
2.5《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本节课将设计以下教科学家,通过模拟实验来探讨遗传和环境对相貌的影响。
b. 实验:学生将进行一项简单的实验,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人的相貌特征,来分析遗传和环境对相貌的影响。
c. 游戏:学生将参与一项关于人类相貌多样性的游戏,通过游戏来加深对遗传和环境对相貌影响的理解。
2.5《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科学 教科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2.5《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科学 教科版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人类的相貌特征以及遗传和环境对人类相貌的影响。具体内容包括:1)人类的相貌特征;2)遗传和环境对相貌的影响;3)如何欣赏和接纳自己的相貌。
-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相貌各异的我们”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遗传和环境对相貌影响的理解。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人类相貌特征以及遗传和环境对人类相貌的影响。
-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遗传和环境对相貌影响的理解。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可能在理解遗传和环境对相貌影响的具体机制上遇到困难。他们可能缺乏对遗传学的基本知识,不了解基因和环境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于人类的相貌。此外,学生可能在面对自己的相貌时产生自卑或不安的情绪,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
小学科学《相貌各异的我们》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

小学科学《相貌各异的我们》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类相貌的基本特征和差异。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人类相貌差异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相貌的多样性,增强学生对人类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类相貌的基本特征和差异,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人类相貌差异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相貌的多样性,增强学生对人类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貌各异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观察自己和同学的相貌,准备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相貌特征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的相貌差异。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人类相貌的基本特征和差异,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 观察与分析: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自己和同学的相貌,让学生描述和分析人类相貌的差异,引导学生发现人类相貌的多样性。
4. 分享与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相貌的多样性,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五、同步练习:1. 选择题:A. 眼睛的颜色B. 皮肤的色泽C. 头发的质地D. 脸型的形状A. 眼睛的大小B. 皮肤的色泽C. 头发的质地D. 脸型的形状2. 简答题:(1)请描述一下你认为的人类相貌的基本特征。
(2)请分享一下你观察到的同学相貌的差异。
3. 讨论题:(1)为什么人类相貌会有差异?(2)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尊重不同相貌的人?答案:1. 选择题:(1)B. 皮肤的色泽(2)A. 眼睛的大小2. 简答题:(1)人类相貌的基本特征包括眼睛的颜色、皮肤的色泽、头发的质地和脸型的形状等。
(2)我观察到的同学相貌的差异有眼睛的大小、皮肤的色泽、头发的质地和脸型的形状等。
3. 讨论题:(1)人类相貌的差异是由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相貌各异的我们》作业设计方案

《相貌各异的我们》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相貌各异的我们》是一门关于外貌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外貌与个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外貌对人们心理和社会互动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外貌产生更深入的认识,提高对外貌判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外貌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 分析外貌在个性塑造和社会互动中的作用;3. 掌握外貌评价的科学方法和技巧;4. 培养客观、公正的外貌观念和判断能力;5. 提高对自身外貌的自信和对他人外貌的尊重。
三、课程内容1. 外貌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概述- 外貌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外貌与个性、情绪、行为的关系- 社会对外貌的评价和影响2. 外貌评价的科学方法- 外貌判断中的认知偏见和误区- 外貌评价的客观准则和标准- 外貌评价训练与实践3. 外貌在社会互动中的作用- 外貌对人际关系和职场成功的影响- 外貌对自我认知和自尊心的塑造- 外貌歧视与外貌主义问题4. 外貌与个性、性格的关系- 外貌特征与个性特点的相关性- 不同外貌类型的心理特征分析- 如何通过外表展现真实的自我四、课程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教师通过课堂讲述和PPT展示介绍外貌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真实案例或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中探讨外貌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外貌的认识和体会,促进互相交流和学习。
4. 实践演练:通过外貌评价实验、社交实践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体验外貌对个性和社会互动的影响。
五、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等,占总成绩的30%。
2. 课堂测试:定期进行的课堂测试,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40%。
3. 期末大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外貌相关的话题进行研究,并撰写一份3000字以上的论文,占总成绩的30%。
六、作业设计1. 课程作业1:外貌评价实验学生可自行选择一组素材图片,对不同外貌特征进行评价,并填写评价表格,分析自己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新版)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新版)一. 教材分析《相貌各异的我们》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的遗传特征和多样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人类的遗传特征和多样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在生活中也观察到了人类的多样性,对这一话题感兴趣。
但在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机理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
3.能够分析和解释一些常见的遗传现象。
四. 教学重难点1.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相关案例资料3.小组讨论指南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家庭成员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提问:“你们认为,为什么家庭成员之间会有相似性和差异性呢?”2.呈现(10分钟)呈现PPT课件,介绍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遗传和变异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案例中的遗传现象。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得出结论。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遗传咨询的场景。
通过角色扮演,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
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遗传和变异的概念,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搜集更多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课堂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遗传、变异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信息。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2023春新课标版)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2023春新课标版)一. 教材分析本课《相貌各异的我们》是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5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各种相貌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形成原因。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案例和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探索人体的奥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于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人体的相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通过实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人体的相貌特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各种相貌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
2.让学生了解这些相貌特征的形成原因,如遗传、环境等。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人体各种相貌特征的形成原因。
2.难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让学生理解人体的相貌特征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人体的各种相貌特征,了解其特点。
2.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了解人体相貌特征的形成原因。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人体的相貌特征的图片,如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
2.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如镜子、水等。
3.准备教学PPT,包括教材内容、图片、实验步骤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人体的相貌特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人体的各种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各种相貌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形成原因。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如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相貌特征,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人体的相貌特征。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加深对人体的相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的理解。
《2.5相貌各异的我们》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六年级下册

《相貌各异的我们》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人类相貌的多样性,认识人体器官的分布和功能,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相貌的认识与尊重。
二、作业内容本节课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预习任务:学生需在家中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搜集关于人体器官的名称、位置、功能等基础知识,并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2. 观察实践:在课堂内,学生将进行人体器官模型的观察活动。
通过观察不同模型,学生将了解人体各部位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3. 分组讨论:学生将被分成小组,讨论人类相貌差异的原因,包括遗传、环境等因素,并记录讨论结果。
4. 实验操作:学生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通过触摸同伴的五官,感受不同部位的特征和功能。
5. 创作活动:学生将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幅以“相貌各异的我们”为主题的画作或手工制品,展示对相貌多样性的理解。
三、作业要求针对上述作业内容,提出以下具体要求:1. 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确保搜集到的信息准确可靠。
2. 观察实践时,学生需认真观察,记录下观察到的人体器官特点。
3. 分组讨论时,学生需积极参与,尊重他人观点,记录员要详细记录小组成员的发言内容。
4. 实验操作环节需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注意安全,尊重同伴。
5. 创作活动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将所学知识融入到作品中,体现相貌的多样性。
作品需保持整洁、美观。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及信息准确性。
2. 观察实践的认真程度及记录的详细性。
3. 分组讨论的参与度和记录内容的价值。
4.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5. 创作活动的创意性和美观度。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评阅,指出优点和不足。
对于优秀作品将在课堂上展示,并鼓励学生在班级内进行交流。
同时,教师会将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反馈给家长,与家长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2.5 相貌各异的我们》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六年级下册

《相貌各异的我们》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认识并理解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2. 观察并记录人体的各种生理特征;3. 学会观察人体形态和动作的异同,形成对人类身体多样性的初步认识。
二、作业内容:1. 制作人体骨骼模型:学生需选择不同的材料(如塑料管、橡皮泥等),根据书本上的指导,制作人体骨骼模型。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并记住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
2. 观察并记录:制作完成后,学生需在家中或课堂上观察自己的身体,找出自己与其他同学的不同之处。
这包括但不限于眼睛、鼻子、耳朵、指纹等生理特征。
请学生们以观察笔记或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
3. 阅读理解:学生们需阅读一些关于人体生理特征和功能的故事,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老师可提供相关阅读材料,或者推荐在线阅读资源。
4. 分组讨论:学生们根据性别、年龄等因素进行分组,每组需选出一位代表,准备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通过讨论,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人类身体的多样性,并意识到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
三、作业要求:1. 作业需独立完成,家长可提供必要的指导;2. 学生们需要做好笔记或照片的收集整理工作;3. 作业应在指定的课时内完成,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4. 鼓励学生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提问,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将基于学生们的完成质量,包括模型制作、观察记录、阅读理解和讨论分享等环节;2. 优秀作业将展示在教室或学校网站上,以激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科学课程的学习;3. 对于未能按时完成或完成质量不佳的学生,老师将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作业。
五、作业反馈:1. 学生们可自愿向老师或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受;2. 老师将根据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馈,对作业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满足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们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身体,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时也将增强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相貌各异的我们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17》

《相貌各异的我们》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主题介绍本次作业设计的主题是“相貌各异的我们”,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培养学生的包容心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应该尊重和包容他人的不同。
二、设计目标1.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长相特点,树立自信心;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不同的意识,打破歧视和偏见;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综合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设计内容1. 第一部分:自我介绍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我介绍,包括自己的姓名、年龄、身高、体重、特点等,并讲述自己对自己外貌的看法。
2. 第二部分:外貌特征分析让学生分组,互相观察分析组员的外貌特征,包括眼睛、鼻子、嘴巴、脸型等,写出观察报告,并与小组成员一起交流讨论,认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
3. 第三部分:反思与分享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外貌特征分析报告,反思自己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是否存在偏见和歧视,以及如何改变这种观念。
并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四、评价方式1. 自我介绍的表现:包括表达流畅性、内容丰富性、自信度等;2. 外貌特征分析报告的质量:包括观察细致性、结论准确性、逻辑性等;3. 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五、延伸活动1. 鼓励学生用绘画、摄影等方式表现自己的外貌特征,展示在班级展示墙上;2. 邀请一些外貌特征独特的人来班级做客,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和感悟。
六、备注本作业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希望通过这次作业,学生能够更加包容并尊重身边每个人的不同,让“相貌各异的我们”成为班级的一种美丽风景线。
第二课时一、作业目的:通过学生观看电影《相貌各异的我们》,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人的外貌和内在特质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适用对象:初中生三、作业流程:1. 观影前准备:- 教师提前向学生介绍电影《相貌各异的我们》的背景和主题,引导学生对外貌和内在特质的认知。
《2.5相貌各异的我们》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六年级下册

《相貌各异的我们》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索,认识人类相貌的多样性,了解不同外貌特征的形成原因,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作业内容1. 观察与记录:学生需在家中利用镜子或家人协助,仔细观察自己及家人的面部特征,包括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并记录下来。
2. 搜集资料:学生需通过网络或图书馆等途径,搜集关于人类相貌多样性的相关资料,包括不同人种的面部特征、遗传因素对外貌的影响等。
3. 创作绘画:根据自己和家人的面部特征,结合搜集的资料,学生需创作一幅以“相貌各异的我们”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体现出人类相貌的多样性。
4. 写作分享:学生需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相貌差异,并简要描述不同相貌形成的原因及意义。
三、作业要求1. 观察与记录:观察要细致入微,记录要准确完整,包括每个部位的详细特征。
2. 搜集资料:搜集的资料要真实可靠,可以是书籍、网络等权威来源。
3. 创作绘画:绘画作品要体现出人类相貌的多样性,色彩搭配要合理,画面要清晰。
4. 写作分享:短文要条理清晰,语言通顺,重点突出,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思考。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观察记录、搜集的资料、绘画作品和短文质量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观察的细致程度、资料的权威性、绘画的创意和技巧、短文的条理和语言表率等。
3.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表扬优秀作业,鼓励需要改进的作业。
2. 对于需要改进的作业,教师将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完善作业。
3. 教师可以设置作业展示环节,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和心得体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旨在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体特征差异的成因,加深对人类遗传多样性的认识,培养其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2.5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系列(教科版)

2.5 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系列(教科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来自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系列(教科版)的第2.5节《相貌各异的我们》。
课程内容涉及人体外貌的多样性以及不同外貌特征的形成原因。
具体内容包括:1. 人体外貌特征的多样性,如身高、体重、肤色、发色等。
2. 遗传因素对人类外貌特征的影响,包括父母遗传特征的传递。
3. 环境因素对人类外貌特征的影响,如阳光照射、饮食习惯等。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人体基本结构的知识,如五官、四肢等,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观察到不同人的外貌存在差异,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知。
3. 学生在其他课程中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遗传和环境的知识,这为本节课的内容提供了理论支撑。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紧密相关,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对人体外貌多样性的认知,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
2. 引导学生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人类外貌特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人的外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外貌多样性与个体差异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人体外貌的多样性和影响因素。
以下是教学重点的具体细节:a. 人体外貌特征的多样性:包括身高、体重、肤色、发色等。
b. 遗传因素对人类外貌特征的影响:通过观察父母和子女的外貌特征,理解遗传特征的传递。
c. 环境因素对人类外貌特征的影响:通过分析阳光照射、饮食习惯等环境因素对人类外貌的影响,理解环境对人类外貌特征的作用。
《相貌各异的我们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相貌各异的我们》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背景《相貌各异的我们》是一部描写不同外貌的人在社会中互相融合的影片,引发了观众对外貌歧视和多元文化的思考。
为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多样化的外貌和尊重他人的不同,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包容力和多元文化认识。
二、作业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外貌歧视的风险和影响。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和包容心。
3. 提高学生的多元文化认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作业内容及安排1. 观影活动:学生观看《相貌各异的我们》影片,并在教室上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外貌对人的影响以及如何消除外貌歧视。
2.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外貌歧视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 作文撰写: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外貌歧视的作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鼓励学生英勇发声。
4. 多元文化展示: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展示该地区的文化特色、传统服饰和美食,增进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5. 同砚互动:组织同砚间的互动活动,例如化妆比赛、服饰秀等,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外貌的魅力和多样性。
四、作业评判1. 观影讨论: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思考深度进行评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2. 小组讨论:评判小组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外貌歧视问题。
3. 作文撰写:评判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观点独到水平,鼓励学生英勇发声,表达自己的看法。
4. 多元文化展示:评判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和尊重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活动,展示自己的文化魅力。
5. 同砚互动:评判学生的创意和表现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和魅力,增进同砚间的友谊和理解。
五、作业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相貌各异的我们》作为主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外貌差别,尊重他人的不同,培养包容心和多元文化认识。
希望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深刻体会到外貌歧视的风险,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成为一个具有包容力和尊重他人的优秀学生。
《相貌各异的我们作业设计方案》

《相貌各异的我们》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尊重每个人的奇特个性和相貌差别,培养学生的包容心和尊重他人的能力。
2.通过进修不同的相貌特征和外表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增进学生对自己外貌特征的认识和自大心的建立。
二、教学内容:1.相貌差别的主题介绍:介绍不同人的外貌特征和相貌差别,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外表特点的描述:进修如何用语言描述一个人的外表特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自我认知与自大心培养: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外貌特征,建立自大心。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人的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外貌特征的差别,引发学生的兴趣。
2.进修外表特点的描述:教师通过示范和操练,让学生学会用具体的语言描述一个人的外表特点。
3.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自己对外貌的看法和感受,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
4.绘画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外貌特征进行绘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5.写作练习: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外貌特征的作文,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6.展示与分享: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和作文作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7.总结与反思:通过讨论和反思,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并世无双的,要尊重和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相貌差别。
四、评判方式:1.参与度评判: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水平,给予积极参与的学生奖励。
2.作品评判:对学生的绘画和作文作品进行评判,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态度评判:评判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包容心、尊重他人和自大心等方面的表现。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观察和描述外貌特征,还培养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自大心。
同时,通过分享和讨论,学生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并世无双的,要尊重和珍惜他人的相貌差别。
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有助于增进班级的和谐氛围。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建立积极的人际干系。
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2.5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相貌各异的我们》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六年级
3.授课时间:第2学时
4.教学时数:45分钟
教学内容:
1.了解人类外貌多样性的原因,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
2.消除学生对不同外貌的偏见,培养包容心态。
解决办法及突破策略:
1.利用教材中的案例和图表,结合实际生活实例,形象直观地讲解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2.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通过交流和分享,认识到外貌差异的普遍性和自然性,从而降低偏见。
3.引入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体验不同外貌特征可能带来的生活体验,增进同理心。
4.教师通过正面引导和反馈,强化尊重多元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
-电脑、投影仪
-实物模型、图片
-小组讨论用白板或纸张
2.软件资源: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
-相关教学PPT
-视频资料(人类外貌多样性)
3.课程平台:
-课堂互动平台(用于小组讨论、反馈等)
4.信息化资源:
2.创作活动:学生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一个独特的虚拟人物,并在作品中体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3.调查报告:学生需以小组形式进行调查,记录调查过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撰写不少于500字的调查报告。
4.案例分析:学生需选择一个真实案例,分析其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外貌的影响,并撰写不少于300字的分析报告。
板书设计
①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精编版)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精编版)一. 教材分析《相貌各异的我们》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了解遗传和变异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尊重他人的不同。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遗传和变异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需要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不同,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遗传和变异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游戏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案例资料。
2.小组讨论问题。
3.游戏教学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例,如“亲子鉴定”,让学生思考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介绍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如“医学研究”、“生物多样性”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具体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如“眼皮单双”、“身高”等,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遗传和变异。
4.巩固(10分钟)通过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如“遗传接力”、“变异拼图”等。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遗传和变异在人类社会中的影响,如“歧视”、“平等”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每个人的独特性,以及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如“家族遗传特征”、“思考遗传和变异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词,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为: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10分钟,拓展10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
《相貌各异的我们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17》

《相貌各异的我们》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设计背景《相貌各异的我们》是一部以青少年成长为主题的电影,通过讲述一群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对自我认知、友情、爱情等问题的故事,展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奇特的个性和魅力。
本作业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影、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探讨自我认知、价值观、人际干系等话题,增进他们的心智成长和情感发展。
二、作业设计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自大心和自尊心;2. 引导学生思考友情、爱情等人际干系的意义,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智慧;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作业设计内容1. 观影任务:要求学生观看电影《相貌各异的我们》,并在观影后撰写影评。
影评内容包括对电影剧情、人物性格、主题思想等方面的评判,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2. 讨论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电影中涉及的自我认知、友情、爱情等话题展开讨论。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认为自我认知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大影响?”“友情和爱情在你生活中的地位如何?”等。
3. 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电影中的某一场景或某一个人物,撰写一篇小说或散文。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和表达方式,展现自己的写作才华和想象力。
四、作业设计流程1. 第一周:学生观看电影《相貌各异的我们》,撰写影评。
2. 第二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电影中的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3. 第三周:学生选定写作题目,展开写作训练。
4. 第四周:学生提交作业,老师进行评阅和点评。
五、作业评判标准1. 影评:评分标准包括对电影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表达清晰、观点独到等方面。
2. 讨论:评分标准包括参与度、逻辑性、观点表达等方面。
3. 写作:评分标准包括内容丰富、结构完备、语言流畅、想象力等方面。
六、作业设计效果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我认知、人际干系等话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增进他们的心智成长和情感发展。
《相貌各异的我们作业设计方案》

《相貌各异的我们》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尊重每个人的奇特相貌和特点;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3.增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和友谊;4.激发学生对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认识不同的相貌和外貌特征;2.进修描述人物外貌的词汇和句子;3.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分享每个人的相貌特点;4.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相貌特点。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不同人的相貌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
2.进修词汇:传授描述人物外貌的词汇,如眼睛大、鼻子高、头发卷等,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人的外貌。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观察并描述组员的相貌特征,然后分享给整个班级。
4.手工制作:让学生用颜料、纸张等材料制作自己的相貌特征图,可以是面具、剪纸等形式。
5.展示交流: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分享自己的相貌特征,互相交流进修。
四、教学评判:1.学生表现:评判学生对相貌特征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以及在小组合作和展示交流中的表现。
2.作品评判:评判学生制作的手工作品,看是否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相貌特征。
3.教室氛围:评判教室上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氛围,看是否能够增进团结和友谊。
五、延伸活动:1.邀请家长参与:让学生邀请家长来学校,一起分享自己的相貌特征,增进家校合作。
2.户外实践: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观察,让他们发现不同人的相貌特征,拓展视野。
3.学生展览: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览在学校或社区,让更多人了解“相貌各异的我们”。
六、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方案,学生将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尊重每个人的奇特相貌和特点,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增进团结和友谊,激发对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收获快乐和成长,让“相貌各异的我们”更加美丽多彩。
2.5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科学教科版

板书设计
1.遗传与变异:
-遗传:父母亲基因传递给子代
-变异:基因突变、重组、染色体变异
2.人类遗传多样性:
-基因型差异:不同个体间的基因组成
-表型差异:外貌、能力等方面的多样性
3.人类外貌多样性:
-身高、体型、肤色、眼睛颜色等
-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
4.人类能力多样性:
-智力、才艺、技能等方面的差异
-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
-简洁明了:板书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突出重点,准确精炼,概括性强。
-艺术性和趣味性:板书设计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人类遗传、外貌和能力多样性的相关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遗传和变异是导致人类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原因,人类外貌和能力的多样性则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我们也了解到生物多样性与自然选择的关系,以及尊重和接纳多样性的重要性。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2.5相貌各异的我们”这一章节之前,学生应该已经学习了生物的基本特征、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对生物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人类外貌、能力等方面的知识,对人类的多样性有了一定的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六年级的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充满好奇,对于探索人类自身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兴趣。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具备观察、分析、推理的基本能力,能够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进行探究。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喜欢互动和合作,乐于参与实践活动,对于探究性学习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新教材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节《相貌各异的我们》课后题及答案

新教材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节《相貌各异的我们》课后题一、选一选1.下列()不是相貌特征。
A.眉毛B.眼皮C.腿长2.在世界上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推理到其他生物()。
A.一定能找到一样的B.不一定能找到一样的C.可能找不到3.将三种相貌特征组合,会产生()不同的相貌,四种组合,会产生()不同的相貌。
A.8种 16种B.8种 8种C.4种 8种4.双胞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人完全一样B.两个人有相同的相貌特征C.两个人完全不同二、判断1.世界上很难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2.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不存在差异。
()3.生物有不同的性状特征,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多样的生命个体。
()4.人的前额发际都是一样的,不能用以区分人的相貌。
()5.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三、综合将不同的相貌特征所表现的性状组合起来,会出现什么情况?参考答案一、选一选1.D2.D3.A4.B二、判断1.√2.×3.√4.×5.×三、综合答:将不同的相貌特征组合起来,会发现:将每个相貌特征表型出两种性状,将两个相貌特征的性状两两组合,可以产生四种不同的组合:将三种相貌特征组合,会产生8种不同的相貌,四种组合,会产生16种不同的相貌······由此可以推理,在班级里找不到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世界上很难找到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相貌各异的我们
【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B.在同一棵树上,你能找到许多相同的叶子
C.人与人同一相貌特征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
D.世界上可以找到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
2.下列现象不属于遗传的是()。
A.子女长相一般与父母相似
B.小羊和小牛同吃草,小羊长成大羊,小牛长成大牛
C.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D.种水稻得水稻,种小麦得小麦
3.下列活动应用了人的相貌特征的是()。
A.刷卡支付
B.扫脸支付
C.密码支付
D.现金支付
4.下面科学家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钱学森
B.竺可桢
C.袁隆平
D.屠呦呦
5.下列不属于人的相貌特征的是()。
A.指甲长短
B.有无耳垂
C.头发弯直
D.嘴唇厚薄
【判断题】
1.遗传是普遍存在的,但变异是罕见的。
( )
2.变异是极少数个体会发生的现象,出现变异会对生物产生不利影响。
( )
3.蚕宝宝和蚕蛾在外形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不同,这属于变异现象。
( )
4.我们人类遗传组合的可能性几乎是无穷尽的,身高、体重、头发、眼睛的颜色等有无数种可能。
( )
5.“龙生九子各不同”形象地说明了变异现象的普遍存在。
( )
附:参考答案
1.C
2.B
3.B
4.C
5.A
【判断题】
1.×
2.×
3.×
4.√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