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护理的干预
至 1 . 0— 2 . 0 Umi n 。
0 引 言
胎龄 < 3 2周 , 出 生体 重 ≤ 1 5 0 0 g的 早 产 儿 称 为 极 低 出 生体 重 儿 。 国 内报 道 , 极 低 出 生体 重 早 产 儿 的死 亡 率 为 6 3 % ~7 4 %, 国外 资料 为 3 3 % ~7 0 %【 l 】 。胎龄 越小 , 体 重 越 低 , 死 亡 率 越高 。本 科 室 2 0 1 0年 1月 至 2 0 1 2年 1 2月 收 治 极低 体重 儿 1 3例 ,通 过对 极低 出生体 重早 产儿 进行 早期 护 理 ,有 助 于早 产儿 从 静 脉 营养 过渡 到 胃肠 营养 ,减少 喂养 不 耐受 等 并 发症 的 发生 ,改 善 早产 儿 营养 状 态 ,加快 早 产 儿体 重增长 ,缩短住 院时 间 。
生儿重 症监护室 ( n e o n a t a l i n t e n s i v e c a r e u n i t ,NI C U ) 】 。
2 . 6 预 防感染
极低体重儿早期护理干预
极低体重儿早期护理干预标签:新生儿护理;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干预性的研究收集我院新生儿科监护病房,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98例极低体重儿,由于我科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成功率达到91%。
出生体重2500g的婴儿统称为低体重儿,其中出生体重在1000~1499g之间的早产儿称为极低体重儿,极低体重儿由于各脏器的功能发育功能尚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故易发生低体温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感染等疾病,所以对他们的观察及护理干预特别重要,尤其是保暖、喂养、预防感染更为关键。
1.临床资料本组男70例,女28例,体重在1000~1460g,本院出生的30例,于出生后5~20分钟报入监护病房,外院转入68例,出生后4小时~1天收入监护室治疗护理,皮肤硬肿40例,核黄胆3例,肺炎及肺透膜病30例,无明显异常25例。
2.护理干预2.1体温管理入室后立刻至暖箱内,暖箱温度根据患儿的体重、体温、生后时间、胎龄等进行调节,极低出生体重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环境温度的变化足可增加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死率,暖箱温度一般设定为32~35度,湿度55~65度之间,各项护理操作尽量在暖箱中进行,每2小时测体温一次,并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同时记录暖箱的温度和湿度。
2.2监护室的严格管理入住在NICU的早产儿室内,每个暖箱上配有手消毒液,室内配有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血氧饱和度检测仪、血气分析仪、负压吸引器、小号气管插管,由于极低体重儿免疫功能不成熟,抵抗力极弱,易引起感染,并至感染扩散,因此我科严格執行消毒隔离制度,患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予以保护性隔离,限制室内的人员流动,医务人员每接触一个患儿前必须采用七步洗手法流动水洗手,或用速干消毒液消毒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原则,所用物品均一人一用一消毒,医疗器械、奶瓶、被服均采用高压消毒,使用性能良好的暖箱,每日擦拭消毒,更换湿化器的灭菌注射用水,每周更换暖箱一次,予以周末消毒,并采样做细菌培养,监护室的空气、物表、工作人员的手每月予以采用做细菌培养,医务人员若有呼吸道疾病应暂时调出或休息。
极低出生体重儿、重症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治及护理
极低 出生体重儿 、重症新生儿 喂养不耐受 的诊治及护理
激反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利于钳取异物 的顺利进行 ,并 可加重异物对食管黏膜 张 秀 红
的损伤 。此时实施术 中护理干预以达到身心放松 、减轻胃镜治疗 时过度应激反应 ,提高患者 自我调节能 力及手术时耐受力。其 内 容包括 (1)呼吸训练 :有关资料研究表 明,呼吸训练 可有效减轻 患 者 的 紧张 、焦 虑情 绪 …。 (2)穴 位 按压 :运 用 中医 学 经 络理 论 ,
1 张黎明 .走 出整体护理工作 中的误 区 [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
(7):389 —393 2 张 力 军 .腹 式 呼 吸 的 研 究 与 临 床 应 用 进 展 [J】.北 京 生 物 医 学工
程 ,2003,22(1):63~66
(收 稿 日期 2006—09—21)
维普资讯
生望 垦鱼壅 !堡 旦箜 16卷第3期 JETCM.Mar.2007,Vo1.16,N。.3
· 377 ·
【关键词】 胃镜 食管异物 系统性护理干预
2.3 术后 护 理 干预 针 对 患 者术 后 的 身心 状 态 , 自护 能 力 及
者解决 问题最好 的办法 :首先 以乐观主义态度(期待好的变化 ),
然 后运 用 积 极 行 动 或 积 极 认识 对待 问题 ,最 后 共 同 讨论 行之 有 效的解 决办法 ,以摆脱痛苦 …。 2.2 术 中护 理 干预 一 般 采 用 术 中放 松 训 练 加 穴 位 按 摩 的方 法 。进 镜 时 患 者 常 出现 频 繁 恶 心 呕 吐 、憋 气 、呛 咳 、心 慌等 负 面应
3 结 语 系统护理干预是运用现代 医学护理模式 与临床经验根据患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
wi i 4 fe i h etto a g t n 2 h atrbr ,g sa in l e<3 e s brhweg t≤ 1 0 , 0p ̄im swi o tdg si b o maiiso h l e t o brh weg twee h t a 4we k , it ih 50 g 3 e t u ie t a n r l e fc id nwi lw it ih r h ve t r h
rt set eyaay e . eu s3 hl e r du nu ht 1 .5 25 ) a sp rnean t t nt e op ci l lz d R s R 0c i nwe f pe o g me o(02 ̄ .6 d y, ae trl uri me(.0 l 4 d y, vrg opmlty r v n r d e e i t io i 86 i . ) a sa ea e si a 2 h s wa 2dy ,r r i hret c t er l,to m mprtr en r l o ytmp rt esal o yweg t e a 0 3 gsed rw h s2 aspi ds ag s ki ot imi a o t ea e nt omab d ea beb d ih r y1 - 0 a ygo t ot c o ou n h k r e u ih e m- t p d t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胃养不耐受的护理分析
重 和病情 给予 循序 渐进 , 隔次递 增 奶量方 法 , 日增 每
加 奶 量 应< 0 /gd 2 ml / .随 时 观察 喂养 后 患儿 耐 受 情 k
况。
22 喂养方式 -
2 21 管肠 喂养 __
多数 V B 不能 耐受 经 口喂 养者需 管肠 喂养 , L WI
虑喂养不耐受 : ①呕吐次数/3 d ②腹胀 : h > 次,; 2 腹 4 围增J > . m, J 1 c 伴有肠型 ; 4 l 5 @2h胃残余量超过喂养 总量的 1 或停喂养 4次以上 ; 胃内咖啡样 、 / 4 ④ 胆汁
体重儿 存活 和正 常的生 长发 育 中起 着 重要作 用f 因 1 ] 。 此, 解决 V B 喂养不 耐受 的问题 至关 重要 。我科 L WI 新 生儿 病房 2 0 0 6年 1 至 2 0 月 0 7年 1 2月 收治 V B L.
受 的相关 危险 因素 。
2 护 理
2 1 喂养 的管 理 .
管肠 喂养 能诱 发激 素 的周期 性 释放 , 促进 肠 道成熟 。 但 管肠 喂养 可 引起 胃食 管返 流及 呕 吐 , 于 V B 对 L WI 患儿 因鼻 腔狭 窄 , 乎 没有 下鼻 道 , 几 鼻腔 粘膜 有 丰富 的血 管和 淋 巴结 , 经鼻插 管 可影 响 呼吸 , 发 呼 吸暂 诱
停 【 我科对 部 分患儿 采 取经 口插 入十二 指肠 管 。 2 1 . 222 间隙 胃管法 -. 对 于体 重在 1 0 ~ 5 0 0 0 10 g吸 吮 和吞咽功 能 较差 、 不 能直 接哺乳 但 胃肠 功 能 尚可 的早产 儿 ,每 次喂奶 前 先抽 吸 胃液 , 观察 是否 有残 留奶 , 有或 与进 奶量 如
其 它乳 类 , 其次 是早 产 儿配 方奶 , 般从 l 、.m 、 一 ml15 l
极低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
受 性 扩 张 , 高 胃收 缩 力 , 激 促 胃液 素 、 动 素 分 泌 , 加 提 刺 胃 增
促 进 胃排 空 L 。 刺激 胃肠 道 的发 育 和成 熟 , 不 增 加 能 量 摄 3 ] 在 取 的情 况 下 使 生 长 加 速 , 利 于 从 胃 管 喂 养 过 渡 到 经 口喂 有
体 重 儿 的存 活 率 , 进 生 长 发 育 , 少 喂 养 不 耐 受 和 并 发 症 促 减 的发 生 , 高 生 存 质 量 。 提 1 临 床 资 料 我 科 20 年 1月 至 2 0 年 3月共 收 治早 产 极 低 体 重 儿 05 07
食 管 反 流 , 能 减 少 呼 吸暂 停 的发 生 _ 。 又 2 ]
2 4 非 营 养 性 吸 吮 在 采 用 胃管 喂 养 的 同 时 给 予 安 慰 奶 头 .
15 , 中 男 婴 5 0例 其 8例 , 婴 4 女 7例 , 周 2 ~ 3 周 , 孕 7 5 平
均 (2 4 ± 2 0 ) , 生 体 重 0 8 ~ 1 5k , 均 ( . 2 3.3 .1周 出 . 5 . g 平 1 4 ±
平 均 (0 6 ± 3 6 ) , 2 . 0 . 3 d 出院 体 重 1 7 2 3 , 均 ( . 3 .~ .5 平 2 O ±
0. 4) 1 kg。
造 成 吸 吮 及 吞 咽 功 能 减 弱 或 消 失 。非 营 养 性 吸 吮 通 过 刺 激
口腔 黏 膜感 觉 神经 末 梢 , 加 迷 走 神 经 活 性 ,2 1 - J 适 量 喂 养 极 低 体 重 早 产 儿 体 重 越 轻 越 容 易 . l9 -j 出现 喂 养 不 耐 受 。 体 重 在 1 0 0 g以 上 的 早 产 儿 如 果 没 0 有 合 并 症 , 可 能 不 要 禁 食 , 采 用 肠 道 微 量 喂 养 法 , 提 尽 可 以
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护理进展
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护理进展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指出生体重<1500g,主要见于胎龄<34周的早产儿。
为了使极低出生体重儿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喂养,提高其存活率及存活质量,本文将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胃肠解剖生理特点、特殊的营养代谢和需求、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和护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1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胃肠解剖生理特点VLBWI的胃容量小,呈水平位,胃肠道的分泌、消化、吸收、动力和免疫功能都不成熟,食道喷们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且肠道蠕动、神经调节功能差,表现为胃肠动力差,胃肠激素水平低,消化酶含量少且活性低,胃的排空能力与足月儿相比是延迟的,且因下食管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易发生胃食道反流,因此临床上通过胃肠喂养往往不易耐受[1]。
有研究[2.3]证实,胎龄28周时肠道已分化,30周开始出现功能性肠蠕动,34周左右时才有系统性肠蠕动,有效吸吮和吞咽34~36周才能成熟,半乳糖酶等在34周前虽尚不充分,但给予肠道营养后即可活化。
VLBWI胃肠功能弱,加上腹壁较薄、腹肌不发达等原因易显腹胀,在哺乳后尤为明显,这可为生理现象,需与病理性腹胀相鉴别。
2 VLBWI特殊的营养代谢和需求VLBWI的能量贮备低,VIBWI处于高代谢状态(心、脑、肝等代谢活跃器官占自体比重高),蛋白质合成转化率高[4]。
因此,VLBWI需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才能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尤其是脑的发育,VLBWI早期建立胃肠内营养使其早期摄入初乳,对日后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至关重要。
3 VIBWl胃肠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3.1低体重、胎龄小胎龄小和发育不成熟是喂养不耐受的根本原因。
有资料显示胎龄、体重越小,喂养不耐受的比率越高,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28.5%,VLBWI则高达69.2%[1]。
呕吐、腹胀和胃潴留发生的时间多在肠道喂养后第1周内。
胎龄、出生体重较小的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以胃潴留和腹胀多见,而较大的早产儿则以呕吐多见。
一例超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营养管理
一例超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营养管理610000,2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本文总结一例胎龄27+4周、出生体重970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营养管理。
护理要点包括肠外肠内营养的管理、母乳口腔免疫、体位与舒适度的护理、胎便管理及口腔运动干预和非营养性吸吮的护理。
【关键词】超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护理早产儿由于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吸吮、吞咽反应弱,胃肠道功能差,极易发生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 FI)。
如果对早产儿FI处理过于谨慎可能会导致达全肠内营养延迟、静脉营养使用时间延长,增加感染、宫外发育迟缓、胆汁淤积等发生风险。
但如果对FI放松警惕,又可能会增加早产儿NEC发生甚至死亡的风险[1]。
黄希等[2]对116例早产儿做过临床调查,有62例发生FI,发生率为53.45%(62/116),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FI发生率为48.57%(34/70),超低出生体重儿FI发生率为88.89%(8/9)。
超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时体重1000g以下的早产儿,现将我科收治的一例超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营养管理总结如下:1.病例资料1.1一般资料患儿,女,2小时,因“反应欠佳2小时”于2020年10月4日入院。
胎龄G1P1,27+4周,顺产,出生体重970g,头围25cm,身长35cm,Apagr评分1分钟9分,5分钟9分,母亲胎膜早破8小时,当地医院生后呼吸稍促,反应欠佳,为求进一步治疗,经120转运转入我科。
入院诊断:1.早产儿,2 超低出生体重儿,3 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入院时体温36.5℃,心率134次/分,呼吸40次/分,血压51/21mmHg,血糖5.6mmol/L,PCT0.44ng/ml,查体早产儿貌,反应差,呼吸表浅,无吸气性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四肢肌张力低,原始反射减弱。
1.2治疗及转归入院处理予暂禁食,CPAP无创辅助通气,予氨苄西林钠抗感染,维生素K1及静脉营养等对症治疗。
新型护理干预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研究
F h n ,hnD oun Z a a ,e amet f eitc, e epe s opt Qoga Ct, i a Po ne5 10 , . . hn uC um C e ah a ,hnD iD pr n Pda st ol’ H sil f i hi i Ha n r c,74 0 P R C ia l t o i r hP ao n y n A src O jc v T i usteeet fh e tp us git vn o nf dn t eac f rm tr if t wt w b t bta t bea e o s s h f c o enw— yenri e et no eigi o rne e a e n ns i l ih dc t n nr i e nl op u a ho r
n r n t vni a d e fn nepr et op ic dn o us gi e et nw saddt i at i x e m n g u , nl gnn—nttesci N S ,it m tn aoatcf dn i nr o on s i r u i uri ukn iv g( N ) n r ie t sgs i ei g e t n r e (N F ymi op m , epn e nat i poepsi f redn dadmiamasg ; be a o a m d dt l i I G )b c u p keigt f s n r oio ae eiga bo n sae o sr t nw s aea ec nc r h in n tn t f n l v i n h i a l
[ 文献 n 17 7 9 .0 10 . 1 o:03 6/.s . 62— 13 2 1 .6 00 s
低胎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36000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指胎龄 <37 周(259d)的新生儿。
早产儿胃肠功能弱尤其胃肠动力差,易出现喂养不耐受。
为了完善人性化服务理念,使早产儿能够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喂养,促进胃肠功能成熟,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最终解决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问题。
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早产儿喂养护理1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判断标准目前学术界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标准有所差异,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可考虑喂养不耐受 :(1)呕吐,腹胀(24 h 腹围增加 >1 .5 cm,伴有肠型);(2)胃残余超过上次喂养量的 1/3或 24 h胃残余量超过喂养总量的 1/4 或持续喂养时超过 1h 的量 ;(3)胃残余被胆汁污染 ;(4)大便潜血阳性 ;(5)大便稀薄,还原物质超过 2 %(乳糖吸收不良);(6)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的发生明显增加;(7)奶量不增或减少,体重不增。
2 影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相关因素2 .1 内部因素(胎龄小、体重轻、胃肠功能不成熟)出生前,胎儿营养素的来源完全依赖母体输送;出生后则必须通过自己的胃肠道摄取食物中营养,但早产儿的胃肠动力与胃肠消化吸收功能的发育成熟程度可能还暂时不能适应这一转变。
妊娠 25 ~ 30周的早产儿肠蠕动的幅度较低,无规则节律 ;妊娠35 周才会形成能推进食物的复合波群,并且这种波群是随胎龄的增加而增加的。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胃肠功能不完善,胃肠功能低下,食道括约肌发育不全,肠蠕动缓慢且容易出现腹胀、胃潴留等胃肠喂养不耐受表现。
资料显示,胎龄 <34 周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几率是 34 .8 %,胎龄>34周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几率是 13 .5 %;而体重≤1 500 g者喂养不耐受几率为 68 .51 %,体重>1 500 g 者喂养不耐受几率为 11 .73 %。
说明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胃肠功能成熟程度愈低,喂养不耐受几率越高。
极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护理干预体会
进 胃肠动力的成熟 , 改善肠道对奶的耐受性” 。体重在 10 g ] 00 以上的早产儿 , 如果 没有并发 症尽可 能早期开 奶。可采用肠
道微量喂养方法 , 提高早产儿 的胃肠道排 空 , 尽可能在短 时间 内达到完全肠 内喂养。本组 有 6例 因合 并 N D R S延迟 开奶 , 其余 2 O例均于 4 7 h开奶 。均采 用早产儿 配方 奶 , 8~ 2 摄入量 根据早产儿体重 、 日龄、 病情 等而定 ,2~ h喂养。② 合理喂 q 3 养方式。早产儿喂养前予喂养方式评估 , 一般 胎龄小于 3 2周 吸允吞咽协调能力较差 需胃管喂养 , 胎龄大于 3 吸允吞咽 4周
天。
嘴刺激早产儿 吸允 5~1r n 资料表明 N S在不增加能量摄 0 i, a N
入 的情况下可使 胃排空 增加 , 胃肠 道转运 时间缩 短 。N S N 可能通过加 快 吸允 反射 的成 熟 , 并且 通过 迷走 神经增 加肝 、 胆、 胰等活动 , 调节 胃肠 肽水平 , 激 胃肠道 的生长发育 和成 刺 熟, 从而提高喂养耐受性 。本组 1 0例 胃管 喂养 和 1例滴管 喂
养 的 早产 儿 都 于 喂 奶 前 1 r n予 安 慰 奶 嘴 吸 允 , 5n j 以锻 炼 吸 允
2 护 理 干预
合理喂养 。①早期适量喂养。早 期适量喂养 时肠 道神经
系统接受来 自肠黏膜受 体的信息 和刺激肠 激素 的释放 , 可促
和吞咽功能和促进 胃肠道成 熟 , 其尽快过 渡到完全经 口喂 使 养。
周; 出生体重 10—15 g平均 13 k 。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 . .k , .5 g
的反复吐奶 , 腹胀明显 、 伴 排便 困难 2 1例 , 加奶 困难 7例 , 胃 内有咖啡样物 2例 。经 护理干预 和治疗 , 喂养不 耐受症 状均 得到明显缓解或改善, 达到完全 胃肠道喂养 5~ 2天 、 2 平均 1 5
早期喂养干预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临床探讨
以小于 1 0~ 2 0 ml /( k g ・ d )的喂养量进行喂养 ,通过早期喂养能
刺激 肠道 神 经系 统 ,从 而增 加 胆汁 分泌及 促进 胃肠 黏膜 发育 ,有 利 于促进 胎粪 排 出 。本 研究 中发现 与对 照组相 比 ,观察 组 患儿恢 复 至正 常 出生体 重时 间 、能进 行全 肠道 喂养 的时 间 以及 胎粪 排 除 时 间显 著缩 短 ,从 而说 明对极 低 出生体 重儿 应用 早期微 量 喂养 能
喂养 的时 间 以及胎 粪排 除时 间显著 缩 短 ,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P< O . 0 5 ),而观 察组 喂养 不耐受 发生 率显 著低 于对 照组 ,差异 有统计 学
意义 ( P<O . 0 5 )。结论 :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早期微量喂养能有效减少患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 ,可促进患儿肠道发育 ,有利于改
均 ( 1 2 6 2 . 8 ±1 1 2 . 3 )g ;胎龄3 2— 3 7 周 ,平 均 ( 3 5 . 8 ±1 . 4) 周。
1 . 4 统计 学 方法 :使 用 S P S S 1 7 . 0 对各 项 资料 进行 统计 、分析 , 各 项 参 数 以 均数 ±标 准 差 ( ± S)表示 ,采 用 t 和x 检 验 ,以
【 J 】 . 中华儿科 杂志 , 2 0 0 3 , 4 1 ( 2 ) : 8 7 .
影 响极低 重 出生儿 喂养 不耐受 的主要原 因是 由于患 儿 胃肠 结 构发 育不 完善 以及 胃肠 功能 动力 不足 ,因此对 于此 类患儿 采用 早 期 喂养可 促进 患儿 胃肠 蠕动 ,有 利 于 胃肠 功能 及结 构发 育 ,从 而 提 高患 儿 喂养 耐 受性 【 2 ) 。早 期 微量 喂养 是 指患 儿 出生 2 4 h 内对 其
一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合并喂养不耐受的营养管理PPT
发育评估
通过定期的发育评估,患 儿的神经行为发育水平正 常,未出现发育迟缓的情 况。
并发症发生情况
感染
在营养管理过程中,患儿 未发生任何感染,包括呼 吸道、消化道等部位的感 染。
喂养不耐受
经过合理的喂养指导和营 养支持,患儿未再出现喂 养不耐受的情况。
贫血和维生素缺乏
定期监测显示,患儿未出 现贫血和维生素缺乏的症 状,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 围内。
新技术应用
探索新的诊疗技术和方法,如肠道微生物组调节、新型营养支持技 术等,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临床实践指南制定
制定针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合并喂养不耐受的临床实践指南,规范治 疗流程,提高治疗效果和患儿生存质量。
THANKS
一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合并喂养不耐 受的营养管理PPT
汇报人:XXX XX-XX-XX
目录
• 病例介绍 • 营养管理方案 • 营养管理效果 • 营养管理总结与建议
01 病例介别:女 出生体重:1.2kg 出生孕周:30周
喂养不耐受表现
频繁呕吐
每次喂奶后都会出现呕吐症状,有时甚至吐出 黄绿色液体。
人工喂养
在无法实现母乳喂养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适合低出生体重儿 的人工配方奶,但需注意选择成分接近母乳的品种,并按照 说明书要求进行冲调。
营养物质补充
维生素补充
根据宝宝的生长需求,适当补充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以及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 素。
矿物质补充
对于低出生体重儿,钙、磷、铁、锌等矿物质的需求量相对较高,可以通过母乳强化剂或特殊配 方奶进行补充。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定期随访
对患儿进行定期随访,了解其生 长和发育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以保证患儿获得最佳的治疗
营养护理对改善早产低体重儿营养状况及喂养不耐受的效果观察
2020年12月第27卷第24期营养护理对改善早产低体重儿营养状况及喂养不耐受的效果观察边军飞 戚润品早产低体重儿指出生体重在2.5kg以下的新生儿,多由于母体营养不良、早产等因素所致,胃肠蠕动能力、吮吸、吞咽功能较差,易发生喂养不耐受,引起胎儿发育迟缓。
对早产低体重儿加强营养干预,可改善营养状况,降低胃残留、腹胀等发生率,促进机体生长发育。
笔者对我院收治的早产低体重儿予营养护理干预,观察其改善早产低体重儿营养状况及喂养不耐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08例早产低体重儿,排除合并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肺透明膜病及感染。
本方案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男64例,女44例;胎龄27~33周,平均(30.6±1.1)周;体重1236~2344g,平均(1791±28)g。
1.2 营养护理方法 ① 肠内营养:经口鼻胃管微量泵进行持续泵奶喂养,胃管外端连接微量泵,按每日耐量将配方奶在24小时内匀速泵入,每次喂养前3~5min进行非营养性吮吸,注奶或插管的过程中特别注意插入深度或插管方式,判断患儿有无呼吸暂停、发绀等症状,避免发生窒息或误吸等。
若胃内上次喂奶量残余1/3以上,适当延长喂奶时间或减少喂奶量,喂奶速度不能过快、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影响早产儿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② 肠外营养:主要通过静脉途径完成,将每日所需微量元素、维生素、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等制成的营养液通过静脉微量泵在24小时内泵入。
根据患儿每日所需能量的标准补充,其中热量控制在40~60kcal/(kg·d),蛋白质控制在0.5~1.0g/(kg·d),补液量控制在60~80mL/(kg·d),葡萄糖初始计量控制在6~8g/(kg·d),逐渐增加剂量,浓度作者单位:311225 杭州市大江东医院儿科(边军飞);温州肯恩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戚润品)通信作者:边军飞,控制在12.5%内,患儿血糖应大于2.8mmol/L。
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及体重增长的影响
参考文献 : [ ] et s o i a ot l n r e t n( D . r f e o : si t y 1 C n r f D s s C n o a dPe ni C C) Bi p r r p a r e r ee r v o e r t e ro
21 S . R V全年不同月份感染状况 ,— 月 R V感染 的肺 炎患儿明显 13 S 增多 , 2 %以上 ,— 0月 明显减少 。见表 l 占 0 61 。
表 1 5 3例 肺 炎 患 儿不 同 月份 Rs 5 v感 染 率
技术 、 单克隆抗体荧光法等都能进行合胞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目 。 本研究结果 表明 , S R V是郴 州地 区住 院肺炎患儿 重要病原 , 且 感 染特点 与患儿年龄 、 季节都有一定关 系。 岁以下的婴幼儿 由于免 3 疫功能较弱 , 感染率达 1.8 明显高于 3岁以上的儿童 。 81%, 免疫是人
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 包括非特异性免疫, 如皮肤 、 黏膜的防护能力 , 可
以防止病原菌微 生物入侵机体内等 ; 另一种是特异性免疫 , 是靠血 中 抗体 、 细胞 因子等消灭入侵机体 的某种微生 物。儿童的非特异免疫 和特异免疫能力都很弱 , 随着年龄 的增长 , 渐由弱变强 、 会 逐 由不完 善到完善1 3 ] 。出生后 6 个月到 3 岁的这段时间中, 这两种免疫力都处 在最低时期 ,- 岁仍较差 , 36 6岁以后逐渐完善。在冬天 , 气温变化较 大, 儿童抵抗力较低 , 更易受病毒 的感染帅, 本调查 中 R V的感染率 S 在 13 — 月份在 2 %以上, 0 明显高于其他季 节。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 儿童病毒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尤其对
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预防及护理进展作者简介:梁桂玲,女,1975年出生,籍贯:广西武鸣,本科学历,副护士长,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儿科临床护理研究,工作单位:广西武鸣县人民医院儿科,地址:广西武鸣县城厢镇永宁路26号,邮编:530100 标签:婴儿;极低出生体重;喂养不耐受;护理早产儿,尤其是胎龄小于34周,体重低于2000g的早产低体重儿,由于胃肠功能发育不成熟,在喂养中容易产生喂养不耐受,因营养滞后,其生长发育常落后于正常新生儿,同时由于先天不足,与正常新生儿相比,其生长发育需要一个追赶过程。
如何通过干预加快其生长发育,降低低出生体重的危害是一个重要的优生优育问题[1]。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指出生体重1250g的早产儿多能耐受间歇管饲,此法操作简单、费用低,为VLBWI常用的喂养方法。
对少数不能耐受间歇管饲的VLBWI改用持续管饲,每天的奶量均匀输入,每4h更换奶液并检查胃残余情况。
韩静等[16]主张采用间歇持续鼻饲,即微泵持续鼻饲喂养2h,奶量2ml·kg-1·h-1,间歇2h后再继续交替进行,当VLBWI每次奶量增加至15~20ml/kg 时,将2h喂养1次改为3h喂1次。
此种方法既有利于刺激胃肠激素释放,又能促进更完全胃排空,符合VLBWI生理特点,优于单纯的持续或间断鼻饲喂养。
2.7体位护理VLBWI取俯卧位时需严密观察,防止发生意外。
临床多采用头高脚低斜坡卧位喂养,然后抱起拍背5~10min,取右侧卧位,有利于胃排空,减少反流。
韩林林[17]研究发现,早产儿俯卧位时胃食管反流(GER)的发生率低于仰卧位和侧卧位。
俯卧位不适用于机械通气的患儿,且不利于病情观察,可能引起窒息,因此要严密观察,加强护理,以防意外。
2.8及时帮助排气、排便VLBWI由于解剖生理和胃肠神经发育和内分泌调节不成熟,大肠运动不能完全协调;胃肠动力差;胎粪粘稠、肠道肌张力低下等,易发生腹胀、呕吐、胃潴留等。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摘要】目的分析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早产出生体重极低儿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效果。
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给予早产出生体重极低儿实施综合护理,能有效避免患儿出现胃肠喂养不耐受情况,促使其尽快建立正常的吞咽和吮吸功能,达到正常体重标准,促使患儿尽快出院。
【关键词】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喂养不耐受;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自身的胃肠功能、食道括约肌并没有完全发育,机体不能充分地分泌出足量的消化酶,胃排空需要较长的时间,肠蠕动速度过慢,导致患儿极易出现腹胀、胃潴留等胃肠喂养不耐受症状,从而导致儿体重难以快速回升,需要较长的静脉营养时间[1]。
本研究分析了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方法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早产出生体重极低儿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男:女(13:18),出生时间0.5-23h,均值(18.64±2.75)h;观察组男:女(14:17),出生时间0.4-24h,均值(18.31±2.63)h,两组资料(P>0.05),能比较。
1.2 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配方奶喂养、病情监测等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
(1)患儿在喂养的过程中最好处于安静、舒适的病房中,使用深色布罩覆盖住暖箱外壁,降低操作仪器以及护理操作的声音,促使患儿迷走神经进一步兴奋,促使患儿分泌更多的消化液,促使患儿胃肠道功能更好地发育,提高患儿奶量,降低喂养不耐受的风险。
(2)喂养患儿首选的方法是间歇性胃管喂养,能够有效刺激机体释放更多的胃肠激素,缩短胃排空以及恢复胃肠功能的时间,通过胃管使用微量输液泵间断输入,1次/2h,初始2ml/kg,递增量控制在1-2ml/kg。
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进展
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进展发表时间:2014-04-02T10:37:14.9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期供稿作者:杨艳[导读] 对行鼻饲喂养早产儿早期采取人工通便措施,可促进早产儿胃泌素分泌,有效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在早产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有重要意义。
杨艳(六安市金安妇幼保健院 237009)【摘要】阐述极低体重儿的定义、喂养不耐受的定义,判断标准,综述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
【关键词】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喂养不耐受新生儿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149-02 【Key words】premature infants very low birth weight eFeeding intoleranc neonatal care极低体重早产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是指出生体重儿<1500g早产儿[1]。
为了使VLBWI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喂养,提高存活率及存活质量,本文将VIBWI喂养不耐受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保证早产儿摄入足够的营养,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现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护理干预1.1 喂养时间喂养时间过早肠内营养往往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胃食道返流、吸人性肺炎、呕吐、腹胀,喂养不当造成呼吸暂停等情况,但早期经口喂养可促进胃肠机能的启动激素的形成、消化酶的分泌。
过晚喂养不利于胃肠功能的成熟,不耐受的危险性越大[2]。
或早产儿于产后12 h内开始喂养,有围生期窒息、病情危重超低出生体重儿可延迟喂养24~48 h。
1.2 乳类的选择1.2.1 母乳VLBWI母乳中蛋白质含量高,有利于满足早产儿快速生长的需求。
母乳中的激素、肽类、糖蛋白、氨基酸对小肠的成熟起一定的作用,早产儿母乳中含感染丰富的分泌型IgA和干扰素,有助于保护早产儿防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护
理干预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护理干预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胎龄<32 周、出生体重≤1500 g的早产儿。
随着医学的发展,如何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存活率及其生存质量,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综述了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需求,早期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喂养不耐受的判断标准及喂养方法的选择,旨在使极低出生体重儿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喂养。
1 VLBW I 胃肠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
1.1 胃肠道形态、功能不成熟
VLBW I因吸吮、吞咽协调能力差;胃肠收缩幅度、传播速度及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低,胃窦和十二指肠动力不成熟,胃排空延迟;小肠的动力随胎龄的增加也有一个发育与成熟的过程。
因此,VLBWI较易出现腹胀、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的体征。
同时,由于VLBW I 胃酸p H 低、蛋白酶活性低、肠黏膜渗透性高、SIgA 水平低和动力障碍,使早产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危险性增加。
1.2 窒息缺氧
正常肠道功能的实现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肠道神经系统、肠肌等互相配合,窒息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同时肠黏膜较严重的缺血缺氧都会增加VLBW I 不耐受喂养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的发生。
1.3 其他因素
心肺功能疾病,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动脉导管开放( PDA) 使心肺负荷加重,可引发NEC 等严重并发症。
同样,体温变化、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感染等都会影响到VLBW I的喂养。
2 喂养的耐受性
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可考虑喂养不耐受:① 观察胃残留量:用胃管喂养的婴儿每次喂养前先抽取胃中残余奶量,残留量超过上次喂养量的1/3或持续喂养时超过1 h的量。
② 观察腹胀:间断测量腹围的方法,固定测量部位和时间。
腹围增加1.5 cm伴有肠型。
③ 呕吐、腹胀、胃残留量增加,胃残留物被胆汁污染,血便或大便潜血,提示感染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④ 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的发生明显增加及便稀薄.。
还原物质超过2%(乳糖吸收不良)也提示喂养不耐受。
胃残留量超过正常和腹胀,是喂养不耐受的重要指标。
3 VLBWI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
3.1 选择适合的乳类
母乳富含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和免疫成分,可增加早产儿胃肠道防御功能。
母乳含有较多谷氨酰胺,有利于维护小肠黏膜的完整性,提高胃肠屏障功能,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
对于无法母乳喂养的VLBW I 给早产儿配方乳。
但早产儿配方乳较高的蛋白含量可导致高氨基酸血症,引起酸中毒。
邓靖怡研究发现,调整配方乳浓度,先用1∶1的早产儿配方乳喂养一周,再用2∶1早产儿配方乳喂养一周,最
后用配方乳原液喂养。
这种过渡的调整,可防止高渗奶进入肠道后肠壁缺血缺氧、加重胃肠道负担,从而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3.2 改进喂养方式
①经口喂养:吸吮是早产儿原始反射之一,最好的营养途径是经口喂养,但由于VLBW I 有效的吸吮、吞咽要到34~36 周才成熟,因此,生后早期可给予鼻胃管喂养。
②管饲:口胃管,鼻胃管推注法:适用于较成熟,胃肠道耐受性好的新生儿,但不宜用于胃食管反流和胃排空延迟者。
间歇输注法:采用输液泵输注,每次输注时间可以持续30 min~2 h,根据患儿肠道耐受情况间隔1~4 h输注。
适用于胃食管反流、胃排空延迟和有肺吸入高危因素的患儿。
持续输注法:连续20~24 h用输液泵输注喂养。
此方法仅建议用于上述两种管饲方法不能耐受的新生儿。
应每8h更换注射器,每24 h更换输注管道系统。
整餐式�z推注式�{给予或间歇性输注较持续输注利于患儿尽快过渡为经口喂养。
3.3 非营养性吸吮(NNS)
新生儿可有很多口腔运动,其中,吸吮可分为营养性吸吮( ENS) 和非营养性吸吮(NNS)。
不能经口喂养,给其吸吮无洞眼、空的橡皮奶头,即称(NNS)。
每次10~15 min,7~8 次/ d,直至VLBW I 有吸吮和吞咽能力为止。
NNS 通过刺激口腔内的感觉神经纤维,兴奋迷走神经,改变胃肠调节肽的水平,刺激胃肠激素分泌,促进胃肠运动,加速胃的排空,缩短鼻胃管留置时间,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刺激胃肠道生长发育,减少废用性萎缩。
3.4 早期微量喂养(MEN)
早开奶可早期促进肠胃功能成熟,逐渐增加对胃肠喂养的耐受性,胃肠道喂养开始越晚,不耐受性的危险性越大。
临床实践证明,肠蠕动开始和胎粪排出是开始喂养的指征。
可于生后24 h后开始喂养。
但如有机械通气、腹主动脉插管、动脉导管未闭和败血症等,可适当推迟喂养时间,也应尽可能在出生3 天内开始喂养。
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少量喂养可促进胃肠激素的分泌,加速肠黏膜生长和胆汁分泌,促进肠蠕动,减少肝肠循环,可早期达到足量胃肠喂养,减少常见并发症,提高了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及存活质量。
美国Bo ston 儿童医院常规推荐:VLBW I 采用早产儿母乳/ 配方乳微量喂养,每次剂量依体重不同而异。
体重1 000 g,1~2 ml/ 次;1 001~1 500 g,2~3 ml/ 次,以后每日每次递增1~2 ml/ kg。
增加奶量不宜过快,防止喂养过度而促发NEC。
3.5 腹部抚触
胎儿的感觉发育非常早,按摩、摇晃、拥抱和肌肤接触可刺激婴儿的触觉、前庭、运动感觉系统,调节行为状态,减少应激行为。
腹部抚触在VLBW I 生命体征平稳、生后4 d 即可进行,每日3 次,每次5~10 min,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速度、压力适中。
VLBW I 由于肠蠕动缓慢,排便无力,应用腹部按摩温和的刺激可增加VLBW I迷走神经张力,能促使胃肠激素水平增高,有助于胃肠
蠕动增加,改善VLBW I 对喂养的耐受性,增加排便次数。
3.4 刺激排便
刺激排便能激发排便反射、促进结肠动力成熟及胃排空、畅通排泄途径。
早期温盐水灌肠可促进排便、刺激胃肠迷走神经、刺激胃肠道的G 细胞释放GAS。
GAS能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早产儿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3.5 加强环境管理
①噪音刺激:噪音对早产儿正在发育中的大脑有很多副作用,可引起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急剧波动。
导致早产儿交感神经受影响,不利于胃肠道的消化与吸收。
因此,护理人员应尽力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如说话轻柔,走动轻柔,不要用力摔碰暖箱门,避免敲击暖箱等。
②光线刺激:光线对早产儿发育有很大影响,持续性照明能致早产儿生物钟节律变化和睡眠剥夺。
黑暗环境使早产儿副交感神经处于优势地位,一些胃肠激素如促胃动素、胃泌素分泌增加,这些激素具有促进胃酸、胃蛋白酶分泌,促进肠胃活动和胃肠黏膜生长等作用,有助于早产儿消化吸收,从而进奶量增加,呕吐、腹胀、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情况减少。
临床上正大力推广使用暖箱遮光罩和配戴眼罩,减少光线对早产儿的刺激。
综上所述,通过调整适合于VLBW I 的最佳喂养方式和喂养方法,同时重视早期微量喂养和非营养吸吮的生物学作用、腹部抚触等护理干预,可改善VLBW I 的喂养不耐受,使之能安全渡过喂养关,尽早从胃肠外营养过渡到经口全肠营养。
同时,,护理干预重视发育性支持作用,可进一步改善VLBW I 远期预后,从而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和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