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题库液体制剂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中药药剂学考试题+参考答案

中药药剂学考试题+参考答案

中药药剂学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或以流浸膏稀释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称A、酊剂B、浸膏剂C、煎膏剂D、药酒E、糖浆剂正确答案:A2、以下是粉末的临界相对湿度(CRH),哪一种最易吸湿A、60%B、53%C、50%D、48%E、40%正确答案:E3、下列关于纯化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常用作中药注射剂制备时原药材的提取溶剂B、纯化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与稀释C、注射用水系指用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制药用水D、纯化水是用饮用水采用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等方法处理制成E、纯化水可作滴眼剂的配制溶剂正确答案:E4、用于盖面的药物细粉应A、过二号筛B、过六号筛C、过四号筛D、过三号筛E、过五号筛正确答案:B5、滴丸制备中固体药物在基质中的状态为A、形成微囊B、形成固态凝胶C、药物与基质形成终合物D、形成固态乳剂E、形成固体溶液正确答案:E6、任何药液,只要其冰点降至-0.52℃,即与血浆成为A、等张溶液B、低张溶液C、等渗溶液D、高渗溶液E、低渗溶液正确答案:C7、糖衣片包粉衣层所用的物料为A、滑石粉.阿拉伯胶浆B、滑石粉.有色糖浆C、有色糖浆.滑石粉D、滑石粉.糖浆E、单糖浆或胶浆正确答案:D8、下列表面活性剂有起浊现象的是哪一类A、肥皂B、硫酸化物C、磺酸化物D、吐温E、季铵化物正确答案:D9、包合技术常用的制备方法不包括A、熔融法B、冷冻干燥法C、饱和水溶液法D、喷雾干燥淀法E、研磨法正确答案:A10、板蓝根颗粒属于下列哪种颗粒A、泡腾颗粒剂B、酒溶性颗粒剂C、混悬性颗粒剂D、块形冲剂E、水溶性颗粒剂正确答案:E11、黑膏药系指以植物油炸取药材,所得药油与下列哪种成分经高温炼制而成的铅膏药A、Pb2O3B、Pb3O4C、PbSD、PbO2E、PbS04正确答案:B12、可可豆脂是较理想的栓剂基质,但若加热超过36℃时,可可豆脂出现A、稳定性增强B、产生刺激性C、挥发D、变色E、熔点下降正确答案:E13、浸提的基本原理是A、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成分的解吸与溶解,溶质的扩散与置换B、溶剂浸润与渗透,成分溶解与浸出C、溶剂的浸润,成分的解吸与溶解.溶质的扩散D、溶剂的浸润,成分的溶解与滤过,浓缩液扩散E、溶剂的浸润,浸出成分的扩散与置换正确答案:A14、淀粉浆作为黏合剂,最常用的浓度是A、20%B、10%C、30%D、25%E、40%正确答案:B15、配制500ml冰点下降度为0.05℃某中药注射液,问需要加多少氯化钠才能调整为等渗溶液A、6gB、9gC、5.1gD、4.0545E、3.6g正确答案:D16、下列增加中药注射液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充氧气B、加抑菌剂C、调节pHD、调整渗透压E、加增溶剂正确答案:A17、胶剂制备的一般工艺流程为A、原料的选择与处理→煎取胶汁→滤过澄清→胶凝切胶→干燥包装B、原料选择与处理→煎取胶汁→滤过澄清→浓缩收胶→胶凝切胶→干燥与包装C、原料的选择→煎取胶汁→浓缩收胶→胶凝与切胶→干燥包装D、原料的选择与处理→煎取胶汁→滤过澄清→浓缩→切胶→干燥包装E、原料粉碎→煎取胶汁→浓缩收胶→胶凝与切胶→干燥包装正确答案:B18、气雾剂中喷射药液的动力是A、潜溶剂B、耐压容器C、表面活性剂D、定量阀门E、抛射剂正确答案:E19、按现行版药典规定,颗粒剂的粒度要求是不能通过1号筛和能通过5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A、12.0%C、9.0%D、8.0%E、6.0%正确答案:B20、下列有关气雾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抛射剂可产生抛射动力,亦常为气雾剂的溶剂和稀释剂B、吸入气雾剂主要起局部治疗作用C、含水气雾剂产品可采用压灌法或冷灌法充填抛射剂D、气雾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溶液型及混悬型气雾剂E、气雾剂按相的组成可分为一相及二相气雾剂正确答案:A21、以下关于药物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许多酯类药物常受H+或OH-催化水解,在多数在碱性溶液中更不稳定B、降低温度可延缓药物水解C、可在溶液中假加入适量非水溶剂延缓药物的水解D、微量金属离子对自氧化反应有抗氧化作用E、药物的吸湿,取决其临界相对湿度(CRH)的大小正确答案:D22、下列可作为肠溶衣物料的是A、卡波姆B、聚乙烯醇钛酸酯PVAPC、MCD、PVPE、PEG正确答案:B23、不作为栓剂质量评定的项目是A、稳定性试验B、药物溶出速度C、融变时限测定D、重量差异测定E、稠度检查正确答案:E24、欲避免肝首过效应,肛门栓应塞入距肛门口()处。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药剂学》第七章 液体药剂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药剂学》第七章 液体药剂

第七章液体药剂1-3分,25大考点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7100000101★考点回顾★中药剂型的分类:1.按物态分类2.按分散系统分类——真溶液型(糖浆剂)、胶体溶液型、乳状液型、混悬液型3.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4.按制法分类——浸出药剂(糖浆剂)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7100000102第一节概述学习要点:1.液体药剂的特点2.液体药剂的分类一、液体药剂的含义与特点1.定义液体药剂:在一定条件下将药物以不同的分散方式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不同分散程度的液体分散体系。

可供内服或外用。

分散方式:溶解、胶溶、乳化、混悬分散形式:离子、分子、胶粒、液滴、微粒或其混合形式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71000001032.特点①分散度大、吸收快、作用迅速②易控制药物浓度,可减少固体药物口服后由于局部浓度过高而引起的胃肠道刺激性③便于分剂量和服用,尤其适用于儿童和老年患者④稳定性较差,贮藏、运输不方便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7100000104二、液体药剂的分类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对电解质、pH等因素非常敏感,很容易产生凝结沉淀,如溶胶加入少量电解质可破坏或降低溶胶微粒的ζ电位,产生聚沉。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7100000105第二节表面活性剂学习要点:1.胶束与临界胶束浓度2.亲水亲油平衡值及其应用3.起昙和昙点4.表面活性剂的毒性5.表面活性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6.表面活性剂的类型与特点7.表面活性剂常用品种与应用一、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表面活性剂:能够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物质,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具有“两亲性”。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7100000106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1.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低浓度:界面吸附临界胶束浓度(CMC):形成胶束——亲油基团向内相互缔合、亲水基团向外对着水,定向排列。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题库注射剂(附:眼用溶液剂)含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题库注射剂(附:眼用溶液剂)含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题库注射剂(附:眼用溶液剂)含答案一、A型题1.下列增加中药注射液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调节pH?B.调整渗透压?C.加抑菌剂?D.充氧气?E.加增溶剂?2.任何药液,只要其冰点降至-0.52℃,即与血浆成为?A.等张溶液?B.等渗溶液?C.高渗溶液?D.低张溶液?E.低渗溶液?3.热原的致热活性中心是?A.磷脂?B.蛋白质?C.多肽?D.多糖?E.脂多糖?4.0.9%的氯化钠溶液为?A.高渗高张溶液?B.低渗低张溶液?C.高渗等张溶液?D.等渗等张溶液?E.等渗低张溶液?5.等体积的两种稀溶液中,若所含溶质的质点数相同,则两者?A.电离常数相等?B.解离度相同?C.渗透压相同?D.导电性相同?E.pH值相等?6.宜选作中药静脉注射液增溶剂的是?A.普流罗尼F68?B.新洁尔灭 ?C.聚山梨酯80?D.司盘80?E.月桂醇硫酸钠?7.下列有关除去热原方法的错误叙述为?A.普通除菌滤器不能滤除热原 ?B.0.22 μm微孔滤膜不能除去热原?C.普通灭菌方法不能破坏热原活性?D.121℃,20分钟,热压灭菌能破坏热原活性?E.干热250℃,30分钟,能破坏热原活性?8.下列增加主药溶解度的措施中,不起作用的是?A.采用混合溶剂或非水溶剂?B.使药物生成可溶性盐?C.在药物分子结构上引入亲水基团?D.加入增溶剂?E.将主药研成细粉?9.有关热原含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热原是由微生物产生的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升高的物质?B.热原是细菌的代谢产物、尸体及内毒素混合物?C.热原注入人体后可引起发冷、寒战、发热、恶心、呕吐、昏迷、虚脱等症状?D.热原通常是磷脂多糖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复合物?E.经121℃、30分钟热压灭菌后,既杀死全部细菌,又完全破坏热原?10.下列有关注射剂叙述错误的是?A.中药注射剂系指从药材中提取的有效物质为原料制成的注射剂?B.可分为溶液型、无菌粉末、混悬型、乳浊型注射剂?C.中药注射剂药效迅速,作用可靠?D.注射时疼痛小、安全?E.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11.下列有关注射用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注射用水可作为配制注射剂的溶剂?B.注射用水是用饮用水经蒸馏所得的制药用水?C.灭菌注射用水为注射用水灭菌所得的制药用水?D.灭菌注射用水主要用作注射用无菌粉末的溶剂?E.注射用水可作为滴眼剂配制的溶剂?12.下列关于纯化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纯化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与稀释?B.纯化水是用饮用水采用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等方法处理制成?C.注射用水系指用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制药用水?D.纯化水可作滴眼剂的配制溶剂?E.常用作中药注射剂制备时原药材的提取溶剂?13.保证注射用水质量的注意事项中不包括的是?A.随时监控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的各环节?B.要保证在无菌条件下生产注射用水C.要定期清洗与消毒制造用设备?D.经检验合格的注射用水方可收集?E.注射用水应在无菌条件下保存,并在12小时内使用?14.注射剂不可以是?A.粒径≤15 μm的混悬液?B.分散球粒径≤5 μm的乳浊液?C.无菌冷冻粉末?D.灭菌溶液?E.粒径在15~20 μm之间的粉末>10%的混悬液?15.注射用油的皂化值为?A.79~128?B.185~200?C.126~140?D.128~185?E.188~195?16.中药注射剂原料前处理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药注射用原料包括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及复方的总提取物?B.根据中药所含有效成分的性质可采用蒸馏法、水醇法、超滤法等方法提取纯化?C.为了减小注射剂的刺激性常要去除鞣质?D.常用的去鞣质方法为萃取法?E.中药注射用原料也称为中药注射用中间体?1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按冰点降低数据法计算出的等渗注射液有的可出现溶血现象?B.0.9%NaCl是等渗等张溶液,注射不溶血C.溶血法测得的等渗溶液即为等张溶液?D.注射液必须是等张溶液?E.葡萄糖是调节注射剂渗透压附加剂18.生产注射剂时,在水提液中加明胶的目的是为除去?A.黏液质?B.鞣质?C.细菌?D.草酸?E.Ca2+??19.亚硫酸氢钠在注射液中的作用是?A.增溶剂?B.抗氧剂?C.抑菌剂?D.助悬剂?E.pH调节剂?20.有关注射剂用容器叙述不当的是?A.注射剂用容器主要由硬质中性玻璃和聚丙烯塑料制成?B.单剂量玻璃小容器称安瓿?C.安瓿在使用前需进行检查和处理?D.安瓿的洗涤是为了除去尘埃等杂质?E.安瓿的灭菌是为了杀灭微生物和破坏热原?21.下列关于热原的性质不包括?A.水溶性?B.耐热性?C.挥发性?D.滤过性?E.被吸附性?22.有关热原的叙述错误的是?A.热原是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B.热原是由革兰阳性杆菌所产生?C.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D.脂多糖是热原的主要活性成分?E.污染热原的途径包括物料、容器制备过程多方面?23.注射剂的pH一般允许在?A. 6~7?B. 5~6?C. 4~9?D. 8~10?E. 7?24.以净药材制备的中药注射液,其所测定成分的总含量应?A.≥10%总固体量?B.≥20%总固体量?C.≥30%总固体量?D.≥40%总固体量?E.≥50%总固体量?25.下列关于注射剂质量要求叙述不当的是A.无菌无热原?B.与血浆等渗C.等张?D.pH在4.0~9.0之间?E.溶液型注射剂不得有肉眼可见异物?26.注射液配制方法中叙述不当的是?A.配液时应根据产品不同选择稀配法和浓配法?B.在配制时可采取水处理冷藏?C.在配制时可加入pH调节剂、止痛剂等附加剂?D.注射剂的滤过一般先粗滤再精滤?E.一般少量药液采用减压过滤,大量制备多采用加压滤过?27.有关输液剂叙述不当的是?A.指通过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剂?B.可分为电解质输液、营养输液、胶体输液?C.配制时常多采用浓配法?D.滤过应先用垂熔玻璃滤器或微孔滤膜粗滤?E.灌封时输液瓶要用滤过的注射用水倒冲后再灌入药液?28.下列不属于输液剂的是?A.参麦注射液?B.氯化钠注射液?C.复方氨基酸注射液?D.脂肪乳注射液?E.右旋糖酐?29.用于中药注射用无菌粉末制备的干燥方法为?A.冷冻干燥?B.沸腾干燥?C.喷雾干燥?D.减压干燥?E.红外干燥?30.不需要调节渗透压的是?A.滴眼液?B.血浆代用液?C.甘油剂?D.静脉乳?E.注射剂?31.关于滴眼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滴眼剂指药材提取物、药材细粉或药物制成的供滴眼用的溶液型或混悬型液体药剂?B.应无致病菌,澄明;混悬型滴眼液微粒≤80 μm??C.应与泪液等渗?D.应适当控制pH6?E.应有适宜的黏度?32.关于混悬液型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叙述错误的是A.供一般注射用,粒径应小于15μm,15~20μm者不超过10%B.供静脉注射用,2μm以下者应占99%,且粒径均匀C.具有良好的通针性。

中药药剂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中药药剂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中药药剂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8题,每题1分,共58分)1.按分散系统分类,脂质体属于()A、A 乳浊液B、B 混悬液C、C 固体剂型D、D 胶体微粒体系E、E 真溶液剂正确答案:D2.滴丸与胶丸的相同点是()。

A、均为丸剂B、均为滴制法制备C、C.均采用明胶膜材料D、无相同之处E、E正确答案:B3.细辛可与()放同一斗橱内。

A、金银花B、生地C、白芷D、白术E、鱼腥草正确答案:B4.下列与透皮吸收的量无关的因素为()A、药物浓度B、与皮肤接触时间C、应用面积D、涂布厚度E、年龄与性别正确答案:B5.乳剂特点的错误表述是A、乳剂液滴的分散度大B、乳剂中药物吸收快C、一般W/O型乳剂专供静脉注射用D、静脉注射乳剂注射后分布较快,有靶向性E、乳剂的生物利用度高正确答案:C6.关于溶液剂的制法叙述错误的是A、制备工艺过程中先取处方中全部溶剂加药物溶解B、处方中如有附加剂或溶解度较小的药物,应先将其溶解于溶剂中C、药物在溶解过程中应采用粉碎、加热、搅拌等措施D、易氧化的药物溶解时宜将溶剂加热放冷后再溶解药物E、对易挥发性药物应在最后加入正确答案:A7.有关脂质体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降低药物毒性,提高稳定性。

具长效作用B、可分为单相脂质体和多相脂质体C、脂质体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所制成的超微型球状载体制剂D、可降低药物透过细胞膜的作用E、属于被动靶向制剂正确答案:D8.栓剂的质量评价中与生物利用度关系最密切的测定是A、体内吸收试验B、含量C、重量差异D、体外溶出速度E、融变时限正确答案:A9.关于注射剂特点的错误描述是A、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B、使用方便C、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D、药效迅速作用可靠E、可以产生局部定位作用正确答案:B10.酒溶性颗粒剂一般以()浓度的乙醇作为溶剂A、80%C、40%D、50%E、60%正确答案:E11.下列关于溶出度的叙述正确的为A、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重量差异限度的检查B、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C、溶出度的测定与体内生物利用度无关D、需做溶出度测定的一般是主药成分易从制剂中释放的中药制剂E、溶出度系指制剂中某主药有效成分,在水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正确答案:B12.下列关于纯化水叙述错误的是A、注射用水系指用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制药用水B、常用作中药注射剂制备时原药材的提取溶剂C、纯化水可作滴眼剂的配制溶剂D、纯化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与稀释E、纯化水是用饮用水采用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等方法处理制成正确答案:C13.生物利用度是A、药物体内转运的程度B、药物体外溶解的速度和程度C、药物口服后疗效好坏的标志D、药物被吸收进入血循环的速度和程度E、药物质量的好坏标志正确答案:D14.片剂包糖衣的顺序是()A、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有色糖衣层B、糖衣层→粉衣层→有色糖衣层→隔离层C、粉衣层→糖衣层→隔离层→有糖色衣层D、粉衣层→隔离层→糖衣层→有糖色衣层E、隔离层→糖衣层→粉衣层→有色糖衣层正确答案:E15.浸提的第一个阶段是()B、解吸C、渗透D、浸润正确答案:D16.下列关于药典叙述错误的是A、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和标准的法典B、药典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C、药典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约束力D、药典中收载已经上市销售的全部药物和制剂E、一个国家药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个国家药品生产、医疗和科技水平正确答案:D17.有关气雾剂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起到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作用B、可避免胃肠道给药的副作用C、药物吸收的速度与药物的脂溶性成正比D、药物吸收的速度与药物的分子大小成反比E、咽部是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正确答案:E18.下列关于片剂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质量稳定可用包衣加以保护B、剂量准确、含量差异小C、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D、服用、携带、贮存等较为方便E、适于儿童和昏迷病人服用正确答案:E19.有关露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露剂系指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用水蒸气蒸馏制成的芳香水剂B、需调节适宜的pHC、不能加入防腐剂D、露剂也称药露E、属溶液型液体药剂正确答案:C20.混悬剂的质量评价不包括A、絮凝度的测定B、重新分散试验C、流变学测定D、溶出度的测定E、粒子大小的测定正确答案:D21.制备混悬液时,加入亲水高分子材料,增加体系的粘度,称为A、乳化剂B、增溶剂C、絮凝剂D、润湿剂E、助悬剂正确答案:E22.有关表面活性剂生物学性质的错误表述是A、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可发生相互作用B、表面活性剂长期应用或高浓度使用可能出现皮肤或粘膜损伤C、表面活性剂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最大D、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吸收有影响E、表面活性剂静脉注射的毒性大于口服正确答案:C23.散剂制备中,混合很关键,不符合一般原则的是()A、A 等比混合易混匀B、B 组分数量差异大者,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C、C 组分堆密度差异大时,堆密度小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D、D 含低共熔成分时,应避免共熔E、E 药粉形状相近者易于混匀正确答案:D24.聚乙二醇在固体分散体中的主要作用是()A、增塑剂B、促进其溶化C、载体D、黏合剂E、润滑剂正确答案:C25.栓剂中主药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称A、真密度B、置换价C、分配系数D、粒密度E、酸价正确答案:B26.下列关于热原的性质不包括的是A、被吸附性B、水溶性C、耐热性D、挥发性E、滤过性正确答案:D27.影响药物稳定性的环境因素不包括A、温度B、光线C、pH值D、空气中的氧E、包装材料正确答案:C28.下列属于栓剂水溶性基质的有A、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B、甘油明胶C、羊毛脂D、硬脂酸丙二醇酯E、可可豆脂正确答案:B29.对于易溶与水而且在水溶液中稳定的药物,可制成哪种类型注射剂A、溶胶型注射剂B、注射用无菌粉末C、溶液型注射剂D、乳剂型注射剂E、混悬型注射剂正确答案:C30.含毒性药散剂及贵重细料药散剂的分剂量多采用()A、目测法B、估分法C、重量法D、容量法E、以上方法均可正确答案:C31.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丹药是指汞与某些矿物药混合制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无机汞化合物B、丹药毒性较大一般不可内服,可制成其他外用剂,使用中要注意剂量和部位C、膜剂不适用于剂量较大的药物制剂D、膜剂可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制剂E、膜剂药物含量准确,稳定性好,体积小,携带方便正确答案:A32.氯化钠等渗当量是指A、与10g药物成等渗效应的氯化钠的量B、与1g药物成等渗效应的氯化钠的量C、与1g氯化钠成等渗效应的药物的量D、与10g氯化钠成等渗效应的药物的量E、与100g药物成等渗效应的氯化钠的量正确答案:B33.滴丸与胶丸的共同点是A、均为丸剂B、均可用滴制法制备C、所用制造设备完全一样D、均以PEG(聚乙二醇)类为辅料E、分散体系相同正确答案:B34.有关药物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除血管内给药和发挥局部作用的局部给药制剂以外,药物应用后首先要经过吸收过程B、非解离药物的浓度愈大,愈易吸收C、药物的吸收受生理因素、药物因素、剂型制剂因素影响D、药物的水溶性愈大,愈易吸收E、小肠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正确答案:D35.不必进行水分检测的是A、糊丸B、浓缩水蜜丸C、蜡丸D、水丸E、蜜丸正确答案:C36.下列关于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叙述错误的为A、药物代谢与有无首过效应有关B、药物溶出速度快易吸收C、吸收部位的血液循环快,吸收分布快D、药物的疗效与排泄无关E、影响体内酶的因素也影响药物代谢正确答案:D37.下列哪项为包糖衣的工序A、隔离层→粉衣层→色糖衣层→糖衣层→打光B、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色糖衣层→打光C、粉衣层→色糖衣层→隔离层→糖衣层→打光D、粉衣层→隔离层→糖衣层→色糖衣层→打光E、粉衣层→隔离层→色糖衣层→糖衣层→打光正确答案:B38.空胶囊的主要原料是A、琼脂B、明胶C、阿拉伯胶D、聚乙二醇E、甘油正确答案:B39.能用于液体药剂防腐剂的是A、山梨酸B、阿拉伯胶C、甘露醇D、聚乙二醇E、甲基纤维素正确答案:A40.目前中药厂应用最广的提取设备是()A、圆柱形陶瓷罐B、敞口倾斜式夹层锅C、圆柱形不锈钢罐D、多功能提取罐E、圆柱形搪瓷罐正确答案:D41.有关药物动力学常用参数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半衰期是某一药物在体内血药浓度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B、表观分布容积大小反映了药物的分布特性C、率常数是描述速度过程的重要动力学参数,单位为h-ID、体内总清除率指从血浆或血浆中清除药物的速率E、一般水溶性药物表观分布容积较大正确答案:E42.散剂制备的一般工艺流程是A、物料前处理→粉碎→分剂量→过筛→混合→质量检查→包装贮存B、物料前处理→混合→过筛→粉碎→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贮存C、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分剂量→混合→质量检查→包装贮存D、物料前处理→过筛→粉碎→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贮存E、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贮存正确答案:E43.不能作为助滤剂的是()A、硅藻土B、活性炭C、滑石粉D、陶瓷粉E、药材粉末正确答案:E44.下列注射剂的附加剂,可用于增加主药溶解度的附加剂为()A、氯化钠B、亚硫酸钠C、葡萄糖D、苯甲醇E、胆汁正确答案:E45.药典一号筛的孔径相当于工业筛的目数A、30目B、50目C、80目D、200目E、10目正确答案:E46.用于包衣的片心形状应为()A、深弧形B、无要求C、浅弧形D、扁形E、平顶形正确答案:A47.下列不属于输液剂的是A、复方氨基酸注射液B、鱼腥草注射液C、右旋糖酐D、脂肪乳注射液E、氯化钠注射液正确答案:B48.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的商品名称是A、吐温40B、吐温20C、司盘60D、吐温80E、司盘85正确答案:D49.有关滴眼剂错误的叙述是A、正常眼可耐受的pH值为5.0~9.0B、增加滴眼剂的粘度,有利于药物的吸收C、混悬型滴眼剂50μm以下的颗粒不得少于90%D、药液刺激性大,可使泪液分泌增加而使药液流失,不利于药物被吸收E、滴眼剂是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澄明溶液或混悬液正确答案:C50.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叙述错误的是()A、PH越高制剂稳定性越强B、一级降解反应中药物浓度与反应速度成正比C、光线照射可能发生氧化反应D、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E、固体吸湿后结块甚至潮解正确答案:A51.属于汤剂的特点的是()A、临床用于患者口服B、起效较为迅速C、成分提取最完全的一种方法D、本质上属于真溶液型液体分散体系E、具备“五方便”的优点正确答案:B52.下列等式成立的是A、内毒素=热原=蛋白质B、内毒素=磷脂=脂多糖C、蛋白质=热原=脂多糖D、内毒素=热原=脂多糖E、内毒素=热原=磷脂正确答案:D5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为A、软膏用于大面积烧伤时,用时应进行灭菌B、软膏剂主要起局部保护、治疗作用C、固体石蜡和蜂蜡为类脂类基质,用于增加软膏稠度D、二价皂和三价皂是形成W/O型乳剂基质的乳化剂E、二甲基硅油化学性质稳定,对皮肤无刺激性,宜用于眼膏基质正确答案:C54.硬胶囊壳中加入甘油的目的是A、防止药物的氧化B、调整胶囊剂的口感C、防止发生霉变D、增加胶液的胶冻力E、增加胶囊的韧性及弹性正确答案:A55.下列不适宜作为水丸赋形剂的是A、米醋B、黄酒C、蒸馏水D、药汁E、淀粉浆正确答案:E56.下列()论述是错误的:A、药物成分能否被溶解,遵循“相似相溶”规律B、用乙醇为溶剂时,浓度越高越好,因为高浓度乙醇的溶解谱很宽C、浸提溶剂中加碱的目的是增加偏酸性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和稳定性D、浸提溶剂中加酸的目的是使生物碱成盐,促进生物碱的浸出E、水能溶解极性大的生物碱盐、黄酮苷、皂苷等正确答案:B57.气雾剂给药剂量的准确性受哪一项的直接影响A、抛射剂的种类B、.耐压容器C、附加剂的种类D、抛射剂的用量E、阀门系统的精密程度正确答案:E58.药剂学概念正确的表述是A、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B、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科学C、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技术科学D、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E、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正确答案:D二、多选题(共42题,每题1分,共42分)1.药物发生变质的原因包括()A、药物变旋B、分子聚合C、药物水解D、晶型转变E、酶类药物的变性正确答案:ABCDE2.表面活性剂的特性是A、增溶作用B、杀菌作用C、HLB值D、吸附作用E、形成胶束正确答案:ACE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乌鸡、黄精宜进行"蒸罐"处理B、桃仁、杏仁宜采用"串料"方法粉碎C、五味子、生地宜采用"串油"方法粉碎D、珍珠、炉甘石宜采用"水飞法"粉碎E、冰片、樟脑宜采用"加液研磨法"正确答案:ADE4.关于药物稳定性的酸碱催化叙述正确的是A、pH较高时,主要由酸催化B、在pH—速度曲线图最低点所对应的横座标,即为最稳定pHC、在pH很低时,主要是碱催化D、一般药物的氧化作用,不受H+或OH—的催化E、许多酯类、酰胺类药物常受H+或OH—的催化水解,这种催化作用也叫专属酸碱催化正确答案:BE5.水丸包衣可起到()作用A、A 医疗作用B、B 保护作用C、C 减少刺激性D、D 定位释放E、E 改善外观正确答案:ABCDE6.关于片剂质量检查叙述错误的是()A、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可以不再检查重量差异B、有些片剂需要进行融变时限检查C、检查片重差异要求不得有两片超出限度1倍D、要求一般中药压制片硬度在2~3kgE、崩解时限判断时,只要有1片未在规定时间内崩解就是不合格正确答案:CE7.关于甘油,以下说法正确的包括:A、A:高浓度时可防腐B、B:药理作用强C、C:可与乙醇混溶D、D:粘度小E、E:可与氯仿混溶正确答案:AC8.下列关于局部作用的栓剂叙述正确的是A、痔疮栓是局部作用的栓剂B、局部作用的栓剂,药物通常不吸收,应选择熔化或溶解、释药速度快的栓剂基质C、水溶性基质制成的栓剂因腔道中的液体量有限,使其溶解速度受限,释放药物缓慢D、脂肪性基质较水溶性基质更有利于发挥局部药效E、甘油明胶基质常用于起局部杀虫、抗菌的阴道栓基质正确答案:ACE9.单糖浆的浓度可表示为()A、85%(g/g)B、85%(g/ml)C、64.74%(g/g)D、64.74%(g/ml)E、上述表示均不准确正确答案:BC10.气雾剂有哪些特性A、无局部用药的刺激性B、药物呈细雾状达作用部位,奏效快C、气雾剂遇热,或受撞击会爆炸D、给药剂量欠准确E、制剂的稳定性高正确答案:ABCE11.下列关于层流净化的正确表述A、洁净区的净化为层流净化B、空气处于层流状态,室内不易积尘C、层流净化区域应与万级净化区域相邻D、层流净化常用于100级的洁净区E、层流又分为垂直层流与水平层流正确答案:BCDE12.注射液除菌过滤可采用A、细号砂滤棒B、醋酸纤维素微孔滤膜C、0.22μm的微孔滤膜D、6号垂熔玻璃滤器E、钛滤器正确答案:CD13.关于乳剂的稳定性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A、乳剂的稳定性与相比例、乳化剂及界面膜强度密切相关B、乳剂的合并是分散相液滴可逆的凝聚现象C、外加物质使乳化剂性质发生改变或加入相反性质乳化剂可引起乳剂转相D、絮凝是乳剂粒子呈现一定程度的合并,是破裂的前奏E、乳剂分层是由于分散相与分散介质存在密度差,属于可逆过程正确答案:ACE14.空胶囊常加入的附加剂有A、增稠剂B、增塑剂D、遮光剂E、着色剂正确答案:ABCDE15.干燥淀粉作为崩解剂其崩解机制是()A、干燥淀粉可以吸收水分而膨胀B、干燥淀粉弹性强C、向该片剂中加入淀粉酶促进崩解D、干燥淀粉在压片过程中形成许多毛细管和孔隙,为水分的进一步透入提供通道E、干燥淀粉可以遇水产生气体正确答案:ACD16.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有()A、涂布的厚度B、药物的浓度C、应用面积D、应用次数E、与皮肤接触的时间正确答案:BCDE17.丸剂可以包()衣A、A 药物衣B、B 糖衣C、C 薄膜衣D、D 肠溶衣E、E 树脂衣正确答案:ABCDE18.下列哪些表述了药物剂型的重要性A、剂型决定药物的治疗作用B、剂型可影响疗效C、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D、剂型能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E、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正确答案:BCDE19.下列是软膏类脂类基质的是B、羊毛脂C、固体石蜡D、甲基纤维素E、植物油正确答案:AB20.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常用A、滴制法B、乳化法C、塑型法D、压制法E、熔融法正确答案:AD21.下列是软膏水性凝胶基质的是A、甘油明胶B、海藻酸钠C、硬脂酸钠D、卡波普E、泊洛沙姆正确答案:ABD22.在作生物利用度研究时取样必须是A、服药前要取空白血样B、吸收相、平衡相和消除相各有2~3个取样点C、血样应立即测定或冷冻备用D、总取样点应不少于11个点E、采样时间应至少为3~5个半衰期正确答案:ACDE23.制备硬胶囊壳需要加入()附加剂A、遮光剂B、防腐剂C、助悬剂D、增稠剂E、增塑剂正确答案:ABDE24.关于溶出度的叙述正确的为A、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也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B、溶出度测定方法有转篮法、浆法、小杯法、循环法C、浆法是各国药典收载的法定方法D、溶出度是指制剂中主药有效成分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与程度E、溶出度测定目的是探索其与体内生物利用度的关系正确答案:BDE25.关于芳香水剂的错误表述是A、芳香水剂系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水溶液B、芳香水剂系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的稀水溶液C、芳香水剂不宜大量配制和久贮D、芳香水剂应澄明E、芳香水剂系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的稀乙醇的溶液正确答案:BE26.硬胶囊剂填充的药物有A、药材提取物的均匀粉末B、药材的细粉C、药材提取物加辅料制成的颗粒D、药材提取物加辅料制成的均匀粉末E、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辅料制成的颗粒正确答案:ABCDE27.在药物稳定性试验中,有关加速试验叙述正确的是A、供试品按市售包装进行试验B、为新药申报临床与生产提供必要的资料C、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三个月D、原料药需要此项试验,制剂不需此项试验E、供试品可以用一批原料进行试验正确答案:AB28.在散剂制备中,常用的混合方法有()A、A 研磨混合B、B 扩散混合C、C 搅拌混合D、D 过筛混合E、E 紊乱混合正确答案:ACD29.下列关于控释制剂的叙述正确的为()A、A 释药速度接近零级速度过程B、B 可克服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C、C 消除半衰期短的药物宜制成控释制剂D、D 一般由速释与缓释两部分组成E、E 对胃肠刺激性大的药物宜制成控释制剂正确答案:ACDE30.关于糖浆剂的质量标准叙述正确的是()A、要求为澄明液体,色泽均匀B、贮存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即散的沉淀C、中药糖浆剂含糖量应不低于50%(g/ml)D、中药糖浆剂含糖量应不低于60%(g/ml)E、要求有一定的相对密度正确答案:BDE31.关于气雾剂的正确表述是A、按相组成分类,可分为一相气雾剂、二相气雾剂和三相气雾剂B、按相组成分类,可分为二相气雾剂和三相气雾剂C、吸入气雾剂吸收速度快D、气雾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抛射剂封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中制成的制剂E、可避免肝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作用正确答案:BCDE32.胶剂制备过程中常加入的辅料有()A、糊精B、糖C、淀粉D、油E、酒正确答案:BDE33.中药片剂的特点是A、质量稳定B、剂量准确C、生产机械自动化程度高D、服用、携带方便E、品种丰富正确答案:ABCDE34.水溶性颗粒剂在制备过程中可以采用的精制方法是()A、水提醇沉法B、高速离心法C、超滤法D、大孔吸附树脂法E、絮凝沉淀法正确答案:ABCDE35.橡胶膏剂的基质组成有()A、橡胶B、凡士林C、汽油D、松香E、氧化锌正确答案:ABCDE36.在苯中加入少量()后,可有助于在药材组织中提取叶绿素:A、A:甲醇B、B:乙醇C、C:乙醚D、D:氯仿E、E:环已烷正确答案:AB37.极性溶剂是A、水B、聚乙二醇C、丙二醇D、甘油E、DMSO正确答案:ADE38.下列关于非处方药叙述正确的是A、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B、是由专家遴选的、不需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并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被认为患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并能保证安全的药品C、应针对医师等专业人员作适当的宣传介绍D、目前,OTC已成为全球通用的非处方药的俗称E、非处方药主要是用于治疗各种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常见轻微疾病,因此对其安全性可以忽视正确答案:BD39.黑膏药基质原料有()A、植物油B、水银C、红丹D、红升丹E、宫粉正确答案:AC40.正确论述吸入气雾剂的是A、粒子在3~10μm时起局部作用B、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C、肺泡是主要吸收部位D、粒子在0.5~1μm时可以起到全身治疗作用E、口腔是主要吸收部位正确答案:ABCD41.煎膏剂炼糖的目的在于()A、杀灭微生物B、防止反砂C、除去杂质D、减少水分E、使口感好正确答案:ABCD42.处方中含量很大,需串料粉碎的有;A、大枣B、酸枣仁C、苏子D、熟地E、天冬正确答案:ADE。

液体制剂的试题

液体制剂的试题

液体制剂的试题
一、选择题
1. 关于溶液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药物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于溶剂中,形成均一相对稳定的混合物
B. 溶液剂的制备简单,可以直接将固体或液体药物溶于溶剂中
C. 溶液剂的体积较大,使用时必须用注射器注射
D. 溶液剂的给药途径广泛,可以口服、外用、注射等
E. 溶液剂容易变质,需要加入防腐剂和抗氧剂
2. 关于溶液剂的制备,错误的是:
A. 药物应能溶于溶剂,且在溶解度范围内制备溶液剂
B. 根据需要可加入增溶剂、助溶剂等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
C. 对于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先加入适量的缓冲液再进行溶解
D. 对于一些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的药物,可采用混合溶剂进行溶解
E. 对于含有多量挥发油的中药,应采用加热溶解的方法制备溶液剂
3. 关于溶液剂的质量要求,正确的是:
A. 应具有固定的有效期限
B. 应澄明透明,且不能出现浑浊、沉淀
C. 对于含有结晶性药物的水溶液,应先进行过滤再进行灭菌
D. 制备时应加入防腐剂和抗氧剂以防止变质
E. 应具有准确的浓度,且每次使用时浓度应保持不变
二、简答题
1. 简述溶液剂的特点。

2. 如何制备溶液剂?。

2024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

2024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

2024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单选题(共45题)1、正确叙述混悬型制剂的是A.混悬型液体药剂是指大小在1~100nm范围内的分散相质点分散于分散介质中B.混悬型液体药剂属于非均相液体制剂C.混悬型液体药剂属于动力学不稳定体系、热力学稳定体系D.混悬型液体药剂属于动力学稳定体系、热力学不稳定体系E.混悬型液体药剂属于动力学稳定体系、热力学稳定体系【答案】 B2、在碱液中先呈黄色,通入空气后转变成棕色的是A.黄酮醇B.二氢黄酮C.查耳酮D.邻二酚羟基黄酮E.橙酮【答案】 A3、"冬天是虫,夏天是草,冬虫夏草是个宝",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疲劳、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秘精益气等多种功效的冬虫夏草,因产量少而备受市场追捧,价格也是越炒越高,动辄十几万一斤,甚至被叫做"软黄金"。

A.虫体与从虫体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似蚕B.虫体全身有足10对,以中部6对明显C.虫体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20~30条环纹D.子座细长,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质柔韧,上部稍膨大E.气微腥,味微苦【答案】 B4、最新版《中国药典》规定,在肠溶胶囊崩解时限检查时应A.先在盐酸溶液中(9→1000)检查2hB.先在磷酸盐缓冲液(pH6.8)检查2hC.先在浓盐酸溶液中检查2hD.先在浓盐酸溶液中检查1hE.先在磷酸盐缓冲液(pH6.8)检查1h【答案】 A5、给药途径为胃肠道给药A.软膏剂B.注射剂C.糖浆剂D.粉雾剂E.滴眼剂【答案】 C6、亚硫酸钠在注射剂中用作A.抗氧剂B.抑菌剂D.助悬剂E.稀释剂【答案】 A7、(2018年真题)除另有规定外,应遮光,密封,置阴凉处贮存的是()A.酊剂B.合剂C.乳膏剂D.软膏剂E.膏药【答案】 A8、不同浓度的乙醇为中药浸膏片制颗粒常用的A.崩解剂B.润湿剂C.吸收剂D.黏合剂E.润滑剂【答案】 B9、糖类是中药中普遍存在的成分,中药中的多糖主要有淀粉、菊糖、黏液质、纤维素等,大多无生物活性,在中药的提取分离中通常作为杂质而被除去。

2024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题库与答案

2024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题库与答案

2024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题库与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切断面浅黄棕色或浅红棕色、显粉性、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的药材是A.黄芪B.银柴胡C.虎杖D.何首乌E.人参【答案】 D2、不是混悬剂稳定剂的是A.助悬剂B.润湿剂C.增溶剂D.絮凝剂E.反絮凝剂【答案】 C3、关于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乳剂不适于制成注射剂B.水包油型乳剂可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C.乳剂中液滴的分散度大,药物吸收和药效发挥快,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D.外用乳剂能改善对皮肤、黏膜的渗透性,减少刺激性E.油性药物制成乳剂能保证剂量准确,而且使用方便【答案】 A4、侧柏叶的药用部位是A.单叶B.复叶C.枝梢及叶D.枝梢E.鳞叶【答案】 C5、(2017年真题)在体温下软化并可缓慢溶解于分泌液的栓剂基质是()A.半合成山苍子油酯B.甘油明胶C.半合成椰子油酯D.可可豆脂E.半合成棕榈油酯【答案】 B6、哪种中药成分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A.川芎嗪B.水蛭素C.延胡索乙素D.丹参素E.阿魏酸【答案】 A7、空胶囊的主要原料是A.甘油B.明胶C.琼脂D.山梨醇E.二氧化钛【答案】 B8、在中医的常用治法中,属于温法的是A.清热解毒B.消疮散瘀C.表里双解D.回阳救逆E.消痰祛水【答案】 D9、生物碱广泛分布于各种中药中,是许多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

下列关于生物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碱太多具有较复杂的环状结构,N原子多结合在环内B.麻黄碱、秋水仙碱、益母草碱等莨菪烷类生物碱的结构特点是氮原子不在环状结构内C.生物碱沉淀反应一般在酸性水溶液中进行,蛋白质、多肽、氨基酸、鞣质等非生物碱成分也常与生物碱沉淀试剂作用产生假阳性结果D.生物碱的碱性强弱与其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电性效应、空间效应以及分子内氢键形成等有关。

钩藤碱与异钩藤碱的碱性差异主要源于氢键效应E.槟榔次碱和吗啡均既可溶于酸水溶液,也可溶于碱水溶液【答案】 B10、"冬天是虫,夏天是草,冬虫夏草是个宝",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疲劳、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秘精益气等多种功效的冬虫夏草,因产量少而备受市场追捧,价格也是越炒越高,动辄十几万一斤,甚至被叫做"软黄金"。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二)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二)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第二章液体制剂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1 不属于液体制剂的是()A合剂 B搽剂 C灌肠剂 D醑剂E注射液2 单糖浆为蔗糖的水溶液,含蔗糖量()A 85%(g/ml)或64.7%(g/g)B 86%(g/ml)或64.7%(g/g)C 85%(g/ml)或65.7%(g/g)D 86%(g/ml)或65.7%(g/g)E 86%(g/ml)或66.7%(g/g)3 有关疏水胶的叙述错误者为()A系多相分散体系 B粘度与渗透压较大C表面张力与分散媒相近 D分散相与分散媒没有亲和力E Tyndall效应明显4 天然高分子助悬剂阿拉伯胶(或胶浆)一般用量是()A 1%-2%B 2%-5%C 5%-15%D 10%-15%E 12%-15%5 微乳(microemulsions)乳滴直径在()A 120nmB 140nmC 160nmD 180nmE 200nm6 下列乳剂处方拟定原则中错误者是()A乳剂中两相体积比值应在25%-50%B根据乳剂类型不同,选用所需HLB(亲水亲油平衡)值的乳化剂C根据需要调节乳剂粘度D选择适当的氧化剂E根据需要调节乳剂流变性7 作为药用乳化剂最合适的HLB值为()A 2-5(W/O型);6-10(O/W型)B 4-9(W/O 型);8-10(O/W型)C 3-8(W/O型);8-16(O/W型)D 8(W/O 型);6-10(O/W型)E 2-5(W/O型);8-16(O/W型)8 以下关于液体药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液分散相粒径一般小于1nmB胶体溶液型药剂分散相粒径一般在1-100nmC混悬型药剂分散相微粒的粒径一般在100μm以上D乳浊液分散相液滴直径在1nm-25μmE混悬型药剂属粗分散系9 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为混悬剂的助悬剂用()A西黄蓍胶 B海藻酸钠 C硬脂酸钠 D羧甲基纤维素E硅皂土10.配制药液时,搅拌的目的是增加药物的()A.润湿性 B.表面积 C.溶解度 D.溶解速度E.稳定性11.苯甲酸钠在咖啡因溶液中的作用是()A.延缓水解 B.防止氧化 C.增溶作用 D.助溶作用 E.防腐作用12.苯巴比妥在90%乙醇中溶解度最大,90%乙醇是苯巴比妥的()A.防腐剂 B.助溶剂 C.增溶剂 D.抗氧剂E.潜溶剂13.不属于液体制剂的是()A.溶液剂 B.合剂 C.芳香水剂 D.溶胶剂E.注射剂14.溶液剂的附加剂不包括()A.助溶剂 B.增溶剂 C.抗氧剂 D.润湿剂E.甜味剂15.乳剂的附加剂不包括()A.乳化剂 B.抗氧剂 C.增溶剂 D.防腐剂E.矫味剂16.混悬剂的附加剂不包括()A.增溶剂 B.助悬剂 C.润湿剂 D.絮凝剂E.防腐剂17.对液体药剂的质量要求错误的是()A.液体制剂均应澄明 B.制剂应具有一定的防腐能力C.内服制剂的口感应适宜 D.含量应准确E.常用的溶剂为蒸馏水18.糖浆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加入适量乙醇、甘油作稳定剂 B.多采用热溶法制备C.单糖浆可作矫味剂、助悬剂 D.蔗糖的浓度高渗透压大,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E.糖浆剂是高分子溶液19.用作矫味、助悬的糖浆的浓度(g/ml)是()A.20% B.50% C.65% D.85% E.95% 20.高分子溶液稳定的主要原因是()A.高分子化合物含有大量的亲水基与水形成牢固的水化膜B.有较高的粘稠性C.有较高的渗透压D.有网状结构E.有双电层结构21.混悬剂中结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药物密度较大 B.粒度分布不均匀 C.ζ电位降低D.分散介质粘度过大 E.药物溶解度降低22.不能作助悬剂的是()A.琼脂 B.甲基纤维素 C.硅皂土 D.单硬脂酸铝 E.硬脂酸钠23.根据Stokes定律,与微粒沉降速度呈正比的是()A.微粒的半径 B.微粒的直径 C.分散介质的黏度D.微粒半径的平方 E.分散介质的密度24.()是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分散体系。

药剂学题库(附参考答案)

药剂学题库(附参考答案)

药剂学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在囊壳中加入了特殊的药用高分子材料或经特殊处理,在胃液中不溶解,仅在肠液中崩解溶化而释放出活性成分的是A、肠溶胶囊B、胶囊C、滴丸D、硬胶囊E、软胶囊正确答案:A2、属于均相液体制剂的是A、复方硫磺洗剂B、纳米银溶液C、磷酸可待因糖浆D、石灰搽剂E、鱼肝油乳剂正确答案:C3、关于眼用制剂的说法,错误的是A、滴眼液应与泪液等渗B、混悬型滴眼液用前需充分混匀C、增大滴眼液的黏度,有利于提高药效D、用于手术后的眼用制剂必须保证无菌,应加入适量抑菌剂E、为减小刺激性,滴眼液应使用缓冲液调节溶液的pH,使其在生理耐受范围正确答案:D4、可作片剂的崩解剂的是A、甘露醇B、聚乙烯吡咯烷酮C、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D、聚乙二醇E、预胶化淀粉正确答案:C5、可用于增加药物的溶解度的是A、羊毛脂B、聚乙二醇C、β-环糊精D、七氯丙烷E、液状石蜡正确答案:C6、下列物质可做气雾剂中的,月桂醇A、乳化剂B、稳定剂C、抛射剂D、湿润剂E、潜溶剂正确答案:B7、可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A、微丸B、滴丸C、软胶囊D、微球E、脂质体正确答案:B8、下列关于囊材正确叙述的A、硬,软囊壳的材料都是明胶,甘油,水以及其他的药用材料,其比例,制备方法相同B、硬,软囊壳的材料都是明胶,甘油,水以及其他的药用材料,其比例,制备方法不相同C、硬,软囊壳的材料都是明胶,甘油,水以及其他的药用材料,其比例相同,制备方法不同D、硬,软囊壳的材料都是明胶,甘油,水以及其他的药用材料,其比例不同,制备方法相同E、硬,软囊壳的材料不同,其比例,制备方法也不相同正确答案:B9、下列物质可做气雾剂中的,氟里昂A、湿润剂B、稳定剂C、潜溶剂D、乳化剂E、抛射剂正确答案:E10、在某注射剂中加入焦亚硫酸钠的作用A、止痛剂B、抑菌剂C、乳化剂D、抗氧剂E、络合剂正确答案:D11、注射剂处方中,泊洛沙姆188的作用是A、增溶剂B、稳定剂C、抑菌剂D、止痛剂E、渗透压调节剂正确答案:A12、中国药典方法与装置,水温为15~25℃进行检查,应在3分钟内全部崩解或溶化的是A、肠溶片B、薄膜衣片C、可溶片D、泡腾片E、舌下片正确答案:C13、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或以流浸膏稀释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为A、药酒B、糖浆剂C、浸膏剂D、煎膏剂E、酊剂正确答案:E14、基于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间酸碱性差异的靶向制剂是A、纳米囊B、免疫脂质体C、pH敏感脂质体D、常规脂质体E、微球正确答案:C15、布洛芬口服混悬液的处方组成:布洛芬、羟丙甲纤维素、山梨醇、甘油、枸橼酸和水。

(精)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液体药剂(答案解析)

(精)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液体药剂(答案解析)

(精)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液体药剂(答案解析)一、最佳选择题1、不适宜制成混悬液的药物是A.易成盐的药物B.治疗剂量大的药物C.毒性药物D.难溶性药物E.不稳定的药物2、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特点是A.只可作为外用B.主要用于杀菌和防腐C.起表面活性作用的部分是阳离子D.起表面活性作用的部分是阴离子E.在水中不解离3、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A.新洁尔灭B.月桂醇硫酸钠C.聚山梨酯-80D.司盘-80E.卵磷脂4、决定溶胶溶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A.pH值B.吸附作用C.离子化作用D.电位差E.水化作用5、注射用乳剂可选用的乳化剂为A.卵磷脂B.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司盘-80D.月桂醇硫酸钠E.新洁尔灭6、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毒性按大小顺序的排列中正确的是A.阴离子型>非离子型>阳离子型B.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C.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D.阳离子型>非离子型>阴离子型E.非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7、HLB值在8~16之间的表面活性剂可作为A.消泡剂B.润湿剂C.增溶剂D.O/W型乳化剂E.W/O型乳化剂8、乳剂制备前除哪一项外,均须注意A.分散相的体积比应在25%~50%之间B.油相的种类C.乳剂的类型及乳化剂的HLB值D.调节乳剂的粘度和流变性E.必要时要加入抗氧剂、防腐剂9、不属于溶液型液体药剂的是A.复方碘口服溶液B.金银花露C.甘油剂D.炉甘石洗剂E.风油精10、薄荷水属于A.溶液型药剂B.混悬型药剂C.乳浊液D.合剂E.胶体溶液11、有关芳香水剂、露剂、甘油剂叙述不正确的是A.芳香水剂是由挥发油制成的饱和水溶液B.芳香水剂属真溶液型液体药剂C.芳香水剂的制法因原料不同而异D.露剂是指用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用水蒸气蒸馏法制成的芳香水剂E.甘油剂是指含有不低于50%甘油的药液12、下列哪一个不属于液体药剂的特点A.吸收快、作用迅速B.药物以分子形式分散于介质中C.易控制药物浓度D.便于分剂量服用E.稳定性较差13、用吐温80作增溶剂时,被增溶量最小的是A.乙烷B.丙烷C.丁烷D.戊烷E.己烷14、增溶作用源于表面活性剂的哪一个作用A.形成胶团B.分子极性基团C.分子亲油基团D.多分子膜E.形成氢键15、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不能用于A.增溶B.乳化C.助悬D.防腐E.润湿16、普郎尼克F-68属哪种表面活性剂A.阳离子型B.阴离子型C.两性离子型D.非离子型E.离子型17、肥皂是哪一型表面活性剂A.阴离子型B.阳离子型C.非离子型D.两性离子型E.以上都不是18、有关表面活性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子结构中都同时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B.能够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C.低浓度时,发生表面吸附D.高浓度时,进入溶液内部E.在药剂中都能用于防腐19、不属于真溶液型液体药剂的有A.溶液剂B.糖浆剂C.芳香水剂D.醑剂E.高分子溶液20、采用干胶法,用阿拉伯胶作乳化剂制备乳剂,脂肪油:水:胶的比例是A.3:2:1B.4:2:1C.2:2:1D.4:3:1E.1:1:221、不属于乳剂不稳定现象的是A.分层B.絮凝C.转相D.分解E.破裂22、乳化剂的用量和适宜的乳化温度为A.0.5%~5%,25~35℃B.<2.5%,30~50℃C.0.5%~10%,50~70℃D.5%~10%,50~70℃E.0.5%~1%,30~50℃23、对混悬型液体药剂没有稳定作用的是A.润湿剂B.助悬剂C.芳香剂D.絮凝剂E.反絮凝剂24、不适于制成混悬液的药物是A.难溶性药物B.毒性药物C.不稳定的药物D.易成盐的药物E.治疗剂量大的药物25、正确叙述混悬型药剂的是A.混悬型液体药剂是指大小在1~100nm范围的分散相质点分散于分散介质中B.混悬型液体药剂属于粗分散体系C.混悬型液体药剂属于动力学不稳定体系,热力学稳定体系D.混悬型液体药剂属于动力学稳定体系,热力学不稳定体系E.混悬型液体药剂属于动力学稳定体系,热力学稳定体系26、除哪一个外,均为在液体药剂中经常使用的胶浆剂A.聚乙烯醇B.羧甲基纤维素钠C.明胶D.糊精E.阿拉伯胶27、决定溶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A.氯化作用B.电位差C.水化作用D.pH值E.吸附作用28、有关高分子溶液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化膜是决定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B.丙酮可破坏水化膜C.盐析可破坏水化膜D.絮凝可保护水化膜E.陈化可破坏水化膜29、胶体溶液的溶胶剂不具备的特性是A.布朗运动B.属高度分散的热力学不稳定体系C.分散相质点大小在1~100nm之间D.动力学不稳定性E.荷电二、配伍选择题1、A.滤过法B.浸渍法C.溶解法D.凝聚法E.干胶法<1>、溶液剂的制备可选用<2>、溶胶的制备可选用<3>、乳剂的制备可选用<4>、混悬液的制备可选用2、A.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B.乳化剂类型改变造成C.专电位降低D.分散相与连续相存在密度差E.微生物及光、热、空气等的作用下列乳剂不稳定现象的原因是<1>、分层<2>、转相<3>、酸败<4>、絮凝3、A.乙醇B.卵磷脂C.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D.十二烷基苯磺酸钠E.高级脂肪醇硫酸酯类<1>、广泛用作洗涤剂的是<2>、亲油性较强,常作W/O型乳剂的乳化剂<3>、可作为注射用乳剂的乳化剂的是<4>、主要用于外用软膏制剂4、A.碘化钾B.滑石粉C.羧甲基纤维素钠D.蒸馏水E.枸橼酸盐<1>、复方碘口服溶液中助溶剂是<2>、薄荷水中的助滤剂是<3>、炉甘石洗剂中的助悬剂<4>、混悬型药剂中的絮凝剂5、A.金银花露B.炉甘石洗剂C.血浆代用液D.益母草膏E.脂肪乳<1>、属于真溶液型液体药剂<2>、属于胶体溶液型<3>、属于乳浊液型<4>、属于混悬型6、A.保护作用B.敏化作用C.陈化D.乳化E.起昙<1>、高分子溶液在放置过程中自发地聚集而沉淀称为<2>、溶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分子溶液,能显著地提高溶胶的稳定性,称为<3>、液体分散相以细小液滴分散在另一不相混溶介质的过程<4>、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剂与水形成的氢键在一温度点断裂而使溶液由清变浊的现象7、A.15~18B.13~16C.8~16D.7~9E.3~8<1>、W/O乳化剂的HLB值<2>、增溶剂的HLB值为<3>、润湿剂的HLB值为<4>、O/W乳化剂HLB值为8、A.可以增加难溶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B.可以降低混悬微粒的沉降速度C.可以阻碍混悬微粒发生碰撞聚集D.可以加速乳剂的乳析E.可以提高溶胶的稳定性<1>、表面活性剂<2>、反絮凝剂<3>、保护胶体<4>、助悬剂9、A.HLBB.HLBabC.ΔtmD.FE.K<1>、总传热系数<2>、传热温度差<3>、亲水亲油平衡值<4>、混合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10、A.干胶法B.湿胶法C.凝聚法D.新生皂法E.机械法<1>、乳剂制备时,先将乳化剂加入到水中再将油加入研磨成初乳,再加水稀释的方法为<2>、乳剂制备时,将油相、水相、乳化剂混合后应用机械的强大乳化能制成的方法称为<3>、乳剂制备时,使植物油与含碱的水相发生皂化反应,生成新皂乳化剂随即进行乳化的方法为<4>、乳剂制备时,胶粉与油混合,加入一定量的水乳化成初乳,再逐渐加水至全量的方法为三、多项选择题1、适宜制成混悬型液体药剂的药物有A.毒性药物B.剂量小的药物C.需制成液体药剂供临床应用的难溶童药物D.为了发挥长效作用而需制成液体药剂例临床应用的药物E.需要提高在水溶液中稳定性的药物2、关于絮凝的表述正确的有A.混悬剂的微粒带有的电荷的排斥力会阻碍微粒的聚集B.为了使混悬剂恰好产生絮凝作用,一般应控制ξ电位在20~25mV范围内C.加入适当电解质,可使耄电位降低D.为形成絮凝状态所加入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E.混悬剂的微粒形成絮状聚集体的过程称为絮凝3、可作为混悬型液体药剂稳定剂的有A.助流剂B.絮凝剂C.助悬剂D.助溶剂E.润湿剂4、在液体药剂中能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A.应用潜溶剂B.加入助悬剂C.加入助溶剂D.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制成盐类5、液体药剂特点的有A.便于分剂量服用B.稳定性较差C.吸收快、作用迅速D.药物以分子形式分散于介质中E.易控制药物浓度6、提高混悬型液体药剂稳定性的措施有A.添加适量助悬剂B.添加适量电解质使混悬液絮凝C.添加适量反絮凝剂,防止微粒聚集D.尽可能减少药物微粒的粒径,同时注意缩小粒径间的粒径差E.成品贮藏于阴凉处7、关于药物制成混悬剂的条件的正确表述有A.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时B.药物的剂量超过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时C.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时D.毒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使用E.需要产生缓释作用时8、常与水组成潜溶性混合溶剂的是A.乙醇B.丙二醇C.丙三醇D.聚乙二醇400E.三乙醇胺9、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具有的作用有A.增溶作用B.助溶作用C.润湿作用D.乳化作用E.润滑作用10、液体制剂按分散体系的粒径大小分为A.真溶液型B.糖浆剂型C.乳浊液型D.混悬液型E.胶体溶液型11、糖浆在内服混悬液中的作用是A.助悬剂B.润湿剂C.矫味剂D.絮凝剂E.增溶剂12、乳化剂选用的一般原则为A.口服乳剂一般选无毒无刺激性乳化剂B.O/W型乳剂应选O/w型乳化剂,W/O型乳剂应选择W/O型乳化剂C.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能同时使用D.乳化剂不能混合使用E.与药物具有相反电荷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不能选用13、对胶体溶液叙述正确的是A.分散相质点范围为1~100nmB.高分子溶液为均相体系C.溶胶剂有强力的布朗运动D.高分子溶液为热力学不稳定体系E.分为亲水胶体与疏水胶体14、乳剂不稳定原因有A.乳化剂HLB值发生变化B.乳化剂用量不当C.微生物污染D.内相体积过大E.贮藏温度过高15、有关表面活性剂毒副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形成血栓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一般较小C.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刺激性最小D.静脉给药制剂中表面活性剂毒性比口服给药大E.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较强的溶血作用16、下列哪些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有机胺皂B.氯苄烷铵C.十二烷基硫酸钠D.卵磷脂E.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7、下列活性剂不具有起昙现象的是A.吐温B.肥皂C.普朗尼克F-68D.硫酸化物E.磺酸化物18、影响增溶的因素有A.被增溶药物的性质B.增溶剂的性质C.溶液的pHD.增溶剂的用法用量E.加助溶剂19、潜溶性的混合溶剂由哪个与水组成A.乙醇B.丙二醇C.甘油D.聚乙二醇400E.丙酮20、表面活性剂在药物中可起的作用是A.增溶B.乳化C.润湿D.消泡E.发泡答案部分一、最佳选择题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混悬型液体药剂的特点混悬型液体药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也包括干混悬剂。

2024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4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4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精选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5题)1、聚山梨酯-80在混悬液型液体制剂中常作为A.乳化剂B.助溶剂C.润湿剂D.助悬剂E.絮凝剂【答案】 C2、关于生物利用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利用度系指制剂中的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的速度和程度B.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血药溶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的比值为相对生物利用度C.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AUC)可全面反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D.常用达峰时间(tE.当参比制剂为静脉注射剂时,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的比值称为绝对生物利用度【答案】 C3、酸味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A.发汗、解热、抗炎B.增加或调节免疫C.收敛、止泻、止血D.抗菌、致泻、止吐E.抗肿瘤、抗炎、致泻【答案】 C4、阿拉伯胶在混悬液型液体制剂中常作为A.乳化剂B.助溶剂C.润湿剂D.助悬剂E.絮凝剂【答案】 D5、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密被短柔毛,花萼绿色,先端5裂的饮片是A.辛夷B.金银花C.槐花D.洋金花E.款冬花【答案】 B6、能够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的最佳方法是A.基原鉴定B.性状鉴定C.理化鉴定D.显微鉴定E.生物鉴定【答案】 C7、四神丸具有温肾散寒、涩肠止泻的功效,用于治疗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五更溏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

其处方组成有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大枣。

A.连翘苷B.连翘酯素C.松脂素D.罗汉松苷E.牛蒡子苷【答案】 A8、中药方剂有因剂型改变而方名改变者如传统方理中丸与人参汤两方均由干姜、白术、人参、甘草组成用量完全相同。

前者制法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子黄大;后者为汤剂。

通常临床所见疾病往往复杂多变可谓病有缓急证有表里。

同一中药处方可因剂型不同,作用有所差异。

应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剂型给药A.不检查溶散时限B.应在30分钟内溶散C.应在1小时内溶散D.应在2小时内溶散E.应按肠溶衣片崩解时限检查法检查【答案】 A9、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为A.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分配比(或称分配系数K)不同B.根据物质的熔点不同C.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D.根据物质的类型不同E.根据物质的颜色不同【答案】 A10、药物盐炙后可以增强滋肾阴、泻相火、退虚热作用的是A.泽泻B.车前子C.杜仲D.黄柏E.厚朴【答案】 D11、常用于O/W型乳剂型基质乳化剂的是A.硬脂酸钙B.羊毛脂C.月桂醇硫酸钠D.十八醇E.甘油单硬脂酸酯【答案】 C12、薏苡仁的原植物属于A.蓼科B.十字花科C.唇形科D.禾本科E.茜草科【答案】 D13、上述哪项不是寒证动物机体出现的变化A.血清TSH含量降低B.肾上腺皮质对ACTH反应速度加快C.基础体温降低D.延长动情周期E.促黄体生成素释放减少【答案】 B14、(2016年真题)某男,50岁。

初级中药士-专业实践能力-中药药剂学-液体制剂

初级中药士-专业实践能力-中药药剂学-液体制剂

初级中药士-专业实践能力-中药药剂学-液体制剂[单选题]1.正确论述混悬型药剂的是A.混悬型液体药剂是指大小在1~1000nm范围的分散相质点分散于分散介质中B.混悬型液体药剂也包括(江南博哥)干混悬剂C.混悬液型液体药剂属于动力学不稳定体系,热力学稳定体系D.混悬液型液体药剂属于动力学稳定体系,热力学不稳定体系E.混悬液型液体药剂属于动力学稳定体系,热力学稳定体系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混悬液型液体药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也包括干混悬剂,即难溶性固体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粉末状或颗粒状,临用时加水振摇即可分散(或崩散)成混悬液。

掌握“液体药剂”知识点。

[单选题]2.吐温80属何种类别表面活性剂A.阳离子型B.阴离子型C.两性离子型D.非离子型E.离子型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吐温80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聚山梨酯类。

掌握“液体药剂”知识点。

[单选题]3.以下各种表面活性剂中,毒性最小的是A.月桂硫酸钠B.土耳其红油C.卖泽类D.苯扎溴铵E.氯苄烷铵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毒性一般而言,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毒性最大,其次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毒性最小。

苯扎溴铵和氯苄烷铵都是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毒性最大。

月桂硫酸钠和土耳其红油都属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毒性其次。

卖泽类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它的毒性最小。

掌握“液体药剂”知识点。

[单选题]4.具有起昙现象是A.溶液的特性B.胶体溶液的特性C.表面活性剂的一个特性D.高分子溶液的特性E.亲水胶的特性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①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②亲水亲油平衡值;③起昙与昙点;④毒性。

掌握“液体药剂”知识点。

[单选题]5.下列表面活性剂哪个有起昙现象A.司盘20B.磷脂酰胆碱(卵磷脂)C.苯扎氯铵D.普朗尼克F-68E.吐温80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起昙与昙点产生起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聚氧乙烯基中的氧原子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以氢键缔合成水化物,加热至昙点后氢键断裂,从而导致溶解度急剧下降,出现混浊或分层,冷却后氢键重新形成,故恢复澄明。

最新中药药剂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选择):第八章液体制剂药剂

最新中药药剂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选择):第八章液体制剂药剂

第八章液体制剂习题选择题【A型题】1.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不包括A.制成可溶性盐 B.加入助溶剂 C.加入增溶剂D.升高温度 E.使用潜溶剂2.乳剂的附加剂不包括A.乳化剂 B.抗氧剂 C.增溶剂 D.防腐剂E.辅助乳化剂3.混悬剂的附加剂不包括A.增溶剂 B.助悬剂 C.润湿剂 D.絮凝剂E.反絮凝剂4.下列表面活性剂中有起昙现象的是A.肥皂类 B.硫酸酯盐型 C.磺酸化物 D.聚山梨酯类E.阳离子型5.高分子溶液稳定的主要原因是A.高分子化合物含有大量的亲水基与水形成牢固的水化膜B.有较高的黏调性 C.有较高的渗透压 D.有网状结构E.分子结构中含有非极性基团6.对高分子溶液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陈化现象 B.有电泳现象 C.有双分子层结构D.有絮凝现象 E.稳定性较高7.混悬剂中结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药物密度较大 B.粒度不均匀 C.ζ电位降低D.分散介质密度过大 E.分散介质黏度过大8.W/O型的乳化剂是A.聚山梨酯(吐温)类 B.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卖泽)类C.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苄泽)类 D.脂肪酸山梨坦类(司盘类)E.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9.对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离子型的毒性大于离子型B.HLB值越小,亲水性越强C.作乳化剂使用时,浓度应大于CMCD.作O/W型乳化剂使用,HLB值应大于8E.表面活性剂中吐温类杀菌作用最强10.对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吐温类溶血作用最小B.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碱性溶液中呈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质,杀菌力强C.用于作消毒杀菌使用的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表面活性剂不能混合使用E.非离子型对皮肤和黏膜的刺激性为最大11.等量的司盘-80(HLB 4.3)与吐温-80(HLB 15.0)混合后的HLB值是A.7.5 B.6.42 C.8.56 D.9.65 E.10.65 12.表面活性剂性质不包括A.亲水亲油平衡值 B.昙点 C.临界胶团浓度D.适宜的黏稠度 E.毒性13.根据Stokes定律,与微粒沉降速度呈正比的是A.微粒的半径 B.微粒的直径 C.分散介质的黏度D.微粒半径的平方 E.分散介质的密度14.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乳剂的A.分层 B.絮凝 C.转相 D.破裂 E.酸败15.乳剂的类型主要取决于A.乳化剂的HLB值 B.乳化剂的量C.乳化剂的HLB值和两相的数量比D.制备工艺 E.分散介质的黏度16.制备混悬液时为增加体系的黏度,加入的亲水高分子材料称为A.助悬剂 B.润湿剂 C.增溶剂 D.絮凝剂 E.乳化剂17.制备复方碘口服液时,加入碘化钾的目的是A.成盐 B.减少刺激 C.助滤 D.增溶 E.助溶18.正确论述混悬型药剂的是A.混悬型液体药剂是指大小在1~1000nm范围的分散相质点分散于分散介质中B.混悬型液体药剂也包括干混悬剂C.混悬液型液体药剂属于动力学不稳定体系,热力学稳定体系D.混悬液型液体剂属于动力学稳定体系,热力学稳定体系E.稳定性只与分散介质黏度有关19.下列表面活性剂哪个有起昙现象A.司盘-20 B.磷脂酰胆碱(卵磷脂) C.洁尔灭D.普朗尼F-68 E.吐温-8020.错误论述表面活性剂的是A.表面活性剂有起昙现象 B.可用于杀菌和防腐C.有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 D.磷脂酰胆碱(卵磷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E.表面活性可以作为起泡剂和消泡剂21.炉甘石洗剂中所用的助悬剂为A.琼脂 B.阿拉伯胶 C.硅皂土 D.羧甲基纤维素钠E.甲基纤维素22.对于含有聚山梨酯的药物,其防腐能力不会受到破坏的是A.尼泊金乙酯 B.对羟基苯甲酸酯 C.山梨酸 D.山梨酸钾E.苯甲酸钠23.薄荷水属于A.合剂 B.混悬剂 C.微粒体系 D.真溶液E.胶浆剂24.下列液体制剂中,分散相质点最大的是A.真溶液型液体制剂 B.高分子溶液 C.溶胶制剂D.乳浊液型液体制剂 E.混悬型液体制剂25.下列措施中,对增加混悬液的动力学稳定性不起作用的是A.减小微粒半径 B.增大微粒半径C.减小微粒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 D.增大分散介质的密度E.增大分散介质的黏度26.适宜制备O/W型乳剂的乳化剂,HLB值一般在A.3~6 B.8~12 C.8~16 D.10~12 E.10~16 27.下列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A.溴苄烷铵(新洁尔灭) B.卵磷酯C.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 D.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E.硬脂醇硫酸钠(十八烷基硫酸钠)28.下列有关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加入表面活性剂 B.加入助悬剂 C.使用潜溶剂D.加入助溶剂 E.制成盐类29.下列不宜制成混悬液的药物是A.治疗剂量大的药物 B.毒剧药和剂量小的药物C.在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 D.需发挥长效作用的药物E.难溶性药物30.分散相质点小于1nm的是A.真溶液 B.高分子溶液 C.溶胶 D.乳浊液E.混悬液31.芳香水剂属于A.真溶液 B.高分子溶液 C.溶胶 D.乳浊液E.混悬液32.下列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A.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B.豆磷酯C.聚山梨酯-80(吐温-80) D.三乙醇胺皂E.pluronic F-6833.乳剂中分散相液滴合并,与分散介质分层,振摇后不能恢复原来均匀分散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A.分层 B.合并 C.转相 D.破裂 E.絮凝34.下列关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仅限于口服制剂或外用制剂使用 B.有杀菌作用C.有防腐作用 D.所有品种均有起昙现象E.在水中不解离3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具有的作用是A.防腐 B.乳化 C.增溶 D.去污 E.润湿36.下列乳化剂中不属于固体粉末型的是A.氢氧化铝 B.明胶 C.二氧化硅 D.硅藻土E.硬脂酸镁37.一般最稳定的乳浊液分散相浓度约为A.10% B.30% C.50% D.70% E.90%38.下列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具有起昙现象的是A.聚山梨酯-80 B.油酸山梨坦 C.pluronic F-68D.十二烷基硫酸钠 E.油酸三乙醇胺39.制备乳剂最适宜的乳化温度为A.30℃~50℃ B.40℃~60℃ C.50℃~70℃ D.60℃~80℃E.80℃~100℃40.毒性、刺激性最大的表面活性剂是A.吐温-80 B.司盘-80 C.卵磷脂D.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E.十二烷基磺酸钠41.表面活性剂开始形成胶束时的溶液浓度称为A.昙点 B.起昙 C.助溶 D.增溶 E.临界胶束浓度42.欲制备稳定的乳剂,必须加入A.乳化剂 B.抗氧剂 C.着色剂 D.防腐剂E.助悬剂43.下列属于临界胶束浓度的缩写是A.WTO B.GMP C.CMC D.CMC-Na E.CM 44.乳剂受光、热、空气及微生物作用,使体系中油或乳化剂发生变质的现象称为A.分层 B.合并 C.转相 D.破裂 E.酸败45.用作增溶剂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范围在A.3~8 B.7~9 C.8~16 D.13~16 E.15~18 46.制备乳剂中油相为植物油时,油、水、胶的比例为A.1∶2∶1 B.2∶2∶1 C.3∶2∶1 D.4∶2∶1E.5∶2∶147.制备乳剂中油相为挥发油时,油、水、胶的比例为A.1∶2∶1 B.2∶2∶1 C.3∶2∶1 D.4∶2∶1E.5∶2∶148.制备乳剂中油相为液状石蜡时,油、水、胶的比例为A.1∶2∶1 B.2∶2∶1 C.3∶2∶1 D.4∶2∶1E.5∶2∶149.下列有关溶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多分子聚集体作为分散相的高度分散体系B.体系存在强烈的布朗运动C.溶胶加入高分子化合物后稳定性与亲水胶相同D.有明显的“丁达尔效应”E.有界面动电现象50.2%硬脂酸铝的植物油溶液属于A.触变胶 B.干胶 C.凝胶 D.亲水胶体E.疏水胶体【B型题】[51~54]A.分散相小于1nm B.分散相在1~100nmC.分散相在0.1~100μm D.分散相在0.5~10μmE.分散相在1~100μm51.真溶液52.高分子溶液53.乳浊液54.混悬液[55~58]A.pluronic F-68 B.豆磷酯 C.新洁尔灭D.二辛基琥珀酸磺酸钠 E.苯甲酸类55.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56.天然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57.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58.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59~62]A.热溶法 B.溶解法 C.浸渍法 D.凝聚法 E.湿胶法59.乳剂的制备E60.混悬液的制备D61.溶胶的制备D62.溶液剂制备B[63~66]A.HLB值 B.CMC C.W/O型乳剂 D.O/W型乳浊液 E.HLBab 63.临界胶束浓度B64.亲水亲油平衡值A65.水包油型乳浊液D66.油包水型乳剂C[67~70]A.月桂醇硫酸钠 B.磺酸盐 C.溴苄烷铵 D.卵磷酯E.吐温-8067.是理想的静脉注射用乳化剂68.目前广泛用作的洗涤剂69.主要用于外用软膏的乳化70.主要用于杀菌与防腐[71~74]A.3~8 B.7~9 C.8~16 D.13~16 E.15~18 71.作W/O型乳化剂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为72.作O/W型乳化剂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为73.作润湿剂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为74.作增溶剂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为选择题【A型题】1.D 2.C 3.A 4.D 5.A 6.C 7.B 8.D 9.D 10.A 11.D 12.D 13.D 14.A 15.C 16.A 17.E 18.B 19.E 20.D 21.D 22.E 23.D 24.E 25.E 26.C 27.A 28.B 29.B 30.A 31.A 32.D 33.D 34.E 35.A 36.B 37.C 38.A 39.C 40.D 41.E 42.A 43.C 44.E 45.E 46.D 47.B 48.C 49.C 50.A【B型题】51.A 52.B 53.C 54.D 55.A 56.B 57.D 58.C 59.E 60.D 61.D 62.B 63.B 64.A 65.D 66.C 67.D 68.B 69.A 70.C 71.A 72.C 73.B 74.E。

中药药剂学题库含答案

中药药剂学题库含答案

中药药剂学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58题,每题1分,共58分)1.关于液体制剂的防腐剂叙述错误的是A、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在酸性溶液中作用最强,而在弱碱性溶液中作用减弱B、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几种酯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防腐效果更好C、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对霉菌和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可内服也可外用D、苯甲酸其防腐作用是靠解离的分子E、山梨酸对霉菌和酵母菌作用强正确答案:D2.不能延缓药物水解的方法()A、制成干燥粉末B、降低温度C、调节PHD、控制微量金属离子E、改变溶剂正确答案:D3.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液的稀释剂A、纯化水B、灭菌蒸馏水C、灭菌注射用水D、注射用水E、制药用水正确答案:C4.散剂按组成药味多少来分类可分为A、吹散与内服散B、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C、内服散和外用散D、单散剂与复散剂E、溶液散与煮散正确答案:D5.各国的药典经常需要修订,中国药典是每几年修订出版一次A、4年B、2年C、6年D、8年E、5年正确答案:E6.溶出度测定目的不包括A、探索制剂体外溶出度与体内生物利用度的关系B、考察工艺、赋形剂对主药成分溶出度影响C、研究药物粒径与溶出度关系D、研究药物体内分布情况E、建立药物质量控制指标正确答案:D7.天麻钩藤饮中钩藤的煎法是()A、先煎B、后服C、后下D、另煎E、包煎正确答案:C8.关于片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剂量准确B、生物利用度高于胶囊剂C、对儿童不是理想的剂型D、质量较稳定E、可以实现定位给药正确答案:B9.下列哪项是常用防腐剂A、亚硫酸钠B、硫酸钠C、苯甲酸钠D、氢氧化钠E、氯化钠正确答案:C10.含中药原粉的片剂对细菌总数的规定为()A、A 100个/克B、B 1000个/克C、C 10000个/克D、D 50000个/克E、E 100000个/克正确答案:C11.颗粒剂制备中若软材过黏而形成团块不易通过筛网,可采取()措施解决A、加水B、加适量黏合剂C、加适量高浓度的乙醇D、加大投料量E、拧紧过筛用筛网正确答案:C12.胶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产上多用夹层煎药锅煎取胶汁B、为干燥固体制剂C、以皮为原料的胶剂多有补血作用D、一般用做内服E、胶剂是以煎煮法制备得来的正确答案:A13.在下列制剂中疗效发挥最快的剂型A、蜜丸B、水丸C、水蜜丸D、糊丸E、浓缩丸正确答案:D14.软膏剂多用于慢性皮肤病,主要作用有(A、全身治疗作用B、润滑皮肤C、局部治疗作用D、保护创面E、诊断疾病作用正确答案:C15.下列属于栓剂水溶性基质的有A、可可豆脂B、甘油明胶C、硬脂酸丙二醇酯D、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E、羊毛脂正确答案:B16.蜡丸制备时的辅料为A、液体石蜡B、蜂蜡C、石蜡D、地蜡E、川白蜡正确答案:B17.在下列制剂中疗效发挥最慢的剂型A、蜜丸B、糊丸C、水蜜丸D、水丸E、浓缩丸正确答案:C18.乳香、没药用何种方法粉碎?A、水飞B、湿法粉碎C、低温粉碎D、串料E、串油正确答案:C19.制备难溶性药物溶液时,加入的吐温的作用是A、增溶剂B、助溶剂C、消毒剂D、潜溶剂E、极性溶剂正确答案:A20.下列关于胶囊剂的概念正确叙述是A、系指将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B、系指将药物填装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C、系指将药物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的固体或半固体制剂D、系指将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的固体或半固体制剂E、系指将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制剂正确答案:A21.熬制阿胶的原料是A、质优的驴皮B、质优的牛皮C、质优的甲类D、质优的骨类E、质优的角类正确答案:A22.颗粒剂对粒度的要求正确的是()A、不能通过2号筛和能通过4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6.0%B、越细越好,无粒度限定C、不能通过2号筛和能通过4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8.0%D、不能通过1号筛和能通过4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8.0%E、不能通过1号筛和能通过4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6.0%正确答案:D23.关于溶液剂的制法叙述错误的是A、制备工艺过程中先取处方中全部溶剂加药物溶解B、处方中如有附加剂或溶解度较小的药物,应先将其溶解于溶剂中C、药物在溶解过程中应采用粉碎、加热、搅拌等措施D、易氧化的药物溶解时宜将溶剂加热放冷后再溶解药物E、对易挥发性药物应在最后加入正确答案:A24.栓剂基质除()之外均可增加直肠吸收。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题库药剂卫生含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题库药剂卫生含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题库药剂卫生含答案一、A型题1.下列有关药品卫生的叙述错误的是A.各国对药品卫生标准都作严格规定B.药剂被微生物污染,可能使其全部变质,腐败,甚至失效,危害人体C.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对中药各剂型微生物限度标准作了严格规定D.药剂的微生物污染主要由原料,辅料造成E.制药环境空气要进行净化处理2.适用于滴眼液配液.滤过.灌封的生产环境空气净化级别为A.10 0000级B.50 000级C.10 000级D.100级E.10级3.适用于大体积(≥50ml)注射剂滤过.灌封的环境空气净化级别为?A.100 000级?B.50 000级?C.10 000级?D.100级?E.10级?4.含部分药材原粉的片剂,每克含细菌不得超过A.30 000个B.10 000个C.5 000个D.1 000个E.100个5.不得检出霉菌和酵母菌的是A.云南白药B.复方丹参片C.清开灵口服液D.狗皮膏E.珍珠明目滴眼液6.含部分药材原粉的颗粒剂,每克含霉菌数不得超过?A.10 000个B.5 000个C.1 000个D.500个E.100个7.不含药材原粉的液体制剂,每毫升含细菌数不得超过 A.1000个B.500个C.200个D.100个E.0个8.不含中药原粉的胶囊剂、片剂、颗粒剂,细菌,霉菌数每克分别不得超过A.1000,100B.10000,500C.1000,200D.10000,100E.1000,5009.在一定温度下灭菌,微生物死亡速度符合哪一级动力学方程A.零级B.一级C.二级D.Michaelis-MentenE.以上都不是10.F值的意义是?A.一定温度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B.一定时间间隔内测定实际灭菌温度C.实际灭菌温度?D.一定温度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6℃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E.一定温度下杀死容器中全部微生物所需的时间11.Z值反映的是A.温度(℃)B.时间(t)C.灭菌方法D.灭菌设备E.灭菌数量12.为确保灭菌效果,在生产实际中一般要求F0值为A.F0=8B.F0=8~12C.F0=8~15D.F0≤12E.F0≤ 813.D值是指在某一温度,杀死被灭菌物中多少微生物所需的时间A.90%B.80%C.70%D.60%E.99%14.热压灭菌法的最佳灭菌条件是A.121.5℃,98.0kPa, 20min, F0≥12B.115.5℃,68.6 kPa, 20min, F0≥12C.115.5℃,68.6kPa, 30min, F0 ≥8D.126.5℃,98.0kPa, 15min, F0≥12E.120.5℃,98.0kPa, 20min, F0=8~1215.对热压灭菌法叙述正确的是A.用过热蒸汽杀灭微生物B.大多数药剂宜采用热压灭菌C.是灭菌效力最可靠的湿热灭菌法D.不适用于手术器械及用具的灭菌E.通常温度控制在160 ℃~170℃16.下列叙述滤过除菌不正确的是A.滤材孔径须在0.22µm以下B.本法不适于生化制剂C.本法属物理灭菌法,可机械滤除活的或死的细菌D.本法同时除去一些微粒杂质E.加压和减压滤过均可采用,但加压滤过较安全17.最好用哪个波长的紫外线进行灭菌A.365nmB.245nmD.250nmE.286 nm18.必须配合无菌操作的灭菌方法是?A.微波灭菌?B.滤过除菌?C.干热空气灭菌?D.紫外线灭菌?E.流通蒸汽灭菌法?19.不能保证完全杀灭所有细菌芽胞的灭菌方法是A.流通蒸汽灭菌法B.低温间歇灭菌法C.0.22µm以下微孔滤膜滤过D.热压灭菌法E.辐射灭菌法20.能滤过除菌的是A.砂滤棒B.G5垂熔玻璃滤器C.0.45um微孔滤膜D.板框压滤机E.G6垂熔玻璃滤器21.应采用无菌操作法制备的剂型是A.胶囊剂B.粉针剂C.片剂E.口服液22.用具表面和空气灭菌宜采用A.气体灭菌B.微波灭菌C.干热空气灭菌D.紫外线灭菌E.流通蒸汽灭菌法23.下列不宜采用热压灭菌法灭菌的物品是A.输液剂B.手术器械C.垂熔玻璃滤器D.口服液E.软膏剂24.属于湿热灭菌法的是A.紫外灭菌法B.流通蒸汽灭菌法C.甲醛蒸汽灭菌法D.滤过除菌法E.甲酚皂溶液灭菌25.下面灭菌方法中,属于化学灭菌法的是A.干热灭菌法B.紫外线灭菌法C.甲醛溶液加热熏蒸法D.火焰灭菌法E.热压灭菌法26.下列关于化学灭菌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0.1%新洁尔灭溶液可用于物体表面消毒?B.甲醛蒸汽熏蒸可用于空气灭菌?C.75%乙醇可用于器具的表面消毒?D.环氧乙烷可用于包装后的固体药料灭菌?E.苯甲酸钠为常用防腐剂,适用于pH>4的药液防腐?27.指出下述药物中的气体杀菌剂?A.苯甲酸?B.75%乙醇?C.山梨酸?D.甲醛?E.尼泊金乙酯28.凡士林应选用什么方法灭菌?A.湿热灭菌?B.滤过除菌?C.干热空气灭菌?D.紫外线灭菌?E.环氧乙烷灭菌29.以下关于防腐剂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苯甲酸在偏酸性(pH 4以下)的药液中防腐效果较好?B.山梨酸可用在含吐温-80的药液中C.尼泊金乙酯不宜用在含吐温-80的药液中?D.为避免酯的水解,制备时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应加于冷药液中?E.山梨酸对细菌和霉菌均有较强抑菌效果30.以下防腐剂常用量范围,错误的是A.苯甲酸的一般用量为0.1%~0.25%B.山梨酸一般用量为0.15%~0.2%C.pH超过5时,苯甲酸用量不得少于0.5%D.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一般用量为0.l%~0.25%E.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一般用量为0.0l%~0.25%31.尼泊金类是A.对羟基苯甲酸酯B.苯甲酸酯C.聚乙烯类D.聚山梨酯E.山梨酸钾32.下列物品中,没有防腐作用的是A.30%甘油B.0.25%山梨酸钾C.0.2%对羟基苯甲酸丁酯D.1%吐温-80E.0.15%苯甲酸二、B型题[1~4]A.霉菌数≤100 000个/gB.细菌数≤30 000个/gC.细菌数≤10 000个/gD.细菌数≤1 000个/gE.细菌数≤100个/g1.不含药材原粉的口服制剂含菌数:2.含药材原粉的片剂含菌数 3.含药材原粉的丸剂含菌数4.含豆豉.神曲等发酵成分的制剂含菌数[5~8]A.100000个B.30000个C.10000个D.1000个E.500个5.含中药原粉的丸剂,每1g中含细菌数不得超过6.含中药原粉的口服制剂每1 ml中含细菌数不得超过7.含中药原粉的散剂,每1g中含细菌数不得超过8.含豆豉.神曲等发酵成分的口服制剂,每1g中含细菌数不得超过[9~12]A.霉菌和酵母菌数≤1000个/gB.霉菌和酵母菌数≤500个/gC.霉菌和酵母菌数≤100个/gD.霉菌和酵母菌数≤10个/gE.霉菌和酵母菌数≤0个/g9.含药材原粉或不含药材原粉的制剂10.含豆豉.神曲等发酵成分的固体制剂11.耳.鼻及呼吸道给药制剂12.眼部给药制剂[13~16]A. 灭菌B. 消毒C. 无菌D. 抑菌E. 除菌13.杀死所有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的过程是 14.没有任何活的微生物存在称 15.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过程是 16.抑制微生物发育繁殖的作用是[17~20]A.热压灭菌?B.火焰灭菌?C.微孔滤膜过滤?D.辐射灭菌?E.紫外线灭菌?17.包装车间空气可用的灭菌方法?18.已密封的整箱的药品可用的灭菌方法?19.灌装前甲肝疫苗可用的灭菌方法?20.耐湿热药物的灭菌方法?[21-24]A.非层流型洁净空调系统B.层流型洁净空调系统C.100级D.10000级E.100000级21.送入的空气属紊流状气流22.微生物允许数为浮游菌5/m323.室内空气可达很高洁净度,可避免粉末交叉污染24.微生物允许数为浮游菌500/m3[25~28]A.100级洁净厂房B.1000级洁净厂房C.10000级洁净厂房‘D.50000级洁净厂房E.100000级洁净厂房25.无菌而又不能在最后容器中灭菌的药品配液及灌封的场所应为26.不能热压灭菌的口服液配液.滤过.灌封生产操作的场所为27.片剂、胶囊剂的生产操作的场所为28.粉针剂的分装操作的场所为[29~32]A.高速热风灭菌法B.低温间歇灭菌法C.用G6垂熔玻璃滤器D.60Co-γ射线灭菌法E.过氧醋酸蒸汽熏蒸法29.属于干热灭菌法的是30.属于湿热灭菌法的是31.属于化学灭菌法的是32.属于辐射灭菌法的是[33~37]?A.250℃,半小时以上?B.160~170℃,2~4小时?C.100℃,45分钟?D.60~80℃,1小时?E.115℃,30分钟,表压68.7 kPa ?33.活性炭灭菌用?34.破坏热原用?35.热压灭菌用?36.1~2ml的注射剂或规格为10 ml的口服液灭菌用?37.玻璃安瓿灭菌用?[37~39]?A.甲醛蒸汽?B.环氧乙烷?C.苯甲酸?D.洁尔灭?E.山梨酸?38.操作室空气灭菌宜用?39.塑料袋装的供填充胶囊用的药粉的灭菌宜用?40.纸塑包装的颗粒剂灭菌宜用?41.pH值近中性糖浆的防腐宜用?42.含增溶剂吐温-80的口服液的防腐宜用[43~47]?A.滤过除菌法B.热压灭菌法C.辐射灭菌法D.煮沸灭菌法E.微波灭菌法43.密封包装的干燥固体制剂灭菌宜用44.极性分子吸收电磁波使分子间摩擦升温而灭菌的方法45.去除活的或死的细菌体得到无菌药液的方法 46.利用β射线γ射线灭杀细菌的方法[47~51]A.苯甲酸类B.尼泊金类C.山梨酸钾D.75%乙醇E.洁尔灭47.应在pH4以下药液中使用48.可用作消毒剂49.与各种酯合用效果更佳50.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三、X型题1.《中国药典》一部附录对口服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标准要求为A.不得检出绿脓杆菌B.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C.每1g或1ml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D.霉变、长螨者以不合格论E.含动物组织及动物类原药材粉的同时不得检出沙门菌2.含中药原粉固体制剂的微生限度标准为A.颗粒剂、片剂、散剂等细菌数≤10000个/gB.霉菌数≤100个/gC.丸剂细菌数≤30000个/gD.霉菌数≤500个/gE.大肠菌群≤100个/g, 3.眼科用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标准为A.每1g或lml含细菌数不得过10个B.每1g或lml不得检出霉菌C.每1g或lml含细菌数不得过100个D.每1g或lml不得检出酵母菌E.每1g或lml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4.《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对局部给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标准要求为A.用于手术、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制剂应符合无菌检查规定B.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C.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D.不得检出大肠杆菌E.霉变、长螨者以不合格论5.药剂可能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A.药物原辅料B.操作人员C.制药工具D.环境空气E.包装材料 6.以下关于干热灭菌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温条件下,干热灭菌效果不如湿热灭菌好?B.干热灭菌法常用的有干热空气灭菌法和火焰灭菌法?C.玻璃器皿可用干热空气灭菌?D.颗粒剂一般采用100~80℃干热空气灭菌?E.挥发性药材用60~80℃干热空气灭菌7.热压灭菌的灭菌条件是A.采用湿热水蒸气B.在密闭热压灭菌器内进行C.采用高压饱和水蒸气D.在干燥、高压条件下进行E.在表压98.07kPa压力下,温度为121.5℃,灭菌20分钟8.化学气体灭菌剂有A.环氧乙烷B.甲醛C.丙二醇D.过氧醋酸E.氯甲酚9.可用于滤过细菌的滤器有A.石棉板B.板框压滤机C.G6垂熔玻璃滤器D.砂滤棒E.0.22µm微孔滤膜滤器10.属于物理灭菌法的是A.湿热灭菌法B.辐射灭菌法C.微波灭菌法D.紫外线灭菌法E.干热灭菌法11.60Co-γ射线的灭菌机理是A.利用高频电场使物质内部分子摩擦迅速升温而灭菌B.直接作用于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和酶等,促使化学键断裂C.间接作用于微生物体内的水分子,引起水的电离和激发,生成自由基,再作用于微生物活性分子,使微生物死亡D.降低细菌表面张力,增加膜的通透性,使细胞破裂和溶解E.空气受辐射后产生微量臭氧灭菌12.下列宜采用干热灭菌法灭菌的物品是?A.输液剂?B.片剂C.羊毛脂?D.口服液?E.滑石粉?13.微波灭菌法最宜的灭菌的对象有A.药材饮片B.手术器械C.注射液D.口服液E.胶囊粉14.紫外线灭菌法可用于灭菌的对象有A.装于玻璃瓶中的液体制剂B.衣物C.空气D.纯净水E.丸剂15.属于化学灭菌法的为A.低温间歇灭菌B.丙二醇蒸汽熏蒸C.3%~5%甲酚皂溶液D.环氧乙烷灭菌E.75%乙醇灭菌参考答案一、A型题1.D、2. C、3.D、4.B、5.E、6.E、7.D、8.A、9.B、10.E、11. A、12.B、13.A、14.A、15.C、16.B.、17.C、18.B、19.A、20.E、21.B、22.D、23.E、24.B、25.C、26.E、27.D、28.C、29.D、30.D、31.A、32.D二、B型题1.D、2.C、3.B、4.A、5.B、6.E、7.C、8.A、9.C、10.B、11.D、12.E、13.A、14.C、15.B、16.D、17. E、18.D、19.C、20.A 、21.A、22.C、23.B、24.E、25. A、26.C、27.E、28.A、29.A、30.B、31.E、32.D、33. B、34.A、35.E、36.C、37.B、38.A、39.B、40.B、41.E、42.E、43.C、44.E、45.A、46.C、47. A、48.D、49.B、50.E三、X型题1.CDE、2.ABCE 、3.ABDE 、4.ABCE5.ABCDE、6. ABC、7.BCE、8.ABCD、9.CE、10. ABCDE、11.BC、12.CE、13.CD、14. BCD、15.BCDE。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分类模拟18含答案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分类模拟18含答案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分类模拟18一、最佳选择题1. 混悬液型液体制剂属于下列哪一种剂型分类法A.按服用方法分类B.按分散系统分类C.按给药途径分类D.综合分类法E.按制法分类答案:B[解答] 本题考查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

按分散系统分类,分为:①真溶液型液体制剂,如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等;②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如胶浆剂、涂膜剂等;③乳浊液型液体制剂,如乳剂、静脉乳剂、部分搽剂等;④混悬液型液体制剂,如合剂、洗剂、混悬剂等。

2. 根据物态可以对药物剂型进行分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种物态在药物起效时间上有相似之处B.同种物态在制备特点上有相似之处C.同种物态在贮存中有相似之处D.同种物态在运输中有相似之处E.同种物态在给药途径上有相似之处答案:A[解答] 本题考查根据物态对药物剂型分类的特点。

按物态分类的剂型,一般制备操作、贮存条件、运输过程和给药途径多有相近之处。

3. 不属于中药剂型选择“五方便”内容的是A.方便质量控制B.方便服用C.方便携带D.方便贮存E.方便生产答案:A[解答] 本题考查“五方便”的内容。

满足防治疾病需要和药物本身性质是中药剂型选择的前提,同时剂型设计还应考虑便于服用、携带、生产、运输和贮藏等各方面的要求,即所谓“五方便”。

4. 下列剂型起效最快的是A.鼻黏膜给药B.口服固体制剂C.静脉注射给药D.皮下注射给药E.肌内注射给药答案:C[解答] 本题考查不同给药方式的起效快慢。

同一种药物因剂型、给药方式不同,会出现不同的药理作用,通常不同剂型、不同给药方式药物的起效时间快慢为:静脉注射>吸入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直肠或舌下给药>口服液体制剂>口服固体制剂>皮肤给药。

5.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即A.中药制剂学B.中药调剂学C.中药药剂新技术D.中药药剂新剂型E.中药药剂学答案:E[解答] 本题考查中药药剂学的概念。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试题附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试题附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试题附答案一、A型题1.关于制备含液体药物的散剂叙述错误的是?A.当液体组分较大时可加入稀释剂吸收B.一般可利用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吸收C.当液体组分过大且不属挥发性药物时,可蒸发部分液体,再加入固体药物或辅料吸收D.不宜蒸发除去液体?E.可根据散剂中液体组分性质,采用不同处理方法?2.散剂中所含的水分不得超过A.9.0%B.5.0%C.3.0%D.8.0%E.6.0%3.下列口服固体剂型吸收最快的是A.胶囊剂B.片剂C.水丸D.散剂E.包衣片剂4.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时,有时出现的润湿与液化现象,此现象称为A.增溶现象B.絮凝现象C.润湿现象D.低共溶现象E.液化现象5.关于倍散的叙述,错误的是A.药物剂量在0.01-0.1g之间的散剂,可配制成1:l0倍散B.取药物1份加稀释剂9份即为1:10倍散C.药物剂量在0. 01g以下的散剂,可配制成1:100倍散D.取药物1份加稀释剂100份即得1:100倍散E.倍散可保证药物的含量准确6.九分散中马钱子粉与麻黄等,采用下列哪种方法与其余药粉混匀,制得散剂A.研磨法B.过筛混合法C.等量递增法D.分散法E.打底套色法7.按药物组成分类的散剂是A.内服散剂B.含液体成分散剂C.含低共溶组分散剂D.复方散剂E.非分剂量散剂8.在小剂量的剧毒药中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称为A.外用散B.调敷散C.撒布散D.煮散E.倍散9.以下关于散剂混合的叙述,错误的是?A. 混合的原理大致有切变、对流和扩散混合等?B.混合的方法一般有研磨、搅拌和过筛混合等?C.当药物比例量相差较大时应采用“套色”法混合?D.等量递增法亦称等体积递增配研法?E.当药物的堆密度相差较大时,应将“轻”者先置于研钵中,加“重”者配研10.以下关于散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易吸湿变质的药物不宜制成散剂?B.对疮面有一定的机械性保护作用?C.比表面较大、奏效较快?D.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宜制成散剂?E.含挥发性成分较多的处方宜制成散剂?11.下列最适宜配制散剂的药物是?A.挥发性大的药物?B.腐蚀性强的药物?C.易吸湿的药物?D.较稳定的药物?E.味道极差的药物?12.散剂制备工艺中关键环节是A、粉碎B、过筛C、混合D、分剂量E、质量检查13.下列关于制备散剂时粉碎目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为了减少药物的粒径,从而增加药物的比表面积B、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调节药物粉末的流动性C、改善药物的混合均匀性和降低其对创口的刺激性D、以上答案均正确二、B型题[1~4]A.8号筛B.6号筛C.9号筛D.4号筛E.7号筛1.用于消化道溃疡病散剂应通过2.儿科和外用散剂应通过3.眼用散剂应通过4.一般内服散剂应通过[5~9]A.制备低共熔组分?B.蒸发去除水分?C.套研?D.无菌操作?E.制成倍散?5.益元散制备时,朱砂与滑石粉应?6.硫酸阿托品散应?7.痱子粉制备时,其中的樟脑与薄荷脑应8.蛇胆川贝散制备时应?9.眼用散制备时应?[10~14]A.撒布散B.调敷散C.袋装散D.煮散E.吹入散10.吹入鼻喉等腔道的散剂11.使用时以酒或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或穴位的散剂12.包于布袋中的散剂13.以药材粗颗粒与水共煎,去渣取汁的液体药剂14.撒布于皮肤和创伤表面的散剂三、X型题1.中药散剂具备下列哪些特点?A.制备简单,剂量可随意增减,适于医院制剂?B.比表面积大,易分散,奏效较快?C.制备简单,质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D.刺激性、腐蚀性小,对创面有一定的机械性保护作用?E.外用散撒布于创面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按医疗用途分类的散剂有A.单方散剂B.内服散剂C.含毒性散剂D.外用散剂E.分剂量散剂3.按药物性质分类的散剂有A.复方散剂B.含毒性药散剂C.含液体成分散剂D.含低共溶组分散剂E.分剂量散剂4.倍散配制时采用的方法为A.水飞法B.稀释法C.等量递增法D.打底法E.配研法5.散剂常用的稀释剂有A.乳糖B.淀粉C.糊精D.硫酸钙E.葡萄糖6.以下关于倍散的叙述,正确的是?A.毒性药物剂量小,宜制成倍散?B.外用散剂一般多制成倍散?C.制备倍散应采用等量递增法混合?D.剂量在0.01 g以下的药物应制成10倍散?E.制备倍散多加用胭脂红、靛蓝等着色剂7.制备散剂时的分剂量方法有A.重量法B.容量法C.填充法D.估分法E.筛分法8.以下关于含有低共熔组分散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共熔现象的发生与药物的品种及所用比例量有关B.可采用分别用固体粉末稀释低共熔组分再轻轻混合的方法C.可采用先形成低共熔物再与其他组分混合的方法D.共熔物的形成可能引起药理作用的变化E.共熔物的形成属物理变化,不会引起药理作用的变化9.散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有A.均匀度B.细度C.水分D.装量差异E.溶散时限参考答案一、A型题1.D、2.A、3.D、4.D、5.D、6.C、7.D、8.E、9.C、10.E、11.D、12.C、13.D二、B型题1.E、2.E、3.C、4.B、5.C、6.E、7.A、8.B、9.D、10.E、11.B、12.C、13.D、14.A三、X型题1.ABCE、2.BD、3.BCD、4.CE、5.ABCDE、6.ACE、7.ABD、8.ABCD、9.ABCD。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题库液体制剂含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题库液体制剂含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题库液体制剂含答案一、A型题1.分散相质点以多分子聚集体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称A.保护胶体B.疏水胶体C.低分子溶液D.亲水胶体E.高分子溶液2.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的正确叙述为A.毒性小,可作为静脉注射用乳化剂B.商品名吐温80,常为O/W型乳化剂与增溶剂C.可用作杀菌剂D.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O/ W型乳化剂E.商品名司盘80,常为W/O型乳化剂3.下列溶液中,没有防腐作用的是A.30%甘油B.0.25%山梨酸钾C.0.2%对羟基苯甲酸丁酯D.1%吐温-80E.0.15%苯甲酸4.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的枸椽酸盐的作用是A.产生絮凝,增加稳定性B.润湿性增强,稳定性增强C.与药物形成盐溶液,增加药物的溶解度D.与金属离子结合,增加稳定性E.维持溶液的pH值,增加稳定性5.下列哪种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洁尔灭B.硬脂酸钠C.卵磷脂D.泊洛沙姆-188E.十二烷基硫酸钠6.不宜制成混悬型液体药剂的药物有A.晶型稳定的药物B.需发挥长效作用的药物C.毒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D.水溶液中稳定的不溶性药物E.难溶性药物7.已知聚山梨酯60的HLB值为14.9,司盘20的HLB值为8.6,比例混合的HLB值为11.12,则两者的混合比例为?A.1.5∶1?B.1∶1.5?C.1∶1 ?D.1∶0.5?E.1∶2?8.HLB值在8~16之间的表面活性剂,通常用作?A.增溶剂?B.O/W型乳化剂?C.W/O型乳化剂?D.润湿剂?E.消泡剂9.下列表面活性剂有起浊现象的是哪一类A.肥皂?B.硫酸化物?C.磺酸化物?D.季铵化物?E.吐温?10.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毒性按大小顺序的排列中,正确的是?A.月桂醇硫酸钠>溴苄烷铵>吐温?B.溴苄烷铵>吐温>月桂醇硫酸钠?C.吐温>月桂醇硫酸钠>溴苄烷铵?D.月桂醇硫酸钠>吐温>溴苄烷铵?E.溴苄烷铵>月桂醇硫酸钠>吐温11.有中药水煎浓缩液1 000 ml,欲调含醇量达70%沉淀杂质,应加95%的乙醇?A.737 ml?B.1 357 ml?C.606 ml?D.2 800 ml?E.1 963 ml?12.下列物质属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为?A.十八烷基硫酸钠?B.卖泽类?C.油酸?D.硫酸化蓖麻油?E.卵磷脂?13.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叙述错误的是A.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具有加和性B.HLB值愈低,亲油性愈强C.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具有乘积性D.HLB值愈高,亲水性愈强E.H LB值为亲水亲油平衡值14.乳剂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聚结不稳定性B.多相体系C.粒径在0.1-100μm之间D.可分为W/O型和O/W型E.常用分散法制备15.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特点是?A.起表面活性作用的部分是阳离子?B.起表面活性作用的部分是阴离子?C.主要用于杀菌和防腐?D.只可用于外用?E.在水中不解离?16.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不能用于?A.增溶?B.乳化?C.助悬?D.防腐?E.润湿?17.吐温类表面活性剂的溶血性按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Tween80 > Tween60 > Tween40 > Tween20B.Tween80 > Tween40 > Tween60 > Tween20C.Tween20 > Tween60 > Tween40 > Tween80D.Tween20 > Tween40 > Tween60 > Tween80E.Tween80 > Tween40 > Tween60 > Tween2018.关于表面活性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凡具有两亲性的分子都是表面活性剂B.分子结构中都同时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C.能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物质D.低浓度时,产生表面吸附?E.高浓度时进入溶液内部形成胶团,有增溶作用?19.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达到临界胶团浓度以上后,使一些水不溶性或微溶性物质的溶解度显著增加,形成透明胶体溶液,这种作用称为A.助溶B.增溶C.乳化D.润湿E.溶胶20.关于增溶叙述错误的是A.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愈大,对极性药物增溶效果愈好B.药物(同系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愈大,被增溶的量通常愈小C.对抑菌剂增溶会使其抑菌能力下降D.溶液的pH增大,有利于弱酸性药物的增溶E.同系物增溶剂的碳链愈长,增溶量也愈大21.下列使高分子水溶液凝结作用最大的化合物为?A.醋酸?B.硝酸?C.少量碘化物?D.少量氯化物?E.酒石酸22.关于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叙述错误的是A.溶胶ζ电位的高低决定了胶粒之间斥力的大小,ζ电位降低,胶粒易聚集B.溶胶中加入高分子溶液,可提高溶胶的稳定性C.带有相反电荷的溶胶以任意比例互相混合时,会产生完全沉淀D.加入电解质使ζ电位降低,水化膜变薄,胶粒易聚集E.脱水剂可破坏水化膜23.关于乳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外用乳剂可改善药物对皮肤、粘膜的渗透性,但刺激性强B.油性药物制成乳剂能保证剂量准确,而且服用方便C.水包油型乳剂可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也可加入矫味剂D.乳剂中液滴的分散度大,有利于药物的吸收E.静脉注射乳剂注射后有靶向性24.下列关于乳化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常用的乳化剂分为表面活性剂、高分子溶液和固体粉末三类?B.甲基纤维素、阿拉伯胶为常用的高分子乳化剂?C.固体粉类乳化剂的乳化作用受电解质的影响?D.口服乳剂的乳化剂应安全无毒、无刺激性?E.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能混合使用?25.采用干胶法,用阿拉伯胶作乳化剂制备乳剂,脂肪油∶水∶胶的比例是?A. 3∶2∶1?B. 4∶2∶1?C. 2∶2∶1?D. 4∶3∶1?E. 1∶1∶2?26.油相硬脂酸与水相中三乙醇胺在一定温度(70℃以上)下混合生成硬脂酸三乙醇胺皂,作为:A.絮凝剂B.O/ W乳化剂C.pH调节剂D.W/O乳化剂E.润湿剂27.混悬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不包括A.微粒间的排斥力与吸引力B.混悬粒子的沉降C.微粒增长与晶型转变D.温度的影响E.布朗运动28.下列哪一种方法不能制备溶胶?A.研磨分散法?B.凝聚法?C.胶溶分散法?D.超声波分散法?E.乳化分散法29.除哪一个外,均可制备成亲水胶体?A.聚乙烯醇?B.羧甲基纤维素钠?C.明胶?D.乳糖?E.阿拉伯胶30.关于乳剂制备前须注意的事项叙述错误的是A.乳化剂的用量一般控制在0.5%~10%B.若药物不溶于内相,可加入外相制成乳剂C.乳化的温度宜控制在 50~70℃D.乳剂中分散相的体积比应25%~50%E.必要时加入适量抗氧剂、防腐剂31.下列具有助悬作用的化合物为?A.羧甲基纤维素钠?B.司盘-80?C.卖泽类?D.聚乙二醇6000?E.月桂醇硫酸钠32.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符合A.Poiseuille公式B.Stoke’s定律C.Fick扩散定律D.Arrhenius指数定律E.Noyes-Whitney方程33.溶胶剂不具备的特性是?A.布朗运动?B.属高度分散的热力学稳定体系?C.分散相质点大小在1~100 nm之间D.动力学稳定性?E.荷电?34.液体制剂的特点不包括A.吸收快,作用快,生物利用度高B.给药途径广(内、外服)C.服用方便,易于分剂量,适于老幼患者D.减少胃肠道刺激E.分散度大稳定性好35.高分子溶液不具备的性质是A.亲水性B.Tyndall现象C.带电性D.高渗透压E.黏性36.不属于液体药剂的是A.合剂B.注射液C.灌肠剂D.醑剂E.搽剂37.单糖浆为蔗糖的水溶液,含蔗糖量A.85%(g/ml)或65.7%(g/g)B.86%(g/ml)或64.7%(g/g)C.85%(g/ml)或64.7%(g/g)D.86%(g/ml)或65.7%(g/g)E.86%(g/ml)或66.7%(g/g)38.天然高分子助悬剂阿拉伯胶(或胶浆)一般用量是A.1%-2%B.2%-5%C.5%-15%D.10%-15%E.12%-15%39.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为混悬剂的助悬剂用A.西黄蓍胶B.海藻酸钠C.羧甲基纤维素D.硬脂酸钠E.硅皂土二、B型题[1~4]A.氯化钠、葡萄糖B.聚山梨酯-80、胆汁C.苯甲醇、三氯叔丁醇D.聚维酮、卵磷脂E.硫代硫酸钠、焦亚硫酸钠1.使主药混悬或乳化的附加剂2.防止主药氧化的附加剂3.增加主药溶解度的附加剂4.既能减轻疼痛又能抑制微生物增殖的附加剂[5~9]A.CRHB.Krafft点C.CMCD.昙点E.HLB值5.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两种基团的亲水性和亲油性的强弱的平衡值称6.含聚氯乙烯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当加热到某一温度时,溶液出现浑浊,此温度称7.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开始形成胶团时的浓度称8.固体药物吸湿量急剧增加的相对温度称9.表面活性剂随温度增高至某一温度,其溶解度急剧升高,该温度称[10~13]A.保护作用?B.触变性?C.盐析?D.乳化?E.助溶?10.大量电解质可因其强烈的水化作用,夺去了高分子质点水化膜的水分而使其沉淀11.溶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高分子溶液,能显著地提高溶胶的稳定性,称为?12.难溶于水的药物由于第二种物质的加入而使其水中溶解度增加的现象?13.胶体溶液在一定温度下静置时为半固体,振摇时又恢复为可流动的胶体溶液,该性质称[14~18]?A.溶液型B.胶体溶液型?C.乳浊型?D.混悬型?E.其他类型?根据分散状态,判断下列分别属何种液体制剂?14.药物以分子状态分散于液体分散媒中?15.液体药物以液滴分散在不相混溶的分散介质中?16.难溶于水的固体药物以微粒分散在液体介质中?17.高分子化合物分散于液体分散媒中?18.薄荷油与吐温-80分散于液体分散媒中[19~23]A.分层(乳析)B.破裂C.转相(转型)D.絮凝E.酸败19.分散的乳滴聚集形成疏松的聚集体,经振摇即能恢复均匀20.分散相液滴合并与连续相分离成不相混溶的油水两相,是不可逆过程21.乳剂在放置过程中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是可逆过程22.受外界因素及微生物等的作用,乳剂中的油、乳化剂等发生变质23.O/ W型乳剂转成W/O型乳剂或出现相反的变化[24~28]A.15~18B.8~16C.7~ 9D.3~8E.13~1624.润湿剂与铺展剂HLB值为25.W/O型乳化剂HLB值为26.O/W型乳化剂HLB值为27.增溶剂的HLB值为28.去污剂的HLB值为[29~33]A.阴离子型B.阳离子型C.非离子型D.两性离子型E.以上都不是29.肥皂30.聚乙二醇31.豆磷脂32.平平加O33.苯扎溴氨[34~48]A.助悬剂B.润湿剂C.絮凝剂D.反絮凝剂E.稳定剂34.利于混悬剂中疏水性药物分散的附加剂35.在分散体系中起润湿、助悬、絮凝或反絮凝作用的附加剂36.能使微粒周围双电层形成的ζ电位降低到一定程度的电解质37.能增加分散介质黏度,使混悬剂稳定的亲水高分子物质附加剂38.能使微粒周围双电层所形成的ζ电位升高的电解质[39~43]A.絮凝剂和反絮凝剂B.天然高分子助悬剂C.合成高分子助悬剂D.润湿剂E.低分子助悬剂.39.西黄蓍胶40.脂肪酸山梨坦41.甲基纤维素42.糖浆43.酒石酸盐[44~48]A.O/ W型固体粉末乳化剂B.W/O型固体粉末乳化剂C.可口服乳化剂D.外用乳化剂E.注射用乳剂44.阿拉伯胶或聚山梨酯类45.氢氧化镁46.磷脂、泊洛沙姆47.氢氧化钙48.硬脂酸三乙醇胺皂[49-53]A.乳浊液型液体药剂B.混悬型液体药剂C.高分子溶液D.疏液胶体E.溶液型液体药剂49.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并有乳光,50.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并能透过半透膜51.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扩散慢52.属于热力学与动力学均不稳定的粗分散系53.属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分散相为液态,显微镜下可见[54~58]A.吸附层B.扩散层C.双电层D.ζ电位E.水化层54.系指由双电层的存在而产生的电位差,可作为溶胶稳定性的指标55.系亲水高分子胶体溶液稳定的主要因素56.系指溶胶胶粒上形成的厚度为1~2个离子的带电层57.系指由吸附层和扩散层构成的电性相反的电层58.系指在电荷胶粒的周围形成与吸附层电荷相反的带电层[59~63]A.混悬液B.疏水胶体溶液C.真溶液D.乳浊液E.亲水胶体溶液分散相以:59.液体微粒分散形成多相体系,粒径为0.1~100μm.60.单分子形式分散于分散介质中,直径为1~100nm61.多分子聚集体(胶体微粒)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62.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于分散介质中,直径<1 nm63.不溶性微粒分散于分散介质中,粒径为0.5~ l0um[64~68]A.干胶法?B.湿胶法?C.凝聚法?D.新生皂法?E.机械法?64.乳剂制备时,先将乳化剂加入到水中再将油加入研磨成初乳,再加水稀释的方法为?65.乳剂制备时,将油相、水相、乳化剂混合后应用机械的强大乳化能制成的方法称为?66.乳剂制备时,使植物油与含碱的水相发生皂化反应,生成新皂乳化剂随即进行乳化的方法为?67.乳剂制备时,胶粉与油混合,加入一定量的水乳化成初乳,再逐渐加水至全量的方法为68.混悬剂可采用的在溶液中析出细微粒子制备方法[69~70]A.洗剂?B.灌洗剂?C.搽剂?D.灌肠剂?E.漱口剂69.专供涂抹、敷于皮肤的外用液体制剂70.专供揉擦皮肤表面的液体制剂[71~75]A.乳化剂B.助悬剂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71.阿拉伯胶72.吐温-8073.磷脂74.单糖浆75.亚硫酸氢钠三、X型题1.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的乳化剂包括?A.吐温60?B.卵磷脂?C.海藻酸盐?D.氢氧化镁?E.聚维酮?2.提高混悬型液体药剂稳定性的措施有A.尽可能减小药物微粒的粒径,同时注意缩小微粒间的粒径差B.添加适量助悬剂C.添加适量的电解质使混悬液絮凝D.添加适量的反絮凝剂,防止微粒聚集E.成品贮藏于阴凉处3.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一般的毒性包括:A.形成血栓B.升高血压C.刺激皮肤D.刺激黏膜E.造成溶血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优点有?A.可直接用于杀菌、防腐?B.均无溶血作用?C.不受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D.广泛应用于大多数药物 ?E.部分可用于注射剂5.下列哪些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聚氧乙烯40硬脂酸酯B.西土马哥C.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普朗尼克F- 68E.月桂醇硫酸钠6.下列表面活性剂具有起昙现象的是?A.吐温?B.氯苄烷铵?C.普朗尼克F68?D.卖泽?E.十二烷其苯磺酸钠7.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常作A.润湿剂B.W/O型乳化剂C.O/ W型助乳化剂D.O/ W型乳化剂E.增溶剂8.吐温类产生昙点的原因是A.溶解度减小B.溶解度增大C.温度升高D.水合能力下降E.与水之间的氢键断裂9.影响增溶的主要因素有A.温度B.溶液的pHC.加入顺序D.药物的性质E.增溶剂的性质、用量10.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A.助悬B.增溶C.助溶D.制成盐类E.应用潜溶剂11.在增加主药溶解度的附加剂中,常用的潜溶剂有A.甘油或丙二醇B.乙醇C.聚乙二醇300或400D.聚山梨酯80E.胆汁12.下列哪些属于溶液型液体药剂A.地骨皮露B.益母草膏C.金银花糖浆D.炉甘石洗剂E.薄荷水13.下列哪些为热力学稳定体系的高分子溶液A.聚维酮B.胃蛋白酶C.右旋糖酐D.卡波普E.聚乙烯醇14.防止微粒增长与晶型转变可采取的措施是A.多晶型的药物,应选用较稳定的亚稳定型或稳定型B.粒度分布范围愈窄愈好C.减小粒径D.加入适量的亲水胶或表面活性剂能延缓或防止微粒增大E.应贮藏于阴凉处15.影响混悬液稳定性的因素为A.微粒间的排斥力与吸引力B.混悬粒子的圆整度C.微粒增长与晶型的转变D.温度E.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16.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有A.乳化剂的性质与用量B.制备方法C.分散相浓度与乳滴大小D.分散介质的黏度E.乳化的温度17.与混悬剂粒子的沉降速度成正比的是A.粒子半径的平方B.粒子与介质的密度之差C.分散媒的黏度D.微粒的密度E.分散媒的密度18.助溶剂可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的A.缔合物B.络合物C.有机分子复合物D.复盐E.溶胶19. 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包括A.均相液体制剂应澄明,非均相液体制剂分散相小而均匀,振摇时可均匀分散B.浓度准确、稳定、久贮不变C.分散介质最好用水,其次是乙醇、甘油和植物油等D.制剂应适口,无刺激性E.制剂应浓度准确,稳定,具有一定的防腐能力20.卡波姆是液体药剂良好的A.助悬剂B.增稠剂C.辅助乳化剂D.黏合剂E.缓释控释材料参考答案一、A型题1.B、2.B、3.D、4.A、5.D、6.C、7.B、8.B、9.E、10.E、11.D、12.B、13.C、14.E、15.E、16.D、17.C、18.A、19.B、20.D、21.E、22.C、 23.A、24.C、25.B、26.B、27.E、28.E、29.D、 30.B、31.A、32.B、33.B、34.E、35.B、36.B、37.C、38.C、39.D二、B型题1.D、2.E、3.B、4.C、5.E、6.D、7.C、8.A、9.B、10.C、11.A、12.E、13.B、14.A、15.C、 16.D、17.B、18.A、19.D、20.B、21.A、22.E、 23.C、24.C、25.D、26.B、27.A、28.E、29.A、 30.E、31.D、32.C、33.B、34.B、35.E、36.C、 37.A、38.D、39.B、40.D、41.C、42.E、43.A、 44.C、45.A、46.E、47.B、48.D、49.D、50.E、51.C、52.、53.A、54.D、55.E、56.A、57.C、 58.B、59.D、60.E、61.B、62.C、 63.A、64.B、 65.E、66.D、67.A 、68.C、69.A、70.C、71.C、72.A、73.A、74.B、75.D三、X型题1.ABCDE、2.ABDE、3.CDE、4.CDE、5.ABD、6.AD、7.BC、8.ACDE、9.ABCDE、10.BCDE、11.ABC、12.ACE、13.ABCDE、14.ABDE、 15.ACDE、16.ABCDE、17.AB、18.ABCD、 19.ABCDE、20.ABC。

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液体药剂)历年真题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液体药剂)历年真题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液体药剂)历年真题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两种基团的亲水性和亲油性的强弱的平衡值称A.CRHB.Krafft点C.CMCD.昙点E.HLB值正确答案:E解析: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的强弱,可以用亲水亲油平衡值(HLB)表示。

其HLB值愈高,其亲水性愈弱;HLB值愈低,其亲水性愈强。

故本题答案选E。

知识模块:液体药剂2.已知聚山梨酯60(HLB值为14.9)与司盘20(HLB值为8.6)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的HLB值为12.38,则两者的混合比应为A.1:lB.1:2C.2:1D.2:3E.3:2正确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HLB值的加和性。

,,故本题答案选E。

知识模块:液体药剂3.增溶的通常操作为A.将被增溶药物溶解或混合于增溶剂中,再用溶剂分次稀释至规定体积中B.将被增溶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再加入增溶剂调整至规定体积即得C.将增溶剂溶解于水中,加入被增溶的药物即得D.将被增溶药物和增溶剂同时加入到溶剂中即得E.将被增溶药物加入列增溶剂制成初乳后,再用溶剂分次稀怿到规定体积即得正确答案:A解析:增溶的操作顺序通常为先将被增溶药物溶解或混合于增溶剂中,最好使之完全溶解,然后再用溶剂分次稀释至规定体积中,这样则能很好溶解。

故本题答案选A。

知识模块:液体药剂4.正确论述了混悬剂的是A.混悬剂属于动力学稳定体系B.混悬剂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C.混悬剂也包括难溶性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粉末状物或粒状物,临用时加水振摇分散成液体的药剂D.毒性小的药物不宜制成混悬液,但剂量小的药物可以E.为了增加混悬液的稳定性,可以减小粒径、减少分散介质的黏度、增加微粒与介质之间的密度差正确答案:C解析:混悬剂属于动力学和热力学均不稳定体系,选项A、B错误;为了安全起见,毒性小的药物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宜制成混悬剂,选项D错误;为了增加混悬液的稳定性,可以减小粒径、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降低微粒与介质之间的密度差,选项E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题库液体制剂含答案一、A型题1.分散相质点以多分子聚集体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称A.保护胶体B.疏水胶体C.低分子溶液D.亲水胶体E.高分子溶液2.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的正确叙述为A.毒性小,可作为静脉注射用乳化剂B.商品名吐温80,常为O/W型乳化剂与增溶剂C.可用作杀菌剂D.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O/ W型乳化剂E.商品名司盘80,常为W/O型乳化剂3.下列溶液中,没有防腐作用的是A.30%甘油B.0.25%山梨酸钾C.0.2%对羟基苯甲酸丁酯D.1%吐温-80E.0.15%苯甲酸4.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的枸椽酸盐的作用是A.产生絮凝,增加稳定性B.润湿性增强,稳定性增强C.与药物形成盐溶液,增加药物的溶解度D.与金属离子结合,增加稳定性E.维持溶液的pH值,增加稳定性5.下列哪种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洁尔灭B.硬脂酸钠C.卵磷脂D.泊洛沙姆-188E.十二烷基硫酸钠6.不宜制成混悬型液体药剂的药物有A.晶型稳定的药物B.需发挥长效作用的药物C.毒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D.水溶液中稳定的不溶性药物E.难溶性药物7.已知聚山梨酯60的HLB值为14.9,司盘20的HLB值为8.6,比例混合的HLB值为11.12,则两者的混合比例为?A.1.5∶1?B.1∶1.5?C.1∶1 ?D.1∶0.5?E.1∶2?8.HLB值在8~16之间的表面活性剂,通常用作?A.增溶剂?B.O/W型乳化剂?C.W/O型乳化剂?D.润湿剂?E.消泡剂9.下列表面活性剂有起浊现象的是哪一类A.肥皂?B.硫酸化物?C.磺酸化物?D.季铵化物?E.吐温?10.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毒性按大小顺序的排列中,正确的是?A.月桂醇硫酸钠>溴苄烷铵>吐温?B.溴苄烷铵>吐温>月桂醇硫酸钠?C.吐温>月桂醇硫酸钠>溴苄烷铵?D.月桂醇硫酸钠>吐温>溴苄烷铵?E.溴苄烷铵>月桂醇硫酸钠>吐温11.有中药水煎浓缩液1 000 ml,欲调含醇量达70%沉淀杂质,应加95%的乙醇?A.737 ml?B.1 357 ml?C.606 ml?D.2 800 ml?E.1 963 ml?12.下列物质属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为?A.十八烷基硫酸钠?B.卖泽类?C.油酸?D.硫酸化蓖麻油?E.卵磷脂?13.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叙述错误的是A.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具有加和性B.HLB值愈低,亲油性愈强C.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具有乘积性D.HLB值愈高,亲水性愈强E.H LB值为亲水亲油平衡值14.乳剂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聚结不稳定性B.多相体系C.粒径在0.1-100μm之间D.可分为W/O型和O/W型E.常用分散法制备15.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特点是?A.起表面活性作用的部分是阳离子?B.起表面活性作用的部分是阴离子?C.主要用于杀菌和防腐?D.只可用于外用?E.在水中不解离?16.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不能用于?A.增溶?B.乳化?C.助悬?D.防腐?E.润湿?17.吐温类表面活性剂的溶血性按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Tween80 > Tween60 > Tween40 > Tween20B.Tween80 > Tween40 > Tween60 > Tween20C.Tween20 > Tween60 > Tween40 > Tween80D.Tween20 > Tween40 > Tween60 > Tween80E.Tween80 > Tween40 > Tween60 > Tween2018.关于表面活性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凡具有两亲性的分子都是表面活性剂B.分子结构中都同时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C.能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物质D.低浓度时,产生表面吸附?E.高浓度时进入溶液内部形成胶团,有增溶作用?19.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达到临界胶团浓度以上后,使一些水不溶性或微溶性物质的溶解度显著增加,形成透明胶体溶液,这种作用称为A.助溶B.增溶C.乳化D.润湿E.溶胶20.关于增溶叙述错误的是A.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愈大,对极性药物增溶效果愈好B.药物(同系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愈大,被增溶的量通常愈小C.对抑菌剂增溶会使其抑菌能力下降D.溶液的pH增大,有利于弱酸性药物的增溶E.同系物增溶剂的碳链愈长,增溶量也愈大21.下列使高分子水溶液凝结作用最大的化合物为?A.醋酸?B.硝酸?C.少量碘化物?D.少量氯化物?E.酒石酸22.关于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叙述错误的是A.溶胶ζ电位的高低决定了胶粒之间斥力的大小,ζ电位降低,胶粒易聚集B.溶胶中加入高分子溶液,可提高溶胶的稳定性C.带有相反电荷的溶胶以任意比例互相混合时,会产生完全沉淀D.加入电解质使ζ电位降低,水化膜变薄,胶粒易聚集E.脱水剂可破坏水化膜23.关于乳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外用乳剂可改善药物对皮肤、粘膜的渗透性,但刺激性强B.油性药物制成乳剂能保证剂量准确,而且服用方便C.水包油型乳剂可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也可加入矫味剂D.乳剂中液滴的分散度大,有利于药物的吸收E.静脉注射乳剂注射后有靶向性24.下列关于乳化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常用的乳化剂分为表面活性剂、高分子溶液和固体粉末三类?B.甲基纤维素、阿拉伯胶为常用的高分子乳化剂?C.固体粉类乳化剂的乳化作用受电解质的影响?D.口服乳剂的乳化剂应安全无毒、无刺激性?E.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能混合使用?25.采用干胶法,用阿拉伯胶作乳化剂制备乳剂,脂肪油∶水∶胶的比例是?A. 3∶2∶1?B. 4∶2∶1?C. 2∶2∶1?D. 4∶3∶1?E. 1∶1∶2?26.油相硬脂酸与水相中三乙醇胺在一定温度(70℃以上)下混合生成硬脂酸三乙醇胺皂,作为:A.絮凝剂B.O/ W乳化剂C.pH调节剂D.W/O乳化剂E.润湿剂27.混悬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不包括A.微粒间的排斥力与吸引力B.混悬粒子的沉降C.微粒增长与晶型转变D.温度的影响E.布朗运动28.下列哪一种方法不能制备溶胶?A.研磨分散法?B.凝聚法?C.胶溶分散法?D.超声波分散法?E.乳化分散法29.除哪一个外,均可制备成亲水胶体?A.聚乙烯醇?B.羧甲基纤维素钠?C.明胶?D.乳糖?E.阿拉伯胶30.关于乳剂制备前须注意的事项叙述错误的是A.乳化剂的用量一般控制在0.5%~10%B.若药物不溶于内相,可加入外相制成乳剂C.乳化的温度宜控制在 50~70℃D.乳剂中分散相的体积比应25%~50%E.必要时加入适量抗氧剂、防腐剂31.下列具有助悬作用的化合物为?A.羧甲基纤维素钠?B.司盘-80?C.卖泽类?D.聚乙二醇6000?E.月桂醇硫酸钠32.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符合A.Poiseuille公式B.Stoke’s定律C.Fick扩散定律D.Arrhenius指数定律E.Noyes-Whitney方程33.溶胶剂不具备的特性是?A.布朗运动?B.属高度分散的热力学稳定体系?C.分散相质点大小在1~100 nm之间D.动力学稳定性?E.荷电?34.液体制剂的特点不包括A.吸收快,作用快,生物利用度高B.给药途径广(内、外服)C.服用方便,易于分剂量,适于老幼患者D.减少胃肠道刺激E.分散度大稳定性好35.高分子溶液不具备的性质是A.亲水性B.Tyndall现象C.带电性D.高渗透压E.黏性36.不属于液体药剂的是A.合剂B.注射液C.灌肠剂D.醑剂E.搽剂37.单糖浆为蔗糖的水溶液,含蔗糖量A.85%(g/ml)或65.7%(g/g)B.86%(g/ml)或64.7%(g/g)C.85%(g/ml)或64.7%(g/g)D.86%(g/ml)或65.7%(g/g)E.86%(g/ml)或66.7%(g/g)38.天然高分子助悬剂阿拉伯胶(或胶浆)一般用量是A.1%-2%B.2%-5%C.5%-15%D.10%-15%E.12%-15%39.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为混悬剂的助悬剂用A.西黄蓍胶B.海藻酸钠C.羧甲基纤维素D.硬脂酸钠E.硅皂土二、B型题[1~4]A.氯化钠、葡萄糖B.聚山梨酯-80、胆汁C.苯甲醇、三氯叔丁醇D.聚维酮、卵磷脂E.硫代硫酸钠、焦亚硫酸钠1.使主药混悬或乳化的附加剂2.防止主药氧化的附加剂3.增加主药溶解度的附加剂4.既能减轻疼痛又能抑制微生物增殖的附加剂[5~9]A.CRHB.Krafft点C.CMCD.昙点E.HLB值5.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两种基团的亲水性和亲油性的强弱的平衡值称6.含聚氯乙烯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当加热到某一温度时,溶液出现浑浊,此温度称7.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开始形成胶团时的浓度称8.固体药物吸湿量急剧增加的相对温度称9.表面活性剂随温度增高至某一温度,其溶解度急剧升高,该温度称[10~13]A.保护作用?B.触变性?C.盐析?D.乳化?E.助溶?10.大量电解质可因其强烈的水化作用,夺去了高分子质点水化膜的水分而使其沉淀11.溶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高分子溶液,能显著地提高溶胶的稳定性,称为?12.难溶于水的药物由于第二种物质的加入而使其水中溶解度增加的现象?13.胶体溶液在一定温度下静置时为半固体,振摇时又恢复为可流动的胶体溶液,该性质称[14~18]?A.溶液型B.胶体溶液型?C.乳浊型?D.混悬型?E.其他类型?根据分散状态,判断下列分别属何种液体制剂?14.药物以分子状态分散于液体分散媒中?15.液体药物以液滴分散在不相混溶的分散介质中?16.难溶于水的固体药物以微粒分散在液体介质中?17.高分子化合物分散于液体分散媒中?18.薄荷油与吐温-80分散于液体分散媒中[19~23]A.分层(乳析)B.破裂C.转相(转型)D.絮凝E.酸败19.分散的乳滴聚集形成疏松的聚集体,经振摇即能恢复均匀20.分散相液滴合并与连续相分离成不相混溶的油水两相,是不可逆过程21.乳剂在放置过程中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是可逆过程22.受外界因素及微生物等的作用,乳剂中的油、乳化剂等发生变质23.O/ W型乳剂转成W/O型乳剂或出现相反的变化[24~28]A.15~18B.8~16C.7~ 9D.3~8E.13~1624.润湿剂与铺展剂HLB值为25.W/O型乳化剂HLB值为26.O/W型乳化剂HLB值为27.增溶剂的HLB值为28.去污剂的HLB值为[29~33]A.阴离子型B.阳离子型C.非离子型D.两性离子型E.以上都不是29.肥皂30.聚乙二醇31.豆磷脂32.平平加O33.苯扎溴氨[34~48]A.助悬剂B.润湿剂C.絮凝剂D.反絮凝剂E.稳定剂34.利于混悬剂中疏水性药物分散的附加剂35.在分散体系中起润湿、助悬、絮凝或反絮凝作用的附加剂36.能使微粒周围双电层形成的ζ电位降低到一定程度的电解质37.能增加分散介质黏度,使混悬剂稳定的亲水高分子物质附加剂38.能使微粒周围双电层所形成的ζ电位升高的电解质[39~43]A.絮凝剂和反絮凝剂B.天然高分子助悬剂C.合成高分子助悬剂D.润湿剂E.低分子助悬剂.39.西黄蓍胶40.脂肪酸山梨坦41.甲基纤维素42.糖浆43.酒石酸盐[44~48]A.O/ W型固体粉末乳化剂B.W/O型固体粉末乳化剂C.可口服乳化剂D.外用乳化剂E.注射用乳剂44.阿拉伯胶或聚山梨酯类45.氢氧化镁46.磷脂、泊洛沙姆47.氢氧化钙48.硬脂酸三乙醇胺皂[49-53]A.乳浊液型液体药剂B.混悬型液体药剂C.高分子溶液D.疏液胶体E.溶液型液体药剂49.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并有乳光,50.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并能透过半透膜51.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扩散慢52.属于热力学与动力学均不稳定的粗分散系53.属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分散相为液态,显微镜下可见[54~58]A.吸附层B.扩散层C.双电层D.ζ电位E.水化层54.系指由双电层的存在而产生的电位差,可作为溶胶稳定性的指标55.系亲水高分子胶体溶液稳定的主要因素56.系指溶胶胶粒上形成的厚度为1~2个离子的带电层57.系指由吸附层和扩散层构成的电性相反的电层58.系指在电荷胶粒的周围形成与吸附层电荷相反的带电层[59~63]A.混悬液B.疏水胶体溶液C.真溶液D.乳浊液E.亲水胶体溶液分散相以:59.液体微粒分散形成多相体系,粒径为0.1~100μm.60.单分子形式分散于分散介质中,直径为1~100nm61.多分子聚集体(胶体微粒)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62.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于分散介质中,直径<1 nm63.不溶性微粒分散于分散介质中,粒径为0.5~ l0um[64~68]A.干胶法?B.湿胶法?C.凝聚法?D.新生皂法?E.机械法?64.乳剂制备时,先将乳化剂加入到水中再将油加入研磨成初乳,再加水稀释的方法为?65.乳剂制备时,将油相、水相、乳化剂混合后应用机械的强大乳化能制成的方法称为?66.乳剂制备时,使植物油与含碱的水相发生皂化反应,生成新皂乳化剂随即进行乳化的方法为?67.乳剂制备时,胶粉与油混合,加入一定量的水乳化成初乳,再逐渐加水至全量的方法为68.混悬剂可采用的在溶液中析出细微粒子制备方法[69~70]A.洗剂?B.灌洗剂?C.搽剂?D.灌肠剂?E.漱口剂69.专供涂抹、敷于皮肤的外用液体制剂70.专供揉擦皮肤表面的液体制剂[71~75]A.乳化剂B.助悬剂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71.阿拉伯胶72.吐温-8073.磷脂74.单糖浆75.亚硫酸氢钠三、X型题1.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的乳化剂包括?A.吐温60?B.卵磷脂?C.海藻酸盐?D.氢氧化镁?E.聚维酮?2.提高混悬型液体药剂稳定性的措施有A.尽可能减小药物微粒的粒径,同时注意缩小微粒间的粒径差B.添加适量助悬剂C.添加适量的电解质使混悬液絮凝D.添加适量的反絮凝剂,防止微粒聚集E.成品贮藏于阴凉处3.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一般的毒性包括:A.形成血栓B.升高血压C.刺激皮肤D.刺激黏膜E.造成溶血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优点有?A.可直接用于杀菌、防腐?B.均无溶血作用?C.不受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D.广泛应用于大多数药物 ?E.部分可用于注射剂5.下列哪些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聚氧乙烯40硬脂酸酯B.西土马哥C.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普朗尼克F- 68E.月桂醇硫酸钠6.下列表面活性剂具有起昙现象的是?A.吐温?B.氯苄烷铵?C.普朗尼克F68?D.卖泽?E.十二烷其苯磺酸钠7.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常作A.润湿剂B.W/O型乳化剂C.O/ W型助乳化剂D.O/ W型乳化剂E.增溶剂8.吐温类产生昙点的原因是A.溶解度减小B.溶解度增大C.温度升高D.水合能力下降E.与水之间的氢键断裂9.影响增溶的主要因素有A.温度B.溶液的pHC.加入顺序D.药物的性质E.增溶剂的性质、用量10.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A.助悬B.增溶C.助溶D.制成盐类E.应用潜溶剂11.在增加主药溶解度的附加剂中,常用的潜溶剂有A.甘油或丙二醇B.乙醇C.聚乙二醇300或400D.聚山梨酯80E.胆汁12.下列哪些属于溶液型液体药剂A.地骨皮露B.益母草膏C.金银花糖浆D.炉甘石洗剂E.薄荷水13.下列哪些为热力学稳定体系的高分子溶液A.聚维酮B.胃蛋白酶C.右旋糖酐D.卡波普E.聚乙烯醇14.防止微粒增长与晶型转变可采取的措施是A.多晶型的药物,应选用较稳定的亚稳定型或稳定型B.粒度分布范围愈窄愈好C.减小粒径D.加入适量的亲水胶或表面活性剂能延缓或防止微粒增大E.应贮藏于阴凉处15.影响混悬液稳定性的因素为A.微粒间的排斥力与吸引力B.混悬粒子的圆整度C.微粒增长与晶型的转变D.温度E.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16.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有A.乳化剂的性质与用量B.制备方法C.分散相浓度与乳滴大小D.分散介质的黏度E.乳化的温度17.与混悬剂粒子的沉降速度成正比的是A.粒子半径的平方B.粒子与介质的密度之差C.分散媒的黏度D.微粒的密度E.分散媒的密度18.助溶剂可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的A.缔合物B.络合物C.有机分子复合物D.复盐E.溶胶19. 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包括A.均相液体制剂应澄明,非均相液体制剂分散相小而均匀,振摇时可均匀分散B.浓度准确、稳定、久贮不变C.分散介质最好用水,其次是乙醇、甘油和植物油等D.制剂应适口,无刺激性E.制剂应浓度准确,稳定,具有一定的防腐能力20.卡波姆是液体药剂良好的A.助悬剂B.增稠剂C.辅助乳化剂D.黏合剂E.缓释控释材料参考答案一、A型题1.B、2.B、3.D、4.A、5.D、6.C、7.B、8.B、9.E、10.E、11.D、12.B、13.C、14.E、15.E、16.D、17.C、18.A、19.B、20.D、21.E、22.C、 23.A、24.C、25.B、26.B、27.E、28.E、29.D、 30.B、31.A、32.B、33.B、34.E、35.B、36.B、37.C、38.C、39.D二、B型题1.D、2.E、3.B、4.C、5.E、6.D、7.C、8.A、9.B、10.C、11.A、12.E、13.B、14.A、15.C、 16.D、17.B、18.A、19.D、20.B、21.A、22.E、 23.C、24.C、25.D、26.B、27.A、28.E、29.A、 30.E、31.D、32.C、33.B、34.B、35.E、36.C、 37.A、38.D、39.B、40.D、41.C、42.E、43.A、 44.C、45.A、46.E、47.B、48.D、49.D、50.E、51.C、52.、53.A、54.D、55.E、56.A、57.C、 58.B、59.D、60.E、61.B、62.C、 63.A、64.B、 65.E、66.D、67.A 、68.C、69.A、70.C、71.C、72.A、73.A、74.B、75.D三、X型题1.ABCDE、2.ABDE、3.CDE、4.CDE、5.ABD、6.AD、7.BC、8.ACDE、9.ABCDE、10.BCDE、11.ABC、12.ACE、13.ABCDE、14.ABDE、 15.ACDE、16.ABCDE、17.AB、18.ABCD、 19.ABCDE、20.A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