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叛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

合集下载

《教师如何化解学生的叛逆情绪》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讲稿

《教师如何化解学生的叛逆情绪》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讲稿

《教师如何化解学生的叛逆情绪》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讲稿由于社会、家庭、自身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不少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往往都伴随着一定的心理发展不平衡,如:性格孤僻、怪异;情感脆弱易变,意志不够坚定;缺乏合作精神,以我为中心;爱与老师顶牛、爱钻牛角尖;不能接受老师家长的正确批评与教育,甚至叛逆等等。

从本质上讲,叛逆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故意做出与该事件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

你是如何化解学生的叛逆情绪的呢?一个班几十名学生,各有各的性格与喜好。

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与性格开朗的孩子沟通起来很容易,可对于那些性格叛逆的学生,采取单一的教育方式可能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要多管齐下,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一、换一种姿态:“蹲下身子”看学生学生不愿与班主任以及老师谈心,关键是与班主任以及老师存在距离。

如果我们放低姿态,“蹲下身子”看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谈心就有了依托。

一名学生因上课讲话被我批评,和我闹起了别扭,上课有时故意不听讲,即使叫她回答问题,她也是以沉默应对,或者有时干脆就说:“我不知道!”我明白她对我有意见。

于是,放学后,我悄悄把她叫到办公室,开玩笑地对她说:“大人不计小人过,小生有礼了。

”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师生之间的误解消除了,快乐的笑容又浮现在了她的小脸上。

二、换一种方式:多措并举显真情面对"性格叛逆"的学生,班主任不宜直接正面和他们交锋,应该采取“迂回战术”。

我利用空余时间,悄悄地给他们写信。

把自己的快乐、悲伤、成功、失败和困惑一一写出来,然后装进信封,写上收信人的姓名,悄悄递给学生。

学生收到我的信后往往会激动万分,他们想不到班主任会以这种方式和他们交流,他们往往也会回赠我一封信。

这样一来二去,我们就说了许多知心话。

通过书面交流的方式,我们架起了情感交流的桥梁。

此外,我还通过字条、留言本、 QQ 、微信等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

家长如何应对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心理和行为讲课讲稿

家长如何应对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心理和行为讲课讲稿

家长如何应对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心理和行为家长如何应对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心理和行为家长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孩子在学校不听老师的话、不接受老师的教导、常与老师顶嘴、和老师对着干等现象。

个别学生明知自己做错了事,面对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劝告,不但听不进,反而反感、抵触甚至采取过激的言行。

在家,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你说什么他就偏不做什么。

有时候你刚要说话他就非常烦躁,不愿意听你说下去。

青春期阶段的孩子,一方面是处在生理心理发育期,一方面是家长、老师和同学的批评、指责、劝告,给这些学生带来的感觉是不被理解、不被尊重,甚至自尊心严重受到伤害,因此,他们也不愿意理解和尊重别人,甚至会做出过激行为。

当然,过激行为的发生,不仅仅是外界的刺激这一方面因素所能引起的,还有学生本身的心理健康程度,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关注。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与别人不同的性格特征,和不同的思维模式,也就有了不同的行为方式。

家长该选择合理的沟通方式,和孩子一起度过解决青春期困惑。

青春期是个体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年龄范围大约为11,12岁至15,16岁,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发育的转折期,也是关键期。

在这个时期学生有逆反心理是正常现象。

我们的家长需要多一些耐心。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说:教育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所以家长对青春期孩子的知识应该提前有更多的学习和认识,以便做到防患于未然。

当你的孩子青春期悄悄来临的时候,那时你还能坦然面的孩子的叛逆,欣喜面对孩子的叛逆,以免遇到问题不知所措,影响孩子健康的心理发展。

一正确认识青春期a青春期特点青春期属于特殊时期。

由于这个时期的发展非常复杂,充满矛盾,又称为“困难期”,“危险期”。

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不平衡,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错综复杂及这些矛盾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

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急剧变化。

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的发展,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

初中生心理辅导讲座稿件

初中生心理辅导讲座稿件

初中生心理辅导讲座稿件心理辅导:关注初中生的内外世界引言:初中生是人生发展过程中一个关键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他们经历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并面临着学业压力、青春期困扰以及人际关系等多样化问题。

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提供心理辅导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本次讲座旨在帮助了解和处理初中生的心理需求,并提供相关策略和技巧。

一、认识初中生的心理特点1. 处于身份转换时期在进入初中的过程中,学生从小学毕业而走向高年级的新起点。

他们不再是小孩子,但也不完全成为青少年。

这种身份转换会给他们带来焦虑、矛盾和自我认同问题。

2. 学业压力逐渐增加初中是升学道路上的关键时期,学生开始面对更为复杂和繁重的课程内容,同时需要应付考试压力。

这些挑战可能会导致情绪波动和自信心下降。

3. 青春期困扰日益突出身体上的变化和性成熟的迹象在初中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他们对于身体形态、自我形象和自尊心产生了更高的关注。

此外,爱情观念和友谊问题也会给初中生带来困惑。

4. 人际关系趋向细腻初中时期,学生对周围同伴和朋友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变得更加重要。

他们开始审视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地位和角色,并渴望建立深厚的友情关系。

二、了解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1. 学习焦虑许多初中生因为应试教育模式及升学压力而产生学习焦虑。

这种焦虑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以及厌倦学习等问题。

2. 情绪波动在青春期的影响下,初中生常常出现情绪波动。

他们可能会情绪低落、易怒或容易受伤害,并表现出与家长、老师或同学之间互动时的冷漠行为。

3. 自尊心问题进入青春期后,初中生对于自身形象和自尊心的关注度提高。

他们会对自己的外貌、能力与同伴进行比较,从而产生自卑感或自我怀疑。

4. 迷茫和无助感处于身份转换时期的初中生可能面临着混乱、矛盾的情绪和行为表现。

他们有时会觉得不知所措,缺乏目标和方向感。

三、提供初中生心理辅导策略1. 建立信任和开放的沟通环境对待初中学生应采取包容理解、耐心倾听的态度,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的沟通环境。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共3篇)(新)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共3篇)(新)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共‎3篇)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共3篇)‎#3楼回目录‎初中学生叛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叛逆期心理‎特点及其调适各‎位同学:今天我‎的讲座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1、我们怎‎么处理日渐麻烦的‎人际关系.‎2、青春期我们‎的性心理特点及其‎应对方法。

首先‎,我们讲第一个问‎题:怎样处理日渐‎麻烦的人际交往问‎题。

所谓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

我们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三类:朋友和同学‎、老师以及父母。

‎我们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主要有‎这样几点:‎1、友谊占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朋友之间的情‎谊为友谊,它是建‎立在理想、兴趣‎、爱好等一致和互‎相依恋基础上的一‎种感情关系。

研究‎表面,儿童时期情‎感上最依恋的是父‎母,朋友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感依恋便逐步‎有父母转向了朋友‎,并日益得以确定‎和加强。

有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结交朋友最‎多是在中学时期。

‎2、小团‎体现象突出。

由于‎空间上容易接近、‎年龄相当、品行相‎同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中学生都加‎入到非正式的小团‎体中。

这些小团体‎一般由39人组成‎,其成员相互间有‎高度的忠诚感,在‎行为方面也有很大‎的约束力。

‎3、师生关系有‎所削弱。

中学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视‎老师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对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并‎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对于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也有了更‎明确的看法。

‎ 4、易与父母‎产生隔阂。

不少中‎学生都觉得与父母‎难以沟通,有话宁‎可与朋友讲,也不‎愿对父母说。

无论‎在价值观念、交友‎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着装打扮等方‎面,都容易与父母‎产生摩擦,不断加‎剧与父母间的心理‎隔阂。

总之,由‎于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都明‎显增强,中学生渴‎望人际交往的同时‎,有容易出现闭锁‎、防御、自卑、“‎娇骄二气”等交往‎心理障碍,应该注‎意加以克服。

2024年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话稿

2024年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话稿

2024年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话稿尊敬的校领导、任课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站在这里,作为一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倡导者和同行,很荣幸地发表今年的讲话稿。

首先,我要感谢学校给予我这个机会,让我有机会与大家分享我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认知。

现在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我们中学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在学习压力如山般压迫下,我们常常忽略了对心理健康的重视。

我们应该认识到,身心健康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石,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我们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发挥我们的潜能。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每个人都要学会适应,尤其是在面对压力时。

我们时常感到身心压力过大,导致我们容易紧张和焦虑。

我们需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采用积极的心理策略来帮助我们应对。

比如,我们可以运动锻炼来释放压力,也可以通过音乐、读书等方式来舒缓心情。

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不必气馁,而是要坚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其次,我要强调的是,我们要学会寻求帮助。

我们并不孤单,我们周围有一群关心和爱护我们的人,这些人愿意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

如果我们遇到了困扰和烦恼,不妨和父母、老师、朋友们倾诉一下,他们将会理解并给予我们建议和鼓励。

同时,学校也提供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课程和活动,通过专业的辅导师提供的帮助来解决我们的问题。

最后,我要说的是,我们要学会关爱他人,做好友善的伙伴。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关系,不仅要有尊重和包容的态度,更要有关心和关爱的行动。

当我们看到身边的同学情绪低落或者存在问题时,我们应该主动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因为当我们关注他人的同时,也会得到他人的关爱和支持,我们的心理健康也会得到更好的保障。

在结束讲话之前,我想分享一句名言:“心灵的健康源于心境的宁静,心灵的快乐源于心灵的宽广。

”让我们一起努力,保持心境的宁静和宽广,将心理健康融入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

孩子叛逆活动教师演讲稿

孩子叛逆活动教师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谈谈一个我们教育工作者经常遇到的问题——孩子的叛逆行为。

叛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它既是孩子成长的标志,也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挑战。

今天,我就借此机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应对孩子的叛逆行为,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

首先,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什么是叛逆。

叛逆,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对家长、老师、社会等权威的一种反抗和挑战。

叛逆行为表现为:顶撞父母、顶撞老师、逃课、上网成瘾、早恋、吸烟、喝酒等。

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也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孩子的叛逆行为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青少年时期,孩子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独立思考,追求个性,渴望被尊重。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产生与家长、老师等权威的矛盾和冲突。

2.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有些家长过于严厉,给孩子施加了过多的压力,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还有些家长过于溺爱,让孩子形成了自私、任性的性格。

3. 学校教育存在问题。

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同时,部分教师对学生缺乏关爱,让学生感到孤独、无助。

4. 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孩子们接触到了大量的信息,其中不乏一些不良信息。

这些信息容易让孩子们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面对孩子的叛逆行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应对呢?一、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

我们要认识到,叛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正常阶段,是孩子自我认知、自我探索的过程。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二、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我们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共同解决孩子叛逆问题。

三、改进学校教育。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关爱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关于青春期叛逆演讲稿

关于青春期叛逆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探讨一个我们都经历过,但又难以完全理解的话题——青春期叛逆。

青春,如同初升的太阳,充满活力与希望,却也伴随着困惑与挑战。

在这个阶段,叛逆成为了我们成长过程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那么,什么是叛逆?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和解决叛逆呢?一、什么是青春期叛逆?青春期叛逆,是指青少年在生理、心理发展过程中,对父母、老师和社会规范产生抵触情绪,表现出一系列反抗行为的现象。

叛逆是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的一种表现,是青少年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必经阶段。

叛逆的具体表现有:1. 语言叛逆:顶撞父母、老师,不尊重他人意见。

2. 行为叛逆:离家出走、逃学、夜不归宿等。

3. 思想叛逆:对传统观念、社会规范产生质疑,追求个性解放。

4. 情感叛逆:封闭自己,不愿与他人交流,情绪波动大。

二、青春期叛逆的原因1. 生理原因:青春期,青少年身体发生巨大变化,激素水平波动,导致情绪不稳定,容易产生叛逆心理。

2. 心理原因:青少年正处于自我认同的建立阶段,渴望独立、自主,但又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导致心理矛盾。

3. 社会原因:社会竞争激烈,青少年面临学业、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4. 家庭原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过度溺爱、严厉管教等,导致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

三、如何面对和解决青春期叛逆?1. 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家长要认识到,叛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给予适当的关爱和支持。

2. 家长要改善沟通方式,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长要主动与孩子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困惑,共同解决问题。

3. 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叛逆。

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 青少年要学会自我调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青少年要学会调整心态,正确面对压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青春期叛逆心理讲座

青春期叛逆心理讲座

青春期叛逆心理讲座
• 一旦决定做某件事,不管别人怎样劝阻也不会 改变主意;
• 越是不让他做的事,就越要去做,你叫他往东, 他一定往西,就是存心不让大人顺心,也不让自己 听从大人的,觉得自己很有主见!。
其实你们都是幸福的人。我 们没有理由再去抱怨父母没有 给我们更好地生活,当你欣赏 到下面的图片时,就会深刻体 会到。
小时候牵着妈妈的手就像拥有了全世界
山区的孩子
山区孩子的露天教室
在没有教室的情况下,他们坚持学习
儿子,我好着呢, 吃得好,睡得好, 穿的也好。你安心 读书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雨无阻
辛苦的老师
父母的辛苦
我们的父母又是怎么生活的呢?你想过吗?
不要把父母的辛苦当做理所当然
亲爱的同学们:现在的你们,正生长在璀璨而 美丽的生命季节,你们有激情,有梦想,当 然也有些叛逆,标榜着你们所谓的个性和成 长,但是始终不能否认的事,你们是朝气蓬 勃,可爱又善良的孩子,在面临着成长阶段 中必然出现的心理逆反期这一阶段,就让老 师家长还有我们自己一起努力,来走过这一 段特殊的路,我相信你们是很出色的新一代 学生,也相信你们会如愿以偿,梦想成真。 下面伴随着我送给大家的这首《我相信》, 结束我们今天的讲座,同时也希望你们在今 天有所收获,相信自己,打开心灵,放飞梦 想。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全文5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全文5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全文5篇]第一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青春期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指导中学阶段是人生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不仅是中学生文化科学素质发展得黄金期,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得关键时期,而且还是个体身心发展急剧变化并充满矛盾的“危机期”。

面对这样一个重要时期,我们要充分理解学生得身体和心理得变化,并要给予及时、全面、人性化的帮助,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危机期”。

第一讲:青春期青少年的生理特点从年龄特征上来说,中学生处在从青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

青春发育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生长迅速,变化急剧。

有人曾把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变化归纳为“三大巨变”,即身体外形的剧烈变化,体内机能迅速健全,性器官和性机能的发育成熟。

1、身体外形的剧烈变化。

在中学阶段,中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头围、肩宽、骨盆等都在加速增长。

以身高体重为例,中学生的身高每年少则增长6-8厘米,多则增长10-11厘米;体重一般每年增加5-6公斤,突出的可增加8-10公斤。

第二性征的出现是中学生外形剧变的又一表现。

所谓第二性征是指性发育的外部特征。

如男孩子开始出现上唇生须、喉结增大、声音变粗或嘶哑、腋毛、第一次遗精等,女孩子出现乳头突起,声调变高、第一次月经出现。

2、体内机能的迅速健全。

中学生身体内部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迅速增强,并逐步趋向成熟。

以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为例,在青春发育前期,大脑重量和体积的增加较前减少,但内部结构复杂起来,大脑皮质的沟回组织和神经元细胞已经完善,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步平衡,特别是内抑制机能逐渐发育成熟;到青春发育后期,第二信号系统不仅已据优势地位,而且在概括和调节功能上也有显著发展。

青春发育期脑和神经系统的基本成熟为中学生心理的渐趋成熟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可能性,但中学生毕竟处于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阶段,脑和神经系统尚有待进一步锻炼。

初中青春叛逆期教育讲稿

初中青春叛逆期教育讲稿

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欢迎各位家长的到来,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了我们自己的成长,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家庭学校课堂,非常感谢,希望这堂课您能有所感悟,带来一定的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探讨的课题是成长路上的转折期——怎样帮孩子度过青春叛逆期为什么孩子到了初一,就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的乖乖女仿佛一下换了个人,变成了一个喜欢和父母对着干,脾气古怪又神神秘秘的孩子?有时出现莫名的忧郁、烦恼,又不愿和家长、老师诉说。

妈妈回来了!赶紧把日记藏起来!有时会出现逆反心理;哼,我偏偏不这样做!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孩子在长大,他们开始寻找独立的自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我们把孩子的这一段成长时期叫做“青春叛逆期”。

你的孩子进入初中,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或即将进入青春发育期。

这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从家庭走向社会并逐步适应社会的重要阶段。

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孩子是最让父母操心、担心和伤脑筋的。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给家长们以下建议1.避其锋芒,适可而止孩子在这段时间的一些莽撞的行为,让大人们很不理解,但是作为父母的我们,觉得自己又不能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严,与孩子针锋相对。

殊不知,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更加加深孩子的叛逆心理。

如果孩子出现了叛逆的情况,我们应该从侧面进行辅导,不让孩子有过于过激的行为,更应该避免与孩子的直面冲突,孩子的情绪如果特别激动,则会引起其他的不良后果,甚至自杀。

一女生,13岁,因早恋,该女生与其父发生直面冲突,服毒自杀。

父母后悔莫及。

有人问,孩子这么小,为什么知道自杀呢,究其原因,就是父母的爱无限度,从小对孩子过分溺爱,爱的泛滥使孩子感觉不到父母的爱了,孩子没有学会爱别人的责任和能力,稍遇到点。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今天能在这里为大家做一场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

作为青少年,我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压力。

因此,学会如何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对我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接下来的讲座中,我将与大家分享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常见问题以及一些实用方法。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认识、思维、情感和行为方面都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能够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困难。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具备自信、乐观、积极的态度,能够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和与人沟通。

而心理不健康可能导致情绪低落、焦虑、自卑、逃避、自闭等问题。

因此,重视并培养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聊聊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首先是学习压力。

中学生面临着大量的学业压力,如考试、作业和升学压力等。

有时,这些压力超过了我们的承受能力,导致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出现。

其次是社交困难。

青少年正处于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时期,很多人会对自己的外貌、身材等出现疑虑,同时也会面临与同学、老师、家人的相处问题。

此外,青少年也容易受到社交媒体的影响,对自己的形象和社交圈感到不满。

接下来,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些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

首先,学会设置合理的目标和时间管理。

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分焦虑和疲劳。

此外,养成积极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锻炼和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对维护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其次,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良好的沟通,避免过度依赖社交媒体,通过多参与社交活动来扩展自己的社交圈。

最后,积极寻求帮助。

如果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放任自己承受过重的压力,可以向老师、家长和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和支持。

此外,我还想重点强调珍惜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我们整个人生的基石,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工作表现,还关系到我们的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

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我们才能更好地迎接生活的各种挑战,充实自己的人生。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国旗下讲话稿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国旗下讲话稿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国旗下讲话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很荣幸能够向大家发表一次关于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演讲。

首先,我要感谢班主任和学校领导给我这次机会,也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

在我们进入初中这个全新的学习环境之前,我们的生活似乎都是由父母和老师来安排和决定的。

但是,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开始面对更多的选择和决策,我们将逐渐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人。

这其中就包括我们的心理健康,也就是我们心理上的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对于每个人都非常重要,它关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

然而,让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在我们这个年龄段,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

据统计,中学生中有近四成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这其中包括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等。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心理问题呢?首先,学习压力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我们的学习任务增多,学习难度也逐渐增加,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

此外,与同学、老师之间的相处也是一个潜在的心理困扰因素。

在碰到难题时,我们可能会感到羞愧和无助,害怕被同学嘲笑和老师批评。

还有亲子关系的变化、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发育等等,都可能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心理状况,及时察觉和认识到自己是否出现了心理问题。

只有第一步做到了,我们才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

其次,我们要学会与别人沟通,尤其是与父母、老师和朋友沟通。

他们都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他们会竭尽全力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此外,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方式。

参加各类社团、做运动、听音乐、读书等等,都是能够帮助我们放松身心的方法。

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

同时,学校也可以建立心理健康俱乐部或者开设心理咨询室,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

青春叛逆期教育演讲稿

青春叛逆期教育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个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的重要阶段——青春叛逆期。

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也是最具挑战性的时期。

叛逆,是青春的一种特有现象,它既让我们感受到成长的痛苦,也让我们体验到独立思考的喜悦。

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青春叛逆期的教育问题。

一、青春叛逆期的特点1. 独立意识增强进入青春期,我们开始对周围的事物产生自己的看法,渴望独立思考,独立决策。

这种独立意识的增强,使得我们在面对家长和老师的教导时,常常表现出叛逆的态度。

2. 情绪波动大青春期,我们的情绪波动较大,时而兴奋,时而沮丧。

这种情绪的波动,使得我们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容易产生叛逆心理。

3. 价值观多元化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接触到了各种价值观,这使得我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在面对家长和老师的传统观念时,我们容易产生叛逆心理。

二、青春叛逆期的教育策略1. 理解与尊重首先,我们要理解青春叛逆期的特点,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和个性化需求。

家长和老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2. 沟通与交流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家长和老师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想法。

在交流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要轻易否定他们的想法。

(2)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交流,避免高高在上的态度。

(3)适时给予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榜样示范家长和老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良好的榜样。

4.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往往容易忽视自己的责任。

家长和老师要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1)让他们参与家庭事务,学会分担家务。

(2)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引导他们关注国家大事,培养他们的国家观念。

关于叛逆的励志演讲稿

关于叛逆的励志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探讨一个既熟悉又微妙的话题——叛逆。

在我们成长的旅程中,叛逆似乎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环节。

它如同成长的磨砺石,既能磨去我们的棱角,也能铸就我们的坚韧。

今天,我将从叛逆的定义、叛逆的原因、叛逆的利与弊以及如何正确面对叛逆四个方面,与大家共同探讨叛逆这一话题。

一、叛逆的定义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叛逆的定义。

叛逆,简单来说,就是对权威、规则或传统观念的挑战和反抗。

这种挑战可能表现为言语上的顶撞、行为上的反叛,甚至是对现有制度的质疑。

叛逆并非全然是负面的,它有时也是对自由、独立和个性的追求。

二、叛逆的原因那么,为什么会有叛逆这种现象呢?我认为,叛逆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原因:1. 成长中的自我认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渴望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种自我认知的觉醒往往伴随着对权威的质疑。

2. 家庭环境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过于严格,不尊重孩子的意见,孩子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

反之,如果父母过于溺爱,不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容易导致孩子缺乏责任感。

3. 社会环境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观念和价值观受到冲击,年轻一代在追求个性解放的同时,也会对现有制度产生质疑。

三、叛逆的利与弊叛逆,如同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

1. 利:(1)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叛逆使得我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从而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

(2)促进个性发展:叛逆让我们敢于追求自我,挖掘潜能,促进个性发展。

(3)推动社会进步:叛逆有时能揭示社会弊端,推动社会制度的改革与进步。

2. 弊:(1)损害人际关系:叛逆可能导致与家人、朋友、老师的关系紧张,影响人际交往。

(2)影响学业:过度叛逆可能会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业成绩。

(3)造成不良后果:叛逆行为可能导致不良习惯的形成,甚至引发违法犯罪。

四、如何正确面对叛逆面对叛逆,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应对呢?1. 增强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欲望,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做到心中有数。

2021学生心理健康讲座稿《如何面对青春期躁动与叛逆》

2021学生心理健康讲座稿《如何面对青春期躁动与叛逆》

2021学生心理健康讲座稿《如何面对青春期躁动与叛逆》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是否经常会感到莫名的压力与烦恼?是否对于以后会面临的事情例如中考感到焦虑不安?是否在心里为自己保留了一个隐秘的角落?是否对于家长的关心与询问感到烦躁?其实,这说明大家已经进入了生命的一个新阶段-青春期。

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春期躁动、叛逆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青春期躁动会导致我们容易激动、乱发脾气、虚荣心强、听不进正确的意见跟建议,经常会感到自尊心受挫,丧失对学习及生活的自信心,甚至会导致我们厌学,还会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严重的还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

青春期叛逆也是青春期常出现的典型问题。

在这段时期,我们总认为自己已经对这个世界有了足够的认知,凡事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于家长的很多意见都是排斥的,认为他们不理解我们,只是想限制我们的生活和行为。

所以时常对于家长的关心感到厌烦,从而心情不好,总想去顶撞他们。

有的同学还会沉迷于网络世界,从中寻求虚拟世界带给自己的快乐和自由。

这些问题带给我们很多烦恼,但是我们要认识到:青春期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出现上面的问题是正常现象,不需要过度担心、当你遇到这些问题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去心理港湾找心理老师谈一谈你可以来到心理港湾,找我们的心理老师说一说你的苦恼,心理老师会帮助你慢慢解开心中烦恼的枷锁,使你获得心灵的指引和正确方向;你还可以来拳击室打打沙袋,发泄出你的负面情绪,相信你一定会感到身心舒畅。

2.和家长沟通,重建信任感整理好心情,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和家长好好谈一谈,和他们说一说这段时间你内心的变化。

他们肯定会理解你,你也需要对于你近期不好的行为和表现好好和他们道个歉,家长的情绪也需要我们去包容,去体谅。

3.多交朋友,友谊的力量会改善我们的情绪在下课或午休时间,多和朋友们聊聊天,分享你的喜怒哀乐,一起到操场上去走走,你的负面情绪会被友情洗刷得一干二净。

一位名人说过“当你把快乐分享给别人时,你会得到两份快乐:当你把忧愁向别人倾诉时,你会减去一半的忧愁。

2024年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国旗下讲话稿

2024年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国旗下讲话稿

2024年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国旗下讲话稿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首先,我要恭喜大家顺利进入初中阶段,迈入新的学习生活。

我是XXX,是你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

今天,在这个光荣的国旗下,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关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呼吁大家重视和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人的学习、生活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心理问题,更是指一个人对自身的认知、情绪的调控、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能力等方面的健康状态。

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素质,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学习与生活的压力,更好地与他人交往,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初中阶段是你们人生中的一段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你们将经历许多变化和挑战。

学业上的要求更高,学习任务更重,社交圈扩大了,社会角色也在逐渐建立。

这些变化和挑战可能会给你们带来一些压力和不适感,但同时也是你们成长的机会。

因此,我希望大家能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

首先,要学会正确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的波动,正常的情绪是人的心灵的一种自然反应。

当我们感到忧伤、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时,不要抑制自己的情绪,而是要找到适当的方式来宣泄和释放情绪,比如与亲密的朋友倾诉、写日记、运动等。

同时,要学会积极的情绪调节方法,比如放松练习、深呼吸、寻求开心的事情等,来保持心情愉快。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我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包容他人、与他人友好相处。

当我们感到困惑或者有矛盾时,可以寻求老师、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等人的帮助和支持,也可以通过沟通、理解、妥协等方式解决问题。

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还能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最后,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

重要的是要保持乐观、勇敢地面对困难,并从中得到成长。

初中青春叛逆期教育讲稿

初中青春叛逆期教育讲稿

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欢迎各位家长的到来,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了我们自己的成长,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家庭学校课堂,非常感谢,希望这堂课您能有所感悟,带来一定的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探讨的课题是成长路上的转折期——怎样帮孩子度过青春叛逆期为什么孩子到了初一,就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的乖乖女仿佛一下换了个人,变成了一个喜欢和父母对着干,脾气古怪又神神秘秘的孩子?有时出现莫名的忧郁、烦恼,又不愿和家长、老师诉说。

妈妈回来了!赶紧把日记藏起来!有时会出现逆反心理;哼,我偏偏不这样做!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孩子在长大,他们开始寻找独立的自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我们把孩子的这一段成长时期叫做“青春叛逆期”。

你的孩子进入初中,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或即将进入青春发育期。

这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从家庭走向社会并逐步适应社会的重要阶段。

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孩子是最让父母操心、担心和伤脑筋的。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给家长们以下建议1.避其锋芒,适可而止孩子在这段时间的一些莽撞的行为,让大人们很不理解,但是作为父母的我们,觉得自己又不能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严,与孩子针锋相对。

殊不知,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更加加深孩子的叛逆心理。

如果孩子出现了叛逆的情况,我们应该从侧面进行辅导,不让孩子有过于过激的行为,更应该避免与孩子的直面冲突,孩子的情绪如果特别激动,则会引起其他的不良后果,甚至自杀。

一女生,13岁,因早恋,该女生与其父发生直面冲突,服毒自杀。

父母后悔莫及。

有人问,孩子这么小,为什么知道自杀呢,究其原因,就是父母的爱无限度,从小对孩子过分溺爱,爱的泛滥使孩子感觉不到父母的爱了,孩子没有学会爱别人的责任和能力,稍遇到点挫折就以死要挟家长。

这样的孩子自己解脱了,什么也不用想了,说白了就是太自私,因为她心里没有别人,没有社会责任感,没有想她的父母以后怎么办。

所以,挫折教育还是很有必要的,一般孩子在6岁之前,特别是4-5岁,是培养抗挫折教育的重要时期。

青春期叛逆心理讲座讲稿(共5则范文)

青春期叛逆心理讲座讲稿(共5则范文)

青春期叛逆心理讲座讲稿(共5则范文)第一篇:青春期叛逆心理讲座讲稿(共)青春期叛逆心理讲座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青春期叛逆心理的知识。

(page 1)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青春期叛逆心理的定义:(page 2)青春期叛逆心理是指青少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这里的“对方”尤其指我们的父母长辈和老师。

叛逆心理是我们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我们这个年龄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

那么青春期叛逆心理在我们身上有哪些表现呢?(page 3)在分享这些表现的同时,我们可以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这些心理或行为。

一是认为大多数规章制度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

比如父母给我们规定的作息时间、生活习惯,学校里的规章制度等,大多数同学认为是不合理的,认为这些规定、制度剥夺了我们的自由。

有些人是背后有怨言,而有些同学呢,则以违反这些规定、制度的行为来表示不满。

这些都是青春期叛逆心理的具体表现。

(page 4)二是不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更不愿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

我们总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不需要家长、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教导。

而现实中,我们却常常处于家长和老师们的监管之下,因此当师长再三叮嘱同一件事时,我们常常会感到厌烦,甚至恼怒。

尤其是在认为家长、老师的话有漏洞时或者他们批评我们时,我们会觉得特别反感和恼怒,从而做出一些过激的反应和行为,来显示自己的“成熟”,却往往是事与愿违,显得更加幼稚,也可能伤害师长们的感情。

(page 5)三是“逆反行为”频发。

什么是逆反行为呢?简单来说,逆反行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顶牛”、“对着干”等行为。

逆反行为的对象往往是针对“教育者”。

这种反常的心理和行为是由于我们的逆反心理作祟,目的是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长大了”。

同学们可以反思一下,自己身上是不是也经常出现以上这些心理和行为?心理学上认为,青春期叛逆心理是这些叛逆行为产生的原因,那么青春期叛逆心理又是如何产生的呢?(page 6)青春期叛逆心理产生的原因,从大的方面来说,有4个方面的原因,分别是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学生叛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叛逆期心理特点及其调适各位同学:今天我的讲座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1、我们怎么处理日渐麻烦的人际关系.2、青春期我们的性心理特点及其应对方法。

首先,我们讲第一个问题:怎样处理日渐麻烦的人际交往问题。

所谓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在交往的根底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

我们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三类:朋友和同学、老师以及父母。

我们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主要有这样几点:1、友谊占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朋友之间的情谊为友谊,它是建立在理想、兴趣、爱好等一致和互相依恋根底上的一种感情关系。

研究外表,儿童时期情感上最依恋的是父母,朋友那么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感依恋便逐步有父母转向了朋友,并日益得以确定和加强。

有研究说明,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结交朋友最多是在中学时期。

2、小团表达象突出。

由于空间上容易接近、年龄相当、品行相同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中学生都参加到非正式的小团体中。

这些小团体一般由39人组成,其成员相互间有高度的忠诚感,在行为方面也有很大的约束力。

3、师生关系有所削弱。

中学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视老师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对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并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对于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也有了更明确的看法。

4、易与父母产生隔膜。

不少中学生都觉得与父母难以沟通,有话宁可与朋友讲,也不愿对父母说。

无论在价值观念、交友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着装打扮等方面,都容易与父母产生摩擦,不断加剧与父母间的心理隔膜。

总之,由于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都明显增强,中学生渴望人际交往的同时,有容易出现闭锁、防御、自卑、“娇骄二气〞等交往心理障碍,应该注意加以克服。

那么我们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到底该怎么与人交往呢?哪些人更受欢迎呢?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在一个群体中的人交往的形式可以分出这么几个类型:⑴小团体,指二三个或四五个交往甚密、义气相投的同学,且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指的就是不欢迎其他同学的参与,不大与其他同学接近。

⑵人缘型,就是在班级中最受欢迎的人⑶嫌弃型,就是班级中最不受欢迎的人⑷首领,是指在一些活动中自然涌现出的能担负领导这些活动的同学。

⑸孤独者,就是很少与他人来往,他人也很少与其交往的人⑹互拒者,指相互怀有敌意或歧视的同学。

人缘型是班上的明星,令人羡慕。

他们在班上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受到大家的重视和赞美,因而具有较高的平安感和自信心。

应该说,内心里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得人缘〞,但是不少同学对此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如有的人以为人缘就是会拉关系,有的视为哥儿们义气,还有的觉得是讨好卖乖,等等。

其实,研究说明,人缘型的学生之所以受同学欢迎,是由于他们有受人喜欢的个性品质:1.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富有同情心;2.热心班级体的活动,对工作非常可靠和负责任;3.待人真诚,乐于助人;4.重视自己的独立性,且具有谦逊的品质;5.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6.有审美的眼光和幽默感;7.有动人的仪表。

可见,人缘不是刻意追求的来的,而是对一个人优良的个性品质的回报。

希望自己有好人缘的同学,不妨多从加强个人修养上面做文章。

这是同学之间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下面是与老师该如何交往,毕竟学校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有老师的参与,与老师相处如何,对学习好坏、校园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

多数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与哪个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喜欢上哪门课,哪门成绩就好;如果与哪个老师关系不和谐也会殃及那门课,这大概也是爱屋及乌的反映吧。

学生的大局部时间在学校里,就免不了和老师交往,对学生来说,怎么和老师交往呢?1.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

老师把几乎是所有的知识无私的,毫无保存的教给学生,如果他们希望的到什么回报的话,就是希望看到学生成材、成熟,在知识的顶峰上越攀越远。

学生要尊敬老师,见到老师礼貌地打声招呼。

有句话说:师生如父子。

上课认真听讲不破坏纪律,把老师留给的作业保质保量的完成。

有些同学作业写得马虎、潦草,单是让老师识别字迹都要费很多功夫,给老师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工作量。

经常这样,老师怎么会快乐,怎么会喜欢你呢?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如果你和别人说话,他爱理不理,你会喜欢这个人吗?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是师生和谐相处的根本前提。

2.勤学好问,虚心求教。

做学生时,经常说“这个老师不怎么样〞“那个老师水平太低〞……等长大了以后才知道这种看法和想法是多么天真。

就像作弊者从来都以为老师发现不了,其实,只要往讲台上一站,谁在下面干什么都一目了然。

老师从他的年龄、学问、阅历上来说,在某门课上的水平肯定是高于学生的,所以,要向老师虚心求教。

勤学好问不仅直接使学习受益,还会增多、加深和老师的交流,无形中就缩短了与老师的距离,每个老师都喜欢肯动脑筋的学生。

其实,向老师请教问题往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步。

除班主任外,任课老师并没有多少时间和学生直接交往,常向老师请教学习上的问题会加深师生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3.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委婉地想老师提意见。

心理学的研究说明,人们会对没有缺点的人敬而远之。

其实。

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零缺点的人存在。

老师不是完美的,如果他有的观点不正确,或误解了某个同学,甚至有的老师“架子〞比较大,或是太严厉,这都是有可能的。

发现老师的缺乏要持理解态度,向老师提意见语气要婉转,时机要适当。

如果老师冤枉了你,当面和老师顶撞起来,好吗?当然不好,这样不进不利于问题解决,还会恶化师生关系,暂时忍一忍,等大家都心平气和时再说。

不管怎么说,老师是长者,作为学生,都应置老师于长者的地位,照顾老师的自尊心和面子。

4.犯了错误要勇于成认,及时改正。

有的同学名知道自己错了,受到批评,即使心里已经知道自己不对,嘴上却死不认错,与老师闹得很僵。

有的人那么相反,受过一次批评后,就特别怕那个老师,担忧他对自己有成见。

这都是没有必要的。

错了就错了,主动向老师成认,及时改正,老师一样会喜欢。

老师不会因为哪个学生一次没完成作业,一次违反了纪律,就对学生下定论,说他是坏学生,就对他有成见。

相信老师是会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

与老师关系融洽既可以促进学习,又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会使你一生受益无穷。

相信你能做到这一点。

除了与老师的关系,这个年龄的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是个很大的问题。

在许多孩子和家长之间,存在“代沟〞。

什么是“代沟〞呢?指的是年轻的子女和父母在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上存在的距离,并由此导致两代人之间的相互不理解,产生隔膜。

中学生与父母产生代沟的具体原因,从子女的角度说,有以下几个方面:⑴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反对父母的关系和照顾。

身体的迅速成长使中学生获得了力量和勇气,但并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力量。

父母认为你是孩子,还处于被保护阶段——他们根本没来得及接受你已经长大的事实;而你每天接受很多新鲜事物与信息,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与父母已有的观点必然会碰撞出不和谐的音调来。

⑵进入青春期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特别是女孩子。

喜欢关上门,自己写日记,听流行歌曲,甚至干脆呆坐闲想,不再在父母怀里撒娇,心理上产生闭锁性,既渴望友谊,又拒绝和父母说心理话。

这些变化也会让父母不安。

他们密切关注孩子的动向,生怕发生“早恋〞,常常悄悄溜进孩子的房间探究一下。

⑶独生子女的不良习性到了青春期变的突出,如任性、自我中心等。

本来就是在长辈的呵呵中长大,不愿受束缚。

随着独立意识的萌发及增长,甚至连父母的正确批评都听不进去,代沟就产生了。

代沟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不是无可奈何的,其扩大会加深两代人的冲突,给家庭生活,甚至学校生活带来一些不和谐。

作为年轻的一代,只要努力是可以把两代人的距离缩小到最小的程度,既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有可以使家庭气氛保持温馨。

试一试下面的建议:1、父母的态度要温和,不采取偏激的行为方式。

进入青年期的中学生对父母的崇拜、以来、依恋、顺从减弱,这比称为“离巢〞现象。

孩子的骤然长大使父母一下子失落很多,心里也空落落的。

所以我们要理解这种心情,对父母态度要温和,即使自己不能接受的观点也不要顶撞、闹气,可以装作虚心聆听的样子,即使不能采用,听一下有没什么不好,至少可以给父母一点抚慰。

其实,他们何尝不知道孩子长大了,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忍不住要说而已。

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有礼貌,态度温和他们就知足了。

两代人的成长背景决定了代沟永远不可能缩小到零,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把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要表现出一定的独立能力,让父母放心。

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手帕都不能洗,上学从来都要父母接送的,突然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或经常玩到很晚才回来,怎么不让父母忧心忡忡?这不是父母不放心,是你的表现没法让他们放心。

试着去关心父母,帮他们做做家务,谈谈家庭经济,你的理想,让爸妈觉得“我们的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不会过多地干预你的行动了。

3、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不要忽略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

不管怎么说,长辈也是从我们这个年龄走过来的,他们也经历了“疾风骤雨〞时期,以他们几十年的生活经历,看问题要成熟得多。

我们在慢慢长大,应该学着独立,但独立和成熟都有个过程,不是突然的。

坐下来,跟爸爸、妈妈谈谈你的烦恼、你的理想。

相信父母也会很诚恳地与你交谈,从中你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不要认为和父母谈心是“没长大〞善于和父母沟通正是你越来越成熟、独立的表现。

在交流沟通中,说不定父母也会受到你的影响,接受一些年轻人认可的新生事物,那样,岂不是无形中缩小了代沟?下面我们谈谈该怎么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青春期,我们的生理处于开展的顶峰,心理开展也是如此,特别是性心理的开展,大致可分为下面三个阶段:1.对异性的疏远和排斥。

只是一段短暂的、引发日后对异性兴趣与爱恋的前奏曲。

一般出现在小学的高年级和中学低年级。

表现是:不愿与异性同桌,分出明显的“楚河汉界〞在活动中防止和异性接触,比照拟接近的男女同学冷嘲热讽等。

其实,外表上男女界限清楚的真正原因是对异性交往的不安和羞涩。

2.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

短暂的疏远和排斥之后,是浓浓的关注与接近。

大约在初中二三年级逐渐明显,表现是:刻意修饰和装扮自己,并以各种理由接近异性。

这段时期对异性的关注有明显的好奇性、试验性、模仿性和盲目性。

3.对异性的追求与爱恋。

随着对异性的关注增多和接近的频繁,高年级学生已经能感受到异性吸引的情感撞击,出现羞涩不安、疑惑戒备,同时欢乐喜悦、痴迷陶醉,甚至产生一定的追求行为。

总之,中学阶段,性心理将发生一场巨变,你准备好了吗?那与异性到底该怎样交往呢?我建议啊:首先,自然交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