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4.3原始资料:《宋史》对王安石的有关记述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民的
收取赋税,地主官僚不列外。(限制、减轻、增加)
关系
均输法
发运使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节省货款,就近采 购)”原则为皇帝贵族采购物资(节约)
角色扮演1: 假如你是个有大量土地并从事经商的 大地主……
王安石变法的哪些内容损害到你的利益?
青苗法、农田水利法、 免役法、市易法、 均税法、均输法等
角色扮演2:
材料一: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 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 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
1、材料一说明北宋中期面临怎么的社会状况, 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北宋中期面临积贫积弱的局面。 原因在于北宋初年的中央集权措施
材料二:
材料三:
宋代习武图
2、材料二、三说明王安石采取了什么措施?
的局 面,
农田水利法
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工程(保证、扩大、促进、增加)
调整 了封 募役法
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 地主也出钱(保证、促进、增加)
建国
家、 市易法 地主
设置市易务,收购滞销物品,市场短缺时卖出(打破、增 加)
和农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土地数量,按照土地多少和肥瘠
整顿太学
用,
为变
法造
舆论 惟才用人
废除明经诸科 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 设明法科(选拔)
重编教科书(儒家经典) 优异的太学生可直接做官 设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培养)
提拔有志改革官员 打破按资升迁(使用)
影响
培养人 才,发 挥其才 干,为 变法起 了舆论 作用
归纳总结:
“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 袭故而守常这,纷纷扰扰,莫安其居。”王 安石变法针对士、农、兵、商的改革措施各 有哪些?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4.2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4.2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课件(共28张PPT)
总结:
王安石变法
内容
具体措施
作用
富国之法 强兵之法
青苗法、募役法、农田 水利法、均输法、市易法、 一定程度上
方田均税法
改善了北宋积 贫积弱的局面,
保甲法、保马法、 将兵法、设军器监
强兵之法
实行“省兵”措施,精减军队,裁汰老弱,归 并军营,缩减编制,减少军队数量和军费开支。
措施
内容
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设军器监
组织农户习武,轮差巡查, 维护地方治安。
百姓自愿申请替官府养马, 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
选派有经验的军官专门负 责各地区军队的军事训练。
监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 提高武器质量。
重编教科书,太学生中的 优异者可免试做官,开设 新学科
发展了教育, 使有真才实学 的新进之士取 代了反对改革
择优录用,打破按资升迁 的旧官。
成规,克服 “恩荫” 弊病
看图读史
宋代士人迷恋 科举,有谚语道: “做官做不到宰相, 考试考不中状元, 白做了。”
图左:正在假 寐的考生做了一个 考取状元的白日梦;
王人言不足恤。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4.2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4.2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课件(共28张PPT)
一、起用王安石
1.王安石简介 2.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3.王安石变法开始标志
1069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
谈谈你对青苗法的看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4.2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课件(共28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学目标】【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一、变法的命运1.保守派的反对2. 宋神宗的动摇二、积贫局面的改变1.农业生产的发展2.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三、积弱局面的改善1.强兵之法的成效2.历史地位重点:变法的命运及变法的成效和历史作用难点:对王安石变法历史地位评价【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通过设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也是一个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

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以及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导入新课】“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有谁知道这首诗作作者是谁吗?(北宋王安石)你知道这首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出台的?(变法失败后)对,王安石是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但王安石所以能成为历史名人并不只是由于诗才拔群,而是他是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改革家而彪炳史册的。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变法的命运1.保守派的反对变法触及到了一些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商人的利益,他们千方百计对变法百般阻挠和破坏。

针对这些批评和指责,王安石坚持“三不足”的精神,坚持变法。

提问: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反映了的实质是什么?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后,教师指出:在遭到反对派的强烈反对形势下王安石坚持“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反映了王安石无论面临什么阻碍和反对,都不改变的变法决心。

王安石在与反对派的斗争中高举“三不足”的理论武器,驳斥了反对派的谬论,显示了他过人的胆识、智慧能力和勇气。

在变法的初期阶段,宋神宗支持王安石,改革能够顺利进行。

2. 宋神宗的动摇提问:王安石变法被废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阅读思考后,教师指出:改革必然会危害到保守守旧势力的利益,而遭到他们的阻挠和破坏。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4.2王安石变法重点知识讲解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4.2王安石变法重点知识讲解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4.2王安石变法重点知识讲解
三、历史的经验
改革是艰辛的,必然会充满阻力,所以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毫不动摇,才能成功;而且,要注意用人。

男儿少壮不树立,
夹此穷老将安归?
材疏命贱不自揣,
欲与稷契遐相睎
---王安石
4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相同点:
背景:都是为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巩固统治而实行的。

性质:地主阶级封建改革。

结果: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而失败。

不同点
中心内容不同:庆—整顿吏治
王—理财
改革程度不同:庆-局部改革
王-全面改革
5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相同点:
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变法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强烈的反对
变法者个人的命运基本相同
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
不同点:
背景:商鞅: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战国时期
王: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期
根本目的:商: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王:挽救统治危机,局部调整生产关系
性质:商: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王: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结果:商:成功
王:失败。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42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_2022年学习资料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42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_2022年学习资料

王安石对自己变法的评价:-河北民,生近二边-歌元丰,十日、五日雨风。麦-长辛苦。家家差子学“-连山没云皆种 ,-织,输与-深究2:王安石变法的所史-“马长乾挂梁梠-今年!-甘胜牛乳。-7-作用有哪些?如何全面评-上 长闻鼓-仍催织-价王安石变法?-巴道快乐无所苦-来就南,函-小四流,-杨柳中间杙小舟-食,悲愁白日天地昏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路旁过者无颜色-变法后的景象-变法前景象-农民的苦难-国富民足国泰民安-赋役 重、颠沛流离-风调雨顺、歌舞升-平、太平盛世
王安石变法之消极Βιβλιοθήκη 用-3-1、青苗法-1强制农民借贷:-2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2、募役法-对贫苦农 是沉重的负担,许多人为支付免-役钱家破人亡-六@的
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1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 质的改革-2变法的进步意义:-进步性-①变法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 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②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③王安石能够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 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王安石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3变法的不足:-局 性-①它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而进行的改革运动,所-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②变法是以 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王安石变法之积极作用-强兵措施-成效-维护了社会治安;确保-保甲法-了兵源和提高战斗力-1.增强国力,-一 程度上改-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提-变积弱的局面-保马法-高战斗力;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2.巩固封建 -治秩序-将兵法-加强了军队战斗力-3.增强军队的-级置军器监-提高武器质量和产量

高二历史选修1_原始资料:其他史书对王安石变法的记载

高二历史选修1_原始资料:其他史书对王安石变法的记载

原始资料:其他史书对王安石变法的记载神宗即位,锐意求治。

初用吕溱为翰林学士,为开封府。

溱死,又用滕甫为翰林学士,为御史中丞。

甫性疎,上时遣小黄门持短札御封问事,甫讠夸示于人。

或有见御札中误用字者,乃反谤,甫以为扬上之短,上怒,疎斥之,至以为逆人李逢亲党,不复用。

时王安石居金陵,初除母丧,英宗屡召不至。

安石在仁宗时,论立英宗为皇子与韩魏公不合,故不敢入朝。

安石虽高科有文学,本远人,未为中朝士大夫所服,乃深交韩、吕二家兄弟。

韩、吕,朝廷之世臣也,天下之士,不出于韩,即出于吕。

韩氏兄弟绛字子华,与安石同年高科;维字持国,学术尤高,不出仕,用大臣荐入馆。

吕氏公著字晦叔,最贤,亦与安石为同年进士。

子华、持国、晦叔争扬于朝,安石之名始盛。

安石又结一时名德之士如司马君实辈,皆相善。

先是治平间,神宗为颖王,持国翊善,每讲论经义,神宗称善。

持国曰:“非某之说,某之友王安石之说。

”至神宗即位,乃召安石,以至大用。

神宗既退司马温公,一时正人皆引去,独用王荆公,尽变更祖宗法度,用兵兴利,天下始纷然矣。

帝一日侍太后,同祁王至太皇太后宫,时宗祀前数日,太皇太后曰:“天气晴和,行礼日亦如此,大庆也。

”帝曰:“然。

”太皇太后曰:“吾昔闻民间疾苦,必以告仁宗,常因赦行之,今亦当尔。

”帝曰:“今无它事。

”太皇太后曰:“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钱,宜因赦罢之。

”帝不怿,曰:“以利民,非苦之也。

”太皇太后曰:“王安石诚有才学,然怨之者甚众。

帝欲爱惜保全,不若暂出之于外,岁余复召用可也。

”帝曰:“群臣中惟安石能横身为国家当事耳。

”祁王曰:“太皇太后之言,至言也。

陛下不可不思。

”帝因发怒,曰:“是我败坏天下耶?汝自为之。

”祁王泣曰:“何至是也。

”皆不乐而罢。

温公尝私记富韩公之语如此,而世无知者。

崇宁中,蔡京等修哲宗史,为王安石传,至以王安石为圣人,然亦书慈圣光献后、宣仁圣烈后因间见上,流涕为言安石变乱天下,已而安石罢相。

岂安石之罪虽其党竟不能文耶?抑天欲彰吾本朝母后之贤,自不得而删也?帝退安石,十年不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4单元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含详解)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4单元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含详解)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基础达标(36分)1.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是()。

A.支持B.反对C.默认D.不管不问答案 B2.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

A.急功近利B.动摇不定C.反对变法D.软弱无能解析从材料信息“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可以看出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是摇摆不定,故选B项。

A、C、D三项说法与题干材料不符,故排除。

答案 B3.韦骧《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

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

……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

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

”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A.保甲法、农田水利法B.将兵法、方田均税法C.青苗法、募役法D.免役法、更戍法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和所学史实可知是因为采取保甲法,农民在农闲时忙于军事训练,维护了社会治安;通过政府鼓励兴修水利的措施保障了农业生产环境。

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A。

B、C、D三项措施内容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

答案 A4.王安石的新法中,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代农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措施是()。

A.农田水利法B.方田均税法C.青苗法D.均输法解析王安石变法中,由于农田水利法的实施,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保证了农业灌溉,对防洪、抗灾也有很重要作用,直到今天,有的水利工程仍被利用。

答案 A5.王安石变法措施中直接触犯大官僚利益的内容是()。

A.免役法、青苗法B.免役法、方田均税法C.青苗法、方田均税法D.方田均税法、保甲法解析根据题目要求,注意“直接”两字,即可作出准确判断。

答案 B6.下图中有关宋神宗后宫妃嫔的立场说法正确的是()。

A.代表守旧官僚反对均田制B.代表外戚反对保甲法C.代表守旧官僚反对方田均税法D.代表民意反对迁都洛阳的主张解析A、D项与王安石无关,与保甲法相比,方田均税法对守旧官僚最不利,故C项最佳。

宋史王安石传

宋史王安石传

宋史王安石传宋史王安石传《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

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

《宋史·王安石传》主要是写什么的?写了王安石的哪些事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宋史王安石传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宋史·王安石传原文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

父益,都官员外郎。

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

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

擢进士上第,笔书淮南判官。

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

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立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

通判舒州。

文彦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

寻召试馆职,不就。

修荐为谏官,以祖母年高辞。

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请知常州。

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时嘉祐三年也。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

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

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

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

”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俄直集贤院。

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屡辞,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俾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

明年,同修起居注,辞之累日,阁门吏赍敕就付之,拒不受,吏随而拜之,则避于厕,吏置敕于案而去,又追还之,上章至八九,乃受,遂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自是不复辞官矣。

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王安石变法 4.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王安石变法 4.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二、王安石变法的影响 1.积贫局面的改变 (1)原因 ①农田水利法:有利于农业灌溉和防洪抗灾,使农业生产发展。 ②方田均税法:使豪强地主据实纳税,农民得到实惠。 ③市易法和均输法: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局面,增加了政府 财政收入。 ④青苗法: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⑤免役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表现: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
判断正误 1.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 ×)
提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 变法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反对。用人不当以 及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虽然存在,但不是主要原因。
2. 王安石变法中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局面的措施有方田 均税法、市易法和均输法、青苗法和保甲法。(×)
提示: (1)大地主、大官僚,高利贷者。 (2)封建国家。
2.积弱局面的改善 (1)原因 ①保甲法: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社会治安。实现了兵农 合一,为精简军队创造了条件。 ②设军器监:使武器的质量得以改进,产量大大增加。 ③保马法:马匹的质量和数量得以提高,节省了养马费用。 ④将兵法: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 战斗力有所加强。 (2)表现: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3. 历史地位: 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
预习交流 2 (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 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 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令行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兼并之家”“豪民”主要指哪些人? (2)据材料指出青苗法主要对谁有利?
请分析: 1.依据材料,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 2.你是如何看待王安石变法的?请说出你的理由。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1.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展示北宋中期的社会状况,如贫困、积弱等问题,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改革前的困境。
2.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扮演王安石及其变法团队,引导学生站在改革者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3.通过设定特定场景,如朝廷辩论、民间访谈等,让学生深入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争议。
4.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举例说明王安石变法在当代的借鉴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亮点五:教学策略灵活运用
教师在本节课中灵活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还注重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历史学科的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共1课时。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以解决“积贫积弱”的问题为核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本次教学案例旨在通过深入剖析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了解北宋中期的社会状况,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及其影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提高历史核心素养。
2.运用史料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影响。
3.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生动展示王安石变法的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5.注重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王安石变法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反思,思考改革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课件--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课件--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局限性:
• (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 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2)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 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三、变法的命运——失败
问题:分析导致王安石变法结局的原因有哪些? 1、失败原因 (1)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守旧派)的既得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课标要求: 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思考:阅读下述材料,总结王安石的变法理想。
材料一 史称公(王安石)尝与司马温公(司马光)廷 辩理财,温公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耳。公曰: 不然,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梁启超《王安石传》
1.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思考:阅读下述材料,总结王安石的变法理想。
题,一面又抱有急功速效的心理。在国内新政全无头绪的当日,
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意聚敛,而忽略
了为国家的百年长计。
——钱穆《国史大纲》下册
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
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而不知实根柢于神宗之有雄心
也。
——赵翼《 二史札记》
《流民图》(北宋·郑侠)
——吕思勉《中国大历史》
材料四 北宋熙宁年间,在王安石支持下,宋熙河路经略
安抚使王韶率军进攻吐蕃,收复河(甘肃临夏)、岷(今 甘肃岷县)等五州,拓地2000余里,受抚羌族30万帐, 建法根历增据史强材作了料用北三?宋、国四力,,联积系弱所局学面知有识所,改从观军事角度分析王安石
们的激烈反对。
• ④变法者个人的改革意志坚定 • 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不同点: 背 景: 根本目的:
性 质:
结 果: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 一、起用王安石
▪ 二、变法内容 富国之法 强兵之法 取士之法
一、起用王安石
▪ 宋神宗为什么要起用王安石? ▪ 王安石究竟有哪些变法设想能打动
宋神宗? ▪ 起用的标志是什么?
“变革天下之弊法” 宋神宗赞赏他的设想,又有变法愿望。
性质: 商: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王安石《言事书》 王: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期
神宗
1068-85
英宗
1063-67
哲宗
1085-00
徽宗
1100-25
真宗
997-1022
仁宗
1022-63
钦宗
1125-27
王安石上书《言事书》
(一)朝廷面临内忧外患,财力穷困、风气日坏、法度不合先前三代 之政,说明变法是事势要求;
(二)庆历年间范仲淹主持的改革所以失败,在于人才不足,而真正 合乎皇帝信赖的几乎没有;
背景: 商鞅: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战国时期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王安石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 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
调整国家、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 1609年,起
原因在于北宋初年的中央集权措施
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
用王安石为参 知政事
北宋的统治
太祖
960-976
太宗
976-997
一、起用王安石
▪ 原因:社会矛盾仍然尖锐;王安石提 出变法主张和设想;宋神宗赞赏他的 设想,又有变法愿望。
▪ 标志: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 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二、王安石变法内容
结果: 商:成功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2、材料二、三说明王安石采取了什么措施?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优秀教学课件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优秀教学课件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专题四《王安石变法》
优秀教学课件
2020/9/19
一、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宋神宗:宋英宗之 子。1067—1085年在位, 曾说:“天下弊事至多, 不可不革。”即位后, 不治宫室,不事游幸, 有恢复河朔、革除弊政 之志,用王安石行新法, 励精图治。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号半山。江西临川人。22岁中进士后 长期在地方任职,对百姓疾苦、社会 弊病有较多了解,学问、道德、政绩 俱获称颂。王安石个人强烈的社会责 任感,为人刚正,意志坚强。至神宗 即位,安石已是“独负天下大名三十 余年”,大家都认为“介甫不起则已, 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必被其泽” 。
亡。
强兵:军事措施——为了增强军队战斗力
措施
作用
影响
精简军队 加强训练
将兵法
保甲法
保马法

略 防止人民反 抗,加强对 人民的控制

①节省了军费;②提 高军队的战斗力,扭 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 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 面。
设军器监

育才——为变法培养人才
措施
影响
改革科举,废除死记硬背的 ①有利于统一思想; 科目,改以经义策论取士; ②使王安石的革新思
司马光
变法失败的原因
在执行过程中,各 地保守派纷纷变着法儿 抵制新法。
新法一出台就遭到 司马光等大官僚贵族和 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
变法失败的原因
偏 偏又碰 上连年 大旱, 保守派 趁机大 做文章。
北宋《流民图》
变法失败的原因
两位太后也跑来起哄。
神宗后迫于压力罢
免了王安石,但他仍推 行新政直至去世。
• 20世纪上半叶的评价:为王安石及其变法彻底翻案 级伟大导师列宁曾赞誉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资料:《宋史》对王安石的有关记述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

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

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

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

”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
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

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

”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

”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

”上以为然。

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

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

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

青苗法者,以常平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

均轮法者,以发运之职改为均输,假以钱货,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者,得以便宜蓄买。

保甲之法,籍乡村之民,二丁取一,十家为保,保丁皆授以弓弩,教之战阵。

免役之法,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

市易之法,听人赊贷县官财货,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外每月更加罚钱百分之二。

保马之法,凡五路义保原养马者,户一匹,以监牧见马给之,或官与其直,使自市,岁一阅其肥瘠,死病者补偿。

方田之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又有免行钱者,约京师百物诸行利入厚薄,皆今纳钱,与免行户祗应。

自是四方争言农田水利,古陂
废堰,悉务兴复。

又令民封状增价以买坊场,又增茶盐之额,又设措置河北糴便司,广积粮谷于临流州县,以备馈运。

由是赋敛愈重,而天下骚然矣。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

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

”帝曰:“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

今取免行钱太重,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

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

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

”安石曰:“近臣不知为谁,若两宫有言,乃向经、曹佾所为尔。

”冯京曰:“臣亦闻之。

”安石曰:“士大夫不逞者以京为归,故京独闻此言,臣未之闻也。

”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

去安石,天必雨。

”侠又坐窜岭南。

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

”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自礼部侍郎超九转为吏部尚书。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安石未贵时,名震京师,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

蜀人苏洵独曰:“是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

”作辩奸论以刺之,谓王衍、卢杞合为一人。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

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传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

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仅儇慧少年。

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