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公崇拜与佛教信仰关系看关公文化开发
一部关羽神化轨迹研究的力作——《关羽——从人到神》评介
㊀㊀收稿日期:2020G11G25㊀㊀作者简介:宋爽(1995 ),女,山东青州人,历史学科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教育.第20卷㊀第2期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 o l .20N o .22021年4月J O U R N A LO F HU A I B E IV O C A T I O N A L A N DT E C HN I C A LC O L L E G EA pr .2021一部关羽神化轨迹研究的力作«关羽 从人到神»评介宋㊀爽(阜阳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安徽阜阳㊀236037)摘要:濮文起先生著«关羽 从人到神»一书是首部阐述关羽 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历朝加尊号 神化轨迹的著述,是一部填补空白的力作.该书搜集了大量的史料,参阅了众多前人研究成果,具体内容全面㊁立意新颖㊁视域广阔㊁史料翔实的鲜明特点,对关公文化形成的历史脉络进行了详细分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关键词:濮文起;«关羽 从人到神»;关公文化中图分类号:K 901.9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1G8275(2021)02G0065G03㊀㊀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著名将领.据史料记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书对于他的记述多是忠于历史原貌,陈寿著«三国志»等史书中,也将关羽写成英雄和义士,而且是和张飞并称.宋元两代是关羽由人走向神的关键时代,关羽逐渐成为广大人民信仰㊁祭拜的 战神㊁驱邪神㊁守护神㊁武财神 ,进而形成一种关公文化.千百年来,人们崇尚关公,其本质上崇尚的还是关羽身上 忠义仁勇 的精神,即对国以忠㊁待人以义㊁处世以仁㊁任事以勇的精神.与中国正统宗教中的佛教和道教不同,关帝信仰是更关注世俗人们各个方面的切实需求,人们祈求国土和平,祈求风调雨顺,祈求加官进爵,仿佛关帝可以全方位照顾到不同阶级,甚至不同民族人们的愿望.关帝的亲民性使关帝成为世界华人华侨信奉的中华第一大神.作为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成果,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中国民间宗教通史 (16A Z J 006)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民间宗教思想史 (18Z D A 232)阶段性成果,濮文起先生著«关羽 从人到神»(以下简称 «关羽» )一书,于2020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按照关公文化形成的历史脉络展开,分为上下两篇.上篇 由人变神:关羽的神化进程 ,分为三个部分,分别阐述关羽实际的生平事迹及对后世战将的影响㊁关羽历朝历代的神化轨迹,以及关羽走上祭坛后的种种表现.下篇 护国佑民:关羽的诸种神职 ,分为九个部分,其中前八个部分列举了关帝在后世担任的各种神职,例如:战神㊁财神㊁科举神㊁治水神㊁司法神㊁送子神㊁移民神㊁会党神;最后一部分详细描述了联结全球华人心灵的黄金纽带 关公文化节,关公文化中凝聚人心㊁团结奋进的精神魅力与现实意义获得了直接体现.这本书是首部讲述关羽 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历朝加尊号 神化轨迹的著作,是一部填补关羽由人变神过程空白的力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一㊁鲜明特点整体而言,«关羽»一书具有以下四个鲜明特点:(一)内容全面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朝历代都会有豪杰出现,无论善文还是善武都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 的代表人物首推提倡儒家思想的孔子,说到 武 就不得不说以 义 征服后世的关羽.在大众的造神运动中,这些善文㊁善武的人物渐渐被神化,从口口相传的民俗文化发展到宗教信仰,成为民间敬仰的神灵.这其中,关羽就是典型代表.«关羽»序言中提到,在成书过程中搜集了所能见到的 从关羽到关公到关王再到关帝 的各种文献资料㊁研究著作与学术论文,以求对已经面世的相关成果做到了然于胸,并在参阅前人研究成果的过程中融会贯通.基于这些扎实的准备,«关羽»一书在对关羽神化过程及神化后的各种表现的56描述非常全面,可谓是全面 开花 .在上篇中,作者根据其对学术研究的高敏感度,以及多年从事中国民间宗教㊁宗教文化研究的经验,将研究重点放在梳理关羽神话轨迹,以及阐释关羽走上祭坛的诸种表征上,全面借鉴了学术研究最新成果,为我们展现了关羽神化轨迹的清晰历史脉络.其中,在关羽的神化轨迹这一部分中,作者并不仅仅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阐述,还将其分为五个小节,即 唐代配享,跻身国家武庙 帝王敕封: 公 王帝 儒释道三教的推波助澜 民间宗教的渲染造势 碑记楹联㊁史学传记与文学艺术的演绎铺陈 ,每小节又根据朝代进行了详细划分.作者通过汲取㊁整合中外专家学者在各种视域的探讨和解释后,认为经久不衰的关帝崇拜,其信仰核心和精神实质,可以归结为 护国佑民 ,这也是该书下篇的重点内容.在上篇全面梳理㊁详尽分析的基础之上,下篇详细概括了明末清初以来中国人赋予关帝的各种神职, 有关帝在,便能护国佑民;拜关帝诚,就能国泰民安. 这些都是内容全面这一鲜明特征的体现.(二)立意新颖根据权威的数据统计表明,中国分布最广㊁数量最多的庙就是关帝庙.到清朝中期时,全国就约有关帝庙30余万座,仅北京就有116座,其数量之多,居各种庙宇之首.位于淮河岸边的清代颍州(今安徽阜阳)城内就有关帝庙4座,至民国时期的颍上县还有6座.[1]对关羽的研究起源很早,晋代史学家陈寿将关羽作为一名三国战将写入了当今人们耳熟能详的著作«三国志»;南朝刘宋史学家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关羽的形象逐渐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武将心中的模范人物.宋元时期的史学家郑樵㊁萧常㊁郝经在史书中专门为关羽列传,使关羽 忠义仁勇 的形象日益丰满.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有对关羽的专门研究.近代以来,学术界关于关羽生平和文化现象的研究不断深入,关帝崇拜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席卷全球.然而,关于从人到神的关公㊁关王㊁关帝现象及其演变轨迹研究,学术界关注度还不高,相关研究成果也很少.«关羽»作者常年研究关公文化,经过系统搜集㊁整理流传下来的历史资料,并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㊁深入梳理了由关羽到关公到关王再到关帝的现象及其演变轨迹,多角度㊁全方位剖析了关羽的神化进程.(三)视域广阔«关羽»一书提到,从事关羽研究,除了古代史学家撰写的«三国志»和其他«关羽传»等资料外,其他资料很多都是民间代代相传的传说故事或灵验记录,如果只是依靠三国史籍及其他官方记载立论,这些资料都不可以被引用.例如:直至唐代的关羽仍是以人的面貌出现的, 唐人郎君青咏关公诗,也只是赞其人 义勇冠今昔 ㊁ 一剑万人敌 ,或叹其 流落荆巫间,徘徊故乡容 . [2]然而,正是那些看上去不是正统的资料,却在民间代代相传,越传越多,越传越神,甚至产生了一个受万人崇仰的圣人 关圣帝君,一个绵延时代的精神偶像.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也曾提到过一种治学路径和治学方法,即 伪史料中,有真历史 .所以说,关羽从人到神的现象并非简单,其完成的经历是一个长期而十分复杂的过程.«关羽»作者并不只是将目光局限于官方记载等正统资料,而是以传统史学为依托,综合运用民俗学㊁文学艺术等学科视域,深入挖掘相关史料,全面剖析与整合关羽的神化现象,让读者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关羽的生平和神化进程.(四)史料翔实史学研究必须以翔实的史料作为基础.无论是关羽研究还是关公文化研究,都需要遵循这一原则.前文已述,有关关羽和关公文化的史料匮乏且分散,大多为民间流传的资料,搜集整理的难度可想而知.早在1955年8月,«关羽»作者就与莫振梁教授合作搜集和编纂了«关帝文献汇编»(10册),之后又组织了20多人的资料搜集和编纂团队,经过多方搜集,于2018年6月编纂完成了«关帝文献续篇».因此,«关羽»作者对于关羽史料的搜集和熟悉程度,拥有非常深厚的积累,体现在书中的便是随处可见的史料引用和列举,丰富而充实,进而是全书的观点均建立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之上,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此外,作者在«关羽»一书中增加一个附录,将自己阅读㊁掌握的关羽研究资料,从1929年到2019年,林林总总的文献资料,按时间顺序编成了一个 关羽研究论著目录 ,有利于学术界的进一步研究.二、重要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位一体的古老但常新的文化体系.其中,关公文化中的 忠义仁勇 的道德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学术界对关羽神化轨迹的研究还稍显薄弱,在中国知网搜索关键词 关羽从人到神 也只能搜到三篇.然而,«关羽»一书将眼光放到整个大时空框架下进行探讨,突破了过往学界对关羽某个阶段或某个典籍进行研究的局限,是一部关于关羽神66宋㊀爽/一部关羽神化轨迹研究的力作 «关羽 从人到神»评介化演变轨迹领域中填补过往空白的力作,为学界尤其是有志于关公文化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借鉴.关公文化的形成首先取决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从宋代起,关羽被很多统治者封赏,如:宋徽宗加封关羽为 昭烈武安王 ;元朝封关羽为 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 ;明神宗加封关羽为 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 .在清朝,关羽受到的礼遇更殊.有人曾经做过统计:在清朝入关以后的10个皇帝中,先后有8个皇帝共13次封赏关羽,最长的封号甚至长达26字,即: 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帝君 .[3]历代统治者之所以如此,看中的就是关羽身上 忠义仁勇 的道德精神.透过这些现象可以折射出历代王朝的统治意向及道德标准.从这个角度看,«关羽»一书的出版,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中国政治制度史和社会文化史研究.«关羽»一书的出版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羽在道教中被称为 关帝圣君 荡魔天尊 伏魔大帝 ,同时被奉为佛教神明,并被封为 伽蓝神 守护佛法.然而,他的巨大影响还是体现在民间信仰中.乌丙安先生指出: 民间对于关公或关帝㊁关老爷的崇拜是中国民间信仰中最典型的神人崇拜.其影响之深广甚至超过了对其他各路神灵的崇信,有清以来遍布全国各地城镇乡村的关帝庙就是最有为的明证. [4]关羽仿佛变成了一个看不见摸不着㊁无所不能的 真神仙 ,但是通过研究关羽神化历程可以发现,关羽并不是 真神仙 ,而是他 忠义仁勇 的道德精神最终使他走入世俗的神坛.关羽所承载的道德精神,对于当前的社会伦理,具有既重要又迫切的现实意义.对此,作者在«关羽»一书后的跋中指出: 比起那些整天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的空洞说教来说,不仅比较符合社会心理实际,而且也比较容易对症下药,并能逐渐收到净化社会伦理环境㊁提升人们道德水准的切实功效. [5]同时,关羽还被奉为 武财神 .元明清时期,随着晋商势力的日益增强,他们开始走向全国乃至国外.据(道光)«阜阳县志»记载: 城乡阛阓中恒多晋人. [6]如此,关公文化也由晋商们的推动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推崇.这不仅仅因为关羽被认为集忠孝节义于一身,是 忠义仁勇 的体现,更主要的是关羽被认为具有神通广大㊁招财进宝的法术,是一位讼冤伸抑㊁买卖公平的武财神.因此,关羽不仅受到普通民众的敬仰,而且受到商人的推崇.因此,«关羽»一书的出版,可以为塑造良好的商业文化和商人价值标准提供有益的借鉴.此外,关帝庙遍布世界各地,不少国家的华人还举办关公文化节.可以说,关公文化承载着海外华人对先辈们的历史记忆,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维系着海内外华人一家亲的精神理念.«关羽»一书的出版,有助于促进海内外华人的交流,进一步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㊁不足之处诚然,任何一部著作都不是完美的,白璧微瑕,«关羽 从人到神»一书中也存在一些可以继续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一是引用的国外资料有限.关帝崇拜不仅仅是在国内影响深远,清末民初华人不断移居海外后,随之流传到世界各地,全球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一种关公文化景观.国外学界对关公文化的研究有颇多成果,对于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也提供了不少的借鉴.如果作者再多丰富这些内容,整本书则会更加完善和充实.二是插入的图片较少.全书共插入了7副插图,应用得当,和行文内容也十分贴切.由于书中运用了大量丰富翔实的史料,若能更多地插入生动的相关图片,则会增加全书的可读性,收到图文并茂的效果.当然,瑕不掩瑜,上述两点只是尚待完善之处.该书是一部填补关羽从人变神空白研究领域的力作,是作者濮文起先生多年研究关公文化的集大成,必将在学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参考文献:[1]㊀梁家贵.元明以降淮北地区社会变迁研究[M].合肥:黄山书社,2019:148G150.[2]㊀马循.关帝庙[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11.[3]㊀记工.解放运城[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298.[4]㊀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94.[5]㊀濮文起.关羽:从人至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443.[6]㊀阜阳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阜阳县志(卷五)[M]//李复庆,纂辑.风俗志 四民.合肥:黄山书社,2009:120.责任编辑:孙杰军76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1年第2期㊀。
为什么寺庙会供奉关公?
为什么寺庙会供奉关公?关公在我国民间是一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古代历史人物,同时他也作为道教神团中的一位显赫神祇,在民间广受崇拜。
在广大百姓眼里,他似乎有无边的法力,管辖范围甚广,不仅可以治病救灾、驱邪避恶,还可以寻财问卜、济民救国;不仅被称为“伏魔大帝、荡魔真君”,经常与张飞一起以门神的形象出现,还作为“武圣人”与“文圣人”孔子并肩而立,甚至被作为武财神在当今社会受到空前的推崇。
但总的来说,人们一般认为他是一名道教神祇系统中的一员。
但是佛教作为外来宗教,许多寺庙中也供奉关公,许多寺庙建筑上也塑有关公像,这些在佛经中并无详细记载,因而人们往往疑惑。
关公,名羽字云长,大约生于东汉桓帝年间,据《三国志》载,他生前最大的军衔为“前将军”,爵至汉寿亭侯,死后谥曰“壮缪侯”。
自魏适唐,关羽在民间其实并无太大影响,到了宋代,因为朝廷江山不稳、战祸连年,统治者便把史书上忠君报国,英勇善战的关羽抬出来封王封侯,用以教化臣民,同时以震国威。
宋哲宗封其为“显烈王”,宋徽宗封其为“义勇武安王”。
这种传统延续到了元代,元朝文宗皇帝也封关公为“显灵威勇英济王”,元末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的问世,更是让关公声名大振,自此他被完全塑造成为忠义、勇武的化身,成为全社会范围内被崇拜敬仰的偶像。
到了明代万历年间,明神宗加封其为“协天护国忠义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
清朝开国时,据说爱新觉罗氏自举兵以后,常常得到关羽神灵的庇佑,于是统治者们对他的敕封层层加码,到了顺治皇帝时关羽的封号已经多达二十六个字:“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我们可以理解,这里所谓得到神灵庇佑也很可能仅仅是一种说辞,因为满族入关在当时被视为外族入侵,抬出关公,一方面是关公骁勇,符合满族统治者的理想形象,另一方面将汉族推崇的关公作为其庇佑神可以为其政权取得一定的合法性,削弱汉族百姓的抵触心理。
由此,关羽从一名武将而升为王,再升为帝,以至大帝。
浅谈关公信仰与荆楚文化
关公信仰是中华民族的集体信仰,这种信仰影响了多个朝代、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是一种充满普世价值的信仰。
这种信仰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是因为《三国志》中记载的关羽生平事迹符合儒家“仁、义、礼、智、信”的做人标准,还有很多包括文化、政治、宗教等方面的因素,在这些因素中荆楚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荆楚文化的形成可以上溯到商代,《诗经商颂》中有“挞彼殷武,奋伐荆楚”之句,说明荆楚至少在商代已经非常强大,到春秋时期,屈原的《楚辞》将这种瑰丽、雄奇的文化通过诗歌形式体现了出来,并长久的影响着中国未来的文化和历史。
从《楚辞》中可以看出,古代荆楚文化中,神灵崇拜思想无论在民间还是统治阶层的思想体系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和同时期其它地区类似的巫觋文化有区别的是,荆楚地区的神灵崇拜思想似乎更具备浪漫主义色彩,是一种神人共处的信仰状态。
《楚辞九歌》是屈原通过对荆楚地区的祭祀所用的诗歌进行整理润色的天籁绝响,在这些诗歌中,人与神灵之间所体现的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亲密关系,神灵们不是冷酷无情的暴君,他们更像是受人爱戴和尊重的家族成员。
例如:《东皇太一》中:“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这是一副神人共畅的欢聚场面。
再比如《云中君》中:“皇皇兮既降,焱远举兮云中。
览冀州兮有馀,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神明为众生奔波操劳,却也有众生的喜乐哀愁。
这种描写在《楚辞九歌》中笔笔皆是,《湘夫人》描写的就是人世间的女子千里寻夫,殉情而死,最终成为神明的事情;《山鬼》的描述使其更像是可爱的邻家女孩。
由此可知,在古代,特别是在荆楚先民的眼中,神灵是凡人的升华,这是一种对美好人性的崇尚。
而在这些诗歌中,特别需要提到的是祭祀战神的诗篇《国殇》: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试论关公及关公文化
试论关公及关公文化——拒绝“义”的负能量赵秉文内容提要:历史上的关羽只是蜀汉的一员大将,而传说中的关羽则成了“忠义仁勇”的武圣,由关羽故事、关羽精神演绎而形成的关公文化,其核心是“忠”与“义”。
笔者对关羽的“忠”“义”作了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后强调:关公文化并无深刻的思想内涵,它对后世的影响负面多于正面。
今天我们必须消除关公文化的负面影响,坚决拒绝“义”的负能量。
长期以来,关公由将而侯而王而帝,最后竟被封为‚关圣帝‛,其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甚至超过了孔圣人,成为了全民族各阶层都顶礼膜拜的‚护国佑民‛的神祗。
随着关羽地位的不断提高与神化,自然地产生了‚关公文化‛。
今天,我们应当正确评价关羽,正确分析‚关公文化‛这种文化现象,拒绝其价值观取向中‚忠‛、‚义‛的负能量,真正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为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正能量。
一、关羽其人(一)历史上的关羽,根据陈寿《三国志》的记载,应当是一位‚万人之敌‛、‚熊虎之将‛的大将。
纵观其一生,他的武功主要有两大亮点,一是斩颜良,二是困樊城。
在‚白马‛之战中,关羽‚望见(颜)良麾盖,即策马刺良于万人之中,斩其首还,(袁)绍将莫能当者。
‛在都督荆州、相机北伐、围困樊城时,杀庞德、擒于禁,‚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更加突显了这位大将的神勇与神威。
尽管如此,陈寿对关羽的评价并不算高,批评他‚刚而自矜‛、‚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的确,作为‚董督荆州‛一方大将,‚骄矜‛是其致命的弱点。
当马超投奔刘备时,关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在回信中盛赞马超‚一世之杰‛以后,说他‚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一付志得意满的样子。
刘备自称汉中王后,拜关羽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军,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为列!‛不肯受拜,(《三国志〃费诗传》)又是何等骄狂!那么,威震华夏的关羽为什么会迅速走向败亡?仍以《三国志》的历史记载为依据进行分析,我认为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关羽对‚北伐中原‛的战略意图领会较深执行也坚决,而对与东吴孙权联盟的战略方针则认识不深,执行不力,这是他走向败亡的根本原因。
运城关公文化旅游的现状及开发策略
的表演及活动 。关帝祖祠 和关帝祖 茔景 区也成为关 羽题 材大型 电视剧拍摄地 , 视城 、 影 圣迹 园等也 成为人们 体验
关公文化的主要场所 。
( ) 状 及 问题 二 现
故事 、 传说 ; 观赏关 公 的绘 画 、 塑 、 剧 , 雕 戏 体会 学 习关公 精神 ; 欣赏关帝庙的建筑艺术 、 关帝 庙所在 圣地 的 自然风 光等 ; 传承关公 忠 、 、 、 、 、 、 义 仁 智 信 礼 勇精神 的精华 , 并将
化旅游 的主要 物质 载体 。在 关帝 祖庙 景 区的 主要 景点 ,
已经 围 绕 弘 扬 “ 羽 文 化 ” 个 主 题 , 发 出 了 多 种 形 式 关 这 开
关公 文化旅游 是 以独特 的关 公 文化 以及经 过演 变 、 升华 的关公精神为 内容 的旅 游活动 。它包 括到关 帝庙朝
祭、 社会 教 育 、 商业 交 往 、 际交 往 、 人 风情 民俗 等各 个 领 域, 都渗入 了对关公 的崇拜 和效仿 , 之成为 一种更 为广 使
泛 的社 会 文 化 现 象 而 被 社 会 各 阶层 所 接 受 。 因 此 , 展 发 关 公 文化 旅 游 、 化 关 公 文 化 旅 游 产 品 具 有 巨大 的潜 力 。 优
文圣孔子一起 在 中国传统 文化 中具 有特 殊 的地 位 , 关 使 公文化成 为一种不 可多得 的文化旅游 资源 。关 羽的形 象
由三 国历 史 而 走 进 中 国 社 会 , 过 两 千 多 年 的 发 展 、 经 演 变 , 为社 会 的崇 拜 对象 。在我 国 的宗 教 仪式 、 府公 成 官
论关公信仰与儒释道的关系
隍,要臣转奏陛下:‘盐池为患的是蚩尤!’言 毕不见踪影。”皇帝很奇怪。也很怀疑,问到身 边大臣,都说灾害发生都有神灵在主持其事。 皇上便命大臣吕夷简到解州盐池去祭祀。夷 简梦见神人身披铁甲怒气冲冲地说:“我是蚩 尤!上帝命令我主宰盐池。现在天子为我的仇 敌轩辕黄帝立祠堂,我为此不平,所以让盐池 断水,警告你们,不解决此事,我要你们受患 无穷!”吕夷简把梦中的事上奏天子。侍臣王 钦若说:“蚩尤是邪神。万岁请江西龙虎山张 天师去消灭他,不足为虑。”皇帝将张天师请 到大殿商讨对付蚩尤办法。天师奏道:“古代 忠烈之士死后成神。蜀将关某忠勇绝伦,陛下 祷告而召见之,使他去讨伐蚩尤必胜无疑。” 皇帝问:“关某在何处享受香火?”天师对答: “在荆门玉泉山!”皇帝听了天师的话。令天师 在宫中画符烧去。一会)L--位美髯丈夫披甲 佩剑浮空而下,拜于阶前。天师发布命令:“天 子要君侯去斩蚩尤!”美髯丈夫答道:“臣怎敢 不奉诏书呢?等臣会齐狱渎阴兵。助臣为陛下 灭妖!”言罢忽然不见。左右官员.无不叹为奇 迹。某日盐池上乌云怒涌,雷鸣电闪,地动山 摇,附近居民惊恐不已。但听得空中金戈铁马 厮杀声大作。久之,云散日出,天朗气和,池水 澄清如昔。解州守臣王忠上表奏闻。龙颜大 悦,遣使致祭,又降旨要地方官修建关羽庙, 岁时香火不断。《广见录》一书说,第三十代天 师张继先宋崇宁中应诏平妖,四次进京朝拜。 皇帝封为“虚静先生”,享受中散大夫待遇。 另一个故事版本出自《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 三,云:宋真宗祥符五年轩辕帝下降来认后裔,赵 宋帝有了这样一位始祖。自然可以和唐王朝以老 子为祖宗比美了。然而这事却引出了一场灾难.曾 与轩辕争帝的蚩尤,听说赵宋帝建轩辕殿,大怒, 攻竭盐池之水,非要拆除圣殿才肯罢休.于是张天 师举关公讨蚩尤,关公果然不负厚望,一战功成, 封为武安王。宋徽宗时加封尊号日“崇宁至道真 君”o K2122-23 两则大同小异的神话皆将关公演绎成道教符 篆派张天师能召调的天神。硬是把关公拉来为道 教助威。 关公战蚩尤的“神迹”既显。崇道成癖的赵宋
文化研究论文-关公崇拜与关公文化
文化研究论文-关公崇拜与关公文化关公崇拜与关公文化在中国,供奉文圣孔子的文宣王庙有很多,过去在各个城邑都有这类建筑。
而武圣关公庙数量之多,远远超过了文圣孔庙。
清代一朝,仅北京一地,关庙就有116座。
而且,有些关庙的建筑规模也远远超过了孔子的文庙。
有人说,关公是一种文化;也有人说,关公是一种精神。
不然,在中国以至海外为何有这样多的关公庙。
在国内所有的关庙建筑中,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有五六处:河南洛阳关林,湖北当阳关陵,荆州关帝庙,河南许昌霸陵桥关帝庙,山西关羽故里常平关帝庙等等。
而规模最大、气势最为宏伟的,就是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解州的关帝庙了,它堪称天下第一关庙。
当海外华人来到解州关帝庙,面对蔚为壮观的大殿牌坊,许多人竟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我们终于找到了祖庙,这才是真正的关帝庙啊〜”解州关帝庙始建于隋代,宋明两朝盛极一时,清康熙四十一年毁于一场大火,以后历经10多年才得以修复。
这座关帝庙分为南北二部,南部为结义园,四周桃林繁茂,春季花绽如锦,使人们俨然置身于当年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情景之中;北部是正庙,庙内一切均按帝王体制兴建。
过雉门,穿午门,越御书楼,便至崇宇殿。
崇宇殿是奉祀关帝的主殿,四周是高大宽敞的回廊,廊下撑有26很精雕蟠龙石柱。
在中国,除山东曲阜孔庙外,只有这座关庙可以配有龙饰。
殿外门槛的石板上有一个硕大的脚印深深嵌入石中,传说是关公送客时踩下的,而另一只脚印却留在了中条山上。
由崇宇殿出来再往后走,过了后宫,便是春秋楼。
春秋楼乂名麟经阁,四周共有108个窗扇,据说是代表山西所辖的108县。
这位头戴王冠,身穿龙袍,被历代帝王奉为“义炳乾坤”、“万世人极”的关圣帝君,最早也是一个普通凡人。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生活于东汉三国时代,祖籍河东解县宝池里下冯村,也就是今天山西省运城市常平乡。
据民间传说,关羽最早并不姓关,因他杀了人才更名改姓。
那年关羽刚19岁,他从下冯村来到解州城,想求见郡守,陈述自己的报国之志。
关公文化
浅谈关公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摘要:关公是历史上的名将、文学艺术的典型和神明的三者复合体。
关公崇拜最早体现为亚文化的接受形态,集中表现为社会中弱势群体对于强悍的英雄主义的需求和依赖。
关公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与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有着紧密的联系。
关羽报国以忠,待人以义,处世以仁,作战以勇,他身上综合了忠勇仁义的精神,随着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们的需要,关羽逐步被神化,成为一种新形象——关公。
关公具备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利益要求,因此他成为了跨时空、跨地域和跨行业人们的一种共同信仰。
关公形象的符号化和影响力贯穿古今,在中国社会中产生了丰富而又深刻的信仰力量。
关键词:关公文化,关羽,关公崇拜,信仰,历史关羽是历史上的名将、文学艺术典型和神的三者复合体。
报国以忠,待人以义,处世以仁,作战以勇。
一千多年来,关羽的参天大义、贯日精忠及护佑生民的传说故事盛传不衰,直到现代社会,关羽仍旧被人们当成神明一般供奉。
关公的崇拜现象不仅盛行于中国,还传播至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海外地区。
关公文化的涵义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并发展的?关公崇拜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本文将会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关公文化的内涵关公文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层面,即凝聚在关羽身上而为万世共仰的忠、义、信、智、仁、勇的思想、道德、精神及其崇拜关公的社会心理,以及关公的典籍和著作、神话与传说等。
二是物质层面,即纪念、祭祀关公的庙宇、塑像、陵墓、碑刻、匾额等。
前者是关公文化的神,后者是形。
形中有神,形神统一,构成了既深刻又生动的完整的关公文化形态。
(一)历史名将关羽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今山西临猗西南)人。
他与张飞同刘备一道起事,协助刘备建立基业,后镇守荆州,为东吴所杀。
西晋史学家陈寿撰《三国志》为其立传,着重记载了他的忠义和勇烈。
《三国志·关羽传》加上裴松之注只有2000多字,但却给后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在《三国志》中,关羽、张飞曾被魏、吴双方称为“万人之敌”、“熊虎之将”。
关公文化旅游吸引物的有效开发
引 言
是难 以获得 成 功 的。 ” L 1 J 1 ∞ 旅游 吸引物 不仅 给旅 游 者 提供 实施 旅 游 的 动机 , 而且 还 构 成旅 游 的核 心
关公 本 是历 史 人物 , 因政治、 宗教 、 道 德 等 社 会原 因需要 , 在 漫漫历 史 长河 中经 过 不断 塑造 , 形
发提 供 了丰厚 的遗 产资 源 。
关公文化旅游资源遍及华夏大地 , 延及海外 , 地理分布十分广泛 , 以多种形式呈现 , 具有泛化色 彩。但从旅游角度来考察 , 其中很 多没有足够的 独 特 的 吸 引力 , 很 难 达 到 吸 引大 量 游 客 的 目的 。
因此 , 有必 要 深 入 探讨 关 公 文 化旅 游 吸引 物 的 有
第1 4卷 第 4期
Vo 1 . 1 4 No . 4
荆 楚 学
刊
2 0 1 3年 8月
Au g . 2 01 3
Ac a d e mi c J o u r n a l o f J i n g e h u
关 公 文 化 旅 游 吸 引物 的 有 效 开 发
张耀武
吸 引物 的角度 出发 , 对 关公 文化旅 游的开发路径进行分析 , 在总结 经验和发 现 不足的基础上提 出改进 的有 效
策略 , 有助于促进关公 文化旅 游的健康与可持 续发展 。
关键词 : 关公文化 ; 旅 游吸 引物 ; 有效开发
中图分 类号 : F 5 9 2 . 3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0 7 6 8 ( 2 0 1 3 ) 0 4— 0 0 1 9— 0 5
吴献 台: 《 题壮缪侯像》 ) 。到了晚清 , 其最终被册 封号“ 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 国保 民精诚绥靖 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 被誉 为中 国传统美德 的化
当代关羽形象及信仰研究调查报告
当代关羽形象及信仰研究调查报告作者:王开爽罗君艺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8年第01期内容摘要:随着近年来自媒体和新史料的开发,关羽传说被当代民间群体赋予了越来越多新的主题,原有的针对关羽传说的研究明显过时。
基于此,我们采用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并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当代90后大学生对关羽形象的认知现状,再通过实地调研与对比,得出此调查报告。
关键词:关羽形象信仰调查一.引言湖北的三国传说独树一帜,目前已搜集整理的传说有300多则,主要在荆州市、当阳市、襄阳市、咸宁市、鄂州市及宜昌市猇亭区、武汉市洪山区等地流传。
三国传说有人物传说,如刘备、诸葛亮、关羽等当时活跃在湖北的人物传说;有地名传说,如赤壁之战、长坂坡之战等古战场及周边地区;还有很多地方风物和习俗传说。
2014年8月,三国传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刘守华对此称,“这些民间传说地域性强、流传广,如此集中于一个个城市,在国内并不多见。
”他认为它们是城市精神的文脉,值得好好挖掘和呵护。
而作为中国历史上知名度很高的人物,历史上的关羽,在其身后由侯而王,由王而帝,由帝而圣不断受到世人的崇拜和爱戴,从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和文化艺术熏陶影响之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关羽文化”。
其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逐渐引起了各方学者和各地政府的注意。
21世纪初,河北、山西、河南、湖北等地已经将历史上的关羽和其传说合为一体,将其作为传统文化发展建设的重要一环与经济建设联系在一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宣传。
但国内外以现代方式研究关羽不过一百余年,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最近十几年才出现,同时对其研究也缺乏当代视角的思考。
对关羽传说的当代演变,和在各地区的文化建设、文化普及和文化产业发展缺乏关联性的构建。
随着近年来自媒体和新史料的开发,关羽传说被当代民间群体赋予了越来越多新的主题,原有的针对关羽传说的研究明显过时。
关羽为何变成了佛教的伽蓝菩萨
关羽为何变成了佛教的伽蓝菩萨关羽,我国东汉末年著名将领,逝后被历代帝王褒封,倍受民间推崇,成为儒释道三教并尊、百姓膜拜的万能之神。
由关公崇拜衍化而来的关公文化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一份重要遗产,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中国人。
佛教起源于印度、发展在中国,但为何在寺院里会看到中国本土神明关公,化身伽蓝菩萨受到供奉,成为佛教大护法?一、伽蓝菩萨根由“伽蓝”为“僧伽蓝摩”的简称,译为众园,即僧众所居住的园庭,亦即寺院道场的通称。
伽蓝神就狭义而说,指伽蓝土地的守护神;广义而讲,则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
佛教的伽蓝菩萨是寺庙丛林的护法菩萨,来源于印度。
依《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所说,佛教伽蓝神是保护伽蓝(寺庙)的神。
佛说有十八神保护伽蓝,即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褊视,统称“伽蓝圣众菩萨”。
《释氏要览》云:“寺院既有十八神护,居住之者,亦宜自励,不得怠惰马非,恐招现报耳。
”然而世界上的伽蓝道场无数,区区只有十八神能全部守护?该书又云:“一切神皆有无数眷属,即是分任守护也无妨。
”在印度佛教里,一般伽蓝菩萨是古代护持佛法的伟大国王,如阿育王等。
佛教传人中国后,比较普遍的是用关公形象作为伽蓝菩萨的代表,中国民间称伽蓝菩萨为伽蓝尊王、伽蓝千岁。
农历五月十三日为伽蓝菩萨圣诞。
二、神化了的关公关公(公元160-219年)名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今山西叱)人。
他生活在东汉末年,忠肝义胆,骁勇善战,一生随刘备转战南北,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是东汉时期威震华夏的著名将领。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败走麦城,宁死不屈,被东吴孙权杀害,历史上的关公就是这样。
由于关公的品行与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契合,广大民众在精神上迫切需要他,所以同时被统治阶级和平民百姓接纳。
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更是极力神化关公,塑造出了一个“浩然之气塞天地,忠义之行澈古今”的道德榜样。
关帝造像的观念、仪式与信仰实践--以山西运城解州镇为中心的考察
2020年7月第34卷第4期艺术探索ARTS EXPLORATIONJul.2020Vol.34No.4艺术人类学与民族艺术主持人:李修建关帝造像的观念、仪式与信仰实践——以山西运城解州镇为中心的考察卫才华(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太原030006)[摘要]当下山西运城解州镇的关帝造像晶市场,交融了民俗、信仰、仪式、旅游、文物等多重因素,在关公故里天下第一关庙和家庙的历史资源下,表现出跨地域与地方化进程的双重民俗意义。
关帝造像作为“信仰物”的流转和当地民俗生活互动融合。
造像信仰的神圣性与私人性通过“请像”的民俗仪式得以实现,“眼缘”成为家户请关帝像的重要标准。
造像的标准化,使得关帝造像从信仰生活扩展到文化产业,从而营造了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神圣空间”观念认同,也使得信仰的流动呈现出更突出的网络化和互动性特点。
[关键词]关帝;造像;运城解州;信仰仪式[文章编号]1003-3653(2020)04-0063-11D01:10.13574/ki.artsexp.2020.04.006[收稿时间]2020-03-02[作者简介]卫才华(1979—),男,山西霍州人,博士,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民俗学与社会发展。
[基金项目]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关帝庙会志”(JRZ2014001)□[引用格式]卫才华.关帝造像的观念、仪式与信仰实践——以山西运城解州镇为中心的考察[J].艺术探索,2020,34(4).关帝文化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其中多以史料和地方碑刻、地方文献等文本资料为视角,侧重于探讨关帝庙的形制规模、关帝信仰的历史脉络等问题,对当下关公故里解州的关帝文化传承关注较少。
①山西运城解州镇关帝庙和常平村关帝家庙是关公故里的核心信仰区,关帝造像形成的民俗观念、仪式与信仰实践,渗透在鲜活的民俗生活中,在当下旅游、文物管理、信仰复兴、乡村文化象征等多重意义体系下,表现出复杂互动的特点。
为什么佛教寺庙中会供奉关公?
为什么佛教寺庙中会供奉关公?很多人都会疑惑在寺庙中常常供奉关公像,到底关公跟佛教有什么关系?今天不妨跟大家一起深入了解一下。
关羽信仰的出现关羽,字云长,忠肝义胆,骁勇善战,一生随刘备转战南北,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是东汉时期威震华夏的著名将领。
关羽最为特殊之处是其倍受中华文化历代推崇,由于其忠义和勇武的形象,又多次被后代帝王褒封,多被民众尊称为关公、关帝、关武帝等。
熟读三国的朋友也知道,关羽在荆州镇守很长时间,死后也葬于此,由于地位显赫,为人又极有德行,关羽在民间口碑甚好。
荆州一带,长期以来又有“信巫鬼、重淫祀”的传统,因此在关羽去世后,百姓们将其视作了地方保护神,为其建庙祭祀,关公信仰和崇拜由此开始出现。
关羽信仰的流传关公信仰的流传当然与《三国演义》的风行有关,事实上关公的家喻户晓,也离不开宗教的影响。
前面提及很长一段时间里,关公信仰仅仅局限于荆州一带,也只停留在民间层面,是真正意义上的区域性民间信仰。
而关公信仰的转折点为隋代天台宗的创始者“智者大师”,根据佛教典籍《佛祖统纪》记载: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到荆州,欲建精舍于玉泉山,一日他正趺坐入定,忽然天地晦冥,风雨怒号,妖怪倏变,只见关公显灵,率其鬼神眷属现出种种可怖景象,以扰乱智者大师。
大师面无惧色,并斥之为死生轮回、贪贵恋福,言毕,妖象俱变,是夜,云开月朗,关公现身,经大师教化后,向智者大师求授五戒,皈依佛法,正式成为佛弟子,并且誓愿作为佛教的护法。
后遂封关公为守护佛法的“伽蓝菩萨”,关公列入佛法守护神行列,塑像供奉,使关公成为中国本土佛教神明。
隋唐以后,各朝皇帝都以关公的忠义化身为教育忠君爱国信念的榜样,不断加封关羽“候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逐渐成为了民间信仰中最具代表性的神祇,甚至与孔夫子并称“文武二圣”,被供奉在每座城市都有的武庙中,官方和民间对于关公的信仰愈加兴盛。
后来人们更把关羽的生日(农历五月十三日)为“伽蓝菩萨”的圣诞。
关羽_汉藏宗教信仰的神话_郭宝
(二)关帝影响藏族人生活信仰体现了上层建筑对文化的 作用
我国所有民族间政治、经济还有文化交流非常频繁,相互依存
112 CHINA-ASEAN EXPOSTITION
2012 年第 9 期 NO.9.2012 文; Tibetan; Faith; Media power
文章编号:1673-0380(2012)09 -0112-03
一、关帝作为媒介载体在同化过程中的演变
战争占关帝显灵的信仰在清朝尤其突出。清朝入关后一系列战 役都传说关羽显灵阵前佑助清军。西藏流传的关羽在战争中护佑官 兵也都是通过显灵表现的,比如乾隆时期福康安进西藏抗击廓尔喀 侵入,他专门拜谒了拉萨的关帝庙,当他途经磨盘山时他发誓要在 此修建一座关帝庙,以求关帝保佑其出师奏捷,结果开始修关帝庙 时他节节胜利,险要关头似乎见到关帝显身助其打退敌人,待到关 帝庙修好后发现显身的关帝和庙中的一模一样。可见,西藏地区关 于关帝显灵的传说,与汉族文化圈中关羽显灵助战的传说如出一辙。
This paper discusses Guan Yu, who is regarded as the god of war by the Tibetans; at the same time it analyzes how Guan Yu, as the carrier e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assimilation into this myth of permeability. How does the characters balance the Han and Tibentans’ culture. How does media consolidates and coordinates national identity underlying "mainstream culture". Moreover the discussion will focus on collective belonging and the identity collision of Tibetan.
中国古代关帝信仰及其文化意义
中国古代关帝信仰及其文化意义在中国古代,人们常常会向各种神灵祈求保佑。
而其中,关帝信仰却成为了一种特别流行的宗教信仰。
关帝,即“关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英雄和军事将领。
他非常受到人们的崇拜,很多人把他奉为神灵,并给予了他许多别名,如“文武神明”、“关圣帝君”等。
今天,我们将会探讨关帝信仰及其文化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关帝的历史背景。
关羽,字云长,系东汉末年蜀汉著名武将。
他勇猛果敢,机智过人,以“义”为世人所称道。
他在东汉末年曾投奔董卓,后来又为了报答曹操之恩,被俘后被杀。
而他的忠诚和威名,却流传了千百年,并且还被崇拜成为了神灵。
自唐宋时期以来,关羽被奉为武财神和观音菩萨之后,关帝信仰也开始在各地流行开来。
关帝信仰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文化。
关帝被视作勇烈、刚正、忠诚、仁爱、英武等形象的代表之一,他的信仰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人们常常会在祠堂中祭奠关帝,并向他祈求安全、平安、财富和成功。
而且,有的人认为,在大事上求关帝,小事上求土地神。
对于许多人来说,关帝信仰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中的习俗和传统,而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
因此,在中国的历史上,开关帝庙、悬关公画或是在家中供奉关帝神像成了一种普遍的风俗。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关帝信仰。
在广东,人们对关帝有着非常深刻的感情。
广东省内不仅拥有最多的关帝庙,而且相关的传说也非常之多。
例如,有关于关帝战秦琼、大败蒙恬等传说,都成为了广东人们所推崇的故事。
另外,在中国的其他地区,如福建、山东、江苏等还都出现了关帝传说。
而在台湾,关帝更被当成“神明保庇团”,主管台湾岛的安危。
每年三月初三是关帝的生日,在台湾那天,则会举行游神活动,各地信众都会兴致勃勃地参加。
关帝信仰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很深的。
从历史上来看,关帝信仰以其独特的文化意义,在中国文化黑夜中闪耀着光芒。
将关帝视作神明,既体现了人们对英雄的崇拜和钦佩,也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关帝的文化意义也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
为什么要弘扬关公文化
为什么要弘扬关公文化关公文化是以关公的真实历史为源头,以春秋大义精神为内核,以各阶层民众对关公的普遍敬仰崇拜为基础,以封建王朝褒封宗教尊奉的神化偶像庙貌祭祀为推动,以各种雅俗文化艺术形式的传播为普及方式,以绵延弥久的历史长度和涵盖广泛的地域广度为发展历程,从而产生的体现中华传统文化核心价值和民族道德伦理的文化现象。
01关公是儒家文化的忠实践行者一部《春秋》成就了两位圣人,一个是文圣人,一个是武圣人,一个著述《春秋》,一个践行《春秋》。
关公文化中的讲信义、重承诺,爵禄不以靡,金帛不为惑,崇尚正义,见义勇为,立身处事不违良知的道德品格,历来为社会所认同、为世人所称道。
“忠”有忠诚、忠良等义,即忠诚无私、做事尽心竭力。
“义”是合宜、应当之意,即正义合宜的道德和行为。
“仁”是指仁爱、爱人,儒家的“仁”就是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对他人之爱。
“勇”是勇敢、刚毅之意,即果敢不惧。
“诚”强调真诚、真实,“信”更强调守诺,后两词融合互训,当下的“诚信”概念更为强调遵规守信、公正公平。
“诚信”也可谓我们的立身之道、兴业之道、治世之道。
关公在涿州与刘备、张飞结义后,对刘备忠贞不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周旋进退,不避艰险”。
南下之后,关公攻城拔寨、艰苦征战,后又肩负镇守荆州、牵制曹吴的重任,一生恪尽职守,直至临沮遇难。
建安五年,刘备兵败后仓皇投奔袁绍。
尽管曹操对关羽礼遇甚厚,但他终不为之所动。
在得知刘备去向后,“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
这种“誓以共死”,一诺千金的忠诚,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气节,连曹操也慨叹:“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
”《三国志》记载关公“善待卒伍”,四个字已尽显关公的“仁”爱之心。
关公神勇的一面不胜枚举。
万军之中刺颜良、兵围襄樊、水淹七军、斩庞德降于禁,都展现了关公作战的神勇;单刀赴会、刮骨疗毒则体现出关公坚强、刚毅,临危不惧之勇。
面对金钱美色的诱惑,关公坚持对刘备“誓以共死,不可背之”的态度,这是对当年“桃园结义”誓言的践诺;万军中力斩颜良,解曹操“白马之围”,是对自己“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承诺的完美诠释;“华容道释曹”是关公不忘旧恩,知恩必报的又一诚信之举。
从关公身份的演变看关公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参加 的佛 事 活 动 中 , 了佛 菩 萨 以外 , 除 由人 而 神 的 , 只 而 以宋 代 为实 际发 端 。而有 宋一 代正 是 中 国历 史 上 圆
有关羽一人参加 , 可见关羽在统治者心 目中的地位 。
融三教、 创建新文化 的关键时期 , 也使关羽崇拜从此融 后 世统 治者 不 断地 为关 羽神 目中 。清 代关 庙 中有 这样
关 羽 生前也 就 是一 名蜀 国大将 , 不说别 的朝代 , 单 的帽子越 来越 大 。 治九年 (6 5封 为“ 义神武 关圣 顺 12 ) 忠 说三国时期 , 论勇猛 、 智谋 、 威望 , 超迈其上者大有人 大帝 ” 从此 ,武 圣 ” 羽在 地位上 终 于取代 了姜 太公 , 。 “ 关 在 。论 职位不 过汉 寿亭侯 、 追谥 壮缪 侯 。然而 一千 年 的 成 为封 建 社会 的 “ 武圣 ”也变 成 了为全 民所 接 受 和崇 , 时 间里竟 屡屡 升迁 , 百姓 对 其奉若 神 灵 , 乃至 到今 天形 拜 的“ 关帝 ” 。享受 祭 祀上 以及 所能 享受 的各种 待 遇 的 成对 其尊 崇 、 效 、 仿 礼拜 的独 特文 化现 象 。我们 不 妨从 规格上都是与孔子相等同了。“ 关帝庙 ” 遍及全国大小 关 羽身份 被官 方和 民间不断 圣化 、 化 的过程 中 , 神 探寻 城镇 农村 。 其历 史 、 心理等 原 因 , 梳理 出它对 关公 文化 的影 响 。 清代把关羽崇拜推上了历史的最高峰。这一方面 据《 三国志・ 关张马黄赵传》 记载 :关羽字云长 , 是 明代崇 拜 的继续 , 一方 面还 带有 少数 民族 的特点 。 “ 本 另 字 长生 , 东解 人也 。 河 亡命 奔涿郡 。 主于 乡里合 徒众 , 还 是在关 外 时 ,满洲 君 臣对关 羽 的崇拜 就不 弱 于关 内 先 而 与张飞 为之御 侮 。先 主为 平原 相 , 以羽 、 为别 部 司 的汉族族群。 飞 在他们定都盛京( 今沈阳) , 后 就在皇宫后 马、 分统部曲。” 中描写了他斩颜 良诛庞德 、 其 水淹七 门地载 ̄# 为关羽建庙 , ' l -- J 并赐额 “ 义高千古”后人关定 , 军、 刮骨疗 毒 、 金 封 印 、 婚孙 权及 走麦 城 的事 迹 。 挂 拒 寥 都北京后 , 仍在皇宫后 门地安门外为之建庙 , 每年五月
关羽为何变成了佛教的伽蓝菩萨
关羽为何变成了佛教的伽蓝菩萨关羽(162 —219 )字云长(本字长生),并州(河东解县一一今山西运城)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
因战乱而逃亡至涿郡。
其后与张飞一起追随刘备。
曾在汜水关前斩华雄,虎牢关前战吕布而闻名天下。
官渡之战前被俘,被曹操拜为偏军,封汉寿亭侯,为曹操杀了袁绍名将颜良、文丑。
后千里走单骑,骑坐赤兔马,手提一口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
后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收降曹操大将于禁,杀庞德,让华陀为自己刮骨疗毒,威名远扬。
但终因骄傲轻敌,刚愎自用,败走麦城,被孙权所杀,死时五十八岁。
由于关羽一生重情义,智勇双全,武艺绝伦。
他后来不但被被道教徒奉其“关圣帝君”,儒教徒奉“武圣人”、“关夫子”,被佛教则称为“伽蓝菩萨”,秘密结社的团体也祀之为“盟主”,民间也有“财神”等种种称号。
这正如清代一副庙联所说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式詹庙貌长新,无人不肃然起敬。
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历朝加尊号;矧是神功卓著,真所谓荡乎难名。
上联说关羽尽得释儒道三教尊崇,下联表关羽历代加封的殊荣。
它已道尽了关羽崇高的历史文化地位。
“就连”万世师表“的文圣孔夫子也不得不退避三舍。
伽蓝菩萨是守护伽蓝之神。
又称守伽蓝神、护伽蓝神、护僧伽蓝神或寺神。
依《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卷四所述,护僧伽蓝神有十八蓝‘。
或当户而立,或拱侍于旁。
神不拘一,而以关帝作伽蓝者大概十八九。
夫释道各崇其教,今护法则争尚关帝,何也,“,[1] 此虽为对关羽崇拜的疑问,但说明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
说起佛教与关羽的关系,当从隋唐之际说起。
据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 年)董侹的《重修玉泉关庙记》记载:,陈光大中,智额禅师者至自天台,宴坐乔木之下,夜分忽与神遇,云:“愿舍此地为僧房。
请师出山,以观其用”。
指期之夕,万壑震动,风号雷虢。
前劈巨岭,后堙澄潭,良材丛仆,周匝其上;轮奂之用,则无乏焉。
[2] 相传隋代天台宗创始者智者大师,曾在荆州玉泉山人定;定中曾见关帝显灵,率其鬼神眷属现出种种可怖景象,以扰乱智者。
关公文化
浅谈“关公”崇拜与“关公”文化09中文邹泽园47号一部《三国演义》成为传世的四大名著,也造就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关公形象。
文武之道,只知文圣孔子儒家学说传咏千载,武圣关公受人礼拜千年,关公文化何时成为开篇?看如今,在中国,供奉文圣孔子的文宣王庙有很多,过去在各个城邑都有这类建筑。
而武圣关公庙在海内外数量及规模远远超过了孔子的文庙。
有人说,关公是一种文化,关公是一种精神。
关公本名关羽,字云长,出生于公元160年,卒于公元219年。
关公在其近六十年的一生中,策马横刀,驰骋疆场,征战群雄,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谱写出一曲令人感慨万端的人生壮歌,被后人推举为“忠”“信”“义”“勇”集于一身的道德楷模,并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广泛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
一、《三国演义》中的关公形象据《三国演义》描写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使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马,《三国志》无记载。
东汉末年刘备麾下著名将领,《三国志》记载,刘备对关羽、张飞“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三国演义》中则将此三人描述成了“桃园三结义”,为刘备二弟,张飞兄长。
为后世传诵。
关羽暂居曹操手下时,因阵前杀颜良解白马之围有功,由曹操上表封为汉寿亭侯;刘备称汉中王时,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总领荆州;关羽死后,由后主刘禅追谥曰“壮缪侯”,在《三国演义》中是汉中王刘备的五虎上将之首。
死后受民间推崇,一直是历来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称为“关公”,洛阳关帝阁专门从事关公的开光事宜,又经历代朝廷褒封,清代时被光绪帝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还被称做“关夫子”;最后被封为“盖天古佛”。
佛教中称其为“伽蓝菩萨”。
《三国演义》中,描述了“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宴”,“水淹七军”等佳话,亦有“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等憾事!二、“关公”崇拜与“关公”文化历代王朝对关羽的加封在清代达到极盛,清德宗光绪皇帝对关羽的封号最长:“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共26个字,采用了众多美好的文词,超过了前代任何王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关公崇拜与佛教信仰关系看关公文化开发-中学语文论文从关公崇拜与佛教信仰关系看关公文化开发刘茜孙丽婕一、关公与佛寺简单组合的不合理性(一)关公与佛教关公由人到神,经历了多朝皇帝敕封。
他也被纳入到佛教体系中,以“伽蓝菩萨”身份受人朝拜。
据《佛祖统记·智者传》载,一高僧“到荆州,欲创精舍。
一日,见关羽神灵告之,愿建寺护持佛法。
七日后,师出定,见栋宇焕丽,师领众人室,昼夜演法。
一日,神白师:‘弟子获闻出世间法,念求受戒,永为菩提之本。
’师即授以五戒,成为佛教的伽蓝护法神。
”高僧奏于晋王杨广,遂封关公为守护佛法的“伽蓝菩萨”,成为佛教神明。
但关公以伽蓝护法的身份出现在佛寺,强调的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教义,这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关羽。
关羽遇难之后,其传说络绎不绝,集中表现为社会中弱势群体对于强悍的英雄主义的需求和依赖,起着蕴藉心灵的作用。
关羽的“忠义仁勇”精神集中了中华传统道德理念;其正统思想为封建宗法制统治所推崇。
故而自蜀汉后主谥封而下,直到清朝末年,关羽所受崇封历加尊荣,“侯而君,君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
他受到社会的强烈认同,深植于民族精神根基,非伽蓝菩萨所能涵盖。
(二)关公与佛教关系的弱化据笔者在关陵调查,有87%的游客不知道关公的伽蓝菩萨身份;卓刀泉寺,十一假期人头攒动,列于大雄宝殿左侧的伽蓝殿十分钟内却无一人朝拜,人们对伽蓝菩萨渐渐陌生。
由此可见,关公崇拜与佛教信仰之间的交叉点——伽蓝菩萨,已渐渐弱化。
其原因在于,当代社会,宗教的信仰减弱,人们力图揭开宗教的神秘面纱,宗教的崇高性因其真实性受到质疑而削弱,因而伽蓝菩萨的佛家封号自然在人们对宗教的抵触中渐渐弱化。
(三)卓刀泉寺关公文化开发:淡化佛法事实的简单捆绑此时,若依据佛法事实,再提伽蓝菩萨,虽侧面宣传了佛教,却与宗教政策和历史规律相违背。
因此,关公与佛寺的结合并不足以承担文化开发的重任。
但是许多地区仍想借助佛寺来宣传关公文化,因而,淡化佛法事实的简单捆绑出现了。
卓刀泉寺即为’一例。
1、卓刀泉寺的文化重任卓刀泉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寺内有一口井,相传是东汉建安年间,关羽镇守江陵时,因天旱无雨,凿地而得,此传说在2014年被列为国家级非遗。
武汉是湖北关公文化三大重镇之一,武汉的关公文化以卓刀泉为中心,此传说是重要支撑。
与传说地位相矛盾的是,卓刀泉寺是一个占地面积不大、香火冷清的寺庙。
它因位居军事要道,受战火毁坏严重;又经历过文革破坏,古建筑遗存较少。
在当代非遗背景和文化传承背景下,卓刀泉寺的开发显得尤为紧迫。
2、改造卓刀泉寺2005年,卓刀泉寺修缮后,基本形成现在的三进院落格局。
一进为山门,入眼即为关圣殿,殿与山门之间设有关圣桥;二进为正方形院落,院中就是卓刀泉;三进便是大雄宝殿。
卓刀泉寺的建设风格具有很强指向性。
一般来说,关圣殿属于武庙中的建筑,或独立成寺,并不属佛寺建筑群。
另一方面,汉地佛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主体建筑,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方丈室等,依地形也会有适当的调整。
卓刀泉寺不仅将关圣殿设于佛寺之中,还把其设为山门后首个殿宇,反映出了它在完善佛寺建筑设施的基础上,突出关公文化的规划定位。
这种定位在关圣桥附近的“忠义”假山也可以看出来。
此外,寺中设有“桃园阁”,桃园阁下挂着“武财神”的牌子。
武财神即关羽,但是关羽被封武财神,实际上与佛法没什么关系,反倒与道教文财神对举。
另一方面,佛教有“净才”之说,“武财神”牌子的悬挂,也是为了迎合世俗需要,体现关公文化的多元性。
据规划,关公文化区项目包括原有的关公桥及从前至后依次新建的春秋书院、群英台、五虎上将群像、三国书画社、关圣殿关公画廊、刀马台、结义亭、工艺馆等附属建筑和雕像。
从卓刀泉寺规划可以看出改造卓刀泉寺为“佛教文化与关公文化为一体”的定位:精减佛教建筑设施,增加能体现关公及三国文化的建筑设施;在融合佛教文化、世俗文化、关公文化的基础上,突出关公文化特色。
3、改造中的问题:关公与佛寺的简单相加卓刀泉寺硬件设施的改造力图与关公文化相接。
然而,笔者走访卓刀泉寺时发现,寺中的僧侣和香客对关公传说知之甚少或闭口不谈,寺内方丈甚至表示关羽没有什么好谈的。
建设在寺前的关圣殿只有两三游客,他们到寺庙中也仅是走马观花即离开。
而寺内人员的活动大都是在主殿进行。
寺内的日常活动安排,没有为纪念关公所设置的任何活动,在对香客的采访中,我们听到更多的是他们对佛法的宣传而不是关公。
此现象表明,卓刀泉寺只是在将佛寺与关公简单相加,寺庙的性质仍然是佛寺。
卓刀泉寺的改造忽视了这一点,将佛寺与关公简单组合既影响佛法的纯粹性,也不利于传播关公精神的真髓。
二、尊重关公崇拜体系的合理性(一)关帝庙——本土的崇拜方式作为由人人神的代表,中国其实有本土的信仰载体:关帝庙。
一般来说,关庙规模小、数量多,多为民间集资和商贾精英独资所建,体现出关公信仰群体的广泛性。
事实上,中国古代历来立庙奉祀有才德之人,如孔庙、岳庙。
“庙中塑造的神,实际上就是我们民族理想人格的化身,是儒家积极人世的精神凝结,这与寺有本质上的区别。
”因而,庙更适合作为中国本土的传播载体。
关羽“褒封无尽,庙祀无垠”,至迟宋朝末年,民间供奉关羽的庙已经“郡国州县、乡邑间井皆有”。
然而到了近代社会,民间信仰受打压,关帝庙或被拆毁或被废弃,数量已经大减。
(二)当阳市关公文化开发体系分明:佛寺、关帝庙、新功能园区与卓刀泉寺不同,当阳发掘关公文化尊重了佛寺与关庙的差异性,其载体主要是玉泉寺和关陵庙以及在建的关公文化园。
1、玉泉寺:以佛教为中心的寺庙玉泉寺虽是关公信仰的发源地之一,有明代“汉云长显圣处”石望表,有全国最早的关庙“显烈祠”。
但玉泉寺除有关公文化,还是“天下四绝”佛寺之一,是天台宗、北禅宗祖庭;自唐以来佛家各派流光、高僧辈出,被誉为“荆楚丛林之冠”。
因此,把玉泉寺简单视为关帝庙,显然不合适。
当阳市前文化馆馆长鲍传华也表示,玉泉寺的性质是佛寺;笔者走访玉泉寺发现其景点设置确实没有为宣传关公影响佛寺。
玉泉寺丛林分布范围广,其中的新山门、天王殿、伽蓝殿、祖师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五百罗汉堂都属于佛寺标配。
寺庙依据其特色建造的佛教建筑有:智者大师广场、舍利宫、玉泉铁塔、天上天,这些并没有凸显关公。
在距离佛寺建筑群较远的山腰,有一小关庙,即“天下第一关庙”,选址在“汉云长显圣处”旁边,据说是80年代一对商人夫妇出资重修。
小关庙分三层,一层是题有“关庙”二字的山门,进入之后是一面刻有三国关羽故事的浮雕,反面题有“天下第一关庙”;上两侧石梯,可见“忠义仁勇”四字刻于墙;上第三层,为“三义殿”,即主殿,内供关羽,其两侧为周仓、关平。
小关庙的规模小、位置偏,但其文化价值显著,因此在小关庙周围,玉泉寺利用配套景点“珍珠泉”和“画阁朝阳”来吸引更多游客。
这样既不影响佛寺主体,又能应小关庙宣传需要。
当然,遗憾的是,庙内文化介绍不够,使初来者很难知道小关庙的历史和价值。
2、当阳关陵:以关公为主题的园陵当阳关陵是中国三大关庙之一,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庙内埋葬着关羽的身体。
关庙整体规模大,古建筑群按照帝陵格局、法式修建,内有神道碑亭、石牌坊、三元门、马殿、钟鼓楼、拜殿、正殿、寝殿、圣像亭、春秋阁、伯子祠、来止轩、斋堂、佛堂、启圣宫,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关公的形象。
陵前的神道碑亭上刻有“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汉前将军寿亭侯墓”,展现了历史对关公的认可。
关羽墓周边的“无头树”展现了当阳对无头关公的尊敬。
当阳关陵的建设基本保留了明清原貌,具有很高历史和艺术价值。
当阳关陵本归属玉泉寺管理,但两地相距甚远,且关公文化不适合与宗教统一管理,因而现归当阳市文化馆统一管理。
这也有助于分清关公文化与佛教信仰之间的区别。
当阳关陵每年9月中下旬会举办声势浩大的关陵庙会,来自海内外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关庙代表、关氏后裔、信众及当地民众近千人参加,庙会仿古礼,会进行迎神、上香、诵祝文、行初献礼、献帛、诵祭文、行业献礼、撒五谷、奠酒、送神、望燎、行终献礼等活动,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本土特色。
据当阳管理人员表示,关陵平时客流量很少,节假日游客猛增。
据笔者调查,十一每日客流量两三百人;有7成游客为外地人,当阳本地游客较少。
本地游客少的原因在于,关陵平日须收取30元门票费,而在关陵庙会期间,园陵不仅免费开放,且开展各种活动,热闹非凡。
因此,当阳本地游客宁愿在庙会或者春节祭祀期间去参观。
客流量少,并不代表关陵不为人重视。
据规划,关陵对面将建起当阳植物同,这也是为了增加附近的旅游价值。
3、关公文化同:新功能同区关公文化园是正在建设中的园区,2012年9月动工,其目的是“搭旅游台,唱发展戏”,实现文化带来的经济功能、旅游功能。
当阳关公文化旅游城项目力图建立一个集关公朝圣、休闲度假、商务会议、冒险游乐、楚汉风情体验、革命传统教育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区域。
项目占地1630亩,位居当阳市区,与长坂坡旧址相连。
关公文化园区虽然没有关公遗址,但是它的主要作用是开发地区旅游资源,增强当阳市民对地区文化的认同。
4、文化开发中的问题当阳市明确的功能分区尊重了景区特色和历史,但三区用力并不平均。
关陵宣传不足,多数游客了解关陵是基于书籍影视;游客接待服务水平较差,除了30元门票费之外,听导游解说,还需额外付费;内部管理人员较少、管理懈怠,笔者夜访关陵时竟发现其侧门未锁,出入其中轻而易举。
在对关公文化民间艺人的保护上,当阳市关公民间艺术团团长、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熊先进表示,文化馆并未给予艺术团应有的支持,只是每次表演时给几千元资金,艺术团没有独立活动室,也没有配套的服装、道具等,完全属于民间自理。
与玉泉寺和关陵对比的是当阳市在关公文化园投资的大手笔和大冒进,关公文化园项目预计投资50亿,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却因资金短缺而几度停工,这广为当阳市民所诟病。
三、关帝庙的问题:违背当代信仰精神(一)关公信仰由神回归到人的趋势关公信仰是一种本土的儒家信仰,反映出了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演变过程。
关帝庙作为信仰载体,体现出浓郁的儒学神学色彩。
但是笔者在采访中发现,人们对关公的审视已有从圣人回归到凡人的趋势。
有游客认为将关羽列于佛堂并不合理,有游客指出真实的关羽比神佛更易亲近。
他们倾向于把关羽与神佛割裂开来,这里的神佛不单指伽蓝菩萨,更是整个关公崇拜的层层光环。
究其原因,在于“人们对‘神性’的依赖消解”。
古代中国“崇高的价值信仰与世俗的社会政治系统之间是高度连锁的”,儒家伦理所赖以依存的社会政治秩序将关羽催生成一种崇高信仰,“当维系中国两千年社会稳定的文化道德秩序土崩瓦解之时,以往神圣性的价值信念与精神权威也就轰然倒塌”。
因而,与信仰的神秘朦胧相比,民众更愿意也更容易接纳一个历史中存在的真实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