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形式与形式美——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材料的组合规律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章 形式美【优质课件】
![第三章 形式美【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26a7c065ce0508763213d3.png)
• 声即声音,是由听觉器官所接受的形式因素。 • 声音是一种由振动引起的物理波,人类听觉能接收到的
声音是每秒振动为20至20000次的声波。声音可以由低向高
排列,产生不同的音色。
特选课件
39
三、声
• 在人类能接收的声音中,由不同的物体产生的不同声音 会因其音色、大小强弱及其在时间中的延续变化,使人产 生不同的心理效应。
第三章 形式美
特选课件
1
内容概述
• 第一节 形式美的自由历程 • 第二节 形式美的构成要素 • 第三节 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 第四节 形式美的变迁
特选课件
2
第一节 形式美的自由历程
• 一、从形式到美的形式 • 二、从美的形式到形式美
特选课件
3
一、从形式到美的形式
•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分解为形式与内容两个部分。
• 形式美就是这样形成的。
特选课件
21
二、从美的形式到形式美
• 形式美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各种形式因素,它们是一种 感性存在,是一种自然形态,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
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反应。
• 对应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的形式因素有 色与形;
• 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的形式因素是声音;
特选课件
16
二、从美的形式到形式美
• 美的形式包括内形式与外形式,强调的是与内容的联系, 也就是说,美的形式不能离开内容而独立存在。
• 原始人类对美的形式的理解,开始时是与内容密切相关 的,是不能离开内容——欲望的满足、工具的顺手、实用 以及精神上的满足等等——而单独存在的。
• 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形式感进一步被抽象出来,并且 脱离内容而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这就形成了形式美。
声音是每秒振动为20至20000次的声波。声音可以由低向高
排列,产生不同的音色。
特选课件
39
三、声
• 在人类能接收的声音中,由不同的物体产生的不同声音 会因其音色、大小强弱及其在时间中的延续变化,使人产 生不同的心理效应。
第三章 形式美
特选课件
1
内容概述
• 第一节 形式美的自由历程 • 第二节 形式美的构成要素 • 第三节 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 第四节 形式美的变迁
特选课件
2
第一节 形式美的自由历程
• 一、从形式到美的形式 • 二、从美的形式到形式美
特选课件
3
一、从形式到美的形式
•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分解为形式与内容两个部分。
• 形式美就是这样形成的。
特选课件
21
二、从美的形式到形式美
• 形式美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各种形式因素,它们是一种 感性存在,是一种自然形态,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
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反应。
• 对应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的形式因素有 色与形;
• 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的形式因素是声音;
特选课件
16
二、从美的形式到形式美
• 美的形式包括内形式与外形式,强调的是与内容的联系, 也就是说,美的形式不能离开内容而独立存在。
• 原始人类对美的形式的理解,开始时是与内容密切相关 的,是不能离开内容——欲望的满足、工具的顺手、实用 以及精神上的满足等等——而单独存在的。
• 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形式感进一步被抽象出来,并且 脱离内容而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这就形成了形式美。
形式美的法则ppt课件
![形式美的法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514208eefdc8d376ee32b4.png)
一套编钟
21
4.自由韵律
书法"寿"
节奏和韵律
自由韵律是 没有重复单元的, 但是从中还是可 以找到一种内在 的韵律感.正如 这幅书法中的 “神韵”就是自 由韵律的表现.
22
感谢您的关注
2011.4.22
23
• 线条 —— 粗细、长短、曲直、疏密…… • 形 —— 大小、方圆、规则与不规则…… • 色彩 —— 明暗、鲜灰、冷暖、轻重、进
退……
9
变化与统一的例子
这个化妆品的主题是梅兰 竹菊,那么给这个化妆品做的 一些设计(包装、手提袋、产 品的宣传手册、产品的标志等 等)这些设计也遵循这个化妆 品的主题,给这个产品做的设 计和这个产品的主题也是一致 的.但是各个不同的产品的数字、 花纹形状上都存在着大小、粗 细比例上的一些变化,这样让 人视觉上感觉非常舒服,有一种 统一感,并不繁杂.
17
常见的韵律的种类:
1.重复韵律
节奏和韵律
2.交叉韵律 3.渐变韵律 4.自由韵律
18
1.重复韵律
节奏和韵律
某一种形状、色彩、 纹饰有规则的单调出现, 叫做重复韵律,正如这个 陶瓷花瓶的花纹有规则 的重复出现一样.显示出 一种有规则的韵律感.这 些陶瓷纹饰就具有一种 节奏感和韵律美.
陶瓷花瓶
19
行变化.
变化与统一
7
变化与统一
• 变化的作用: • (1) 使事物内部产生一定的差异性,产生活跃、运动、 新异的感觉(差异
感); • (2) 使形体具有动感,克服呆滞、沉闷感,重新唤起新鲜活泼的韵味。 • (3)过度的变化将导致造型零乱琐碎,造成视觉上不稳定、不统一感。
8
变化与统一
统一与变化的表现形式:
人美版九年级上册美术 1 形式美及其法则 课件 (共74张PPT)
![人美版九年级上册美术 1 形式美及其法则 课件 (共7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733fbb87f1922791688e88f.png)
《无名女郎》 克拉姆斯柯依 俄国
克 里 姆 特
《 生 命 中 的 三 个 阶 段 》 德 国
提 香
《 花 神 》 威 尼 斯
克 里 姆 特
《 生 与 死 》 德 国
波提切利 《维纳斯的诞生》
拉 斐 尔
《 草 地 上 的 圣 母 》 意 大 利
《武昌起义》这幅画是怎样运用虚实对比和明暗对比凸显主要形象的?
和谐(调和)—— 指审美对象各组成部分之间处于矛盾统一之间, 各个部分或因素之间相互协调,其可比因素存在某种共性,也就是 同一性、近似性或调和的配比关系。
对比与和谐是相对而言的,没有对比就没有和谐,它们是一对不可 分割的矛盾统一体。
寒江独钓 马远
马蒂斯 《肖像》法国
李海粟 《荷》
这件作品弱化背景中物象的对比和人 的衣服对比,而使穿着深颜色衣服的人 物凸显。人物白皙的面部在深色衣帽、 头发的对比衬托下更显突出。
比例——指事物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 数量关系 尺度——指标准、规范,其中包含体现事物本质特 征的美的规律 黄金分割率:1.618:1 人体基本比例
圆圈的中心点是肚 脐,而生殖器是正方形 的中心点。达芬奇指出: 人体颈部的宽度相等于 下巴骨到双眼的距离; 也相等于下巴骨到颚骨 的距离,如果把颈部的 宽度乘以15倍,就等于 整个人。把手掌用力张 开,大拇指指尖与小指 指尖间距离相等于脚板 的长度 (由脚丫到与脚 趾相连的地方)。
对称平衡所体现出来的都是一种平衡美,强调这种法则, 一方面是为了视觉上的平衡感,另一方面是人的心理总 是自觉的追求一种稳定而安全的感觉。
拉裴尔 西斯庭圣母
蒙特芳丹的回忆 柯罗
巴黎卢浮宫
想一想?这两幅绘画作 品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与共同之处?
美学概论第六章 美的形式与 形式美
![美学概论第六章 美的形式与 形式美](https://img.taocdn.com/s3/m/3ed8008fbe23482fb4da4cd3.png)
窃曲纹盖鼎
❖“在各个不同的作品 中,线条、色彩、以 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 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 系,激起我们的审美 情感。这种线、色的 关系和组合,这些审 美地感人的形式,我 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 ‘有意味的形式,’ 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 共同特征。”
科林斯柱式
多立克柱式 爱奥尼亚柱式 科斯林柱式
❖ 思考题
❖整齐(重复、一致):物体各个组成部分完全一样。条理、有秩 序,纯粹。
❖节奏: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事物运动 过程中表现出的均匀有规律的特性。自然界以及生命运动的基本性 质。
❖形式的组合规律:秩序
❖总体组合规律:多样统一 多样指整体中包含的各个部分在形式上 的区别和差异,统一指各个部分在形式上的某些共同特征以及它们 之间的某种关联、呼应、衬托的关系。
❖各部分之间的组合规律:对称、匀称、比例、均衡、反复、节奏 ❖对称:物体两边各部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 系。平衡、和谐、优美、庄重。
❖匀称:各部分搭配得都很合适。优美、和谐、安宁。
❖比例:各部分数量之间的具有对比关系。黄金分割比。内在联系、 有机统一的意味。
❖均衡:物体两边各部分不一样,但能够保持平衡。和谐、优美。
美学概论
第六章 美的形式与形式美
美的事物万万千千,色相音声的刺激,人把握世界,不可能拥 有无限,却可总结抽象,从现象获得规律,获得理性的满足。美 的规律,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形式美是美的规律的表现。
❖ 一 美的内容与形式
❖ 1、黑格尔:“内容非他,即形式之转化为内容;形式非他,即 内容之转化为形式。” 二者对立统一的关系。
亡……
月牙泉.
❖形 :点、线、面、体
❖点是集中、凝结,也是源泉、起始。 ❖画龙点睛”、“点如高山坠石”。
❖“在各个不同的作品 中,线条、色彩、以 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 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 系,激起我们的审美 情感。这种线、色的 关系和组合,这些审 美地感人的形式,我 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 ‘有意味的形式,’ 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 共同特征。”
科林斯柱式
多立克柱式 爱奥尼亚柱式 科斯林柱式
❖ 思考题
❖整齐(重复、一致):物体各个组成部分完全一样。条理、有秩 序,纯粹。
❖节奏: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事物运动 过程中表现出的均匀有规律的特性。自然界以及生命运动的基本性 质。
❖形式的组合规律:秩序
❖总体组合规律:多样统一 多样指整体中包含的各个部分在形式上 的区别和差异,统一指各个部分在形式上的某些共同特征以及它们 之间的某种关联、呼应、衬托的关系。
❖各部分之间的组合规律:对称、匀称、比例、均衡、反复、节奏 ❖对称:物体两边各部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 系。平衡、和谐、优美、庄重。
❖匀称:各部分搭配得都很合适。优美、和谐、安宁。
❖比例:各部分数量之间的具有对比关系。黄金分割比。内在联系、 有机统一的意味。
❖均衡:物体两边各部分不一样,但能够保持平衡。和谐、优美。
美学概论
第六章 美的形式与形式美
美的事物万万千千,色相音声的刺激,人把握世界,不可能拥 有无限,却可总结抽象,从现象获得规律,获得理性的满足。美 的规律,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形式美是美的规律的表现。
❖ 一 美的内容与形式
❖ 1、黑格尔:“内容非他,即形式之转化为内容;形式非他,即 内容之转化为形式。” 二者对立统一的关系。
亡……
月牙泉.
❖形 :点、线、面、体
❖点是集中、凝结,也是源泉、起始。 ❖画龙点睛”、“点如高山坠石”。
美育第四版美即生活课件《形式美的欣赏》
![美育第四版美即生活课件《形式美的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47448e5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1.png)
态、色彩、声音等。
• 美的内容和形式有怎样的关系呢?
• 美的内容和美的形式使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 美的形式依存于美的内容,但美的形式又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 • 在具体的审美对象中,美的内容和形式并不是处于同等地位,它们
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二、美的形式和形式美
• 形式美是从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由自然因素 (如形状、色彩、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整齐、对称、 比例、节奏、对比、多样统一等)构成的具有独立审美价 值的符号体系。
形式美的欣赏
内容概述
• 一、美的内容和形式 • 二、美的形式和形式美 • 三、形式美的构成因素 • 四、形式美育的意义
一、美的内容和形式
• 美的事物总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 美的内容是指美的事物所蕴含的社会内容,体现了人的
智慧、力量、思想、情感、理想、愿望等。 • 美的形式是指美的事物的具体的物质形式,如形体、状
比照
• 比照是各种对立因素相反相成,平衡统一。
第四节 形式美的意义
• 1.促进工业设计 • 2.促进艺术创作与欣赏 • 3.促进生活美化
促进工业设计
促进艺术创作与欣赏
促进生活美化
• -美的形式使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形态,是同审美对象的 内容紧密联系的。形式美则是从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抽 象出来共同的美。
三、形式美的构成因素
• 1.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材料 • 2.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材料的组合规律
1.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材料
• (1)形状 • (2)色彩 • (3)声音
1、形状
• 形状是物体存在的空间形式,是形式美中最直观的因素。 • 形状主要由线、面、体组成。
线条的表现形式
面
• 面是线的扩大,当线带有一定的宽度或经过旋转后就会 形成面。
• 美的内容和形式有怎样的关系呢?
• 美的内容和美的形式使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 美的形式依存于美的内容,但美的形式又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 • 在具体的审美对象中,美的内容和形式并不是处于同等地位,它们
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二、美的形式和形式美
• 形式美是从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由自然因素 (如形状、色彩、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整齐、对称、 比例、节奏、对比、多样统一等)构成的具有独立审美价 值的符号体系。
形式美的欣赏
内容概述
• 一、美的内容和形式 • 二、美的形式和形式美 • 三、形式美的构成因素 • 四、形式美育的意义
一、美的内容和形式
• 美的事物总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 美的内容是指美的事物所蕴含的社会内容,体现了人的
智慧、力量、思想、情感、理想、愿望等。 • 美的形式是指美的事物的具体的物质形式,如形体、状
比照
• 比照是各种对立因素相反相成,平衡统一。
第四节 形式美的意义
• 1.促进工业设计 • 2.促进艺术创作与欣赏 • 3.促进生活美化
促进工业设计
促进艺术创作与欣赏
促进生活美化
• -美的形式使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形态,是同审美对象的 内容紧密联系的。形式美则是从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抽 象出来共同的美。
三、形式美的构成因素
• 1.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材料 • 2.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材料的组合规律
1.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材料
• (1)形状 • (2)色彩 • (3)声音
1、形状
• 形状是物体存在的空间形式,是形式美中最直观的因素。 • 形状主要由线、面、体组成。
线条的表现形式
面
• 面是线的扩大,当线带有一定的宽度或经过旋转后就会 形成面。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PPT精品文档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PPT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41cb0305ef7ba0d4b733b6b.png)
2021/4/25
8
2021/4/25
9
对比与调和
❖ 对比,指差异明显强烈的视觉造型因素,甚 至互相处于相反关系即对立关系的视觉造型 因素的并置。
对比是最常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并广泛应 用于各艺术媒体。如舞蹈中的动与静;音乐中的强 与弱;绘画中的冷与暖;建筑中的开与合等。平面 构成中形成的对比因素有形状、色彩、质感、空间、 动静等。
具有轻快感
具有俊俏感
具有向上感
30
2021/4/25
在大空间里赏景 会有雄伟、壮观 之感
31
在习惯大小的
空间里赏景会
2021/4/2感5 到自然、舒
32
适
2021/4/25
在小于习惯尺度空间里有亲切、趣味感
33
2021/4/25
34
雕塑体积与体育馆的规模相协调
2021/4/25
小桥不足一米半,与小溪相称
2021/4/25
10
大小的对比
疏密的对比
2021/4/25
11
空间的对比
❖ 调和,差异明显强烈的视觉造型因素经过调 整而达到整体上的协调和统一即为调和。
调和和对比是一种本质上的差异的整体。没有对比,调 和无从谈起。对比是制造矛盾的手段,调和是解决矛盾的方 法。对比产生多样变化,调和产生多样统一。它是“对立与 统一规律”在平面构成中的具体体现。
❖ “轴对称”以直线划分某图形,其两边部分 完全相同。
❖ “中心对称”指某图形通过中心点任引一直 线,能把此图形分为完全相同的两部分。
2021/4/25
37
❖ 均衡是指相对于对称性而产生的非对称性的 视觉平衡或者叫心理平衡的一种等量不等形 的力的平衡状态,在平面构成中,这种心理 平衡的形式美感需要在构成实践中不断得到 培养和提高。
形式美的规律PPT课件
![形式美的规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347e021ed9ad51f01df262.png)
天安门广场群体布局
由于功能要求不同,各幢建筑不可能设计成完全堆成 的形式,但为了保持庄严的气氛,沿轴线两侧却基本 上保持了均衡。
03
形
式
美 的
04
规
对比与微差
律
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各个要素除了按照一定秩序结合在一起外,必然还有各种差异, 对比与微差所指的是这种差异性。对比指显著的差异,微差指不显著的差异。就形式美 来讲,这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的。对比可以借相互之间烘托,陪衬而突出各自的特点以求 的变化,微差可以借彼此之间的连续性以求的协调,只有把这两者巧妙结合,才能获得 统一性。
大的随意性。
盖里自住宅
该建筑力图表现他所追求的不完美,未完结的的建筑观念——人口处设置像临时用的木栅栏, 缺乏安全感的波形铁板,仿佛给人踩踏了的前门,好像随时会从屋顶上滚落下来的箱体,这 一切都造成了一种不完美,残缺的形象。
01
美的定义: 统
一
1.美在客观说:这种理论最初注重美的自然属性研究,发现了有关和谐,比例,对称,多样统一等美的外观形
式法则,后来侧重于社会美的研究,对美与生活的关系等问题有精辟的论述。代表人物狄德罗。
美
2.美在主观说:这种理论认为美是人的意识,情感活动的产物或外射表现,这种理论在审美意识,审美心理,
01
统一美
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 种共同的本质属性。
01
统 一 美
什么是美?
01
1
统
一
美
5
2
3
4
6
7
8
9
1 0
01
1
统 一 美
5
2
3
6
7
9
1 0
美的形式与形式美 美学PPT课件
![美的形式与形式美 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bfc781ba1aa8114431d9fd.png)
2、美的形式也离不开美的内容,内容发展变化 了,形式也要随之发展变化。
3、美的形式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形式的优劣 影响 以至制约着内容的表达。
4、美的内容与形式可以互相转化。
.
2
第二节 形式美的构成
一、形式美的概念
广义:指美的事物的外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 审美特性,因而,形式美表现为具体的美的 形式。
.
20
(四)节奏韵律
节奏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有秩序的连续。 在艺术活动中,节奏表现得更为明显,节 奏是音乐、舞蹈和诗歌的共同具有的要素。 音乐的节奏表现为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 舞蹈的节奏表现为形体动作的变化,诗歌 的节奏表现为音韵的律动。节奏还表现在 自然事物中,譬如寒暑易接、四时代序是 时令的节奏;高山低谷,岭脉蜿蜒,这是 地壳的节奏。
(一)整齐一律
指同一形状、同一色彩、同一声 音的反复出现而无变化。这是最初级 的形式美构成规律。如蔚蓝的天空, 碧绿的湖面(色彩的整齐美);农民 插秧左右前后各成行(形状的整齐 美)。整齐一律,能体现事物井然有 序,并表示出一定的气势,给人规范 和庄重感,但因为缺少变化而显得单 调和呆板。
.
16
(二)比例匀称
比例指一个事物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 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我们平时所说的“匀 称”就包含了一定的比例关系。什么样的 比例才能引起人的美感呢?那就是毕达哥 拉斯发现的“黄金分割比”。即宽与长的 比为a:b=(a+b):a。实际上大约五比三。一 般书籍、报纸都采用这种比例。突出的比 例失调,便会产生畸形。
.
17
.
4
(一)色彩:
色彩是各种物体因吸收和反射光亮的 不同而出现的红、橙、黄、绿、青、蓝、 紫等颜色现象。它是形式美的重要构成因 素。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 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形式美的主要法则(基本组合规律)教学课件
![形式美的主要法则(基本组合规律)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aa3b92d0d233d4b14e695c.png)
• (2)杆秤式均衡:
• 也叫不规则的均衡,被我国画家潘天寿称之为 “得势的均衡”, “大的、重的东西,可放靠近 支点的地方,而小的、轻的东西,可放离支点较 远的地方。此理亦即平衡。这种平衡不是靠相等 的重量得到的,而是靠不等的距离得到的。”也 有人将此称为“代替的对称” ,因其隐含着对 称的原则。 • 古希腊雕塑家坡留克来妥斯所写的《 法则》 , 书中谈到人的最优美的站立姿势应该是把全身的 重心落在一条腿上,使另一条腿放松,这样为了 保持人体重心的稳定,整个身体就自然而然地形 成了一个“S”形转折。
(一)齐一与参差 (整齐一律) (二)对称与均衡 (三)调和与对比 (四)比例与尺度 (比例与匀称) (五)节奏与韵律 (六)多样与统一
(一)齐一与参差
• 齐一,又称整齐 一律、单纯齐一, 即各种形式材料 按大致相同的方 式排列形成单纯 的反复。
整齐一律Βιβλιοθήκη • 整齐• 整齐包括单一、秩序、节奏三个方面。 • ( 1 )单一:指事物的单纯一致。 • 可以是颜色的单纯一致,可以是形状的单纯一致,也 可以是声音的单纯一致。颜色的单一,如皑皑白雪覆 盖原野,到处银装素裹;形状的单一,如公路两旁的 护道树、战士们整齐的队列;声音的单一,如寂静无 声、战士们行进中的步伐声、泉水叮咚声、溪流潺潺 声等。 • ( 2 )秩序:指事物之间的井然有序。 • 单一也是一种最简单的秩序。自然界中,生态平衡是 一种秩序,宇宙星系的运动也是一种秩序。人类社会 中,小到家庭和睦、大到世界和平,都蕴涵着大大小 小、各种各样的秩序。艺术中的秩序是现实中典型秩 序的反映,艺术本身的一些形式因素也是有秩序的。
• ② 节奏变化:指造型元素如线条、形状、色彩、材 质可以利用渐变韵律、交错韵律、起伏韵律,使统一 的整体中出现不同的变化。 • 这种“整齐中的变化”正如英国艺术理论家荷迦兹所 说,“是一种有组织的变化”,也是被英国经验主义 哲学家、美学家柏克所称的“渐次的变化”,它们可 以产生美。 • 这种变化每时每刻都在变换着方向,在人眼前通过不 断地偏离而发生变化,但却很难确定一个点作为这种 偏离的起点或终点。
美的内容形式和形式美优质课件
![美的内容形式和形式美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e2c25b336c1eb91a375daf.png)
• (三)美的形式与形式美
• 1、二者的区别 • ① 内容不同: • 美的形式(指事物借以表现自己审美价值的外部特 点),体现合规律性(合乎客观事物自身正常发展的 规律)、合目的性(符合人类生存的需要)的本质内 容的那种自由的感性形式,即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感 性形式,表现的是事物本身的美的内容,是个别的、 具体的、确定的;而形式美(指在构成事物的物质材 料的外在自然属性及其组合关系中显示出来的审美特 性)所体现的是形式本身所包含的内容,是概括的、 朦胧的、宽泛的。 • ② 存在方式不同: • 美的形式是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美的感性外观 形态,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不是独立的审美对象; 形式美则是独立存在的审美对象,具有独立的审美特 性。
• ② 形式美的组合规律必须与感性材料紧密结 合才有审美价值: • 如调和与对比,可以是色彩的调和与对比、 声音的调和与对比或形状的调和与对比。 • ③ 指局部与整体的和谐统一: • 整体中所包含的各个部分相互关联,呼应衬 托,局部服从整体,次要服从主要,各种形 式要素融合成一体。 • 形式美的整体性既是客观事物形式整体性的 概括反应,也符合人的审美知觉的整体性特 征。
装饰性
• (二)形式美的抽象性
• 形式美虽然感性、具体,却是生活形象的高度概括, 是“抽象的具象”,这就是形式美的抽象性。 • 形式美独立地成为人们的欣赏对象,是经历了一个从 美的形式逐渐脱离美的内容而独立的发展过程。在这 个过程中,人们在头脑里形成了某种特殊的形式感, 这种形式感又反过来促使形式的特性和规律摆脱具体 的内容,而获得更自由的表现,从而使事物的形式逐 渐演变为抽象形式,走向图案化、格律化、规范化。 原来属于具体事物的形式,变成了单纯的线、色、形 等形式元素的有规律的组合。 • 如半坡遗址中的刻画符号,最初可能是某种象形的图 案,后来逐渐成了一种文字性的记事表义的抽象符号。 抽象性特征使形式美感具有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形式美法则ppt课件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形式美法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8b1b321ed9ad51f11df217.png)
91
不同形状的体和不同程度的量给人的视觉感受是截 然不同的。
92
量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物理的量:是指形态的大小、多少、轻重等。 2、心理的量:是充满生命力的形体其内在的运动变化在 人们头脑中的反应。 二者之间的联系: 由心理的量表现出来的力度感、重量感和结实感,是通过 形体的气韵和精神构成的一种分量,来作用于人类视知觉 的。心理的量主要强调心理的感受,而不是对象的实际物 理重量。
16
3.点立体的作用 (1)通过集聚视线而产生心理张力 (2)引人注意、紧缩空间 (3)产生节奏感和运动感,同时产生空间深
远感,能加强空间变化,起到扩大空间的 效果
17
泰国Ango灯具创意设计
18
1. 秩序规则,集聚排列的点产生线和方 向的效果.
.
19
.
20
2. 面的交界处、顶角产生的点.点虽小,但它通过位置的变化,则可以 产生不同的感觉,变成对整体具有强烈影响的布局。
104
105
4、速度感的表现:有活力、潇洒、流畅 具有现代感和生命力
106
• 空间感 • 在这里主要指空间给人的心理感觉。这种空间心理感觉是
来自于形体向周围的扩张而产生的。
107
深度感的表现
深度感属于心理的深度,即创造使人的心理的远近感受 比物体之间的位置更深的深度。
深度感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
85
86
87
88
89
第二节 立体形态感觉
构成训练既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又注重感觉的 培养,因为感觉或直观的判断力是影响作品优劣的关 键。在立体构成中感觉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认知形态的 本质——力感的表现。
力感表现的主要要素有:体量、生命力、进深感 和色彩感。
不同形状的体和不同程度的量给人的视觉感受是截 然不同的。
92
量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物理的量:是指形态的大小、多少、轻重等。 2、心理的量:是充满生命力的形体其内在的运动变化在 人们头脑中的反应。 二者之间的联系: 由心理的量表现出来的力度感、重量感和结实感,是通过 形体的气韵和精神构成的一种分量,来作用于人类视知觉 的。心理的量主要强调心理的感受,而不是对象的实际物 理重量。
16
3.点立体的作用 (1)通过集聚视线而产生心理张力 (2)引人注意、紧缩空间 (3)产生节奏感和运动感,同时产生空间深
远感,能加强空间变化,起到扩大空间的 效果
17
泰国Ango灯具创意设计
18
1. 秩序规则,集聚排列的点产生线和方 向的效果.
.
19
.
20
2. 面的交界处、顶角产生的点.点虽小,但它通过位置的变化,则可以 产生不同的感觉,变成对整体具有强烈影响的布局。
104
105
4、速度感的表现:有活力、潇洒、流畅 具有现代感和生命力
106
• 空间感 • 在这里主要指空间给人的心理感觉。这种空间心理感觉是
来自于形体向周围的扩张而产生的。
107
深度感的表现
深度感属于心理的深度,即创造使人的心理的远近感受 比物体之间的位置更深的深度。
深度感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
85
86
87
88
89
第二节 立体形态感觉
构成训练既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又注重感觉的 培养,因为感觉或直观的判断力是影响作品优劣的关 键。在立体构成中感觉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认知形态的 本质——力感的表现。
力感表现的主要要素有:体量、生命力、进深感 和色彩感。
形式美法则ppt课件
![形式美法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f55a347fd5360cba1adb9f.png)
22
韵律 韵律本来是指诗歌的声韵和格律,主要包括:音的高
低,轻重,长短的组合,音节和停顿的数目及位置。 平面构成中的韵律是节奏有规律的变化和重复产生的
一种情调。在视觉艺术中,韵律是指整体的气势和感觉, 在构成设计中,形态轮廓和空间组织总的看起来起伏变化, 流畅但不平铺直叙就是韵律了。节奏和韵律在设计中可以 达到这样的效果,整体上和谐富于变化,可以使画面内容 分别得以强调,但总体上统一。将音乐的感受运用到平面 中,是视觉有跳动和流畅的愉悦感。
16
3.对比与调和 对比与调和反映了矛盾的两种状态。调和是在差异中
趋向同,对比是在差异中趋向异。
对比
对比是指在同一画面中,形与形之间,色与色之间以 及图形与背景之间由性质相同的因素产生的一种比较状态, 进而形成的一种紧张感,刺激感,强调不同元素的个性特 点,把不同的元素组合在一起,通过比较,使每个元素的 特点更加突出,形成更为明显的对比效果,这就是对比的 目的所在。
对比的本质在于强调元素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前提就 是变化,通过变化可以使自身的特点进一步加强,没有变 化的对比,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缺乏美的享受,如果变 化太多,对比因素过于强烈,画面同样会让人感到眼花缭 乱,无所适从。
17
对比的主要特点是应用异质 元素,造成画面强烈的紧张感, 从而吸引人的视线,对比使画面 产生变化,增加造型的主动性和 趣味性,是画面组织中的重要方 法。对比把没得事物中有明显差 异的两种或多种因素相互结合, 在互相映衬和对照中使各自的特 征更加突出。
多个渐变的基本形或骨格在同一画面中会变现出渐变 韵律的美感。 3变异韵律
在单一造型元素重复出现的韵律构成中,插入截然不 同的新元素,产生具有强烈视觉效果的构成形式。
24
韵律 韵律本来是指诗歌的声韵和格律,主要包括:音的高
低,轻重,长短的组合,音节和停顿的数目及位置。 平面构成中的韵律是节奏有规律的变化和重复产生的
一种情调。在视觉艺术中,韵律是指整体的气势和感觉, 在构成设计中,形态轮廓和空间组织总的看起来起伏变化, 流畅但不平铺直叙就是韵律了。节奏和韵律在设计中可以 达到这样的效果,整体上和谐富于变化,可以使画面内容 分别得以强调,但总体上统一。将音乐的感受运用到平面 中,是视觉有跳动和流畅的愉悦感。
16
3.对比与调和 对比与调和反映了矛盾的两种状态。调和是在差异中
趋向同,对比是在差异中趋向异。
对比
对比是指在同一画面中,形与形之间,色与色之间以 及图形与背景之间由性质相同的因素产生的一种比较状态, 进而形成的一种紧张感,刺激感,强调不同元素的个性特 点,把不同的元素组合在一起,通过比较,使每个元素的 特点更加突出,形成更为明显的对比效果,这就是对比的 目的所在。
对比的本质在于强调元素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前提就 是变化,通过变化可以使自身的特点进一步加强,没有变 化的对比,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缺乏美的享受,如果变 化太多,对比因素过于强烈,画面同样会让人感到眼花缭 乱,无所适从。
17
对比的主要特点是应用异质 元素,造成画面强烈的紧张感, 从而吸引人的视线,对比使画面 产生变化,增加造型的主动性和 趣味性,是画面组织中的重要方 法。对比把没得事物中有明显差 异的两种或多种因素相互结合, 在互相映衬和对照中使各自的特 征更加突出。
多个渐变的基本形或骨格在同一画面中会变现出渐变 韵律的美感。 3变异韵律
在单一造型元素重复出现的韵律构成中,插入截然不 同的新元素,产生具有强烈视觉效果的构成形式。
24
美的形态之形式美教学课件
![美的形态之形式美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f367f5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6.png)
• B、黄金分割:一条线段分为长短 两部分,长与短之比,正好等于 全长与长之比,也叫“中外比”, 比值为1.618:1
《崇拜耶稣》
• 古代绘画大师大都遵循“黄金分 割律”作画。黄金分割律在构图 中被用来划分画面和安排视觉中 心点。画面中理想的分割线需要 按下列公式寻找:用0.618 乘以 画布的宽,就能得到竖向分割线, 用0.618乘以画布的高,就能得到 横向分割线。用上述方法共能得 到四条分割线,同样也得到四个 交叉点。这四个交叉点常被画家 用来安排画面的主要物象,使之 形成视觉中心点。如西班牙画家 委拉斯开兹的《崇拜耶稣》,其 中小耶稣的头部正好处在黄金分 割线的一个交叉点上
间恰当的数量关系。匀称是指一个事物各个部分比例 恰当的状态。匀称本身也包含了一定的比例关系。
• 比例中的数量关系主要是事物各部分之间的长度、面 积等,通过大小、长短、轻重等质与量的差异显示出 来。如不同线条之间的长度比;不同色彩之间的面积 比;不同形体之间的体积比
• 比例合乎常规的事物就具有适度和谐的形式美;反之, 比例失调,就会造成畸形。
形状,实际上是一个面。点可以组成线、面。点、线、 面的有机组合构成体。
B、线条的重要性:指线条作为形体构成的基本符号而 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线条美是一切造型美的基础, 可以说线条是形体造型中形式美的基本符号。
直线——坚硬、平衡、力量
曲线——柔和流畅、灵活多变,动态感
折线——突转、断续、变向
• 吴带当风:中国画术语。是对吴道子人物画风格的概述。 吴道子(约686-760)是盛唐最杰出的画家,在宗教画上成就突出。在用
①整齐一律:是指各种物质材料的感性因素 按相同的方式组合而形成量的关系的重复一 致、整齐划一,即同一种形状、同一种色彩、 同一种音响整齐重复出现而无明显的差异和 对立。——单纯感、庄重感、规整感、气势 (单调、呆板、沉闷)
2形式美法则PPT课件
![2形式美法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3c98f3e518964bce847c98.png)
五、尺度与比例
• (一)尺度的法则 • 1.与使用者相适宜的身体尺度法 • 2.与空间景观相协调的环境尺度法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四、节奏与韵律
• (一)节奏的法则 • 园林的节奏是指构成园林空间的诸形式要素有规
律的重复,而这些形式要素在形状、尺寸等方面 又基本相同或相近。
• (二)韵律的法则
• 园林的韵律是指园林形式要素有序的变化,这些 特定的形式要素在形状上大致相同或相近,而其 他形式特性如色彩、尺寸上则有一定变化。律 • 4.交错韵律
• (二)变化的法则 • 1.在统一的基础上进行变化 • 2.必须适应功能要求 • 3.遵循美的法则
二、对称与均衡
• (一)对称的法则 • 轴对称 • 旋转对称
• (二)均衡的法则
• 均衡是指两个或以上不同的单元形在一种内在张 力的作用下,能够使视觉达到某种平衡的构图形 式。
• 1.对称均衡 • 2.不对称均衡
第二章 形式美法则
第一节 形式美的概念
• 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 彩、形体、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 齐、节奏、同异等)所呈现的审美特性。
一、形式与内容
• 形式是内容的存在方式,内容是形式的决定方式。
二、形式美
• 形式美主要表现为事物在形式结构上的对比、对 称、比例、主次、虚实、均衡、和谐、多样统一、 黄金分割等。
第三讲形式美PPT课件
![第三讲形式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090ae2ad02de80d4d840f3.png)
个人化的色彩:
高庄《失败是蓝色的》,雨果:艺术是蓝色的。
兰波《彩色十四行诗》“我发明了元音的色彩!— —A黑E白I红O蓝U绿”
集体的文化象征:
北黑水恐羽智
中黄土思宫信
西白金忧商义
东蓝木恕角仁
南红火喜徵礼
*
12
凡高的《向日葵》和《阿尔的卧室》
*
13
毕加索的蓝色 时期
*
14
帕斯图罗[Michael Pastoureau] 《蓝色:一个颜色的历史》
(Blue,The history of a colour)
古希腊,蓝色既丑恶又野蛮 中世纪,蓝色与圣母玛利亚与教堂装饰 12世纪,蓝色是君王之色 18世纪法国大革命赋予蓝色以自由,军
服多为蓝色 蓝色是浪漫之色 蓝色牛仔裤, 宇宙所见的地球为蓝色
*
15
色彩的等级象征
唐《通典》贞观四年:“三品以上服紫, 四品、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以绿, 八品、九品以青。妇人从夫色,仍通服 黄。”
斜线如闪电划过天际,象征兴奋、迅速、骚乱、不 稳定、动感。
帕克:水平线传达一种恬静的情感,垂直线表示庄
严、高贵、向往,扭曲线表示冲突与激烈,弯曲的
线条则带有柔软、肉感与* 鲜嫩的性质。
21
*
22
分与合
*
23
*
24
线
曲线: 软和、低声、细语、柔情、优美、柔和、动感,
蛇形线、波浪线、 扭曲线:
*
16
2.线与形
点(point):
最小的视觉元素,组成线和形,可以产生 疏密和明暗效果。
一个点有吸收视线的收敛效果,成为画面
中心;两个点是不稳定的;3、5、7个点 形成视觉平衡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踏飞燕(东汉)
最新 PPT
最新 PPT
最新 PPT
最新 PPT
最新 PPT
• (三)调和对比 调和是在变化中趋向于统一,对比则在变化中趋于差异,它
们都显现了矛盾运动的两种状态。具体来说,在调和中,各种形 式因素基本上保持同一格调、同一基色,没有明显的差异。色彩 中具有同一色相的同类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蓝、 蓝与青、青与紫、紫与红等,就是调和色;同一色彩中浓淡、深 浅的层次变化,也属于调和。此外还有音乐中的和声,声乐中的 二重唱、四重唱。由于调和能给人以协调、融合、宁静之感,属 于阴柔之美,所以在一些供人休息和需要安静的场所,物品的选 择和环境设计往往偏于调和的形式美。
对比是把两种相互差异的形式因素并列在一起,其反差性大, 跳跃性强。如色彩的冷与暖,光线的明与暗,体积的大与小,声 音的高与低、强与弱,等等。不同的色、形、声等因素,在质、 量、空间、时间等方面都可以形成强烈的对比。“接天莲叶无穷 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色彩对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形体对比;“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是声音对比。通常,对比给人以鲜明、醒目、振奋 之美,一般属于阳刚之美。广告、产品包装以及娱乐场所或商业 服务行业常采用这种形式美。
衬托中心的作用,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应
用广泛。天安门前的华表与金水桥、故
宫的角楼等建筑的对称布局,以及中式
客厅的摆设、日用品的设计等,都有着
对称的形式美。
最新 PPT
黑像式运水壶(古希腊)
最新
对称的美
PPT
• 均衡是对称的变体,即处于中轴线两侧的形体并不完全 等同,只是大小、虚实、轻重、粗细、分量大体相当。 较之对称,均衡显示了变化,在静中趋向于动,给人以 自由、活泼的感受。绘画、雕塑、建筑等造型艺术中常 有采用。中国书画家便经常用题字和钤印来调整、实现 作品画(字)面的均衡。东汉铜雕《马踏飞燕》,马的 三条腿都腾空而起,只有一条后腿踏在一只飞燕背上, 由于飞马的倾斜角度和前后身体的重量比例均衡,因而 在充满动感之际,又有一种均衡感。其他如盆景、插花、 室内布置等设计中,也常常利用这种形式美规律。
整齐一律的形式美常被应用于商品造型、工 艺美术品和公共建筑中。它虽然简单,但如果运 用不当,也会给人呆板最新、PPT单调之感。
最新 PPT
最新 PPT
最新 PPT
最新 PPT
反复最新的P整PT齐
(二)对称均衡
作为一种体现了事物各部分间组合
关系的最普遍法则,对称有两种形式:
线对称和点对称。前者是以一条线为中
最新 PPT
意大利 达·芬奇《蒙娜丽莎》
最新 PPT
• (五)节奏韵律 节奏是指事物在运动过程中有秩序、有规律的反复。构 成节奏有两层变化关系:一是时间上的间隔与连续所产 生的变化过程,二是力量的强弱变化。这两种变化有规 律地组合起来,并加以反复交替,便形成节奏。在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着节奏现象。日出日落、月 圆月缺、寒来暑往、潮起潮落等,是自然的节奏;日作 夜眠、一张一弛、一日三餐、起居有序,则体现了生活 的节奏。 韵律比节奏内涵丰富,它在节奏基础上形成,并被 赋予了一定的情调,呈现出特有的韵味和情趣,是一种 富有情感色彩的节奏。中国古典诗词的押韵、平仄、对 仗,构成了诗的韵律,欣赏者要反复吟诵、潜心品味, 才能得其“韵外之致”。
• 各部分之间的组合规律:匀称和比例、对称与均 衡、反复与节奏。
• 总体组合规律:和谐——多样的统一,包括对比 与调和;不和谐的和谐最新;PPT不统一的统一等。
• (一)整齐一律 又称单纯齐一,是人类最早发现、也是最简
单的形式美。它由各种物质材料按相同方式排列 所形成,其中没有明显的差异和对立因素,使人 产生的是一种明净、纯洁、一致的感受。单一的 色调,如蔚蓝的天空,碧绿的大海,皑皑的白雪; 或整齐划一的行止,像仪仗队和集体舞蹈中横竖 成行、方阵相同、步伐一律的队列;或简单的几 何形体,如长短高矮相等的建筑物规格等,都属 于这种形式美。同一形式连续出现的“反复”, 也属于“整齐”范畴,如连续重复的花边纹饰, 就给人一种单纯的节奏感和秩序感。
第三章
形式美的构成
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材料的组合规律
最新 PPT
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材料的组合规律
• 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材料(色、形、声),必须按 照一定的组合规律组织起来,才会具有一定的审 美特性。因此,我们可以说,合乎一定规律组织 起来的形式并不一定都有形式美,但是美的形式 则必定是合乎一定规律的。
• 物质材料的组合规律分为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 及总体组合关系两方面。
最新 PPT
调 和
最新 PPT
最新 PPT
最新 PPT
最新 PPT
最新 PPT
最新 PPT
• (四)比例匀称 比例是指事物形式因素中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合
乎一定的数量关系;匀称则指一事物各部分之间合乎一定比例关 系或比例恰当。它们是一切形体造型的普遍法则,也是人们对形 式因素最基本的认识之一。匀称的比例关系使形象更加严整和谐, 比例失调就会出现畸形——形式上的丑。所以,中国画很讲究这 种比例和匀称,画人物有头与身长“立七、坐五、盘三半”的比 例关系,画人物面部有“五配三匀”的比例关系,画山水则有 “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布局比例。而西方学者更对什么 样的比例才是美的作过精确分析。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曾认为“黄 金分割比例”最美,即大小(长宽)之比应相当于大小(长宽) 之和与大(长)者之间的比例;其公式为a :b=(a+b) :a ,用 数字表示则为1:0.618或大约五比三。由于这一“黄金分割”比 例关系是人们最常见的一种合理比例关系,所以它在历史上曾被 许多艺术家运用于创作之中,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各个 部分就是按这一比例绘制的。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品,如报纸、 图书、邮票、照片等,也大都采用这一比例。
轴,左右或上下两侧均等;后者则以一
个点为中心,不同图形按一定角度在点
的周围旋转排列,形成放射状的对称图
形。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生物形体结构
都是对称的,如人的眼睛、耳朵、四肢
的对称,动物的角、翼、腿的对称,植
物叶、脉的对称。由于对称保持了整齐
一律的长处,同时避免了完全重复的呆
Hale Waihona Puke 板,既显得庄重、安稳之感,又起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