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_ppt

合集下载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PPT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PPT

• 提示: (1)特点:航空航天领域成就突出, 世界领先。
• (2)原因: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为科技 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党和政府的 正确决策,一系列科技发展计划和战略的 实施;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科技工 作者的艰辛努力和奉献精神等。
• 2.[学思之窗](教材P93)你怎样理解邓小平的这 段话?
•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做出的发展重大科 学科技的战略性举措有哪些?
• 精讲: (1)建国初期:建立科研机构,组织 科研队伍;实施“两弹一星”战略;制订科技 发展规划(如863计划,星火计划等)。
• (2)改革开放后: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邓小平重申“科技是生产力”的论断;1985年 中共中央做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 定》,极大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1995年, 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要求进一步发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 (3)科技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 展和进步,也显露出其某些负面效应。
•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标下历史学习的重要手段, 读下框内的文字材料,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 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 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 发达的标志。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 C.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
• D.中国首枚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成功
• 解析: 正确解读图片,图片显示的是东方红 卫星发射的纪念烟标。
• 答案: B
•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1905 年 爱 因 斯 坦 发 表 《 论 动 体 的 电 动 力 学》,为物理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 化。为纪念这一成果诞生100周年,2005年 被定为世界物理年。

高中历史必修三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三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

科技投入的增加
政府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支持基 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等多方 面的研究。
人工智能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广泛应 用,在医疗、金融、交通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推动人工智能技 术在各个行业的落地应用。
科技创新体系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资源、 创新环境和创新政策等多个方面。
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包括需求驱动、 问题导向、协同创新和开放共享等多个方 面。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意 义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有助于引 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促进国际合作和共同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三建 国以来的重大科技 成就课件
目录
• 建国初期的科技成就 • 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成就 • 新时代的科技成就 • 科技成就的影响与意义
01
建国初期的科技成就
科技体制建立
1949年,成立中国 科学院,负责组织领 导全国的科研工作。
1958年,成立国家 科学技术委员会,加 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科技创新体系概述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体系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 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支撑,市场为导 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提升国家核心竞 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构成
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增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科技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增进国际友谊,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引领未来发展方向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共49张PPT)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共49张PPT)

人。”
钱学森
③卫星技术
1970年,我国第 一颗人造地球 卫星“东方红 一号”成功发 射。
意义: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第一篇章
我们的成就
术三 中 1、1992年: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 的个 国 国掌 成 2、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 家 握 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为 载世 4、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人界 航上 天
成就一:强大的国防科技——“两弹一星”
第一篇章
我们的成就
成就二:开创“太空新时代”的载人航天技术
1、1992年: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 2、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 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4、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5、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6、2011年11月15日:“神舟八号”发射成功 7、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发射成功
④为了打破美苏对我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 增强国防力量。 目的
3、两弹一星”成果:
①核科学
中国 “两弹元 两弹元勋-邓稼先(1924-1986年)
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 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 邓稼先是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 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毅然舍弃国外优厚的待 遇,回国甘当无名英雄,默默奋斗了数十年。他在中国核 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最后 因受核辐射严重伤害、全身大出血而病逝,年仅61岁。 直到他去世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他的遗言是: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死而无憾”。 功,打破美、苏的核垄断;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共34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共34张PPT)

中国二炮部队地地导弹
中国各种导弹
中国导弹部队
中国新型的中远程地空导弹
中国发射地空导弹
中国发射洲际导弹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 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 发射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一号”重量173 公斤,比苏联(83.6公 斤)、美国(8.2公斤)、法 国(38公斤)、日本(9.4 公斤)等国的第一颗人造 卫星重量总和还要重。 卫星的跟踪手段、信号 传递方式、星上温控系 统也都超过了其它国家 第一颗卫星的水平。
钱学森(1911-2009),浙江杭州人,世界著
名火箭专家,中国工程控制论专家。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 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获硕士学位后 转入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1938年获博士学位,后从事火 箭导弹研究。1945年美国国防部和空军部颁布给他“国际 服务优等勋章”1946年回国省亲。1947-1955年任麻省理 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1951年4月26日在麦 卡斯主义的反共浪潮席卷美国情况下,美国司法部以“共 产党嫌疑”的罪名判决钱学森驱逐出境,但并未立即执行, 1955年8月5日钱学森才获准离境。 1956年最先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极为重 要的实施方案。他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 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 “两弹一星”(原子弹、 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
的人民政权;
②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④打破大国武力威胁、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力 量。
一、 “两弹一星”
2、目的:
①直接目的:打破美苏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 垄断; ②根本目的: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为社 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建国后的科技发展PPT课件

建国后的科技发展PPT课件

次的计算机
B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D .原子弹爆炸成功
B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3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l号 C.中国成功发射“神州”5号 D.中国首枚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成功
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嫦娥一号”奔月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千年 梦想,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右 图是“嫦娥一号”传回的月球三维照片,标志着 我国绕月探测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关于我国航天 事业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现在的“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 地球卫星 B、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1970年,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 入航天时代 D、2003年神州5号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 第一人

饿问题
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
20世 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 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纪末
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
和健康作出了贡献

算 1983 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号” 居世界前列,加速

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技 术
1993 巨型计算机“银河- Ⅱ

神舟十号飞船 (2013年)
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
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加

1964 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PPT 20页)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PPT 20页)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一、科技发展战略
1、建国初期——迅速发展 建国初期 迅速发展
建立科研机构 机构——1949年成立中科院。 1949年成立中科院。 ①建立科研机构 1949年成立中科院 制定科技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以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 ②制定科技发展规划 以原子能、 为重点。 等为重点。
秦 山 核 电 站 内 部
核 电 站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②火箭和导弹技术
长 征 火 箭 大 家 族 1960年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发射成功。 1960年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1960年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1960年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年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1964年独立研制的中近程导弹发射 年独立研制的中近程导弹 1964年独立研制的中近程导弹发射 成功。 成功。 钱学森 1966年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 1966年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 发射成功 著名火箭专家, 著名火箭专家, 1970年中远程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年中远程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1970年中远程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长期担任火箭导 1970年 长征一号” 1970年4月,用“长征一号”运载火 弹和航天器研制 的技术领导职务, 箭成功地发射“东方红1 箭成功地发射“东方红1号”人造卫 的技术领导职务, 对中国火箭导弹 星。 和航天事业和发 1971年我国研制的 年我国研制的第一枚洲际导弹 1971年我国研制的第一枚洲际导弹 展作出了重大贡 首次飞行成功。 首次飞行成功。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献。 来自
1975年 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1975年,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 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79年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 1979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 船的国家。 船的国家。 1982年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 1982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从潜艇水下发 射战略导弹技术的国家; 射战略导弹技术的国家; 从“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至2001年,中国研制并 东方红1 成功发射至2001年 2001 发射了15 类型、50余颗人造地球卫星, 15种 发射了15种类型、50余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率达90%以上。 90%以上 率达90%以上。 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 2001年 中国成功研制了12 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了12 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70多 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70多颗国内 外卫星送入太空。 外卫星送入太空。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课件(共21张PPT)
能力
用核技术为国民提 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建成
供电力
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 弹试验成功
我国国防力量进一 步加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五个发射卫星的国
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家,开始进入航天
时代
“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 航员杨利伟成功升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三个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的国家
2、建国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材料一:中华民族曾经缔 造出遥遥领先于世界的四 大发明,然而16世纪之后, 中国科技发展却逐渐落后 于世界,尤其是1840年以 后,尽管近代中国的仁人 志士百般努力将现代科学 引入中国,近代中国科技 仍然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 水平。新中国成立后,我 国的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 的发展。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3、科技的发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材料一: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材料二: 如果60年代
的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 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他培 育的杂交水稻自推广种植以来,已
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 氢弹,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 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
6、20世纪80年代,我国为促进科技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不包括
A.制定“863计划” B.制定是“星火计划” C.制定“火炬计划”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我国国防力量进一 步加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五个发射卫星的国
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家,开始进入航天
时代
“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 航员杨利伟成功升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三个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的国家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在中国首次实现
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 的全合成,开辟了人 工合成蛋白质时代

建国七十年来科技的发展和成就PPT课件

建国七十年来科技的发展和成就PPT课件

2019/10/24
29
4、混合现实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VR和AR)技术已经在消费电子市场激发了极大的热 情,各科技公司也迅速的开始进入这个市场。在2014年收购Oculus VR之后, Facebook将在今年推出他们首款VR眼镜。三星、索尼、宏达也计划在今年推出 VR产品。资本的涌进代表了VR将会成为新一代的主流娱乐技术。当然,VR也有 在娱乐之外的应用。美国第二大家居装饰用品公司Lowe’s(劳氏公司)正在开 发名为Holoroom的一款3D增强现实科技。Lowe’s的客户将可以设计一个空 间,然后使用Holoroom进入一个3D模型,体验他们设计的空间感觉如何。 虽然在历史上,市场对VR和AR曾有些过于膨胀的预期,如今的超高清显示,低 价的姿势与位置探测器以及高清视频内容给混合现实科技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在 未来的30年里,这些技术将成为主流科技。AR眼镜将把实时相关的信息给用户 投放在现实中,而VR眼镜则可以通过融合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来实现深度 沉浸的体验。
医学 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
农业
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1973)
“文革期间”,科技尽管有突破性进展,但科技事业
整体受到严重挫折,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差
2019/10距/24 越拉越大。
11
1964年10月16日15时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019/10/24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3
科技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
学习生活
从手写教学到多媒体教学
2019/10/24
24
从家信到视频聊天的变迁
2019/10/24
25
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全合成
生物技术
杂交水稻 基因工程技术
1973年 第一人、产量、解决 20世纪末 提高
计算机技 术
银河-I号
1983年 表明、加速
.
4
两弹一星
原子弹
导弹
.
人造地球 卫星
5
【思考1】“两弹一星”是在什么国际背景 下研制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一
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 肯尼迪的较量(漫画)
美军入侵朝鲜的同时,还 悍然出动第七舰队入侵我 国台湾海峡
饭问题;而且其在世界范围的推
(1)广材,料也1反有映助了于一解个决什世么界样性的的严饥重饿问题?
(2)问材题料2中,中国农民为什么那样说?
(3)据以上材料指出,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有何重
大意义?
.
20
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4年荣获世界粮食奖
.
21
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国防科技大学计算 机学院宽敞明亮的机房里, 矗立着一个红黄两色相间 的大机柜。这就是我国自 行设计和研制的第一台每 秒运算速度达亿次的巨型 计算机———“银河—I”。 它的诞生,使我国成为继 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 独立设计和研制巨型计算 机的国家。加速了国家信 息化发展。
照的片卡拍文摄·于卡1特99不3年敢的相苏信丹自。己当的时眼,睛苏,丹他处于了自文己·卡跟特整看个到了人自类己脆跟弱整的命运,
战乱、坐饥在荒灌。木踏丛上中苏,丹想国让土自的己卡平文静·卡一特会不儿敢,相信他控个制人类不脆住弱自的己命的运哀,伤他。
自己的没眼想睛到,却他看坐到在了灌让木他丛更中加,吃想惊让的自情己景平。静一 控制不住自己的哀伤。
5.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科技)
.
26
原因总结:

2019年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ppt

2019年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ppt

生物技 20世纪末 术
计算机 1983年 技术
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 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 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
1983年 巨型计算机“银 河-Ⅰ号”
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 康作出了贡献 居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 信息化发展
材料一:刚刚建立起的新中国就面临着战争的威胁。报 纸刊登着两条新闻:“1953年美国曾想利用核武器攻击中国 的援朝部队。”“1954年,美英等国考虑用核武器进攻中国.”
800
1000
1973年-南优二号
——“东方魔稻”
《饥饿的女孩》
《垂死的女人》
看了这两幅图片你有何感想?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以色列沃夫奖 泰国金镰刀奖 世界粮食奖
网络上力主推荐袁隆平获诺贝尔和 平奖,假设袁隆平获奖,请模仿颁奖 嘉宾,为他设计一段颁奖词。
提示:设立和平奖,是希望奖励致力于消除 矛盾、缩小差距,创造社会和谐,为人类和 平与科学和谐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我们认为: “消除贫穷与饥饿才是最好的和平!
情况下为什么要发展“两弹一星”?
新中国成立后,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发展“两弹一星”?
①为了加强国防能力; ②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③为了保卫中国的安定,维护世界和平;
④为了给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 的环境。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 小平;二靠袁隆平。中国农民为什么要 这么说?
为什么新中国科技取得如此巨大成就?
提示:(从政府政策、制度、经济和社会环境、科 学家的创新等方面考虑)
①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经济实力 的不断增强,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 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ppt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ppt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中国航天 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第二1个0里月程24碑日是1载8时人0航5分天器,
而绕月工程就是第三个里程碑。
西—昌—国卫防星科发工射委中主心任张庆伟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
我国建国以来的 科技成就
——欢迎欣赏
演讲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 成就。
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 作用。
国家第一颗卫星的水
平。
意义: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④“两弹一星” 后中国的科技成就:
1975年,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 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79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 船的国家。
1982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从潜艇水下发 射战略导弹技术的国家;
(2)“两弹一星”成果:①核科学
中国 “两弹元 勋”
邓稼先 (1924—1986)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功,打破美、苏的核垄断;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 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 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 为“中国导弹之父”。
1986年3月3日,王淦昌等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共中 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 建议,得到了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从世 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需要与实际可能出发,坚持 “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选择生物技术、航天 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 新材料7个领域15个主题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 的重点、组织一部分精干的科技力量,希望通过15年 的努力,力争达到目标。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PPT课件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PPT课件

一、核技术与空间技术——从“两 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背景
材料年问28月题2探199日4究5,年苏一8月联6爆日炸,成美功国第在一日颗本原广子岛弹投。下1了98一4年颗和原1子98弹5年。初19,49
报纸刊登着两条新闻:“一批解密文件表明,1953年美国曾想利
材2用料.核美一武国器:敌攻赫视击中新鲁国中晓的国援夫,朝和部中队美国”面国“1临总95核4统年威,肯美胁尼、英迪等的国考较虑量用核
材料4能.4没打:“有1要破.这美有美个原苏苏东子西核争弹。.垄霸在”断今—,和天毛导的泽核世东致威界胁世上,界我们局要势不受紧人张家的欺负,就不
(2)成就
领域
成就
意义
核技术 导弹 空间技术
1.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增强国防能力 功。
2.和平利用核能:秦山核电站(1991) 为国民提供电力,
和大亚湾核电站(1994)
取得经济和社会效
益。
1. 1960年,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2.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 程导弹试验成功
我国国防实力进一 步加强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003年,“神州五号”
世界第五,航天时 代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三个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的国家。
中国第一颗 原子弹爆炸 成功 1964年10月 16日
“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钱学森
“我在美国待了20年, 20年中,前三四年是 学习,后十几年是工 作。所有这一切都在 做准备,为了回到祖 国后能为人民做点 事。”
“两弹元勋”——邓稼先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
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 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 国。”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 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 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他默 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 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ppt课件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ppt课件
“我带了几双眼下 中国还不能生产的 尼龙袜子送给父亲, 还带了一脑子关于 原子弹的知识献给 祖国。”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我在美国呆了二十 年,前三四年是学习, 后十年是工作,所有 这一切都在作准备, 为了回到祖国能为人民 做点事。”
2.遨游太空
飞船之路VS航天飞机
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
2012.6. 16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2013.6.11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成功,标志 着中国已经基本掌握了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 2016.10.17神舟十一号也是中国第六艘载人飞船,与天 宫二号进行交会对接,进行宇航员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 驻留时间将首次长达30天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 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 设中的重大作用。
一、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1.“两弹一星” ——核弹、导弹、人造卫星
➢1964.10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6.10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7.6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70.4“东方红-1号”卫星进入太空轨道 ➢1975.11返回式遥感卫星成功发射并返回
“龙芯”
2006年3月18日,龙芯2号增强型处理器 CZ70流片成功。 “龙芯1号”、 “龙芯 2号” ,打破了中国无“芯”的历史。对我国 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产业有重要的 推动作用,对中国的CPU核心技术、国家安全、 经济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5.“科技大国”
1978年之前,中国基本上是世界科技革命
(2)杂交水稻在世界上的推广
积极帮助其他国家 发展超、国家 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与首届国家最高 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右)、吴文俊合影。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PPT课件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PPT课件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 二靠袁隆平。中国农民为什么要这么说?
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
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
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每
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
6000多万人。2004年,袁
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
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
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
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
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
香港市民庆祝我国首 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
重庆市民庆祝我 国首次载人航天 飞行成功
25
2005年10月12日,“神舟”6号发射成功,两名宇航
员费俊龙、聂海胜在太空飞行了115个多小时,于10月17
日安全返回。这是我国首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
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
26
景海- 鹏
翟志刚
刘2伯7 明
-
30
课堂小结
新中国科技成就 取得成就的原因
两弹一星 “东方魔稻” “银河”系列计算机 “神舟”号飞船
国家的独立(保障) 党和政府的重视 经济实力的增强 科学家的努力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钱学森
-
11
3、意义: 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 垄断,加强了中国国防力量和国际威望, 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导弹- 部队
12
广东大亚湾 核电站
中国和平 利用核能
-
13
《饥饿的女 孩》获1994 年普利策新 闻摄影奖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2004年8日发表的 《2004年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报告》中指出,全球有 8.52亿人处在经常性的饥饿中,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 使500多万儿童死亡,饥饿直接和间接给各国国民生产 力和国家经济造成上百亿美- 元的巨额经济损失。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 作用。
思考: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中华民族在古代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世界领先;
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
先进水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
到较全面的发展。
演讲任务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有哪些?
建国以来我国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有 哪些?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对我国社会主义 建设起到什么作用?
1997年 6月19日 ,“银河— Ⅲ”并行巨型计算机在北京通 过国家鉴定。该机采用分布式 共享存储结构,面向大型科学 与工程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 ,基本字长64位,峰值性能为 130亿次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学技术成就(一)
时间 1964.6 重大成就 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 发射成功 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 中国从此拥有了导弹和原子弹 结合的战略核导弹。 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三年多 一点时间,而美国用了七年, 苏联用了四年。 作用和意义
①核科学 (2)“两弹一星”成果:
中国 “两弹元 勋”
邓稼先
(1924—1986)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功,打破美、苏的核垄断;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 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 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 为“中国导弹之父”。
袁隆平 (74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 ,国家科学技术奖 获得者。
B. 杂交水稻对人类的主要贡献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2004年8日 指出,全球有8.52亿人处在经常性的饥饿中, 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使500多万儿童死亡, 饥饿直接和间接给各国国民生产力和国家经 济造成上百亿美元的巨额经济损失。
从“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至2001年,中国研制并
发射了15种类型、50余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率达90%以上。 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了12 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70多颗国内 外卫星送入太空。
载人航天工程
中国已经成为 世界上第三个 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的国家, 成为世界航天 大国。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
意义: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④―两弹一星”
后中国的科技成就:
1975年,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
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79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 船的国家。 1982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从潜艇水下发 射战略导弹技术的国家;
钱学森 他是谁? ________
秦 山 核 电 站 内 部
大 亚 湾 核 电 站
②火箭和导弹技术
长 征 火 箭 大 家 族 1960年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1960年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1964年独立研制的中近程导弹发射 成功。 1966年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 1970年中远程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1970年4月,用“长征一号”运载火 箭成功地发射“东方红1号”人造卫 星。 1971年我国研制的第一枚洲际导弹 首次飞行成功。
2003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005年,在经过115小时32分 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 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 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 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2、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A. 袁隆平简介
―身价超千亿, 不为钱而活”
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于1986年实施的 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是我 国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宗旨是:把先进适用的技术引向农村,引导亿万农 民依靠科技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科技进步,提 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 健康发展。
“载人航天工程”的相关领域有: 计算机行业,航天制造业,钢铁业, 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通讯技术, 空间技术,能源技术等。
THE END
谢谢大家欣赏!
1964.10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6.10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67.6
1970.4 1975.11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重量超过苏美等国的第一颗卫 “东方红— 1 号”发射 星。
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 功
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 界先进国家行列。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学技术成就(二)
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 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1999 年 2003 年
合作探究2
二、建国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建国以来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 .国家的独立(保障)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3.经济实力的增强 4 .科学家的努力
5 .党和政府的重视
合作探究3
三、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的影响
1986年3月3日,王淦昌等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共中 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 建议,得到了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从世 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需要与实际可能出发,坚持 “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选择生物技术、航天 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 新材料7个领域15个主题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 的重点、组织一部分精干的科技力量,希望通过15年 的努力,力争达到目标。
袁隆平接受 以色列“沃 尔夫奖”
《饥饿的女孩》 1994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 二靠袁隆平。中国农民为什么要这么说?
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 积中,约有一半是采 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 产品,每年生产的稻 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 万人。
2004年,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不断 取得重大突破,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养 活7500万人。
火炬计划
于1988年8月经政府批准,是一项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 的指导性计划。
其宗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总 方针,发挥我国科技力量的优势和潜力,以市场为导向, 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 技术产业国际化。
1、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两弹一星”
(1)背景
一、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果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计算机技术与生物技术的发展
建国以来科技发展概况:
建国初期——迅速发展
①建立科研机构——1949年成立中科院。
②制定科技发展规划——以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 等为重点。
文革时期——严重破坏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蓬勃发展
―863‖计划
时间
1973 年 1983 年
重大成就
杂交水稻品种“南优 2 号”培育成功 ―银河– I ‖型巨型计算 机研制成功
作用和意义
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 稻。 我国首次研制成每秒运 算 一亿次的计算机。
1997 年
每秒运算 130 亿次的 ―银河–III‖ 型巨型计算 计算机,标志我国高性 机研制成功 能巨型机研制技术取得 新的突破。 第一艘“神舟”号宇 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 ―神舟” 五号宇宙飞船 发射成功 为我国载人宇宙飞船奠 定基础。
3、计算机技术与生物技术的发展
“银河” 计算机
1983年研制成功的 “银河”亿次系列计 算机,使我国成为能 研制巨型机的少数几 个国家之一,该成果 荣获特等国防科技成 果奖
1983年 12月22日 ,中国第一 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 算机——“银河”在长沙研制 成功。
1992年 11月19日 ,“银河— Ⅱ”10亿次巨型计算机在长沙 通过国家鉴定。当时有关当局 还夸说全部机器的焊接完全用 人手操作,但仍然准確无误。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中国航天 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第二个里程碑是载人航天器, 10月24日18时05分 而绕月工程就是第三个里程碑。 ——国防科工委主任张庆伟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
我国建国以来的 科技成就
——欢迎欣赏
演讲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 成就。
1949年8月29日, 苏联第一颗原 子弹爆炸成功, 成为继美国之 后第二个拥有 原子弹的国家。
―小男孩”
1945年8月6日,日本广岛
发展“两弹一星”战略的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②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④中国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积极发展 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 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 的环境。
新中国科技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 什 么 重 大 作 用?
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和对中国的核威胁,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 了安定环境。 杂交水稻的培育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 载人航天工程成为推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 的强大动力,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 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钱学森 著名火箭专家, 长期担任火箭导 弹和航天器研制 的技术领导职务, 对中国火箭导弹 和航天事业和发 展作出了重大贡 献。
③卫星技术
“东方红一号”重 量173公斤,比苏联、 美国、法国、日本等 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重量总和还要重。卫 星的跟踪手段、信号 传递方式、星上温控 系统也都超过了其它 国家第一颗卫星的水 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