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岳麓版必修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优质教学课件(34张(共34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优质教学课件(34张(共34张PPT)
③激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了解最新发展情况:
2005年 2007年 2008年 2011年11月1日
“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 “神舟”八号飞船发射成功
2011年9月29日 2011年11月3日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 个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 术的国家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 “东方红一号”
一、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1、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1)目的: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2)成就:
(3)影响: ①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 维护了国家安全。 ②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我国的国 际地位,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③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环境,有利 于世界和平。
(1)成果:2003年-神五
神州五号 飞船发射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成功发射, 16日顺利返回。
• 材料:
• 1、美国某媒体说:这是一个“历史性时 刻”,一项“历史性成就”,表明中国有 能力掌握现代高科技,并已成为世界第三 航天大国。
• 2、法国《费加罗报》认为:“这是一个具 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 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前 面。”
• 3、 德国《汉诺威汇报》:中国正在奋起直 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 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
思考: 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2)意义:
①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中 国的航天科技步入发达国家行列,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继 “两弹一星”之后又一个里程碑;
②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带动高新科技和相关领域 发展的强大动力;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第六单元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第六单元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 2016 年 8 月 16 日成功升空,
表明中国在空间通信技术方面已经领跑世界。中国跨入太空
时代始于
()
A.“东方红-1”号成功升空
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的上天
C.中国掌握卫星回收技术
D.“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
解析:据材料中“中国空间通信技术”“太空时代始于”可知 是 1970 年的“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故 A 项正确;第一 颗试验通信卫星是 1984 年,时间晚于“东方红-1”号,故 B 项错误;中国掌握卫星回收技术与材料无关,故 C 项错误; “神舟”系列属于航天技术,故 D 项错误。 答案:A
考点一
两弹一星
命题角度:1.两弹一星的主要成就。2.两弹一星的主要影响。
[典题例析]
[例 1]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
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为了保卫国家安全,高瞻远瞩,果断制定
的决策是
()
A.登月计划
B.基因工程
C.载人航天工程
D.两弹一星
[解题思路] [答案] D
[题组冲关] 1.“霹雳蘑云上碧空,火球赤日喜相逢。昆仑狮醒仰天吼,扬子
解析:据材料“‘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 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 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可以得出科学技术承载了济世 的价值诉求。 答案:C
主题二
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 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 1793 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 机遇,……第二次是 1842~1860 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 遇,……第三次是 1957~1976 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 机遇。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课件 (共35张PPT)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课件 (共35张PPT)

10、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不包 括 A、“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B、导弹核武器试 验成功 C、巨型计算机 D、载人航天技术
11、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 又一个光辉里程碑是 A、“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B、“银河-Ⅲ” 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C、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 D、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 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
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思考: 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1)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 的文化,世界领先;(举例)
(2)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 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原因?)
(3)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 科技事业也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1990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 1999年中国加入国际人类基
生 1993年转基因食品在美国正式投放市场
因组计划

1997年“克隆羊”出现
1999年中国第一只克隆羊

21C完成对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图和
对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初步分析
航天 技术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4年“原子弹”;
1961年苏联发射“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 “中近程运载火箭”
一、两弹一星
(一)两弹
2、中国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的原因
(1)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 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到它的 国际地位;
(2)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想要扼杀 新生的人民政权;
②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3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3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新中国科技成就(二)
时间
新中国成立重以大来成重就大科学技术成就(二作)用和意义
1973 年
杂交水稻品种“南优 2 号”哺育 成功
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 水稻。
“银河– 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 • 我国首次研制成
1983 年 功
每秒运算 一亿次
“银河–II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 旳计算机。
成功
• 每秒运算 130 亿
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旳一系列高新技术
取得突破性进展,极大改变了世界旳面貌和人类
• 材料一 “要有原子弹。在今日旳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 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根据材料一,阐明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高科技 发展旳要点是什么?为何拟定这么旳战略要点?
• 要点发展“两弹一星”,加紧国防科技旳 发展方针。
• 原因:当初美苏严重威胁我国旳安全。发 展两弹一星是为了打破美苏旳核垄断,加 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安全。
• 材料二 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旳改革都是 为了解放生产力。新旳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 进步旳体制。新旳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 旳体制。

——邓小平1978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
时间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1964.6 1964.10 1966.10
1967.6
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 射成功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 中国从此拥有了导弹 和原子弹结合旳战略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核导弹。
• 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 1 号”发射 返成回功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 (共25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 (共25张PPT)

10
探月工程 ——中国科技发展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2007年10月24日18时 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 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 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 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 射成功。
“嫦娥二号”于2010年10 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 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主要任务是获得更清晰、更 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 月球极区表面数据 。
袁隆平(杂交水稻专家)
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半是采用袁 重大意义: 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每 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 ①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 6000多万人。2004年,袁 饱问题 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 ②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 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 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 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 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 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 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 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 设中的重大作用。
一、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思考:中国为什么要发展核武器? 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1 、两弹一星: 材料一: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发 ( 1)目的: 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中 ( 2)成就: 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 ①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 1964 最少的研制经费 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②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67 最快的发展速度 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 “东方红一号”
一、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1、两弹一星:
(1)目的: 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2)成就: (3)影响: ①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 维护了国家安全 ②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我国的国 际地位,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③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环境。有利 于世界和平 ④促进了其它领域的发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共35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共35张PPT)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个时代,一种精神,三位英雄,三个梦想 邓稼先——“原子弹之父” 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一、“两弹一星”——军事强国梦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和在台湾问题 上,美国总统都曾威胁要使用原子弹。1954年,毛泽东主席 询问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能否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赫 鲁晓夫傲慢地回答:搞核武器是很费电的,就是把中国所有 的电力都投入进去也不一定够用。我们苏联有核武器就行了,
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
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
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
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
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
人才?”
校长专家们的回答: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 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我对高校进行大改革;做大高等教 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前国务卿艾奇逊说:中国永远 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 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 永远是天下大乱。
二、“神舟”号飞船——载人飞天梦
进入航天时代:1970年,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 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宇航员访问太空: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发射成功。我国成为继续苏联和美国后第三个把人类送入太空 的国家。 开启奔月梦: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进行绕月 球飞行开展探测工作。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自主 地发射探月航天器的国家。
广用岛不着核大爆家、都朝来鲜搞战它。争、台海危机,国家安全备受威胁
材料二 1945年的8月6日,美国一架B-29轰炸机将原子弹投 放到广岛上空,原子弹爆炸的强烈光波,使成千上万人双目 失明;死伤者十余万人,方圆14平方公里内有6万幢房屋被摧 毁。6千多度的高温,把一切都化为灰烬;放射雨使一些人在 以后20年中缓慢地走向死亡。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
问题2:中国在信息化时代实行怎样的战略?有何意义?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近几年东营市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上率先 突围,经济效益突出。例如:垦利经济开发区投资 1.2亿元于智能仓库项目,节省占地46%,效率提高 62.5%,提升了轮胎产业智能管理水平。
一:科技强国有突破---神舟号飞船(航天)
2003年 2005年
问题:“神舟”五号的发射成 功具有怎样的标志性意义?
(科技、经济、技术、民族自豪感)
2008年 2012年
2012年6月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交会对接
一:科技强国有突破---成就小结
要求:脱离课本、语言简练
原子弹 爆炸成功,打破美苏 核垄断 1964 年: 中国首颗 核 技 术 1964年: 中国自行研制的 中近程 导弹试验成功 空 间 技 术 生 物 技 术 1970年:我国首颗 人造地球卫星 (一星)发射成功 “神舟”飞船: 2003年,“神舟5号”载人 飞行成功
两 弹 航 天中 时国 代进 入
1973年:杂交 水稻培育成功, 袁隆平 在国内外获得大奖
1983年:“银河 Ⅰ号”(亿次/秒)
计算机技术
1993年:“银河 Ⅲ 号”(130亿次/秒)
前列
第二篇章 科技成就铸辉煌
二:科技成就铸辉煌---影响
材料一 邓小平: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 军事上:增强了国防力量; 发射卫星,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 政治上:提高了国际地位; 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 ,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 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材料二《纽约时报》发表评论:“中国的航天计划激发了中国人 精神上:振奋了民族精神; 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中国已成为 21世纪世界舞台上科技的强大 参与者。” 材料三 美国 :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经济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材料四 航天技术的发展带动了计算机行业,新材料,生物技术, 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钢铁业,通讯技术,空间技术,能源技术等领域的发展。每投入 1元就可以获得7-12元的回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优秀教学课件(28张)(共28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优秀教学课件(28张)(共28张PPT)
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
(三)信息: “银河”系列计算机
1、原因 信息时代,一个国家计算机技术至关重要。 :2、成就 : (1)“银河—Ⅰ”型(1983年):亿次/秒
(2)“银河—Ⅲ”型(1997年):130亿次/秒 (标志中国在该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影响
增振 强奋 了了 综民 合族 国精 力神
△巩固练习:
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
A 弹试爆成功的时间分别是 ( )
A 1964年、1967年 B 1964年、1966年 C 1964年、1970年
D 1967年、1970年
2、中国第一颗被送入太空
B 的人造卫星是 ( )
A “东方一号” B “东方红—1”号 C “长征—1”号 D “银河—Ⅰ”号
材料二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发《中 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核 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 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 先使用核武器。
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
(一)军事:两弹一星
思考:当时中国为什么要研制两弹一星? 1、背景:
(二)、生物:东方魔稻
1、发明者: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2、成就: 1973年,“南优二号”
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稻”。
结合课本P115思考: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成功有何重大意义?
3、意义:(1)理论:突破了经典遗传理论禁区,丰富了 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2)实践:有利于解决全球性粮食危机。被西 方媒体称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思考】
结合以下材料,思考一下பைடு நூலகம்为什么建国后中国的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优质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优质课件

的战略决策。
目的: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退
推进新课
原子弹成功爆炸
氢弹成功爆炸


退
推进新课
两弹的成功爆炸: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自 意义: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美国和苏联 主 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核技术 学 习 上的使用:一方面,中国政府宣布,在任何情况下,中
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2012年6月16日,“神舟”9号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宫一号” 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压力。新中国这些辉煌成就,离不
开党的领导和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退
推进新课
两弹一星
神舟五号发射场景


退
推进新课
“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提出: 自 主 学 习 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 代领导集体,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出发,果断作 出发展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即“两弹一星”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退
课堂导入


退
课堂导入
1964年10月16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2 日,《人民日报》就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发表题 课 为《打破核垄断,消灭核武器》的社论。 堂 原子弹的成功爆炸,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 导 入 拥有原子弹的国家,大大加强了国防力量,减少了来自
础,成为中国人民继续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在新世纪把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科技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岳麓高二上学期历史必修三第六章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课件( 37张)

岳麓高二上学期历史必修三第六章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课件( 37张)
59分,探月卫星嫦娥二
号发射成功。
★了解辉煌成就 第 27 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欧美航天专家:“中国已成为第三个将 航天员送上天的国家,这令世界出现太空新 秩序。” “这表明中国已成为21世纪世界舞台上科技 与经济的强大参与者” 美国《纽约时报》“中国的航天计划激发了 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中国展示了强 大的航天技术能力。” 西班牙《世界报》“中国龙已经飞起 来了,而且飞得很高。”
★了解辉煌成就 第 27 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中国农民为什么会这样说?
①靠邓小平的农村改革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靠袁隆平的农业科技成果——杂交水稻
★了解辉煌成就 第 27 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世界粮食问题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在《2004年全球粮食安全 状况报告》中指出,全球有 8.52亿人处在经常性的饥饿 中,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使 500多万儿童死亡,饥饿直 接和间接给各国国民生产力 和国家经济造成上百亿美元 的巨额经济损失。 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 世界。 ——[美]经济学家唐· 帕尔伯格 “东方魔稻” 、“第二次绿色革命” (西方媒
银河—Ⅱ
★了解辉煌成就 第 27 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010年10月28日“天河一号” 凭借2507万亿次/秒的计算能力 成为这一领域的“最牛计算 机”。
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 行榜日前正式公布,由中国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国 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安装部 署的中国“天河一号”二期 系统(天河-1A)雄居首位。
“英雄航天员” 费俊龙
“英雄航天员” 聂海胜源自★了解辉煌成就 第 27 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008年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极大改
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生活。科技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
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生产力的活跃因素,并且
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
术的竞争。”“科技的发展,技术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
——江泽

• (3)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 有何特点?为此,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21世 纪,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骄人成绩是什么?
自上世纪以来,由袁隆平领衔的中国科研团队 曾先后于1999年、2005年成功攻克超级杂交稻大 面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两大世界难关,使中 国杂交水稻超高产研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 品种“南优二号”,后又培育出“超级杂交稻”。
2、有人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 为什么这样说?
中国骄傲
猜一猜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 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 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 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 战线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
他是谁? __邓__稼___先_
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材料三 江泽民指出:“二战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
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极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生活。科技
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生产力的活跃因素,
并且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
争。”“科技的发展,技术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
• 特点:高科技发展迅速,知识经济兴起,科技对经 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全球化进程加快。
• 战略决策:科教兴国。 • 成绩:神五神六神七神八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
课堂小结
振奋了民族精神 增强了综合国力
两弹一星
新中国科技成就 “东方魔稻”
影响
“银河”系列计算
机“神舟”号飞
船国家的独立(保障)
取得成就的原因
后指核弹、导弹
中国第一颗原 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 16日)
我国第一颗氢 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 17日)
中华第一星——“东方红—1” 号卫星,1970年4月发射成功
1975年11月29日,我国第一颗返回 式遥感卫星在太空飞行3天后,安全返 回到四川中部预定回收区域,中国成为 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 方向调整: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推动科技与经济 的结合,发挥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
• 原因:
• 国内,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科技现代化成为重要任务;
• 国际,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以经济和科技为基 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激烈。
• 材料三 江泽民指出:“二战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
展进程。”
——江泽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高科技发展的重点是什 么?为什么确定这样的战略重点?
(2)根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方向作了怎 样的调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调整?
(3)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特点?为此, 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21世纪,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骄人成 绩是什么?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点时间,而同样技术发展速度,
美国用了七年,苏联用了四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 1 号”发射 返成回功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重量超过苏美等国的第一颗卫星。
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 先进国家行列。
中国骄傲
猜一猜
“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 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 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银河–II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
每秒运算 130 亿次的计算机,标 志我国高性能巨型机研制技术取
成功
得新的突破。
2003 年
“神舟” 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将 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
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 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5年 “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航
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送入太空。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时, 已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 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 仍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 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 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 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袁隆平(杂交水稻专家)
优质高产杂交稻
• 目前,世界一半以上、中国60%以上的人口以 稻米为主食。
• 2011年9月19日中国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亩 产900公斤攻关获得成功。经中国农业部核定,由 袁隆平研制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稻试验田平 均亩产达926.6公斤,再创世界纪录。
党和政府的重视 经济实力的增强 科学家的努力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通过本课学习,你从科学家们身上 学到了什么?
作业布置
• 1、“两弹一星”的背景、目的、历程、意 义?
• 2、有人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为什 么这样说?
• 3、建国以来我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和重大作用分别是什么?
• 4、《非常学案》对应习题。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课程标准:
•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 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 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学习目标 】
1、知识与能力: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 发展的主要成就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材料学会归纳科 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新中国科技成 就的学习,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 感.
自主学习 迎接检查
1、“两弹一星”的背景、目的、历程(当堂记忆 表格一成就)、意义?
2、有人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为什么这样 说?
3、中国“神舟”号飞船发展历程(当堂记忆表格 二成就)及其重大历史意义?
4、建国以来我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和重大 作用分别是什么?
“两弹一星”指什么?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 导弹和人造卫星。后来随着氢弹、 中子弹等的相继诞生,前一弹逐渐 演变为核武器的合称即核弹。 两弹:原指原子弹、导弹
• 材料一 “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 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根据材料一,说明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高科技 发展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确定这样的战略重点?
• 重点发展“两弹一星”,加快国防科技的 发展方针。
• 原因:当时美苏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发 展两弹一星是为了打破美苏的核垄断,加 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安全。
【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
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 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 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 经济发展的体制。 ——邓小平1978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 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他是谁? __钱___学___森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 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曾声称:“钱学森 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
• 钱学森同志自1958年4月起长期担任中国 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 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 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被评为 “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09年 逝世,享年98岁。
①靠邓小平的农村改革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靠袁隆平的农业科技成果—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
新中国科技成就(二)
时间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73 年
杂交水稻品种“南优 2 号”培育 成功
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 水稻。
1983 年 1997 年
“银河– 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
我国首次研制成每秒运算 一亿次 的计算机。
2008年 “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将航天员翟 实现了首次太空出仓
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送入太空。
思考:概括科技进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 的作用。
• (1)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 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 (2)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 的提高。
• (3)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两弹一星”发展历程(六七十年
代) 时间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1964.6 1964.10 1966.10 1967.6 1970.4 1975.11
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 射成功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中国从此拥有了导弹和原子弹结 合的战略核导弹。
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三年多一
• 材料二 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 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 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 的体制。

——邓小平1978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
议上的讲话》
• (2)根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科 技发展的方向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调 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