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法则教育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法则教育法

辽宁·鞍山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四季的运转,天体的运行,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这些都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可逆转。那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不是也要遵循自然规律?答案是肯定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不可逆天而行的。

我们自然法则教育法,是根据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符合其认知发展规律的教育方法。

人的一生接受教育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

一、幼儿养性

零岁至三岁前,心无分别,污垢未染,真如湛然,德性纯正,心如明镜,朗摄无碍,先入为主,深深入心,终身不疑。

幼儿陶冶本性,正宜此时。

二、童蒙养正

至十三岁前,物欲微熏,烦恼潜伏,知识略萌,性德仍净,记性犹强,悟性微弱。

童蒙培养正见,正宜此时。

三、少年养志

十三岁后,知识渐开,物欲既染,烦恼增多,心逸情泳,故真性渐隐,记性渐泯,然性向显发,崇效楷范,悟性转强。

少年启导立志,正宜此时。

四、成年养德

凡所当读书,如能自幼扎根熟读,庶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学以致用,而为将来成学立业之深基,修身明德之永磬。

唯德业无穷,学无止境故,成年勤学行德,随时皆宜,无有终时。

现在许多人体科学的研究结果证明,儿童在12岁之前记忆力最佳,理解能力偏低;12岁以后记忆力开始衰退,理解能力渐强。我们根据这一自然规律,安排和设计了我们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案。

一、“自然法则教育法”的教育理念

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㈡、教是为了不教。

㈢、教学相长。

韩愈在“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在这句话中明确告诉我们作为教育者要做到三件事:1、传道;2、授业;3、解惑。

1、传道

这里的“道”指的是什么?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道”就是传道中的“道”,也就是教育者要传的道,也就是要遵循自然法则。

简单的理解就是做人的道理,做事的规则。

被教育者要按照“道”的要求去实践。

2、授业

这里的“业”指的是什么?

我们所讲的业是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知识和技能多的数不清,我们教育者不可能都知道,更不可能都教给学生,所以我们只要传授基本的东西就可以了。

被教育者学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后,要应用所学去解决类似的问题,進而掌握更多的知识。

3、解惑

解惑就是解答困惑。

那么也就要求教育者自身要具备较高的修养和学识。

对于被教育者有疑惑要及时提问。

另一方面,教育者的教学目地是“教是为了不教”。对于被教育者就是“学是为了不学”。

二十世纪60年代,叶圣陶老先生非常明确的提出了“凡为教,目地在达到不需要教”的著名论点。

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这句话在他的论文集里多次出现,例如:“‘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说到如何看待‘讲’,我有个朦胧的想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又如:“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地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地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倚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

“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地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使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

1978年,叶老再次重申:“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

最后,是“教学相长”。

《礼记·学记》中说:“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意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方面互相影响和相互促進,双方都得到提高。

二、“自然法则教育法”的教学原则

㈠、重德修身,育人为本;

㈡、遵循规律,重视基础;

㈢、扫清障碍,排除干扰;

㈣、找出关联,探索方法;

㈤、反复练习,学以致用。

三、“自然法则教育法”的教学方法

㈠、“操作-体验-体现”

用一切载体進行“操作-体验-体现”这一过程。

㈡、化繁为简

是从繁杂是事物表象中找出规律。

㈢、以简驭繁

是应用规律去解决问题。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关键问题是找出“道”和“一”,并且应用它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