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如何增强非权力性影响力
试论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试论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https://img.taocdn.com/s3/m/a7ca4e17fad6195f312ba642.png)
试论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陈鑫婕彭露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领导者在对组织实施有效领导的过程中既需要权力性影响力,也需要非权力性影响力。
优秀领导者不仅要能发挥硬性的权力性影响力,而且还要能灵活运用非权力性影响力,现今社会对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非权力性影响力同组织目标达成与领导者成功的关系越来越大。
因此,笔者在此对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做了简要分析。
一、领导者的影响力1.领导与其影响力的涵义。
现代领导观念认为,领导是一种运用权力、施展影响力的行为过程,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其实质就是影响别人。
强有力的领导者可以对追随者和群体的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
领导是一种影响过程。
著名管理大师保罗·赫塞曾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领导力就是影响力”。
影响力一般是指人在人际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
领导影响力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
有效地影响和改变他人的心理与行为,使之纳入组织活动目标轨道的能力。
领导者的影响力不是操控,而是一种双赢的状态。
2.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
领导影响力是由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双重因素所构成的。
2.1权力性影响力。
权力性影响力,是由社会赋予个人的职务、地位、权力与资历所构成的,其核心是“权”,不依任职者的变动而变动。
因其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不可抗拒性,亦称强制性影响力。
从心理上而言,被领导者对权力性影响力的接受相对被动。
2.2非权力性影响力。
非权力性影响力,是一种基于领导者自身综合素养的自然影响力,它不直接运用权力方式推动组织活动,对被领导者的影响力不具有强制性,其核心是“魅力”。
它虽然没有正式的规定。
也没有组织授予的形式,但这种影响力靠的是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和行为能力,从心理上表现为,被领导者由于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对其产生信任感和主动追随感,从而自觉自愿地服从领导者。
因此,非权力性影响力对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比权力性影响力持久、深刻得多。
二、决定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程度的因素非权力性影响力主要包括个人素养和行为能力。
浅谈领导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浅谈领导的非权力性影响力](https://img.taocdn.com/s3/m/795e481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a.png)
摘要一个领导者要实现领导效能,提高工作效率,关键在于领导者的影响力。
领导者的影响力分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两种。
非权力性影响力是领导者凭借个人品德、能力、知识、情感等因素构成。
提高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实现由“权力型”领导向“魅力型”领导转变,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因素AbstractA leader is to achiev e leader shipeffect ivene ss, improv e the work effici ency, the key lies in the leader's influe nce. The leader's powerinflue nce and non-powerinflue nce points two sex influe nce. Non-powerinflue nce is the leader relies on person al moralcharac ter, abilit y, knowle dge, emotio nal factor s such as compos ition. To improv e the non-powerinflue nce of leader s, led by the "model" to "charis matic leader shiptransi 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 ant theore tical proble m, but also a very import ant realis tic proble m.Keywor ds: leader shipnon-powerinflue nce factor s目录摘要 (1)Abstra ct (2)目录 (3)前言 (4)一、权力性影响力 (5)(一)权力性影响力的来源 (5)(二)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 (5)二、非权力性影响力 (7)(一)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来源 (7)(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 (7)三、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关系 (12)参考文献 (13)前言近些年来,随着干部制度的改革,大批中青年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经过努力锻炼,大多数人成为受群众拥护、具有较高威信的成功领导者。
提升领导干部非权力性影响力的途径
![提升领导干部非权力性影响力的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911c8a340066f5335a8121da.png)
管理科学○苏涤非(中国石化集团中原油田,河南濮阳457001)提升领导干部非权力性影响力的途径[摘要]领导干部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逐渐沉淀和积累起来的。
结合当前领导干部非权力影响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简要分析提升领导干部非权力性影响力的途径。
[关键词]领导干部;非权力性影响力;提升途径[中图分类号]C9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129(2017)03-0064-03[作者简介]苏涤非(1969-),男,河南濮阳人,中国石化集团中原油田采油五厂党委办公室政工师。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是实现社会持续有效和谐发展的中坚力量。
领导干部都有职有权,但相同的职位,不同的人担任,发挥的效能不同;同样的权力,不同的人运用,产生的效应不同,这个区别就在于领导者个人权力之外的影响力不同,所谓个人权力之外的影响力就是指领导干部非权力性影响力。
一、领导干部非权力影响力的作用(一)有效增强权力影响力领导干部必须手中有实权,方能支配下级,实现领导功能。
但要使下属自觉地、真正地服从,仅仅依靠职权是不行的。
如果领导干部有知识有才干,而且品德高尚、作风正派,下级就会从心理上归属于他,行动上自觉服从于他。
64决策与信息2017年第3期下旬·总第465期(二)保证权力使用的方向不偏离宗旨非权力影响力的实现,靠的是职工群众的认同和追随,它能吸引、凝聚人,团结职工群众一道,共同实现领导目标,即群众的根本利益。
如果领导干部脱离群众,偏离宗旨,那么群众就会抵触,领导干部非权力影响力就会削弱或丧失。
(三)有效增强组织凝聚力作为群体核心的领导干部,靠非权力影响力形成人格魅力,使人尊重,让人信服。
这样就会成为职工群众行为的标杆,他的周围也会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形成一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使组织形成一个关系和谐、斗志旺盛的集体。
(四)有效增强领导工作的效能领导目标是领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增强非权力影响学习体会
![增强非权力影响学习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1946e47852458fb770b564f.png)
增强非权力影响学习体会张凤申中层干部在履行职能时,对上要负责、对下要落实,因管理权力有限。
因此,必须用个人的非权力因素去影响落实,增强个人的非权力因素就尤为重要。
如何增强非权力因素,现结合工作实际体会如下:1、要容人。
任何人不可能十全十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作为中层干部,与教师接触频率较高,又因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难免产生矛盾、摩擦或者不同看法,有对有错,你必须能纳人之长,容人之功,更应容人之短,容人之错,容人之偏,不能小肚鸡肠,斤斤计较,要能顾全大局,求大同存小异。
2、要谦虚。
不能因为自己是干部,就想高人一等,无论自己有多大成绩,有多高荣誉,都不能志高气昂,飞扬跋扈,应该受宠不惊,有辱不恼,时时刻刻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做到慎独。
3、要尊重别人。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中层干部和教师职责上有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和教师交流要和蔼、专注,切忌心不在焉,更不能有训斥的口吻、粗暴的态度。
要和教师建立深厚的感情,放下架子,贴近教师,和教师打成一片。
4、要为他人着想。
作为中层干部,从工作、生活各方面都要为教师着想,把教师的冷暖挂在心头,尽力帮助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特别是对教师的工作,要耐心指导,帮助教师提高工作能力,让他们尽快成长,不要怕超越自己。
5、要精通业务。
作为中层干部,要履行好职责,必须精通业务,成为业务上的明白人,能指导教师的工作,少让教师走弯路。
如果教师遇到问题请教时,你不能从容处理应对,你的形象在教师心中就会暗淡,不自然就降低了威信。
6、要当实干家。
中层干部就是当年生产队的副队长,推车,你就是第一个压辙的;上山,你就是第一个踩路的;靠班,你就是第一个到校的。
要求教师做到,你先做到,有困难你先上,牺牲了星期天、节假日,你得不抱怨,甘奉献。
一句话,你必须当“老黄牛”,以身作则,干给教师看。
用自己的实干感染带动教师,让教师佩服你,从而树立自己的威信。
非权力领导力
![非权力领导力](https://img.taocdn.com/s3/m/a1a46b641eb91a37f1115ceb.png)
非权力领导力就是获得追随者的能力。
这与权位无关。
每个人都具有非权力领导力,因此我们要提醒那些有领导潜质而无职无衔的人们。
不要轻易否定自己的领导才能。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追随者呢?这便于自己的个人能力、品行及为人处世方式有关,个人的自身素质十分重要,但是,在运用自己的能力和魅力目的在于获得追随者,而不在于显示自己的能力和魅力。
也就是说,显示才能的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为非权利的领导的大小,主要靠追随者的能力来体现。
追随者越多,能力就显的越大。
想成为领导者,首先应该有着超出的远见卓识,这就是说,领导者的目标应该符合团队的价值观,也就是所谓的‘顺民意、得民心、’‘顺民心者的天下,违民心者是天下,’所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所谓非权力领导力,是指领导者通过自身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行为体现,建立领导威信,从情感上影响下属,使下属团结在自己周围的一种凝聚和魅力。
领导者对下属产生领导力,既可以通过权力的使用,也可以通过高水平综合素质和自身行为的体现,使下属对自己产生敬佩感来到达,非权力领导与权利领导的区别很大,非权力领导的凝聚魅力虽然与领导权利的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可以辅助领导权利更有效地发挥,本质上就是一种对他人的吸引力、凝聚力。
而权利性领导力则是通过使用权利的方式,使下属畏惧领导者手中的权利来达到,而非权力领导使下属心中没有对领导长生畏惧,反而取得良好的活动影响。
非权力领导的领导者的品质、作风、只是、能力、业绩、以及行为榜样等非权力因素,都会对被领导者造成影响。
这种影响力表面并没有职位权力那样明显的约束力,但实际上它常常能发挥权利性领导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因此这些因素对于非权力领导者是不可忽视的。
感召力是一种重要的非权力领导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也就是一个人凭借其个人人格魅力、品行、风格、声望、心理素质、礼仪修养的内在和外在素质的综合体现,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素质往往会产生感化和召唤的能力,这便是一种不依靠物质刺激和权力压迫,全凭自己的人格和信仰的力量去领导和鼓舞的能力。
领导干部的威信从何而来?
![领导干部的威信从何而来?](https://img.taocdn.com/s3/m/55b85a3083c4bb4cf7ecd11f.png)
领导干部的威信从何而来?威信,是指领导干部的威望和信誉,是领导干部开展工作必备的一种内在力量。
领导干部的威信作为一种非权力性影响力,被人们视为“无言的号召,无声的命令”,只有树立了较高的威信,才能提升说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从而顺利地履行领导职责。
威信不是靠“摆官架子”摆出来的,也不是靠“吹政绩”吹出来的,而要靠自身的不懈努力培养起来的。
靠公正树威信。
“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道正派是领导干部从政的最起码、最重要的原则。
“公道则明,偏颇则暗”,领导干部凡事处以公心,就会“公生明”,不被私字迷住双眼,决策失误就少,干部群众就会服气,即使工作有点失误,人民群众也会谅解。
不论职位高低,处理问题时,只要是先公后私,大公无私,不轻贫,不欺下,不附贵,不媚上,不徇私情,铁面无私,“一碗水端平”,就会“心底无私天地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以廉洁升威信。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廉洁是领导干部的为政之要。
领导干部是否廉洁,客观上已成为有无威信和威信高低的分水岭与试金石,惟有廉洁,才能正己教人、为政生威。
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自觉地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公德,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不贪不沾,清正廉洁,就会“有麝自然香,不用大风扬”。
凭实干提威信。
群众看干部,不是看他说得如何好,而是看他干得如何。
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从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入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坚决不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
只有这样,群众才会满意和由衷信服,威信才会树立起来。
浅谈领导的非权力影响力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浅谈领导的非权力影响力对个人发展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a4c92a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e.png)
浅谈领导的非权力影响力对个人发展的意义同是一个职位,不同的人担任,发挥的效能不同;同是一样的权力,不同的领导者行使,产生的效应不同。
领导对下属的影响,是实现组织发展目标的重要条件,而施加影响的过程,则体现出领导的权力性影响和非权力性影响两种。
权力性影响是领导赋予下属地位、职务、权力等;非权力性影响则是不需要以权力为依靠,而是利用自身的人格、威信以及学识等影响其他人,使下属服从安排。
领导者充分发挥非权力影响力,会增强下属的向心力与凝聚力,领导者一要发挥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权威效应,赢得下属信服与敬佩;二要学会恩威并施、动之以情的攻心之术,赢得下属信赖和忠诚;三要深谙知人善任、用人如器的驭人之道,发掘下属最大优势与潜能。
标签:领导;非权力性;影响力一、引言领导的非权力影响力是能够影响或改变下属心理和行为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自然的,在这种影响力的作用下,会使下属和领导对于工作更加积极主动,通过分析领导的非权力影响力,可以使我们对自己的职业有更加明确的认识,更好的进行规划,并且提高自身的能力,由此可见,领导的非权力影响力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
二、非权力影响力理论根据领导者影响力产生的基础、性质与发挥作用的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
本文主要着重于研究领导的非权力影响力。
非权力性影响力也称自然性影响力,它主要来源于管理者个人的人格魅力,来源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相互感召和相互信赖。
一个拥有非权力影响力的领导者是可以让下属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跟随和工作作为一名领导者,要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拥有较高的威信,非權力影响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构成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主要有: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情感因素这四个因素。
在其位谋其事,不同层次和岗位的领导对能力的要求也有不同,但无论任何岗位都是有能力者居之。
制定正确的战略、指导动员员工真正的执行,重视细节等都是一个领导者有能力的体现。
非权力影响力
![非权力影响力](https://img.taocdn.com/s3/m/561b61f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d.png)
非权力影响力 的
Q:在座的男士有没有抽烟的? Q:那你知道抽烟是不好的吗? Q:既然知道,那你为什么还抽烟呢?
•15
影响力策略之五— —启发
当对方没有自已的思路和观点时,你的启发和引导能够产生很强的影响 力 如:当你的同事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以至工作动力不足够时,你对未来 的充满信心的憧憬以及一定能够将它变成现实的愿望和信心,会启发同 事产生工作热情和动力
•16
影响力策略之六— —咨询
向目标对象咨询能让对象体现到被尊重的感觉,也能产生影响力 公司在改革时通过咨询激发员工的参与,使员工主动参与公司的改革
所以,你可能认为吸引型比较好,但选择的却是敦促型,也没有关系,有时你所想的也许并不是你所做的。你认为一应该做 的到的如何去影响他人,但你不一定做的到,此课程旨在通过参与,系统的教一些方法、技巧、让你去做的更好。对知道应 该怎么做,而没有去做的人,会有所帮助。
•1
主要内容
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
发掘非权力影响力的策略
•9
主要内容
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
发掘非权力影响力的策略 怎样发掘非权力影响力
•10
实施非权力影响力的六大 策略性武器
• 压力 • 上司的支持 • 奉承 • 理性的说服 • 启发 • 咨询
•11
影响力策略之一— —压力
形式: • 经常检查工作 • 命令目标对象满足自己
的要求
• 设置最后的期限 • 搬出目标对象应遵循的
要想做到支持,领导人要做到如何科学地去问,以确定下层发展的方向,发展到了什么地步,从而最终达到目标。因此,
浅谈领导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浅谈领导的非权力性影响力](https://img.taocdn.com/s3/m/f8863ce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6.png)
摘要一个领导者要实现领导效能,提高工作效率,关键在于领导者的影响力。
领导者的影响力分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两种。
非权力性影响力是领导者凭借个人品德、能力、知识、情感等因素构成。
提高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实现由“权力型”领导向“魅力型”领导转变,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因素AbstractA leader is to achieve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the key lies in the leader's influence. The leader's power influence and non-power influence points two sex influence. Non-power influence is the leader relies on personal moral character, ability, knowledge, emotional factors such as composition. To improve the non-power influence of leaders, led by the "model" to "charismatic leadership transi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problem, but also a very important realistic problem.Keywords: leadership non-power influence factors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目录 (3)前言 (4)一、权力性影响力 (5)(一)权力性影响力的来源 (5)(二)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 (5)二、非权力性影响力 (7)(一)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来源 (7)(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 (7)三、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关系 (12)参考文献 (13)前言近些年来,随着干部制度的改革,大批中青年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经过努力锻炼,大多数人成为受群众拥护、具有较高威信的成功领导者。
如何发挥管理者的非权力影响力
![如何发挥管理者的非权力影响力](https://img.taocdn.com/s3/m/96bac49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0.png)
如何发挥管理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发布时间:2023-03-16T08:05:23.49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3年1期作者:姚爱清[导读] 明朝文学家陈继儒曾说:“轻财足以聚人,津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作为学校的管姚爱清诸暨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明朝文学家陈继儒曾说:“轻财足以聚人,津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有主持学校及各部门日常工作、组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责任。
上级部门赋予其一定的行政管理权力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样必不可少的还有自身的各种非权力影响力。
“一个好校长带领一所好学校”,这个“好”字很难定论,但我认为更多的是校长的非权力影响力。
14年的园长经历告诉我:做一个好校长无非是两件事:有底蕴和被认同:有底蕴就需要校长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被认同就是要有独特的魅力。
现在的教师都很有个性、有思想、价值取向很不一致,而原来“猫”和“老鼠”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翻篇了,而倡导的是公开公平、民主和谐的管理,虽然很多规则由制度说话,但你要把这些人捏在一块儿成立一个“大家”,你说一句话有没有人信,愿不愿意跟你走,有没有工作的热情,这就是一种认同。
所以,我们不但要不断加强自身领导才能和领导艺术,还要提升个人魅力,才能真正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好校长。
我的体会是:一是做个大气宽容的人案例:忍一忍的意外收获自2003年幼儿园开展实验绘画特色课程后,每年六一前夕的城市广场大型画展似乎成了实验幼儿园传统的节目。
说大型画展,一是展出的面光,涉及到所有孩子;二是作品数量多,共有300多幅作品布满城市广场的主干道;三是画展一般安排在周末,参观的人非常多。
六一前,老师们加班加点,整理每一个孩子的作品,裱画作品,直至展示作品,工作量之大无法想象,一个画展会牺牲老师们好多个周末。
记得2007年六一前夕,常规的工作在一次常规的教师会议布置,当我宣布常规的画展日期还没来得及布置具体工作时,一位平时很有个性的小姑娘A老师“恼火”地当场打断了我的话说:我不能加班,我周末要去广州,我已经买好了飞机票......。
浅谈校长如何提高自身的非权力影响力
![浅谈校长如何提高自身的非权力影响力](https://img.taocdn.com/s3/m/99d9f7d4a2161479161128ab.png)
校长是学校的最高行政领导,具有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力,要很好的行使行政权力,必须要求具备驾驭权力的能力。首先是要提高科学的决策能力。我们常说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特别是学校的发展周期比较长,一旦出现决策性失误,往往会陷入长期的全局性的困境。因此校长既要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地、广泛地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又要把握好“度”,善于观察、分析、判断,在条件成熟时敢于拍板,果断決策。并根据形式的变化,适时转移工作重点,改变工作策略,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二是要提高组织协调能力。校长要能够胸怀全局、统筹兼顾,以平易近人、以诚待人、以理服人的态度,获得得广大教职工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带领广大教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三是要提高勇于創新的能力。要善于从学校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探寻规律,打破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束缚,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赢得广大教职工的信赖和尊敬。
总之,作为校长,除正确地行使权力之外,如何在权力、真理、威信之间谋求合理的平衡点,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塑造在教职工中的完美形象,从而带领广大教职工为振兴教育事业而卓有成效地奋斗,这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浅谈校长如何提高自身的非权力影响力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其中的“好校长”之“好”,并不仅仅是指校长行使了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力,更多地是指校长的非权力影响力。那么,校长如何才能够提高自身非权力影响力呢?我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1要培养高尚的品德
品德是校长非权力影响力的前提因素,是校长全部管理活动的道德基础。校长的道德品质都会集中反映在自身的言行之中,作为一校之长,优秀的品德会对广大教职工产生巨大的正向影响力,使教职工产生敬仰感、归属感、荣誉感和遵从感,尽而会形成良好的风气和和谐的校园环境。如果是品德上有了问题,说一套、做一套,口是心非,表里不一,在会上或其他公共场合讲得头头是道,振振有词,教育别人无私奉献,艰苦奋斗,而自己却以权谋私,搞歪门邪道,就很难得到教职工发自内心的支持,最终其影响力也会荡然无存。
谈谈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一些基本特点
![谈谈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一些基本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d9c95fea300a6c30d229fd2.png)
谈谈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一些基本特点一、什么是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又称自然性影响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威信,校长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是由校长的品德修养、知识水平、生活态度、情感魅力以及自己的工作实绩和表率作用等素质和行为所形成。
它的特点在于它的自然性,它比权力性影响力具有更大的力量。
非权力性影响力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一种自然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靠的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这种情感表现为校长对下属的态度,并决定着下属是发自内心的接受或以消极的方式对抗校长的领导。
因此,非权力影响力对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非常深刻。
(二)影响面广泛在领导实践中,校长的非权力影响力往往可以超出校长的职权范围,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影响作用。
(三)具有实践性和动态性校长的非权力影响力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校长只有在领导实践中不断地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才可能得到下属的接受和认可。
同时,这种非权力影响力在领导实践中,既可能不断地增强,也可能逐步地削弱。
二、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校长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是由校长的品德修养、知识水平、生活态度、情感魅力以及自己的工作实绩和表率作用等素质和行为所形成,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所以,一个校长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如何,直接影响到一所学校发展如何。
(一)校长良好的品德修养能树立校长威信,利于工作开展校长良好的个人品德比制度管理和言语教育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它对学校师生的影响也更持久、更深远。
校长在工作中要全身心投入,不畏艰难困苦、坚韧执着,在工作生活中,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
群众评判一个校长,不是听你讲的如何,而是看你做的如何。
校长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用廉洁勤政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
不能把手中的职权当成获取物质利益的筹码。
应将自己的工作生活条件约束在恰当的范围。
淡泊名利,责己从严,自身清廉的校长,才能赢得师生的尊敬,以高尚的情操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校长只要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一切工作就容易开展了。
加强干部队伍素质建设提升领导干部非权力性影响力论文
![加强干部队伍素质建设提升领导干部非权力性影响力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7af19e0998fcc22bcd10d92.png)
加强干部队伍素质建设提升领导干部非权力性影响力摘要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的特殊性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重要性,要全面加强个人修养,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在下属中、在群众中、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自身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干部队伍素质建设非权力影响力一、领导干部影响力的构成及其性质、特点按照现代领导学的理论,领导干部的影响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权力性影响力,二是非权力性影响力。
权力性影响力是领导干部由其所在组织中的职务与职位所产生的一种影响力,是社会组织赋予的一种法定的职位权力。
特点是:强制性和不可抗拒性。
核心是“权”。
非权力性影响力是由领导干部自身素质形成的一种自然性影响力,特点是:自然性。
核心是“威”。
二者相比,领导干部的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感召力、吸引力、渗透力往往强于权力性影响力。
因此,领导干部必须重视提高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但当前出现了少数领导干部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日渐弱化的现象,对整个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严重损害了领导干部队伍的形象和权威,影响着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增强,影响着党群关系的加强。
因此提升领导干部非权力性影响力已成为当前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总的来说,我国领导干部队伍素质是好的,少数领导干部之所以出现非权力性影响力日渐弱化的倾向,有各种原因。
二、分析领导干部非权力性影响力弱化的原因(一)从主观方面看,少数人“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和异化首先,受我国封建主义特权思想的影响,当今少数领导干部的潜意识中仍有较强的官本位思想,正是由于个别官员的为官理念出现了偏移,从而导致他们在公共场合出现了言语失体的情形。
其次,西方思想文化中的糟粕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少数领导干部的思想意识,加上一些领导干部不注重自己主观世界观改造,自身思想意识下滑,经受不住名位观、权力观、金钱观、色情观和人情观的考验,人格力量下降,自身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也随之降低。
非职务影响力的修炼与提升
![非职务影响力的修炼与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fe1a7d99dd88d0d233d46afb.png)
一、内涵与外延
1.内涵 非职务性影响力:领导干部在职务活动之外,因为自
己的气质、能力、素养、行为等对他人产生的影响力
职务影响力=有形(授权)
法定权、强制权、奖惩权——强制性
非职务性影响力=无形(人格×智慧)——持续稳定
2.外延
▲信念影响力
人生如屋 信念如柱
哥白尼:日心说 共产党人:共产主义信念
控 得 住
酒色财气——吕布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哈姆雷特》
放 得 下
学会分享——6个苹果 “性定菜根香,心安茅屋稳。”
影响力的核武器
结束语
谢谢大家的注意力
中共平昌县委党校
李家筠
内 容 提 纲
一、内涵与外延
1.内涵 2.外延
二、产生非职务影响力的要素分析
三、非职务影响力的心行修为
问题的提出
▲四种考验之一
执政能力的考验
——十八大对党情的认识 ▲执政能力在哪里? 干部的领导力 ▲领导力来自哪里?
领导力=决策力(领)×影响力(导) 影响力=职务影响力×非职务影响力
慎独自修
忠恕宽容
至诚尽性
锐气藏于胸 和气浮于脸 才气现于事 义气施于人
4.有一种魅力叫做成熟
▲心境,是人生的志向 和抱负 ▲心境,是人格的品位 和质量 ▲心境,是人对待世间 万物的定位
Hale Waihona Puke 心态《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凄零劲节 独善其身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大公无私 默默奉献
魅力人格:积极、高效。
文雅人格:亲和力超强。 机智人格:支持和掌声。
▲情感影响力 用人之道,贵在用人心。
重视领导干部非权力影响力的几点思考
![重视领导干部非权力影响力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d0c5bb5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9.png)
重视领导干部非权力影响力的几点思考领导干部在任何组织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权力影响力,更需要具备非权力影响力。
非权力影响力是指领导干部在组织中通过言行举止、人格魅力等方式产生的一种影响力,它不依赖于职位等级,而是建立在人际关系、信任和尊重基础上的一种力量。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重视非权力影响力至关重要,它能够更好地凝聚团队、提高工作效率,最终实现组织的发展和成功。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重视领导干部非权力影响力的重要性。
领导干部的非权力影响力能够更好地凝聚团队。
在一个组织中,领导干部既是团队的领头羊,又是成员的引领者。
他们的言行举止、处事风格和工作作风都会对团队产生较大的影响。
如果领导干部能够在工作中展现出自信、坚定、积极的工作态度,会激励团队成员拼搏奋进,形成“一言九鼎”的氛围。
如果领导干部能够表现出大气、宽容、平等的领导风格,会让团队成员感受到关爱和尊重,更加乐意为团队的发展做出贡献。
当领导干部具有非权力影响力时,能够更好地凝聚团队的力量,实现团队的共同目标。
领导干部的非权力影响力能够加强组织内部的合作与协调。
在一个组织中,各个部门间常常存在利益冲突、沟通不畅等问题,需要领导干部发挥协调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如果具有非权力影响力,能够更好地沟通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领导干部的非权力影响力还能够加强组织内部的团结和协作,团队成员之间能够更加融洽地相处,共同推进组织事业的发展。
领导干部的非权力影响力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在一个组织中,领导干部不仅需要管理好自己,还需要管理好整个团队。
如果领导干部具有非权力影响力,能够更好地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激情,增强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这样一来,团队成员会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领导干部的非权力影响力还能够提升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团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工作心得:关于领导干部非权力影响力的思考心得
![工作心得:关于领导干部非权力影响力的思考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25a5f5aacc22bcd126ff0c71.png)
工作心得:关于领导干部非权力影响力的思考心得同是一个职位,由不同的人担任,发挥的效能不同;同是一样的权力,由不同的领导者行使,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
这个区别在于领导者个人在权力之外的影响力不同。
这个影响力就是非权力影响力。
非权力影响力具有实践性、内在性、广泛性、自然性的特点。
提升领导干部非权力影响力,在群众中塑造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非权力影响力的内涵领导干部非权力影响力就是排除权力因素,凭借自身的品格、知识、才能等综合因素对被领导者产生的影响力。
非权力影响力是由领导干部自身素质形成的一种自然影响力,它没有正式的规定,没有上下授予形式,也没有合法权力那种形式的命令与服从的约束力,但其影响力却要比权力影响力广泛、持久得多。
在它的作用下,被影响者心理和行为更多是转变为顺从和依赖关系。
现实生活的大量事实向人们昭示,领导者影响力中起重大作用的往往是非权力影响力。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非权力影响力在领导干部实施领导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常常能发挥权力性影响力不可比拟的影响作用。
列宁曾指出:“保持领导不是靠权力,而是靠威信、毅力,靠比较丰富的经验、比较渊博的学识以及比较卓越的才能。
”列宁所说的威信、毅力、经验、学识、才能,其实就是领导干部影响力中非权力影响力的构成要素。
它指的是领导者的品质、作风、知识、能力、业绩以及行为榜样等非权力因素对被领导者形成的影响力。
要想做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就必须努力扩大自己的非权力影响力。
影响领导干部非权力影响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品格因素、知识因素、才能因素、情感因素、领导者的领导方法艺术和其他因素等。
领导者的品格因素,是非权力影响力的人格力量,由领导者自身的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等组成,包括公正、公平、诚实、信用、廉洁等优良品格,体现为领导者德性品质。
领导者的知识因素,是非权力影响力的智慧力量。
知识是领导者智慧的源泉。
一个没有知识的领导干部必然会导致领导行为的失效。
校长应有的四种非权力影响力
![校长应有的四种非权力影响力](https://img.taocdn.com/s3/m/4066f789b52acfc788ebc92e.png)
校长应有的四种非权力影响力校长的领导力包含诸多构成要素,大体可划分为权力因素与非权力因素。
权力因素是校长以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权力对教职工所产生的影响来实现的,非权力因素是校长以良好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较强的工作能力、广博的知识以及优秀的人格实现的。
在学校这个集体中,校长必须切实加强培养和提升自己的非权力影响力。
一、加强品德修养,增强影响力俗话说:人为本,德为先。
一名优秀的校长,最重要的是靠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师生,去经营学校。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人格,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校长本身就是一本无言的教科书,校长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甚至一言一行,对教师和学生都会起到示范作用。
校长高尚的人格,会使教师产生敬佩感,能深深吸引教师,从而会给校长带来巨大的影响力。
因此,校长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品德,才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师生,并拥有持续的影响力。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校长只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做到一身正气,廉洁奉公,才能以高尚的人格力量感染教职工,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校长要身体力行践行社会道德规范,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严以律己,率先垂范,成为遵守制度的模范,树立其崇高的威信。
这样,才会极大限度地将全体教职工团结起来,给教职工群体以较强的心理和行为影响,真正提高校长的影响力。
实践证明,品德高尚的校长,全体教师就信服,就有强大的影响力,反之,则会影响到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提高学识水平,增强说服力打铁还须自身硬。
教师是一群拥有丰富知识的特殊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影响人的往往首先是个人的学识魅力。
校长的知识面越宽,知识底蕴越深,教育经验越丰富,他的影响力就越大。
可以想象,一个学术水平相对较低的校长,他在教育、教学、教科研活动的组织管理中缺乏引领水平,缺少发言权,是很难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钦佩和拥护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导干部如何增强非权力性影响力
在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着两种影响力:一种是权力影响力,另一种是非权力影响力。
权力影响力是由社会赋予个人的职务、地位、权利等构成的影响力。
而非权力影响力是由领导者的品德、才识、情感、作风等非权力性因素所形成的影响力,也就是领导的个人人格魅力、人格影响力。
它的核心是“威”。
有“权”未必有“威”。
非权力影响力能够辅助权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不断增强自身非权力影响力,对于促进领导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
领导干部要增强非权力影响力,必须提高德的品位,以良好的品格修养感召人;必须增长知识才能,以很强的能力素质影响人;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以浓厚的亲和力感染人;必须塑造人格魅力,以高尚的人格感化群众,必须着力真抓实干,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感动群众。
唯有如此,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将自己打造成一名拥有无穷魅力和影响力的领导者。
非权力性影响力是指在领导职权(权力性影响力)以外,由领导者的品德、才识、情感、作风等非权力性因素所形成的影响力,也就是领导的威信和威望。
崇高的威信和威望哪里来?靠上级封不出来,靠权力压不出来,靠自己吹不出来,只有尽心竭力为民服务,才能逐步树立起来。
(一)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德的品位。
领导者个人的品质是一种无言的号召,无声的命令,个人品质好,其影响力就会自然产生。
首先,要树立“以民为本”的权力观。
时刻铭记:在权力的所有观上,来自于人民、属于人民;在权力的目的观上,执政为民、服务人民;在权力的获得观上,服从人民的选择、组织的安排。
正确对待职务上的升迁去留,当头不当霸、得意不意形。
其次,要廉法自律作表率。
一要“慎独”。
拒腐防变贵在“慎”;尊礼面前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盛情面前慎软,不被盛情所难却;喜好面前慎馋,不让爱好被人当作鱼饵钓;隐贿面前慎独,不畏人知畏己知。
二要警惕精神贿赂。
精神贿赂已成为温柔的陷阱,要随时提防:高雅艺术,撞上你的腰;著书立说,不用你操劳;新闻捧场,抬你上九霄;娱乐消费,全投你的好;投怀送抱,迷你乐消遥。
(二)努力学习实践,增长知识才能。
科学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一个领导者拥有的知识中,只有20%靠正规的学校教育获得,其余80%是靠工作实践和在职学习获得。
这样可供选择的生存策略无疑首先是学习。
一要重视学习。
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府、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单位,要求领导者必须首先成为学习型领导,把学习当成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
二要善于学习。
学习观念应更新,从单一的学校学习走向终身学习;学习方式应变革,从“学会”转向“会学”;学习手段应创新,学会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进行学习,把上网用网作为继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之后的第五个习惯。
切实解决好“有地位没品位,有‘包装’没武装,有文凭没水平,有学历没能力,有思维没思想”的问题。
三要提高领导能力。
能力是知识和智慧的一种综合体现。
领导干部应具备筹划和决断能力、组织指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灵活应变能力、改革创新能力。
做到讲话不念稿子,报告不靠秘书,交流不打官腔,遇事能拿点子,救急不出乱子,处惊不变路子。
(三)密切联系群众,搞好人际关系。
科学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成功20%靠他的专业技术与创造,80%靠他的人际关系。
一个高关系团体的平均生产率是一般群体的3倍。
说明人际关系在领导工作中相当重要。
一要把干群关系作为最大的人际关系。
天大地大,人民最大,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沒有一长独大,只有群众最大。
应“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
二要诚恳待人。
应用真心换真情,努力当好“三长”,具有兄长的爱心,师长的水平和首长的威信。
做到以身正人,以诚感人,以德动人,以才服人,以规律人。
三要公正处事。
应在大家关注的“大事”和敏感的“小事”上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领导只有不计文化高低、家庭贫富、门弟好坏、有无关系等差异,对人对事“一碗水端平”,才会得到群众普遍的尊重和支持。
四要注意工作关系的协调。
对上级尊重不盲从,对同级配合加支持,对下级关心又帮助。
要珍惜共事缘份,培养绿色感情,坚持等距离交往。
(四)讲究领导艺术,塑造人格魅力。
一要软硬兼施用权力。
力求做到:软权力与硬权力搭配使用。
硬权力是基于职位之上的硬性的命令和要求别人服从的权利,相当于权力性影响力,软权力是由领导者的品德、才能、知识、情感等因素而引起的自然性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应硬中有软,软中有硬,以硬助软,以软促硬,硬软互补,搭配使用。
这样必然效果更佳,影响力更大。
应当多用软权力,少用硬权力,先用软权力后用硬权力。
因为人不可鞭打驱使,只能以被领导者的接受认同程度为转移,干任何事情都得让大家心悦诚服、志愿随从。
二要全面塑造人格魅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智力上的成绩,依赖于性格上的伟大”。
具有高超人格魅力的领导者更容易赢得组织成员发自内心的长期的敬重、认同和遵从。
领导者在人格魅力的塑造方面,应力求具备“五力”,即:信仰坚定、矢志不移的坚毅力,品行高洁、才学逸群的吸引力,沉着果断、潇洒自如的感召力,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亲和力,举止得体、言谈机智的感染力。
(五)改进工作作风,着力真抓实干。
只有作风踏实,真抓实干的领导才受群众欢迎,才出影响力。
一要着眼民生,解决“三最”。
针对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发展经济,致富一方;维护稳定,安定一方;珍惜民力,减负一方;反腐倡廉,清廉一方。
二要作风要实。
汇报工作要如实,布置工作要务实,开展工作要扎实,定了的事情要落实,说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
三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说”与“做”的关系。
应把做放在第一位,少说多做,不搞“轰动效应”。
二是“点”与“面”的关系。
应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以点促面,而不以点代面,重点轻面,抓点忘面。
三是“虚”与“实”的关系。
应虚实兼顾,以实为先,少干“显山露水”、“表面风光”的事,多干打基础管长远、群众受益的事。
以经得起实践证明、历史检验、群众公认的良好政绩充分展示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