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镜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照镜子》(5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照镜子》(5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照镜子》(5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照镜子》(5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照镜子》1活动目标:1、在玩“照镜子”游戏的过程中,关注自己的五官特征。

2、通过照镜子和参与照镜子游戏,感知镜子中的我,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

3、激发幼儿观察镜子、探索镜子奥秘的好奇心,体验照镜子的快乐。

活动准备:大镜子、平面镜、人手一份。

五组影子造型。

活动过程:一、通过“猜谜语”,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们,老师出个谜语给你们猜一猜,知道答案的就请举手告诉我。

“你哭它也哭,你笑他也笑,只要对着它,喜怒全知道。

”(镜子)师:对了,它就是镜子。

今天老师呢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面镜子,找找它在哪里,请你把它拿出来,我们一起来照照镜子。

照镜子。

师:哎呀!镜子告诉我我的脸蛋上面有脏东西,我得赶快把它擦干净。

小朋友照照镜子看看小脸蛋上有没有脏东西。

好,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我们的小脸上有什么东西?幼: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师:我们眼睛像什么?耳朵像什么?嘴巴像什么?鼻子像什么?猜谜语。

师:我们再来猜几个谜语吧!听仔细。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

”请小朋友来猜猜它是什么?(眼睛)“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不见面。

”它又是什么?(耳朵)“上一片,下一片,中间一道白围墙。

”(嘴巴)“可以呼吸,可以闻气味,它的本领可真大。

”(鼻子)师:哇,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表扬一下自己,棒棒棒,我最棒;嘿嘿嘿,向我学,耶!好,小朋友们一起对着镜子笑一笑,镜子里的`你怎么样了?在镜子里除了能看到你自己还能看到什么?(请幼儿说说)。

镜子的本领大不大?二、照照大镜子,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

师:哎呀!我的脸蛋在镜子里,可是我的手呢?它去哪里了?小朋友怎么样才能在镜子里看到老师的手呢?我放下来一点试试。

我看到了手,可是脸又看不到了,那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又能看到手又能看到脸呢?小朋友帮老师想想。

引导幼儿照大镜子。

师:你们发现了没有,我们教室里多了一样东西,是什么?在这面大镜子里能不能一起照到手和脸呢?我们来试试。

《照镜子》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

《照镜子》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

《照镜子》的教学设计《照镜子》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照镜子》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照镜子》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光的反射和平面镜像的特点;2、能够从照镜子的游戏中知道镜子的作用;3、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体会探究的乐趣。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大镜子、手电筒、万花筒、潜望镜;学生实验:小镜子(24)、小电筒(12)、水彩笔(1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演示实验,用一面大镜子将教室外手电筒的光引进教室。

)教师先选好两名学生告诉他们怎样做。

要求拿镜子的学生将手电筒的光来回在教室晃动。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什么?为什么手电筒的光能“跑”到我们的教室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镜子。

(板书:照镜子)二、学习新课1、认识平面镜师:请同学们拿出镜子仔细观察,它有什么特点?(表面光滑、平整只有一面)(板书:平面镜)2、认识光的反射做光的接力游戏师:请同学1利用小电筒发出的光照射到同学2的镜子上,同学2将镜子上的光反射到同学3的镜子上,同学3将反射的光照到同学4拿的纸上,比一比哪一小组最先完成光的接力游戏。

(学生游戏,教师巡回指导)师:问光为什么会跑到白纸上呢?(镜子的反射)提示反射的概念师: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墙、月亮的表面后会反回来,这种现象叫作反射。

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表面越光滑反射能力越强,反射效果越好。

(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它几乎把所有照射过来的光全部反射出去了。

)3、研究镜子的反光效果活动一:学生照镜子师:下面请同学们拿着镜子观察一下你自己,看一看自己的像有什么特点?注意要认真仔细地观察,比比谁的发现最多。

(板书:左右相反)活动二:借助镜子读一段文字(左右相反的字)师:请每一小组的同学拿出一张印有字的纸,看一看上面的字怎样了?(上面的字是左右相反的)师:将小纸片和平行放置,通过镜子你能读出上面的内容吗?(学生利用镜子观察小纸片上的内容)学生汇报师:为什么我们能看清楚这段话的内容呢?(字是左右相反的,镜子里成的像也是左右相反的,两次相反后我们就能清楚看到上面的内容了。

《照镜子》教案(通用13篇)

《照镜子》教案(通用13篇)

《照镜子》教案(通用13篇)《照镜子》教案篇1教学目标:1. 在读文的过程中,熟悉本课生字10个。

在教学中,通过老师的范写重点指导“瞪”的笔顺;重点指导同学读准“敬重、瞪”的读音。

2. 重点指导朗读两次描写小花猫照镜子的有关语句,使同学在朗读中了解课文内容。

3. 初步懂得要想别人敬重自己,首先要学会敬重别人的道理。

并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了解该怎样敬重人。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

1、(出示镜子实物)师:这是什么?(指述)jìng2、在实物镜子的反面上出示:镜学习“镜”:(1)指名读准字音,开火车读字,齐读。

(2)师:来,用最简洁的方法记住“镜”。

(指述)师:看,这面镜子多美丽呀,有的镜子的边框还是金属做的呢!照照看,你们发现了什么?(老师手拿镜子走进同学中,让同学照照镜子,老师可随机作些点评。

)3、师:今日学的课文中,照镜子的主角是一只可爱的小花猫。

小花猫照镜子,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4、(出示课题)30、小花猫照镜子师:让我们开快乐心来学课文。

(同学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环节。

师:现在,请你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这些词语可要读读准啊。

出示:nùchōng jù liè huǒbàn zūnzhòng dèng dīng怒气冲冲猛烈小伙伴敬重瞪盯语重心长和和气气笑眯眯(2)同学自读课文。

(3)小组内沟通读词。

(4)师:老师要表扬你们的学习态度,个个读得很仔细。

让我们开火车把这些词读读准。

(5)开火车读词,男、女生对读,齐读。

(重点指导读好“敬重、瞪”。

)(6)师:看老师写个“瞪”,你们可要瞪大眼睛认真看,仔细记啊!(同学看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瞪”。

)师:刚才,大家读通了课文,说说小花猫照镜子,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指名沟通)学习课文。

师:下面,老师要请大家看三幅画,认真看,小花猫是怎么照镜子的。

(三幅画,一幅一幅出来——三幅画在一起)师:认真观看,图上的小花猫怎么样,课文中是怎么介绍图上的内容的呢,找到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照镜子》教案-最新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照镜子》教案-最新
难点:知道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会发生反射。
教具
学具
平面镜、带颜色的蜡光纸
板书
设计
2.照镜子(1)
不透明物体→反射
物体表面光滑→反射效果好
物体表面粗糙→反射效果差
作业
设计
1.用小镜子玩镜面反射小游戏。
导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1.提问:怎样将阳光通过窗户引入教室?
2.学生提出实验方案,并实验。
3.提问:怎样使同学暗的一边脸亮起来?
4.学生提出实验方案。
5.提问:为什么光线照到人的脸上,脸就会变亮?
6.学生尝试解释。
7.教师解释:像皮球可以在墙壁反弹一样,光线也可以在物体表面反弹,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镜子、人脸......几乎所有的物体都能反射光线,而且物体表面就光滑,反射效果就越好。
二、研究镜子的反光现象
1.谈话: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让我们通过几个小游戏来进一步研究镜子的反光现象。
照镜子第1课时
第( 二)单元 第_2课
课题
2.照镜子(1)
作课时间
10月13日
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自行研究镜子并能发现有趣的现象。
2.知道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3.了解利用镜面的反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课时教学
重难点
重点:认识光的反射现象。2.学生做教材中的游戏 Nhomakorabea并做记录。
3.提问:在游戏中,你有什么发现?能解释吗?
4.学生尝试解释。
学生间交流并探讨
提出的问题尝试来解释
探讨、交流,说明反光的好坏与物体面的光滑度有关。
教学

《照镜子》教案(16篇)

《照镜子》教案(16篇)

《照镜子》教案(16篇)《照镜子》教案(1)教学目标1、要求幼儿能正确说出身体各器官的名称及数量词。

如:一个鼻子,一张嘴,一双眼睛等等。

2、引领幼儿情愿参与集体活动乐观与伙伴交往。

3、教会幼儿留意倾听对方讲话,针对对方说的话,用简洁的句子表述自己的意思。

活动预备1、一面大墙镜,磁带,录音机2、人体大挂图(各器官能够取下)3、动物头饰和好看小贴图活动过程1、导入部分展示挂图,请小伴计把人体各器官放在正确的位置,引起幼儿的爱好。

照镜子1、师生共同照镜子,说出身体器官的名称,并引领幼儿说出各器官的数量词。

2、老师介绍嬉戏名称和玩法,播放照镜子的'磁带,让幼儿仿照说,逼供内在自己相应的器官上贴一个好看小贴图3、老师引领幼儿嬉戏,给幼儿充分争论的时间和多的发言机会。

4、引领幼儿针对老师的话,完整的说出句子,老师在旁倾听,观看,适时订正错误的说法和发音,并以好看小贴图作为嘉奖,激起幼儿爱好。

扮装舞会1、发给每个幼儿一个头饰2、叙述嬉戏规章,找到和自己头饰相同的幼儿,面对面讲:“照镜子,xxx这是我的xxx”3、放音乐,师生带着头饰随音乐,唱歌,跳舞,开动物PARTY 活动延长1、课后延长:除了在镜子里能够看到自己,还能够在哪里看到自己(如:照片玻璃,雨后有积水的地面等等)2、让幼画自画像《照镜子》教案(2)活动目标:1.学习保持衣着整齐的方法。

2.知道穿戴整齐能使自己感到舒适,也给他人带来愉悦。

活动重点:学习保持衣着整齐的方法。

活动难点:知道穿戴整齐能使自己感到舒适,也给他人带来愉悦活动预备:1.小镜2.幼儿用书3.故事《照镜子》活动过程:一、开头部分观赏故事《照镜子》,引领幼儿争论。

1.老师叙述故事后,提问:毛毛和皮皮的帽子是怎么戴的?衣服和裤子是怎么穿的?后来,镜子为什么夸奖他们?镜子是怎么说的?2.老师:外出前小伴计应当做什么?引领幼儿懂得外出前要积极检查自己的衣帽是否穿戴整齐。

二、基本部分1.老师:小伴计为什么要把衣帽穿戴整齐?引领幼儿争论衣帽穿戴整齐的好处,如别人看了感到愉悦,自己穿着感觉舒适等。

照镜子教学设计

照镜子教学设计

照镜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照镜子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和他人的不同特征,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准备•镜子(每位学生准备一个小镜子)•白板和黑板•粉笔/白板笔•学生笔记本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镜子,并问学生是否知道镜子的作用。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步骤二:让学生观察自己(1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每人拿出一面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脸、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的特征。

学生可以自由观察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观察和思考,例如:•你的脸是什么形状的?•你的眼睛有什么特点?•你的鼻子和嘴巴的形状是怎样的?学生可以用语言描述或画出自己的观察结果。

步骤三:学生之间的观察(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人组成。

学生可以观察其他小组成员的脸部特征,并做出一些观察,例如:•在这个小组中,有哪些人脸部特征相似?•有哪些人脸部特征不同?•你觉得每个人的特征有什么样的联系?学生可以用语言描述或画出他们观察到的结果。

步骤四:口头交流(1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代表将小组观察到的结果和思考与全班分享。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口头交流,让学生表达其观察和推理的过程,例如:•你们观察到了哪些相似点和不同点?•你们在观察和思考过程中有哪些发现?•你们觉得为什么每个人的特征都不一样?教师可以在黑板或白板上记录学生的观察结果和观点。

步骤五:引导学生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觉得通过观察自己和他人的特征,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观察和表达自己的特征对你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帮助?学生可以用语言来描述和回答这些问题。

步骤六: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学生通过观察和表达自己的特征,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勉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四、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通过照镜子活动,将学生从表面特征的观察进一步引导到观察自我和他人的不同特征。

苏教版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上册第一课《照镜子》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上册第一课《照镜子》教案
(2)现在我们来照哈哈镜!老师表演变高、变矮、变胖、变瘦、哭、笑,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跟着做。
2.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照镜子游戏好玩吗?照镜子可以让我们看见不一样的自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照照镜子,认识认识自己吧!
照哈哈镜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跟老师做动作,因为哈哈镜的变化是不一样的。
5分钟
4. 课堂总结: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要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我,正是因为我们的独一无二,才有了世界的丰富多彩。现在让我们一起抱抱自己,抱一抱身边的同学吧!同学们今晚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
分享自己的收获哦!(播放歌曲《相信自己》)
1.让学生对魔法盒中的不足进行支招。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一张墨点纸。
2.学生准备: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小镜子。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操作过程
注意事项
时间分配
暖身活动
通过暖身活动,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消除学生上课的紧张感!
游戏、小兔、小鱼、小猴、大象等小动物动作,小朋友们跟着做。
活动在线
(我是独一无二的)
通过观察小时候的照片,通过照镜子发现自己的成长变化。让学生知道成长中的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1.活动过程:
(1)课前老师布置小朋友们准备了小时候的照片,请大家拿出照片,仔细看看,小时候的你和现在的你有什么不一样。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2)我们现在都长大了,成长为三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和别人都是不一样的。请同学们拿出小镜子看一看,你觉得自己的哪里最独特。
1.活动过程:
(1)讲绘本故事《大脚丫跳芭蕾》。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一课照镜子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一课照镜子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一课照镜子照镜子: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引言心理健康对于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正处在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的第一课——“照镜子”,通过这个课程,旨在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认知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正面的自我形象和自尊心。

3. 帮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包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二、教学准备1. 一面中等大小的镜子(供学生使用)。

2. 一些写有肯定和鼓励的语句的卡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从一个有趣的故事或例子开始,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可以讲述一位优秀的音乐家,他在演奏之前总是会先照一下镜子,因为他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通过引入这个例子,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照镜子的目的以及与自信和自尊的关系。

2. 讨论(10分钟)提出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照镜子的习惯?你们照镜子都是为了什么?你们觉得一个人为什么要照镜子?”引导学生畅所欲言,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分组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个镜子。

要求学生面对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表情,并接受自己的外貌。

然后请学生互相交流,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和感受,描述自己和他人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鼓励学生用积极和客观的语言表达,例如:“我觉得我的眼睛很大,但我的鼻子比较小。

”这个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直面自己的外貌,以及接受和理解他人的不同。

4. 美好语句(15分钟)发放卡片,上面写有肯定和鼓励的语句,例如:“你很聪明!”、“你笑起来很漂亮!”、“你是一个勇敢的人!”等。

要求学生轮流拿到镜子前面,读出卡片上的语句,然后说出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认可之处。

通过积极的语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尊心。

5. 小结(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的重要性。

三年级心理健康上册教案-第一课 照镜子 通用版

三年级心理健康上册教案-第一课 照镜子 通用版

三年级心理健康上册教案-第一课照镜子通用版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2.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自我形象,增强自信心。

3. 行为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用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发展良好的社交技能。

教学内容:1. 自我认知的概念:介绍自我认知的定义,让学生理解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

2. 每个人的独特性:强调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3. 自我表达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对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1. 活动:教师展示不同的镜子,让学生观察镜中的自己。

2. 提问:你们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镜子里的自己是什么样的?3. 目的:引发学生对自我认知的兴趣。

第二环节:讲解(10分钟)1. 讲解:教师讲解自我认知的概念,强调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2. 举例: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3. 目的:让学生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第三环节:小组讨论(10分钟)1. 活动: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分享自己的感受。

2. 目的:让学生学会用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发展良好的社交技能。

第四环节:总结(5分钟)1.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2. 提问:你们认为自我认知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3. 目的:加深学生对自我认知的理解。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自我认知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够用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

3.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自我认知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能够用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发展了良好的社交技能。

年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照镜子》

年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照镜子》

年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照镜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类身体的基本结构,如头、躯干、四肢等;–认识镜子的作用和用途。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能够正确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外貌特征。

3.情感目标–提高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观察细节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团体合作意识,学会分享和尊重他人。

二、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镜子(每位学生需要一面小镜子);–人体模型或图片。

2.教学环境–教室要保持安静整洁,确保每位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观察和讨论。

3.教师准备–熟悉教学内容,准备好教学过程中可能用到的语言表达;–充分理解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表达方式,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幼儿了解镜子的作用,并询问镜子能反射什么等问题,激发幼儿对镜子的好奇心。

二、正片(25分钟)1.分发小镜子给每位学生,让他们看向镜子,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并尝试描述自己的外貌。

2.教师引导学生依次观察和描述自己的面部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等。

3.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我比对,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外貌特征。

三、总结(10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使用镜子观察和描述自己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独特之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四、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表现,包括是否积极参与观察和描述过程,是否能够正确使用语言描述外貌特征等;2.教师可以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五、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课后使用镜子观察自己的特征,并尝试用语言描述,帮助他们建立自信;2.可以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观察到的外貌特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六、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引导学生,使他们主动参与观察和表达;2.是否能够充分关注每位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3.下节课如何延续和拓展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体结构。

苏教版五年级上科学 照镜子 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科学 照镜子  教学设计

照镜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自行研究镜子并发现各种有趣的现象。

2、知道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教学重点: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教学准备:镜子、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每天早晨起来,同学们都会照一照镜子,整一整自己的仪容,你们知道吗,其实在照镜子的活动中也蕴藏着许多科学知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进行深入研究。

(板书课题)2、提问:室外的阳光灿烂,你们有办法把它们引导进教室里吗?怎样将阳光通过窗户引入教室?怎样能使某个同学暗的一边脸亮起来?3、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实验。

4、讲述:像皮球可以在墙壁反弹一样,光线也可以在物体表面反弹,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镜子、人脸等几乎所有的物体都能反射光线,而且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就越好。

二、玩平面镜,知道镜子能成像1、提问:在平时照镜子时,你们有哪些发现?2、学生验证发现。

3、学生交流。

(镜子中的像有什么特点?)师可在黑板上画简图。

4、小结:镜子能成像的特点。

(见板书)5、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镜子的玩法?6、玩镜子游戏:(看书 P20的提示)游戏1: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换它们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

游戏2:借助镜子读文字游戏3:看着镜子,让笔在五角星的缝隙间“行走”。

7、汇报发现,并把你的发现填写在P70的活动记录上。

三、用平面镜做游戏或玩具1、游戏:做阳光接力打靶游戏2、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活动。

3、指导学生制作潜望镜、万花筒。

出示教师制作的潜望镜,教师画图分析潜望镜看到物体的原理。

作业布置:回家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

板书设计:2.2照镜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左右相反教学反思:照镜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

2、知道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并能画图解释。

3、知道反光镜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途。

教学重点:通过研究不锈钢汤匙的双面,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

教学难点: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

三年级心理健康上册说课稿-第一课 照镜子 通用版

三年级心理健康上册说课稿-第一课 照镜子 通用版

三年级心理健康上册说课稿-第一课照镜子通用版一、课程背景及意义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而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成为校园教育的重要部分。

作为小学教育教学大纲中的基础课程,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涉及到学生的思维、情感、行为等各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本课程《三年级心理健康上册-第一课照镜子》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己,通过照镜子这个简单的行为,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外貌,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感认识能力,以及自主、独立、自信的生活态度,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发展。

二、教学目标1.了解照镜子的意义,掌握正确的照镜子的方法;2.了解自己的外貌、性格和特长,增强对自己的认知;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情感认识能力;4.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确照镜子的意义及正确的照镜子方法;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感认识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1)课程目标引导通过提出以下问题来导出本课的目标:•你们平时是否会照镜子?•照镜子的作用是什么?•除了外表,还有哪些方面是自己独一无二的?(2)童话故事引入先为学生朗读童话故事《雪姑娘》,再与学生一起回忆故事中雪姑娘的身世和经历。

引导学生想一想,雪姑娘在怎样的环境下成长,她是如何表现出自信心的?2.激发兴趣(1)反思照镜子的做法将一张照片挂在墙上,让学生观察它身上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

询问学生,照片上的人在照镜子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群体讨论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每个人都有什么独特之处?你们最引以为傲的是什么?在这样的讨论中,让学生们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增强自尊心。

3.学习(1)照镜子的正确姿势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照镜子的正确姿势,引导学生注意照镜子时的注意事项,并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正确的照镜子姿势。

第一课 照镜子 教学设计-三年级全一册小学心理健康(南大版)

第一课  照镜子 教学设计-三年级全一册小学心理健康(南大版)

第一课照镜子教学设计-三年级全一册小学心理健康(南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自己的外貌和性格特点,培养自我认识的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以及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自己的外貌,了解自己的基本特征。

2. 让学生能够通过思考和交流,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

3.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自信心。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

2.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克服自卑心理。

教具学具准备:1. 镜子:用于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

2. 照片:用于让学生对比自己的外貌变化。

3. 心理测试题:用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外貌特点。

2. 自我观察:学生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外貌,填写外貌特点记录表。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外貌特点和性格特点。

4. 心理测试:学生完成心理测试题,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

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正确对待自己的特点。

6. 作业布置:学生根据课堂内容,完成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1. 第一课照镜子2. 副自我认识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课堂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外貌和性格特点的短文。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制定一个改进计划。

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总结,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

2. 教师反思心理测试题的选择和运用,是否能够准确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

3. 教师反思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关于《第一课照镜子》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

三年级心理健康《照镜子》教案

三年级心理健康《照镜子》教案

教案:三年级心理健康《照镜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理解:通过学习《照镜子》这篇课文,了解自己在身体、形象和性格方面的特点。

2.技能培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自我评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促进自我发展、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如何照镜子,观察自己的身体特点和外貌特征。

2.通过观察,了解并接受自己的身体特点和外貌特征。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打开话题:你们有没有照过镜子呢?照镜子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思考照镜子的作用和意义,同时让学生分享自己照镜子的经历和感受。

2.学习课文《照镜子》(15分钟)教师朗读课文《照镜子》,学生跟读,同时边听边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

教师和学生共同回答以下问题:a.在镜子中看到了哪些部位的身体?b.你们觉得自己的身体和形象有哪些特点?c.自己觉得哪些地方比较满意?哪些地方希望改进?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特点和外貌特征,并接受自己。

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认识。

3.活动1:找出身体和形象的特点(20分钟)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观察并描述对方的身体和形象特点。

学生自由交流,互相交流对方的身体特点及形象特征,并记录在纸上。

教师鼓励学生尊重对方的特点,并引导学生讨论和接受不同的身体和形象。

4.活动2:绘制自己的肖像画(25分钟)让学生拿出纸和铅笔,绘制自己的肖像画。

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进行绘画。

学生可以参考镜子中的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记忆来绘制。

完成后,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肖像画,并相互评价。

教师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积极肯定,同时鼓励学生接受他人的评价和建议。

5.总结(10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在观察和绘画方面的体会和收获。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a.你在观察镜子中的自己时,有什么感受?b.你在绘画自己肖像画时,遇到了哪些困难?c.你觉得这节课对你的自我认识有什么帮助?通过回答问题,学生加深对自身特点和外貌特征的认知,并了解到自己在评价和接受他人评价时的态度和行为。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照镜子》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照镜子》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照镜子》科目:科学年级:中班课题:照镜子一、教学目标:1.了解镜子的作用和原理。

2.观察自己的形象,认识到自己的特征和形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力。

二、教学准备:1.教具:镜子、玩具等。

2.教材:《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班(下册)》第11课《照镜子》。

三、教学过程:1.导入(了解大家)(1)教师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名字、年龄、兴趣爱好等。

(2)教师出示一面镜子,让学生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样子,鼓励学生表达并描述自己的特征。

2.展示(引发兴趣)(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一张卡片上的图片,并向学生提问,例如:你们看到了什么?是不是看到了自己?你们有没有发现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画?(2)教师出示一面镜子,让学生观察镜子中的形象,并引导学生发现镜子中的形象和自己的形象是一样的。

3.探究(了解镜子的作用和原理)(1)教师向学生解释镜子的作用和原理,例如镜子能够反射光线,所以能够看到自己的形象。

(2)教师让学生手持镜子,观察不同方向的物体在镜子中的形象,引导学生发现物体在镜子中的形象是左右相反的。

(3)教师出示一些物体,让学生观察物体在镜子中的形象,并与实际物体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发现物体在镜子中的形象是颠倒的。

4.实践(观察自己的形象)(1)教师让学生分别观察自己的面部、头部和身体等部位在镜子中的形象,并鼓励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细节,例如头发、眼睛、鼻子、嘴巴等特征,并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些特征构成了自己的形象。

5.巩固(游戏互动)(1)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面小镜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镜子观察自己和其他组员的形象,并相互交流发现。

(2)教师出示一些玩具或图纸上的图片,让学生模仿这些形象,用镜子观察自己的模仿效果。

6.总结(认识自己)(1)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镜子中观察到的形象,让学生总结和表达自己的特征和形象。

(2)教师鼓励学生自信地认识和展示自己,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照镜子》教学设计6篇

《照镜子》教学设计6篇

《照镜子》教学设计6篇《照镜子》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19-21页中的知识。

内容分析:本课主要是继续带领学生利用熟悉的日用品——镜子,来探究光的反射现象。

教材分四部分安排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是认识平面镜能成像及概念。

通过“实际照镜子”的活动,调动起学生原有小时玩镜子的经验,融入探究的情境。

第二部分研究镜子的反光现象,主要是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发现平面镜的反射现象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第三部分是通过饶有趣味的“看镜子读字”“笔在五角星像中走”这些游戏活动,巩固对镜子成像特点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照镜子所产生的现象已经不感到陌生,但是他们可能从来没有关注到照镜子背后隐藏的关于光的反射的科学规律。

所以,我认为,本课中认识光的反射现象,激发学生对光学世界无限奥妙强烈的探究欲望正是重点所在,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感性认识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光的反射规律。

2.会观察、记录、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对平面镜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2.能通过假想、观察、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细致观察、认真思考的探究精神。

2.意识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

3.乐于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意见。

教学重点:发现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及光的反射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平面镜的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镜子(两块)、小蜡烛、印有反字的纸、印有双层五角星的纸、充电手电。

教学方法: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在教师和学生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获得的。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小组研讨”教学法进行教学。

教学这一课时,学生人手一面镜子是本课最重要的教学准备。

这些材料学生容易准备,所以以学生准备为主。

因为本课涉及到的实验,都比较简单,属于游戏性质,所以关于实验方法问题,我弱化处理,让学生自主游戏和实验。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照镜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照镜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照镜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光和影》,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照镜子》。

通过让幼儿亲自操作镜子,观察镜子的反射现象,了解镜子的特性,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镜子的反射现象,知道镜子是如何成像的。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镜子的反射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镜子成像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镜子、卡片、玩具、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每组一个镜子、卡片、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个镜子,让幼儿观察镜子里的自己。

(2)提问:“你们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镜子里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有什么不同?”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镜子的反射现象。

(2)让幼儿观察镜子中的卡片、玩具,引导幼儿发现镜子成像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镜子、卡片、玩具,让幼儿分组进行观察。

(2)引导幼儿用镜子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更多有趣的成像现象。

(2)提问:“你们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镜子成像有哪些特点?”5. 拓展延伸(5分钟)(1)让幼儿尝试用镜子反射阳光,观察光线的传播。

(2)讨论:镜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何利用镜子帮助我们?六、板书设计1. 镜子的反射现象2. 成像特点:左右颠倒、距离相等、大小相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镜子观察家庭成员的成像,画下来并描述。

答案:观察到的家庭成员的成像,画下来并注明成像特点。

2.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镜子,举例说明镜子的应用。

答案:如:化妆镜、汽车后视镜、潜望镜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对镜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观察、讨论中,幼儿掌握了镜子的成像特点,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与色彩》第2课
《照镜子(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照镜子》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与色彩”的第二课,属于课程标准中的“物质世界”中“能量的表现形式”这一范畴。

课标对本部分的要求是:“观察光照到镜子表面后传播方向的变化,了解光的反射”。

本课主要通过“照镜子”来研究光的反射现象,建立反射概念;并在一些照镜子游戏中,发现镜子成像的特点;再动手制作一些光学玩具;最后照曲面镜,了解镜子的应用。

主旨就是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生活中的现象,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知道了光的直线传播,对照镜子所产生的一些现象也很熟悉,但是他们一般很少关注到照镜子背后隐藏的关于光的反射的科学规律,而且关于光的认识大多是依据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认识片面、甚至偏颇。

如一些光滑的物体会反光,反光就是把光返回去等。

而光本身比较抽象,学生缺乏直观的感性认知,不容易理解、想象、推断,也就难以建立科学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光线照到不透明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

2.发现在镜子里看见或看不见对方是相互的,即感受到光路是可逆的。

3.寻找方法研究平面镜成多个像和成像左右相反的特点。

4.知道镜子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5.愿意与他人合作,进一步发展学习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光的反射和镜子的反光现象。

教学难点:知道非镜面物体也能反射;平面镜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

五、教学方法
为了达成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情境探究”和“学具辅助”的教学策略。

课堂上以镜子为载体,创设趣味性的情境活动,辅以教、学具和课件,降低学习难度,激活求知欲,引导孩子们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深度思考,经历照镜子的过程,丰富感性认知,积累科学信息,发现关于镜子反射的各种神奇现象,帮助学生建构反射的科学概念。

六、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课件、激光笔(改制)、大平面镜。

学生(每组两人):平面镜两块、活动记录单一张、小橡皮或铅笔头一个。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导入
1.聚焦“照镜子”。

(1)引入:怎么看自己的相貌?(引出照镜子)
(2)老师照镜子。

介绍镜子里的是“像”。

(3)提问:为什么从镜子里能看到自己的像?
2.谈话:镜子里面还有很多秘密,这节课我们就来“照照镜子”,探寻更多的奥秘。

(板书课题:照镜子)
【设计意图:从前面交流观察老师相貌入手,引发学生对“照镜子”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切入主题。

通过教师的引导,把生活和课堂联系起来,
在生活中的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探究。


(二)自主探究
活动一、“反光”——认识光的反射。

1.提问:镜子是怎么反光的?
2.学生尝试解释:再画一画。

3.演示实验:利用激光笔展现“光的反射路径”。

学生观察。

4.小结:光是沿着直线行进的,当照射到镜子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

【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画一画的方式引导学生调动已有认知,暴露出前概念的问题。

进而利用激光笔直接呈现光的传播路径,形成更直观、更清晰的认知。


5.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能反射光吗?
学生尝试解答。

预设:学生一般会想到车窗、钢管等光滑的物体反光,(月亮)。

而认为灰墙、木材等是不反光的。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情况适当引导、质疑。

——提问:阳光照进教室,只照到这部分地面怎么整个教室都亮了呢?
——可利用激光笔照射墙角反射到周围的情形,引导学生认识到桌子、门等很多物体都能反光。

6.小结:几乎所有物体都会反射光。

表面越光滑反射光的能力越强。

镜子反射效果最好。

【设计意图:科学学习是在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上进行的,但学生对“能反光物体”的生活认知往往是不充分、不科学的。

因此教师通过“反光物表面特点”、“墙”、“照墙角”等情境的引导,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自我修正、总结出科学的认知,建构科学概念。

】活动二:“照镜子”——认识平面镜成像。

(一)初步感知光路是可逆的。

1.提问:不回头怎么看同学们?老师能看到所有的同学吗?
2.双人活动:用一面镜子互相看对方眼睛,再动动镜子试一试,还能相互看见吗?
3.学生汇报小结。

【设计意图:关于“光路可逆”部分,不要求学生理解和认识其概念,只形成初步的感性认知即可。

这样更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


(二)用两块平面镜成更多的像。

1.提问:两面镜子,怎么变出更多的像?
2.学生观察直立的两面镜子,不同放置方式或不同角度时镜中像的变化。

3.汇报方法和结论。

4.思考:为什么会有多个像?
【设计意图:以“变”出多个像的任务,激发学生深入研究的欲望,引发学生主动尝试、研究,促进思维发展。


(三)认识平面镜成像左右相反的特点
1.提问:像与人完全相同,还是有所不同?
引导学生想办法自己实验,自主发现像与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预设:
A可能有些学生是都已自己的视角判断的,认为像与物完全相同。

——可引导学生两人合作,一个人对着镜子做动作,另一名同学在镜子背面模拟镜子里像的动作,然后两人分别说出是各自的哪个方向。

从而明确平面镜成像是左右相反的。

B也可能有些学生把镜子横着立在书上,感觉字的上下也相反。

——可提示学生书也立起来,与镜子平行。

(其实是转换了方位,造成的误解)
2.学生实验,并汇报。

3.小结。

(板书:左右相反)
【设计意图:先通过游戏活动引发矛盾冲突,生成探究问题;再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观察,发现平面镜的成像左右相反。

这里不限制学生的实验方法,这样既调动学习热情,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丰富了感性认识,发展了科学思维,顺利突破难点。


4.趣味挑战:
(1)解读密信。

(学生小镜子试,大镜子演示)
(2)看镜子画五角星。

(体验到左右、上下都相反)
思考:怎么做,画起来会容易得多呢?(可留作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光反射的认识,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增加学习的趣味性,锻炼合作能力。

也为下节课制作潜望镜、后视镜做铺垫。


(三)拓展应用
1.了解反光镜的应用。

(1)谈话:刚才我们了解了镜子的本领,其实生活中镜子有着广泛的用途。

(2)学生介绍。

(3)教师补充。

(4)转角镜、后视镜。

2.课后作业:帮老师设计一个能看自己后脑勺的后视镜。

(若前面问题解决了则留此作业)
【设计意图:科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活处处有科学,引导学生利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学以致用。

“后视镜”设计,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使其成为学生新的探索起点。


(四)总结延伸
1.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评价
3.更多镜面观察效果,万花筒效果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反思。

再呈现万花筒中的图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光学世界无限奥妙探究的欲望。


八、板书设计
照镜子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立足于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发深度思考来开展教学,课堂伊始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特别是当学生“画光反射的路径”产生分歧,认识模糊时,我利用改进后的激光笔,把光反射的路径直接呈现在黑板上,使学生对光的反射路径有了更为直观清晰的认识;再有当学生认为木头、墙面不能反光时,我适时用激光笔照射,旁边产生光晕,由此帮学生认识到物体一般都会反光,只是反光能力有所不同。

教具和问题的适时引入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思考和建构科学概念。

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特别是有些学习任务不够简洁明确,造成学生误解。

比如在“光路可逆”实验中:
我先引导学生明确——能看到老师是因为光照到老师身上再反射到你们眼睛里。

然后提问:能看到老师的后脑勺吗?为什么?
再转身,问:不回头怎么看同学们?(镜子)
侧身拿起镜子,问:猜猜看老师能看到哪部分同学?这些同学能看到老师吗?另一部分
同学呢?
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验证。

结果可能是几个问题把学生绕糊涂了,在汇报时,有两、三组学生关注的是自己能看见同学,但看不见自己了。

而未注意对方能不能看见自己。

又不得不明确问题,重新验证。

我想如果去掉前面的环节,直接侧身拿起镜子,问:哪些同学能从镜子里看见老师?(请举手?)猜猜看老师能看到举手的同学吗?老师能看到没举手的同学吗?
那我们实验验证一下。

课件出示要求:镜子立在纸上,记录下能互相看见的角度,转动镜子,还能互相看见吗?
这样直奔主题,任务简洁明了,学生实验效果也会好很多。

再有教学机智不够,不能很好的抓住生成的资源科学引导。

比如前面学生认为光滑的木头会反光,而粗糙的就不会,当时我只是根据预设用激光笔照了粗糙面的,如果光滑面也照一下,互相比较,更有说服力了。

为了学生的深度思考、全面发展,教师更要深度思考、努力付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