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诊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IR、AIR和OS变化
利拉鲁肽对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_赵冬_时艺珊
![利拉鲁肽对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_赵冬_时艺珊](https://img.taocdn.com/s3/m/5143316a783e0912a2162a7d.png)
glaucoma drainage implant surgery for Asia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glaucoma with cataract. Am J ophthalmol, 2004,137(2):294-300.[7] Nolan WP, See JL, Aung T, et al. Changes in angle configurationafter phacoemulsification measured by 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phthalmology, 2008, 17(6):455-459.[收稿日期:2014-09-15]利拉鲁肽对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赵冬 时艺珊【摘要】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对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初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仍未达标者40例, 在继续口服二甲双胍的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治疗12周, 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C 肽(FC-P)、餐后2 h 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腰围及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 记录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FPG、2 h PG、HbA1c、腰围、BMI 均较治疗前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C-P 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者有恶心、腹泻等症状, 但均可耐受, 无低血糖发生。
结论 对于初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在口服二甲双胍后血糖未达标, 加用利拉鲁肽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 减轻体重, 改善胰岛功能。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肥胖;利拉鲁肽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of liraglutid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obesity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ZHAO Dong, SHI Yi-shan.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Shenyang 110002, 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of liraglutide in the treatment of newly diagnosed obesity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obesity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 who had abnormal blood glucose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melbine. They received additional liraglutide treatment for 12 weeks. The changes of 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 fasting C-peptide (FC-P), 2 h plasma glucose (2 h PG),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 waistline, and body mass index (BMI) were all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dverse reactions were recorded.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FPG, 2 h PG, HbA1c, waistline and BMI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0.05). The level of FC-P was increased,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0.05). Some of the patients had tolerable symptoms of nausea and diarrhea, and had no hypoglycemia. Conclusion The additional liraglutide to melbine oral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blood glucose, reduce weight, and improve pancreas islet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obesity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ho have blood glucose blow the standard.【Key words 】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Obesity; Liraglutide 作者单位:110002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通讯作者:时艺珊以往的许多研究证实: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可以使患者的血糖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使受损的胰岛β细胞得以休息和恢复, 改善胰岛素抵抗, 从而提高自身胰岛素分泌功能。
肥胖与2型糖尿病-PPT
![肥胖与2型糖尿病-PPT](https://img.taocdn.com/s3/m/61e2ec1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02.png)
11
腹型肥胖的概念与意义
• 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排除其他继发性原因,即 可诊断腹型肥胖
• 腹型肥胖又称“中心型”或“向心性”肥胖,呈“苹果形”体型 • 内脏脂肪超标是导致腹型肥胖的主要原因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22
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
• 糖尿病管理的“5驾马车”是宗旨:
23
2型糖尿病伴肥胖的饮食原则
*复合碳水化合物:升糖指数较低,包括谷类、豆类、大多数水果和蔬菜
简单碳水化合物:升糖指数较高,包括白面包、蛋糕、糖果等
许曼音主编.糖尿病学(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5月:136.137页
24
Lancet. 2014 Aug 30;384(9945):766-81.
4
新: 强调T2DM患者需综合管理,肥 胖成为关注话题 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
2013糖尿病综合管理方案共识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 2013糖尿病诊疗指南
加拿大糖尿病学会: 加拿大糖尿病防治临床实践指南
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 2013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和心血管疾病指南
2型糖尿病伴肥胖的运动原则(无 禁忌者)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12), P5,51
25
严格的饮食控制和规律的运动可 带来多重获益
• Look AHEAD研究带来的启示1
实验组
对照组
• 饮食:热量1200~1500kcal/d,鼓励用奶 昔或节食棒替代正餐,多食蔬果类食物2
螺旋CT扫描总腹部脂肪、内脏及皮下脂肪,评估不同脂肪分布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b9ec93f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0.png)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司敏;廖勇敢;杨华【摘要】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我院内分泌科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MI,FPG,2hPG,HBA1c,HOMA-IR,HOMA-β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比对照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使用二甲双胍与利拉鲁肽疗效显著,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期刊名称】《中国老年保健医学》【年(卷),期】2017(015)003【总页数】3页(P39-41)【关键词】二甲双胍;利拉鲁肽;初诊;2型糖尿病;肥胖【作者】司敏;廖勇敢;杨华【作者单位】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442000;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442000;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442000【正文语种】中文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表现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随着病程进展,胰岛素功能则呈进行性下降。
对于初诊T2DM患者,其胰岛细胞功能还未完全丧失,因此,T2DM患者在发病初期保护胰岛功能尤为重要。
2012年ADA/EASD共识中将人胰高糖素样肽-1(GLP-1)作为二甲双胍控制不佳时联合降糖药物选择之一[1]。
本文以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上述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1.1 临床资料将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初诊肥胖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36例,共76例。
2型糖尿病患者肝脾CT值比值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2型糖尿病患者肝脾CT值比值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cbffcd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8.png)
2型糖尿病患者肝脾CT值比值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肖木芳;冉建民;步军;张杨;梅光中;劳干诚【期刊名称】《临床医学工程》【年(卷),期】2017(024)005【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肥胖程度的2型糖尿病患者肝脾CT值比值与胰岛素抵抗(IR)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按体重指数(BMI)分为糖尿病肥胖组(7例)和糖尿病非肥胖组(6例).另选取31例正常糖耐量者作为对照组,按BMI分为对照肥胖组(7例)和对照非肥胖组(24例).通过CT 测定其肝脾CT值比值,检测其生化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B).比较各组的上述指标并分析其与IR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的肝脾CT值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中的肥胖亚组的肝脾CT值比值均低于非肥胖亚组(P均<0.05).糖尿病组的1n-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中的肥胖亚组的1n-HOMA-IR均高于非肥胖亚组(P<0.05).Pearson's相关分析显示,肝脾CT值比值与1n-HOMA-IR、BMI呈负相关(r=-0.471,P=0.001;r=-0.434,P=0.00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1n-HOMA-IR和BMI是肝脾CT值比值的独立危险因素(R2分别为0.227、0.296,P均<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肝脾CT值比值明显降低;IR和肥胖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可能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密切相关.【总页数】3页(P622-624)【作者】肖木芳;冉建民;步军;张杨;梅光中;劳干诚【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 广东广州510220;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 广东广州510220;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放射科, 广东广州510220;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 广东广州510220;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医学体检中心, 广东广州510220;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 广东广州5102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浆CTRP9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J], 鞠文文;潘佳秋;于学静;刘洋2.CT测量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容积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J], 步军;张扬;陈辉;梁治平;黄结玲3.腰围/身高比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关系 [J], 吴红艳;陈璐璐;郑涓;廖云飞4.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TRP 3与Omentin-1的水平变化与肥胖相关性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J], 郭莹族;谭丽艳;王一舒5.运脾化浊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脾CT比值、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J], 杨栓柱; 孙玲莉; 尹薇; 路波; 薛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拉鲁肽治疗初诊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体质指数、血脂及炎性因子变化
![利拉鲁肽治疗初诊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体质指数、血脂及炎性因子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cec9314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8.png)
利拉鲁肽治疗初诊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体质指数、血脂及炎性因子变化朱剑兰【摘要】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治疗初诊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体质指数、血脂及炎性因子变化.方法初诊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9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治疗前与治疗后16周抽晨起静脉血检测血糖、血脂及炎性因子.应用SPSS18.0软件,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X2检验.结果两组治疗前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情况比较,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情况比较,P均<0.0005.观察组治疗前后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情况比较,P均<0.0005.两组治疗后BMI情况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情况比较,P<0.0005.两组治疗前TC、TG、LDL-C、HDL-C水平变化比较,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LDL-C、HDL-C水平变化比较,P均>0.05.观察组治疗前后TC水平变化比较,P<0.005;观察组治疗前后TG、LDL-C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观察组治疗前后HDL-C水平变化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TC水平变化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TG、LDL-C水平变化比较,P<0.0005;两组治疗后HDL-C水平变化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IL-6、TNF-α水平变化比较,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L-6、TNF-α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观察组治疗前后IL-6、TNF-α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两组治疗后IL-6、TNF-α水平变化比较,P<0.0005.两组治疗后副作用比较,P>0.05.结论利拉鲁肽对初诊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明显降低血糖水平,减轻体质指数,抑制炎症反应,不良反应低,安全性高.【期刊名称】《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7(029)004【总页数】4页(P36-38,95)【关键词】利拉鲁肽/治疗应用;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治疗;炎性因子;血脂;体质指数【作者】朱剑兰【作者单位】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新乡4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糖尿病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随着对糖尿病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发现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患者肥胖有密切关系。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微炎症状态影响因素分析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微炎症状态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da0bc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2.png)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微炎症状态影响因素分析沈莹;陈玲【摘要】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微炎症状态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2015年3~12月期间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5例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血脂、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等临床资料,并分析影响观察组患者血清CRP水平的相关因素。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CRP分别为(26.14±3.23) kg/m2、(2.26±0.55) mmol/L、(5.99±1.45) mmol/L、(4.61±2.13) 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12±3.14) kg/m2、(1.44±0.47) mmol/L、(4.18±1.18) mmol/L、(1.18±0.62)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CRP水平与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正相关性(r=0.686、0.543,P<0.05),与胰岛β细胞功能(HOMA-B)呈负相关性(r=-0.517,P<0.05)。
结论 CRP参与T2DM的发生及发展,而T2DM患者微炎症状态与患者超重或肥胖、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关系密切。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6(027)024【总页数】2页(P4085-4086)【关键词】2型糖尿病;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影响因素【作者】沈莹;陈玲【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内分泌科,上海20002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内分泌科,上海 20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主要特征为血糖增高的常见慢性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本病的病理生理改变早期以胰岛素抵抗为主,后期则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且胰岛素抵抗贯穿整个病程[1]。
初诊2_型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酮症倾向的相关性
![初诊2_型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酮症倾向的相关性](https://img.taocdn.com/s3/m/7ca9c9a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1.png)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酮症倾向的相关性朱迪1,2,赵美茹1,刘淋1,杨雅溪1,张栩11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内分泌科,济南250021;2 新泰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摘要: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酮症倾向的关系。
方法 选取120例糖尿病病程≤1年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酮症将患者分为酮症倾向组和非酮症倾向组,收集两组病史、身高、体质量、血压等基本资料,检测尿酮体、胰岛功能、胰岛素抗体、生化、糖脂代谢等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TyG指数与酮症倾向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预测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的TyG指数最佳截断值。
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酮症倾向的检出率随TyG指数三分位数的升高而增加(P<0.05)。
相关分析显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酮症倾向与患者的TyG指数、BMI、VFA、HbA1c、LDL-C、TG、TC、FFA呈正相关(r分别为0.493、0.300、0.295、0.673、0.248、0.262、0.300、0.402,P 均<0.05),与FCP、HDL-C呈负相关(r分别为-0.435、-0.369,P均<0.05)。
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PG、HbA1c、FCP、LDL-C和TyG指数是新诊断T2DM患者发生酮症倾向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
ROC曲线分析显示,对于预测糖尿病酮症倾向,TyG指数的曲线下面积为0.786(95% CI:0.706~0.865,P<0.05),当TyG指数取最佳截断值8.398时,对应的灵敏度0.569,特异度为0.909。
结论 TyG指数升高可能是初诊T2DM患者发生酮症倾向的独立危险因素,TyG指数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酮症倾向有一定预测价值。
关键词:2型糖尿病;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酮症倾向;胰岛素抵抗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34.012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34-0055-05全世界约有5.37亿成年人患糖尿病,其中大部分为2型糖尿病,预计到2045年,该数字将上升至7.83亿[1]。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的相关性分析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的相关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1d6b9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e.png)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的相关性分析史亮;王露【期刊名称】《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7(36)2【摘要】目的: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CRP与肥胖的相关性.方法:受试者精确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同步检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胆固醇(CH)、甘油三脂(TG),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糖尿病组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无论是糖尿病组还是对照组,肥胖者的CRP水平与非肥胖者的CRP比较,差异显著(P<0.05),相关分析显示CRP与BMI(r=0.191,P=0.009)FINS(r=0.146,P=0.049)FPG(r=0.132,P=0.046)IR(r=0.1 40,P=0.045)TG(r=0.212,P=0.003)CH(r=0.263,P=0.002)均有相关性.结论:CRP 可能是肥胖和2型糖尿病之间相关的主要因素.【总页数】2页(P197-198)【作者】史亮;王露【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泌尿外科,辽宁,沈阳,110032;附属第四医院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合并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J], 杨帆2.饮食和运动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肥胖相关性分析[J], 马世瞻;张爱华;孙文秀;田延凤3.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betatrophin与胎球蛋白A的水平及相关性分析 [J], 邓洁;邓浩;石鑫;于叶叶;谭丽艳4.新发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血清锌α2蛋白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J], 王铭婕;闫朝丽5.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血浆Alarin水平与糖脂代谢及慢性炎症的相关性分析 [J], 杨九芳;汪晓红;游红杏;邹慧兰;卢曰文;王雪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首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及抵抗情况调查及干预效果分析臧贵明
![首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及抵抗情况调查及干预效果分析臧贵明](https://img.taocdn.com/s3/m/88e5272bbcd126fff7050b76.png)
首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及抵抗情况调查及干预效果分析臧贵明※,王洪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北京100048)中图分类号:R5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84(2013)02-0342-03doi:10.3969/j.issn.1006-2084.2013.02.050摘要:目的调查北京地区肥胖及非肥胖首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胰岛素抵抗状况,并探讨降糖药物对其影响。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首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检测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进行肥胖组与非肥胖组干预治疗前后比较。
结果干预治疗前,非肥胖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明显高于肥胖组,而稳态模型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肥胖组,肥胖组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ΔINS30/ΔPG30)明显高于非肥胖组;干预治疗后,两组的ISI、稳态模型法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ΔINS30/ΔPG30升高,而HOMA-IR降低。
结论首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比非肥胖组差,胰岛素分泌能力优于非肥胖组;服用降糖药、纠正高血糖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均得到改善。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抵抗;干预治疗A Survey of Insulin Secre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Initial Diagnosis onType2Diabetes and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ZANG Gui-ming,WANG Hong-ying.(Health Management Center,Marine General Hospital of PLA,Beijing100048,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insulin secre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among the obese and the non-obese patients with initial diagnosis of type2diabetes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treatment.Methods128patients of initial diagnosis of type2diabetes in Marine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during Jan.2010to Dec.2011were conducted some tests to detect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 related indi-cators.Results Before intervention treatment,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in non-obese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bese group,and the homeostasis model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was lower than the obese group's.But the early insulin secretion index(ΔINS30/ΔPG30)of the obes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n-obese patients'.After intervention treatment,the two groups'ISI,HOMA-β,andΔINS30/ΔPG30increased and HOMA-IR decreased.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initial diagnosis of type2diabetes,the insulin sensitivity of obese group is worse than that of the non-obese group,insulin secre-tory capacity is better than that of non-obese group.Taking hypoglycemic drugs to correct high blood sugar can improve diabetic patients insulin secretion and insulin sensitivity.Key words:Type2diabetes;Obesity;Insulin sensitivity;Insulin resistance;Intervention treatment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肥胖可引起胰岛素抵抗,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肥胖患者氧化应激和脂肪细胞因子变化
![肥胖患者氧化应激和脂肪细胞因子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c53302b6ad02de80d5d84065.png)
肥胖患者氧化应激和脂肪细胞因子变化[ 11-01-30 16:02:00 ] 作者:沈兴平编辑:studa20【摘要】目的: 研究男性单纯肥胖患者氧化应激(OS)和脂肪细胞因子变化及相互关系。
方法: 测定42例男性肥胖患者和32例健康非肥胖男性个体的血8异前列腺素F2α(8iso PGF2α)、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脂联素、瘦素、抵抗素、人肿瘤坏死因子可溶性受体1(TNF R1)、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
结果: 肥胖患者8iso PGF2α、 MDA、瘦素、 TNF RI、 IL1β和IL6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P<0.01), 脂联素和SOD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 P<0.01), 2组抵抗素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
肥胖组相关分析: 8iso PGF2α与BMI(r=0.54, P<0.05)呈正相关, 与脂联素(r=-0.56, P<0.05)呈负相关, 瘦素与体脂(r=-0.53, P<0.05)呈负相关, 脂联素与LDL(r=-0.54, P<0.05)和IL6(r=-0.41, P<0.05)呈负相关。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脂联素和IL6是影响肥胖患者OS变化的主要因素。
结论: 男性单纯肥胖患者存在OS和脂肪细胞因子变化, 脂肪细胞因子与OS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关键词】肥胖症氧化应激脂肪细胞因子肥胖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其各种相关并发症的病理生理机制错综复杂。
脂肪组织作为内分泌器官, 分泌的多肽如脂联素、瘦素、抵抗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 形成复杂的内分泌、自分泌、旁分泌信号网络, 参与了诸如胰岛素抵抗、 DM、高血压等的发生和发展[1]。
众所周知, 在生物体中, 氧化还原状态通过氧化和抗氧化酶的表达和调控来精细地调节细胞内的稳态。
李东晓副教授:肥胖与2型糖尿病
![李东晓副教授:肥胖与2型糖尿病](https://img.taocdn.com/s3/m/d534214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5e.png)
李东晓副教授:肥胖与2型糖尿病肥胖和2型糖尿病是当今世界较为流⾏的疾病,严重威胁着公共健康。
两者均伴有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管疾病发病的⾼危因素。
肥胖定义为过多的脂肪组织堆积的状态,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
肥胖和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前认为由于肥胖患者体内过多的脂肪组织释放较多的游离脂肪酸、⽢油、炎症因⼦、激素及其他因⼦,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同时也会导致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异常,当胰岛素抵抗伴有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时,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不⾜以控制⾎糖达正常⽔平,最终导致糖尿病。
⼀、肥胖和2型糖尿病相关的流⾏病学肥胖和2型糖尿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类健康的流⾏疾病,其发病呈不断增长趋势。
在流⾏病学上,肥胖与2型糖尿病有⾮常明确的联系。
在美国的⼏项调查结果显⽰:随着BMI的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威胁增加,BMI 30~34.9kg/m2的⼥性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20.1倍,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预测因⼦;有报道,体重每增加1 kg,发⽣糖尿病的风险增加4.5%~9%。
⼀项死亡率调查结果显⽰:超过理想体重20%~30%以及40%的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正常体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2.5~3.3倍和5.2~7.9倍。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的最新资料显⽰: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过去的30年间已经增加了3倍多,这其中主要归因于肥胖的流⾏。
约97%的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或肥胖。
在中国也是如此,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数逐年增多,并且发病年龄倾向年轻化。
甚⾄⼀些学者提出⼀个新的术语“diabesity”来说明糖尿病(diabetes)和肥胖(obesity)之间内在的联系。
⼆、肥胖和2型糖尿病相关的发病机制肥胖与2型糖尿病均是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两种疾病,但并⾮所有的肥胖伴胰岛素抵抗的个体都会发⽣⾼⾎糖或糖尿病,估计有半数的肥胖患者发展为糖尿病。
这是因为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胰岛β细胞会代偿性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来弥补胰岛素作⽤不⾜,以维持正常的⾎糖⽔平。
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内脚旨肪素的影响
![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内脚旨肪素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cd9591bf18583d0496459fd.png)
低 F G 2P 、 A v 及 H M — P 、h G G 、 F O AI R等方面均优于非肥胖患者 。 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不仅具有平稳 降糖和改善 1 3细胞功
能、 部分恢复餐后胰 岛素早时相分泌作用 , 而且改善胰 岛素抵抗 、 延缓糖 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 【 关键词】肥胖 2型糖尿病 ; 非肥胖 2 型糖尿病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内脏脂肪素
【 中图分类号】R 8 . 5 71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7 — 7 1 2 1 ) 10 — 3 63 9 0 (0 0 2 — 6 0
Ef e t o r y I s ln Pu p I t n i e Th r p n Vi f tn f Ne y f c f Ea l n u i m n e s v e a y o s a i o wl Di g s d Ob s pe 2 Di b t s a no e e e Ty a e e
【 要】目的 探讨早期胰 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 注治疗对初诊 肥胖与非肥胖 2型糖尿病患者血 内脏脂肪素影响 的差异 摘 性 。方法 初诊 2型糖尿病患者 6 0例 , 根据体重指数是否大于 2 k/ 随机分为肥胖组 ( b 和非肥胖组( o- b , 5g m2 O) N n O )每组 3 O 例, 均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B IF G、h G、I S C P G H M —R、 、 H及 v 周 M 、 P 2 P FN 、 — 、 A、 O A I WC WR F等变化
HAN H L Xi o e g " Z V a f n  ̄ HAO 庙 wU i x a  ̄ Z Jn /o HANG n 删 g
1 hniMei lU i rt, a un 0 00 , hn ; .ee opt fB in layA e, eig 10 0 , hn . ax S d a n esy T i a 30 1 C ia 2G n r H silo eigMit ra B in 0 7 0 C ia c v i y l a a j ir j 【 b ta t Obe  ̄v o ea a h ie ne i te e eto al i un pmp it s e teay o ia n b ten nwy A sr c 1 j c e T v ut te d r c n h fc fer n l u ne i rp n v ft e e e l l e f e y si nv h si w
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不同糖耐量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变化
![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不同糖耐量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9fb09cc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b.png)
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不同糖耐量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变化严励;陈黎红;何扬;唐菊英;黎锋;刘湘茹;程桦【期刊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年(卷),期】2005(021)010【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IR)在2型糖尿病(T2D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T2DM一级亲属正常糖耐量(NGT+)组32例,T2DM一级亲属糖耐量异常(IGT+)组36例,新诊断的T2DM组35例,计算各组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AIR3-5)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SIM),与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糖耐量(NGT-)组(38例)比较.结果:T2DM一级亲属T2DM组、IGT+和NGT+组AIR3-5均低于NGT-组(P值分别为<0.01、<0.01、<0.05);T2DM组和IGT+组SIM均低于NGT-组(均P<0.01),而NGT+组SIM值与NGT-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可能是T2DM发病的始动因素.当发展为IGT 及T2DM时,胰岛素分泌功能进一步降低,并伴有胰岛素敏感性的降低.【总页数】4页(P2039-2042)【作者】严励;陈黎红;何扬;唐菊英;黎锋;刘湘茹;程桦【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广东,广州,51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3【相关文献】1.肥胖对不同糖耐量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 [J], 何扬;王川;黎锋;程桦;严励2.2型糖尿病家系非糖尿病一级亲属第一时相胰岛素的变化 [J], 薛云;成金罗;胡继红;沈默宇;张允平3.2型糖尿病患者糖耐量正常一级亲属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的变化 [J], 谢勇丽;赖晓阳;沈云峰;郑国红;刘泽林4.不同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 [J], 刘影;胡新艳;张妮娅5.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J], 于健;林枫;苏珂;龙艳;周素娴;周燕;胡永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肥胖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进展
![肥胖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ed7eee65ef7ba0d4a733b48.png)
[4 S akrA,e p aS R linhpb tenu n u bshn l vl 4 ] hn a T pa . eao si e e r a i eo A l e l t w i p e s
a d da ee lts JCl d cio t ,01 。 6:8 23 2 n ib tsmelu . i En o rn lMea 2 1 9 3 2 -8 6. i n b
减 退或 糖尿 病 。
1原发性肥胖合并 2型糖尿病 : . 通常所说 的肥胖
合并 糖尿 病 即为此种 类 型 。与 非肥胖 2型糖尿 病患 者 相比, 肥胖 2型糖尿 病患 者存 在更 严重 的胰 岛素抵 抗 ,
遗传 性 疾病 导致 的肥胖 合 并 糖 尿病 : 数 遗 传 性 少 疾 病 可 导 致 肥 胖 及 糖 尿 病 , ( ) rdr l 综 合 如 1 Pae— l Wii 征_: 8 又称为 肌 张力 低 下一 能 障碍 . 腺 发 育滞 后 . J 智 性 肥 胖 综合 征 , 是导致 人 类肥 胖 的最 常见 的遗 传性 综 合 征 之 一 。其基 本 特 征 为 胎 动 减 少 , 张 力 减 退 , 力 障 肌 智
疫, 残存 一定 胰 岛 B细胞 功能 , 1 型糖尿 病 患者 的 较 A 胰 岛功能更 好 , 临床特 征更 接近 2型糖 尿病 。 2 继发 性肥胖 合 并 糖 尿病 : 发性 肥 胖 症存 在 其 . 继
糖尿病均为异质性疾病 , 肥胖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亦 呈多 种表现 。 肥胖 合并 糖尿 病 的临床 表现
[9 Ao s— gaeaP, r t S Rp lC,t . h s oei eet 3 ] ln Madl Moi o , iol e a T eet gnc f c o n mo 1 r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对胰岛素泵治疗效果的影响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对胰岛素泵治疗效果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0880ecf4028915f804dc2c5.png)
1 9 5 4・
安 徽 医 药
A n h u i Me d i c a l a n d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J o u r n a l 2 0 1 3 N o v ; 1 7 ( 1 1 )
初诊 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对胰岛素泵治疗效果的影 响
初诊
I n f l u e n c e o f b o d y ma s s i n d e x o f n e wl y d i a g n o s e d t y p e 2 d i a b e t i c s
o n t h e r a p e ut i c e fe c t 0 f c o n t i n u o us s u b c u t a n e o u s i n s u l i n i n f u s i o n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b o d y m a s s i n d e x ( B MI )o f n e w l y d i a g n o s e d t y p e 2 d i a b e t e s me l l i t u s ( T 2 D M)o n t h e r a —
型糖尿病患者按照 B MI >2 t 5 k g・ mI 2 分为肥胖组 ( O B组 ) 与非肥胖组 ( N O B组 ) , 每组 3 0例。两组均进行 1 周 的胰岛素泵 强化
治疗 , 检测入院时空腹血糖( F B G) 、 空腹胰岛素 ( F I N S ) 和空腹 C肽( F C P ) , 糖化血红蛋 白( H b A l e ) 等生化指标 , 比较两组血 糖达
体重正常代谢性肥胖人群的血糖、血脂、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分析
![体重正常代谢性肥胖人群的血糖、血脂、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e3f9d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b.png)
摘要:目的 分析体重正常代谢性肥胖(MONW)人群的血糖、血脂、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将本院
体检的 25 名体重正常代谢正常人群及同期收治的 26 例 MONW 患者、25 例超重/肥胖代谢正常患者、25 例超重/肥
胖伴代谢异常患者、25 例单纯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别设为 MHNW 组、MONW 组、MHO 组、MAO 组、T2DM 组。
应严重,代谢紊乱明显,糖尿病患病风险高,临床应重视 MONW 人群的早诊断及治疗。
关键词:体重正常代谢性肥胖;血糖;血脂;氧化应激反应
中图分类号:R58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413(2021)20-0034-03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of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 and oxidative stress response indexes levels in metabolically obese normal-weight population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肥胖是众多疾病如心血管疾病、 脂肪性肝病、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我国肥胖人群迅 速增加[1]。肥胖不仅指的是体重增加,还包括体重正常代谢 性肥胖(MONW),MONW 是指体重在正常范围内,但体内
脂肪含量高,进而引起的代谢异常。文献报道,MONW 合 并有代谢综合征中的某一个或者多个组分的异常表现,增 加了机体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2]。目前临 床对于 MONW 暂无统一判断标准,由于体重正常,且多为
1.2 诊断标准 代谢综合征(MS)诊断标准[3-4]:至少符合以下 3 项。
淤腰围,男性逸90 cm,女性逸85 cm 的中心性肥胖标准; 于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空腹 TG逸1.70 mmol/L, 或服用降脂药);盂高密 度脂蛋 白胆 固醇(HDL-C)水 平 降低 (空腹 HDL-C 约1.04 mmol/L);榆 高血压 [收缩压 (SBP)逸130 mmHg / 舒张压(DBP)逸85 mmHg,或 接 受 过相应 的治 疗或 已确 诊为 高血压);虞 高 血 糖 [ 空 腹 血 糖(FBG)逸6.1 mmol/L 或餐 后 2 小 时血糖(2 h PG)逸 7.8 mmol/L 和/或已确诊为 T2DM,或接受过相应的治疗]。
糖尿病初诊该查什么
![糖尿病初诊该查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8cfdd81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9.png)
糖尿病初诊该查什么
罗光荣
【期刊名称】《家庭健康》
【年(卷),期】2010(000)013
【摘要】@@ 到医院看糖尿病该咋查?一是要明确诊断:看是否得了糖尿病,是1型还是2型:血糖是一时波动,还是长期超标?二是要明确有无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肥胖以及其他代谢紊乱疾病:有无糖尿病引起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病情严重程度如何?
【总页数】1页(P52)
【作者】罗光荣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初诊与非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应用的胰岛素剂量比较 [J], 王勇;李晶晶;曾刚沂
2.回顾性分析山西省部分地市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初诊情况 [J], 王霞
3.糖尿病初诊该咋查 [J], 王建华
4.糖尿病初诊该查什么? [J], 罗光荣
5.初诊与非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应用的胰岛素剂量比较 [J], 王勇; 李晶晶; 曾刚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拉鲁肽治疗初诊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利拉鲁肽治疗初诊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51bbe802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6.png)
利拉鲁肽治疗初诊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冯畅;曲琨;王艳军【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6(028)005【摘要】目的:观察利拉鲁肽治疗初诊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5例,按腰围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患者37例,男性21例,女性16例,腰围90.5~105.5 cm;B组患者35例,男性19例,女性16例,腰围105.5~120.5 cm;C组患者33例,男性16例,女性17例,腰围120.5~155.5 cm.3组患者均给予利拉鲁肽皮下注射,分别在24周、48周时测定腰围、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结果:①在治疗后24周、48周,3组患者的FPG、2hPG、HbA1c、HOMA-IR、TG、LDL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其下降的幅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24周,3组患者的SBP较治疗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48周,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3组患者的SBP下降幅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4周、48周,3组患者的DBP较治疗前均无明显下降(P>0.05).③治疗后24周、48周,3组患者的腰围、BMI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48周时对比,C组患者的腰围、BMI较A、B组下降幅度大(P<0.05);B组患者的腰围、BMI较A组下降幅度大(P<0.05).结论:利拉鲁肽不仅可明显降低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还能有效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收缩压、减轻体重、缩小腰围,同时腰围基线越大,腰围及体质指数下降程度越明显.【总页数】3页(P19-21)【作者】冯畅;曲琨;王艳军【作者单位】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辽宁葫芦岛 1250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用利拉鲁肽对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J], 梁引红2.利拉鲁肽对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J], 赵冬;时艺珊3.利拉鲁肽治疗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J], 史海涛4.利拉鲁肽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J], 陈晓正;钟义春;李珍梅;刘艳丽;何健敏;林慧卿5.初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利拉鲁肽配合胰岛素对糖脂代谢强化治疗的效果观察 [J], 王艳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伴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评估及与血清学指标的关系
![糖尿病伴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评估及与血清学指标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1a0c5f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6.png)
糖尿病伴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评估及与血清学指标的关系房万菊;魏刚【期刊名称】《海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21)010【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伴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及其与血清学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8月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根据BMI指数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标以及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炎症细胞因子含量.结果:(1)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与非肥胖组的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比较,肥胖组患者的HOMA-IR、HOMO-β、HbA1c、FINS较高、ISI 较低(均P<0.05);(2)脂肪细胞因子:与非肥胖组的脂肪细胞因子含量比较,肥胖组的血清CTRP3及Akt含量较低(P< 0.05),血清Nesfatin-1、Apelin、Chemerin、CMKLR1含量较高(P<0.05);(3)炎症细胞因子:与非肥胖组的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含量比较,肥胖组SFRP5、β2-arrestin的含量较低(P<0.05),Wnt5a、JNK-1、PGRN、SPARC含量较高(P<0.05).结论:糖尿病伴肥胖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且血清中脂肪细胞因子、炎症细胞因子分泌异常.【总页数】4页(P1352-1354,1357)【作者】房万菊;魏刚【作者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中医医院内科,天津300270;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心血管内科,天津3002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慢性乙型肝炎伴肝源性糖尿病和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肝纤维化指标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J], 张国忠;娄金丽;汪洋;唐冬松;马正来;苏华2.Roux-en-Y胃旁路手术对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生理指标与胰岛素抵抗影响的研究 [J], 上官昌盛; 闵长乐; 向英3.糖脂代谢指标与妊娠糖尿病孕妇胰岛素抵抗程度的关系及对巨大儿的预测效能研究 [J], 欧国平;董剑;王柱;赵峻英;杨静4.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J], 王彪;吴燕;周芩;李大伟;云川5.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血清NLRP3炎症小体水平、心肌损伤标志物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J], 王晨菲;张洁;罗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肥胖症与糖耐量低减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的真胰岛素和前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肥胖症与糖耐量低减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的真胰岛素和前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9a2960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6.png)
肥胖症与糖耐量低减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的真胰岛素和前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陈海冰;叶山东;陈燕;莫蔚林;任安;邢学农;李素梅;汤涛【期刊名称】《中国糖尿病杂志》【年(卷),期】2003(11)6【摘要】肥胖症、糖耐量低减(IGT)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分泌缺陷,但目前并不十分清楚肥胖症、IGT和T2DM患者的血清前胰【总页数】3页(P446-448)【作者】陈海冰;叶山东;陈燕;莫蔚林;任安;邢学农;李素梅;汤涛【作者单位】230001,合肥,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230001,合肥,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230001,合肥,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230001,合肥,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230001,合肥,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230001,合肥,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230001,合肥,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230001,合肥,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相关文献】1.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清真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与血脂的关系 [J], 甘宇;张国峰;李宏革;张锦;郑长虹;孟馨;彭阳2.肥胖症患者和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真胰岛素和前胰岛素的改变 [J], 杨建梅;高妍;马红;惠岩;陈澜3.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血脂、胰岛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薛玉凤;赵聚宾;侯俊台4.肥胖症、糖耐量减退、2型糖尿病的真胰岛素和前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J], 陈海冰;叶山东;陈燕;杨明功;任安;莫蔚林;邢学农;李素梅;陈超;陈若平;荆春燕5.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前胰岛素水平 [J], 郑景晨;陶志华;章海凌;陈肖俊;汪大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