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家族企业控制权的研究
我国家族企业控制权内涵研究
第31卷第4期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 l.31No .42010年7月Journal of Jisho u Univ ersit y (Nat ural Science Edi t io n)July.2010文章编号:1007-2985(2010)04-0112-06我国家族企业控制权内涵研究董巍1,董榕2(1.集美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福建厦门3610212.中国建设银行大连市分行,辽宁大连116011)摘要:争夺企业控制权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控制权收益.企业控制权由控制权的核与控制权外层组成,核决定于物质资本并规定了控制权外层的配置.家族企业是家族利益集团实现家族目标的工具,其控制权的核由家族掌握,并且在家族内部传承;控制权外层根据家族企业规模、家族对职业经理人的信任程度呈现从完全掌握在家族手中到完全授权给职业经理人的动态分布.关键词:家族企业;控制权;控制权的核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志码:A柳传志重掌帅印是2009年联想集团颇为引人关注的一个动作,其关键作用很大程度上在于力保杨元庆的实际执行权,由此引发企业控制权内涵的再思考.控制权是近年来公司治理的重要研究内容.从企业本身来看,它作为一个虚拟的生产经营单位,并不存在自己特定的目标函数[1].企业的控制者(及所属的利益集团)按照他们自身利益的要求配置企业的资源,企业只是其满足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工具,即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而掌握控制权才是驱动企业的关键.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由许多独立的财产所有者组成的契约网络.这些财产所有者可分为2大类:一类是提供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包括员工阶层和经理阶层;一类是提供物质资本的所有者,股权所有者、债权所有者.[2-3]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共同构成企业生产要素,哪个生产要素是核心生产要素,那么该要素所有者就拥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控制权.根据企业性质,企业控制权的配置主体是多元的,控制权分布具有多维的特点,现代企业呈现出合作控制的控制权配置格局.[4-5]家族企业是企业组织的一种类型,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家族企业定义,但学者们普遍认可家族资本与家族控制是家族企业的2大要件,且认为家族成员拥有企业控制权是家族企业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特征[3].通常,家族的物质资本投入能够被清晰地量化,但是,家族控制因为人们对控制权内涵和形式的分歧而需要深入研究.本文从家族企业控制权定义、种类、配置及我国家族企业权力继任的控制权内涵等方面分析.1家族企业控制权的定义企业控制权问题开始引起理论界的重视引发于现代股份公司股权分散.随着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程度的增加,企业相关权力逐步重新配置,谁实际控制企业的问题出现.在讨论谁掌握着企业的控制权问题之前必须明确什么是企业的控制权.*!收稿日期:2010-03-21作者简介董巍(),女,辽宁人,集美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讲师,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主要从事家族企业管理与发展、工程合同管理研究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必罚明威:1971-.较为早期和经典的企业控制权的定义有[3]:伯利和米恩斯认为控制权是通过行使法定权力或施加影响,对大部分董事有实际的选择权;德姆塞茨称企业控制权是一组排他性使用和处置企业稀缺资源(包括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权力束;格罗斯曼和哈特细分出剩余控制权的概念,即剩余控制权是资产所有者可以按任何不与先前合同、习惯或法律相违背的方式决定资产所有者的权利.在上述早期经典的企业控制权定义基础上,其他学者对企业控制权进行了调整和细化.梳理诸多学者的后续研究,笔者发现企业控制权首先被认为是一种决策权,主要是选择董事和支配企业资产的决策能力[3,6-7];其次是当一个信号被显示时,决定企业选择什么行动的权威或影响力[8-10];还有是对企业所有权的相对控制[11],和为实现自身利益,通过组织机制统一企业成员行为的能力[12-13].通过分析已有的界定发现,明确控制的含义对研究什么是企业控制权很关键.我国#新华词典对控制的解释是掌握、支配,使不越出一定范围!;美国1933年的#证券法和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对控制的定义是直接或间接指挥或引导某人的管理和政策方向,而不论是通过具有表决权的证券所有、合同或其他方式[7].因此,笔者认为控制的主要对象是人,控制的结果是达成既定目标(保持在范围内).既然企业是所有者(或所有者利益集团)获得效用的手段、工具,那么,企业控制权就是通过掌握和支配企业中其他成员的行为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家族企业控制权是指家族为了实现自身及所属集团的利益,通过掌握企业资产、支配企业人力资源,使企业产生统一行动(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决策及决策执行,故而可以称为权威)的能力.根据对企业资产的掌握程度、对企业人员的支配程度或称为影响力的大小,不同的企业成员拥有程度不同的控制权.2家族企业控制权的种类和内容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企业控制权,对企业控制权的种类和内容进行了多种规定.综合文献[3,5,11],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控制权种类划分是:1)根据能否在事前以契约的形式把控制权的内容、行使方式等加以确定划分.可分为特定控制权、剩余控制权、剩余收益权、收益控制权.2)根据决策权的理论规定与事实的差异划分.可分为形式控制权(又被称为名义控制权或正式权威)、实际控制权(又被称为实际权威).3)按照控制权的一般演变轨迹划分.可分为传统控制权、现代控制权.4)按照控制权的表现形式划分.可分为显性控制权(又分为特定控制权和剩余控制权)、隐性控制权.5)按照控制权的应用范围划分.可分为决策控制权、经营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6)按照权限的层次划分.可分为最终剩余控制权、授予剩余控制权和实际剩余控制权.企业控制权的种类划分多元化,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者对控制权的内容认定的多样化.综合来看,企业控制权的内容主要有2大类,分别是对企业物资的支配权和对人员的任免权.综合文献[3,7,10,12-13],企业控制权具体表现为:1)投票权.尤其是董事会投票权,即董事选择权.2)决策权.战略决策和经营决策,既包括修改公司章程、选举董事、任命和解雇总经理、重大投资、破产重组等拥有最后的表决权利,也包括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的扩张、企业的融资、企业的利润分配决策,特别是在非常时期对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问题的决定权.3)监督权.主要是对决策方案执行的监督及修正.以上任何一项权力都会对企业的稳定与发展产生长期重要影响,所以也有文献直接把企业控制权界定为对企业的影响力.分析企业控制权分类和内容可以发现,虽然每一项控制权都会对企业发展产生明显影响,但是其影响力仍然存在差异性.也就是说,随着控制的对象和内容不同,对企业的控制程度就不同,但毫无疑问都是企业的控制权因此,企业控制权呈现多维分布的性质,主要分布形式是层级关系,不同层级的控制权由不同的企业113第4期董巍,等:我国家族企业控制权内涵研究!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修订,#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年,修订第三版,第56页.20014.成员分别掌握.不同层级的控制权之间存在制约与被制约的特性,但是上一层级控制权并不能随意干涉下一层级控制权的实施,只有在出现非正常情况,或者下一层级的行为直接损害上层级的利益和效用时才能够发挥行使其制约权力.既然企业的控制权存在层级关系,那么必然存在一个权力授予体系,也就是控制权配置制度.家族企业内部也存在控制权层级,与非家族企业不同之处在于家族企业最初控制权几乎全部集中在家族成员手中.随着家族企业规模扩张和企业制度演变,职位划分细化需要更多的管理者,于是,职业经理层出现导致创业家族(股东)与职业经理之间的控制权配置问题.企业是人们获得效用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利益不同的各方争夺控制权就是为了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简单分析,企业控制权收益由2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容易度量的货币形态的收益,它直接反映为企业会计账户上的利润分配;另一部分是难以度量的非货币形态的效用,例如,创业者家族成就感,支配资源、指挥他人的满足感,及其他有形或无形的社会网络资本等.[1]通常,放弃前者可以通过利润增量补偿,而后者则比较难以补偿.但是,根据理性人假设,我们认为当非货币形态的效用较小时,可以用较多的货币收益替代.二者之间存在以下关系:R(i)=R(i)1+R(i)2.其中:i 表示控制权;R(i)表示控制权总效用;R 1表示控制权的货币收益;R 2表示控制权的非货币效用.那么,至少有R(i)1%-R(i)2,即满足R&(i)>0,R (i)<0,控制权的拥有者才会自愿进行控制权转移,而且控制权的转移带来的货币收益的增幅递减.[5]3家族企业控制权的配置毫无疑问,企业控制权就是能够决定企业发展、企业成员收益和效用的权力或影响力.那么,控制权必然成为企业参与者的争夺焦点,尤其是家族企业这样一个以家族投资为基础、承载着家族的利益、寄托家族期望的组织,控制权配置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目前,对控制权来源的研究以资本雇用劳动论为主,从而普遍认为企业的控制权来自物质资本[2][14].但是,也有学者[3]提出人力资本与人身不可分离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员工可以随时关闭自己的人力资本,并且人力资本决定企业其他资本和人力资本本身能否获得回报以及获得多少回报.同时,他们属于专用性的资本,承担了风险,理应与物质资本分享企业权力.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环境的复杂化以及分工专业化,职业经理人成为独立的力量,特别是随着IT 等新行业的兴起,企业的创立和发展越来越依赖类似智慧的无形资产.从表象上看,似乎企业的控制权越来越多地掌握在经理人手中,伯利和米恩斯称之为经理革命.尤其是古老的家族企业,企业的关键岗位几乎不见了创业家族成员,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甚至是重大决策都是由经理层制定.于是,有人提出企业控制权理论有3类代表性的观点:资本强权观、劳动雇佣资本观和共同治理观[14].我国家族企业控制权的配置格局如何呢?我国家族企业多数是创业于传统的生产产业,初创规模相对较小,物质资料是企业再生产的基础.且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合二为一于创业家族,集中在家族的一个或几个人手中.此时,家族企业控制权毫无争议地归属于创业家族.随着企业规模增加和竞争性市场更加的复杂化,家族企业创始人需要聘请职业经理人经营企业.同时,将企业的部分实际控制权授给职业经理人,因为只有给予其人事、财务、投融资等方面一定的权力,职业经理人才能发挥其才能.这里之所以强调是部分实际控制权,表明无论授予职业经理人的实际控制权多么充分,家族一定保留随时可以收回职业经理人手中的实际控制权的权力.毕竟,创业家族所提供的资产与职业经理人提供的人力资本是有区别的,前者不仅为企业所用,更为企业所有;而后者却只为企业所用,不为企业所有[14].由此可见,控制权在创业家族和职业经理人之间呈现一种层级形式的动态分布格局.也就是,家族企业控制权结构类似果实结构一样,中心是一个坚硬而相对稳定的核,包围着核的是一些相对松散、可以被分割的组织.核是决定果实品种、特性、成色等区别于其他物质的根本规定,但它是隐藏在最中心、支撑果实的.而果实的外围物质是显性的,容易改变且可以层层分解,但是它的改变并不影响果实的品种和特性等本质家族企业控制权整体就是这样一个果实,它可以全部由创业家族掌握,也可以把外部显性的、可分解、并不影响企业性质的权力授予相应的经营者,诸如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权、中低级管理者的任免权、一般投融资决策权114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1卷.等.创业家族对职业经理人信任程度越高,授予的权力就越多,甚至可以把核以外的所有控制权完全授予外部经营者.但是,控制权的核一定保留在创业家族内,因为家族保留必要控制权是家族企业最基本和最核心图1控制权层次结构示意图的特征.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就可能表现为创业家族投票选举出董事会后,不参与任何企业决策,只要企业行为不偏离家族效用,外界似乎看不到创业家族的存在.此时的控制权就像一个无核的果实.但是,一旦创业家族认为其效用最大化原则被违背,就像核必然决定果实本质一样,通过直接接手决策或者更换高层管理者的方式调整企业行为,将其隐性化的控制权显性化.如图1所示.因此,笔者认为控制权的核一定是实际控制权,它不一定有明确的存在形式,但它一定是存在的,而且对控制权外层具有绝对的予、夺的权力.也就是一些学者所称的最后控制权[15].在家族企业中,创业家族能够拥有并保留控制权的核的基础就是从创业初始就形成的物质资本基础.这也就是许多历史悠久的家族企业后裔们至今仍能控制着祖先创下的家业的原因,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他们在家族企业中仍持有决定性的股份,从而使他们得以行使潜在的权力,利用他们控制的大宗股票对管理部门进行干预.比如,福特家族在多年不在福特汽车任职之后,能够重掌帅印.通常,企业的控制权由管理职位表示.随着管理职位的逐级升高,其配置的控制权也逐渐加强,同级职位配置内容不同、地位相等的控制权.按照现代企业制定规定的职位安排,董事长是最高职位,它应该配置企业无上的控制权.但是,根据前面对控制权的来源和层级结构的分析,笔者认为,在家族企业中,如果创业家族的控制权的核显性化,即创业家族占据某个高层的职位时,该职位就配置了无上的控制权;如果创业家族控制权的核隐性化,即创业家族不在企业的任何职位时,董事长就配置了控制权外层的最高控制权,此时控制权的核处于休眠状态.根据上述控制权结构的分析,家族企业的控制权存在一个从创业家族拥有全部控制权的初始状态到逐步向下授权的过程.在这个控制权授权过程中,创业家族保留必要的权能,其余授予董事会;董事会在保留一部分权能之后,又把其余控制权授予经营层.企业的规模越大,该控制权链条越长,并且同级控制权细分程度越高.随着权力的下放及细分,家族在最高层的控制权不但没有被削弱,实际是在增强,因为扩大了其所控制的范围.家族就是通过这种金字塔形式的控制权组合结构操纵整个公司,同时维护家族在扩大规模的公司中的利益.在控制权的授权链条拉长后仍然能够在顶层控制企业的前提条件是直接或间接地拥有企业半数以上(或相对比重较大)的具有表决权的股份,籍此来决定公司董事人选进而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并在公司的经营活动中,能够对盈余分配等方面产生影响[7].因此,家族企业的控制权具有状态依存的特性.家族把企业控制权授予职业经理人的目的是提升企业的管理获得企业绩效的改善,但是,控制者能够从企业的控制中得到巨大的个人收益,所以不会自愿放弃企业的控制权[1],即控制权收益会影响控制权转移的程度.家族会在控制权转移出去导致的控制权收益减少与企业绩效改善带来的家族利益增加之间,和职业经理人的企业人事任免权、投资和融资决策等权力的拥有程度与一旦罢免职业经理人,收回控制权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震动和巨大损失之间寻找临界点,确定家族控制权保留程度.当家族给与职业经理人低信任度时,家族保留的控制权较多,在控制权的核的基础上还包括一些高层次的外层控制权,随着家族对职业经理人的信任度增强,家族保留的控制权逐步向控制权的核收缩,一直到控制权的核与控制权外层的边界,即家族控制权隐性化,这是家族授予职业经理人控制权的最大限度.控制权在家族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配置格局的稳定性会被职业经理人与家族利益相悖打破,此时,创业家族通过剥夺控制权外层管理者的权力,重新配置控制权而显性,或者直接行使外层控制权,即家族直接占据控制权外层的职位.115第4期董巍,等:我国家族企业控制权内涵研究116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1卷4我国家族企业权力继任的控制权本质上述分析证明,家族企业控制权的核必须且只能由创业家族掌握.同时中国文化也决定了中国家族企业的企业主多是以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双重转移来完成继承[16].创业家族是一个利益集团,通常,企业控制权核的按钮在一个特定的家族成员手中.那么,个人生命的有限性要求控制权的核按钮采取接力赛的方式传承才能保证家族对企业的长久实际控制.另外,在家族没有赋予职业经理人完全的信任时,家族成员拥有的企业重要职位也需要随着年龄或技能的原因进行传递.因此,引发家族企业控制权继承问题的研究,在这个庞大的研究范围内,很重要的一个研究议题就是:家族企业控制权继承的实质是什么?在现有对我国家族企业继承的研究文献中,普遍认为家族企业权力继承就是把高层管理的职位移交给家族成员.由此引发了对这种继承的诸多批评,如:家族成员选择范围狭窄、能力不足导致富不过三代现象的重蹈等.笔者通过对一般企业控制权层次结构的分析,发现企业控制权有核和外层之分,控制权的核必须保留在家族内部,控制权外层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而定.控制权的核与控制权外层在经营管理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其权力基础也不同,核的基础是具有表决权的股份,以实际资产为底,而控制权外层的权力来自于制度和能力.制度是投资者以正式合约确认的委托,能力指经营者自身具备的、满足投资者的需要的才能.一个有才能的人取得授权后未必能否有效地控制企业,因为企业是一个团队,一个人对企业的控制状况还取决于是否取得其他成员的信任,尤其是企业核心员工的信任与配合[13].家族企业创业初期,围绕投资者形成一个具有直接血缘关系和紧密利益关系的共同体,其核心员工几乎都是这个利益共同体的成员,此时的家族企业控制者完全有效地控制着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后,职业经理人控制权的有效性取决于其获得家族利益共同体的信任程度,家族的信任依赖于家族与职业经理人的共同利益[12],职业经理人与家族的共同利益越多其控制权就越大,否则,其控制权就被限制.我国家族企业发展历史短,规模不大,创业家族拥有企业大部分股份和绝对表决权.同时,特定的经济环境决定创业家族与职业经理人之间信任度低,控制权授予链条短,职业经理人的控制权有限,许多关键职位普遍由家族成员拥有.也就是我国家族企业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现状决定家族企业控制权的核显性化,即家族利益代表占据家族企业的高层权力职位(((董事长、董事和总经理等,这也是全球家族企业的普遍现象.Raymond研究结构的调查,2002年美国家族企业CEO的构成中,家族成员高达93.7%(其中有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79.8%,有姻亲关系为13.9%),上市家族企业董事会中5~6名家族成员占比例高达63.3%,而有87.8%的企业主相信未来5年企业仍将掌握在控制性家族手中[3].所以,包括我国家族企业在内的许多家族企业以高层关键职位的家族成员间传递为重要特征进行权力继承也就不足为奇.但是,随着家族企业发展进入稳定期,以及规模扩大和外部规范体系的完善,职业经理人与家族之间的信任度越来越高,企业控制权外层越来越多地由职业经理人掌握,家族的控制权的核就趋于隐性化.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当家族企业进入到第2代或第3代后,在权力继承时家族成员接任高层关键职位情况的比第1代权力交接时少.由此,笔者认为家族企业权力继任的根本就是控制权的核的传承,即家族内部继承.毕竟,对父母来说,将他们的希望和梦想永续的最好方式,就是将他们一生建立的事业传递给他们的子孙,这是人类的天性[17].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发展规模及家族与职业经理人之间信任程度形成的控制权外层的实际权力配置情况,采取家族成员继任或职业经理人继任,或者二者兼而有之.5简要结论控制权来自于对个人(或个人所归属的利益集团)的效用的追求.家族企业控制权可以被明确划分为控制权的核与控制权外层2个结构层次.控制权的核的基础是物质资本,有显性化和隐性化2种存在方式,必须且只能掌握在家族手中;控制权外层的基础是制度和能力,是显性化的,既可以由家族成员拥有,也可以授权给职业经理人,其选择标准就是增加的企业绩效与损失的控制权收益的比较.家族企业权力继任本质上是家族内部继任,表现为可以决定、支配控制权外层的控制权的核在家族内部传承.。
我国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模式及其控股上市公司风险研究
要对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估。财务风险是指公司面临的资金流动性、偿债能力等方面的风险。通过对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资金链是否稳固,从而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
要对公司的市场风险进行评估。市场风险包括市场竞争、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对公司经营活动的影响。通过对市场环境的分析,可以预测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公司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模式及控股上市公司的风险管理,可以更好地了解家族企业的特点和运行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推动国家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
2. 正文
2.1 代际传承模式分析
代际传承是家族企业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实践,指的是企业家将企业传承给下一代的过程。代际传承模式可以分为直接传承和间接传承两种形式。
家族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规范经营行为,降低违规风险。家族企业可以建立独立的监事会或董事会,加强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决策效率和风险管控能力。
家族企业需要加强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培训,提高全员对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明确风险管理责任和权限,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类风险。
1.2 研究意义
家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代际传承模式及控股上市公司的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家族企业中,代际传承往往伴随着企业文化、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传承,对于维持企业的独特性和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家族企业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我国家族企业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研究【内容摘要】:家族企业上市公司在股市的比重越来越大。
改制与上市是家族企业发展与壮大的主要途径而不是目的,但是许多家族企业上市以后却停留在原来的治理水平上,不能走上现代公司治理之路,失去了继续发展的方向。
家族企业上市公司的不良治理问题还会引起股市的大波动,帮助他们提高治理水平,既有利于家族企业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又利于股市的稳定运行。
我国家族企业在上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既有这一组织形式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有其特殊性,这与我国不健全的市场环境、监管体制、法律制度、文化传统有关。
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家族企业上市存在的问题,并就改进家族控股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谈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家族企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制一、我国家族企业上市的问题分析(一)“一股独大”及内部控制问题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营风险由于家族股东持有大量的股权,股东之间便失去了相互制衡的作用,形成家族股东对公司的完全控制,这种特殊的公司治理结构蕴藏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投资者面临企业决策失误的风险。
集中的股权结构必然会导致高度集中的决策机制,在家族成员的综合管理素质跟不上企业上市后规模的增大,并缺乏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特别是缺乏有效干预个人错误的决策机制时,企业的决策风险极大。
2、投资者面临家族管理者能力不足的风险。
家族控股企业上市其资产规模急剧扩大对控股家族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素质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于尚未实施职业化经理经营的家族式企业来说,家族接班人的管理能力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极为重要。
3、家族内部的矛盾常常会影响到公司的运作。
家族企业因利益问题而出现纠纷已屡见不鲜,在募集资金巨大、企业资产急剧膨胀的新环境下,也会出现一个利益重新分割的问题。
在一个缺乏透明度的市场,任何纠纷处理得不好,不仅极大地影响上市公司的整体运作,更使其他投资者处于被动地位。
(二)来自家族控股企业上市所创造的资本神话加剧了其他家族企业追求只要上市就可一夜暴富的资本市场负面的敛财效应目前,已上市的家族控股企业在由私人独资或家族向公众公司转化中,经过原始资产存量的资产评估、溢价发行和上市挂牌交易的三级放大,实现了家族资产规模的急剧增大,人们把这看成是利用上市政策实现“一夜暴富”的典型。
我国家族企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
我国家族企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我国的家族企业一直以来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选择通过上市来实现企业的扩大和发展。
然而,家族企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家族企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有积极作用。
家族企业通常具有稳定的股权结构,少数股东的份额较小,家族成员是公司的主要股东。
这种股权结构有利于家族企业内部控制的形成和执行。
由于家族企业家族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利益关系,他们更容易达成共识,减少内部冲突和矛盾。
家族企业可以通过股权结构来制定明确的内部控制规则和权力分配机制,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家族企业主要股东通常具有较高的参与度和责任感,更加重视企业的长远利益,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其次,家族企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家族企业上市后,由于发行股票的需要,股权结构会变得复杂多样化,家族成员的股权比例会相对减少。
这可能导致家族企业家族成员在企业决策中的发言权和权力相对减弱,给公司内部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
此外,家族企业上市后的股权结构也容易导致控制权的分散化,难以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少数股东的存在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决策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制约家族企业的长期发展。
针对家族企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的挑战,有几点建议可供家族企业家族成员参考。
首先,家族企业家族成员应提高认识,在企业上市前就应充分了解上市所带来的股权结构变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他们应该明确自己在公司股权结构中的地位和权力,并主动与其他股东进行沟通和协商,共同制定内部控制规则和权力分配机制。
其次,家族企业应积极培养和引入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
通过引入专业化管理团队,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能力,可以更好地应对股权结构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最后,家族企业家族成员应加强对公司治理的监督和参与。
他们应积极参与公司的决策过程,为公司的发展和内部控制提供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家族企业加强控制权
家族企业加强控制权一、引言家族企业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家族成员拥有并控制的企业。
在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通常控制着企业的所有权和决策权。
然而,随着家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家族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管理问题也逐渐凸显。
为了保障家族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稳定,加强控制权成为家族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二、加强家族企业控制权的重要性1.稳定企业发展:家族企业的稳定发展需要稳定的控制权,只有确保控制权稳固,企业才能有稳定的发展方向。
2.避免家族内部冲突:加强控制权可以有效避免家族内部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管理纷争,维护家族企业的和谐和稳定。
3.提高企业竞争力:控制权的加强可以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执行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更具活力。
4.确保企业长期发展:家族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需要明确的控制权结构和规范的家族企业治理机制,只有加强控制权,才能确保企业长期稳健发展。
三、加强控制权的途径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加强家族企业控制权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建立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明确决策权和监督权的分工,实现公司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2.建立家族宪法:制定家族宪法,明确家族成员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家族内部的权力关系,有效管理家族企业的治理问题。
3.培养家族继承人才:加强家族企业的掌控权需要有能力的家族继承人,家族企业应该通过培训和教育等方式,培养和选拔出优秀的继承人才,保证家族企业的长期发展。
4.建立家族理事会:建立家族理事会,对家族企业的重大决策进行讨论和决策,确保家族内部各方的利益得到平衡,提高家族企业的控制力度。
四、加强控制权的挑战和对策1.家族内部利益分歧:家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家族成员之间可能存在利益争夺和分歧。
应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和沟通机制,解决家族内部的利益分歧,维护家族企业的稳定。
2.家族继承问题:家族企业的掌控需要有能力的家族继承人来接班,但家族继承问题可能会导致控制权的削弱。
应注意家族继承人的培养和选拔,确保控制权的平稳过渡。
家族企业控制权安排问题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家族企 业控 制权 安排 问题研 究 : 一个 文献综述
王春 秀
( 云南 民族 大学 管理学院 , 云南 昆明 60 0 ) 5 50
【 要 】 突破家族企业 的成长 与发展 困境 , } 商 需要 引进 外部 职业经理人 , 建立 两权分 离的现代企业制度 。权 力的
控制权与企业 所有权或产权 紧密相 联 , 为剩余控制权 的本 质 认 就是产权 。 企业 中的控制权 可以分 为特定 控制 权与剩余 控制 权 剩 致企业 管理危机 出现 , 形成企业成 长的障碍 。当家族 内的人力 两种 。他们把 特定控制权定义 为在合同 中明确界定 的权力 , 余 控制权 定义 为那种 事先没有 在合 同 中明确 界定如 何使用 的 和财力 资源无法满足企业成长 的需 要时 , 家族企业 的增 长就趋 即对 资产在合 同规定 的用途 之外 , 如何 被使 用的决 策 该 于滞缓甚 至陷入 困境 。要 突破 成长困境 , 就需要大力开 发企业 权力 , 人力 资源和对 企业进行 融资。 中人 力资 源的开发 可以从企业 权。国内学者也从类似 的角度分别定义 了特定控制权 和剩余控 其 但是 在职能上 更为具 体 : 特定控 制权是 可 以通 过契约授 内部 培养选拔 管理人才 , 可 以从 外部经 理人市 场引进 , 内 制权 , 也 但 包 t 销售 、 雇用 的权 力 ; 而剩余 部 培养选拔 机制具有 一定局 限性 ,因此家 族企业 的成长 与发 予经理 的经营权 , 括 E常 的生产 、 如聘 用和解 雇经理 、 定企业 决 展, 必然依 靠引进外 部职业 管理人 才 , 进而建 立两权 分离 的现 控 制权包 括战略性 的重大 决策 , 合并等重大 的战略性行 为。 代 企 业 制 度 。 权 力 的 分 离 将 带 来 如 何 界 定 权 力 、 力 如 何 影 响 的重大投 资 、 权 以往有学 者将 剩余控制权完全 等同于控制权 , 并不 区分 特 企业 经营 、 如何 实现权力最 优安排 等 问题 , 因此对权 力安排 相 关 问题 的探讨 是研 究家族企 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现状调查
、
况。 二 、股权 结 构
股权 集中度指标 是反映家族 上市公 司股权结 构最重要 的指标 之一 , 该指标对 公司绩 效会 有重要影 响。
袭 1 A股 最 大 的 l 0家 上 市 家 族 企 业 家 族 股 东 持 股 比例
1 2 3 4 5 6 7 8 9 1 0
21 . 8 9 % 5 6 . 2 1 % 2 4 . 2 , 1 % 7 1 . 1 7 % 2 9 . 8 3 % 7 6 . 4 4% 3 7 6 2 % 2 4 . 6 8 % 4 4 . 2 3 % 8 &5 5 %
1 0 0家上市家族 公司 中,6 2 % 的企业家族 股东持 股 比例超 过 3 0 %。 仅有 7 %的企业家族 股东持股 比例不超过 2 0 %, 这些数据表 明在 A股上 市家族公 司中家族股 东持股 比例较 高 , “ 一股独 大 ” 的现象广 泛存 在。 造成 “ 一股独大” 现象 出现 的主要原因是 :在创建初期 ,企业往往是少 数几个具有血缘 、亲属关系发起成立 ,一开始就导致了股权结构高 度集 中,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这些家族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成功上 市公 开发行股票 ,但面向社会公众所发行 的股票 比例并不高。 当大股东凭借 所持有 的较大 比例 的股份能掌握公司控制权 时,公 司 治理表现出大股东与小股东之 间的代理冲突 ,大、小股 东之间 由于信 息 不对称 的矛盾 ,多数的企业 中往往 “ 一股 独大” ,家族控股 大股东 同时 兼任董事长和总经理职位 的情况时有 出现 ,这导致一系列董事会职能 失 灵 ,最终内部人控制着企业 ,产生 内部人控制问题 , 从 而危害企业发 展 和小股东利益。 股独大”现象并不必然导致 大股东 内部 人控制 问题的 出现 ,在 定条件下 ,家族 股东持股有助于解决 “ 奥尔森困境 ” 。假 如在家族 上 市企业 中不存在家族控股 股东 ,企业 由无数 的小股 东等份额 共同拥有 , 每个股东都拥有同等的投票权 ,公 司的任何决策都 需要 通过以集体投票 的方式做出。经济 学家奥 尔森得 出一个 有影 响 的结 论 :集体 选择 过程 中,在许多情 况下 ,多数人未必能战胜少数人。也 就是说 有时候 由少数 人进行决策所 得到的结果要好于 由多数人所做出的。奥尔 森从 个人利益 与理性出发来 解释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问题 ,他认 为个人从 自己 的私利出发 ,常常不是致力于集体的公共 利益 ,个人 的理 性不会促进集 体的公共利益。简单来说 ,就是每个投票人以理性 角度从个人 利益 出发 去做出对 自己最好 的选择 ,所得到的结果对集体来说可 能就是最坏 的选 择 ,由理性个体组成 的大集 团,却不会为集体利益行事表 2 最大 1 0 0家家族企业的家族股东持股 比例分布
我国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模式及其控股上市公司风险研究
我国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模式及其控股上市公司风险研究我国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模式及其控股上市公司风险研究引言家族企业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家庭成员创办并掌控的企业。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家族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代际传承的特殊性和家族式管理的固有弊端,家族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我国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模式及其控股上市公司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代际传承模式纵向传承纵向传承是指家族企业在家族成员之间代际传承的模式。
通常情况下,老一代的企业创始人将企业的控制权和经营管理权交给下一代。
这种模式下,由于家族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和熟悉程度,传承过程中的信息交流更加顺畅,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也能够延续下去。
然而,纵向传承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家族成员之间可能存在不合理的权力分配和决策失误等。
横向传承横向传承是指家族企业将企业的控制权和经营管理权交给平辈或近亲成员的模式。
这种模式下,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信息交流可能不够顺畅,导致企业的内部沟通和协作存在一定困难。
此外,横向传承模式也容易引发家族内部的权力之争和冲突。
控股上市公司风险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后,可能通过控股方式将企业上市,以实现融资和扩大发展的目标。
然而,控股上市公司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
管理层权力集中家族企业在控股上市公司后,通常会在高层管理层中集中家族成员的权力。
这种权力集中可能导致内部决策过于依赖个人主观意愿,忽视了公司的整体利益。
同时,管理层权力集中也容易造成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高度依赖家族成员家族企业控股上市公司的另一个风险是过度依赖家族成员。
在家族成员之间传承控制权的过程中,可能会忽视对非家族成员的重视和培养,导致公司管理层的人才储备不足。
一旦家族成员出现短期离职或经营能力不足,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将受到较大影响。
利益冲突和不稳定性家族企业控股上市公司中的家族成员可能面临着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的冲突。
2023年中国家族企业调研报告丨观察室5篇
2023年中国家族企业调研报告丨观察室5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3年中国家族企业调研报告丨观察室的文章5篇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23年中国家族企业调研报告丨观察室篇1 福布斯中文版连续第四年对中国上市家族企业进行调查。
走向前台接班的二代人数出现明显飞跃,交接班进入高发期。
多数中国家族企业正同时面临交接班与产业转型两大挑战。
由于经济低迷等原因,由二代接管的企业经营业绩普遍不如由一代掌控的企业。
新希望蝉联A股最大的100家上市家族企业榜首。
国美电器蝉联香港上市的50家最大的中国内地家族企业榜首。
尽管仍然以一代为主的大陆家族企业的业绩优于台湾家族企业,但台湾家族企业的传承优于大陆家族企业。
2023年9月,上海《福布斯》中文版发布中国现代家族企业调查报告。
调查范围包括沪深两地上市的民营家族企业、港交所上市的内地民营家族企业,以及由台湾董事学会提供的台湾地区上市柜家族企业。
这也是福布斯中文版连续第四年对中国上市家族企业进行调查。
中国越来越多家族企业的发展,遇到了交接班、经济增长放缓以及产业转型升级三重挑战,如何在顺利交接班的同时,应对危机与波动的风险,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家族企业面临的时代课题。
我们所认定的家族企业是企业所有权或控制权归家族所有,以及至少有两名或以上的家族成员在实际参与经营管理的企业。
所有权强调,企业实际控制权属于某个以血缘、姻亲关系为联结的家族所有;家族则强调,对于仅一人控股或无亲属关系的几人(无论是否为一致行动人)共同控股的、且无控股股东的亲属持股或任职的情况,也不将该企业视为属某个家族所有。
福布斯中文版还同时发布了A股最大的100家上市家族企业及在香港上市的50家最大的中国内地家族企业两份榜单。
截至2023年7月31日,共有2,470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1,039家为国有公司,1,431家为民营公司,后者占比超过一半达到57.94%。
通过统计,我们又将民营企业划分为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在统计中共有711家民营上市的家族企业,占比为49.7%。
家族企业上市公司研究
家族企业上市公司研究介绍家族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家族企业开始考虑上市,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和资源。
本文将探讨家族企业上市公司的研究。
定义家族企业是由家族成员拥有控制权的企业。
通常,家族企业的掌控和管理权传承自一代到另一代。
而上市公司是在证券市场公开发行股票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公司。
家族企业上市的动机家族企业上市的动机有很多,主要包括: - 资金需求:家族企业可能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扩大业务或进行新项目投资。
- 传承问题:家族企业可能需要在家族成员之间传承管理控制权。
- 提高透明度:上市可以增加企业的透明度、管理规范性和财务稳健性,提高企业形象和信誉。
- 增加企业价值:上市可以增加企业的市值,增加投资者对企业的认可度,提高企业的价值。
家族企业上市的挑战家族企业上市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 - 家族文化与公司治理:家族企业往往受到家族文化的影响,传统的家族管理方式可能与上市公司的规范化管理要求不符。
- 投资者关系管理:家族企业需要学习如何与不同的投资者打交道,管理好投资者关系。
- 资本结构优化: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需经过优化,符合股东利益和公司长期发展。
- 市场风险:上市公司需要面对市场的波动和风险,提前做好风险管理准备。
家族企业上市公司的研究方法研究家族企业上市公司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家族企业上市的过程、动机和结果,发现共性规律和特点。
- 统计分析:通过统计数据和财务比率分析,研究家族企业上市对企业绩效和价值的影响。
- 访谈调研:通过访谈家族企业董事长、高管和投资者,探讨家族企业上市的感受和体会。
家族企业上市公司的研究结论家族企业上市公司研究发现,相比非家族企业上市公司,家族企业在上市后,管理层更加稳定,传承问题得到解决;但也面临着家族文化与公司治理、投资者关系管理以及市场风险等挑战。
因此,家族企业上市需要更加注重企业治理结构的规范化和市场化程度,以确保公司持续发展。
家族企业控制权
家族企业控制权刍议摘要:改革开放30余年,伴随着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家族企业不断壮大。
有些企业正逐步完成向现代家族企业的转变。
家族企业的控制权问题成为其能否实现这种转变的焦点。
本文试图通过对“国美控制权之争”事件的解析结合相关理论尤其是控制权理论以探求家族企业中控制权转移的必要性并提出适合我国家族企业的控制权转移模式。
关键词:家族企业;控制权;控制权模式一、引言1.控制权理论所谓控制权,广义上来说是指对公司可利用的资源的控制和管理的权力。
实用地讲,控制权即通过行使法定权利或是施加压力实际拥有选择董事会成员或其多数成员的权力。
本文所指的是可以控制公司资源和经营的实际控制权。
股权和控制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谓核心控制权就是以控股权为基础的控制权。
有许多企业存在物质资本所有者(通常是控股股东)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股权冲突,实质上就是双方争夺核心控制权造成的冲突。
冲突的解决指向股权的让渡,而大股东向人力资本所有者让渡核心控制权的态度显然是消极的,因为他们不愿意看到自己的核心控制权被弱化。
严格来讲,控股权与控制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拥有控股权并不一定拥有控制权,拥有控制权并不需要一定拥有控股权。
鉴于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这里对上述两个概念不予严格区分。
2.家族企业的界定①西方学者主要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对家族企业展开规范的学术研究(chami,2001),国内学者自98年开始意识到该研究的重要性。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家族企业所下定义,笔者认为,家族企业是指家族成员实际拥有核心控制权的企业。
由定义可知,家族企业中的控制权问题并非天然存在的,而是与企业自身不断向前发展相伴而生的。
3.家族企业各发展阶段控制权的状况②家族企业有着鲜明的特征,即无论在哪个阶段,家族都有着强烈的保持控制权的欲望。
将自己亲手辛苦创立的基业交予他人管理总会使他们忐忑不安,他们退出企业经营决策层往往也是被动的。
(1)企业创办初期这个时期,控制权的高度集中更有利于家族企业的发展,集中集权能够避免委托代理成本。
我国家族企业控制权内涵研究
[ 摘
要 ]争 夺 企 业 控 制 权 的最 终 目 的 是 获 得 控 制 权 收 益 。企 业 控 制 权 由控 制 权 的 “ ” 控 制 权 外 层 组 核 与
成 ,核 ” 定 于 物 质 资本 并 规 定 了控 制 权 外 层 的配 置 。家 族 企 业 是 家 族 利 益 集 团 实 现 家 族 目标 的 工 具 , 控 制 “ 决 其 权 的“ ” 核 由家 族 掌 握 , 且 在 家族 内部 传 承 ; 并 控制 权外 层 根 据 家 族 企 业 模 、 家族 对 职业 经 理 人 的信 任 程 度 呈 现 从 完 全 掌 握 在 家 族 手 中到 完 全 授 权 给 职 业 经 理 人 的动 态 分 布 。
Vo. 4 N . 12 o 4
Au 2 0 g. 01
【 济 研 究】 经
我 国 家 族 企 业 控 制 权 内涵 研 究
董 巍 董 榕 ,
( . 美 大 学 工 程 技 术 学 院 , 建 厦 门 3 1 2 ;.中 国 建 设 银 行 大 连 市 分行 , 宁 大 连 1 6 1 ) i集 福 6012 辽 1 0 1
f m ii si r f s i a a g r a le n p o e son lm na e s,t ut rc nt o ln ow e r s n n m i it i to r he o e o r li g p r p e e ta dy a c d s rbu i n fom i beng
l s a d i h rt d wih n t e f mi e . Ae o d n o t e s a e ff m i ims a d t e e t n ft u to i n n e ie t i h a l s e i e r i g t h c ls o a l fr n h x e to r s f y
中国上市公司家族控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家族控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家族企业作为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组织形式,无论是在“家文化”为核心的东方还是在“契约文化”为核心的西方,在各国经济发展历程中家族企业都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为世界经济繁荣做出重大贡献。
本文着力于分析中国家族上市公司家族控制权特征及其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西方经济理论根植于“契约文化”,是对西方自由市场经济活动的经验总结,创造并适应了一个发达资本市场。
由于中国处在转轨经济时期,且文化差异较大,我们的家族企业必有自己的独特管理经验,因此,合理借鉴西方经济理论具体分析研究中国家族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就具有极大的可能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重点在于通过对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分析,试图回答家族控制是否有效?它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具体研究方法和过程:本文选取了2013年创业板9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取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办法,在“双重代理理论”和相关理论支撑下,分别建立各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回归模型,考察家族控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同时采用ROA进行稳健性检验。
理论分析认为:(1)家族控制性上市公司中存在双重委托代理关系,第一重代理关系为家族股东与外部股东的利益冲突,第二重代理关系为家族股东与职业经理人的利益冲突;进而发现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的核心更倾向于第一重委托代理关系。
(2)以金字塔控制权放大机制为基点进行研究,发现其不仅加大了家族股东进行隧道挖掘行为的动机和激励,而且也降低了进行隧道挖掘行为的难度。
而家族控股股东与职业经理人的代理冲突所引发的代理成本的高低与企业所处资本市场、司法完善程度、企业发展阶段以及社会资信系统相关的惩罚机制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实证结果表明:现金流权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对企业价值有负效应;股权集中度与企业价值负相关;流通股比例与企业价值正相关;家族参与度、家族管理不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对企业价值有负效应。
我国家族企业研究若干热点问题评述
我国家族企业研究若干热点问题评述邵芳(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部,福建厦门361000)摘要:家族企业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个或几个紧密联盟的家族,以家族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家族成员拥有足以控制企业所有权比重并对企业保持临界控制权的企业组织形式。
近年来国内对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生命周期及可持续发展、代际传承、管理职业化等四个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今后对家族企业的研究应在加强实证研究、关注并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注重比较研究法的运用、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深化家族企业研究等四个方面进行拓展延伸。
关键词:家族企业;研究综述;展望中图分类号:F2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847(2010)10-0042-03作者简介邵芳(1973-),女,福建厦门人,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部讲师,研究方向:民营企业与家族企业。
家族企业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个或几个紧密联盟的家族,以家族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家族成员拥有足以控制企业所有权比重并对企业保持临界控制权的企业组织形式。
始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家族企业作为一种最古老的企业组织形态,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现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据统计,家族企业占世界自由经济体所有企业的80%~98%,创造的生产总值占大多数国家GDP的75%以上,雇佣的劳动力占世界就业人口的85%以上。
[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家族企业发展迅猛,到2005年底,以家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已达到65%左右。
[2]家族企业是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领域,近年来愈来愈被学术界重视。
维普信息资源系统(ww w.cqvi p. co m)显示,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以家族企业为研究主题的文献共计2063篇,远远高于2000~2005年所发表的1694篇。
笔者对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问题、传承问题、生命周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管理职业化问题是近几年学术界关于家族企业研究的热点问题。
我国家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研究以三全食品公司为例
我国家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研究以三全食品公司为例一、概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家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家族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尤为突出。
内部会计控制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济效益,更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稳健运营和长远发展。
研究和解决家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以三全食品公司为例,深入探讨我国家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
三全食品公司作为家族企业的代表之一,其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既体现了家族企业的共性问题,也展示了其独特的解决策略。
通过对其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家族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挑战与机遇,为其他家族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文章将首先概述家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问题,然后详细介绍三全食品公司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包括其组织结构、控制流程、风险控制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深入分析三全食品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的优势与不足,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文章将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期为我国家族企业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提供有益的参考。
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一体化和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家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提升,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家族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范围的日益复杂,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逐渐凸显,成为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家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不仅关系到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更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能够确保企业决策的准确性,防范财务风险,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由于家族企业特殊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其内部会计控制往往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困难。
三全食品公司作为我国知名的家族企业之一,其发展历程和内部会计控制实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借鉴意义。
近年来,随着三全食品公司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其内部会计控制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财务信息失真、内部控制失效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引发了社会对其内部会计控制的关注和担忧。
上市家族企业控制权代际传承的市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上市家族企业控制权代际传承的市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民营企业一直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而我国民营企业的主体是家族企业;目前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已达到退休年龄,我国家族企业进入第一次代际传承高峰。
在微观层面,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关系到“家业长青”的目标和愿望能否实现;在宏观层面,由于家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会对长期经济增长带来影响;因而研究我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然而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涉及到所有权、控制权、人力资本、社会关系资本等多个方面,其中控制权代际传承是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核心环节,因而本文以控制权代际传承为研究对象来研究中国转轨背景下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经济影响。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以事件研究法从资本市场反应角度来探讨家族企业控制权代际传承的市场效应,以弥补国内以往关于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研究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不足。
首先,论文对国内外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理论、企业传承与企业绩效关系等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提出论文的研究假设。
其次,运用事件研究方法对我国上市家族企业控制权代际传承的市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对象为来自我国A 股市场60家在(借壳)上市后实施控制权传承的家族企业,其中控制权代际传承指创始人的子女担任企业的总经理或董事长,以上市公司发布相关传承公告为事件日,分析控制权代际传承的短期和长期市场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创始人子女担任企业总经理或董事长,短期的平均异常收益率(CAAR)和长期的买进持有异常收益率(BHAR)均为负。
本文认为市场对继任者能力的担忧有可能是短期市场负效应的主要原因;而“创始人效应”主导了长期市场的负效应。
最后,论文尝试揭示家族企业控制权代际传承市场效应差异的影响因素。
本文从控制权传承的过程观、传递观角度出发寻求解释变量,并将企业特性作为控制变量。
实证结果表明创始人的年龄和继任者拥有的股权比例对长期市场效应有显著影响,“创始人效应”对企业的影响较大。
家族控制与对价支付——一项基于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在 我 国 资 本 市 场 ,家 族 ( 个 人 )控 股 的 上 市 公 司 通 股 股 东 在 对 价 上 的 让 步 程 度 越 低 。 投 资 者 也 会 预 期 , 含 从 19 9 5年 的 第 一 家 到 2 0 0 4年 底 已 经 快 速 增 加 为 3 0 表 现 好 的 上 市 公 司 将 来 由 于 非 流 通 股 上 市 流 通 所 引 起 的 0 余 家 。 习惯 性 思 维 认 为 ,家 族 企 业 的 控 制 权 结 构 减 少 了 价 格 冲 击 会 相 对 更 小 。 因 此 ,他 们 要 求 的 得 股 率 也 会 相 代 理 链 ,使 控 制 者 更 容 易 管 理 企 业 ,且 家 族 企 业 的 管 对 较 低 。 理 者 比其 他 企 业 的 管 理 者 更 有责 任 感 ,更 关 注 公 司 的 长 本 文 认 为 , 改 为 我 们 提 供 了一 个 很 好 的研 究 契 机 , 股
殊 的 治 理 结 构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具 有 国 企 无 法 比 拟 的 活 力 , 不 同 方 式 以 及 家 族 成 员 是 否 直 接 参 与 管 理 给 上 市公 司的
非 流 通 股 的 流 通 问 题 , 而 改 革 的 核 心 则 在 于 非 流 通 股 为
获得 流通权 必须 给予流 通股 东多少Leabharlann “ 价 ” 所 谓对价, 对 。
本 文 受 到 教 育 部 研 究 生 教 育 创 新 项 目— — 南 京 大 学 国 际 化 会 计 学 博 士 生 项 目 ( AP I HD )资 助
研 究 发 现 家族 控 制 有 利 于我 国上 市公 司的发 展 。 市场 给
予 良好 的 评 价 ,其 在 全 流 通 过 程 中支 付 的成 本 较 低 ;对 司 股 权 分 置 改 革 试 点 有 关 问 题 的 通 知 ” 正 式 启 动 股 权 ,
家族企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分析
事和高管人员 的权责利 ,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
目标 。
任心 , 提高其违规违法行为 的成本 , 一旦发生违规行为就要 限制甚 至剥夺 证券市场从业资格 以及全额或部分赔偿损失等 ,让 违规 者
( ) 强 中小投 资者权益保 护 力度 , 三 加 完善 立 法 , 大对 “ 加 圈 钱” “ 、掏空” 与欺诈等违法行为的惩戒 上市公 司随意变更募集资
策过程在股权制衡基础上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中小企业板上市公
踪牟利行为从募资变更方式上 的转移路径 。明确管理层在 募集 资 金使用 中的责任 ,对违规使用募集资金负有直接责任 的管理者 或
内部控 股股 东 进 行 严 厉 处 罚 ,以此 强 化 经 理 人 员 和 控 股股 东 的 责
司 由于规模较小 、 上市年 限较 短 , 司治 理水平有待提高 , 公 建立和
处理 的龙头企业万邦 达 , 实际控制人 为王飘扬家族 , 其持股 比例为
5 5% 。 4.
笔者认为家族企业 上市公司是指企业创始人拥有或与其家族
共同拥有 占支配地位的所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控制权 ,作为公 司第一大股东直 接或者 间接持股 比例在2 %以上 ,并能合法地将其所有权和控制 0
这些数据都反映出我 国家族企业上市后 呈现 的“ 一股独大” 现 象, 会给企业带来 巨大 的经营和决策风险。 而在英美等发达 的资本
研究与探索 I t yA dE p r u n xle Sd o
家族企 业上市公 司治理结构现状分析
江 苏大学 朱元鸳 孔 玉生
2 1年 , 福 布斯 》 00 《 首度发布 了对我 国家族企业上市公司的调
上市家族企业治理方案研究
上市家族企业的治理方案研究摘要:上市家族企业既是家族企业又是公众公司,所以它的治理不仅仅局限于在大股东、中小股东和经营者的制衡,还要放在其他利益相关者层面上来解读。
作为上市家族企业,强大的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逻辑思维是公司治理的内生刚性缺陷,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探究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的制度设计和继承者的培养模式,以提高上市企业公司治理效率。
关键词:家族企业;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制度设计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01一、上市家族企业的治理李晓菲(2010)认为我国家族企业产生、成长和成熟的发展过程,实际是企业规模和社会网络由小到大、所有权和控制权由聚到分、社会关系由亲到疏、社会资本运用由简到繁的拓展过程。
李松(2010)指出公司治理是确保在两权分离下企业经理人不会违背所有者利益,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包括了激励性薪酬,大股东控制和董事会监督等。
上市家族企业既是家族企业又是公众公司,所以它的治理不仅仅局限于在大股东、中小股东和经营者的制衡,还要放在其他利益相关者层面上来解读。
作为上市家族企业,强大的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逻辑思维是公司治理的内生刚性缺陷,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探究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的制度设计和继承者的培养模式,以提高上市企业公司治理效率。
二、美日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模式的启示美日家族企业历经百年,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规范的企业治理模式。
在看待家族企业问题上,要辩证客观地认识:一是要避免把家族企业与原始、落后相联系,家族企业完全可以存在于现代企业之中;二是要克服封闭和僵化的观点,树立发展的家族企业观,使家族企业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不断完善自身的结构。
因此对其治理要有“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看到它的缺陷以及与现代企业制度的不适应性,也要看到它的优越性和长处。
借鉴国外经验,中国家族企业治理也应重视企业文化制度建设,一是要把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建设相结合,不要为文化而文化;二是要从本企业实际出发,处理好家族控制与职业经理人、企业员工的关系;三是立足于建立一个开放系统,既要发挥“家”文化的长处,更要克服“家”文化的缺陷,注重以人为本和公平、公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股权集中度
-0.356*
0.736*** -0.267* -0.703***
(0.085) (0.000) (0.086) (0.000)
1
股权均衡度
0.602*** (0.000)
-0.682*** (000)
0.861*** (0.000)
0.116(0.453)
-0.462** (0.043)
0.521 0.251
注:被解释变量为 ROA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Beta
-0.045 0.537 0.281 0.140
-0.125
t
1.520 -0.304 3.106 1.638 -1.00
-0.706
Sig.
0.168 0.698 0.006 0.128 0.284
比例和股权均衡度之间显著正相关,而与家族控股比例、股权集中度呈现显著负相关;家族
控股比例与法人股比例、流通比例和股权均衡度之间显著负相关,而与股权集中度则为显著
正相关;法人股比例与股权集中度之间显著负相关,而与股权均衡度之间显著正相关;流通
股比例与股权集中度之间显著负相关;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均衡度之间显著负相关。由于解释
保持不变,为了准确反映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本文主要采用 2003~2005 年的三年
混合数据通过 SPSS 软件进行分析。
(五)实证结果与分析
1、相关分析
为了初步检验研究假设和模型的合理性,首先对有关参数进行相关分析。表 3-1 是上市
家族企业 ROA 与各股权结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到 ROA 与法人股比例、流通股
ROA
=
α
+
β
Z1−5
+
β
2
Z2 1−5
+
ε
(4)
对模型(4)的分析结果显示(见表 3-5),虽然回归方程通过了 F 值检验,但无论是常
企业的投融资决策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法人股比例中包含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所持
有的流通股。
(2)股权集中度指标 C5,即前 5 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 (3)股权均衡度指标 Z1-5,用来衡量公司前五大股东中,非家族股东相对于家族股东 的势力强弱,其数值为公司前五大股东中非家族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家族股东持股比例之和
一、我国上市家族企业控制权的特征 (一)家族企业控制权的演变 传统家族制企业的所有权或绝大部分股权集中在个人、家庭或家族手中,这就决定了绝 对集中的控制权;但现代家族企业经过了股份制改造,股权结构趋于分散,家族丧失了绝对 控股的地位,但却仍通过金字塔控股等相对控股方式掌控着企业的实际运作,现代家族企业
1
注:括号中的数值表示 Sig 值;*表示显著性水平为 10%到 5%;**表示显著性水平为 5%
到 1%;***表示显著性水平等于或小于 1%。(双尾检验)
2、股权构成与公司绩效 对模型(1)的回归结果显示(见表 3-2),法人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显 著性水平小于 1%),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家族控股比例与公司绩 效之间虽然显著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为了诊断方程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本文 采用方差扩大因子法,从表 3-2 可知,各变量的方差扩大因子(VIF)均在 3 以下,远小于 10,说明回归方程不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的问题。
表 3-2 股权结构与 ROA 线性回归结果
常数项 家族控股比
例 法人股比例 流通股比例 主营业务收
入增长率 总资产的自
然对数
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B Std.Error 2.035 1.035
0.086 0.006
0.710 0.350
0.007 0.006
0.086 0.002
(二)我国上市家族企业控制权的特征 1、家族色彩浓厚。控股家族不但在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和监事会中安插家族成员实施控 制,还对经营管理也多有染指,而外部的职业经理人在上市家族企业中难以充分掌握经营管 理的权限,这也就导致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形成了重合的态势。 2、金字塔式控股是控制权增长的主要方式。一般而言,家族企业控制权的增长方式可 以采用发行不同投票权的多种股票、集团内部交叉持股、金字塔式控股和私下协议等形式。 但就如同当前东亚和欧洲地区的流行趋势一样,我国控制性家族广泛采用金字塔式控股方式 来提高控制权。这与我国家族企业起步较晚,国家相关证券法律限制较严,控制性家族缺乏 经济实力与操作经验等客观实际是相适应的。 二、我国上市家族企业控制权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样本选取 深圳中小企业板 2004 年 6 月 25 日开市,虽然很多中小板的上市公司属于家族企业, 但由于上市时间短,无法获得其年度报告,因此本文的研究样本只选取了在上海和深圳证券 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家族企业。由于大多数上市家族企业是在 2001 年以后上市的,本文选取 2003~2005 年的数据,并剔除了 2003~2005 年中曾被特别处理(ST)的公司,最终确定了 天通股份、用友软件、康美药业、广东榕泰、腾达建设、海星科技、兰州黄河、广汇股份和 帝贤 B 等 83 家上市家族企业,其中既包括直接上市的家族企业,也包括通过买壳上市(股 权受让)和公司改制而成的家族控股公司。相关的财务数据来自上市家族企业各年的财务会 计报表。 (二)研究变量说明
但无论是常数项还是自变量都未能通过 10%的显著性水平的 t 检验,不能证明股权集中度与 ROA 之间存在二次函数关系。
表 3-3 股权集中度与 ROA 二次函数回归结果
自变量
B
t
Sig.t
C5 C52 常数
0.063871 -0.01304 0.482105
1.264 -1.438 0.561
0.2627 0.1467 0.7624
社会化的表象下掩盖着低所有权高控制权的产权结构特征,即使实现了公开发行以及上市交 易,家庭成员仍对企业保持着“绝对的”控制权。
家族企业控制权与一般企业控制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集中度上。根据李新春和黄焕明 (2002)对广东中山市 300 家民营企业进行调研,我国家族企业的家族化组织和家族化管理 的色彩相当明显。在企业管理权的控制方面,40.8%的企业认为自己是通过详细的授权和责 任制来实现控制,28.6%的企业采用关键岗位上用自己人的方式,通过自己一支笔签字和报 表及内部信息系统进行控制的企业分别是 19.4%和 11.2%。有 41.4%的企业将“使管理规范 化”作为引入职业经理人的主要理由,当问及公司中最需要家族成员或自己人控制的位置时, 只有 6.1%的人选择了什么部门都不需要控制,而 60%的企业认为需要家族成员或自己人保 持对财务的控制。事实上,大部分公司通过家族成员和自己人保持了对财务、人事和采购部 门的高度控制,尤其是在采购和财务上,家族成员或自己人控制的程度很高。在不同的管理 职能上,家族化管理程度是差异较大的,比如企业在财务管理、采购管理上更多地用自己人 来控制,但在生产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家族化控制几乎是不存在的。
变量
ROA
家族控股比 法人股比
流通股比例 股权集中度 股权均衡度
例
例
ROA
1
家族控股比例 -0.532*** (0.001)
1
法人股比例
0.435*** -0.452*** (0.000) (000)
1
流通股比例
0.305* -0.637*** 0.068 (0.076) (0.001) (0.532)
的比值。
3、控制变量
(1)公司规模(SIZE),即公司年初年末总资产账面价值的平均数,并取其自然对数
(LnSIZE)。
(2)公司的成长能力(GR)。在已有的研究中,有人用资本性支出与销售额的比例、
研发费用与销售额的比例、折旧费用与销售额的比例等指标间接反映公司的成长能力,也有
人用销售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指标直接反映公司的成长能力,本文采用主营业务收入增
关键字:上市家族企业 控制权 治理效率
家族企业作为企业组织类型中最古老的一种企业类型,目前仍然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 企业类型。有关国外研究资料表明,国外家族企业的寿命,一般为 23 年左右;家族企业能 延续至第二代的,仅仅为 39%;能延续至第三代的家族企业,更是只有 15%。企业要做到 永续的发展,需要不断地追加资本,因此,一些私营企业家开始想方设法使自己的家族企业 成为公开上市的公众公司,从资本市场获得更为充裕的资本支持和有效的外部监管,为企业 的快速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件。所以在国际上,几乎所有的大家族企业基本上都经历了上市 这个过程。我国的家族企业在经历了初期的快速发展之后,正面临着艰难的转型和二次创业 的问题。而证券发行核准制的正式实施则为家族企业上市融资扫清了政策障碍。从 1999 至 2002 年之间,可获得年报的家族企业上市就有 54 家,成为家族企业上市最集中的时期。根 据 2003 年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的上市公司治理调查状况,我国 A 股上市公司中有 106 家属于民营家族性质的企业。
上市为家族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发行股票,家族企业不仅能获得巨额 发展资金,增强竞争实力,同时,当家族企业成为公众公司后,由于受到市场高效率的监督, 也可为家族企业的永续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企业上市后明晰的产权和证券市场灵活的 股权交易还能有效避免家族企业在财产变更和继承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巨大震荡。在看到证券 市场为家族企业提供难得的转型与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由于家族上市企业特 殊的股权结构和企业治理结构,其上市后产生了许多需要规范和完善的问题。
我国上市家族企业控制权的实证研究
周建成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成都,610074)
内容摘要:上市为家族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实 证研究我国上市家族企业控制权,得出法人股比例与公司治理效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的结论,进而 提出家族企业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合资、合并、兼并等形式,以此扩大非家族法人股比例,使其有足够的 能力和动力去监督家族股东,进而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