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高中化学经典理论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难点解析一、物质的量(n)1.定义: 它是一个描述宏观物质中所含有的微粒数目的多少的一个物理量。
2、单位:摩尔, 简称摩, 符号是mol。
3、阿伏伽德罗常数(NA): 0.012k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目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
1mol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均为N A个。
N A =6.02×1023 mol-14.公式: n = N :微粒数。
二、摩尔质量(M)1.定义: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
1mol的任何物质的质量, 以g为单位时, 它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2.单位: g· mol-1(g/mol)或kg· mol-1(kg/mol)。
3、公式: n =三、摩尔体积(V m)1.定义: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的摩尔体积。
2.单位: L· mol-1(L/mol)或m3· mol-1(m3/mol)3、标准状况下, 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 mol-1。
标准状况:指温度为0℃、压强为101kPa的状况, 简称STP。
4、公式: n =5.书写规律:①在相同条件下, 1mol气体所占的体积比1mol固体或液体所占的体积大得多。
②在相同条件下, 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不同, 而1mol气体的体积却几乎完全相同。
③在相同条件下, 决定物质的体积的微观因素:气体体积大小 1.粒子数目固、液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 2.粒子(半径)大小的主要因素3.粒子间的平均距离阿伏伽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p V=n RT四、物质的量浓度(c B)1.定义: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2.单位: mol· L-1(mol/L)或mol· m-3(mol/m-3)。
3.公式: n B=c B×V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1)主要仪器: 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托盘天平(砝码)、药匙、量筒。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
高中化学知识框架
高中化学知识框架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分类(二)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三)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四)化学键与分子结构(五)晶体类型与性质晶体类型性质比较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结构组成粒子阴、阳离子分子原子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粒子间作用离子键范德华力共价键金属键物理性质熔沸点较高低很高有高有低硬度硬而脆小大有大有小、有延展性溶解性易溶于极性溶剂,难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不溶于任何溶剂难溶(钠等与水反应)导电性晶体不导电;能溶于水的其水溶液导电;熔化导电晶体不导电,水溶液可导电;熔化不导电不良(半导体Si)良导体(导电传热)典型实例NaCl、NaOHNa2O、CaCO3干冰、白磷冰、硫磺金刚石、SiO2晶体硅、SiCNa、Mg、AlFe、Cu、Zn(六)化学反应类型(七)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的相互关系(口诀:升失氧化还原剂,降得还原氧化剂)(八)离子反应(九)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十)溶液与胶体(十一)化学反应速率(十二)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对于可逆化学反应m A+n B⇋pC+qD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在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要注意以下问题:①纯液体、固体的浓度视为1。
②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
同一个化学反应,由于书写的方式不同,各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不同,平衡常数就不同。
但是这些平衡常数可以相互换算。
③不同的化学平衡体系,其平衡常数不一样。
平衡常数大,说明生成物的平衡浓度较大,反应物的平衡浓度相对较小,即表明反应进行得较完全。
因此,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
④同一个反应,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⑤一般认为K>10^5反应较完全(即不可逆反应),K<10^(-5)反应很难进行(即不反应)。
(word完整版)高中最新最全高中化学知识总结(精心整理),推荐文档
第一部分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掌握基本概念1.分子分子是能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双原子分子如:O2、H2、HCl、NO…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Li+、Na+、H+、NH4+…阴离子:Cl–、O2–、OH–、SO42–…(2)存在离子的物质: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4.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Si、Al、Fe、Ca。
5.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
如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
高中化学基本理论归纳与学习方法
高中化学基本理论归纳与学习方法高中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不能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对一些理论性的知识缺乏了解,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中化学基本理论归纳一、物质结构理论1.用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周期性变化比较不同元素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2.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判断具体物质的酸碱性强弱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或对应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3.运用周期表中元素“位--构--性”间的关系推导元素。
4.应用元素周期律、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进行相关计算或综合运用,对元素推断的框图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5.晶体结构理论⑴晶体的空间结构:对代表物质的晶体结构要仔细分析、理解。
在高中阶段所涉及的晶体结构就源于课本的就几种,高考在出题时,以此为蓝本,考查与这些晶体结构相似的没有学过的其它晶体的结构。
⑵晶体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物质的熔、沸点高低规律比较。
⑶晶体类型的判断及晶胞计算。
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也是化工生产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
考查主要集中在:掌握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和计算,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考点主要集中在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关系,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
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建立途径,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及各物质的物理量的变化与物态的关系,等效平衡等。
1.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及化学平衡的移动主要包括: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特征,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知识以及移动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三、电解质理论电解质理论重点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酸碱中和反应中有关弱电解质参与的计算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原理,水的离子积常数及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的有关计算和pH的计算,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不同电解质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的比较,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应用,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解质理论与生物学科之间的渗透等。
(完整word版)重点高中化学基础知识
精心整理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整理Ⅰ、根本看法与基础理论:一、阿伏加德罗定律1.内容: 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即“三同〞定“一同〞 。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 V 1/V 2=n 1/n 2 同温同压下, M 1/M 2=ρ1 /ρ2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响的混杂气体。
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 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①情况条件:观察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情况如常温常压下,1.01 ×105Pa 、25℃时等。
②物质状态: 观察气体摩尔体积时, 常用在标准情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 H 2O 、SO 3、已烷、辛烷、 CHCl 3 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观察必然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常涉及稀有气体 He 、Ne 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 Cl 2、N 2 、O 2、H 2 为双原子分子等。
晶体结构: P 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响,离子不能够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 CO 32-、SO 32-、S 2-、HCO 3-、HSO 3-、 HS -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 H +不能够大量共存。
〔2〕有积淀生成。
如 Ba 2+、Ca 2+、Mg 2+、Ag +等不能够与 SO 42-、CO 32- 等大量共存; Mg 2+、Fe 2+、Ag +、Al 3+、 Zn 2+、Cu 2+、Fe 3+等不能够与 OH -大量共存; Fe 2+与 S 2-、Ca 2+与 PO 43-、 Ag +与 I -不能够大量共存 。
- 、CH 3- 3- 2-- - -- 2--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 OH COO 、PO 4 、HPO 4 、H 2 4 、F 、ClO 、AlO 2、SiO 3、CN PO17 35-、 等与 H +不能够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 HCO 3-、HPO 42-、HS -、H 24 -、CHCOOPO--+-不能够大量共存。
(完整word)高中化学知识点—电离平衡,推荐文档
8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说明 离子化合物在熔融或溶于水时离子键被破坏,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共价化合物只有在溶于水时 才能导电•因此,可通过使一个化合物处于熔融状态时能否导电的实验来判定该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还是离子化合物.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条件 (如温度、压强)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2)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特点:电离平衡遵循勒夏特列原理,可根据此原理分析电离平衡的移动情况. ① 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电离方程式中用可逆符号“ —”表示•例如::. — +CH 3C00H ,——CH 3C00+ H+ —NH 3 • H 20 ------ NH 4 + 0H ② 将弱电解质溶液加水稀释时,电离平衡向弱电解质电离的方向移动•此时,溶液中的离子数目增多,但电解质的分 子数减少,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导电性降低.③ 由于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因此,升高温度,可使电离平衡向弱电解质电离的方向移动•此时,溶液中离子的数目 增多,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性增强.④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 加入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相同的离子的强电解质时,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例如,在O.lmol • L —1”滴有氨水的溶液(显浅红色)中,存在电离平衡 NH 3・H 2O " NH 4++ 0H —.当向其中加入少量 下列物质时: a. NH 4CI 固体.由于增大了 c(NH 4+),使 NH 3 • H 2O 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c(0H —)减小,溶液红色变浅.b.Na0H 固体.Na0H 溶于水时电离产生的 0H —抑制了 NH s ・H 2O 的电离,从而使平衡逆向移动.[电离平衡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当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状态时, 溶液中电离产生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 未电离的弱电解质分子浓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弱酸的电离常数用 K a 表 示,弱碱的电离常数用 K b 表示. (1) 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① 一兀弱酸、一兀弱碱的电离常数表达式: 例如,一定温度下 CH 3C00H 的电离常数为: — +CH 3C00H rCH 3C00 + HKa c(H ) cgCOO )c(CH 3COOH )一定温度下NH 3 • H 2O 的电离常数为: -• + —NH 3 • H 2O 一 NH 4 + OHC (NH 4 ) c(OH )c(NH 3 H 2O)② 多兀弱酸的电离特点及电离常数表达式:a. 分步电离.是几元酸就分几步电离.每步电离只能产生一个H*,每一步电离都有其相应的电离常数.b.电离程度逐渐减小,且 K i 》K 2》K 3,故多元弱酸溶液中平衡时的 H +主要来源于第一步.所以,在比较多元弱酸的 酸性强弱时,只需比较其 K1即可.例如25C 时,H 3PO 4的电离;K i c(H 2PO 4)c(H )7.5 10 3KbH 3PO 4H 2PO 4H2PO4 HPO42K2c(HPOf ) c(H )CW2PO4)6.2 10CW3PO4)8313注意 a .电离常数表达式中各组分的浓度均为平衡浓度.b.多元弱酸溶液中的 c(H +)是各步电离产生的 c(H +)的总和,在每步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中的 c(H +)是指溶液中H +的总浓度而不是该步电离产生的 c(H +).(2) 电离常数的特征.同一弱电解质的稀溶液的电离常数的大小与溶液的浓度无关, 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温度不变, K 值不变;温度不同,K 值也不同.但由于电离常数随温度的变化不大,在室温时,可不考虑温度对电离常数的影响. (3) 电离常数的意义:① 表明弱电解质电离的难易程度. K 值越大,离子浓度越大,该电解质越易电离;反之,电解质越难电离.② 比较弱酸或弱碱相对强弱.例如在 25C 时,HNO 2的K = 4.6 X 10「4, CH 3COOH 的K = 1.8 X 10「5,因此HNO 2的酸性比CH 3COOH 的酸性强. 6.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 pH [水的电离](1) 水的电离方程式._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像酸一样电离出极少量的 H ,又能像碱一样电离出少量的OH (这叫做水的自偶电离).水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 —H 2O + H 2O :― H 3O + OH 简写为:H 2O 一 H ++ OH 一 (2) 水的离子积K W .一定温度下,水的电离常数为:Kc(H )c(OH)c(H 2O)即 c(H +) • c(OH 「)= K • c(H 2O)设水的密度为 1 g • cm3,贝V 1 L H 2O = 1 000 mL H 2O = 1 000 gH 20 = 55.6 mol ,即 H 2O 的起始浓度为 55.6 mol • L 1 .由 于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它电离时消耗的水与电离前相比,可忽略不计.例如, 25 C 时,1 LH 2O 中已电离的H 2O 为10「 7mol ,所以c(H 2O) - 55.6 mol • L ^1, 即卩K •。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1)人教版各章知识点归纳(期末复习)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化学实验安全1.实验事故处理(1)浓酸沾在皮肤上,用抹布擦干,用水冲净然后用稀NaHCO3溶液淋洗。
(2)浓碱沾在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3)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4)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2.常用危险品分类(1)爆炸品(硝酸铵NH4NO3、黑火药)(2)易燃气体(H2、CH4、CO)(3)易燃液体(酒精、汽油)(4)腐蚀品(浓硫酸、NaOH溶液)3.常用仪器使用方法(1)托盘天平(精确到0.1g、左物右码)物体质量= 砝码质量+ 游码质量物体质量= 砝码质量- 游码质量(砝码与物体放反)(2)量筒(精确到0.1ml、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仰视读数:读数变小,实际量取体积偏大错误读数俯视读数:读数变大,实际量取体积偏小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过滤和蒸发实验1—1 粗盐的提纯过滤注意事项:(1)一贴,二低,三靠。
蒸发注意事项:(2)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3)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1除去可溶性杂志:(1)除硫酸盐用BaCl2Na2SO4+BaCl2=BaSO4↓+2NaCl(2)除MgCl2用NaOHMgCl2+2NaOH=Mg(OH)2↓+2NaCl(3)除CaCl2用Na2CO3CaCl2+ Na2CO3=CaCO3↓+2NaCl (4)最后用稀HCl调节PH至中性。
注意事项:BaCl2一定要加在Na2CO3的前面2.蒸馏和萃取(1)蒸馏:利用沸点的不同,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1---3 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注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液体暴沸。
(完整word版)超全高中化学经典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一、俗名无机部分: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食盐:NaCl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绿矾:FaSO4·7H2O干冰:C O2明矾:KAl (SO4)2·12H2O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胆矾、蓝矾:CuSO4·5H2O双氧水:H2O2皓矾:Z n S O4·7H2O硅石、石英:SiO2刚玉:A l2O3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 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 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 e C O3赤铜矿:Cu2O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有机部分: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TNT:三硝基甲苯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酒精、乙醇:C2H5OH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史上最全),推荐文档
目录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2 )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3 ) 高中化学重点……………………………………………( 16 ) 化学计算………………………………………………( 2 1 ) 解题技巧…………………………………………………( 2 5 )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轻简单!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化学这一学科有了基础的了解。
但针对高中有化学学习,在部分学生还茫然无措。
现在就结合高中化学元素的特点,谈谈我对高中化学的认识和学方法的总结初中化学来说,知识量更加庞大,内容更加繁杂。
但经过细细的摸索和分析,它仍有规律可循。
只要把握好这些规律,高中化学的学习将会变得比较简单。
首先,牢牢地把握好元素周期律这些规律,就为我们学习元素打下了艰实的基础,然后结合具体元素的特殊性,加以补充,这样对元素这部分的学习就显得相当容易。
其次,紧紧抓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条原则,切实掌握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并与应用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够从识记的水平提高到运用的水平。
这也是高考考查的能力之一。
还要学会活学活用,通过类比的方法,掌握一系列元素的性质,一类化学反应的实质。
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记忆量大,内容繁多的问题。
下面我谈谈高中化学的课堂学习方法:考虑到高中学生的素质,切实做好预习是不可能的,但这并不等于放弃课前预习。
要对老师的问题有些了解,为听课做好准备。
课堂上务必要认真听课,跟着老师的点拨思路走,通过老老师的引导,最终解决问题。
在课堂上一定要慎防发做笔记代替听课,这样会大大降低听课质量。
笔记可以在课后根据自己的记忆和理解补记。
课堂上一定要勤,勤问,勤思,勤动手。
做到以上这些,就会使课堂学习变得充实而有效。
课后复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要对老师讲过的知识加以总结,再思考,最后成为自己的东西。
希望同学们根据以上学习方法,结合自身学习状况,形成一套适合自已的学习方法,以此来提高学习成绩.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一、俗名无机部分:纯碱、苏打Na2CO3、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史
化学史:1.人类使用和制造第一种材料是——陶2.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并把这种微粒叫做原子。
3.公元前2世纪我国掌握了由植物纤维造纸的技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4.我国在唐代以前就认识了火药,到宋代时火药已用于战争.黑火药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2KNO3+3C=K2S+N2↑+3CO2↑5.分析空气成分的第一位科学家——拉瓦锡;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较早运用天平作为化学研究的工具,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6.近代原子学说的创立者——道尔顿(英国);19世纪前半世纪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7.提出分子概念——何伏加德罗(意大利);19世纪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研究提出了原子--分子论,自从用原子--分子论研究化学反应后,化学才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8.苯是在1825年由法拉第首先发现的;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把苯定为单双健相间的六边形结构;1865年德国的凯库勒提出了苯的环状结构学说。
9.金属钾的发现者——戴维(英国);10.氯气的发现者——舍勒(瑞典);11.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提出了有机化学概念12.苯是在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法拉弟首先发现;13.1828年首次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物尿素的化学家——维勒(德国);14.在元素相对原子量的测定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化学家——张青莲;15.1838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了基团理论16.1840俄国化学家盖斯在分析了许多化学反应热效应基础上,总结出盖斯定律17.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经过研究提出了元素周期律,并创立了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元素周期律,并设计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18.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里先后发现和制得了氧气。
19.1883年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创立电离学说20.1888年法国科学家勒夏特列就发现了体系条件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规律,并总结出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被人们称为勒夏特列原理)21.镭的发现人——居里夫人。
高考化学必考理论
高考化学必考理论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
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
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高考化学复习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版块-word文档
2019高考化学复习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版块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可以帮助考生更轻易的学习化学,下面是查字典化学网整理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版块,希望对考生复习有帮助。
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错误,是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2.分子中键能越大,分子化学性质越稳定。
正确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错误,Sn,Pb等反应不明显,遇到弱酸几乎不反应;而在强氧化性酸中可能得不到H2,比如硝酸4.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错误,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5.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一定是金属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7错误,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可以是He、H等非金属元素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最外层7e-的117好金属元素目前没有明确结论6.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正确7.质子总数相同、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可以是:(1)原子和原子;(2)原子和分子;(3)分子和分子;(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错误,这几组不行:(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8.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应一定只生成盐和水错误,比如10HNO3+3Fe(OH)2=3Fe(NO3)3+NO+8H2O9.pH=2和pH=4的两种酸混合,其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一定在2与4之间错误,比如2H2S+H2SO3=3S+3H2O10.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要写成离子的形式错误,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和H2SO4要写成分子11.电离出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一定能使紫色石蕊变红错误,比如水12.甲酸电离方程式为:HCOOH=H+ + COOH-错误,首先电离可逆,其次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13.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都是共价化合物错误,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14.一般说来,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的胶体微粒带正电荷正确15.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所具有的元素种数满足2n2(n 是自然数)正确,注意n不是周期序数16.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的导电性都比较强错误,强电解质溶解度小的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由于电离不完全导电性都较弱,比如BaSO4的饱和溶液17.标准状况下,22.4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总数约为NA正确18.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正确19.纳米材料中超细粉末粒子的直径与胶体微粒的直径在同一数量级正确,均为10-100nm20.1molOH-在电解过程中完全放电时电路中通过了NA个电子确,4OH- - 4e- = 2H2O + O221.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Na2S、NaHSO3、H2SO3溶液中离子数目依次减小正确,建议从电荷守恒角度来理解22.碳-12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碳-12的摩尔质量为12g?mol-1正确23.电解、电泳、电离、电化学腐蚀均需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进行,均为化学变化错误,电离不需通电,电化学腐蚀自身产生局部电流,电泳为物理变化24.油脂、淀粉、蛋白质、硝化甘油、苯酚钠、乙烯、明矾、Al2S3、Mg3N2、CaC2、等一定条件下皆能发生水解反应错误,乙烯不水解25.氯化钾晶体中存在K+与Cl-;过氧化钠中存在Na+与O-为1:1;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错误,过氧化钠中Na+与O2 2-为2:1,没有O- ,石英中存在杂质26.将NA个NO2气体分子处于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约为22.4L 错误,NO2会部分双聚为N2O427.常温常压下,32g氧气中含有NA个氧气分子;60gSiO2中含有NA分子、3NA个原子错误,SiO2中没有分子28.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中一定含有共价键错误,稀有气体在固态时以单原子分子晶体形式存在29.胶体能产生电泳现象,故胶体不带有电荷错误,胶体带有电荷30.溶液的pH值越小,则其中所含的氢离子数就越多错误,没有说明体积31.只有在离子化合物中才存在阴离子错误,溶液中阴离子以水合形式存在32.原子晶体熔化需要破坏极性键或非极性共价键正确33.NH3、Cl2、SO2等皆为非电解质错误,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34.分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低正确,比如Hg常温为液态35.同一主族元素的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不一定升高,但其氢化物的熔沸点一定升高错误,其氢化物的熔沸点也不一定升高,考虑氢键36.电解硫酸铜溶液或硝酸银溶液后,溶液的酸性必定增强错误,如果以Cu做阳极电解酸性就会减弱37.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钠离子有6个错误,有12个38.用1L 1mol?L-1 FeCl3溶液完全水解制胶体,生成NA个胶体微粒错误,远远小于NA个,胶体中的一个胶粒是由许多个离子构成的39.在HF、PCl3、P4、CO2、SF6等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e-结构错误,HF和SF6都不满足40.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金属元素,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它多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错误,比如Ag和Ca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版块的所有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考生进入查字典化学网进行了解。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基本理论篇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基本理论篇化学对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小编准备了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基本理论: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
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 与18F、40K与40Ca。
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
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高中化学要点、主要理论、补充知识(2024版)
高中化学要点、主要理论、补充知识(2024版)高中化学要点、主要理论、补充知识(2024版)目录1. 高中化学要点1.1 物质的量1.2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1.3 化学平衡1.4 有机化学1.5 化学实验技能2. 主要理论2.1 原子理论2.2 分子理论2.3 电离理论2.4 氧化还原反应理论2.5 配合物理论3. 补充知识3.1 绿色化学3.2 功能材料3.3 生物化学1. 高中化学要点1.1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的概念、单位(摩尔)及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的计算与运用- 物质的量的相关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1.2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分解、置换、复分解等)- 化学反应的实质(原子、离子、分子间的变化)-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3 化学平衡- 平衡状态的判断与表示- 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及平衡移动原理1.4 有机化学-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有机反应类型(加成、消除、取代、氧化等)- 有机合成及应用1.5 化学实验技能- 实验基本操作(称量、溶解、过滤、蒸馏等)- 常用实验仪器及使用方法- 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2. 主要理论2.1 原子理论-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2.2 分子理论-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分子轨道理论- 立体化学2.3 电离理论-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离平衡及电离度- 酸碱理论(酸碱中和、盐的水解等)2.4 氧化还原反应理论-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电子转移与电荷守恒-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应用2.5 配合物理论- 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配位数的判断与配位键的形成- 配合物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3. 补充知识3.1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的概念与原则- 绿色合成方法(如酶催化、微波辅助等)- 绿色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3.2 功能材料- 导电材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等)- 光学材料(如液晶、光致变色材料等)- 磁性材料与半导体材料3.3 生物化学- 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等)- 酶学与酶催化反应- 生物体内重要化学反应及其调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学生们的化学资源希望学生们能耐心看完。
一,化学特点:既有数学和物理那样的理论高度和严密逻辑(如化学反应理论,物质结构理论与周期律),又有很多需要通过记忆积累的常识(如物质性质,反应方程式),故聪明但不勤于积累的人学不好化学,光勤于记忆积累但不善于理解思考找规律的人也学不好化学。
学好化学要的是“勤与活”。
二,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不少人抱怨化学没有数理那样严谨有序的体系章法,过于琐碎零乱。
这是对化学的误读,其实化学自有其内在的统一性之美和深刻的思想观念。
化学最引人入胜的地方是:从微观的原子分子变化及其作用力解释种种宏观现象,并且改变分子就可以改变世界。
1,元素观。
三层理解:一是庞大的物质世界不过由百十号元素组成,从而理解物质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二是认识到这百十号元素并非孤立,它们呈现出内在联系与统一性,即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包括族的意识,这是一种整体的大元素观;三是认识到元素本身是较抽象的概念,只有以具体的形态和浓度出现时才更有现实意义。
2,微粒观。
原子分子论是近代化学的基石,宏观物质由不同层次不同形态的微粒构成,如原子分子及纳米胶体,化学就是在泛分子(从原子到分子聚集体)层次上研究物质的一门科学,并用简洁统一的化学符号来表示微观组成及其变化。
从宏观变化到微观机理再到符号表示,“宏--微--符”是化学的最大特色,化学有助于形成我们的微观视角。
3,构性观。
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物质丰富多彩的性能背后是其丰富多彩的结构,这在有机化学中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如同分异构体,官能团)。
再如蛋白质,正因为它具有从氨基酸不同连接顺序的一级结构到肽链空间折叠并相互作用的精致四级结构,才使其具有各种功能并扮演起生命物质基础的角色。
4,作用力。
构成物质的微粒是运动的和相互作用的,不同层次的微粒间以不同的作用力结合(如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并通过有效碰撞实现元素的化合与化分(即化学反应),微粒间作用力的改变伴随能量变化。
5,转化观。
化学最大的魅力就是合成物质,通过原子重组发生化学反应,其“无中生有,变废为宝”的神功常让人惊叹不已。
合成化学是当今文明的顶梁柱,化学在物质转化方面的功能使其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充当主角。
化学的魅力在于:改变分子,就可以改变世界。
6,分类观。
现在的化学物种已超8000万种,其性质与反应更是不计其数,所以要分类。
如把化合物分成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还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等。
再如化学性质一般可从“氧化还原,酸碱性,溶解性,稳定性,络合”等角度分析。
又如化学反应类型,也是按不同机理分类研究的,如有机中的取代、加成、聚合等。
7,守恒观。
要认识到千变万化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不变的东西,化学反应“虽变幻无穷,但变中有定”:质能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等观念,常可以使问题化繁为简。
8,定量观。
如化学反应按摩尔比进行,又如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受平衡常数的制约。
再如浓度,也是化学中非常有意义的一个定量概念。
定量是科学的特征之一。
9,动态平衡思想。
要意识到很多自然过程因可逆而具有限度,最终会处于动态平衡,如化学反应平衡,溶解平衡,电离平衡等。
更要认识到动态平衡表面静止但实际上充满活力与可变性,是特定条件下达成的,因此也是因条件而改变的,包括生命体的稳态与生物钟。
10,能量最低原理。
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降低能量趋于稳定是很多自然过程的主要动机,如自发放热反应,如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如化学键的形成等。
三,化学分类大学化学的经典分支是:无机,有机,物化,分析等。
中学化学的常见分类(尤其高考复习时):基本概念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
但后一种分类并没有体现化学的特点,“基本理论”哪个学科没有啊?实验,哪门科学没有啊?我更喜欢分成这样三部分:元素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和结构化学,不一定合理,但觉得能更加彰显化学本身的内涵与个性。
元素化学部分包括:元素周期表(并借此理解物质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常见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组成、表示、性质与应用,包括它们的合成分离与检测,并认识到元素只有以某种具体的形态和浓度出现时才更有实际意义;反应原理部分包括:化学反应是如何发生的?其微观本质是什么?反应时遵循哪些基本规律?具体有:当量定律(按摩尔比反应),化学键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反应,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等,并形成“微粒间相互作用、无中生有的转化观、万变不离其宗的守恒观、定量观、动态平衡”等基本思想;结构化学部分包括:原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能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基本思想。
通过这部分学习后,能感叹“结构”对“出身相同”的钻石和铅笔芯的命运捉弄,能欣赏有机物“手性异构”的微妙和蛋白质四级结构的精致。
四,典型物质的典型性质(这是化学基础)主要有:钠铝铁铜等金属,硅氮硫氯等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具体包括(下面只是个提纲,希望大家能自己细化整理):1.钠的存在与获取(化合态,电解);2.钠的活泼性(与水,与氧,与氯硫等);3.过氧化钠作供氧剂(与水,与二氧化碳反应);4.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热稳定性,碱性,溶解性);5.铝的广泛应用与冶炼(铝合金,电解氧化铝);6.铝,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既与强酸又与强碱反应);7.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与用途(用铝盐与氨水);8.铁的广泛应用与冶炼(氧化铁矿与还原剂热反应);9.铁在氧化还原中的常见三种价态转化;10.铁离子与亚铁离子的检验(硫氰化钾,直接或间接);11.铜的性质(较稳定);12.从硅谷说起:硅与二氧化硅晶体的主要应用(半导体芯片,光导纤维);13.硅的存在与获取(亲氧,化合态,碳还原法);14.二氧化硅的性质及其应用(较稳定,与强碱和氢氟酸反应);15.硅酸盐与硅酸(难溶弱酸);16.氯气的获取(实验室用强氧化剂氧化浓盐酸,工业电解食盐水);17.氯气活泼性的表现:与金属,非金属,与水,与碱反应及其应用;18.氯水性质及其应用(强氧化性,漂白性,酸性,不稳定性);19.氯离子检验(沉淀反应,酸化);20.硫氮与环境问题(硫酸型、硝酸型酸雨的形成);21.硫氮的多价态及其转化(硫从负二到正六,氮从负三到正五,氧化还原);22.二氧化硫,硫酸(浓与稀不同),硝酸(强氧化性),氨,铵盐(与碱反应)。
五.化学学习对思维品质和审美情怀的培养化学学习对人的思维品质培养有其独到之处。
如果教学中具备这种意识并善于收集相关素材,则教学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举一些典型例子:1.培养严谨求实的思维素材1:化学实验中的洗气除杂环节。
如用乙醇和浓硫酸制乙烯,在用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探究产物乙烯的性质前应先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装置,以排除乙醇蒸气和二氧化硫的干扰;再如检验碳与浓硫酸反应的生成物时,试剂与装置的选择及其顺序问题.素材2:含多种杂质时的分离提纯问题.如粗盐(主要杂质为泥沙,钙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等)提纯时加入各种分离试剂的先后顺序问题.素材3:有机合成中的官能团保护问题.素材4.环境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如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的不同反应,再如乙醇与硫硫酸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铜与不同浓度硝酸的反应,铝盐与氢氧化钠在不同比例下的反应,电解氯化钠时的状态(熔融还是水溶液)等.素材5.某些实验中的除氧(亚铁制备,氢气还原氧化铜等),干燥或尾气处理问题.素材6:某些常数或规律有特定的适用条件。
如气体摩尔体积,水的离子积等。
素材7:一些相似符号或相近概念的区分。
如氢氧根与羟基,电离和电解,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与结构简式等。
素材8:物质检验。
如硫酸根的检验,从试剂选择到滴加顺序都是很讲究的。
2.培养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素材1:物质推断问题。
如由“浓硫酸加热”这个反应条件可想到酯化反应,乙醇消去反应及浓硫酸与铜碳等的反应;又如能发生连续氧化的物质有碳,钠,硫,硫化氢,氮,氨气,乙醇等.再如,某物质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则可能为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弱酸铵盐,弱酸酸式盐,氨基酸等。
素材2:物质鉴别问题。
如要区分无色的硫酸钾与硫化钠溶液,可想到:焰色反应;利用硫离子的还原性(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或溴水或硝酸等),水解性(溶液呈较强碱性且有味),硫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沉淀特点(可用硫酸铜或酸化的氯化钡等),以及氢硫酸的挥发性等。
素材3:物质制备问题。
如制备氧气,理论上可用水,双氧水,高锰酸钾,氯酸钾,氧化汞(银)的分解,还可用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
再如制备乙醇:理论上可用乙烯与水加成,或可先由乙烯与卤化氢加成再水解,还可由乙醛还原,也可以葡萄糖或酯为原料。
当然现实中用哪种方法,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素材4: 等电子体的书写问题.如与二氧化碳互为等电子体的有二硫化碳,氧化亚氮,氰酸根,叠氮酸根及硫氰根等。
素材5: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问题:要同时考虑官能团异构,碳架异构,位置异构甚至立体异构等。
素材6:其他分情况讨论的问题.如铝盐与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铝沉淀,则原氢氧化钠溶液可能有两种浓度。
3.培养动态性思维.化学中有许多问题的分析需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即动态思维。
下面举例说明:素材1:某些反应的速率分析。
如铝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变化情形,既要考虑放热还要考虑试剂浓度减小,故速率先快后慢.再如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氧化草酸时溶液褪色的快慢特点(因自催化反应,开始很慢,后来突然褪色)。
素材2:某些反应因反应物浓度变化而造成生成物的多样化.如过量铜与浓硝酸或浓硫酸反应的情形(反应一定时间后,变成稀硝酸或稀硫酸).素材3:有关弱电解质的问题。
即随着反应的进行或稀释,其浓度减小导致电离度增大。
4.培养灵活的弹性思维化学中有很多规律,但同时还有很多特例和不规律,对这种知识的学习与训练有助于培养我们思维的弹性,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和定势.下面举些例子:例1.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常作灭火剂,但某些物质因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着火时不能用它灭火,如镁,钠等;例2.碳酸的正盐一般比酸式盐溶解度小,如对应的钙镁钡盐。
但有些例外,如碳酸钠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钠要大(主要是碳酸氢根离子之间形成氢键缔合体);例3.物质在固态时一般密度大于其液态时,但水是例外,因在固体时水分子间通过大规模的氢键形成了疏松的晶体;例4.稀硝酸与金属反应不是都放出一氧化氮的,如足够稀的硝酸可与镁反应生成硝酸铵,氮还原成负三价;例5. “强制弱”规律的局限。
如不同环境下铁与氢气可相互置换(溶液中铁可置换出氢,干态时氢氢可还原氧化铁置换出铁).再如次氯酸和硫酸也可相互制备.科学问题的分析切勿过于简单化和绝对化,这方面的例子还很多,如电解时溶液中离子放电顺序问题,元素周期律问题,化学键及晶体类型判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