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续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的续书
五、《红楼梦》的续书
程高本出现以后,受到的负面批评很大。
早在嘉庆年间,当时的贵族裕瑞在其《枣窗闲笔》中就写道:“(后四十回)其中又无若前八十回中佳趣、令人爱不释手处,诚所谓一善俱无,万恶皆备之物,乃用滥竽于雪芹原著,苦哉!苦哉!”
程伟元、高鹗的“完整版”《红楼梦》的确有它不如人意的地方。
比如前八十回,王熙凤还同林黛玉开玩笑,主张她嫁给贾宝玉。
(事见第二十五回)但在八十回后,她居然使用掉包计,主张薛宝钗与贾宝玉成婚。
这不但与前文并不照应,而且在逻辑上也不通。
因为二玉成婚以后,必然无心家业,那么荣国府的财政权力还在王熙凤之手。
而一旦宝钗过门,必然执掌起权力来,以宝钗的能力(参考五十六回),一旦她入门成为贾家的媳妇,必然不会让王熙凤有插手贾家事务的可能。
其他的问题也还有,比如把贾芸设计成出卖巧姐的“奸兄”,但事实上,脂砚斋对贾芸颇多称赞,在第二十四回有还正面点明:“孝子(本回贾芸拜贾宝玉为父)可敬。
此后来荣府事败,必有一番作为。
”可见荣府事败以后,贾芸非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有积极营救之功。
程伟元高鹗所整理的续本,在这一点上无疑也是错了。
除了后四十回的设计之外,程高本对《红楼梦》前八十回的文本也做了一定的删、改、增。
删的主要是当时的统治者看来比较扎眼或者是较有针对性的内容。
比如第一回“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
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的话,都被程高本删掉。
改的东西,看起来似乎没有规律可循,但逐字分析下去,可能很有深意。
如改“秦业”为“秦邦业”,“赖藩郡余祯”改作“赖藩郡余恩”等等。
(这些内容我们后文另谈)
还有增文,大约是为了改变主旨,也是为了照应八十回后的文本而作的增加。
例如第七十回,在文本最后,程高本加入了一段宝玉读书的情节:“从此宝玉的功课,也不敢像先竟撂在脖子后头了。
有时写写字,有时念念书,闷了也出来合姐妹们玩笑半天,或往潇湘馆去闲谈一回。
众姐妹都知他功课亏欠,大家自去吟诗取乐,或讲习针黹,也不敢去招他。
”这是为了照应后四十回的“全局”而做出的增加,但毫无疑问,令前八十回的情节与思想都减色不少。
程高本所存在的问题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如裕瑞所说,“一善俱无”。
我们从三个方面可以看出程高本的优点。
首先,程高本将《红楼梦》变为刻本,使《红楼梦》获得了更广泛的读者群。
作为一部八十回本的小说,以抄本的形式流通于世,抄阅一部既费时也费力。
所以一部《红楼梦》的抄本往往定价很高,程伟元在《红楼梦序》中说:“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者矣。
”这样一来,《红楼梦》的热络便只能是富人的、士大夫间的,而不会是面向大众的、广泛群的。
或者讲句玩笑话,以抄本流传的《红楼梦》不是面向工薪阶层的。
而程高本的刻本一处,将传播成本降低,所以这部书的价格也就随之降低。
可以被更广泛的读者群接受。
其次,程高本使《红楼梦》成为全本,更利于故事的广泛流传。
按照传播学的原理,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严密的故事逻辑使故事更利于接受。
群众都希望得到一个完整的故事,如果一个故事是残缺的,那么群众会在传播的过程中弥补这一残缺。
从这个意义上说,《红
楼梦》之成为“全本”其实是必然的事,所存疑的只是时间问题和行为者的区别而已。
换句话说,《红楼梦》成为“全本”是一定的,不同的只是谁来补,什么时间补的问题。
程伟元和高鹗捷足先登,补写了八十回后的内容,使故事流传更广,应该也是做出了一定贡献的。
其三,后四十回的文字相对精致,基本上保留了悲剧的结局。
胡适《红楼梦考证》对这一点有详细的分析:“他写司棋之死,写鸳鸯之死,写妙玉的遭劫,写凤姐的死,写袭人的嫁,都是很有精采的小品文字。
最可注意的是这些人都写作悲剧的下场。
还有那最重要的‘木石前盟’一件公案,高鹗居然忍心害理的教黛玉病死,教宝玉出家,作一个大悲剧的结束,打破中国小说的团圆迷信。
这一点悲剧的眼光,不能不令人佩服。
我们试看高鹗以后,那许多续《红楼梦》和《补红楼梦》的人,那一人不是想把黛玉晴雯都从棺材里扶出来,重新配给宝玉?那一个不是想做一部“团圆”的《红楼梦》的?”这个意见很对。
限于篇幅,我只举一个例子作为证明,《红楼圆梦》的序:“兹得长白临鹤山人所作《圆梦》一书,令黛玉复生,宝玉还家,成为夫妇,使天下有情人卒成眷属,不亦快哉!”可见无论是续者还是序者都缺乏一种悲剧的精神。
而“《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深与诸家续本的思想不相合。
相较来说,程伟元、高鹗的续本还有一种悲剧的悲悯情绪,所以就当时的环境来说,程高本在思想上还是有一定可取之处的。
在高鹗之后,直至清代的灭亡,一直没有像样的《红楼梦》的续本出现。
近些年来,《红楼梦》的研究逐渐热络,渐渐出现了一些不错的续本。
比如张之的《红楼梦新补》,西岭雪的《黛玉传》和《宝玉传》(前者又改名为《林黛玉之死》,有著名红学家邓遂夫的批语),温浩然的《红楼梦续》,何恩情的《情续红楼》,刘心武的《刘心武续红楼梦》等。
以上都是近年来出版的续本。
其中以刘心武的续本影响最大。
但在诸家续本当中我最不看好的也是这个本子。
虽然刘的研究观点确有可取之处,但他的续本完全不能协调和前八十回风格的一致,元妃之死、妙玉之死等多有诡异,完全是现代小说的手法。
而且他的明清白话的功底也不是很好,所写之诗也十分可笑。
还有一些文本是网络文本,比如署名张江红的一个续本,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可惜最近失去了连载。
其他无名氏的续本,比如前不久有人发布消息,号称在安徽师大发现了《红楼梦》的全本,并贴出了几个章回。
平心而论,那几个章回除了字词的使用不像明清白话之外,其他的设计均还不错。
但以此来冒充曹雪芹的原本,就未免有些视读者为无知,其行为也不免令人作呕了。
最后一个值得推荐的续本是87版电视剧的脚本的续本。
87版《红楼梦》一经播出,风靡一时。
最后的7集没有使用程高本的续作,而是根据前八十回的伏笔,结合当时的《红楼》研究成果,重新建构而成。
这个结尾是《红楼》研究专家们群策群力完成的,所以颇有一定的可信度。
87版电视剧的脚本分成两部出版,一部分是曹雪芹原著改编,一部分是新续。
这个新续有可能是现存的续本中最为完美的,但可惜的是它只是剧本而非小说。
有感于此,我们更加期待在未来的某一日能有一个完整、漂亮的《红楼梦》续本出现。
当然,我们更加希望曹雪芹八十回的原稿能够重现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