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英文名称:先修课程:后续课程: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总学时数:学时;理论学时: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外实践:其他学时:考核性质:考试;学分:学分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教育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门课程。

本门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有说服力回答。

本门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学习成才和法律制度、法制精神学习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学习本课程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修身成才,提高综合素质,正确掌握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养成的理论和方法,加强自我修养。

二、教学组织与方法本门课程在学院教务处和人文社科部统一组织下实施教学,在教研室主任的领导下,成立教学小组,按照大纲要求组织安排教学活动,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

.备课:任课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大纲要求,针对学生情况,认真备课,做好教案和多媒体课件,分清主次,区别难易,合理分配。

根据情况组织集体备课和试讲。

.课堂讲课:讲课按大纲进行。

讲课时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理论联系实际,适当进行典型案例分析。

讲课内容要新而精,特别是要反映当前学生们普遍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实践课:利用双休日或假期组织参观北山烈士陵园、红军团军史展览,旁听法庭审理,社区服务或到农村进行卫生、法律知识宣传等。

.自学与辅导: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学习相关文献、资料。

.教学总结:考试评卷后及时对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考核试卷、考核成绩等进行总结分析,及时上报有关单位,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实践内容及要求四、理论教学绪论【目的要求】.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目的,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熟悉:大学这一人生新阶段的特点和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怎样努力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基础”课与自身成才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要不辱使命,成长成才,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就必须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道德修养 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 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思想道德修养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的内心世界、价值观念、道德行为等方面。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教育部制定了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行为。

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和社会行为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思考和行动中逐渐形成独立的价值观念。

教育部强调,思想道德修养教学要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而不仅仅是在特定的课程中进行。

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是思想道德修养的核心,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和目标,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自己的价值追求。

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态度,培养他们的人际关系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是人的内心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的道德品质、道德感受和道德意识等方面。

教师应该通过教育活动和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

第三,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行为能力。

社会行为能力是人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组织协作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

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的实施需要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的支持。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和提高,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育经验,以更好地引导学生。

除了教师的作用外,家庭和社会也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力量。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长应该起到榜样和引导的作用,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和关爱。

《思想道德修养课》课程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课》课程教学大纲

8 n 7\ n,8]《思想道德修养课》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二、课程性质:《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一门课程。

它与一般公共课既有共性,但更有自己的特点。

它需要传授基本知识,但更主要的需要引导和启发。

它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教书育人、教人学做人。

它与其他专业课的教育教学不同点是:有多学科知识的整合,更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有具体知识的解释,更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不仅仅是传授基本知识,而是要教会他们学做人的本领,在某种程度上这比学知识更重要。

教学目的:“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以德治国”的思想,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教学构想:基于《思想道德修养》课的自身特点和大学生的知识的衔接性,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专业”的教育理念,不能与上专业课一样,讲概念、讲知识,也不能其他公共课一样,以考试检验教学,而是要遵循自己的教学规律,把握新形势下《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新特点,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操练结合起来,把课内外、校内外教学融合起来,改革课堂教学,运用针对性明确的主题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渗透生活教育,注重能力培养,树立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坚定四信(信仰、信任、信心、信念),使新一代大学生形成深刻的认知、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行为。

在教学时间上,经过多年探索和总结,认为在新生进校时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比较适合,它有利于大学生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调整确立新的努力目标;有利于改进学习方法,向创造性、终身性学习方向努力;有利于树立远大理想,立志长远,抓紧在校的分分秒秒。

思修课实践课教学大纲(3篇)

思修课实践课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思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课作为思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使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本教学大纲旨在明确思修课实践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为教师提供教学指导。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法律知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道德修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

4. 行为目标: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教学内容1. 道德实践:包括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志愿服务等。

2. 法律实践:包括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法制宣传等。

3. 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社区服务、企业参观等。

4. 文化实践:包括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文艺演出等。

5. 体育实践:包括运动会、体育比赛、户外拓展等。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道德、法律和社会问题。

2. 小组讨论法: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特定主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身份的道德和法律要求。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企业、社区等地,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生活。

5. 指导实践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活动方案,并提前通知学生。

2. 课堂讲解:教师对实践活动进行简要讲解,明确活动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3. 实践活动:学生按照活动方案,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4. 交流总结: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总结,分享心得体会。

(完整word版)思修教学大纲版

(完整word版)思修教学大纲版

三/五年制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科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属性:公共基础课程学时:45课时成绩考核:考试开课教研室:思政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

它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应有的法治观念,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

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的课程。

课程的任务: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帮助和指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有关人生、理想、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想行为侵袭的能力,确立远大的生活目标,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学时安排与教学内容本课程加上绪论部分共九章二十七节内容,计划一学期上完,每周三课时,共45课时,3学分.关于具体学时的分配,下到各编各章.课程内容容量不是很大,但其综合性、指导性、实践性特别强,如何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真正发挥出这门课程的作用,是一个难点.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懂得珍惜大学美好时光,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长目标;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目标,帮助他们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正确认识“三个倡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1、认识大学生生活的特点。

2、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4、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

思修教学大纲32课时

思修教学大纲32课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1、课程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的教育为主要内容,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导、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的一门公共理论课,是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

2、教学目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法纪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法纪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针对我校既属纪念性大学又是农业大学的实际,本课程将加强对大学生学农爱农、报国成才的教育,用廖仲恺、何香凝的爱国精神激励大学生勤奋学习,努力成才。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一)知识单元一: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6学时1、知识点一:适应人生新阶段知识点二:肩负历史新使命知识点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识点四: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教学基本要求:通过绪论的学习,了解学习《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认清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做好承担历史使命的准备;明确高校的培养目标,了解现代人才的素质规格,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把握好人生发展新起点,掌握大学阶段成才的主动权,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渡过人生的新阶段,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现代人才的素质规格;大学生如何适应人生新阶段(二)知识单元二: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3学时知识点一: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知识点二: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知识点三: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大学生了解理想、信念、信仰的基本特征及相互关系,懂得人生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思想道德修养》课是我国高校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课程。

它是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教育主线,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和引导他们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素质,自觉努力争取成为一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重要课程。

二、课程任务《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任务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理解有关理想、信念、道德方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增强自身的分析洞察力和抵御错误思想侵蚀的能力,培养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继承者。

三、教材使用本课程以李冬坚、彭莉主编的《思想道德修养》(第二版)为基本教材。

其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四、学时、学分本课程课内学时36,学分2。

五、教学环节自学: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个别化学习为主的远程开放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学生系统获取学科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

因此对学员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学点要对学员自学的各个环节予以重视。

面授辅导:面授辅导是电大学员接触教师,解决疑难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弥补广播电视大学缺乏双向交流的有效途径。

面授课应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文字教材为依据,通过讲解、讨论、座谈、答疑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络教学:学员可通过浏览网页、网络答疑、网络邮件和网络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辅助学习。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网址: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教学过程中,各教学点要结合教学进度,依据教学内容安排,如采取案例讨论、小组学习等形式,逐步提高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员真正达到知行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警察学院教学大纲(适用于公共基础课及部分专业基础课、选修课)【课程说明】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

适用专业:全部专业总学时数:56实验实训学时:6【总体教学目的与要求】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在理论联系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以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逐渐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基础。

1、知识教学目标一是成才、理想信念观教育,主要帮助大学生适应大学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树立马克思主义正确的人才观,树立远大理想、信念,报效国家,这是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前提。

二是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教育,主要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进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做道德高尚的人。

三是法制观教育,主要内容是进行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法律修养教育。

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重点介绍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我国宪法的主要精神,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何通过法律程序保障自己的权利,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大学生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护法,维护法律权威,依法办事,做合格的公民。

2、能力教学目标思想品德修养部分学生能学会正确规划个人学习、成才道路;学习品德修养和职业素质培养的方法。

法律基础部分通过案例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法制意识3、素质教学目标通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法律意识与法制观念,重视学生作为合格公民所具备的各种基本素质锻炼,如道德修养、行为习惯、法制观念等非智力因素素养,提高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还要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势政策水平、社会责任意识等素养。

【教材名称及章节目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制体系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各章节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基本要求:明确“基础”课的性质和目的,认识到学习“基础”课与自己的成长成才密切相关,从而激发起努力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分析大学生活特点及其变化,提高大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帮助大学生适应人生新阶段,塑造大学生健康形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1、大学生活的目标及其制定。

2、弄清几个相近的核心概念:思想道德和思想道德素质;法律和法律素质。

3、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书中的地位。

教学内容:本讲是课程的开端,是大学新生刚刚踏入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的第一课。

因此,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大学各种环境和中学的不同,及时调整自己,适应新的生活,创建新的目标,迎接未来的大学生活。

同时依据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和应有的形象。

复习题(思考题):1.大学新生应如何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2.试论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基本要求: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重点与难点:1、弄清几个核心概念:理想、信念、信仰与理想信念。

2、大学生如何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

教学内容: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及其意义;科学的理想信念;化科学理想信念为现实的条件、途径和方法。

复习题(思考题):1.怎样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什么样的理想?3.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打算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基本要求:通过讲述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与难点:1、爱国主义的概念。

2、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和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3、理解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教学内容: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复习题(思考题):1.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3.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正确认识人生目的对人生实践的重要作用,明确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科学的人生观;端正人生态度,正确把握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立志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正确对待人生环境,协调自我与各方面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1、正确理解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关系。

2、理解“只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

3、正确理解人生环境。

教学内容:从理论上阐释什么是科学而高尚的人生观;提出价值、价值观、人生价值标准及评价、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深入讨论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的落脚点。

复习题(思考题):1.谈谈如何有效处理自我身心关系。

2.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3.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基本要求:通过阐明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和历史发展,揭示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与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的历史联系,帮助大学生认清社会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的一个合乎规律的崭新阶段,是对人类历史上道德发展的优秀成果进行批判继承的产物。

并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各种实际道德困惑,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教育,提高其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引导大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为什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2、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教学内容:一般道德理论知识;社会主义道德同人类道德文化优秀遗产的历史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复习题(思考题):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体悟到个人品德有哪些内涵?2.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在新时期为什么要倡导和实践为人民服务?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4.当代大学生怎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第五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质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增强公德意识。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了解课余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了解公共生活中的主要法律规范。

明确职业生活、爱情与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和法律要求,帮助大学生培养高尚的职业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践行职业生活中的法律规范;帮助大学生认清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家庭美德观,履行婚姻家庭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1、区别社会公德、国民公德、公民道德2、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共生活规范意识培养中的矛盾问题3、职业的内涵和本质。

4、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5、关于爱情的本质。

教学内容:公共生活的道德规范;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职业的内涵和本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与职业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劳动法》、《公务员法》)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应当树立的择业观和创业观;爱情的本质和恋爱的道德要求;大学生对待爱情的正确态度;家庭美德的基本内涵;《婚姻法》的基本内涵。

复习题(思考题):1、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增强自身的公德意识、个人品德?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3.如何理解劳动者的法定权利和义务?4.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你打算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5.应当怎样认识爱情与人生?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制体系基本要求:通过自学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教学重点与难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丰富内涵;2、正确认识中国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必然性;3、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我国实体法律制度;我国程序法律制度。

复习题(思考题):1.如何认识法律的历史发展?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基本要求:通过自学理解和区分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法治观念和法治理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法、知法和护法的关系。

2、理解和区分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法治观念和法治理念。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国家安全意识;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复习题(思考题):法治与人治、法制、德治有什么区别?第三章中国精神第三章第三讲:改革创新新课导入:16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前所未有的创新活跃期,几百年里,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超过过去几千年的总和。

特别是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几次重大科技革命,如近代物理学诞生、蒸汽机和机械、电力和运输、相对论和量子论、电子和信息技术发展等。

在此带动下,世界经济发生多次产业革命,如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

每一次科技和产业革命都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面貌和力量格局。

一些国家抓住了机遇,经济社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迅速增强,甚至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发端于英国第一次产业革命,使英国走上了世界霸主地位,美国抓住了第二次产业革命机遇,赶超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从第二次产业革命以来,美国就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这是因为美国在科技和产业革命中都是领航者和最大的受益者。

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