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的认识》教案
7.1时、分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7.1 时、分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1分、1时的表象,会正确书写钟面时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学生初步学会看钟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初步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会正确书写钟面时刻。
三、教学难点正确书写钟面时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谜语“我会走,有时快,有时慢,我身上有12个数字,猜一猜,我是谁?”引起学生对钟表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探究新知a. 认识钟面让学生观察自己的钟表,说说钟面上有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出钟面上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有2个指针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介绍时针、分针。
b. 认识1时让学生观察钟表,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教师通过演示或让学生操作钟表,使学生理解1时的概念。
c. 认识1分让学生观察钟表,当分针指向1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1分。
教师通过演示或让学生操作钟表,使学生理解1分的概念。
d. 认识1时=60分让学生观察钟表,当分针从12开始走一圈,又回到12时,时针走了一个大格。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1时=60分的关系。
3. 实践操作a. 教师出示一些钟面时刻,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时刻。
b.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个钟表,教师给出时刻,学生操作钟表,使钟表显示相应的时刻。
c. 学生互相交换操作,检查对方的答案是否正确。
4. 巩固练习a. 让学生完成教材P84页的练习题,进一步巩固对时、分的认识。
b. 教师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对错误进行纠正和指导。
5. 总结拓展a.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加深对时、分的理解。
b.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时间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为什么1时=60分?钟表上的秒针有什么作用?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家的钟表,记录下不同时刻的钟面,并写下来。
第四单元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
第四单元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时、分钟的基本概念,正确快速地读写时间。
2.掌握分钟在钟面上的位置和读法,能够用模拟时钟练习。
3.进一步认识时间的重要性,明确时间管理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教授有关时间的概念与认识。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分钟的概念与读法2.小时的概念与读法3.用模拟时钟进行练习4.时间管理的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分钟的概念、小时的概念、模拟时钟的练习。
2.教学难点:分钟与小时的换算,以及时间管理意义的普及。
四、教学方法1.模拟时钟练习法:通过教师操作模拟时钟,要求学生模仿读时、分,渐进式地加深其记忆与理解。
2.教师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加深学生对于时间的认识。
五、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1.教师利用图片、故事等活泼有趣的方式铺垫时间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时间的重要性,扣住学生的兴趣。
2.学生阅读图表,学习小时、分钟的概念。
2. 实际操作环节1.教师操纵模拟时钟,让学生观察、模仿钟表读时、分的方法与技巧。
2.教师给出“时、分”的读法题目,让学生自己操作模拟时钟,进行实际操作,强化记忆。
3. 基础知识巩固环节1.教师家长合作,将学生的时间安排和生活“安排”进行对比,让学生深入理解时间的应用和管理。
2.学生再次读写时间,锻炼基本技能。
4. 课外练习1.家庭作业:练习读、写时间,认识分钟与小时的换算。
2.拓展练习:用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管理的意义和目的。
六、教学评估1.交互式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时提问,以及与学生互动交流,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和成绩,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正式考核:测试学生读写时间和钟表练习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对于时间管理意义的理解。
七、教学资源1.课本教材2.模拟时钟3.配套的练习资料八、总结本单元中,我们通过模拟时钟,从深刻的理解时间的概念和基础技能入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入掌握分钟、小时的读写方法,同时提高时间管理能力,在学生的心智发展和生活应用中,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潜能。
时,分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时、分的认识年级:三年级科目:数学教材版本: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分的基本概念,知道1小时=60分。
2. 培养学生观察钟表的能力,学会看懂钟表。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时、分的基本概念2. 1小时=60分3. 观察钟表,学会看懂钟表4. 时间观念的培养教学重点:时、分的基本概念,1小时=60分教学难点:观察钟表,学会看懂钟表教学准备:钟表模型,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个钟表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平时是怎么看时间的呢?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钟表是用来表示时间的工具,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钟表的指针来知道现在的时间。
二、新课内容1. 时、分的基本概念教师出示一个钟表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讲解:(1)钟表上有两个指针,短的指针叫时针,长的指针叫分针。
(2)时针指向哪个数字,就表示现在是几时;分针指向哪个数字,就表示现在是几分。
2. 1小时=60分教师讲解:我们知道,时针走一个数字,分针正好走一圈,也就是60个数字。
所以,1小时等于60分。
3. 观察钟表,学会看懂钟表教师出示几个不同的钟表时间,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这些钟表上的时间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看懂钟表的方法是先看时针指向哪个数字,就是几时;再看分针指向哪个数字,就是几分。
4. 时间观念的培养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时间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怎样珍惜时间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不浪费每一分钟。
三、巩固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时、分的基本概念,1小时=60分,观察钟表的方法和时间观念的培养。
五、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关于时、分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完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钟表模型,讲解时、分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学会看懂钟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青岛版
《时、分的相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3页,时、分的相识。
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情境,相识时间单位时、分,驾驭它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1时=60分,让学生经验1分,推想1时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概念。
2.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3.结合详细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刻。
教学过程:活动一:复习旧知、导人新课。
师:今日,老师带来了一组照片。
(课件出示不带钟面的情境图。
)细致观赏照片,同学们在做什么?生:实行“庆元旦”联欢会。
师:是啊,每年的元旦前夕学校都要实行庆祝元旦的联欢会。
看元旦联欢会就要起先了(出示情境图中的钟面),谁来说说起先的时刻?生:8时半。
师:你认读地真精确。
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相识了整时或几时半,大家在钟表模型上拨一个整时或几时半,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哪位同学愿将你拨的时刻介绍给大家听?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生:老师,我拨的是9时。
我先把时针拨到9,再把分针拨到12,就是9时。
师:这位同学不仅拨得精确,说明得也特别到位。
谁再来说说你拨的时刻?生:老师,我拨的是10时半,我记得以前老师说过,几时半的那个“半”就是分针指到6,然后10时半,时针就是刚过10时,在10和11之间。
师:这位同学说明得真到位。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说明,老师听明白了,像9时这样的整时,分针都指到12,是几时时针就指到几。
像10时半这样的几时“半”的时间,分针都指到6,看时针刚过几时就是几时半。
师:同学们接着看。
(课件出示情境图。
)在喧闹的元旦联欢会上,上演了很多精彩的节目,都有哪些节目?生:舞蹈、相声、快板、独唱。
师:这么多精彩的节目,节目演出的时刻是几时几分?(生想。
)这些时刻还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时或几时半吗?(生摇头。
)那这些时刻原委是多少呢?师:今日,我们就来进一步相识时、分。
(板书课题。
)【评析:温故方能知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信息窗一(时、分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信息窗一(时、分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信息窗一(时、分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四章第一节,主要内容是时和分的认识。
我们将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时和分的关系,以及如何用时和分来表示时间。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时和分的关系,知道1小时等于60分。
2. 学生能够用时和分表示时间,如“3时15分”。
3.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时和分来表示时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时和分的关系,知道1小时等于60分。
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时和分来表示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钟表模型、计时器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钟表,说出现在的时间。
2. 讲解时和分的关系:讲解1小时等于60分,演示钟表模型,让学生理解时和分的关系。
3. 例题讲解:用计时器演示一个计时过程,如“3时15分”,让学生理解时间的表示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时和分表示给定的时间,如“2时30分”、“4时50分”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时和分来表示时间。
六、板书设计1. 时和分的关系:1小时 = 60分2. 时间表示方法:时:分七、作业设计7时30分10时15分12时50分答案:7时30分:7:3010时15分:10:1512时50分:12:5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时和分的认识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时和分来表示时间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课后,我将会针对这一难点进行拓展延伸,通过更多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们练习,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观察和记录时间,增强他们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时和分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钟表模型和计时器来演示时和分的关系。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时、分的认识 |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时、分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教学目标
•理解时和分的概念
•能够识读和书写时和分的表示方法
•能够将时和分量化到日常生活中,认识时间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
•了解时和分的概念
•掌握时和分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时间的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示教法
•讨论法
教学步骤
步骤一:引入
•让学生观察手表或时钟,看到时指向的数字,让学生认识的的小时概念。
步骤二:时间的计算
•让学生认识分钟概念,向学生展示几个不同的时间,依次让学生分析分钟的变化。
步骤三:介绍读写时间
•向学生介绍时钟的数字读写方式,然后向他们展示不同的时间表示方法。
课堂上通过给定数码的读取和操作练习学生的时间识读能力。
步骤四:创造时间
•老师要学生在画纸和卡纸上画出具体的时钟,让学生动手制作,以便让学生更好了解时钟的变化规律,为他们以后的练习做好铺垫。
步骤五:练习与巩固
•老师可以提供几个现实生活中的时间场景,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来练习他们的时间测量、统计和计算能力。
步骤六:结束
•老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了理解时和分的概念的重要性,让学生再次认识到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且给予以行为实例加强他们的时间意识,以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通透。
总结
本堂课通过示教法和讨论法,让学生了解了时和分的概念,明白了时和分的读写方法,并通过练习锻炼了学生的时间统计和计算能力。
同时,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场景来认识时间的变化规律,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时和分的认识,增强他们对时间的理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时分的认识青岛版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直观认识、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进一步认识钟面及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并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和在钟面上拨出时刻。
2、在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活动中,经历和体验时间单位,初步学会用时、分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过程。
4、结合“元旦联欢会”,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正确辨认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实物钟表、写字纸、口算题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喜不喜欢猜谜语?弟弟长,哥哥短,哥俩赛跑大家看,弟弟跑了一大圈,哥哥一圈才跑完。
学生猜出谜语后出示主题情景图。
师:你发现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问。
能马上解答的师生一起解答,不能解答的,给学生留下悬念。
二、解决问题。
1、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继续学习时分秒的知识。
教师板书课题。
下面我们先来认识钟面。
看大屏幕,仔细观察,你发现钟面上有什么?指生回答。
2根据刚才整理的,老师跟大家提几个问题。
分针走1小格是几分?走1大格是几分?分针从12走到数1是多少?分针从12走到数6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分针从12走到数9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师提问:分针走一圈是多少?时针是怎么走的?请同学们自己拨一拨,看分针走一圈时,时针走多少?学生操作得出:1时=60分。
师板书。
3、师:现在谁知道第一个节目开始的时刻是几时几分?(出示图片)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跟同桌说一下。
师:这个时刻是几时几分?谁先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师板书:8时31分师:时间除了这样记录外,你还见过别的写法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时间的简便记法。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知道小时的基本单位是60分钟,分钟是小时的一部分;2.能够用数字和文字表达时间,如8:30、八点半;3.能够用手表或钟表读出时间,包括整点、半点和其他分钟数的时间。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用现实中的时间情景来引入课程,如问学生们已知的有哪些表达时间的方式,并且向学生展示一个挂钟或者手表等时间工具;2.然后,教师强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探究“时”、“分”的认识。
2. 学习环节1.认识“时”教师可以用半天、一天这样的时间单位,让学生感受时间的长短,然后引导学生发现一天有24个小时,每个小时有60分钟,这是小时的基本单位。
教师还可以出示数字形式的时间表格,让学生熟悉小时的数字表示方式。
2.认识“分”教师可以将分钟比作时间的零头,介绍分钟的概念和作用,并通过时钟面板来指导学生从整点往后算出分钟,通过计算来加深学生对“分”的理解。
3.时间的数字表示方法介绍小时和分钟数字间的“:”分隔符,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数字和文字表达时间的方法,比如8:30可以读作“八点半”。
3. 练习环节1.教师展示钟表面板,提醒学生分辨时、分针,直观地表示时间;2.教师出示不同的钟面图案,让学生数数看有几个刻度,表示几点或几分;3.教师提示学生读出小时和分钟,或是将时间写出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4.教师出示一些时间的实际应用例子,比如上学、吃饭、休息等,让学生来表达并解释时间的概念。
4. 总结归纳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并总结得出本节课的教学核心——时、分的认识。
三、板书设计1.“时”、“分”的认识2.时间的数字表示方法3.整点、半点和其他分钟数的时间四、教学反思本节数学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学生来说,时间的概念是一个相对抽象的内容,而且很难有直观感受。
在此次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我采用了多种手段来帮助他们加深对“时”、“分”的认识,如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时间的长短,和展示数字形式的时间表格,利用这些形式来让学生深刻体会“时”和“分”的概念内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 时分的认识》 青岛版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三年级上册)》34~36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1时=60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2.会看钟表,能正确读出并写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3.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时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会看钟表,能正确读出并写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教学准备]教具:钟表模型,闹钟、课件。
[导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引出新知同学们,今天的数学之旅让我们从一个谜语开始,猜猜它是谁?(一生读)(谜语:会想我要嘴,会跑没有腿,他能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你猜的是什么?钟表大家同意吗?同学们猜的很准确。
关于钟表的历史大家了解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对于钟表大家都不陌生,它能准确地告诉我们时间,在一年级下册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了钟表以及整时、半时,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出示:你怎么知道的?首先看第一个,时针也就是短针指在7上,分针也就是长针指在12上,是7时。
再来看第二个,时针在9和10之间,刚过9,分针指在6上,就是9时半,也可以说9时30分。
说的真完整!通过刚才这个题,我们明确知道了:时针粗又短,分针细又长,时针指在几上,分针指在12上,就是几时;时针刚走过几时,分针指在6上,就是几时半。
看来同学们前面的知识掌握的不错。
今天这节课,请大家跟随老师的镜头,去元旦晚会的现场看看吧!请大家看一下联欢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你说你说同学们说的对不对需要我们进一步认识钟面。
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时分的认识》。
板书并口述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
2、正确读出钟面的时刻。
3、用心感受时间的重要性。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一)认识钟面、探究时分的关系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钟面,你发现了什么?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请小组长记录下来,讨论完成后派一名代表汇报交流。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时分的认识》优秀教学案例
(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时钟的实物或图片,认识时钟的各个部分,了解其运行规律。
(2)操作法:通过动手拨动时钟,使学生亲身体验时针、分针、秒针的运动,加深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
1.正确读取时钟上的时与分;
2.理解时与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3.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时间知识,为日常生活和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时钟的构造,掌握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规律,并学会读取时钟上的时与分。同时,学生将学会时与分之间的换算方法,为日常生活中对时间的把握打下基础。
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图片等,形象地展示时钟的运行规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时间的流逝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针对本章节内容,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时针、分针、秒针分别代表什么?
2.如何读取时钟上的时与分?
3.时与分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手段。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
1.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观察时钟的心得,共同探讨时钟的读取和计算方法,总结时与分的关系。
2.实践活动:组织小组进行时钟制作或模拟时钟的运行,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时间知识的理解。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各小组的学习进度,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收获知识和技能。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一第一课时【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钟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不到几时”几种认识时刻的说法。
这部分知识学习之后,将为今后学习年、月、日打下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材选用孩子们庆元旦活动作为素材,引出一系列有关时间的问题,从而完成对时分的认识。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1时=60分,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2、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并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3、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钟面。
同学们你们参加过庆元旦联欢会么?清华小学三年级一班举办了热闹的元旦联欢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元旦联欢会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呢!作为班长的王宁同学早早就来到学校,“王宁,你是什么时间到校的?”1、复习整时的认读方法同学们你会认读这个钟表上的时间吗?这是我们一年级时学的整时的认读。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7时。
我们知道认读整时的方法是: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2、复习钟表的其他知识关于钟表我们还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字;有时针、分针,时针短又粗,分针细又长。
有些钟表上还有一根更细更长的针叫秒针,后面我们会进一步学习。
3、探究钟面新知师:仔细观察钟面,你还能发现什么?不难发现钟表上有很多跟直尺一样的刻度线,两个相邻数字之间我们称为一大格,这叫1小格(课件展示),自主探究:钟面上有()个大格。
每个大格里有()个小格。
钟面上共有()个小格。
同学们,开始探究吧。
同学们,钟面上有( 12 )个大格。
每个大格里有( 5 )个小格。
时,分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时,分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当我站在三年级的讲台上,看着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睛,我知道,我即将开始的时,分的认识的教学,将会是他们在数学旅程中的一个新的起点。
我们的教学内容来自于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具体章节是“时,分的认识”。
我们将一起学习如何读懂时钟的时分表示,如何将时间转换为时分表示,以及如何进行时间的加减运算。
我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时,分的概念,能够独立读取和转换时间,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加减运算,更重要的是,能够理解时间的重要性,懂得珍惜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时,分的读写和转换方法,难点则是让他们理解并能够运用时间进行加减运算。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我会准备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时钟模型,时间卡片等。
同时,我也会设计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如时间接龙游戏,时间转换比赛等,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例如,我会让学生们看看现在的时间,然后想象一下,如果现在是8点,他们要等多久才能吃到他们最喜欢的糖果。
这样,学生们就能够直观地理解时间的概念。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设计一些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们记忆和理解时,分的读写和转换方法,以及时间的加减运算规则。
在作业设计上,我会布置一些有关时,分的认识的练习题,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我会让他们读取和转换一些时间,进行一些时间的加减运算等。
我会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我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所需的知识,同时,我也会尝试拓展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思考时间对于他们的意义,以及如何珍惜和利用时间。
通过这样的教学,我相信,学生们将能够掌握时,分的认识,他们的数学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而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也将继续激励我,为学生们提供更优质的教学。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时,分的概念理解和转换: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时,分的概念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
《分与时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分与时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钟和小时的概念,知道1小时=60分钟。
2. 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分钟和小时之间的换算。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分钟和小时的概念2. 分钟和小时之间的换算3. 时间观念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钟和小时的概念及其换算2. 教学难点:时间观念的培养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如上课、吃饭、睡觉等,让学生说说这些活动大概需要多长时间,从而引出时间单位分钟和小时。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钟表,说出钟表的组成部分,引导他们发现钟表有时针、分针和秒针。
(2)讲解分钟和小时的概念,让学生知道1小时=60分钟。
(3)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分钟和小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一节课、一场电影等。
3. 换算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分钟和小时之间的换算,如1小时20分钟、2小时30分钟等。
(2)学生互相出题,进行换算练习,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4. 时间观念的培养(1)让学生说说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如起床、上学、放学、睡觉等。
(2)引导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5. 总结与拓展(1)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分钟和小时的概念及其换算。
(2)布置一些与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分钟和小时的概念及其换算,培养了他们的时间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语言要简洁明了,让学生容易理解。
2. 举例要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时间就在我们身边。
3. 练习要有针对性,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时、分的认识 |青岛版(五四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时、分的认识 | 青岛版(五四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理解时和分的基本概念,掌握时与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 培养学生运用时、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1. 时和分的基本概念2. 时与分之间的换算关系教学难点1. 时与分之间的换算关系的理解与应用2. 解决实际问题中时、分的运用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2. 时钟模型或实物3. 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个时钟,引导学生说出时钟的组成部分。
2. 提问:时钟上的时针和分针分别表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时针表示小时,分针表示分钟。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讲解时和分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确1小时等于60分钟。
2. 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时与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让学生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时、分的知识。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时、分的认识。
2. 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时、分知识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时钟,记录一天中的某个时间点,并描述当时在做什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拓展延伸和总结布置作业等环节,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了时、分的基本概念和换算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时、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1.1《时、分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7.1.1《时、分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时间的概念,认识时钟,知道时钟的构成和作用。
2. 使学生能够认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懂时钟,并能准确地读取时间。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概念2. 时钟的构成和作用3. 认识时针和分针4. 学会看懂时钟,读取时间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懂时钟,读取时间。
2. 教学难点:准确地读取时间,理解时、分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谜语等形式引起学生对时间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时间的概念向学生讲解时间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时间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
3. 认识时钟向学生介绍时钟的构成,让学生了解时钟由时针、分针、秒针和表盘组成。
4. 认识时针和分针向学生讲解时针和分针的作用,让学生学会区分时针和分针。
5. 学会看懂时钟通过实物演示、多媒体教学等形式,让学生学会看懂时钟,并能准确地读取时间。
6. 巩固练习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读取时间的能力。
7. 总结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观察家里的时钟,学会读取时间。
2.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时钟,加深对时钟的认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时间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
2. 学生能够准确地读取时间,理解时、分之间的关系。
3. 学生能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时间的概念,让学生认识时钟,学会读取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的认识》教案庆元旦——时、分的认识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的认识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直观认识、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进一步认识钟面及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并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和在钟面上拨出时刻。
2.、在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活动中,经历和体验时间单位,初步学会用时、分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3.数学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过程。
4.养成珍惜时间及良好的作息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说出钟面所指的时间,掌握1时=60分。
难点: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指示的非整时的时间。
教法学法主要采用自主探索式学习,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具学具教具:有时针、分针的教具钟面,幻灯片。
学具:带有时针、分针的学具钟面。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提出目标师:元旦到了,同学们都在准备庆元旦,今天老师带同学们一起去晚会现场观看精彩的节目好吗?(幻灯片出示:庆元旦联欢会的场景及表示联欢会开始时刻的钟表)同学们晚会开始了,谁能告诉老师现在的时刻?生:8时半。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在进一步解释说明的过程中复习读时刻的方法)生:时针指在8和9之间,分针指在6就是8时半。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为了更好的演出,大家早就在做准备了,谁来告诉老师这个时刻。
(幻灯片出示钟面显示5时)生:5时,时针指在5,分针指在12就是5时。
师:同学们你们真是很棒,这是我们前面学习过的正时和半时。
那么我们一起去看精彩的节目吧。
(幻灯片出示第一个节目及播出时间的钟表)你们知道这又是什么时刻吗?(学生猜想)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进一步学习的时、分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1.进一步认识钟面,知道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
师: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钟面,和你们小组成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钟面上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每大格中间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时分秒的认识1》教案(精选5篇)
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时分秒的认识1》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时分秒的认识1》教案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时、分、秒的认识1》教案教学内容课本第71~74页。
教学目的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时钟模型。
教学过程一、猜谜游戏引入: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
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 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2时=()分(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60+60=120分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4)教师小结。
2、教学例2:(1)元旦表演节目,每个节目的出场时间各是多少。
(2)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
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3、小结(略)。
4、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1、拨一拨。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一填。
3、画分针。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时、分的认识 |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时、分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时的概念,理解小时、分钟的概念。
2.能够读写时、分的表示方法。
3.能够将所学内容运用于生活实际中。
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时的概念。
2.小时和分钟的概念。
3.时、分的表示方法。
难点
1.分钟的概念和理解。
2.时、分换算的理解和计算。
三、教学内容及进程
1. 课前预习(5分钟)
提醒学生认真预习本节课内容并准备好相关的学习工具。
2. 课堂讲解(15分钟)
1.向学生介绍时的概念。
2.向学生介绍小时和分钟的概念。
3.向学生介绍时、分的表示方法。
3. 课堂练习(20分钟)
1.给学生几个计算题目,让他们计算所给的小时数和分钟数。
2.让学生说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都用到过哪些时间单位,例如早上、下午、晚上等。
4. 课堂总结(10分钟)
1.回顾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强化并巩固学生的记忆。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所学知识,并提醒他们注意时间的准确表示。
四、课后作业
1.练习书上的练习题。
2.尝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难度适宜,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掌握所学内容。
在讲解小时和分钟的概念时,需要耐心解释,使学生能够理解。
在课堂练习环节,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后作业不宜太多,以避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的认识教案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视察,使学生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知道1时=60分。
2、通过亲身体验,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视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l时=60分。
教学难点: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教学媒体】课件、钟表模型、小闹钟。
【教学实施过程】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
(3分钟)谈话: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游戏的名字叫心有灵犀。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心中所想的物品,谁先猜到是什么,谁就和老师心有灵犀,好吗?看来大家对钟表真的很熟悉,那我可要考考大家。
(教师出示实物钟,拨整时和半时)看来同学们对整时和半时掌握的已经非常熟练了。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不光有这样的整时和半时,还有很多事情要精确到时和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时、分来表示时间。
(板书:认识时和分)[这样的设计既使学生回顾了已有的知识---整时、半时,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认识钟面,探究计时方法(一)认识钟面师:要想认识时和分啊,我们先从研究钟面开始。
老师发给每个小组一个钟表模型和一张发现单,小组内的同学一起视察操作,并且找一名记录员记录,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发现钟表里的秘密。
小组长上台领器材和发现单。
小组讨论交流。
师巡查指点。
(重点问学生如何知道的)(3分钟)钟面上有()个大格。
师:你是怎样发现的?预设:数一数。
或有12个数字。
哪算一个大格?钟面上有12个数字,这12个数字均匀的散布在钟面的四周,把钟面平均分成12个大格。
追问每个大格里面有多少小格?生答5个。
共有()个小格是重点,寻问学生是怎么发现的?预设1:5乘12=60.(这是一个简单的好方法)。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1《时分的认识》教案
时分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时的时间观念。
2.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钟表、家用小闹表。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看71页情境图,说说你知道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试着说说每个节目开始的时间。
二、组内小组组长组织大家按小组逐一交流一下自主学习的内容。
三、合作探究(一)认识钟面1.请你们认真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钟面上除了有时针和分针,还有12个数字。
)认识大格:12到1这两个数字之间是一个大格子,1到2之间也是一个大格子,你认为从几到几也是一个大格子,拿出自己的钟面,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子?(12个大格)2.引导:学生在这12个大格子里找出自己喜欢的一个大格子,观察这个大格子里一共有几个小格子?(每个大格子里有5个小格子)3.认识小格: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数出来的吗?(课件演示:5、10、15……出示数字,直到60)(二)、探究时与分的关系1.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看看时针哥哥和分针弟弟是怎么运动的,他们有什么样的关系?老师让时针、分针同时从12出发。
使得分针转动一圈。
你们发现了什么呢?2.分针和时针一起走(同时走)分针走了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这个实验,每个同学拨钟,要先让时针跟分针同时从12出发,而且要按指针转动的方向,使得分针转动一圈,看看分针走了一圈,时针是不是走了一大格?3.你们说说时针走了多少路?(一大格)也是多少时间?(1小时)分针走了多少路?(一圈)就是多少格?(60)也就是多少时间?(60分钟)师:刚才我们让时针、分针同时出发同时结束,结果时针走了1小时分针正好走了60分钟,时针走1小时分针正好走60分钟,看来1小时=6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庆元旦——时、分的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直观认识、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进一步认识钟面及
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并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和在钟面上拨出时刻。
2.、在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活动中,经历和体验时间单位,初步学会用时、分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3.数学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过程。
4.养成珍惜时间及良好的作息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说出钟面所指的时间,掌握1时=60分。
难点: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指示的非整时的时间。
教法学法
主要采用自主探索式学习,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辅
助教学。
教具学具
教具:有时针、分针的教具钟面,幻灯片。
学具:带有时针、分针的学具钟面。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提出目标
师:元旦到了,同学们都在准备庆元旦,今天老师带同学们一起去晚会现场观看精彩的节目好吗?(幻灯片出示:庆元旦联欢会的场景及表示联欢会开始时刻的钟表)同学们晚会开始了,谁能告诉老师现在的时刻?
生:8时半。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在进一步解释说明的过程中复习读时刻的方法)
生:时针指在8和9之间,分针指在6就是8时半。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为了更好的演出,大家早就在做准备了,谁来告诉老师这个时刻。
(幻灯片出示钟面显示5时)
生:5时,时针指在5,分针指在12就是5时。
师:同学们你们真是很棒,这是我们前面学习过的正时和半时。
那么我们一起去看精彩的节目吧。
(幻灯片出示第一个节目及播出时间的钟表)你们知道这又是什么时刻吗?(学生猜想)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进一步学习的时、分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进一步认识钟面,知道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
师: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钟面,和你们小组成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钟面上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每大格中间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学生评价。
师:是不是这样呢,来和老师一起数一数(幻灯片播放数格的过程,学生跟着数)。
师:也就是说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大格中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幻灯片出示,师生共同完成填空,做总结。
)
2.知道分针走一格是1分,训练快速说出分针走过的时间。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分针走一格是几分吗?(幻灯片出示分针走一格的钟面)生:1分。
师:那么走5格呢?(同时幻灯片出示走5格的钟面)
生:5分。
师:(出示走10分的幻灯片)现在分针走了多少时间?
生:10分。
师:谁和老师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走一大格是5分,走了两大格就是10分。
生2:用乘法口诀二五一十。
师:你们的办法真不错!(及时给予孩子鼓励)
继续出示30分、45分、55分、60分钟面的幻灯片,让孩子说说快速说出时间的好的方法。
3.知道1时=60分。
师:分针走一圈时,时针是怎么走的?请同学们在自己的钟表上拨拨看。
生动手拨。
生交流: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演示)分针走,时针也在走。
师:分针走一圈,时针从8走到9。
时针走一大格是多少?(1小时)分针再走一圈,时针会怎样?(从9走到10,又走了一大格)师:想一想,1时和60分之间会是怎样的关系?
生:1时=60分(师板书:1时=60分)
4.认读时刻并巩固认读方法。
师:我们再来看第一个节目开始的时间,应该怎样读呢?
生:8时31分。
(师板书:8时31分)
师:你是怎么读的?
生:时针刚走过8就是8时,分针指到6就是5×6=30分,再过一个小格就是31分。
师:除了这样记录时刻以外,咱们同学还知道其他记录时刻的方法吗?
生:先写8,再写两个点,最后写31。
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黑板上板书8:31
师:用小圆点把时和分隔开,也读8时31分。
师: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这种记时方法?
生:电子表、挂钟、热水器、电脑、手表。
师板书:8时30分
师:再看第7个节目开始的时刻。
(电脑出示,第7个节目开始的时刻9时
15分)
师:请大家小组里讨论一下这是几时几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组讨论)教师板示。
师:哪个同学愿意说说这个时刻是几时几分?
生:9时15分。
(教师板书:9时15分)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时针刚走过数字9,就是9时,分针指到3,就是3个大格。
一个大格是5分,到3就是15分。
师:说得真好!
师:这是第10个节目(9时32分)、和第20个节目(10时15分)开始的时刻,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我们刚才学习的认时分的方法,分别讨论讨论这些时刻分别是几时几分。
开始!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介绍一下第10个节目开始的时刻。
生:9:32(说明理由)
师:谁来介绍第20个节目开始的时刻?
生:10:15(说明理由)
5.体会1分钟
师:观察黑板,8:30和8:31相差了几分?
生:1分
师:那多长的时间就是1分钟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等待这1分钟好不好?(真表演示:观察分针跳动,听钟表走时的声音,学生静态感受一分钟)生:(学生感情丰富焦急地等待)
师:刚才我们等待的时间就是一分钟,你感觉这1分钟怎样?
生:感觉有点长。
师:能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生:因为没事情做,如果做事情的话1分钟就很快了。
师:下面老师在给大家1分钟,我们来做些事情,看看1分钟能做哪些事?
师:小朋友可以写字、还可以做口算、试脉搏。
准备好了吗?开始!(学生活动)
学生进行1分钟的动态体验。
学生反馈:(略)
师:结合刚才你对1分钟的体验,你能说说生活中1分钟你能完成哪些事情吗?
生:洗脸、刷牙、穿衣服、喝一杯水、打电话
师:同学们一分钟可以做这么多事,老师也收集到了一些一分钟的信息,想不想看一看?
电脑演示:
蜻蜓1分钟可以飞180米。
银行的点钞机1分钟可以点1500张人民币。
……
生:(惊奇)
师:你们看一分钟能做这么多事,时间对于我们来说非常宝贵,我们要爱惜每一分钟。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认时刻
师:请同学们把这四个时刻记录到你们的练习纸上。
(电脑出示画面和时刻)生:练习,订正。
2.拨表
师:这是第8个节目(9时22分)和第12个节目(9时41分)的时刻,我想请同学们在你们的小钟表上拨出这几个时刻,来试试吧。
生:拨表。
师:请两个学生到台前展示。
3.连线
师:同学们看明明在做什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电脑出示明明从锯木头、做鸟窝、刷油漆到完工的四幅图画以及四个时刻)
生说图意。
师:请同学们将明明作这些事情的时间和相应的图画连起来,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并交流。
四、交流总结课外实践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认时分,你们觉得这节课有意思吗?说说你有哪些收获。
生谈自己的收获和想法。
师:课后老师还想布置给大家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你们愿意做吗?
师:布置课后调查。
(电脑出示课外调查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