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周练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高一年级(B)实验班历史周练卷(二)
高一年级实验班历史周练卷(B部)4.1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3分,共90分)1.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
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2. 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
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3. “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
……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
”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要求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C.美国需要缓和对华关系以对抗苏联D.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台湾问题解决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外交策略也发生相应调整,主要目标是( )A.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孤立政策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C.解决国家安全问题D.联合美国对抗苏联5.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新中国建立初期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③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6.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演讲时说:“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
……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高二下学期历史周考试卷 (2)必修二第2单元
高三第12次周考历史(考试范围:必修二第2单元)(本卷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
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
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B.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C.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 D.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2.商代和西周的文字是统一的。
春秋以降,关东各国文字日趋分化,俗体流行。
到战国时,各国“文字异形”,与传统写法大相径庭,只有周王室和秦国文字是在传统的正体写法基础上稳健发展。
这反映出()A.秦国对西周制度与文化的坚守 B.经济发展道路差异导致文字分化C.秦国对传承华夏文化有所贡献 D.正体俗体之别是华夷之辨的表征3.唐玄宗即位后,重用姚崇、宋璟,朝政由三省合议逐渐向宰相专权化方向发展。
这种改变() A.形成了君相和议的决策体制 B.完善了三省六部的运作流程C.隐藏着国家治理的严重危机 D.标志着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4上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A.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C.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D.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5.中国传统解决民事纠纷是依靠中间人调解,调解无效时交官府;而官府也主要扮演调解人角色,在民事纠纷导致暴力事件出现后,才扮演法官角色。
但到了明清,官府的法官角色越来越重,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专门代人打官司的“讼师”。
这种变化表明()A.古代中国法制意识淡薄 B.社会发展提升法律的作用C.政府奉行以德治民理念 D.民众已具备近代法律意识6.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大会决议一经颁布,便成为法律并迅速执行。
公元前4世纪初,雅典公民大会选举法律编纂委员会,对现有法律进行修订,并规定每年公民大会对所有法律进行审核,由大会选举专业的立法委员会对有争议法律进行裁决。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南康二中2012届高三历史周练周练6
南康二中2012届高三历史周练周练6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2010年广东卷)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解析】C 庄园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证明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2.(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下表是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上表反映了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解析】A 此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的能力。
通过对图表的解读,故选A。
3.(2010年四川卷)农耕文化塑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面貌,影响深远。
“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解析】D 项错在“基本瓦解”,应为“受到一定冲击”(资本主义萌芽及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4.(2010年四川卷)丝绸之路是汉代中外交流的见证。
图7中①所示中国通往南亚、中亚的交通要冲是A.葱岭 B.玉门关 C.大宛 D.安息【解析】A 从于阗往西出国境应是“葱岭”,而玉门关在阳关以北,C、D两项在国外。
5.(2010年上海历史卷)右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边境贸易?A.东晋 B.南朝 C.北宋 D.南宋【解析】C 榷场在两宋时期都有,此题解题关键在于都城,都城在开封,是北宋。
故选C。
6.(2010年上海历史卷)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途中可以与他进行商品贸易的国家或地区有A.西域、大食、波斯 B.大食、波斯、新罗C.西域.日本、大食 D.波斯、新罗、日本【解析】A 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在课文中有。
高一历史必修二周练二
高一历史周练二(第一单元)一、选择题1、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
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浙江、新疆等省区。
据此推断①我国已有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2、史料记载:“所种土地,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其所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 .石器锄耕 B. 个体农耕 C. 刀耕火种 D. 牛耕3、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
”下列哪些言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③“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
”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A.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5、“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反映出了古代中国经济的生产方式是A.简单协作 B.小农经济 C.庄园经济 D.商品经济6、“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这句话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古代妇女地位的提高D.商品经济的发达7、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8、谚语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
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B.黄牛过河各顾各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D.小满芝麻芒种谷9、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021年高中历史 第8周练习题 岳麓版必修2
2021年高中历史第8周练习题岳麓版必修2一、选择题(60分)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请回答1—5题。
1.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到开始走向整体世界的标志性事件是A.新航路开辟 B.西、葡殖民扩张 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黑奴贸易2.下列哪位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发现了好望角A.达·伽马 B.哥伦布 C.麦哲伦 D.迪亚士3.新航路开辟时,正值中国的明朝时期。
新航路的开辟对当时中国的影响是A.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B.西方国家开始从中国掠夺大量白银C.西方殖民者开始骚扰中国的东南沿海 D.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受到严重冲击4.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
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 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5.原产美洲的玉米和甘薯等农作物,能够传播到世界各地,主要得益于A.郑和下西洋 B.世界人口的流动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踏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请回答6-7题。
6.17世纪的荷兰(或荷兰人)被称作“海上马车夫”,主要是因为1 7世纪的荷兰(或荷兰人)有A.众多商船出人世界各地,贩运商品,掌握着世界商业霸权 B.是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C.赢得了国家独立 D.积极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7.下列关于早期殖民侵略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之一,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手段是赤裸裸的抢劫③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④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应全面肯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工业革命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革。
请回答8~13题。
8.促使以下交通工具出现重大变革的分别是A.蒸汽机、电动机 B.电动机、蒸汽机 C.电动机、内燃机 D.蒸汽机、内燃机9.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一国发展到多国 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C.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 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主导作用10.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产生的重大影响不包括A.西方殖民扩张加速 B.工业无产阶级产生 C.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D.美国成为世界霸主11.促使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到工厂制度再到大企业演变的根本动力是A.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世界市场扩大 D.殖民扩张12.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经济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其特征是A.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B.政府大力干预经济C.垄断组织控制生产和销售 D.跨国公司纷纷成立13.下列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②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③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④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武力威逼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方式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历史必修二周练.doc
4. A A . B . C.丝绸贸易 D.草市贸易 “求年”、“有足雨”的内容。
这反映B.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周练一一、选择题1 .古史记载的“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 材料所述的农业耕作方式是A.千藕其耘B.个体农耕C.刀耕火种D.代[□法 2.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土地所有制的一种主要形式。
地主扩 大地产的主要途径是 A.转化“公田”为“私田”B.实行土地兼并C.因军功而获赏赐土地D.政府的“均田”3. 某电视剧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 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 “市”的四面建有围墙B. “市”门内外店铺林立C. “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D. “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
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陆羽在《茶经〉中描述某茶具时说:“其瓷类玉类冰,青而益茶,茶色绿。
” 这种茶具在唐朝应烧制于A.越州窑 8.邢州窑 C.定州窑 D.景德镇窑6. 下列关于我国坊市与城镇演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自周秦至唐代,官府直接管理市场贸易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宋代以前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明清时期城市的商业性、生产性增强7.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
”宋高宗 这句话中的“市舶”指的是A.边境贸易 B 海外贸易 8. 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 了当时A.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9.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
其 主要表现是A.铁犁牛耕的出现B.高转筒车的发明C.耦犁技术的普及D.曲辕犁的推广10. 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里均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里也要在县一级设置 小铁官。
高一历史必修二周练(一)
高一历史周练(一)---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6分,共84分)1.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
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
据此可以推断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悯农》是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艰难生活的真实写照。
下面图片能反映当时社会耕作方式的是A.牛耕砖画 B.废井田开阡陌 C.古代渔猎生产 D.古代畜牧业生产3.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芍陂4. 2011年10月5日,香港苏富比举行“玫茵堂珍宝——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之二”专场拍卖会,其中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以1.68亿港元高价成交。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朝代的御瓶A.东汉B.唐朝C.北宋D.明朝5.《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这句话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6. 下图描绘了明清商帮的状况。
对下图的解读,最准确的是:A.明清商帮是明清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B.明清商帮是由政府官员子弟组成的商人群体C.明清商帮是颠覆专制统治的重要力量D.明清商帮依附官府垄断市场聚敛大量财富7. 《三国志·韩暨传》中写道:“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
高一历史必修二周练九
周练九(必修Ⅱ 1-24课)一、选择题第一部分错题再现1.关于中国古代商业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唐朝政府在广州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②两宋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③朝贡贸易通过朝贡和商品交换完成交易④元朝时期的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维新运动在19世纪末取代洋务运动而在政治舞台上唱主角,其根本原因是A.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民主革命思想还没有广泛传播C.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光绪皇帝夺权 D.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3.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4.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说‚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
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对该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诗中涉及服饰改革和不缠足两种社会现象②当时不缠足运动兴起A.①②都正确B.①②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不正确D.①不正确②正确5.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年的粮、油、布票证,如今逐渐成了收藏家的藏品。
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B.农村改革推动了粮、棉、油产量的迅速增长 C.城市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发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6.‚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
‛该文告的发布时间最可能是在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建立初期7.罗斯福新政中有利于长期性地解决失业造成的问题的主要措施是A.举办公共工程 B.实行《全国工业复兴法》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D.保护劳工权利8.罗斯福新政期间有人谴责‚新政‛是披上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主义。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高二历史周练(十)
高二历史周练(十)一、选择题1.假设你是中国秦朝时期的丞相,当你与同时期的罗马元老院成员相遇时,在治国原则上的最大分歧是( )A.“秦法”与“十二铜表法”B.“郡县制”与“元首制”C.“皇权至上”与“政事共商”D.“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2.下列选项中,属于甲午中日战争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有()①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一步加剧;②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③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④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
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万买一万斤斤不断。
”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A.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已成过去C.改革开放的春风催绿了神州大地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4、1992年邓小平在《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
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邓小平谈话的国际大背景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必然的,是件好事情C、社会主义运动受到挫折,但并不意味着失败D、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5.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他评价的是()A.英国君主立宪制B.德国君主立宪制C.美国总统共和制D.法国共和制6.下列图片能作为说明古希腊民主制度产生原因的资料的是( )①希腊地图②爱琴海地区贸易图③发言计时器④陶片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7.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②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③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贫民参与国家管理和选举结果的公正性④赋予了平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8.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北魏开凿的,但是下面两尊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个唇厚、鼻高、目长、肩宽,气势雄健,一个丰满柔和,神态可亲,影响这种艺术创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佛教的进一步盛行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C.汉化政策的影响 D.雕刻工匠技术水平9.商鞅携其家人仓皇出逃至秦国边境的关口,想找个旅店投宿,遭到拒绝。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南康中学高三历史周训练题
南康中学高三历史周训练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C.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 D.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和丝2.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开始使用。
牛力用于生产,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动力的一次革命,它对当时生产方式带来的变化是:A.私田开垦的规模扩大 B.精耕细作的程度提高C.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 D.土地国有制转变为个人土地所有制3.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
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A.唐朝 B.宋朝C.元朝D.清朝4.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
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A.农业生产的发达 B.对外交流的繁荣C.西域都护的设置 D.泉州口岸的开放5.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记载,但……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现象多,是因为唐宋对“市”空间时间限制被突破B.“营商致富的动机”包括经商积累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或用于子女科举入仕C.“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指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D.造成材料中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6.以下各项最能说明中国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C.“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D.“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
”7.《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
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
2021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周练试卷(实验班5.7)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周练试卷(实验班5.7)含答案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1.西周时,公、卿、大夫、士等爵号,是贵族权势的等级符号,拥有爵级者,构成了一个高贵的阶层。
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
这一变化说明( )A.秦汉爵秩等级的开放性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变弱C.血缘世袭制走向终结D.秦汉官僚的等级性2.春秋时期的周襄王说“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
其馀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材料中所说周朝( )A.王室力量雄厚B.四方诸侯雄起C.实现天下一统D.王权依托神权3.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履至尊而制六合”,此时期中国历史的变化是( )A.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B.从诸侯争霸到中央集权C.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D.从封邦建国到设置郡县4.钱穆先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
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C.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 D.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5.《汉仪注》:王子为侯,侯岁以户口酎黄金于汉庙,皇帝临受献金以助祭。
大祀日饮酎,饮酎受金,金少不如斤两,色恶,王削县,侯免国。
这一措施的政治作用是()A.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B.凸显了嫡长子拥有祭祖特权C.使得诸侯王国封地越分越小 D.打击地方势力巩固中央集权6.唐朝设御史台“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纠正百官之罪恶”。
御史台所属机构有: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仪”,“巡按州县、纠视刑狱”等。
材料表明唐朝御史台()A.司法性质 B.分割相权 C.职广位重 D.抑制腐败7.清代史学家赵翼曾评论:“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面定一尊。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高二历史周练六(定稿)-必修三(全本)
高二历史周练六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小题80分)1.荀子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起他的政治思想,他认为只有通过改造人性,才可使人人皆为尧舜,而人性的改造则在于强化礼法。
这说明A.荀子在儒家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B.儒家学派吸收了其他学派的主张C.统治者已施行儒法并用的治国思想D.儒家与法家事实上已经融为一体2.萧公权在评述某思想家时指出:“良知学说似远承孟子,而含有打破偶像,摇动传统思想权威之倾向。
朝廷官吏视为邪说,东林首领顾宪成亦斥其不守礼教,一任心裁。
”该思想家应是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黄宗羲3.钱穆在论及先秦诸子思想时说:“要视人之父若其父,……不该在个人或家庭生活上浪费和奢侈。
……把当时社会上最劳苦的生活,即刑徒役夫的生活,作为全人类一律平等的标准生活。
”这一论述提及的思想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 D.法家4.李贽《道古录》载:“则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
是谓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
今之不免相害者,皆始于使之不得并育耳。
若肯听其并育,则大成大,小成小,天下更有一物不得所者哉?”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B.倡导人性的自由发展C.强调万物存在对立统一D.动摇传统礼教统治地位5.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下列主张与上述言论观点相近的是A.“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B.“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C.“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D.“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
”6.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对于科技史家来说,唐代不如宋代那样有意义……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者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高一历史必修二历史周练
一年级历史周练(6/4/201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造成1959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的影响B、苏联撕毁经济合同C、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D、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2.“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3.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为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开始于()A、1949B、1956C、1966D、19784.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④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下列四幅图表中,最准确地显示“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6.“一乘卫星,驾火箭,十年规划,一年实现”“一天等于二十年,一年等于数千年”。
对流行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的这些中国歌谣的正确理解是 ( ) A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B鼓舞了人民群众的冲天干劲C提高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D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健康发展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是()A、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结束了“左”倾错误C、转移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D、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8.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包括()①政社合一,经营管理高度集中②分配中实行平均主义③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④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A. 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 D.①②③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不包括()A.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 B.有利于解放生产力C.分配上克服了平均主义 D.从根本上改变了所有制形式10.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A.解放社会生产力 B.增强农村和城市的经济活力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1.中国第一塔“东方明珠电视塔”座落在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地方。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一周一练同步练习:第一单元 第3 4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
古代中国的商业与经济政策一、选择题1. 顺治六年, 国际瓷器市场的“中国时期”结束, 日本的伊万里瓷出口却迎来了持续140年的鼎盛时期。
“中国时期”结束, 关键原因在于A. 瓷器质量的骤降B.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C. 技术创新的停滞D. 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答案】B2. 宋代土地兼并的现象非常严重, 但大土地所有者在遇到水旱灾年的时候, 大多数人都能够做到主动减免田租、给佃户提供种子, 他们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在于A. 担心佃户因负担过重而放弃续租B. 具有富则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感C. 防止流民增多而影响社会的稳定D. 宋代佃户的社会经济地位更优越【答案】A3. 井田制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 但董仲舒曾大加赞赏井田制, 以儒者自居的王莽也试图恢复井田制, 甚至朱熹在自己的著作中也对这种制度称慕不已。
这种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A. 儒家学者的复古主义B. 井田制适合古代社会C. 封建经济的内在矛盾D. 井田制是仁政的标志【答案】C4. 2019年9月, 中国领导人提出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的合作倡议, 依托古丝绸之路以促进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
唐朝时, 广州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当时政府在此地设置专管对外贸易。
空格处应是A. 市舶使B. 广州十三行C. 节度使D. 市令或市长【答案】A5. “其夜市除大内前外, 诸处亦然, 唯中瓦前最胜, 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 与日间无异。
其余坊巷市井, 买卖关扑, 酒楼歌馆, 直至四鼓后方静, 而五鼓朝马将动, 其有趁卖早市者, 复起开门。
无论四时皆然。
”材料中的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A.隋代B.唐代C.宋代D.汉代【答案】C6. 明代南直隶松江府棉纺织业发达, 所需棉花多赖北方通过运河供给;南方织成的布, 多水运至北方销售。
安徽芜湖的浆染很有名, 所用的原料则来自福建。
这反映当时A. 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 地区间经济发展日趋平衡C.水路运输发达, 沟通南北D. 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答案】A7. 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曾播出关于徽商的节目, 节目中说徽商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 “清乾隆、嘉庆时期, 徽商经营达到极盛, 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 徽商渐趋衰落”。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高一历史周练(必修二)
高一B部历史周练考试一.选择题1.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①东京是北宋时的一个大商业都会②东京的商品交易规模大③城市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上的限制④东京的夜市十分繁荣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2.据清代叶梦珠《阅世编》载,晚明上海“棉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两,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
”材料反映出明代A.商业较繁盛但是缺乏竞争 B.农产品出现商品化趋势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商业资本活跃 D.上海的对外贸易发达3.黄道婆将从崖州引进的小纺车改造为“脚车”,使它能“一手三纱,以足运轮”。
黄道婆对纺织工艺的革新A.反映了宋代纺织业的更大发展B.使麻布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C.推动了元代棉纺织业的发展 D.推动当时自由劳动力市场的出现4.南宋的《都城纪胜》记载,当时临安城“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穰。
其夜市……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
”这反映了当时该城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 B.商业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C.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 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5.“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
”此段文字描述的是一种A.灌溉工具 B.供风工具 C.纺织器械 D.铁制农具6.下列言论中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A.事末利(商业)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B.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7.历史学家黄宗智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
高一历史必修二周练十
高一历史必修二综合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1.《颜氏家训》说中国古代能够“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这说明A.一般农家的男耕女织可以基本上实现自给自足B.家庭成员众多各行各业都有,一切生产生活所需都可自己解决C.足不出户闭门,等商贩上门D.农民生存要求极低2.一位纨绔子弟,身穿绚丽的缂丝衣服,手里把玩着粉彩蝴蝶鼻烟壶,嘴里吃着玉米糕点,正津津有味的在客栈里听根据当时著名的小说家罗贯中的小说改编的《三国演义》,根据上述情景请推断该纨绔子弟最可能生活的年代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清3.自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
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B.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会馆”中C.他可以看到长安城严格的坊市制D.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4.某班历史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之后,对其“改变世界”的理解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你认为最具说服力的是A.改变了生产工具和经济组织 B.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C.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格局 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5.19世纪中期的伦敦,报时自鸣钟(闹钟)从富贵人家的装饰品变成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
下列原因与这一变化联系最密切的是A.钟表技术的进步 B.资产阶级平等观念影响社会生活C.工厂制的广泛推行 D.工人阶级经济地位得到改善6.据记载:1862年烟台开埠之时,英国商人将草帽辫(制作草帽的初级产品)手工编织方法教授于当地农民,先仅限于烟台一隅,后逐渐普及山东全省和华北一带。
中国草帽辫输出值在1911年突破白银1000万两。
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英国市场的需求促进了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发展B.山东华北一带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C.一战的爆发促进了山东地区民族手工业的发展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外国殖民者的在华势力7.右图是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上海轮船招商局的轮船广告。
历史必修二周末训练一.doc
高一历史必修二(高考真题训练)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1.(2013 -广东文综-1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
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衣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2.(2013 -山东文综-10)《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
敢犯令,没人田货。
”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护小农经济3.(2013 •浙江文综-16)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
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镜,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
伏请切令禁断。
”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A.经济地位优越B.政治地位低下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4.(2012 -北京文综-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不事生产B.不尊儒术C.不敬宗族D.不纳租税5.(2012 •全国大纲卷・13)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A.防止官商勾结B.维持社会等级C.重义轻利D.重农抑商6.(2012 •全国大纲卷-14)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
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7.(2011 •全国文综大纲卷・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练一一、选择题1.古史记载的“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材料所述的农业耕作方式是A.千藕其耘B.个体农耕C.刀耕火种D.代田法2.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土地所有制的一种主要形式。
地主扩产的主要途径是A.转化“公田”为“私田” B.实行土地兼并C.因军功而获赏赐土地 D.政府的“均田”3.某电视剧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门外店铺林立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4.北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
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5.陆羽在《茶经>中描述某茶具时说:“其瓷类玉类冰,青而益茶,茶色绿。
”这种茶具在唐朝应烧制于A.越州窑 8.邢州窑 C.定州窑 D.窑6.下列关于我国坊市与城镇演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周至唐代,官府直接管理市场贸易B.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C.宋代以前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D.明清时期城市的商业性、生产性增强7.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
”宋高宗这句话中的“市舶”指的是A.边境贸易 B海外贸易 C.丝绸贸易 D.草市贸易8.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容。
这反映了当时A.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B.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C.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9.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
其主要表现是A.铁犁牛耕的出现 B.高转筒车的发明C.耦犁技术的普及 D.曲辕犁的推广10.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里均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里也要在县一级设置小铁官。
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
这反映了汉朝A.开创了郡县制 B.铁官代行地方政务C.实行冶铁官营 D.铁器成为官方专用11.《晋书·傅玄列传》中记载:“耕夫务多种,而耕蟆不熟,徒丧功力而无收……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是A.自给自足 B.精耕细作 C.适时收割 D.因地制宜12.《吕氏春秋》记载:“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织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
”该材料指出了A.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B.重农抑商的必要性C.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13.现代考古在、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发掘了5座大型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14. 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
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
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xk|b| 15.宋徽宗时期,宋政府下令征收“侵街房廊钱”,表明政府对城市街道两旁的居民不断扩大商业用地,导致城市街道越来越狭窄的现实已经很重视,这说明( )①宋政府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②宋代的城市发展已经出现失控的苗头③以前的“市坊”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④宋朝商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6.下列有关于中国古代冶铸技术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西周时期开始出现铁制农具B.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C.西汉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工具D.南北朝时期的灌钢法领先世界17.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具有世代传习的特点。
如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这种传习方式出现的原因和影响是①手工业市场的狭小迫使手工业劳动者以此自卫②自然经济封闭保守性的影响③保证了手工业成品的工艺水平④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D.②④18.明清数百年来,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注:篮儿——竹篮,方言喜在词后加“儿”字)从中反映出明清时期A.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官府对进行了区域功能划分D.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较为丰富19.中国古代统治者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
为促进人民安居乐业,商鞅和清朝统治者都推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两者都A.推动了农耕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当时社会的进步C.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D.不利于当时社会的转型20. 明万历年间,府佃农“朝登垅亩,夕贸市集”,秀水县佃农“上米贸银,别以下中者抵租”。
这一现象的出现突出反映了A.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 B.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水平挺高 C.农民能够支配自己全部的劳动产品 D.农业与市场的经济联系加强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也”。
(《孟子·尽心上》)材料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的佐证材料。
22.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23.封建私有制的确立的根本原因是小农经济的出现。
24.小农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其存在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
25.明清时期,商业占据了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2小题。
每小题l0分。
共20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以偿债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材料三白居易《朱村》描写了唐代农村生活景象:“古丰县,有村曰朱。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达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自然经济的主要特征。
(3)依据材料二指出自然经济对中国古代王朝统治起到的作用。
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礼记·曲礼》材料二明初,瓷都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
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
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官府给予报酬。
与此同时,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窑身比官窑大三四倍。
清代御窑仅6座,沿袭“官搭民烧”,到乾隆以后更加衰败。
而民窑的规模和产量都远胜官窑,工艺水平也大为提高,产品畅销海外。
材料三(明朝中后期)大户(机户)机为生,小户(机工)趁织为活……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生计)计。
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空虚),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以化《西台漫记》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手工业属于哪种经营形态?其生产的产品在中国古代诸多手工业产品中居于怎样的地位?为什么?(2)材料二反映出手工业生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分析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材料三表明明朝的手工业出现了何种新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其最大特征是什么?28.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发展。
经过长时期的演变,形成了城市、市镇、草市三个层次的商品流通网络。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各项事务。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材料二】宋神宗时,城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
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
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
“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文澜《中国通史》【材料三】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
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
草市镇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还建立了书院。
——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材料四】明清时期,江南出现工商业著称的市镇。
清乾隆《嘉定县志》记载:“布商盛于南翔,花商盛于罗店。
至新泾镇凉鞋,安亭、黄渡镇蓝靛,亦为商贾所集”。
——清·乾隆《嘉定县志》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宋代的“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2)对比材料一、三,草市与市在管理方面有何不同之处?宋代出现的草市镇对农村地区的发展又产生了怎样影响?(5分)(3)据材料三、四,明清江南地区出现的市镇相比宋代有了怎样的发展?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认识?(3分)答案:选择题:1—10 CBBCA BBCAC 11—20 BCBBC DBCAD判断题:21—25 AABAB材料题:26.(1)原因: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革;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经验的积累;水利工程的修建和水利工具的改进;人民的辛勤劳动。
(2)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保证政府征收赋税,控制人民。
27.(1)形态:官营手工业。
地位:产品质量最高。
原因:官府控制,集作坊生产;工匠最优秀,技术最高超;生产不计成本;原料等次最好。
(2)变化:明朝中叶后在制瓷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原因:①官营手工业自身的弊端;②明清时期生产力及商品经济的发展。
(3)新现象: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发展。
特征:雇佣关系。
28.(1)打破坊市界限,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2分)(2)市设置于城中,有官员直接管理;草市设置在民间,商业活动不受官吏直接监管。
(2分)影响:方便百姓日常生活,带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
(3 分)(3)出现专业化的趋向。
(2分)认识: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形成了城市、市镇、草市三个层次的商品流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