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金融危机始末
东南亚金融危机及美国次贷危机的比较及启示
引言1997年的那场发生在亚洲的金融危机大家还记忆犹新,11年后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又席卷全球,两次危机的发生,既有共同点,也有较大的差异。
而这两次金融危机又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一、东南亚金融危机〔一〕危机回忆东南亚金融危机起始于泰国危机。
1997年7月,在国际投机基金大举抛售泰铢的货币攻击下,泰国被迫宣布放弃泰铢与美元的盯住汇率制度,泰铢当日应声而贬20%,随后迅速扩散到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国,新加坡、中国的和也未能幸免。
至1998年初日本金融市场动乱,危机向纵深开展,相继蔓延到俄罗斯、东欧及拉美国家,并使西方兴旺国家股市反复出现震荡。
统计资料显示:1997-1998年几乎所有亚洲国家经济增长都有所下降,一些国家经济出现严重萎缩;拉美国家经济增长率由4.9%下降到2.2%;非洲国家则由平均增长4.6%下降为3.7%。
由于危机发生后,东南亚遭受冲击的国家深化改革并采取一系列调整、改革和刺激经济的政策,再加上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以及美国经济持续走强等外部因素,1999年,东南亚经济走出金融危机重围,踏上了复之路。
〔二〕危机爆发的原因1、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呆账坏账严重。
2、出口大幅度下降,经常工程收支状况恶化。
3、外债负担沉重,构成不合理。
4、固定汇率制度下,金融调控机制失措,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金融市场。
5、国际游资兴风作浪是东南亚金融动乱的外部因素。
二、美国次贷危机〔一〕危机回忆美国次贷危机是指发生在美国,因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引起股市剧烈震荡,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缺乏的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的主要标志有两个:其一是标准普尔降低次级债的信用评级,信用评级降低意味着资产的投资价值下降,因此市值数万亿美元的次级债市值将大幅度下降;其二是法国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卷入次级债,这意味着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开场向其他国家蔓延。
2008年下半年,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升级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并对各国经济造成了很大冲击。
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于1997年,从泰国开始,逐渐席卷亚洲大部分地区,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中国等地。
此次金融危机影响巨大,冲击了亚洲各国经济,使各国股市持续动荡,使亚洲各国地区遭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经济的持续下滑也导致了社会的不安与政局的动荡。
我认为造成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问题。
1997年,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七十年代,东南亚国家经济迅猛发展,导致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膨胀,东南亚各国经济泡沫严重,提供了金融风暴爆发的条件。
二、亚洲国家外汇政策缺陷,市场体制发育不成熟。
此次东南亚金融危机开始于泰国,当时的泰国为了吸引外资、保持固定汇率、扩大金融自由化,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外来资金流入较为容易,为外国资本在泰国流通提供了条件。
亚洲其他地区国家也存在同样情况,一方面政府过度干预资源配置,一方面金融监管体制不完善。
三、亚洲国家外债结构不合理。
在实行浮动汇率制前,亚洲大部分国家实行固定汇率制,为了维持经济的增速,这些国家采取动用外汇储备的方式来弥补逆差,但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外债结构不合理,就会导致本币贬值。
外部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美国等资本大国的影响。
二、国际金融市场游资的冲击。
金融危机发生时,国际上流动资本较多,国际炒家是造成经济动荡的主要原因。
三、资本主义集团投机炒作。
以乔治·索罗斯为代表的个人及其背后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也是造成此次金融危机的一大原因。
索罗斯及其团队做空泰国股市,其投机行为造成泰铢大幅度贬值,使泰国经济遭受巨大损失,后这些国际投机者也将同样的招数用到了亚洲其他国家,最终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与加剧。
根据以上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原因的分析,我从中获得了以下几点启示:一、要注意维持国内国际经济的稳定。
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1998年)
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1998年)一、东南亚金融危机产生的过程及原因自1997年7月起,爆发了一场始于泰国、后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业井波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1997年7月至1998年1月仅半年时间,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幅度高达30%~50%,最高的印尼盾贬值达70%以上。
同期。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股市跌幅达30%~60%。
据估算、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仅汇市、股市下跌给东南亚同家和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000亿美元以上。
受汇市、股市暴跌影响。
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这场危机首先是从泰铢贬值开始的,1997年7月2日.泰国被迫宣布泰铢与美元脱钩。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当大泰铢汇率狂跌20%。
和泰国具有相同经济问题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迅速受到泰铢贬值的巨大冲击。
7月11日,菲律宾宣布允许比索在更大范围内与美元兑换,当大比索贬值11.5%。
同一天,马来西亚则通过提高银行利率阻止林吉特进一步贬值。
印度尼西亚被迫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贬值了14%。
继泰国等东盟国家金融风波之后,台湾的台市贬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机第二波,10月17日,台市贬值0.98元,达到1美元兑换29.5元台币,创下近千年来的新低,相应地当天台湾股市下跌165.55点,10月20日。
台币贬至30.45元兑1美元。
台湾股市再跌301.67点。
台湾货币贬值和股市大跌,不仅使东南亚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而且引发了包括美国股市在内的大幅下挫。
10月27日,美国道,琼斯指数暴趴554.26点,迫使纽约交易所9年来首次使用暂停交易制度,10月28日,日本、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股市分别跌4.4%、7.6%、6.6%、6.7%和6.3%。
特别是香港股市受外部冲击,香港恒生指数10月21日和27日分别跌765.33点和1200点,10月28日再跌1400点,这三大香港股市累计跌幅超过了25%。
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分析
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概述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
到1998年年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
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
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
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
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
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
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 211.47点28日下跌1 621.80点跌破9 000点大关。
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
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 008∶1。
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
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 737.60∶1.二、东南亚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纵观东南亚金融危机其产生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经济发展过热结构不合理资源效益不佳。
东南亚国家从70年代开始相继起飞经济增长较快。
但年期的高速增氏却积累起一些严重的结构问题。
在这些回家沾沾自喜的同时更加迫切地推动经济的新一轮的增长然而忽略了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投资和生产大量过剩普遍高估房地产供给、制造业的产能同时其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外延投入的增加并非完全是单位投入产出的增长导致一场“成长性的衰退”“泡沫经济”明显。
2“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坏帐呆帐严重。
东南亚各国在过去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间房地产价格暴涨吸引银行向房地产大量投资。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_(1)1
效果
• (一)总体情况:经济止滑回升迹象明显
随着 “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等一揽子宏观 调控政策的全面落实,经济呈现加快回升的发展态势。 • (二) 扩大投资和消费的效果明显 1、投资大幅增加 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 措施.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兆)元人民 币,其中中央政府投资为1.18万亿元. 2、刺激消费成效显著
直接触发原因
内在基础原因 世界经济因素
亚洲一些国家 的外汇政策不当。 透支性经济高增长
东南亚 和不良资产的膨胀。 长期动用外汇储备 金融危机 导致外债的增加。 市场体制发育不成熟 爆发 。 经济全球化
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合理的体制, 对第三世界国家不利
4
1997年南亚金融危机 影响
1
• 东南亚主要货币在短期内急剧贬值。
11
• 本案例中,对东南亚市场的描述涉及那些细分标准? • 解:
12
探析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爆发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小组成员 李晓红,李红玲, 张兆宇,谢晓宇,阿荣
发生过程 爆发原因 造成影响 中国采取的措施 该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2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发生的过程
第一阶段 1997年7月2日, 泰国宣布放弃 固定汇率制, 实行浮动汇率 制起,引发了 一场遍及东南 亚的金融风暴。
6
措施(主要的货币政策 )
• 1.货币政策则从2008年7月份就及时进行了较大 调整。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相继停发3年期 中央银行票据、减少1年期和3个月期中央银行票 据发行频率,引导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当下 行,保证流动性供应。 • 2.宽松的货币政策。9月、10月、11月连续四次 下调基准利率,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 备金率的下降,贷款基准利率的下降,目的是增 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扩大投资与消费。 • 3.2008年10月27日还实施 首套住房贷款利率7折 优惠;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 通住房。
(完整word版)东南亚金融危机始末
东南亚金融危机始末东南亚金融危机始于泰国货币危机,而泰国货币危机早在1996年已经开始酝酿。
当年,泰国经常贸易项目赤字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8。
2%,为了弥补大量的经常项目赤字和满足国内过度投资的需要,外国短期资本大量流入房地产、股票市场,泡沫经济膨胀,银行呆账增加,泰国经济已显示出危机的征兆。
1997年以来,由于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未偿还债务急剧上升,泰国金融机构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并且发生了银行挤兑的事件.5月中旬,以美国大投机家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投资者对泰铢发动猛烈冲击,更加剧了泰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7月2日,泰国货币危机终于全面爆发,并由此揭开了时至今日尚未平息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序幕。
(一)7月2日,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并迅速波及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自1984年以来一直实施的固定汇率制度安排,改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泰铢即贬值20%,这标志着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
由于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也面临着与泰国相似的一些问题,再加上所谓的“接触传染”效应以及国际投机者的不断狙击,泰铢的暴跌在东南亚各国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货币风潮迅速波及到整个东南亚市场。
7月11日,菲律宾首先步泰国后尘,宣布货币自由浮动。
菲律宾比索当天贬值11。
5%,利率一夜之间猛升到25%;印尼则宣布印尼盾汇率的波幅由8%扩大到12%;一向稳健的新加坡元也于7月18日跌至30个月以来的最低点1.4683新元兑换1美元;8月14日,印尼宣布汇率自由浮动,当天印尼盾再次贬值5%;8月16日,马来西亚林吉特暴跌了6%,跌至24年来的最低点.东南亚外汇市场的震荡,使投资者信心受挫,外资大量撤离,东南亚股市也因此低迷,泰国货币危机由此逐步发展成为更为广泛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港元联系汇率制也接受了严峻的挑战,香港特区政府采取果断对策,成功地捍卫了港币联系汇率制度,但是,由于利率飙升,香港股市为此受到较大冲击。
东南亚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成为香港 战胜金融风暴的有力后盾。旅游 业是香港最早从金融风暴中“醒 来”的支柱产业,其重要原因之 一就是内地放宽访港游客限制, 增加了访港游客名额。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思考与启示
( 一 ) 金融稳定对经济、社会和政治稳定至关重要。 (二 ) 不断增强民族经济竞争力是实现金融稳定的 重要基础。 ( 三 ) 切实管好政府债务 , 特别是主权外债是实现 金融稳定的重要内容。 ( 四 ) 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是实现金融稳定的 重要措 施。 ( 五 ) 建立稳固、强大的国家财政是实现金融稳定 的重要保证。
外汇储备有限
这是金融风暴的 三个必要条件。
东南亚金融危机下的香港
1997年10月,乔治•索罗斯袭击香港,恒生指数4天之间就从16000多点狂 泻至6000点,股市濒临“崩盘”!金融、地产、贸易、旅游四大支柱产业 悉数“挂彩”!整体经济甚至出现了多年未有的负增长!
香港政府放弃了不干预的 金融政策,政府介入股市, 动用1100多亿港元救市
泰国关闭了56家金融机构 印尼关闭了17家金融机构 韩国排名居前的20家企业 集团中4家破产
破产停业公司、 企业超过万家, 失业人数达 270万,印尼 失业人数达 2000万。
• 根本原因:东南亚国家内部经济的矛盾性。
①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的优势下降。 ②银行贷款过分宽松,房地产投资偏大,银行呆账。 ③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外资,大量引进外资并导致外债加重。 ④汇率制度僵化。 ⑤过早地开放金融市场,加入国际金融一体化, ⑥国际投机基金的炒作(导火线)
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1998年)
1.东南亚金融危机产生的过程 2.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 3.东南亚金融危机下的香港
4.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思考与启示
东南亚金融危机
(1)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剧烈动荡。 (1)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剧烈动荡。 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剧烈动荡 月底与1997 月初的汇率比较, 以1998 年3 月底与1997 年7 月初的汇率比较,各国 股市都缩水三分之一以上。 股市都缩水三分之一以上。 (2)资本大量外逃 据估计,印尼、马来西亚、韩国、 资本大量外逃。 (2)资本大量外逃。据估计,印尼、马来西亚、韩国、泰 国和菲律宾私人资本净流入由1996 年的938 国和菲律宾私人资本净流入由1996 年的938 亿美元转 年的净流出246 亿美元, 为1998 年的净流出246 亿美元,仅私人资本一项的资 金逆转就超过1000 亿美元。 金逆转就超过1000 亿美元。 (3)危机导致大批企业 金融机构破产,失业人数增加。 危机导致大批企业、 (3)危机导致大批企业、金融机构破产,失业人数增加。 (4)东南亚金融危机演变成经济衰退并向世界各地区蔓 (4)东南亚金融危机演变成经济衰退并向世界各地区蔓 东南亚国家金融市场动荡, 延。东南亚国家金融市场动荡,进而导致全球金融市场 剧烈震荡,西欧美国股市大幅波动,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剧烈震荡,西欧美国股市大幅波动,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东南亚国家普遍实行了以盯住美元为主的 一揽子货币汇率制度, 一揽子货币汇率制度,这种制度的代价就是中 央银行难以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自主、 央银行难以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自主、 灵活地实施本国货币政策。 灵活地实施本国货币政策。如,1993年和1994 1993年和1994 年和 年泰国出现了经济过热, 年泰国出现了经济过热,但中央银行无法提高 利率。 1995年和1996年美元利率开始上升, 利率。而1995年和1996年美元利率开始上升, 年和1996年美元利率开始上升 泰国经济陷入不景气,这时需要降低泰铢利率, 泰国经济陷入不景气,这时需要降低泰铢利率, 泰国银行同样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泰国银行同样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东南亚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和教训-课件 (一)
东南亚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和教训-课件 (一)东南亚金融危机于1997年爆发,成为1997年至199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导致了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还引起了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波动和金融恐慌。
本文将从产生原因和教训两个方面对东南亚金融危机进行分析。
一、产生原因1. 货币超发引发通胀。
早在90年代初期,东南亚国家的政府开始大力支持国内产业发展,同时给予银行大量的“系统性控制权”,使得银行可以任意发行贷款。
这导致了货币的超量供应,并引发了物价飞涨。
2. 外债过快增长。
随着生产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外资的大量涌入,东南亚各国对外债务的依赖性越来越高。
这一时期,东南亚国家的外债增长速度远高于出口商品的增长速度,使得它们的结构性外债越来越严重。
3. 针对汇率过度夸大的干预。
东南亚各国政府常常将货币升值作为稳定经济的手段,但是,升值却减少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而汇率绑定则让国际投资者失去了信心,从而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压力。
二、教训1. 依靠外资不是明智的选择。
东南亚国家在90年代初期大力吸纳外资,然而,这些外资却往往借此把利益带回自己所在的国家。
这表明东南亚国家需要更加注重内部力量的培养,尤其需要关注技术创新和股票会计体系的建设。
2. 财政政策应平衡。
东南亚国家为了促进内部经济,将政府支出上升至不可持续的水平,导致过度借贷和通货膨胀。
故国家应当制定良好的财政政策,以确保合理的预算和有效的资金,使得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变化相匹配。
3. 加强金融市场监管。
东南亚在放松银行监管方面过于慷慨,导致银行行业充斥着不良贷款和其他问题。
因此,金融监管机构需要在风险评估方面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以确保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总之,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予我们许多宝贵的教训,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
政府需要平衡财政政策,强化货币政策下监管机构的作用,同时要保持开放,同时提升内部经济实力,使得自己的退路更多。
东南亚金融危机名词解释
东南亚金融危机名词解释
东南亚金融危机一般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发生于1997年的一次世界性金融风波。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由此引发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从1997年7月开始,这场发生于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危机对这些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
泰国、印尼、韩国等多各国家的货币大幅度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大幅度下跌;冲击亚洲多国的外贸企业,造成亚洲许多大型企业的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萧条。
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韩国是受此金融风暴波及最严重的国家。
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中国香港地区也被波及,但中国大陆地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几乎不受此危机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的经济崩溃与重建
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的经济崩溃与重建亚洲金融危机是1997年开始,由泰国泡沫经济引发的一系列金融风暴。
这场危机波及整个东南亚地区,导致经济崩溃和深刻的社会变革。
然而,危机也给东南亚国家带来了机会,促使它们进行经济重建,实现了新的发展。
一、金融危机的原因金融危机的起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1.外部因素:1990年代初,国际资本市场热潮涌动,大量国际资金流入发展中国家,使得东南亚国家获得大量外资。
然而,到了1997年,国际资本撤回,导致这些国家外汇储备骤减,货币贬值,引发金融风暴。
2.内部因素:东南亚国家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存在结构性问题,如银行系统的腐败与债务问题,政府财政赤字与失衡的外贸关系。
这些问题最终造成了金融体系的崩溃。
二、经济崩溃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国家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冲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经济衰退:东南亚国家的GDP出现大幅度下滑,许多企业破产,失业率大幅攀升。
2.金融系统崩溃:危机引发了银行系统的崩溃,许多银行倒闭或陷入严重危机。
3.外债风险:东南亚国家的外债迅速增加,使得它们无法偿还外债,陷入了债务危机。
4.社会动荡:经济崩溃导致社会不稳定,引发了广泛的社会抗议和政治动荡。
三、经济重建的策略与效果面对经济崩溃,东南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重建策略,取得了积极的成效:1.货币政策调整:东南亚国家通过调整汇率政策,稳定本币,提高外汇储备,以抵御外部冲击。
2.金融体系改革:国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风控能力,建立更加稳健的金融体系。
3.经济多元化:东南亚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产业多元化,减少对特定产业的过度依赖。
4.区域合作:东南亚国家通过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建立了东盟自由贸易区,增强了整体经济实力。
这些策略的效果是显著的,东南亚国家逐渐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实现了经济重建与发展。
四、对未来的启示亚洲金融危机为东南亚国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1.加强金融监管: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避免金融风险的积聚。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探究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探究1997年,东南亚地区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风暴,许多国家的货币贬值,股市暴跌,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给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让人们对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产生了深刻的认识。
本文将探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并试图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与外部因素密切相关。
在上世纪90年代,全球资本流动加速,国际金融市场日益全球化,东南亚地区成为了国际资本的热门投资目标。
然而,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并没有相应的开放和改革,导致金融市场缺乏透明度和监管。
当国际资本突然撤离时,东南亚的金融系统无法抵御外部冲击,进而引发了危机。
其次,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症结在于金融体系内部存在的问题。
许多国家的银行业都存在严重的信贷不良问题,大量的不良贷款对银行的资本金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使得银行业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
此外,大量的外债和货币过度升值也导致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当投资者对这些问题产生担忧时,便纷纷撤离,从而引发了金融危机。
另外,东南亚金融危机还与政府的经济政策和管理能力有关。
很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过度依赖外资和短期债务,加上政府的干预和管理能力不足,使得经济体系缺乏稳定的基础。
此外,政府和官员的腐败问题以及缺乏透明度的经济政策,也加剧了危机的爆发。
同时,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揭示了国际金融监管和合作的不足。
当危机爆发时,国际机构和国家之间缺乏有效合作和协调,导致了危机的蔓延和扩大。
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援助措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未能有效地缓解危机。
这也提醒我们,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加强监管和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不仅仅是对该地区,也对全球金融体系有着重要的启示。
从东南亚危机中可以看到,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因此,应该加强监管和监察体系,完善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
此外,应该实施透明、稳健的经济政策,减少对短期外债的依赖,同时加强国内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开放。
最新东南亚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外汇储备是世界第二
人民币汇率不与美元挂钩
。 这是金融风暴的
三个必要条件。
东南亚金融危机下的香港
1997年10月,乔治•索罗斯袭击香港,恒生指数4天之间就从16000多点狂 泻至6000点,股市濒临“崩盘”!金融、地产、贸易、旅游四大支柱产业悉
数“挂彩”!整体经济甚至出现了多年未有的负增长!
香港政府放弃了不干预的 金融政策,政府介入股市, 动用1100多亿港元救市
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成为香港 战胜金融风暴的有力后盾。旅游 业是香港最早从金融风暴中“醒 来”的支柱产业,其重要原因之 一就是内地放宽访港游客限制, 增加了访港游客名额。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思考与启示
( 一 ) 金融稳定对经济、社会和政治稳定至关重要。 (二 ) 不断增强民族经济竞争力是实现金融稳定的 重要基础。 ( 三 ) 切实管好政府债务 , 特别是主权外债是实现 金融稳定的重要内容。 ( 四 ) 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是实现金融稳定的 重要措 施。 ( 五 ) 建立稳固、强大的国家财政是实现金融稳定 的重要保证。
东南亚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1.东南亚金融危机产生的过程 2.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 3.东南亚金融危机下的香港 4.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思考与启示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当天,泰铢兑换 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这使得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 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
2000万。
• 根本原因:东南亚国家内部经济的矛盾性。
①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的优势下降。 ②银行贷款过分宽松,房地产投资偏大,银行呆账。 ③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外资,大量引进外资并导致外债加重。 ④汇率制度僵化。 ⑤过早地开放金融市场,加入国际金融一体化, ⑥国际投机基金的炒作(导火线)
东南亚金融危机
研究意义
1997年7月泰国发生金融危机, 并很快波 及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使这些国家和 地区的经济受到沉重的打击。时至今日, 危机的阴影仍然没有消除。
再次回顾其发展过程,分析相关的历史数 据,深入了解认识危机的本质及其对世界 经济的影响,爆发的根源,同时也可以从 中学习经验和教训,从而学会如何避免危 机的再次发生
超级提款机”的企图破灭
香港
8月初,国际炒家 对香港发动新一轮 进攻。金融管理局 动用外汇基金进入 股市和期货市场, 吸纳国际炒家抛售 的港币,稳定汇市。
俄罗斯
俄罗斯中央银行8月17 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 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 大到6.0~9.5∶1,并推 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
券交易
结束
1999年,危机结束。 整个区域内货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 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 击。
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
第一阶段
1997.7.2
接下来
10月下旬
11月
NEXT
泰国宣布放 弃固定汇率 制,实行浮 动汇率制泰 铢兑换美元 的汇率下降 了17%
比索、印 尼盾、林 吉相继成 为国际炒 家的攻击 对象
矛头直指香 港联系汇率 制度,台湾 弃守新台币 汇率,加大 了对港币和 香港股市的 压力。
韩国也爆 发金融危 机,韩国 政府不得 不向国际 货币基金 组织求援
日本的一系 列银行和证 券公司相继
破产
东南亚金融危机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
1998年初,印尼金融危机再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开出的药方未 能取得预期效果。
2月11日
2月16日
NEXT
5~6月
•印尼政府 宣布将实 行印尼盾 与美元保 持固定汇 率的联系 汇率制, 以稳定印 尼盾
东南亚经济危机始末
xx金融危机始末东南亚金融危机始于泰国货币危机,而泰国货币危机早在1996年已经开始酝酿。
当年,泰国经常贸易项目赤字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8.2%,为了弥补大量的经常项目赤字和满足国内过度投资的需要,外国短期资本大量流入房地产、股票市场,泡沫经济膨胀,银行呆账增加,泰国经济已显示出危机的征兆。
1997年以来,由于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未偿还债务急剧上升,泰国金融机构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并且发生了银行挤兑的事件。
5月中旬,以美国大投机家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投资者对泰铢发动猛烈冲击,更加剧了泰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7月2日,泰国货币危机终于全面爆发,并由此揭开了时至今日尚未平息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序幕。
(一)7月2日,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并迅速波及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自1984年以来一直实施的固定汇率制度安排,改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泰铢即贬值20%,这标志着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
由于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也面临着与泰国相似的一些问题,再加上所谓的“接触传染”效应以及国际投机者的不断狙击,泰铢的暴跌在东南亚各国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货币风潮迅速波及到整个东南亚市场。
7月11日,菲律宾首先步泰国后尘,宣布货币自由浮动。
菲律宾比索当天贬值11.5%,利率一夜之间猛升到25%;印尼则宣布印尼盾汇率的波幅由8%扩大到12%;一向稳健的新加坡元也于7月18日跌至30个月以来的最低点1.4683新元兑换1美元;8月14日,印尼宣布汇率自由浮动,当天印尼盾再次贬值5%;8月16日,马来西亚林吉特暴跌了6%,跌至24年来的最低点。
东南亚外汇市场的震荡,使投资者信心受挫,外资大量撤离,东南亚股市也因此低迷,泰国货币危机由此逐步发展成为更为广泛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港元联系汇率制也接受了严峻的挑战,香港特区政府采取果断对策,成功地捍卫了港币联系汇率制度,但是,由于利率飙升,香港股市为此受到较大冲击。
东南亚金融危机
东南亚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背景(一)世界经济发展的政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明显上升。
(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在多极化发展的同时,全球化的进程日趋加快。
(三)世界金融体系和金融秩序走向多元化目前,多数国家还是将自己的货币和美元挂钩。
过程这场危机首先是从泰铢贬值开始的,1997年7月2日.泰国被迫宣布泰铢与美元脱钩。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当日泰铢汇率狂跌20%。
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相继贬值。
继泰国等东盟国家金融风波之后,台湾的台币贬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机第二波。
台湾货币贬值和股市大跌,不仅使东南亚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而且引发了包括美国股市在内的大幅下挫。
11月下旬,韩国汇市、股市轮番下跌,形成金融危机第三波。
从1998年1月开始、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心又转到印度尼西亚、形成金融危机第四波。
危机根源再考金融危机发生前,好几个国家存在巨额经常账赤字,实际汇率也在缓慢升值,并且这些国家的宏观经济是在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举借海外债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从上升的外债和外汇储备比例可以看出来。
并且许多企业有很高的财务杠杆率,比如说,债务/股本比例很高。
这就导致这些国家在汇率波动中极易受损。
在1996年,泰铢早已存在压力,表明政府应当调整国内“吸收”以保持宏观经济平衡(the government needed to adjust domestic absorption in order to keep macroeconomic balance.)。
实际情况正相反,泰国政府决定动用外汇储备对外汇市场尽心干预,当外汇储备大量消耗之后,政府被迫(让泰铢)贬值。
这导致投资者重新评估该地区的投资风险,并且大量从该地区撤回资本,结果就使得泰国国内需求骤降,引发经济衰退,并且导致大批银行破产,影响到整个金融行业的健康。
危机发生的根源,是由于危机经济体具有内部的脆弱性,在受到一个外部流动性的冲击之后,导致危机发生。
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自1997年7月份以来,一场金融风暴席卷了东南亚国家,使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货币大幅度贬值,股市狂泻,经常项目赤字剧增,经济增长明显放慢。
这场危机迅速波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尤其是韩国和日本,并蔓延至东欧和拉美,是继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后又一次全球金融大震荡。
此次东南亚金融危机汇集了各种类型货币危机的特征,直接促成了“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诞生。
一、过程1997年5月,国际投机基金从现货和期货两个市场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进行攻击。
7月份,泰国宣布放弃泰铢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引发了持续两年之久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到1998年,危机从东南亚向香港、韩国、日本和台湾蔓延,引发了世界各地主要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
这次危机蔓延和深化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泰国危机。
1997年2月份,因泰国金融机构发放了大量的房地产贷款,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使其面临着严重的资金周转问题。
2月至3月期间,国际投机基金挟巨资大量抛售泰铢,致使泰国金融体系发生动荡。
3月,泰国政府针对坏账居高不下的局面,公布新金融措施,要求金融机构提高坏账准备金。
泰国随即发生挤兑和金融银行股暴跌事件。
5月份,国际投机基金卷土重来,大量抛售泰铢,泰铢对美元的汇率一度跌至11年来的最低点。
7月份泰国央行为维持泰铢汇率几乎耗尽外汇储备,最后不得不宣布放弃钉住汇率制,东南亚金融危机由此爆发。
第二阶段:东南亚危机。
东南亚金融危机是泰国货币急剧贬值在亚洲地区形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自泰铢放弃固定汇率制度之后,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相继实行浮动汇率制,与美元脱钩。
在汇率制度的剧烈变动和对冲基金的猛烈攻击下,东南亚各国货币汇率连创历史新低,之后韩元大跌引发第二轮风暴。
危机使得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韩国等国家的汇市和股市接连下挫,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失业增加,经济衰退。
中国台湾、香港及其他东亚国家的金融市场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东南亚金融危机97金融危机
1.3学者们的看法
1.3.1 “这个成绩看起来是个经济奇迹。”然而,人们发现
这个奇迹是靠流汗得来的,而不是靠灵感:“新加 坡的增长也是靠动员资源,其程度就连斯大林也会 自叹不如”。 不管用什么标准来衡量,40%的投资份额都已高得 惊人;70%的投资份额会显得很荒唐。所以我们可 以马上得出结论:新加坡将来不可能再达到能与过 去相媲美的增长速度。
泰国汇率制度
1946年5月规定官方汇率为:9.9 5铢等于1美元, 40铢等于1英镑。
1973年2月14日宣布依然同美元官方汇率挂钩. 1978年3月8日,政府宣布泰铢同美元脱钩,改与
一揽于货币挂钩,外汇平准基金会每人宣布泰铢对 美元的买入及卖出价,并对商业银行的外汇买卖价 格作出限制。 1984年11月5日,泰铢贬值14.8%,官方汇率为1 美元兑27.15铢.(实际上是盯住美元) 之后泰铢有所升值,1990年年底价为1美元兑 25.290铢。危机前上升到1:22.5
1.3.4理论解释——亚洲奇迹的基础已经 出现了动摇
虽然1998年出口下降至529亿美元,1999年出口增 长了7.2%,2000年出口增长了19.5%。
泰国高速增长的特点
投入性增长,技术缺乏,效率低下 外资拉动效果显著 出口导向,国内市场小 国内资源少,进口多,经常项目赤字严重
1990~1998:泰国国际收支的变动 (单 Leabharlann :百万美元)泰国经济增长水平
1990年至1996年,泰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约达8%。 1995年泰国人均国民收入超过2500美元,世界银 行将泰列入中等收入国家。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泰国带来巨大冲击,当年经 济增长-1.4%,1998年经济大幅衰退,增长率为 -10.5%。1999年下半年起,泰经济开始走出低谷, 当年增长4.4%。
《东南亚金融危机》课件
结论
东南亚金融危机是世界历史上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对当时的东南亚及 其周边地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虽然有了经验教训,但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地 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并且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东南亚金融危机》PPT 课件
欢迎来学习关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PPT课件,了解危机的爆发、传染效应、 政府和国际机构的应对措施,以及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
背景
1997年,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中最为成功的地区之一的东南亚,突然陷入了一场金融危机。该危机 传染性强,在东南亚及其周边地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历史原因
IMF援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了财政援助和贷款,协助东南亚国家度过严重的金融危机。
减缓汇率下跌
许多政府采取了措施以防止汇率下跌,例如中国的财政政策改革。
改革金融监管
一些国家采取了改革金融监管、加强透明度的措施,以避免未来再次出现类似危机。
危机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
失业率上升
由于企业倒闭和裁员,失业率 攀升。
东南亚国家曾经一直依靠出口贸易发展经济, 但是这种依赖性最终引发了危机。
经济因素
泰国的过度投资和无担保信贷形成了泡沫, 危机在泰国爆发。之后危机迅速蔓延到马来 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
危机爆发原因
泡沫经济
泰国的过度投资和无担保信贷 导致经济泡沫。
股票市场崩盘
危机引发了股票市场崩盘。
银行抢购
银行的不良贷款迅速增加,导 致市场失去信心,出现了银行 抢购现象。
印射到其他经济体的传染效应
1
币值下跌
亚洲国家币值下跌,引发了其他国家的金融危机。
2
出口减少
中国、日本等国家因为东南亚的市场需求减少,出口额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亚金融危机始末东南亚金融危机始于泰国货币危机,而泰国货币危机早在1996年已经开始酝酿。
当年,泰国经常贸易项目赤字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8.2%,为了弥补大量的经常项目赤字和满足国内过度投资的需要,外国短期资本大量流入房地产、股票市场,泡沫经济膨胀,银行呆账增加,泰国经济已显示出危机的征兆。
1997年以来,由于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未偿还债务急剧上升,泰国金融机构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并且发生了银行挤兑的事件。
5月中旬,以美国大投机家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投资者对泰铢发动猛烈冲击,更加剧了泰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7月2日,泰国货币危机终于全面爆发,并由此揭开了时至今日尚未平息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序幕。
(一)7月2日,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并迅速波及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自1984年以来一直实施的固定汇率制度安排,改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泰铢即贬值20%,这标志着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
由于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也面临着与泰国相似的一些问题,再加上所谓的“接触传染”效应以及国际投机者的不断狙击,泰铢的暴跌在东南亚各国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货币风潮迅速波及到整个东南亚市场。
7月11日,菲律宾首先步泰国后尘,宣布货币自由浮动。
菲律宾比索当天贬值11.5%,利率一夜之间猛升到25%;印尼则宣布印尼盾汇率的波幅由8%扩大到12%;一向稳健的新加坡元也于7月18日跌至30个月以来的最低点1.4683新元兑换1美元;8月14日,印尼宣布汇率自由浮动,当天印尼盾再次贬值5%;8月16日,马来西亚林吉特暴跌了6%,跌至24年来的最低点。
东南亚外汇市场的震荡,使投资者信心受挫,外资大量撤离,东南亚股市也因此低迷,泰国货币危机由此逐步发展成为更为广泛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港元联系汇率制也接受了严峻的挑战,香港特区政府采取果断对策,成功地捍卫了港币联系汇率制度,但是,由于利率飙升,香港股市为此受到较大冲击。
为了帮助东南亚国家早日摆脱危机,国际社会伸出了援助之手。
7月份在上海召开了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行长会议,8月份又在东京举行了由IMF主持的有关对泰国提供经济援助的会议。
为了协助泰国走出困境,IMF等国际组织和包括中国及中国香港在内的亚太一些国家和地区共同承诺向泰国提供172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面对泰国银行高达1万亿泰铢的呆账以及900亿美元的外债,国际社会的172亿美元贷款援助显然不能从根本上挽救泰国的经济、金融危机,但至少增强了泰国人民以及国际社会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
(二)10月17日,台湾货币当局主动贬值,香港股市暴跌,并引发全球股市大幅下滑,东南亚金融市场再度动荡.10月17日,台湾货币当局在经济状况良好,经济项目盈余,外汇储备充足,有能力维护新台币稳定的情况下,突然主动放弃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当日,新台币兑美元的汇价即跌至29.5,为10年来的最低水平。
新台币主动贬值,从经济上讲是竞争性贬值,从政治上讲是别有用心的政治预谋,它不仅进一步动摇了投资者对东南亚的信心,加剧了东南亚金融市场的混乱,并且在心理上进一步孤立了香港,使得投机者再次将目光转向香港。
为了维持港元联系汇率制,维护香港及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稳定,香港政府和金融管理局一方面动用外汇储备在外汇市场进行积极干预,另一方面只得提高银行间市场短期利率。
10月23日,同业隔夜拆借利率一度由7%上升至300%,港元兑美元汇价也一度升至联系汇率制实施14年来最高水平(7.6150)。
而香港股市在汇价和银行短期利率高企的影响下,受投机沽售力量冲击大幅滑落。
从10月20日起,香港股市连续4个交易日大幅下滑,恒生指数前后共计跌去3000点。
10月23日,港股曾两度跌破1万点关口,恒生指数跌幅高达10.4%,亚太股市、欧美股市受其牵累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到10月26日,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股市跌幅已达到30%以上。
由于东南亚与日本、美国和欧盟有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东南亚金融动荡对日美欧的对外贸易、投资、经济形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而香港股市的深幅下跌再次挫伤了全球投者的信心,加上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担忧,27日,全球股市同时发生大幅下跌,各主要股票指数日跌幅少则2%,高的竟达15%,其中纽约道·琼斯指数暴泻了554.26点,创下历史上最大的日跌点数。
受此影响,28日,香港恒生指数再次下探,自1996年来首次跌破1万点,最低见到8775.88点,跌幅达13.7%。
至此,与8月份最高点相比,香港股市跌幅几乎过半。
全球股市在经历了这次激烈调整之后,由于人们对世界经济形势仍然看好,许多股市在大跌之后都有回升现象,亚洲市场也一度呈现出向好的趋势。
可是,韩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却再次将东南亚卷入了第三轮金融风波之中。
(三)11月20日,韩国金融再起风波,金融风潮袭卷韩国、日本自1997年初起,韩国许多大财团先后陷入了破产倒闭的绝境,经济受到极大的冲击,加上东南亚金融动荡的影响,韩国经济负增长跌至多年来的最低点。
进入11月,韩国金融形势继续急剧恶化,股市持续低迷,韩圆汇价创新低。
11月17日,由于政府金融改革法案未获通过,韩圆兑美元的比价突破1000:1大关,股票综合指数跌至500点以下。
11月20日,韩国中央银行决定将韩圆汇率浮动范围由2.25%扩大到10%,至此韩国开始成为亚洲金融风波的新热点。
进入12月份以后,在人们认为东南亚金融危机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金融风暴渐趋平息之际,韩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
截至12月11日,韩国已有14家商业银行和商人银行被政府宣布停业。
12月15日,韩国宣布韩圆自由浮动。
12月22日,美国信用等级评定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将韩国外汇债务的信用等级下降了4个等级。
12月23日,韩国政府公布,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标准,截至9月底止,韩国外债总额已达1197亿美元,其中约800亿美元为1年内到期的短期货款,而外汇储备不足又超出预想,致使当天韩圆汇率又暴跌16.4%,较之7月1日,韩圆已经贬值了54.8%;当日韩国股票市场综合股票价格指数也下滑了7.5%,下浮幅度之大创下历史之最。
东南亚及韩国金融风潮对于日本经济及金融无疑是雪上加霜。
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便陷入了停滞状态,股市低迷,房地产市场大幅萎缩,银行呆账、坏账剧增。
1997年以来,证券公司违规交易事件迭出,日本四大证券公司相继爆出行贿黑社会的丑闻。
进入11月,又连续发生了日本第10大银行——北海道拓殖银行和日本第四大证券公司山一证券公司倒闭事件。
大型金融机构的连续倒闭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日本经济的信心,日元与美元汇率由此跌破128日元大关。
由于日本经济基础良好,外汇储备充裕,不会像泰国、韩国那样全面爆发严重的经济金融危机,但是,日本金融体系存在的种种问题却因此再次引起了世人的注意。
(四)进入1998年,亚洲汇市和股市连连走低,全球金融市场依旧跌宕不已,亚洲金融危机仍在持续新年伊始,由于市场信心危机,亚洲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行情继续双双下跌:1月5日,泰国汇率首次跌破50铢兑1美元大关,创历史最低记录,也是泰国自1997年7月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以来,泰铢汇率跌幅最大的一天;韩圆则由1997年最后一个交易日1695兑1美元的水平再次探低到1780韩圆兑1美元;印尼盾与美元的汇价也下跌11.6%。
1月6日,菲律宾比索兑美元汇率首次一度跌破45比索兑1美元大关,日跌幅达6%。
1月7日,日元对美元的比价跌至134.8日元,创下近6年来的最低点,日经指数也跌破15000点大关,1月9日,纽约道·琼斯指数急挫222.2点,跌幅达2.85%,欧洲主要股市纷纷告跌。
1月12日亚洲股市再次出现较大跌幅,其中新加坡和香港跌幅最大,分别下跌了104.51点和773.58点,跌幅为8.88%和8.70%,泰国股市、汇市也再创历史新低。
(五)危机的严重后果(1)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剧烈动荡,以1998年3月底与1997年7月初的汇率比较。
各国股市都缩水三分之一以上。
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跌幅在10%~70%以上,受打击最大的是泰铢、韩圆、印尼盾和新元,分别贬值39%、36%、72%和61%。
(2)危机导致大批企业、金融机构破产和倒闭。
例如,泰国和印尼分别关闭了56家和17家金融机构,韩国排名居前的20家企业集团中已有4家破产,日本则有包括山一证券在内的多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出现大量亏损和破产倒闭,信用等级普遍下降。
泰国发生危机一年后,破产停业公司、企业超过万家,失业人数达270万,印尼失业人数达2000万。
(3)资本大量外逃,据估计,印尼、马来西亚、韩国、泰国和菲律宾私人资本净流入由1996年的938亿美元转为1998年的净流出246亿美元,仅私人资本一项的资金逆转就超过1000亿美元。
(4)受东南亚危机影响,1998年日元剧烈动荡,6月和8月日元兑美元两度跌至146.64日元,为近年来的最低点,造成西方外汇市场的动荡。
(5)东南亚金融危机演变成经济衰退并向世界各地区蔓延。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四国经济增长速度从危机前几年的8%左右下降到1997年的3.9%,1998年上述四国和香港、韩国甚至日本经济都呈负增长。
东亚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引发了俄罗斯的金融危机并波及其他国家。
巴西资金大量外逃,哥伦比亚货币大幅贬值,进而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西欧美国股市大幅波动,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原因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与1994年底至1995年春的墨西哥金融危机的表象特征十分相似。
一是进口增长过快,出口上升缓慢,经常项目逆差扩大;二是汇率贬值,资金外流,外汇储备锐减;三是金融机构经营困难,大批企业破产倒闭;四是利率上升,物价上涨、工人失业、经济下滑。
但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远非墨西哥金融危机所可比拟。
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前后两次震荡全球的金融危机居然都在发展中国家脱贫致富的部分“龙”“虎”国发生,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都在探索这两场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
从表面看,这些国家发生金融风波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国际资本大规模进入,国际投机资本肆意破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伴随着科技和信息革命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上。
其突出表现:一是国际资本流动规模越来越大。
跨国资本从1990年的4400亿美元增至1999年15700亿美元。
1996年西方主要国家的跨国股票和债券累计额占有GDP的比重超过了100%,美国就高达10万亿美元。
二是国际资本流动速度加快。
最典型的是跨国外汇交易急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