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中级 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的方法步骤
导线测量—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课件)
CD 603644 603801 1 17
f CD
60 6 147
f 容 60 n
12560627
坐标方位角
5
2364428
2110753
1002711
二、附合导线坐标计算
点号
1
A
B
1
2
3
4
C
D
坐标
方位角
5
距离
m
6
2110753
1002711
125.36
107.31
64.81
107.27
64.83
98.76
144.63
17.92
30.88
97.12
97.10
141.29
17.89
30.92
= 4 + 180° −
′
= +6 × 180°
− 测
二、附合导线坐标计算
写成一般公式为:
式中
′
终
= 始 + × 180° − 测
始 ——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
′
终
——终边的推算坐标方位角
若观测左角,则
′
终
= 始 + × 180° + 测
坐标值
点
m ∆x/m ∆y/m ∆x/m ∆y/m x/m y/m 号
6
7
8
9
10
11
12 13
125.36
98.76
144.63
116.44
156.25
603801
A
1536.86 837.54 B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步骤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步骤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数据处理:将测量仪器的读数记录下来,包括各个测站的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等测量数据。
2. 靶点坐标计算: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各个测站的靶点坐标,通常使用测站坐标和方向角、斜距进行计算。
3. 水平角调整:根据多次观测的水平角数据,进行角度平差,以提高测量精度。
4. 垂直角调整:根据多次观测的垂直角数据,进行角度平差,以提高测量精度。
5. 斜距调整:根据多次观测的斜距数据,进行距离平差,以提高测量精度。
6. 水平位移计算:根据测站之间的水平角和斜距数据,计算各个测站之间的水平位移。
7. 高程计算:根据测站的高程、垂直角和斜距数据,计算各个测站的高程值。
8. 结果检查:对计算结果进行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9. 数据输出:将计算结果整理成报告或者数据文件,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步骤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步骤
导线测量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方法,用于测量地面上线性距离。
内业计算是导线测量的重要环节,用于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测线的实际长度和放样坐标等数据。
以下是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步骤:
1.编制测量日志:按照实际测量情况在测量日志上记录测量数据,包括桩号、观测时间、观测员、仪器型号、温度、气压、湿度、距离测量读数、水平角读数等。
2.计算平均值:对于每组测量数据,需要进行平均值计算。
例如,在进行距离测量时,通常进行前后视七次测量,需要对七次测量的读数进行平均值计算,以减小误差。
3.按照测量原理计算距离:采用测距仪测量距离时,需要进行斜距和水平距离的转换计算,通常使用三角函数计算。
4.漏差平差:在测量过程中通常会出现系统误差或人为误差,即“漏差”。
需要采用平差方法将漏差纠正,以提高测量精度。
5.计算坐标和实际长度:根据导线的起、终点坐标和中间控制点的坐标计算导线的实际长度,以及各个控制点的坐标。
使用测绘软件或电子表格等工具进行计算和绘图。
6.检查数据:对计算出的数据进行检查,确认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出现异常数据的情况,需要重新检查测量数据,找出问题原因并进行修正。
7.编制测量报告:根据测量数据和处理结果编制测量报告,包括测量目的、测量范围、测量仪器、测量数据、处理结果、误差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总之,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是导线测量的重要环节,需要认真记录和处理测量数据,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技术进行计算和分析,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精度。
测绘中级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的方法步骤
测绘中级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的方法步骤1.数据整理:将所有野外测量得到的数据整理并记录在测量数据表中,包括所有测角、测距的观测值和对应的仪器误差。
2.角度计算:按照附合导线中的角度连接关系,计算方位角、前方差以及前后角差等。
首先,计算第一站的初始方位角,即参考方位角。
其次,计算后续各站的方位角,可以使用闭合导线平差法或者条件方程平差法。
最后,计算前后角差,验证闭合条件是否满足。
3.距离计算:根据实地测距所得的观测值,考虑仪器误差等因素,计算出各测线的长度。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直接计算法、估计法和逐差法。
4.坐标计算:根据已知的控制点坐标和测量所得的距离和角度,计算出各测站点的坐标。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方位角距离平差法和三角测量法等。
5.平差计算:根据所得的测角、测距和坐标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得到更为准确的测量结果。
常用的平差方法有角度平差、距离平差和坐标平差等。
6.误差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包括观测误差和计算误差。
观测误差一般通过残差分析来评估,计算误差可以通过方差分析和误差传递公式来分析。
7.结果检查:对计算结果进行检查,验证闭合导线是否满足精度要求,是否存在明显的错误。
若检查发现有误,需要重新检查数据,重新计算。
8.输出成果:将最终的计算结果进行整理和输出,包括测线图、测量报告和计算表格等。
以上是测绘中级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方法步骤。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的测量任务和要求,可能还需要进行其他的计算和处理,如高程计算、误差传递分析等。
因此,在进行内业计算时,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和适当调整。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的主要过程和每一过程中的具体方法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的主要过程和每一过程中
的具体方法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是地勘、测绘等领域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之一,其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确定闭合导线的一般情况
1.编写元素表:在地面或者安装在导线上的点上分别标明点号、坐标、高程等信息,列入元素表。
2.处理观测数据:包括水平角度、垂直角度、面向角度等观测数据和各点间的距离数据,将三角形和多边形调和、平均。
3.确定闭合差:按照平差原理计算出各点间的误差及其分布,从而得到闭合差或者误差限。
二、计算导线的位置坐标
1.列出三角形或者四边形的公共式:可以用余弦定理或者正弦定理进行计算,得出各个点的坐标。
2.计算导线的环闭差:利用坐标平差的原理,求出环闭差,并测试是否处于允许误差范围内。
三、测绘网的扩展
1.测出所有控制点的坐标:根据测量数据,求出控制点的坐标。
2.根据扩展要求计算新增点:根据已有控制点和本网的数据资料,确定新增点的坐标。
四、检查误差和精度控制
1.计算和检查误差:检查各点的误差和其分布,检测是否符合要求。
2.精度控制:根据测量精度和控制要求评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可以看出,闭合导线内业计算的过程十分繁琐,需要严格的控制和测试。
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以提
高计算效率和结果的精度。
通过闭合导线的计算,可以得到地形地貌、建筑结构、水文地质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为工程设计和地质勘查提供
了宝贵的数据支撑。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步骤及公式(一)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步骤及公式(一)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步骤及公式本文将介绍闭合导线内业计算的步骤,并列举相关公式。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是在实地测量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来确定导线的各项数据,如导线长度、坐标等。
步骤一:测量数据的准备在进行闭合导线内业计算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实地测量,并获取以下数据:1.导线的起点和终点坐标:假设起点坐标为(x1, y1),终点坐标为(x2, y2)。
2.每个导线点的观测角度:使用经纬仪等测量仪器,对每个导线点的观测角度进行测量,得到角度观测值R1、R2、…Rn。
3.每个导线点的坐标距离:使用测距仪等测量仪器,对每个导线点的坐标距离进行测量,得到距离观测值D1、D2、…Dn。
步骤二:计算导线长度根据测量得到的坐标数据,可以计算闭合导线的长度。
导线的长度计算公式为:L = √((x2-x1)² + (y2-y1)²)其中,L代表导线的长度,(x1, y1)和(x2, y2)分别代表导线的起点和终点坐标。
举例解释:假设起点的坐标为(0, 0),终点的坐标为(10, 10),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导线的长度为:L = √² + (10-0)²)= √(10² + 10²)= √(200)≈因此,该闭合导线的长度为约。
步骤三:计算导线方位角导线方位角是指导线与北方向之间的角度差。
根据观测角度数据,可以计算闭合导线的方位角。
导线方位角计算公式为:Az = ΣR - (n-2) * 180°其中,Az代表闭合导线的方位角,ΣR代表角度观测值的总和,n 代表导线点的个数。
举例解释:假设角度观测值为R1=90°,R2=110°,R3=95°,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导线的方位角为:Az = (90+110+95) - (3-2) * 180°= 295° - 180°= 115°因此,该闭合导线的方位角为115°。
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步骤
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步骤
附合导线测量是导线测量的一种,它是由两个或更多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一系列观测站,最终附合到另一个已知控制点上的导线测量。
下面是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一般步骤:
1. 准备工作:检查外业观测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包括观测角度、边长和高差等数据。
2.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根据附合导线的转角观测值,计算出角度闭合差。
如果角度闭合差超过允许的限值,需要进行调整。
3.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根据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和转角观测值,依次推算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4. 坐标增量的计算:根据各导线边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计算出各点之间的坐标增量。
5. 坐标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计算出各个点的坐标闭合差,检查是否符合限差要求。
如果超过限差,需要进行调整。
6. 坐标计算:根据经过调整后的坐标增量,计算出各点的坐标。
7. 精度评定:计算导线的全长相对闭合差、测角中误差等精度指标,评定导线测量的精度。
8. 成果整理:整理计算结果,编写附合导线测量的技术报告。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计算步骤和方法可能会因使用的测量仪器、数据处理软件以及相关规范的要求而有所差异。
在进行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时,应参考相应的规范和技术手册,并确保使用正确的计算方法和参数。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的主要过程和每一过程中的具体方法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的主要过程和每一过程中的具体方法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是电气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电路的设计和运行。
其主要过程如下:
第一步:测量导线的长度和方向,确定导线的起始点和终止点。
第二步:根据导线的长度和方向,计算出导线的坐标值,并绘制导线图。
第三步:根据导线的坐标值,计算出导线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
第四步:根据导线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确定每个导线的方向角和倾斜角。
第五步:通过导线的方向角和倾斜角,计算出导线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
第六步:根据导线的长度和电流的大小,计算出导线的电阻和电感。
第七步:根据导线的电阻和电感,计算出电流的大小和相位角。
在以上每个过程中,需要采用具体的方法。
例如,在第二步中,可以采用勾股定理来计算导线的长度和方向;在第三步中,可以采用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来计算导线的坐标;在第五步中,可以采用三角函数计算导线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
总之,在闭合导线内业计算中,需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
- 1 -。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步骤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步骤导线测量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通常用于测量长线路的长度和方向。
在进行导线测量时,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内业计算,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下面是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步骤:1.数据整理:首先,我们需要整理测量现场所收集到的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测量仪器的读数、观测时间、观测者的姓名等。
对于每一次测量,都需要有一个对应的测量数据表格。
2.角度观测:导线测量需要测量线路的方向。
我们可以使用经纬仪、全站仪或其他测量仪器进行角度观测。
在进行角度观测时,需要注意观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观测完成后,将观测到的角度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3.距离观测:导线测量还需要测量线路的长度。
常用的测量仪器有钢卷尺、测距仪或全站仪。
观测距离时,需要注意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观测完成后,将观测到的距离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4.观测纠正:在进行角度观测和距离观测时,会受到很多误差的影响,比如大气折射误差、仪器误差等。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纠正。
纠正的方法有平差、角度和距离的纠正等。
5.计算导线线路:在进行导线测量时,我们通常是根据已知的基准点开始测量。
根据测量到的角度和距离观测值,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测量点的坐标。
通常情况下,第一个基准点的坐标为已知值,我们可以通过逐点计算的方法计算出其他测量点的坐标。
6.线路平差:在计算导线线路时,由于观测误差等原因,测量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进行线路平差。
线路平差的目的是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使得测量结果更加接近真实值。
总结起来,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步骤包括数据整理、角度观测、距离观测、观测纠正、计算导线线路、线路平差和编制报告。
这些步骤的目的是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正确的内业计算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附合导线平差内业计算讲解学习
附合导线平差内业计算附合导线平差内业计算一、主要公式(左角):如图:有: αB1=αA B +βB ±180°α12=αB1+β1±180° α23=α12+β2±180° α3C =α23+β3±180°αCD =α3C +βC ±180°计算终边坐标方位角的一般公式为:α终边′=α始边+Σβ测±n ×180°角度闭合差:ƒβ测=α终边′-α终边 ,ƒβ允=±10n (一级导线技术要求),式中n 为导线观测角个数。
如果ƒβ测>ƒβ允 ,则说明测角误差超限,应停止计算,重新检测角度。
如果ƒβ测>ƒβ允,说明测角精度符合要求,此时需要进行角度闭合差的调整。
调整是应注意:当用左角计算α终边′时,改正数的符号与ƒβ测符号相反;当用右角计算α终边′时,改正数的符号与ƒβ测符号相同。
可将闭合差按相反符号平均分配给各观测角,而得出改正角:V 改=-ƒβ测/n式中n 内角的个数,计算的改正数,取位至秒。
根据公式β=β测+V改 得出改正后的观测角,继而算出新的方位角。
为了检核,最后应重新推算结束边的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已知数值相等。
否则,应重新推算。
坐标增量闭合差:ΔX AB =D AB ×COS(αAB ),ΔY AB =D AB ×SIN(αAB ) ΔX B1=D B1×COS(αB1),ΔY B1=D B1×SIN(αB1) ΔX 12=D 12×COS(α12),ΔY 12=D 12×SIN(α12) ΔX 23=D 23×COS(α23),ΔY 23=D 23×SIN(α23) ΔX 3C =D 3C ×COS(α3C ),ΔY 3C =D 3C ×SIN(α3C )按附合导线的要求,各边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ΣΔX i 、ΣΔY i ,应等于终、起两点的已知坐标值之差。
坐标正反算及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坐标正反算及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导线测量是现场进行的一种测量方法,用于确定地面上的各个点的位置。
在进行详细的现场测量之前,必须进行内业计算来分析数据和计算结果。
内业计算包括坐标正算和反算、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1.坐标正反算:坐标正算是根据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利用测量数据计算出其他点的坐标。
坐标反算是根据已知的控制点和测量数据,计算出测量点及其相对坐标。
在进行坐标正反算时,需要完成以下步骤:-确定基准点:选择已知坐标的控制点作为基准点。
-数据处理:整理测量数据,包括观测角、观测距离等。
-计算坐标:根据测量数据和已知基准点的坐标,利用三角法或其他测量方法计算出其他点的坐标。
-检查和改正:对计算出的坐标进行检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并进行必要的改正。
-生成报告:将计算出的坐标整理成报告,包括测量点的坐标和相对坐标。
2.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附合导线测量是一种用来确定地面上各个点的位置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大范围的测量工作。
内业计算包括观测数据的处理和计算结果的分析。
在进行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时,需要完成以下步骤:-数据处理:整理测量数据,包括观测角、观测距离、校正数据等。
-计算导线起始点坐标:根据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和测量数据,计算出导线的起始点坐标。
-计算导线上各个点的坐标:根据导线的起始点坐标和测量数据,利用三角法或其他测量方法,计算出导线上各个点的坐标。
-检查和改正:对计算出的坐标进行检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并进行必要的改正。
-分析计算结果:根据计算结果,分析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导线的形状,评估测量误差并进行合理解释。
-生成报告:将计算出的坐标整理成报告,包括测量点的坐标和相对坐标,并附上测量误差和分析结果。
在进行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计算过程的合理性,确保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同时,要熟练掌握测量方法和计算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步骤及公式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步骤及公式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是解决地理测量中精确测量闭合导线的误差补偿问题的方法之一。
在实际测量中,由于各种不可避免的因素,如环境条件、仪器误差等,闭合导线的测量结果往往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需要进行误差补偿,即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的步骤如下:1. 首先,进行闭合导线的观测。
这包括测量闭合导线的各个边长、方位角、高程、垂直角等。
一般来说,测量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和仪器设备。
2. 接下来,进行观测数据的处理。
这包括对所观测到的数据进行检查、校正和调整。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根据测量误差的特点和数学原理,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3. 然后,进行导线方位角的闭合差调整。
由于各个边长的测量结果可能存在误差,导致闭合导线的方位角不完全闭合。
因此,需要进行方位角的调整,使其闭合差最小。
4. 对闭合导线的垂直角进行闭合差调整。
与方位角类似,闭合导线的垂直角也可能存在误差。
通过对垂直角的调整,可以使其闭合差最小。
5. 最后,对闭合导线的整体进行平差。
这包括对闭合导线的边长、方位角、垂直角等进行综合平差,使其达到最佳的闭合精度。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的公式如下:闭合导线的总长度L = ΣLi闭合导线的纵坐标闭合差ΔH = Σ(Hi - Hi')闭合导线的横坐标闭合差ΔE = Σ(Ei - Ei')其中,Li为闭合导线的各边长度,Hi和Hi'分别为闭合导线的起点和终点的垂直角,Ei和Ei'分别为闭合导线的起点和终点的方位角。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是精确测量闭合导线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修正,可以提高导线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然而,在进行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并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处理。
只有在充分理解闭合导线内业计算的步骤和公式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闭合导线的误差补偿,从而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步骤
1)绘制计算草图,在表内填写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2)计算角度闭合差: f = 测-理= 测-(n-2)×1800角度容许闭合差的计算若: f β≤ f β容,则:角度测量符合要求,否则角度测量不合格,则1)对计算进行全面检查,若计算没有问题,2)对角度进行重测3)调整角度闭合差,并计算改正后的角度:角度改正数: (n —测角个数)角度改正数计算,按角度闭合差反号平均分配。
4)按调整后的角度推算各边的方位角:α前、 α后表示导线前进方向的前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和与之相连的后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
β左 为前后两条边所夹的左角, β右为前后两条边所夹的右角。
5)计算坐标增量:6)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坐标增量的符号取决于12边的坐标方位角的大小理论上:实际上:坐标增量闭合差可以认为是由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引起的; i f v n ββ=-AB AB A B AB AB AB A B AB D y y y D x x x ααsin cos =-=∆=-=∆⎭⎬⎫-+=+-=右后前左后前βααβαα180180∑∑=∆=∆00理理y x ⎪⎪⎭⎫ ⎝⎛∆-∆=∆-∆=∑∑∑∑理测理测y y f x x f y x ∑∑∆=∆=测测y f x f y x7)调整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 将坐标增量闭合差反号按边长成正比例进行调整。
8)计算改正后的增量:检核条件:9)按改正后的增量推算各点坐标。
依次计算各导线点坐标,最后推算出的终点1的坐标,应和1点已知坐标相同。
∑∑-=-=y y x x f v f v yi i i xii i v y y v x x +∆=∆+∆=∆改改∑∑=∆=∆00理理y x 改改i i i i i i y y y x x x ∆+=∆+=--11。
闭合及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
闭合及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好东西)1. 导线方位角计算公式当β为左角时α前=α后+β左-180°当β为右角时α前=α后-β右+180°2. 角度闭合差计算fβ=(α始-α终)+∑β左-n*180°fβ=(α始-α终)-∑β右+n*180°3. 观测角改正数计算公式Vβ=±fβ/ n若观察角为左角,应以与闭合差相反的符合分配角度闭合差,若观察角为右角,应以与闭合差相同的符合分配角度闭合差。
4. 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X=X终-X始∑△Y= Y终-Y始Fx=∑△X测-∑△XFY=∑△Y测-∑△Y5. 坐标增量改正数计算公式VX=- Fx/∑D³DiVY=-FY/∑D³Di² ²所以:∑VX= - Fx ∑VY= - FY6. 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F=SQR(FX^2+FY^2)7.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F/∑D=1/∑D/F8. 坐标增量计算导线测量的内业方法本人不才悉心整理出来的望能给同行业人士提供点资料(一)闭合导线内业计算已知A点的坐标XA=450.000米,YA=450.000米,导线各边长,各内角和起始边AB的方位角αAB如图所示,试计算B、C、D、E各点的坐标。
1角度闭合差:图6—8 闭合导线算例草图角度的改正数△β为:2、导线边方位角的推算BC边的方位角CD边的方位角AB边的方位角右角推算方位角的公式:(校核)3、坐标增量计算设D12、α12为已知,则12边的坐标增量为: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因为闭合导线是一闭合多边形,其坐标增量的代数和在理论上应等于零,即:但由于测定导线边长和观测内角过程中存在误差,所以实际上坐标增量之和往往不等于零而产生一个差值,这个差值称为坐标增量闭合差。
分别用表示:缺口AA′的长度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以f表示。
由图可知:图6—9 闭合导线全长闭合差导线相对闭合差。
(完整word版)水准、导线内业计算步骤
1.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f h= Σh测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测:水准测量外业观测数据存在高差闭合差,高差闭合差需满足一定的限差,四等水准限差:fh允=±20√L L:水准路线全长,以KM为单位,不足1KM按1KM计算。
若高差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2.分配高差闭合差、检核测段高差改正数vi为:V i= - f hΣLL iΣ V i=-f h(检核)式中:ΣL——水准路线各测段的总长度,单位为km;L i——某一测段的长度,单位为km。
3.计算各测站改正后高差、检核h 改=h测+V iΣh改=0(检核)4.推算各待定点高程、检核H i=H i−1+h改H已知值=H推算值(检核)1.计算角度闭合差fβ:fβ= Σβ测- (n-2)×180°n:导线测量总测站数导线测量的成果检测:导线测量外业观测数据存在角度闭合差,角度闭合差需满足一定的限差,三级导线限差:fβ允=±24√n n:导线测量总测站数若角度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2.分配角度闭合差、检核测站角度改正数vi为(平均分配,大角多分、小角少分):V i= - fβnV =-fβ(检核)式中:n——测站数;3.计算各边方位角、检核α前= α后+β左±180°或α前= α后- β右±180°α已知方位角=α推算方位角(检核)4.计算坐标增量ΔX= D cosα f x= ΣΔXΔY= D sinαf y= ΣΔY或REC(距离,方位角) f= √ f x2+ f y2K =fΣD5.分配坐标增量、检核坐标增量改正数vi为:V x= - f xΣD L DΣ Vx改=-f x(检核)V y= - f yΣD L DΣ Vy改=-f y(检核)式中:ΣD——导线边长总长度,单位为m;L D——某一边长的长度,单位为m。
任务3图根附合导线测量
(9)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值:
xi xi1 xi改 yi yi1 yi改
依次计算各导线点坐标,最后推算出的终 点C的坐标,应和C点已知坐标相同。
例:
2053648
B 1
2904054
xB 1536.86m yB 873.54m
A AB 2364428
AB
前进方向
3
4
CD
C
2
1672156 1753125
1442.62 1011.08 3
+116.42 1442.02 1127.50 4
+155.67 1429.02 1283.17 C
D
1256 07 44 -77 1256 06 25
641.44 -108.03 +445.74 -107.84 +445.63
辅 助 计 算
f 始 终 测 n180 117
-13 175 31 12 -13 214 09 20
94 47 21 156.25 60 38 01
增量计算值
Δx
Δy
m
m
+0.04 -0.02 -107.31 -64.81
+0.03 -0.02 -17.92 +97.12 +0.04 -0.02 +30.88 +141.29 +0.03 -0.02
2
4
CD
D
C
4 C
f AB n180 测 CD
一般公式:
f 始 终 测(左) n180 测(右)
检核:
f f允 60
n
(2)闭合差分配(计算角度改正数) :
Vi f / n
注:余数分配在短边的邻角上。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步骤及公式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步骤及公式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步骤及公式本文将针对闭合导线内业的计算步骤及相关公式进行列举和解释。
闭合导线是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测量方式,用于测量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和地球引力场。
步骤一:测量数据准备•记录起始测站和结束测站的观测距离;•测量起始和结束测站的高程值;•记录闭合导线经过的各个测站的观测角度。
步骤二:闭合导线长度计算闭合导线的长度可以根据测站间的观测角度和距离进行计算。
以下是两种常用的计算公式:1.观测角度求和公式:ΣΔA=A−(n−2)×180∘其中,ΣΔA表示各测站观测角度之和,A表示闭合导线测量得到的总角度,n表示闭合导线经过的测站数。
2.闭合差公式:C=ΣΔA其中,C表示闭合导线的闭合Σs差,Σs表示闭合导线测量得到的总距离。
举例说明:假设闭合导线经过4个测站,观测角度分别为30°、50°、80°和100°,观测距离分别为100m、150m、200m和250m。
根据上述公式,可进行如下计算:1.观测角度求和:ΣΔA=30°+50°+80°+100°−(4−2)×180°=240°2.闭合差计算:Σs=100m+150m+200m+250m=700m C=240°=°/m700m因此,该闭合导线的闭合差为°/m。
步骤三:高程改正数计算在闭合导线测量中,由于地球曲度和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差异,需要进行高程改正。
以下是常用的高程改正数计算公式:×ΔH其中,F表示高差改正数,1.高差改正数:F=LL0L表示闭合导线测长,L0表示标准大地水准导线的长度,ΔH表示起始和结束测站的高程差。
×ΔH其中,B表示角度改2.角度改正数:B=−360°L0正数,L0表示标准大地水准导线的长度,ΔH表示起始和结束测站的高程差。
测量教学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测量教学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导线测量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测量方法之一,它的内业计算是整个测量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
本文将重点讨论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介绍其步骤、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一、内业计算步骤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观测数据处理:将现场观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处理和校正,包括从仪器中读取数据、校正误差、消除随机误差等。
这一步是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2.数据录入:将观测数据输入计算机或计算软件,方便后续计算和绘图。
需要注意的是,数据录入时要仔细核对,避免输入错误。
3.数据分析:根据观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导线的各个要素,如线路长度、方位角、高程差等。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公式,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4.纠偏处理:在进行导线测量时,由于各种误差的存在,可能导致测得的数据与真实值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进行内业计算时,需要进行纠偏处理,将测量结果修正为尽可能接近真实值的数值。
5.结果输出:将最终的计算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并输出到报告中。
需要注意的是,结果输出应准确、清晰,并且与实际情况相符,以便后续使用和参考。
二、注意事项进行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的准确性:在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时,要确保输入的数据准确无误。
在观测数据录入前,应认真核对数据,避免输入错误。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公式,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误差的控制:在导线测量中,各种误差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内业计算时,需要对误差进行合理的控制和处理,包括校正误差、消除随机误差等。
只有在误差控制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3.计算方法的选择:在进行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不同的测量要素和测量精度要求,可能需要不同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三、常见问题在进行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1.数据处理错误:数据处理是内业计算的基础,如果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出现错误,将导致整个内业计算的结果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 、y 。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
然后绘制计算略图,将各项数据注在图上的相应位置,如图6-11所示。
一、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1.坐标正算根据直线起点的坐标、直线长度及其坐标方位角计算直线终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
如图6-10所示,已知直y图6-10 坐标增量计算线AB 起点A 的坐标为(x A ,y A ),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分别为D AB 和αAB ,需计算直线终点B 的坐标。
直线两端点A 、B 的坐标值之差,称为坐标增量,用Δx AB 、Δy AB 表示。
由图6-10可看出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为:⎭⎬⎫=-=∆=-=∆AB AB A B AB AB AB A B AB D y y y D x x x ααsin cos (6-1)根据式(6-1)计算坐标增量时,sin 和cos 函数值随着α角所在象限而有正负之分,因此算得的坐标增量同样具有正、负号。
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如表6-5所示。
则B 点坐标的计算公式为:⎭⎬⎫+=∆+=+=∆+=AB AB A AB A B AB AB A AB A B D y y y y D x x x x ααsin cos (6-2)例6-1 已知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为456380m 62.135'''︒==AB AB D α,,若A 点的坐标为m 82.658m 56.435==A A y x ,,试计算终点B 的坐标。
解 根据式(6-2)得2.坐标反算根据直线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称为坐标反算。
如图6-10所示,已知直线AB 两端点的坐标分别为(x A ,y A )和(x B ,y B ),则直线边长D AB 和坐标方位角αAB 的计算公式为: 22AB AB ABy x D ∆+∆= (6-3)AB AB AB x y ∆∆=arctan α (6-4)应该注意的是坐标方位角的角值范围在0~360间,而arctan 函数的角值范围在-90~+90间,两者是不一致的。
按式(6-4)计算坐标方位角时,计算出的是象限角,因此,应根据坐标增量Δx 、Δy 的正、负号,按表6-5决定其所在象限,再把象限角换算成相应的坐标方位角。
例6-2 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试计算AB 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
解 计算A 、B 两点的坐标增量根据式(6-3)和式(6-4)得二、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现以图6-11所注的数据为例(该例为图根导线),结合“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的使用,说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的步骤。
1.准备工作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中,见表6-6,起算数据用单线标明。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1)计算角度闭合差 如图6-11所示,n 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为:︒⨯-=∑180)2(th n β(6-5)式中 n ——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实测的内1=500.00m 1=500.00m图6-11 闭合导线略图角之和∑m β不等于理论值∑th β,两者之差,称为角度闭合差,用f β表示,即︒⨯--=-=∑∑∑180)2(th n f m m ββββ(6-6)(2)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 角度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观测的质量。
各级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 βp 见表6-3和表6-4,其中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 βp 的计算公式为:n f 06p ''±=β (6-7) 如果βf >p βf ,说明所测水平角不符合要求,应对水平角重新检查或重测。
如果βf ≤p βf ,说明所测水平角符合要求,可对所测水平角进行调整。
(3)计算水平角改正数 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 β,v β的计算公式为:n f v ββ-=(6-8) 计算检核:水平角改正数之和应与角度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即(4)计算改正后的水平角 改正后的水平角βi 改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水平角改正数βββv i i +=改(6-9) 计算检核:改正后的闭合导线内角之和应为(n -2)×180,本例为540。
本例中f β、f βp 的计算见表6-5辅助计算栏,水平角的改正数和改正后的水平角见表6-6第3、4栏。
3.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按式(4-18)和式(4-19)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本例观测左角,按式(4-18)推算出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填入表6-6的第五栏内。
计算检核: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1)计算坐标增量 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按式(6-1)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例如,导线边1-2的坐标增量为: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边的坐标增量值,填入表6-6的第7、8两栏的相应格内。
(2)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如图6-12a 所示,闭合导线,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为零,即⎭⎬⎫=∆=∆∑∑00th th y x(6-10)实际上由于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y图6-12 坐标增量闭合差残余误差,使得实际计算所得的m x ∆∑、m y ∆∑不等于零,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W x 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W y ,即⎭⎬⎫∆=∆=∑∑m y m x y W x W(6-11)(3)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W D 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 K 从图6-12b 可以看出,由于坐标增量闭合差W x 、W y 的存在,使导线不能闭合,1-1′之长度W D 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并用下式计算W D =22y x W W +(6-12)仅从W D 值的大小还不能说明导线测量的精度,衡量导线测量的精度还应该考虑到导线的总长。
将W D 与导线全长∑D 相比,以分子为1的分数表示,称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 K ,即D D W D D W K ∑∑==1 (6-13)以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 K 来衡量导线测量的精度,W K的分母越大,精度越高。
不同等级的导线,其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容许值W K P 参见表6-3和表6-4,图根导线的W K P 为1/2 000。
如果W K >W K P ,说明成果不合格,此时应对导线的内业计算和外业工作进行检查,必要时须重测。
如果W K ≤W K P ,说明测量成果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调整。
本例中W x 、W y 、W D 及W K 的计算见表6-6辅助计算栏。
(4)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 调整的原则是将W x 、W y 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边对应的纵、横坐标增量中去。
以v xi 、v yi 分别表示第i 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即⎪⎪⎭⎪⎪⎬⎫⋅-=⋅-=∑∑i y yi i x xiD D W v D D W v(6-14) 本例中导线边1-2的坐标增量改正数为: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填入表6-6的第7、8栏坐标增量值相应方格的上方。
计算检核: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之和应满足下式⎭⎬⎫-=-=∑∑y yx x W v W v (6-15)(5)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yi i i xi i i v y y v x x 改改(6-16)本例中导线边1-2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为: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改正后坐标增量,填入表6-6的第9、10栏内。
计算检核:改正后纵、横坐标增量之代数和应分别为零。
5.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根据起始点1的已知坐标和改正后各导线边的坐标增量,按下式依次推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改改1111i i i i i i y y y x x x(6-17)将推算出的各导线点坐标,填入表6-6中的第11、12栏内。
最后还应再次推算起始点1的坐标,其值应与原有的已知值相等,以作为计算检核。
表6-6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三、附合导线坐标计算附合导线的坐标计算与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基本相同,仅在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方面稍有差别。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α及观测的各右角,(1)计算角度闭合差如图6-13所示,根据起始边AB的坐标方位角ABα'。
按式(4-19)推算CD边的坐标方位角CD写成一般公式为:∑-︒⨯+='R n βαα1800fin(6-18) 若观测左角,则按下式计算:∑+︒⨯+='L n βαα1800fin(6-19) 附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f β为:202°47′08″1429.02m1283.17m图6-13 附合导线略图fin finααβ-'=f (6-20)(2)调整角度闭合差 当角度闭合差在容许范围内,如果观测的是左角,则将角度闭合差反号平均分配到各左角上;如果观测的是右角,则将角度闭合差同号平均分配到各右角上。
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附合导线的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等于终、始两点的已知坐标值之差,即⎭⎬⎫-=∆-=∆∑∑0fin th 0fin th y y y x x x (6-21)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为:⎭⎬⎫--∆=∆-∆=--∆=∆-∆=∑∑∑∑∑∑)()(0fin th 0fin th y y y y y W x x x x x W y x (6-22)图6-13所示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见表6-7。
表6-7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三、支导线的坐标计算支导线中没有检核条件,因此没有闭合差产生,导线转折角和计算的坐标增量均不需要进行改正。
支导线的计算步骤为:1.根据观测的转折角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2.根据各边坐标方位角和边长计算坐标增量。
3.根据各边的坐标增量推算各点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