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预测与规划
教育预测与规划,讲义 第二章
第二章教育预测的基本原理与原则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教育预测的基本原理第二节教育预测的基本原则第一节教育预测的基本原理一、教育预测的延续性原理(一)延续性原理的含义教育预测的延续性原理是指:按原来事物的运动发展规律急需发展下去,即教育的发展存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相互衔接的延续性过程,教育预测必须尊重教育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延续性的特点,即为教育预测的延续性原理。
教育的发展必然有它过去、现在和未来运动变化应该遵循的共同规律。
我们利用教育发展的本质规律来预测教育未来的发展,就是教育预测的延续性原理。
(二)教育预测中运用延续性原理应注意的问题1.运用延续性原理,必须充分考虑到预测未来教育的基本条件通过教育的过去和现在来预测教育未来的发展是有条件的,即,只有在国家和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人口发展和教育发展相对比较平稳的时期,我们利用教育预测的延续性原理,对教育发展作出的预测才是合理的。
2.延续性原理必须在教育现象处于非本质变化的过程中运用教育预测的延续性原理,是在教育活动的运动变化不会发生本质性改变的前提下讨论的。
所以,教育预测要运用延续性原理,只能在教育活动处于非本质变化的发展过程中才有发现一般规律的意义;也只有得出一般规律,才可能根据已经掌握的对教育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对未来教育发展趋势作出相对合理的预测。
3.运用延续性原理,必须考虑各个相关因素的影响是否比较具体、比较平衡教育是一类影响、制约因素众多的社会现象.教育内部的各个要索的性质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这当中,教育内部的某些要素的发展规律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把握,而另外些要素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则可能很难把握。
一般情况下,当教育预测的对象所涉及的各个相关因素影响比较平衡、比较具体时,教育发展的延续性就比较强。
相反,当教育预测对象所涉及的各个相关因素不平衡时,就有可能由于其中的一、两个因素的作用,造成教育预测对象的巨大变动,致使教育预测的延续性也会遭到破坏。
教育预测与规划 填空与名词解释
教育预测与规划一填空1.开展预测工作时,一定要注意科学预测所具有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2.人才需求预测、人口预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是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的前提。
3.教育规划的特性主要表现为长周期性和不稳定性。
4.影响决策的两个基本要素是目标要素和主体要素。
5.教育系统基本特性是开放性、层次性、发展性、超前性。
6.在教育领域,教育发展战略是以教育发展为对象而作的全局性何方详细的筹划。
7.国外在劳动力市场中人才供求的规划研究,最早的文字描述是在1918年。
8.最早进行教育预测的国家是前苏联。
9.最早的教育预测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
10.人口的自然构成包括人口的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
11.进行教育预测与规划应考虑的经济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
12.检测教育效率需要借助经济学上的四个基本术语是外部有效性、内部效率、外部生产性、收益率。
13.教育的基本特性是培养劳动力。
14.教育具有投资与消费的双重经济特性。
15.教育预测必须以教育发展规律为其进行预测的最主要的依据。
16.短期预测的年限为5年以内,中期教育预测的年限为5-10年、长期教育预测的年限为10年以上。
17.根据预测活动性质的不同,可以将教育预测分为探索型教育预测、规范型教育预测和反馈型教育预测。
18.头脑风暴预测法是美国人奥本斯于1929年创造的。
19.头脑风暴预测法可以分为直接头脑风暴预测法和质疑头脑风暴预测法两种。
20.常用的专家判断预测法有专家个人预测法、专家协商预测法和头脑风暴预测法。
21.平均预测法就是讲一段时期的数据或者一组同类数据平均而进行预测的方法。
22.指数平滑预测法平滑系数a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
23.回归预测法是一种从变量之间变化的统计伴随关系出发对事物的发展进行预测的数理统计法。
24.一元线形回归预测最基本的假设是变量Y与X之间存在真线形关系。
25.教育规划是国家、地方政府或学校为设计和安排教育事业发展指定的指导性文件。
教育预测与规划,讲义 第三章
第三章教育预测的类型与基本程序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教育预测的类型第二节教育预测的基本程序第一节教育预测的类型一、宏观教育预测与微观教育预测按照教育预测范围或层次的不同,可以将教育预测分为:宏观教育预测与微观教育预测。
(一)宏观教育预测的概念和特点1.宏观教育预测的概念宏观预测一般指针对国家或部门、地区的活动进行的各种预测。
宏观教育预测,是指根据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根据教育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人口等的相互联系,从全局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角度,对一个国家、地区或部门的教育发展趋势等进行总体预测的活动。
宏观教育预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制度、教育功能、教育结构、教育形式,以及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等。
2.宏观教育预测的特点(1)宏观教育预测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预测结果的指向范围较为宽泛,预测过程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宏观教育预测一般要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由于宏观教育预测一般是为政府在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时服务,因此,在解决教育预测所需的条件上相对是有保障的。
在政府部门的需要和支持下,宏观教育预测一直是教育预测的重要实践领域。
(二)微观教育预测的概念和特点1.微现教育预测的概念微观预测是指针对基层单位的各项活动进行的各种预测。
微观教育预测,是指对教育局部问题的预测,一般是从教育对受教育者个体产生的作用与影响的角度进行的预测活动。
从预测的范围来看,微观教育预测包括:学校发展前景预测、个人教育前途预测等;从预测所涉及的问题来看,微观教育预测包括:生源预测、师资需求预测、教育经费预测、教学内容预测、教学方法预测、教学组织形式预测、课程设置预测、教学手段预测和教学设施预测等。
2.微观教育预测的特点(1)微观教育预测的突出特点是,根据教育、教学活动和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受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作用下的成长过程和成就作出预测。
(2)微观教育预测是比较灵活多样的,对教育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要求也相对较低一些,因此,微现教育预测工作的组织比较容易,花费较小,但微观教育预测的权威性不高,其预测结果不容易得到广泛的承认。
教育预测与规划方案复习资料
教育预测与规划方案复习资料我们得明确教育预测与规划的核心目标。
简单来说,就是要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教育情况进行深入分析,预测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从而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1.数据收集与分析在教育预测与规划中,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收集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学生人数:包括各学段、各地区的学生人数,以及男女比例等;教师队伍:教师数量、学历结构、专业分布等;教育经费: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学校自筹等;教育成果:升学率、就业率、科研成果等。
收集到数据后,我们要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趋势。
这时候,Excel、SPSS等数据分析工具就派上用场了。
我们可以通过绘制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2.教育预测方法时间序列预测: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因子分析:找出影响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回归分析:建立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预测。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将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一、规划背景1.1国内外教育发展现状1.2本地区教育发展状况1.3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二、规划目标2.1总体目标2.2分阶段目标三、重点任务3.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3.2提升教育质量3.3促进教育公平四、政策措施4.1政策保障4.2经费投入4.3人才培养五、实施与监测5.1组织实施5.2监测与评估语言简练明了,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便于阅读;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注重长远发展,兼顾眼前与未来。
4.方案实施与评估方案制定后,关键在于实施。
我们要建立健全实施方案的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
同时,要对实施方案进行定期评估,了解实施效果,及时调整方案。
教育资源分配是否合理;教育质量是否得到提升;教育公平是否得到保障;学生、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满意度。
注意事项:1.数据真实性在教育预测与规划中,数据是基础。
教育预测与规划
×教育预测与规划一、名词1、预测:是在分析过去和现在有关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作出的猜测。
2、教育预测:是指依据教育的发展规律,利用科学预测的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的未来作出猜测。
3、教育规划:是设计和安排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它是由国家、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或者学校遵照国家对教育部门提出的方针、政策和任务,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
4、教育系统:是依据某种教育目的,具有一定教育功能,由相互有机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的整体。
5 、教育决策:是为了达到教育的某种目标,而对未来教育实践活动方案所作的选择。
6、教育发展战略:是以教育发展为对象而作的全局性和方向性的筹画。
7 、教育计划:就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对未来时期的教育资源配置、教育目的实现的措施及其相关活动所做的安排。
8 、人口的发展动态:是指人口的增减和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迁移而引起的变动状态。
9 、人口增减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由于某一地区人口的自然增减和迁移而导致的人口数的增减与人口基数的比值。
10、教育效率:是指教育产出与教育投入相比较的结果。
11、政治体制:是保证国家政治权利的形成和行使的各种组织制度、管理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12、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在一特定时期内对政治行为、政治过程、政治体系乃至政治各个方面的认知和情感总和。
13、教育预测的延续性原理:利用教育发展的本质性规律来预测教育未来的发展,就是教育预测的延续性原理。
14、教育预测的相关性原理:依据教育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来预测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原理,就叫做教育预测的相关性原理。
15、教育预测的相似性原理:教育现象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普通不会有完全相同的状况,但是,当教育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内外条件基本相同时,则其未来的发展过程也会非常相似。
如果我们知道某教育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就可以根据相似性规律,预测类似教育现象相应的发展变化过程,这就是教育预测的相似形原理。
自考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复习资料
教育预测与规划:名词解释1.1.预测:是在分析过去和现在有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做出的推测。
1.2.教育预测:是指依据教育的发展规律,利用科学预测的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的未来做出推测。
教育预测的基本功能是,通过推测未来教育发展变化的性质、结构特征及其时间规律,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教育决策、规划和计划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途径和方案。
1.3.规划:是指制定一个组织的长远发展总目标和对实现总目标而采取措施做出决策的过程。
1.4.教育规划:是设计和安排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它是由国家、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或学校遵照国家对教育部门提出的方针、政策和任务,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
1.5.系统:是指为完成共同目标而相互联系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
1.6.教育系统:是依据某种教育目标,具有一定教育功能,由相互有机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的整体。
1.7.决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对多种行动方案做出选择决定的过程。
1.8.教育决策:是为了达到教育的某种目标,而对未来教育实践活动方案所作的选择。
1.9.发展:指事物或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或由小变大,或由旧质转变为新质的变化过程。
1.10.计划: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对未来时期的活动所作的安排。
1.11.教育计划:就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对未来时期的教育资源配置、教育目标实现的措施及其相关活动所作的安排。
2.1.人口的发展动态:指人口的增减或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迁移而引起的变动状态。
2.2.人口统计学:是研究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口状态及其变化趋势的一门学科。
2.3.人口数:指一定时点和地理范围内人口的数量。
2.4.人口构成:根据人口分析的目的而进行的分组。
2.5.人口性别构成:指一定时点和地理范围内男、女构成的状况。
2.6.人口年龄构成:指某一地理范围内的人口在各年龄组的分布状况,一般用各年龄组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来反映。
第五章 教育预测与教育规划
①教育专家个人预测法 ②教育专家协商预测法 ③德尔菲预测法
④回归预测法
⑤马尔柯夫预测法
德尔菲预测法是美国著名的咨询机构兰德公司设 计出的。 德尔菲预测法是采用同时向多位专家发函征询预 测意见,并经过多轮反馈而使预测意见趋于一致 的预测方法。 德尔菲预测法的特点是各专家便于表达自己的真 实想法,由于不必面对面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因 而各专家不会受到权威意见的影响,加之数次反 馈集体的主要意见,这样就能有效地将许多专家 的意见迅速的统一起来,预测结果也比较准确, 花费的时间和财力都比较少。
1)系统动力学方法:是根据控制论的原理,借助 物理学中“流”的概念,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 规划系统进行模拟试验的一种规划方法。 2)二计划评审技术:是用图解的方式进行规划的 方法。 3)数学规划法:是处理规划问题的一个强有力的 数学工具,它在规划中的作用是要设法使规划方案 达到最优化。
①明确规划任务 ②规划工作的组织领导 ③搜集和研究规划素材
①按照层次分:幼儿教育发展规划;初等、中等 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划。 ②按照类型分:普通教育发展规划,职业技术教 育发展规划,师范教育发展规划,成人教育发展 规划,特殊教育发展规划,民族教育发展规划, 继续教育发展规划等。 ③按照时间长短分:短期教育规划(1年),中 期教育规划(5年),长期教育规划(10年以 上)。 ④按照范围分:国家教育规划,地区教育规划和 学校教育规划。
1.教育预测:
是指依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利用科学预测的原理和 方法,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前景作出推测的活动。其 作用主要是为教育决策、计划和规划部门提供多种 可供选择的途径和方案。
教育预测与规划的策略与挑战
教育预测与规划的策略与挑战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和个人的发展,教育预测与规划变得越来越重要。
教育预测与规划旨在通过对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出合理的教育策略和规划,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然而,在教育预测与规划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策略选择和挑战。
一、教育预测与规划的策略(一)基于数据的分析策略数据是教育预测与规划的重要基础。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教育相关数据,如学生的成绩、人口变化、就业市场需求等,可以发现潜在的趋势和规律。
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如统计学方法、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对未来的教育需求进行预测。
例如,通过分析历年的招生数据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可以预测未来某些专业的热门程度和就业前景,从而为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提供参考。
(二)情景规划策略情景规划是一种通过构建多种可能的未来情景,来帮助决策者制定应对策略的方法。
在教育领域,可以设想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情景,如人口老龄化、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新兴产业的崛起等,分析这些情景对教育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教育规划。
通过情景规划,可以增强教育规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三)合作与参与策略教育预测与规划不应仅仅是教育部门的工作,而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合作。
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和家长等各方利益相关者应共同参与到教育预测与规划的过程中,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形成共识。
例如,企业可以提供行业发展的最新信息和人才需求预测,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和支持教育的发展。
(四)国际比较与借鉴策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我们可以通过对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经验的比较和借鉴,为本地的教育预测与规划提供参考。
了解其他国家在教育改革、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公平推进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的创新和应用。
教育预测规划要点
12、制定教育规划的基本要求(原则):
(1)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本原则。
(2)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充分体现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基本指导思想
36、教育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是针对教育的中长期发展提出战略思想、目标、决策 。
37、发展战略观的根本特性:既强调对事物的发展进行全局性的谋划,又强调全局性的谋划要以事物的发展为对象(发展战略就是以事物的发展为对象而作的全局性的筹划)。
38、教育发展战略侧重研究的具体问题:(1)未来一定时期内教育
17、毛入学率=不论年龄大小的在校学生人数/适龄总人口数×100
%
18、净入学率=适龄在校学生人数/适龄总人口数×100%
19、常用的净入学率有总净入学率、各级学校净入学率、每一年龄入学率。
自考《教育预测与规划》主要内容
第一章
1、预测:在分析过去和现在有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作出的推测 。
2、教育预测与规划是积极主动地面向未来的基本思想和思考方法。 源自3、科学预测的特点:综合性、系统性。
13、人口增减率:一定时期内由于某一地区人口的自然增减和迁移而导致的人口数增减与人口基数的比值。
人口增减率=(报告年人口数-基年人口数)/基年人口数×100%
14、人口预测:对未来人口变化趋势的预期和测定。
15、人口预测的形式:探索性预测、规范性预测、警告性预测。
16、常用的教育输入方面的人口统计指标有:学龄前儿童数、小学适龄人口数、初中人口数、高中人口数等。
教育预测与规划的策略与实践
教育预测与规划的策略与实践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石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其发展方向和质量至关重要。
而教育预测与规划,则是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提前做出合理的安排和部署,以确保教育能够满足社会和个人的需求。
一、教育预测的重要性与方法教育预测并非是凭空想象,而是基于对当前教育现状的深入分析,以及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
通过教育预测,我们能够提前了解教育领域可能出现的变化和需求,从而为规划提供有力的依据。
(一)基于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社会的发展是教育变革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崛起,使得具备相关技能和素养的人才成为市场的热门需求。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社会发展趋势的研究,预测未来教育在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变革方向。
(二)基于教育政策的预测教育政策往往反映了政府对教育发展的期望和导向。
关注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教育政策,如教育改革方案、招生政策的调整等,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教育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
比如,当前强调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政策导向,预示着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基于教育数据的预测利用大量的教育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也是一种有效的预测方法。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就业情况等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教育中的规律和趋势,从而为教育预测提供定量的依据。
例如,通过分析历年高考录取数据和就业市场数据,可以预测未来热门专业的走向。
二、教育规划的策略在进行了准确的教育预测之后,接下来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规划策略,以确保教育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一)明确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教育规划的核心。
在制定教育目标时,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学生的发展和教育的本质。
目标既要具有前瞻性,又要具有可行性。
例如,在基础教育阶段,目标可以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学习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高等教育阶段,目标可以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对不同领域高端人才的需求。
《教育预测与规划》期末复习资料
《教育预测与规划》期末复习资料一、单选+判断1. 【教育预测】是指依据对教育活动发展规律的认识,运用现代预测的原理和方法对教育未来的可能发展作出推测或判断的一种活动。
P412. 【教育规划】是设计和安排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P433.战略包含三个基本特征: 【全局性、长远性、决策指导性】。
P454.现代意义上的教育预测与规划,首先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教育预测与规划被引进到西方,随后传到纷纷独立的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中,【法国】是较早成立教育规划机构的西方国家。
P485.科学的预测一般有以下几种途径: 【因果分析; 类比分析;统计分析】。
P606.既然预测是根据已知推测未知,教育预测的研究对象就是【未来教育的发展】。
P637.教育预测的基本特征包括: 【前提性、时间性、描述性】。
P68.教育预测是以【教育现象】为预测对象,对其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估计、推测,教育预测的核心内容是【说明未来教育发展的任务和对资源的需求】。
P669.教育预测的技术方法可以分为【定量预测与定性预测】两种类型。
P6610.教育预测的【延续性原理】指的是,按原来事物的运动发展规律继续发展下去。
P7311.教育预测的【相关性原理】就是指,依据教育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来预测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原理。
P7512.教育预测的【社会性原理】,是指教育预测过程必然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受到社会的一定规律所制约和支配。
P7913.教育与科技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 【 (1)教育是科技持续、健康发展坚实的基础和支持; (2)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P8114.宏观教育预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教育制度、教育功能、教育结构、教育形式,以及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等。
】 P9115.从预测所涉及的问题来看,微观教育预测包括:【生源预测、师资需求预测、教育经费预测、教学内容预测、教学方法预测、教学组织形式预测、课程设置预测、教学手段预测和教学设施预测等。
(完整版)教育预测与规划
教育预测与规划41、德尔菲预测法——是采用同时向多位专家发函征询预测意见,并经过多轮反馈而使预测意见趋于一致的预测方法。
42、如何理解教育是一种投资?答:(一)教育基本特性是培养劳动力;(二)将资金投入到教育领域能培养劳动力后备力量,提高现有劳动力的素质,获得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三)现代的学校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能大规模地培养劳动力(2)能高效率地培养劳动力;(3)能高质量地培养劳动(4)能更深入地培养劳动力。
43、简述选取教育预测方法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答:(1)特定教育预测方法的任务和目的;(2)各种教育预测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3)教育预测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4)教育预测所需时间、资料、财力的状况44、简述教育规划一般需要详细说明的内容。
答:(1)确定教育规划目标的依据是什么?2)为了实现教育规划目标所需要采取的具体行动有哪些?(3)这些具体行动应当由谁来负责执行?(4)完成这些具体行动需要哪些条件(5)这些具体行动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6)对具体行动执行情况如何评价?45、简述教育规划草案论证的工作步骤。
答:(1)挑选参与论证的专家;(2)制定论证的标准;(3)提供背景资料;(4)选择论证方法;(5)准备论证问题(6)召开论证会议。
42、简述如何理解和应用概率性原则答:概率性原则又称或然性原则。
它是指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而且在偶然性中隐藏着必然性.应用概率性原则:一方面,要求对教育预测结果有一个概率意义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对教育预测的结论进行区间估计。
43、简述教育规划的特点。
答:(1)系统性。
教育规划的系统性是指教育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
(2)预见性。
教育规划的预见性是指编制的教育规划方案要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对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具有一种超前意识(3)客观性。
教育规划的客观性是指教育的规划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教育规划方案的制定要符合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教育预测与规划
1、任何预测都需要以预测对象的发展规律为依据,因而,教育预测必须以教育发展规律为其朝廷预测的最主要的依据。
只有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作出科学的教育预测。
2、教育预测的基本原理::1延续性原理(与其他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教育的发展也有其过去、再在和未来相互衔接的延续性过程。
利用教育发展的本质性规律来预测教育未来的发展,就是教育预测的延续性原理。
)2相关性原理(这种依据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来预测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原理,就叫做教育预测的相关性原理。
);3相似性原理:教育现象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一般不会有完全相同的状况,但是,当教育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内外条件基本相同时,则其未来的发展过程也会非常相似。
3、教育预测的基本原则:一、实事求是原则,在教育预测的过程中,以现实为基础,实事求是地看待教育的现状,既要充分肯定现实教育的成绩,又要正视现实教育存在的问题,既要预测将来教育的成功方面,也要预测教育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具体表现:1、对待搜集到的各种教育预测的资料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必须尊重现实2、选择教育预测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3、对待解释教育预测结果更要实事求是。
二、结合性原则是要求在教育预测中,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组织预测工作。
三、反馈性原则,是指以教育预测对象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为预测的依据之一,结果当前形势的变化,对上一次的教育预测方案进行调整,以使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发展保持一致,达到修正或提高预测精确度的目的;教育预测反馈的关键在于及时、准确地获得反馈信息。
为了增强预测的可靠性,应该及时发现有关预测对对象的各种新信息及预测对象发展状况与预测结果间的偏差,准确地反馈预测对象的偏差的性质、方向民、大小和强弱;四、概率性原则,又称或然性原则,它是指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而且在偶然性中隐藏着必然性。
它关系到是否承认教育预测的科学性问题。
五、辩证思维原则,是指在进行教育预测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利用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三个基本规律,深入、仔细地分析教育预测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透过教育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的种种表现抓住教育发展的本质联系,从中找出教育发展的趋势。
教育预测与规划,讲义 绪论
绪论本章主要内容一、教育预测与规划相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二、教育预测与规划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趋势一、教育预测与规划相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一)预测与教育预测1.预测“预测"是预先推测或测定。
所谓预测,有两层意思:一是预,二是测。
预,指预先或者事先,也可以指参与或干预;测,指测量或估计,也可以指推测、猜度、料想。
一般来说,汉语中的预测,可以解释为预先或者事先对事物进行推想或估计。
预测是人类的一种认识活动。
预测就是根据过去和现在推测未来,是根据已经发生的事情来判断尚未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事情。
简单地说,预测是在对事物的历史资料及其现有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方法手段对未知事物或者不确定性事物进行预先估计与推断的过程,是人类根据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的已有认知作出对未知事物的预先判断的一种行为,同时,预测也表现为人类行为的某种后果。
预测是人类自古就有的活动,它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预测的目的是调节当前的行为,以实现预期的未来。
我国古代早已对预测在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有着清醒的认识。
预测能力已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之一。
预测已成为国家、社会组织、企业乃至个人制定各种战略决策、中长期发展规划和选择目前行动方案的前提。
由于预测是根据过去和现在估计未来,根据已知推测未知,所以预测结果往往存在多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这就使得预测工作容易受到某些不相信预测人士的诘难。
但从古至今,预测活动却从来没有终止过,而且预测的作用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2.教育预测教育预测是指依据对教育活动发展规律的认识,运用现代预测的原理和方法对教育未来的可能发展作出推测或判断的一种活动。
教育预测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推测未来教育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趋势及其特征,为教育行政管理机关的教育规划、决策以及发展战略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路径或者方案。
教育预测通过研究过去和现在的经济、社会、科技、文化、人口等社会因素与教育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教育发展趋势的把握,为确定未来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层级、类别、内容、方式、手段等,制定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教育预测与规划的策略与挑战
教育预测与规划的策略与挑战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下,教育预测与规划成为了教育领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不仅有助于教育机构和政策制定者更好地应对未来的需求和挑战,还能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教育预测与规划的重要性教育预测与规划能够帮助我们提前洞察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人口结构、经济形势、科技进步等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和数量。
这使得教育机构能够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同时,良好的教育预测与规划有助于合理分配教育资源。
无论是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还是教育经费,都能在科学的规划下得到更有效的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和不均衡分布。
再者,它能够促进教育的公平性。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进行预测和规划,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缩小城乡、贫富之间的教育差距,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机会。
二、教育预测的策略1、数据驱动的预测方法收集大量与教育相关的数据,如学生的学业成绩、人口普查数据、就业市场数据等。
运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数据中的隐藏模式和趋势,从而对未来的教育需求进行预测。
2、专家意见法邀请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育工作者,根据他们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行判断和预测。
3、情景规划法设定多种可能的未来情景,包括乐观、悲观和最可能的情况。
分析在不同情景下教育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而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4、趋势外推法观察过去一段时间内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基于这些趋势进行线性或非线性的外推,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教育规划的策略1、明确教育目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教育的本质,确定长期和短期的教育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具有可衡量性和可操作性。
2、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根据教育需求和目标,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确保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教育预测与教育规划
2.计划评审技术 计划评审技术是用图解的方式进行规划的方法。它在分解 规划系统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对完成规划的各项工作顺序和逻 辑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用符号和网络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基本步骤: (1)构建计划评审技术网络 (2)活动过程的名称说明 (3)完成活动的时间安排 (4)确定关键路线 (5)规划目标实现期限的总体估计
第一节 教育预测
第一节 教育预测
一、教育预测的含义与种类 (一)教育预测的含义
预测是一种探索未来的活动,是人们利用科学的方法, 根据对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来推测事物未来发展可能 性的活动。 教育预测是指依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利用科学预测的原 理和方法。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前景作出推测的活动。
考核知识点:
(六)教育规划 1.识记:规划与教育规划的概念 2.领会:教育规划的用途 (七)教育规划的特点 1.识记:特点的概念 2.领会:三个特点在教育规划的作用 (八)教育规划的分类依据 1.识记:教育规划可以分成那些类型 2.领会:各种教育规划的特点和作用 (九)教育规划的方法 1.识记:教育规划方法的概念 2.领会:教育规划方法的特征和基本步骤 (十)教育规划的步骤 1.识记:教育规划包括那些步骤 2.领会:每一步骤应当实施的内容
二、教育预测的原理与方法 (一)教育预测的原理 教育发展的规律是教育预测的基本依据, 人们只有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对教 育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因为教育现象 有延续性、相关性和相似性的特点,因此,教 育预测也有相应的三条基本原理。
1.延续性原理 教育发展的延续性表现在,教育的现实状态是过 去状态的延续,未来的状态是现实状态的延续,通过 对一段时期教育过程的持续观察和分析,人们一定会 找到教育现象的某种发展变化规律,利用这种规律, 就能对教育发展的未来作出合理的推测,这就是教育 预测的延续性原理。
教育预测与规划
教育预测与规划教育预测与规划是指根据对教育领域的研究和数据分析,对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需求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规划和策略。
教育预测与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提前做好准备,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变化。
首先,教育预测与规划需要关注未来的就业市场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来培养相应的人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未来的就业市场将会出现新的岗位和新的技能要求。
教育预测与规划需要预测出这些变化,并调整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以培养具备相应技能的毕业生。
其次,教育预测与规划还需要关注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和新挑战,以便教育体系能够及时做出调整。
例如,未来社会可能会面临更多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教育预测与规划应该关注这些问题,并将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纳入教育体系中。
教育预测与规划还需要考虑到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能力和学习方式,教育体系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潜能。
这需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和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预测和规划,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
最后,教育预测与规划还应该关注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问题。
教育是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应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获得公平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教育预测与规划需要关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教育资源差异,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政策,推动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实现。
总之,教育预测与规划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要环节。
通过对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和需求的预测,可以早期制定相应的规划和策略,以适应未来的挑战和变化。
同时,教育预测与规划还可以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实现,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并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预测是在分析过去和现在有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作出的推测。
2.开展预测工作时,一定要注意科学预测所具有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一科学预测的综合性是指在研究预测活动的规律时要综合运用各种现代科学知道;二系统性是指在从事预测活动时,要把预测工作当作一个系统来考察,而不是孤立地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
3.教育预测是指依据教育的发展规律,利用科学预测的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的未来作出推测。
教育预测的基本功能是,通过推测未来教育发展变化的性质、结构特征及其时间规律,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教育决策、规划和计划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途径和方案。
4.制定教育发展规则的前提:人才需求预测,人口预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
5.教育规划的核心内容:是说明未来若干年间教育系统的任务和对资源的需求。
6.教育两项基本任务:一是对青少年进行基础教育;二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的专门人才。
7.教育预测在教育计划中的作用:教育预测的数量结果为教育计划部门提供了教育发展的定量信息,使得教育计划的编制有了客观的依据,也使所编制的教育计划更切合实际。
8.规划是指制定一个组织的长远发展总目标和对实现总目标而采取措施作出决策的过程。
9.规划的基本特征:目的性,战略性,综合性。
10.规划系统的结构:一规划文体系统;二规划制定运作系统;三规划决策系统;四规划信息系统;五规划组织系统(特别注意组织系统,表现为决策部门、专业规划组织和部分执行组织相结合的多元组织形式,规划组织的设计应符合中:A组织内部要具有凝聚力,要求参与规划的人员必须明确组织的总目标,以使制定的各项子目标与组织的总目标协调一致;B组织内部的成员应该职责分明,避免人浮于事,同时也要加强成员间信息的沟通与联络,使组织产生良好的整体效应;C组织内部要保证民主与集中的统一);六规划管理系统;七规划评价系统。
11.教育规划:是设计和安排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它是由国家、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或学校遵照国家对教育部门提出的方针、政策和任务,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
12.制定教育规划时要考虑它特点的基本要求:一必须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本原则;二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充分体现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基本指导思想;三必须认清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使教育的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需要;四必须统筹兼顾好教育事业内部有关方面的比例关系,并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五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对教育的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普及与提高进行综合考虑;六必须敢于改革创新,根据科学的预测和借鉴先进的经验,确立教育事业未来发展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和措施;七必须做好宣传工作,以争取获得各方面广泛的支持和理解。
13.教育规划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长周期性和不稳定性。
14.教育规划的的一般工作内容:建立规划的组织系统;调查和收集与教育规划有关的信息资料;研究教育规划对象的发展规律;采用合适的方法对教育发展进行预测;确定教育规划对象的发展目标;制定实现教育规划对象发展目标的对策与措施;在执行教育规划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教育规划进行修正和调整。
15.系统是指为完成共同目标而相互联系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
16.系统的特征:整体性,层次或相对性,动态性。
17.系统方法的应用:一确定目标;二系统的综合;三系统分析;四系统的选择;五系统的控制与反馈18.教育系统:是依据某种教育目的,具有一定教育功能,由相互有机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的整体。
19.教育系统的基本特性:一开放性(贝塔朗菲,系统分为封闭和开放两种);二层次性;三发展性;四超前性20.决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多种行动方案作出选择决定的过程。
21.决策的一般程序:提出决策问题,确定决策目标,收集、整理有关信息,拟订决策方案,选择决策方案,实施决策方案,追踪反馈决策方案等。
22.决策的组织系统:由决策子系统、智囊子系统和信息子系统构成。
23.教育决策:是为了达到教育的某种目标,而对未来教育实践活动方案所作的选择。
24.科学教育决策的四个基本阶段:确定教育决策目标;拟订教育决策备选方案(包括设计教育决策方案,确定教育决策方案模型,论证教育决策方案);优选教育决策方案(最关键);实施教育决策方案(将目标转化为现实)。
25.科学教育决策的特点:创造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预见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统一。
26.发展:是指事物或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或由小变大,或由旧质转变为新质的变化过程。
27.战略:是指对全局性问题的筹划。
28.发展战略观的根本特性:既强调对事物的发展进行全面性的谋划,又强调全局性的谋划要以事物的发展为对象。
29.教育发展战略的含义:是以教育发展为对象而作的全局性和方向性的筹划。
30.教育发展战略侧重研究的具体问题:一未来一定时期内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二教育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四教育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五教育发展战略的专题研究。
31.制定教育发展战略的基本程序:一要进行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资料准备;二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方案;三教育发展战略的方案论证。
32.计划: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对未来时期的活动所作的安排。
33.计划的作用:一保持统一目标;二提高工作效率;三明确评价标准。
34.计划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应用于教育领域,始于20C50时候未世界经济的大发展。
35,教育计划:人们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对未来时期的教育资源配置、教育目标实现的措施及其相关活动所作的安排。
26.有效教育计划制定过程中的一些共同特点:一计划目的明确;二计划目标具体;三计划内容完整;四计划工作连贯。
27.教育预测、决策、发展战略、规划、计划之间的关系:一预测与决策、发展战略、规划、计划之间关系(A预测是基础,凡作教育决策,确定教育发展战略,制定规定和计划都需要预测提供关于未来教育发展的各种可能变化趋势的信息;B决策对预测的依赖性,预测为决策提供丰富的决策信息,预测通过提供各干备选方案使决策有一定的回旋余地,预测能帮助决策者预访未来的可能事变;二规划与计划(A规划和计划的制定须要先预测教育事业发展变化的趋势,指明教育事业可能出现的几种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估计教育事业发展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因而,预测常被认为是规划和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B计划涉及的时间较短,而规划时间长,计划较为规范详细,有对教育活动的具体描述,而规划内容概括,以纲领性的条文表述为主,规划和计划实质上是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决策的延伸和具体化);三发展战略与决策(从宏观,发展战略是决策的一部分,从层次,战略是位于一般决策之上的更高层次的研究领域。
28.国外在劳动力市场中人力供求的规划研究,最早的文字描述是在1918年;实践首先在前苏联出现,20C20.对第一个五年计划对专家的需要作进行了预测。
29一.法国:1951,创立了“学校,大学和体育运动整备委员会”,1973教育部成立了目标司,近年来同,法国实施的一项重要教育改革措施是下放教育规划的某些权利,让学校根据国家制定的总目标,针对社会环境及学校自身的特点,设计出适合学校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子目标。
二美国,1994年通过《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
12月《美国联邦教育部战略规划》;三巴西1993.2 “全民教育十年计划”;四墨西哥,1996.1总统基迪略“1995年至2000年的教育发展规划”。
30.教育规划侧重点转移方面:一从经济转向以社会和文化为目标;二从量的规划方面转为质的规划方面;三从校内教育转为校外教育,正规教育转为非正式教育。
31.在我国的发展:1956年,由当时的政务院领导,组织了有计划、教育和劳动人事等部门参加全国范围的人才需求预测,被大跃进冲掉;1959第二次人才需求预测,不了了之;1963.10.18周恩来;1963年11月,教育部召开了教育事业规划座谈会,研究编制中小学教育和职业教育七年(1964-1970)规划;1964,《中小学和职业教育七年规划要点(草案)》;1964《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七年规则(草案)》;1975邓小平,《1976-1985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1977.11〈十年规划纲要(草案)〉;1978.4.22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邓小平;1983,第一次使用计算机手段;1990.5.10〈关于教育事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1996.1国家教委开会〈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00的发展规划〉32.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教育预测与规划的研究工作还未引起多数领导的足够重视,传统的教育预测与规划方法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二全国各地的研究工作刚刚起步,发展很不平衡,还未建立起全面开展研究教育预测与规划的各级机构和经常性的工作队伍;三高、中、初级的教育预测与规划人才十分缺乏,远远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四基础工作薄弱。
第二章教育预测与规划的相关要素1.教育预测与规划中研究人口要素的意义:一人口的增减与教育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它关系到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以及地理分布等;二教育发展与人才需求的预测与规划,都是建立在人口统计的基础上的,只有对人口的状态、结构分布和动态有足够的认识,并对人口统计资料作全面的分析,才能保证教育预测与规划方案具有客观和正确的前提。
2.人口的发展动态:是指人口的增减和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迁移而引起的变动状态。
3.人口统计学:是研究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口状态及其变化趋势的一门学科。
4.人口的统计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统计。
静态包括:人口数和人口构成;动态:人口的出生、死亡和迁移等。
5.人口构成:人口自然、社会、经济、地域构成。
6.人口性别构成:是指一定时点和地理范围内男、女构成的状况。
7.人口年龄构成:是指某一地理范围内的人口在各年龄组的分布状况,一般用各年龄组的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来反映。
8.出生率:是反映一定时期某一范围内出生的人口数占人口总数的比例。
=(年内了出生的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或年中人口数)*1000℅09.人口自然增减率:是指年内自然增减人数与年平均人口数或年中人口数的比值.10.人口增减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由于某一地区人口的自然增减和迁移而导致的人口数的增减与人口基数的比值.=[(报告年人口数-基年人口数)/基年人口数]]11.人口预测:人口增减的探索性预测的任务是根据各特定年龄和性别的人口子群的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进行估计,来对未来人口的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等方面作出预测,其目的是为社会经济的规划提供人口增减因素影响方面的信息;人口增减的规范性预测的任务是根据对未来的人口变化的估计,通过参照关于人口统计趋势的新信息,提出若干使人口变化过程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方案;人口增减的警告性预测的任务是通过人口预测的结果,影响社会舆论和人口政策,从而试图改变人口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