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风格
简述后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

简述后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
后现代主义设计,源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以现代主义为根基,通
过对当代社会、文化和科学积极发展的反思和重新定义,以达到超越
传统设计模式,实现艺术自由创新的一种设计思想。
它集合当代哲学、艺术和科学的元素,利用现象学的观念来重新定义设计,使之具有更
多的前瞻性和创造性。
首先,后现代主义设计拥有独特的色彩风格。
继承了现代主义的简约
风格之外,后现代主义还把夸张的、艳丽的、生动的图形色彩加入其中,使得设计变得更具有表现力。
其次,后现代主义设计善于利用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最大
限度地发挥新元素的创意特性,表现出一种特有的“科技结合文化”
的涵义,以此来创造更具有时尚气息的设计风格。
例如利用数码技术
和新兴网络技术开发移动端以及客户端应用,把现代科技与文化融合
能够实现使用者最大限度的满足。
再者,后现代主义设计善于创造空间特色,空间分割、空间缝隙、空
间变形等,以这样的方法来创造表现力强、充满创意的后现代主义空
间风格。
同时,它也重视空间利用率,强调分割开的空间要灵活多变,让空间看起来更加简洁和整洁,同时又能兼容多种的使用需求,以满
足不同的审美要求。
最后,设计师在运用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时候,也需要注意避免过度装饰,因为后现代主义着重于把简约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立足于当下,强调“简单更美”,使设计更加简洁大方,以此来表达后现代主义的
精神内涵。
总而言之,后现代主义设计将现代精神、文化和科学有机地结合,使之去传统现代主义设计的桎梏与束缚,以自由创造性的设计理念追求艺术极致,是给人以时尚、科技美学、审美感受的理想设计方式。
后现代主义风格-室内设计

后现代主义风格-室内设计后现代主义风格-室内设计后现代主义风格-室内设计后现代主义风格-室内设计后现代主义风格室内设计定义“后现代主义”室内设计指的是“在现代主义、国后现代主义”室内设计指的是“在现代主义、际主义设计上大量利用历史装饰动机进行折衷主义式的装饰的一种设计风格” 它有明确的时间段,70年代装饰的一种设计风格”,它有明确的时间段,从70年代持续到90年代初,之后便开始衰退。
90年代初持续到90年代初,之后便开始衰退。
后现代主义风格-室内设计后现代主义风格-室内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概述后现代主义设计是对现代主义设计的挑战,是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一种装饰性的发展,反对设计中的国际主义、极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手法达到视觉上的审美愉悦,注重消费者心理的满足。
在设计上大量运用了各种的历史装饰符号,但又不是简单的复古,采取的是折衷的手法,把传统的文化脉络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开创了装饰艺术的新阶段。
从本质上讲,后现代主义设计并非对现代主义设计进行推翻与否定,而是在肯定其实用功能因素的基础上,在形式上赋予其人格化,情感化的装饰效果,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的权威、美国评论家、建筑家和作家查尔斯?詹克斯自己也说: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加上一些什么别的。
后现代主义设计中采用大量历史风格,比如哥特式、巴洛克式。
从古典到文艺复兴,无所不包,进行装饰符号的挪用,戏谑、调侃、夸张和象征的描述,以多种历史风格的整合拼接达到装饰化的效果,它是折衷主义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这种特征。
比如查尔斯?穆尔设计的美国新奥尔良的意大利广场。
菲力普约翰逊的ATT大厦等。
装饰在后现代主义设计中的复兴,在很大的程度上在于为了摆脱严肃的、冷漠的、单调的现代主义与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带来的压抑,最早在建筑上提出明确的后现代主张的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认为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是丑陋的、平庸的,对于“少即多” 的教条,他恢谐地将其改为“少即厌烦”。
举例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风格及表现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风格及表现一、极简主义极简主义是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一种重要风格,强调简约、纯净和简洁。
在极简主义设计中,颜色、形状、线条和材质都经过精心的选择和组合,以达到简洁、清晰和有力的视觉效果。
极简主义设计常常用于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领域。
二、装饰主义装饰主义是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另一种重要风格,强调装饰和细节。
在装饰主义设计中,设计师们运用各种材料和技术来创造富有装饰性的设计,如金属、玻璃、陶瓷等。
装饰主义设计常常用于室内设计、家具设计等领域。
三、折衷主义折衷主义是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另一种风格,强调融合和混合。
在折衷主义设计中,设计师们运用不同的设计元素和风格来创造独特的设计。
折衷主义设计常常用于建筑、室内设计等领域。
四、高技派高技派是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一种风格,强调技术和未来感。
在高技派设计中,设计师们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来创造具有未来感的设计。
高技派设计常常用于建筑、工业设计等领域。
五、波普艺术波普艺术是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另一种风格,强调大众化和流行文化。
在波普艺术设计中,设计师们运用大众化的图像和色彩来创造具有独特魅力的设计。
波普艺术设计常常用于服装设计、平面设计等领域。
六、环保主义环保主义是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另一种重要风格,强调环保和可持续性。
在环保主义设计中,设计师们运用环保材料和技术来创造具有可持续性的设计。
环保主义设计常常用于建筑、工业设计等领域。
七、乡土风格乡土风格是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另一种风格,强调地域文化和传统元素。
在乡土风格设计中,设计师们运用地域性的材料和技术来创造具有独特魅力的设计。
乡土风格设计常常用于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
八、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是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另一种风格,强调抽象和自由表达。
在抽象表现主义设计中,设计师们运用抽象的形状和线条来创造具有独特魅力的设计。
抽象表现主义设计常常用于绘画、雕塑等领域。
九、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另一种重要风格,强调创新和未来性。
后现代主义

后 现 代 主 义 风 格
设 计 史
之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 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 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目前,在建筑学、 文学批评、心理分析学、法律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 等诸多领域,均就当下的后现代境况,提出了自成体系的论 述。他们各自都反对以特定方式来继承固有或者既定的理念。 由于它是由多重艺术主义融合而成的派别,因此要为后现代 主义进行精辟且公式化的解说是无法完成的。若以单纯的历 史发展角度来说,最早出现后现代主义的是哲学和建筑学。 当中领先其他范畴的,尤其是六十年以来的建筑师,由于反 对全球性风格(InternationalStyle)缺乏人文关注,引起不同 对全球性风格(InternationalStyle)缺乏人文关注,引起不同 建筑师的大胆创作,发展出既独特又多元化的后现代式建筑 建筑师的大胆创作,发展出既独特又多元化的后现代式建筑 方案。而哲学界则先后出现不同学者就相类似的人文境况进 行解说,其中能够为后现代主义大略性表述的哲学文本,可 算是法国的解构主义了。 设定相对主义。不是不讲道德,而 设定相对主义。不是不讲道德,而 是反统一道德;不是否认真理,而是设定有许多真理的可能 性,从个人的角度、情境的、文化的、政治的、甚至是性的 角度。后现代主义反对连贯的、权威的、确定的解释(包括 对圣经,和其它信仰宣告)。个人的经验、背景、意愿和喜 好在知识、生活、文化和性上占优先地位。
1976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建成的奥柏林学院爱伦美 1976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建成的奥柏林学院爱伦美 术馆扩建部分与旧馆相连,墙面的颜色、图案与原 有建筑有所呼应。在一处转角上,孤立地安置着一 根木制的 、变了形的爱奥尼式柱子,短粗矮胖, 滑稽可笑,得到一个绰号叫“米老鼠爱奥尼” 滑稽可笑,得到一个绰号叫“米老鼠爱奥尼”。这 一处理体现着文丘里提倡的手法:它是一个片段、 一种装饰、一个象征,也是“ 一种装饰、一个象征,也是“通过非传统的方式组 合传统部件” 合传统部件”的例子。 1982年落成的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是美国第 1982年落成的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是美国第 一座后现代主义的大型官方建筑。楼高15层,呈方 一座后现代主义的大型官方建筑。楼高15层,呈方 块体形。外部有大面积的抹灰墙面,开着许多小方 窗。每个立面都有一些古怪的装饰物,排列整齐的 小方窗之间又夹着异形的大玻璃墙面。屋顶上还有 一些比例很不协调的小房子,有人赞美它是“ 一些比例很不协调的小房子,有人赞美它是“以古 典建筑的隐喻去替代那种没头没脑的玻璃盒子” 典建筑的隐喻去替代那种没头没脑的玻璃盒子”。
设计美学 后现代主义风格名词解释

设计美学:后现代主义风格名词解释一、设计美学设计美学是指在设计中追求美的理念和原则。
这种理念强调以美的标准创造、评价和鉴赏设计作品。
设计美学涵盖了艺术美学、功能美学和文化美学等多个方面,是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和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
1. 融合功能和美感设计美学强调设计作品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更应该具有美感。
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将功能和美感融合在一起,使设计作品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实用性。
2. 体现个性和文化设计美学还强调个性和文化的体现。
设计作品应该反映设计师和使用者的个性特征,同时还要考虑到文化背景和当地传统,以此增加作品的独特性和文化内涵。
3. 追求创新和实验设计美学鼓励设计师不断追求创新和实验。
通过新颖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不断挑战传统的审美观念,开拓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设计空间。
二、后现代主义风格名词解释后现代主义风格是在20世纪60年代逐渐兴起的一个艺术和设计流派。
该风格强调对传统的批判和超越,提倡多元文化、多样性和反规范化,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反叛和挑战。
1. 多元文化和超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风格强调多元文化的融合和超现实主义的表现。
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和设计手段,表达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和融合,展现出丰富多样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2. 反规范化和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风格反对传统的规范和结构,提倡解构主义的设计手法。
在视觉上打破常规的形式和结构,寻求新的设计语言和表达方式,以此挑战传统的审美标准。
3. 多样性和超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风格强调多样性和艺术的超现实主义表现。
通过丰富多彩的视觉符号和情感表达,创造出复杂、深刻的艺术和设计作品,引发观者多层次的思考和体验。
个人观点和理解设计美学与后现代主义风格是密不可分的。
在设计美学中,强调了美的标准和原则,注重功能、个性和创新的融合。
而后现代主义风格则提倡对传统的反叛和挑战,强调多元文化、反规范化和超现实主义的表现。
在当今社会,设计美学与后现代主义风格的结合,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创作空间和表达方式。
理解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风格

理解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风格在现代社会中,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风格,深受许多作家的喜爱与追捧。
它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思想密度,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扣人心弦的文学画卷。
本文将从叙述方式、主题内容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探讨如何理解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风格。
一、破碎的叙事方式后现代主义作品常常采用破碎的叙事方式,突破了传统叙事的线性结构,使得作品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
这种破碎的叙事方式往往以不同时间、空间和视角的交替展现,使得读者需要通过拼凑思维来理解故事的全貌。
例如,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的小说《重返故乡》中,通过不同角色的视角和时间交叠的方式,表达了战争带来的心灵创伤和人性的扭曲。
二、多元的主题内容后现代主义作品也以其多元的主题内容而著称。
与传统文学作品强调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不同,后现代主义作品常常关注社会和人类存在的多样性以及现实与幻想的边界。
例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1Q84》中,通过复杂的情节和奇幻的元素,探讨了现实与虚幻之间的模糊界限,引发读者对真实与虚拟的思考。
三、语言风格的颠覆与创新后现代主义作品在语言风格上具有颠覆与创新的特点。
作家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语言规范,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写作形式。
例如,法国女作家克里斯汀·安格斯蒂的小说《亚舒兰皮合同》,以各种夸张、离奇的修辞手法和叙述结构,塑造了一个怪诞而迷人的世界。
同时,作家还常常运用大量的隐喻和象征,使得作品充满了哲学性和独特的艺术美感。
四、后现代主义与社会背景的关联后现代主义作品的兴起与当代社会背景紧密相关。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信息过载和价值观碎片化的困扰,后现代主义作品通过其碎片化的叙事方式和多元的主题内容,折射出了这种社会背景下的人类困境。
作者通过对这些困境的揭示和反思,使得读者对当代社会和人性的现状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总之,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风格,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后现代主义风格试题

后现代主义风格试题1. 简述后现代主义风格的起源和发展背景。
后现代主义风格起源于20世纪后期的西方社会,是对现代主义风格的一种反叛和对抗。
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快速变革和多元化的现象,以及对现代主义思想的怀疑和批判。
2. 描述后现代主义风格的特点和特征。
后现代主义风格的特点包括:- 拒绝统一和固定的真理和价值观,强调相对主义和多元性。
- 喜欢混合和重新解构传统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创造出新的复杂和多样的艺术作品。
- 倾向于突出现实和虚构之间的边界和混淆,挑战传统的二元对立。
- 使用多媒体和新技术创作,突破传统的艺术媒介限制。
3. 举例说明后现代主义风格在不同艺术领域的表现。
- 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以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和打破常规语言规则的方式创作,如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 绘画:后现代主义绘画作品常常呈现出错综复杂、破碎和混乱的形象,如毕加索的立体派作品。
- 影视:后现代主义电影作品强调对传统叙事结构的颠覆和对观众的挑战,如昆汀·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
- 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作品追求多样性和视觉冲击力,如法兰克·盖里的古根海姆博物馆。
4. 讨论后现代主义风格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出现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挑战了传统的权威和价值观,鼓励人们思考和置疑现实世界。
- 它强调多元性和相对主义,推动了社会的多元发展和文化交流。
- 它突破了传统艺术形式和媒介的限制,鼓励创新和实验。
- 它引入了新技术和媒体的应用,改变了艺术创作和传播的方式。
总体而言,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出现带来了对传统和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挑战,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设计美学 后现代主义风格名词解释

设计美学后现代主义风格名词解释设计美学是一个广阔而多元的概念,它包含了对美的感知和创造的理论和实践。
随着时间和文化的演变,设计美学也不断演变,其中之一就是后现代主义风格。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设计美学和后现代主义风格进行深度解释,探讨其内涵和影响,并分享个人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观点。
【1. 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设计美学是对设计领域中所涉及的美学原则和理念的研究和探索。
它关注视觉、感觉和认知,以创造具有美感和功能性的产品、空间和体验。
在设计美学中,我们关注形式、结构、比例、颜色、材料和布局等因素的艺术与审美效果。
设计美学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即将最终用户的需求、偏好和体验纳入考虑。
通过深入理解人类的感知和认知机制,设计美学可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同时在形式上也能提供视觉上的美感。
【2. 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名词解释】后现代主义风格是20世纪后半叶出现的一种社会和文化思潮,对现代主义的理念和实践进行了反思和颠覆。
后现代主义风格强调对大众文化、历史、权力和多元性的重拾和关注,突破了现代主义对传统规范和结构的限制。
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碎片化和混乱性的追求。
它通过多样的材料、形式和表达方式来突破传统的线性和规范化思维方式,表达出混沌、多元和复杂的社会和文化现实。
【3. 设计美学与后现代主义风格的联系】设计美学和后现代主义风格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
设计美学强调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和用户体验,而后现代主义风格注重对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关注和反思。
两者都不拘泥于传统的规范和结构,而是追求多元性、非线性和自由性。
在设计实践中,后现代主义风格的理念可以激发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并使他们能够打破传统的设计模式和固定的审美标准。
通过将后现代主义的混乱性和多元性应用于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个性化的作品,为用户提供不同于传统的体验和感受。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设计美学和后现代主义风格提供了一种挑战传统的机会,通过突破规范和结构的限制,创造出独特而个性化的设计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现代设计史——后现代主义风格姓名:班级:1 学号:号指导老师:目录:一、后现代主义风格1.1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产生 (01)1.2后现代主义风格设计特征 (01)1.3现代主义风格与后现代主义风格比较 (01)1.4后现代主义与工业设计 (03)1.4.1工业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 (03)1.4.2工业主义后现代表现的风格 (03)1.5工业主义后现代代表人物及作品 (03)1.6我对后现代主义风格的认识及展望 (03)二、代表人物2.1埃托.索特萨斯 (04)2.1.1人物简介 (04)2.1.2代表作品 (04)2.1.3作品赏析 (04)2.2亚历山大.曼蒂尼 (05)2.2.1人物简介 (05)2.2.2作品赏析 (05)三、对比埃托.索特萨斯与亚历山大.曼蒂尼3.1相同点 (06)3.1.1设计目标 (06)3.1.2设计风格 (06)3.1.3设计理念 (06)3.1.4产品特征 (06)3.2不同点 (06)3.2.1设计范畴 (06)3.2.2设计用色 (06)总结 (06)一、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产生后现代主义是西方20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一个设计运动流派,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形成于美国,很快波及到欧洲及日本,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理论基础。
根据各种描述、争论的文章来看,后现代主义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它们都是西方工业文明发展到后工业时代的必然产物,都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反思中产生出来的,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或修正。
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不断发展,逐渐由建筑领域扩散到其他的设计领域尤其是工业设计领域。
一 后现代主义风格1.1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产生后现代主义是西方20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一个设计运动流派,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形成于美国,很快波及到欧洲及日本,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理论基础。
根据各种描述、争论的文章来看,后现代主义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它们都是西方工业文明发展到后工业时代的必然产物,都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反思中产生出来的,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或修正。
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不断发展,逐渐由建筑领域扩散到其他的设计领域尤其是工业设计领域。
1.2后现代主义风格设计特征一,反对设计形式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
二,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
“功能”已不再被视为产品设计的第一要素,主张以“游戏的心态”来处理作品。
三,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注重产品的人文含义,主张新旧糅合,主张兼容并蓄。
四,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设计的后果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总结来说,即是寻求文化品位,对人性的尊重以及对自然尊崇。
后现代主义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上述特征,既是一种对历史产物反思的结果,同时又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
诚然,历史是无法分割的。
后现代主义设计虽然是对现代主义设计的一种反叛,但这种反叛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扬弃”。
1.3现代主义风格与后现代主义风格比较现代主义风格与后现代主义风格两者之间其实存在着某种联系,具体可以用下表来表达:“蓬皮杜”艺术中心“超级灯”马丁。
伯顿贝聿铭“香山饭1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哲学的理性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个人主义历史的从19世纪到二战结束。
以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工业文明为基础。
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
以科技和信息革命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文明为基础。
思想的对技术的崇拜,强调功能的合理性或逻辑性。
对高技术、高情感的推崇,强调人在技术中的主导地位,和人对技术的整体系统化把握。
方法的遵循物性的绝对使用。
标准化、一体化、专业化和高效率、高技术。
遵循人性经验的主导作用,时空的统一与延续,历史的互相渗透。
个性化、散漫化、自由化。
设计语言功能决定形式。
少就是多。
无用的装饰就是犯罪。
纯而又纯的形态。
非此即彼的肯定性与明确性。
对产品的实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简明性原则的强调。
产品的符号学语义。
对隐喻的共同理解。
形式的多元化、模糊化、不规则化。
非此非彼,亦此亦彼,彼中有此。
骡子式的杂交种。
对产品文脉的强调。
艺术风格构成主义、风格主义、纯粹主义、象征主义、形而上学绘画和康定斯基的抽象主义。
非艺术与反艺术达达艺术、波普艺术、拼合艺术、行为艺术、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偶发艺术、非艺术与反艺术。
“现代主义风格”的椅子“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椅子4、后现代主义与工业设计 4-1:工业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 向。
工业设计领域也不例外。
“微建筑风格”就是一批后现代主义的建筑师在室内设计和家具用品的设计4-2:工业主义后现代表现的风格 345、工业主义后现代代表人物及作品“格雷夫斯”自鸣式水壶“罗西”银质咖啡具“彼特。
歇尔”巴西桌子“马内奥。
波特”1.4后现代主义与工业设计 1.4.1:工业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成为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风格后,几乎所有的设计领域都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后现代主义的流向。
工业设计领域也不例外。
“微建筑风格”就是一批后现代主义的建筑师在室内设计和家具用品的设计上出现的一种后现代主义风格。
1.4.2:工业主义后现代表现的风格1、否定现代主义,各种风格层出不穷,如极少主义、解构主义、绿色设计、循环设计、曼菲斯风格等。
2、对设计观念和理念有更深层次的探讨。
对设计提出了新的评价标准,健康、安全、舒适、环保、可持续发展。
1.5工业主义后现代代表人物及作品格雷夫斯、泰格曼、詹克斯等人设计的茶具、咖啡具等。
其他还有很多产品如:椅子、钟、小壶等等,都是这一时代后现代主义设计家们在工业设计领域对后现代主义的诠释。
在英国的波普艺术的刺激下,很快就出现了反主流的激进主义设计风格与后现代主义的风格不谋而合,涌现出了一大批激进的设计家如:保罗·罗尔兹设计了PVC 塑料透明充气沙发,皮尔罗·加提的可根据人体随意成型的“袋子”沙发,到70年代末期,意大利出现了“阿契米亚”工作室和大设计师埃托.索特萨斯在80年代初创办的“孟菲斯”设计组,使得后现代主义设计达到一个高峰,埃托·索特萨斯率领他的成员们设计了很多功能含糊、色彩鲜艳、含义不明的物品,展现出了与现代设计完全不同的新的思维方式。
他们的设计观念极大的冲击了现代主义的设计体系,将现代设计运动导向了一个新的境界。
后现代主义建筑,楼梯通向一个不可及的空间。
1.6我对后现代主义风格的认识及展望 首先,绿色的设计思想与后现代主义的结合会成为一种趋势,随着全世界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绿色设计已经成为了一种很重要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要求。
其次,高科技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结合必然会更深化的指导设计。
但是不得不承认,目前的很多结合只是非常简单的结合,科技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日新月异,我相信,在以后的设计领域,高科技与后现代思想能不能最好的融合是我们工业设计师要解决的最重要的课题。
二 代表人物2.1埃托.索特萨斯2.1.1:人物简介意大利著名建筑设计师,1917年生于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Innsbruck),1939年取得了 Turin Polytechnic 的建筑大学学位。
1947年他在意大利米兰成立工作室,从事建筑及设计工作,因为受到战后萧条经济影响,于是,他只好转投制造商,开始设计工业产品。
当时,包豪斯风格的现代主义设计在设计界占主导地位。
索特萨斯想:难道人们不能在使用的过程中享受一些快乐吗?他开始大胆地尝试将艳丽的色彩和脑袋里面的古怪的想法注入到自己的设计中去。
1981年他与几位同事、朋友及国际名人组成孟菲斯集团(Memphis ),这集团迅速成为新设计(New Design)的标志。
2.1.2:代表作品59年设计出首部意大利电脑,稍后相继面世设计的打字机 —————— 68年设计水平分割的柜子81年的Tahiti 台灯,像一只有着长长黄色脖子和四方红色喙的热带鸟类。
“孟菲斯集团”米兰首场作品发布会,索特萨斯带来一个奇怪的书架 92年的染色木质书架设计像三道鲜红的霹雳射入了红色的平台。
米兰空港 便携式打字机 设计界企业家David M. Kelley 在西里高利村庄的房子2.1.3:作品赏析埃托.索特萨斯 作品赏析UFO 桌灯亚历山大.曼蒂尼公园休闲椅 大理石水果盘花瓶可装配组合的餐具橱2.2、亚历山大.曼蒂尼2.2.1:人物简介1931年出生于意大利米兰,曾任意大利设计建筑杂志主编。
曾从事于家居设计、室内设计。
建筑设计等设计领域。
与ALESSI PHILLIP SWAROVSKI SWATCH 等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并且包括作为亚洲在内的很多制造企业的设计顾问,品牌艺术战略顾问,在世界享有盛名。
1989年成立亚历山大曼蒂尼公司。
2.2.2:作品赏析边缘灯具系列之一红色表带手表 SPANIEL 椅子 ANNAG ALESSANDRO M.系列三 对比埃托.索特萨斯 与 亚历山大.曼蒂尼3.1相同点埃托.索特萨斯是孟菲斯集团的创始人,亚历山大.曼蒂尼 是孟菲斯集团的成员,所以在设计上有着许多共同点。
3.1.1设计目标:发展一组全新的家具、灯具、玻璃器及陶制品,并由米兰的小型手工企业制造。
3.1.2设计风格:的设计风格独特,常常出人意料,具有戏剧性效果;造型丰富,独县匠心,大胆运用色彩和图案装饰。
3.1.3设计理念:他们不同意时间方法和质疑的想法,产品必须遵循传统的形状和颜色,纹理和图案。
3.1.4产品特征: (1) 常用新型材料、响亮的色彩和富有新意的图案(包括截取现代派绘画的局部)来改造一些传世的经典家具,显示了设计的双重译码,既是大众的,又是历史的;既是传世之作,又是随心所欲。
(2) 在构图上往往打破横平竖直的线条,采用波型曲线,曲面与直线、平面的组合来取得室内意外效果。
(3) 超越构件、界面的图案、色彩涂饰。
3.2不同点3.2.1设计范畴:埃托.索特萨斯原从事建筑及设计工作后开始设计工业产品。
亚历山大.曼蒂尼从事于家居设计、室内设计。
建筑设计等多个设计领域。
3.2.2设计用色:索特萨斯设计偏爱红色,他说“红色是共产主义的旗帜的颜色,是催促外科医生行动的更快的颜色,也是激情的颜色。
”亚历山大.曼蒂尼则的设计中多采用鲜亮的色彩。
总结:他们的设计引起社会瞩目并产生巨大影响,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十分侧重在艺术上的创意设计,但忽略了室内及家具的使用功能考虑。
而且,他们设计出的产品大多需要手工制作, 因此,不可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与流行。
然而,他们所代表的孟菲斯派对世界范围设计界的影响波及面是广泛约,对现代工业产品设计、视觉传递设计等方面均有着启发与引导的作用。
Design by.曼蒂尼Design by.曼蒂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