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苏教版小学科学2023年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第3课发霉与防霉教学课件
![苏教版小学科学2023年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第3课发霉与防霉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4d640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d.png)
弗莱明与青霉素
1935年,英国牛津大学生学有钱恩和物理学家弗罗里对弗莱 明的发现大感兴趣。钱恩通过对青霉菌的培养和青霉素的分离、 提纯与强化,使其抗菌力提高了几千倍。而弗罗里负责进行动物 试验,证明了青霉素在动物体内杀菌的有效性。
青霉素的出现,曾轰动全世界,它的发现和大量生产,拯救 了千百万肺炎、脑膜炎、脓肿、败血症患者的生命,及时抢救了 许多的伤病员。为了表彰这一造福人类的贡献,弗莱明、钱恩、 弗里于1945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青霉素的发现与研究成功,是医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从青霉 素临床应用至今,科学家选择题
1 、 不 同 物 体 上 的 霉 具 有 共 同 的 特 点 是 (C ) 。
A.颜色相同 B.形状相同 C.呈丝状 D.呈条状
2 、 最 适 合 霉 菌 生 长 的 环 境 条 件 是 (A ) 。
物体发霉的条件 结论:物体发霉与水、湿度、有无空气和空气流动性有关。
物体发霉的条件
防霉的方法 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
真空包装
放干燥剂
防霉的方法 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
低温保存
太阳暴晒
霉的功
霉的功与过
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酱
腐乳
农药
霉的过
霉的功与过
霉菌也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 康,引起动植物病变。
棉絮状 绒毛状 蛛网状
观察霉 显微镜下的霉菌
观察霉
你认为它们是有生命的吗? 怎么证明?
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 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味道 鲜美的蘑菇,都属于真菌。真菌是既不 属于植物又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霉 一般呈细丝状,有分枝,没有叶绿素。
小学科学六年级作业本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作业本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2cbf661ed9ad51f01df21e.png)
修订版小学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六下)微小世界单元一、放大镜1、判断题。
(1)√(2)√(3)√(4)×(5)×(6)√2、选择题。
(1)C(2)C、D3、小制作。
(略)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判断题。
(1)√(2)√(3)×(4)√(5)×(6)√2、观察小报告。
(略)三、放大镜下的晶体1、填空题。
(1)晶体(2)矿物晶体(3)规则、减少水分、降低温度2、判断题。
(1)√(2)√(3)×(4)√(5)×3、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1)A(2)B(3)C四、怎样放得更大1、填写观察记录。
(略)2、判断题。
(1)√(2)√(3)√(4)×(5)√3、选择题。
(1)A(2)B、C(3)B五、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1、填图题。
BEDAC2、判断题。
(1)×(2)√(3)×(4)×(5)√(6)√3、连线题。
镊子盛放多余的洋葱片培养皿夹取实验材料滴管吸取少量液体载玻片染色碘酒放置切片标本烧杯吸取多余水分裁纸刀盛放液体吸水纸切割洋葱六、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1、填表。
略(根据学生的实际观察情况填写) 2、填空题。
(1)细胞 (2)细胞七、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1、判断题。
(1)×(2)√(3)√(4)√(5)√ 2、连线题。
3、阅读题。
(1)我还知道的微生物有:(喇叭虫)、(眼虫)、(团藻)等。
(2)这些微生物都是生物,是因为它们与其他生物一样:√□能吃东西√□都有细胞组成 √□都会对外界的刺激产生反应□都会制造食物 √□都会繁殖√□都会排泄八、微小世界和我们 1、填图题。
变形虫鼓 藻草履虫2、小制作。
(略)单元练习1、填空题。
(1)厚、薄(2)细毛、足、复(3)晶体、多种多样(4)触角2、判断题。
(1)×(2)√(3)×(4)√(5)√(6)√(7)√(8)×3、选择题。
六年级科学下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设计优质课件
![六年级科学下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设计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b9f6f2700abb68a982fbcf.png)
2015-1-21 8
喇叭虫 眼虫
团藻
介于动植物之间的生物,在动物界中属于原生动 物门,在植物界中,藻类植物的细胞体内有叶绿 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01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1 9
2015-1-21 4
草履虫
草履虫是生活在不流动、含很多有机物的淡水里。 是一种个体比较大的原生动物,用肉眼可以看见是一 个小白点。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草履虫的身体前端较钝,后 端较尖,中后部较宽,形状像一只倒转的草鞋。
2015-1-21
5
草履虫
草履虫能适应环境。但环境寒冷的时候,它的细胞表面就 会形成间隔如壳的膜,不食不动,进入休眠的状态。当环 境好转的时候,壳会破裂重新活动。
草履虫通常是通过分裂生殖的。
2015-1-21 6
变形虫
变形虫是能变形的,它细胞表面的任何地方都能突起,这些突 起我们叫做伪足。伪足的方向也代表了它运动的方向。
变形虫是怎样吃东西的呢?
变形虫的食物:单细胞藻类、细菌、小原生动物、真菌、有机物碎片等
2015-1-21
7
鼓藻
硅藻
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
微生物
1
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 的总称。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菌、真菌及一些小型的原 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2015-1-21
2
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吗?
2015-1-21
3
怎样观察微生物??
提示词:显微镜 观察洋葱细胞实验
第一,采集或者培养微生物。 采集鱼缸,池塘或溪沟里的水样,或者用干草+鱼缸暗 中的水培养。 第二,滴少许样本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注意: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 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水, 盖上盖玻片。也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 分,控制微生物运动。 第三,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
3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物世界7
![3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物世界7](https://img.taocdn.com/s3/m/a475034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7.png)
准备
教师
准备
介绍微生物的图片或课件
学生准备
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观察水中的微生物;二、制作装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水中的微生物1、故事导入: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而列文·虎克用他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曾经不为人知的奇妙的微生物世界,他在他的观察记录里这样描绘:“大量难以相信的各种不同的、极小的‘狄尔肯’……它们活动相当优美,它们来回地转动,也向前和向一旁转动……” “一个粗糙沙粒中有100万个这种小东西;而在一滴水中,‘狄尔肯’不仅能够生长良好,而且能活跃地繁殖——能够寄生大约270多万个‘狄尔肯”。 “狄尔肯”(拉丁文中“细小活泼的物体”的意思)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微生物。1675年,雨水成了列文虎克的观察对象,他描述到:“我用4天的时间,观察了雨水中的小生物,我很感兴趣的是,这些小生物远比直接用肉眼所看到的东西要小到万分之一……这些小生物在运动的时候,头部会伸出两只小角,并不断地活动……如果把这些小生物放在蛆的旁边,它就好像是一匹高头大马旁边的一只小小的蜜蜂……”。雨水中的小生物其实就是原生动物。1683年,牙垢成了列文虎克关注的对象,他发现人口腔中竟然躲藏着许多“小动物”,它们像蛇一样用优美的弯曲姿势运动。他惊叹地记录道:“在人的口腔的牙垢中生活的动物,比整个荷兰王国的居民还要多。”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细菌时发出的感叹。今天我们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和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2、制作装片1) 准备好一块载玻片2) 在玻片中央放少量脱脂棉纤维3) 在池塘水或培养液中取一滴水滴在棉纤维上4) 轻轻盖上盖玻片5) 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3、搜索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1) 将装片放到载物台上将要观察的中心部分对准通光孔中央2) 调整好镜筒的高度,使视野里出现较清楚的物体影像3) 移动装片,搜索装片上的生物4) 找到生物后继续调整镜头高度使镜头下的生物图像更清晰5) 初步辨别是否是生物(动物会动,生物一般都有较规则、完整的个体)a) 画下观察到的微生物两个学生一组,将观察到的微生物画在科学记录本或18页上。b) 辨别认识微生物4、微生物和我们请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c) 除了水中有微生物,哪些地方也有微生物?d) 它们是如何生存的?e) 微生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二)(三)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二)(三)](https://img.taocdn.com/s3/m/df32c40fbed5b9f3f90f1c32.png)
思考问题:气孔对植物来讲一定是
叶绿体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里含有的绿色扁球状
质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场所。 在普通显微镜下,高等植物的叶绿体是扁椭 圆形或球形的小颗粒,每个叶肉细胞中约有 20——200个叶绿体。
根据实验推测,每平方
毫米的蓖麻叶中叶绿体 的数目多达几十万个
血液细胞
自从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 微生物,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界生活 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水 中 有 什 么 呢 ?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制作标本 取一些池塘或鱼缸里的水,可以采集到微生物。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制作标本 用滴管吸取一滴池塘或鱼缸里的水,放在载玻片上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制作标本 盖上盖玻片
我们通过实验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是 怎样的呢
这两张都是洋葱表皮细胞图,有什么区别?
放大镜和显微镜分别观察同一洋葱玻片
1、发现用显微镜比用放大镜观察更能看清洋葱表皮的微小 结构。 2、从观察的实际范围(视野)来看,用显微镜比用放大镜 看到的小,肉眼看到的最大。 3、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发现洋葱表皮上有一个 个长方形的小格子,同时还发现上面有一个小黑点和大液泡, 这就是细胞核和液泡的结构。
圆微星鼓藻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新月桥弯藻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水棉属绿藻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红藻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船形硅藻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硅藻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长柄曲壳藻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扇形藻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放射虫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吸管虫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教科版科学六下1.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1.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c7edb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63.png)
教科版科学六下1.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对显微镜有了初步的认识。
本节课的内容,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的细胞结构,以及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对显微镜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对于观察到的生物样本,有一定的好奇心,愿意探索显微镜下的奥秘。
但是,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观察到的细胞结构不清晰,操作显微镜不熟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显微镜观察生物样本的基本技巧。
2.让学生观察并认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细胞结构。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4.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显微镜观察生物样本的基本技巧,观察并认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细胞结构。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不同生物样本的细胞结构,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物样本,帮助他们解决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进行问答,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3.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显微镜,观察生物样本,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显微镜、生物样本(如植物叶片、动物、微生物等)、显微镜操作演示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显微镜操作技能。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植物叶片、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生物样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操作显微镜,观察生物样本。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24d2847b8f67c1cfbd6b850.png)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及反思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了解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3)了解到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环境。
(4)知道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文字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2)通过观察,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征。
(3)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发展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兴趣。
(2)培养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显微镜观察水里的微生物。
[教学难点]记录并识别水中的微生物。
[教学方法]观察探究法[课前准备]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硅藻等;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鱼缸、池塘里的水在经过了一段时间后总是出现绿毛。
你知道水里为什么会长绿毛吗?据说鱼缸里的水变绿了,是因为微生物繁殖的结果。
这是真的吗?今天我们就用显微镜来继续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看看那些绿毛是不是属于微生物,并做好记录。
二、探究新知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一)采集、培养微生物鱼缸、池塘、溪沟的水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是采集微生物的主要场所。
利用干草培养微生物:取一些池塘或鱼缸中的水、倒入装有干草的烧杯中,几天后,可以发现水面上出现了霉点。
这些霉点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结集而成的,瓶中许多单细胞生物以及其他微生物正式以此为养料进行大量繁殖。
(二)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实验名称制作微生物的玻片标本实验器材滴管、池塘或鱼缸里的水、载玻片、盖玻片实验内容用吸管吸取一滴池塘或鱼缸里的水,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反思(二套)
![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反思(二套)](https://img.taocdn.com/s3/m/3de57d7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4c.png)
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反思(一)利用“生命世界”教材内容优势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观察是智慧的源泉,是知识理解和技艺掌握之母。
”由此可见,观察能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记忆、想象、思维等能力的发展。
在小学科学中“生命世界”教材内容的教学,对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科学教师怎样利用好这些优势,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我认为前提是教师充分把握好“生命世界”教材的内容特点,关键是学生有效参与实际的观察活动,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逐步达到熟练运用。
在“生命世界”内容的教学中,以我在本次活动中执教的《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一课为例,谈谈一些观察方法在学生探究中的训练运用。
1.观察要有目的。
观察是一种具有很强目的性的活动。
它要求学生能从纷乱的事物中,迅速、正确地分辨出所要观察的对象。
观察活动的这种特点告诉了我们:观察目的明确,被观察的对象就完整、清晰;观察目的不明确,被观察的对象就模糊不清,一无所得。
在教学中,往往看到这种情况,即学生都喜欢观察生物,但观察时往往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比如在《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一课中,最重要的观察活动是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那么水中到底观察到哪些微生物呢?首先要画出观察到的微生物,然后对照资料识别。
其目的是发现水中生活着许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因此观察并记录他们的的形态和行为特征是本次观察的重点。
在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活动时间,并在活动中提醒、指导学生找到水中的微生物后,要及时画下它们的外形特点,以供识别。
2.观察要有顺序。
观察一定要有观察的顺序,这个顺序要根据所观察的对象来决定。
一般是:先整体,后局部;先外形,后内部;先前面,再后面;先上面,后下面。
在《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一课中,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时,必须强调显微镜的物镜使用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必要时再换高倍镜观察。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ee54f3ede80d4d8d15a4ff7.png)
(封面)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及反思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三)》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了解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3)了解到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环境。
(4)知道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文字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2)通过观察,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征。
(3)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发展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兴趣。
(2)培养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显微镜观察水里的微生物。
【教学难点】记录并识别水中的微生物。
【教学方法】观察探究法【课前准备】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硅藻等;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鱼缸、池塘里的水在经过了一段时间后总是出现绿毛。
你知道水里为什么会长“绿毛”吗?据说鱼缸里的水变绿了,是因为微生物繁殖的结果。
这是真的吗?今天我们就用显微镜来继续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看看那些“绿毛”是不是属于微生物,并做好记录。
二、探究新知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一)采集、培养微生物鱼缸、池塘、溪沟的水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是采集微生物的主要场所。
利用干草培养微生物:取一些池塘或鱼缸中的水、倒入装有干草的烧杯中,几天后,可以发现水面上出现了霉点。
这些霉点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结集而成的,瓶中许多单细胞生物以及其他微生物正式以此为养料进行大量繁。
新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及试题答案
![新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及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90c8a81eb91a37f0115c92.png)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及试题答案(1)我们可以把放大镜移至眼前,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3)像放大镜一样,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4)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5)近视眼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6)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2、选择题(1)()发明了能增近视力的眼镜。
A、格罗斯塔斯特B、牛顿C、培根3、小制作。
自制放大镜的几种方法。
(1)在透明玻璃杯中装满水。
(2)把冰片做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形状。
(3)在保鲜袋中装满水,扎紧袋口。
1-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判断题(1)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秘密。
1/ 6(2)在放大镜下观察,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3)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4)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复眼。
(5)苍蝇在竖直光滑的玻璃片上不会滑落,这跟它的翅膀有关。
(6)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它们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1-3 放大镜下的晶体1、填空题(1)实验、白糖、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集合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2)许多岩石是由()集合而成的。
(3)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
2、判断题(1)自然界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2)一般来说,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大致一样。
(3)只有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我们才能看到晶体的样子。
(4)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由长石、云母、石英三种。
(5)玻璃是由晶体集合而成的。
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美丽的雪花雪花是由空气中的尘埃引起水分子层层凝结而成的。
尽管每一朵雪花都呈六边形,但是细心观察,我们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
有的雪花晶体矮矮胖胖,有的雪花晶体纤细修长,有的雪花晶体扁平如板,也有的雪花晶体带着精致的枝杈。
雪花的结构取决于雪花晶体穿越高空大气层时经历的温度、水汽及气流的变化情况。
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3 -回复
![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3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ae0746b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18.png)
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3
-回复
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3
实验目的:通过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了解微观世界中的生命形态和特征,培养观察和探究能力。
实验器材:显微镜、身边的生命样本(如植物叶片、动物细胞等)
实验步骤:
1.准备显微镜和身边的生命样本,确保样本清洁无污染。
2.将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调整显微镜的位置,使光源能够照
在载玻片上。
3.将身边的生命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用镊子轻轻夹住样本的一端,放
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4.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使样本清晰可见。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不同倍率
的目镜或物镜来观察样本的细节。
5.仔细观察样本,记录观察到的生命形态和特征。
可以使用绘图或拍照
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6.在观察结束后,清洁显微镜和样本,并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身边的生命世界是非常神奇和多样化的。
例如,植物叶片的表皮细胞排列整齐,形状各异;动物细胞则具有细胞
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等基本结构。
这些微观世界的生命形态和特征与我们所熟知的宏观世界截然不同,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奇妙和多样性。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微观世界中的生命形态和特征,还培养了观察和探究能力。
这些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都非常有用。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应继续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精神,积极探索未知的领域。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珍惜身边的每一个生命,尊重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和谐。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微小世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公开课教案_22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微小世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公开课教案_22](https://img.taocdn.com/s3/m/0bd5ad3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c.png)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微⼩世界⽤显微镜观察⾝边的⽣命世界(三)》公开课教案_22第七课⽤显微镜观察⾝边的⽣命世界(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在前⾯⼏课使⽤显微镜观察⽣物细胞的基础上,学⽣了解到了⽤⾁眼不可能看清的⽣物基本结构——细胞,对细胞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认识到了细胞是⽣命体的基本单位。
通过学习有关列⽂虎克研究微⽣物的在科学历史资料,知道微⽣物在地球上分布很⼴,种类和数量极多,和⼈类的关系也⼗分密切。
学⽣对于如何操作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视野中所呈现出的事实和有关图像资料,来分析和判断我们所看见的物体是否是微⼩⽣物,从⽽来建⽴新的关于⽣命和微⽣物的概念,形成学科的核⼼思想与观念,对于他们来说是有⼀定难度的。
⼆、教学⽬标1、科学概念(1)在⽔中⽣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物;(2)微⽣物通常都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3)微⽣物具有⽣命体的特征,如:对环境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与反应、能繁殖等。
2、过程与⽅法(1)在显微镜下观察⽔中活着的微⽣物,⽤图⽂⽅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为特征;(2)发现微⽣物具有⽣物的⼀些特征;(3)对照资料识别微⽣物的种类名称。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仔细观察⽔中微⽣物的特征,并做好详细的观察和记录(2)教学难点:根据它们的形态和⾏为特征,来判断他们是否是具有⽣命的⽣物。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含有丰富微⽣物的池塘⽔,以及相关的微⽣物彩⾊资料图⽚。
2、学⽣准备:分组实验,每组光学显微镜⼀台;装有东湖⽔的烧杯,载玻⽚和盖玻⽚,镊⼦,胶头滴管,吸⽔纸,观察记录单,每组⼀份关于微⽣物的纸质资料。
五、教学过程1、教师出⽰⼀壶从东湖采集来的⽔2、提出问题:湖⽔⾥有我们⾁眼看不清的⽣物吗?要想看得仔细清楚,我们就需要使⽤显微镜来观察。
如何制作装⽚呢?3、制作东湖⽔⽣物装⽚。
教师⽰范,讲解注意事项。
第⼀、在载玻⽚上滴⼀滴东湖⽔,盖上盖玻⽚,⽤吸⽔纸吸掉多余的⽔。
第⼆、迅速的放载物台上观察。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7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资料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7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资料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78def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15.png)
第7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一)背景和目标显微镜的发明不仅使人们看到了细胞,还看到了身边的许多微生物.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它们的出现,是在动物和植物之前。
人们对微生物的发现和研究,始于显微镜发明之后.1675年,列文虎克利用自己制作的显微镜在不流动的污水中第一次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微小动物”,看到了酵母菌和球状、杆状及螺旋状的细菌。
300多年来,人们已发现和命名的微生物有10万种之多.迄今为止,人们不仅认识了很多引发各种疾病的微生物,掌握了抑制其传播疾病的各种技术,而且开发了大量微生物的机能,并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进行广泛应用。
在前面几课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的基础上,本课指导学生观察微生物。
微生物在地球上分布很广,种类和数量极多,和人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本课仅指导学生观察几种生活在水中的微生物的形态和行为。
科学概念。
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过程与方法。
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征.。
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兴趣。
培养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等;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或其它纤维。
教师演示器材:介绍微生物的图片或课件。
(三)教科书说明本课重点活动是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内容分为“制作微生物装片"“观察微生物"两个主要活动.活动的难点是追踪观察活的微生物,并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
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教科书第18页中的微生物只涉及到水中的一些单细胞原生动物和藻类植物。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习题 教科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习题 教科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9238e81eb91a37f0115c51.png)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食物中,不是在微生物帮助下生产的是()。
A.米饭B.臭豆腐C.醋2.用显微镜观察水中采集到的微生物时,不需要用到的是()。
A.滴管B.碘酒C.载玻片3.我们身边生活中形态各异的微生物,下列选项中属于微生物的是()。
A.草履虫B.七星瓢虫C.千足虫4.在实验中,我们采集微生物的主要场所是()。
A.鱼缸、池塘中的水B.盐水C.碘酒5.对于微生物的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类繁多B.生长繁殖慢C.分布广泛6.下列在自然界里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是()。
A.蚜虫B.变形虫C.苍蝇7.下列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微生物,其中草履虫是()。
A.B.C.8.衣藻、草履虫是通过()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鞭毛和纤毛9.草履虫、变形虫等原生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A.一个B.多个C.无数个10.硅藻种类繁多,约有()。
A.1100 B.11000 C.2200 D.2200011.草履虫身体由()细胞构成。
A.1个B.200个C.1000个D.500个12.()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是采集微生物的主要场所。
A.鱼缸、池塘、溪沟的水中B.海洋中C.花园等土壤中D.植物的根、茎、叶上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鼓藻每个细胞又两个“半细胞”构成B.变形虫是一种原生动物C.鼓藻有一种生殖方式D.硅藻是鱼、贝、虾类特别是其幼体的主要饵料,它与其他植物一起,构成海洋的初级生产力14.下列哪种不属于微生物()。
A.蓖麻叶B.草履虫C.变形虫D.蓝藻15.在显微镜中观察到一个污点,移动玻片标本和转动物镜,污点不动,污点应该在()。
A.目镜上B.物镜上C.玻片标本上。
16.下列生物中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A.鼓藻B.海藻C.团藻17.我们的皮肤表面,每平方厘米含有的细胞数量超过()。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建议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089e4e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1.png)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建议1.采集和培养微生物。
本单元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提供水中活着的微生物供学生观察。
因此教师事先要在学校或学校附近的沟渠或池塘里(这些水不太流动、含有较多有机质适合微生物的生长),取一些水亲自调查一下,看看水中是否能看见微生物。
在取水时可多跑几个点,并在瓶上做好标签,回校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哪个水域里含的微生物比较多,就可以作为教学观察材料的取水处。
同时,要记录这样的水中能看见哪些微生物,针对这些微生物,做好教学中图文资料的准备。
如果条件许可,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采集和培养微生物。
一方面为实验提供观察材料,一方面让学生注意观察微生物的生活环境。
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微生物生活在养料比较丰富的水中,而且常常聚集在水的上层?通过这些活动,为下面判断它们是不是生物提供一些依据。
草履虫是一种水中常见的单细胞原生动物,体形较大,是水中微生物的典型观察材料。
采集的方法是:从有机物丰富的池塘、水渠、溪沟中,取水放人试管内。
将试管对着阳光,如看到有白色小点在水里游动,就说明水中可能有草履虫,带回校后再用显微镜观察、确认。
如果要需要自己培养,可将当年或前一年的稻草秆剪成3厘米长的节段,取10克左右,置于1 000毫升的水中煮沸后,再继续煮10^-15分钟,待水凉18^-24小时后,就制成了草履虫培养液。
然后将采集到的草履虫放人培养液中,一星期后,草履虫就会大量繁殖出来。
在培养时要注意:因为草履虫是好气性生物,所以培养器皿的液面上要留有一定的空间。
如长期培养,隔2^-3天就需更换部分培养液,方法是用滴管吸出底部培养液和沉淀物,然后加人等量的新鲜培养液。
还需定期测定培养液的酸碱度,培养液要略带碱性(pH为6. 5 ^-'7. 5 ),如果偏酸,可加质量分数为1%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
还要及时进行显微镜检查,如果虫体瘦小、活动迟钝,需要改变培养条件,更换培养液。
如果是短期培养或在无稻草的条件下,可以每隔2^-3天向培养液中滴人1 ^-2滴牛奶液。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https://img.taocdn.com/s3/m/c5737b4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6.png)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连线
变形虫 鼓藻 草履虫 船形硅藻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简答
生命体有哪些特征? 生命体一般有六大特征:
1. 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 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3. 都会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 都有生长、发育与生殖现象; 5. 都有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特性; 6. 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填空
1、我们还可以利用( 干草 )培养微小生物。鱼缸里 的水变绿的原因是(绿藻大量繁殖)的结果。 2、我知道的微生物有(草履虫 )、( 鼓藻 )、 (变形虫)等。 3、( 细胞 )是生命体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 (呼吸 )、( 消化 )、排泄、发育等生命活动都
是通过它进行的。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也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 余的水分,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变形虫
变形虫生活在淡水或土壤中 ,体长大约1毫米,身体也只有一 个细胞。能变形。细胞的任何地 方都能突起成伪足,伸出伪足的 方向就是它的运动方向。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变形虫
变形虫的取食、排出食物 残渣以及呼吸可以在身体表面 的任何部分进行。它们利用伪 足把猎物包裹起来,产生一个 食物泡,用以消化吸收猎物。
谢谢
草履虫
草履虫用纤毛感觉周围环 境,像划桨一样划动纤毛自由 运动。草履虫的食物是细菌扣 单细胞藻类。它通过细胞口将 食物吸入体内,不能消化的食 物残渣由胞肛排出体外。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草履虫
在环境极端恶劣的情况下 ,它的细胞表面会形成一个坚 固如壳的膜,不食不动。一般 情况下,草履虫的繁殖方式是 先将身体拉长,接着从中部分 裂成两部分,最后每部分形成 一个幼小的草履虫。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7课时《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课件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7课时《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0e4e9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6.png)
同学们,今天的课你们有哪 些收获呢?
同学们,完成教科书课后练习课
感谢各位领导的参与,望批评
四、
指正,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下 课
【致读者】
读者朋友,您好!非常荣幸,我的作品对您有所帮助。 为您提供优质作品是我最大的心愿。为了提高作品质量,今后能创作出更高质量的 作品,供您参考使用。希望您能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改进方向、方 法,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优化完善。您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愿您我携手共建, 共同提高。在此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万分感谢!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通 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霉菌、酵母菌等。
微生物一定要用显微镜才能看见吗?
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 可以看见的,如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
探索
自从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科学家 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
微生物是生物,你知道它有哪些生物特征?
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
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
能繁殖
……
小结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本课要点:
A、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生物。 B、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C、微生物具有的生物特征。
拓展
一、填空。
1、我们还可以利用( 干草 )培养微小生物。鱼缸 里的水变绿的原因是(绿藻大量繁殖)的结果。 2、我知道的微生物有( 草履虫 )、( 鼓藻 )、 (变形虫)等。 3、( 细胞 )是生命体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 ( 呼吸 )、( 消化 )、排泄、发育等生命活动都
水中有没有微生物?
如果有,它们长什么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细胞 )是生命体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
(呼吸 )、( 消化 )、排泄、发育等生命活动都 是通过它进行的。
课堂 检测
二、判断
1、我们喝的桶装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因此里面没 有微生物。 ( × ) 2、微生物是一种生物,因此也会新陈代谢。( √ ) 3、我们可以利用干草来培养微生物。 ( √ )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陈耀华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 物的总称。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菌、真菌及一些小型的 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自从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科 学家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 人们已发现和命名的微生物有10万种之多。
——制作标本
4、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时,我们可以通过吸走多余
的水分来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 )
5、池塘里的一滴水中含有许多微小生物。(√ )
原生动物,长约0. 25厘 米,用肉眼可以看见是
一个小白点。在显微镜
下可以看到:形状像一 只倒转的草鞋。
——草履虫
草履虫身体 表
面有许多能摆动
的纤毛。草履虫 只有一个细胞, 但是这 一个细 胞却能完成消化、 呼吸、 排泄、 繁殖等所有的生 命活动。
——草履虫
草履虫用纤毛感
觉周围环境,像 划桨一样划动纤 毛自由 运动。草 履虫的食物是细 菌扣单细胞藻类。 它通过细胞口将 食物吸入体内, 不能消化的食 物残渣由胞肛排 出体外。
10-14天后干草培养液中 就会出现大量同类生物。
注
意
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 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 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 片。 也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 走多余的水分,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草履虫
生活在不流动的、
含有很多有机物的淡水
里。是一种个体较大的
鼓藻
圆微星鼓藻
新月桥弯藻
水棉属绿藻
红
藻
船形硅藻
硅
藻
长柄曲壳藻
扇形藻
放射虫
吸管虫
水 蚤
眼
虫
喇叭虫
团 藻
生物的特征:
①生活需要营养;√ ②能进行呼吸;√ √ ③能排出体内废物; √ ④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⑤生长和繁殖;√
微生物具有生物 的特征!
√ ⑥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用滴管吸取一滴池塘或鱼缸里的水,放在载玻片上。
——制作标本
盖上盖玻片
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 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
——干草培养微生物
取一些池塘或鱼缸 中的水,倒入装有 干草的烧杯中。
——干草培养微生物
几天后,可以发现水面
上出现了霉点,这些霉点 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结 集而成。如果池水中本来
就含有草履虫,那么大约
——草履虫
在环境极端恶劣的情
况下,它的细胞表面会 形成一个坚 固如壳的 膜,不食不动。一般 情况下,草履虫的繁殖 方式是先将身体拉长, 接着从中部分裂成两部 分,最后每部分形成一 个幼小的草履虫。
——变形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变形虫是能变形
的,它细胞表面的 任何地方都能突起,
这些突起我们叫做
伪足。伪足的方向 也代表了它运动的 方向。
1.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3.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 适应周围的环境。 4.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
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
繁殖。
课堂 检测
一、填空
1、我们还可以利用( 干草 )培养微小生物。鱼缸 里的水变绿的原因是(绿藻大量繁殖 )的结果。 2、我知道的微生物有( 草履虫 )、( 鼓藻 (变形虫 )等。 )、
——变形虫
变形虫的食
物:单细胞藻 类、细菌、小 原生动物、真 菌、有机物碎 片等
——变形虫的裂变
它的繁殖方式
是由一变二,二
变四……环境恶
劣时,也能形成 胞壳,进行休眠。
鼓藻
美丽的单细胞微小绿色藻类,形状差异很大。鼓藻广泛分布世
界,通常见于酸沼和湖泊中。由于大多数种都限制在一定的分布 范围,因而专一鼓藻的存在有助于决定水样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