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级阅读《三字经》社团教案
《三字经》教案(精选13篇)

《三字经》教案(精选13篇)字经教案篇一一、班会主题《三字经》学历史二、题目诵《三字经》通圣人礼三、活动目的1.通过诵读《三字经》使学生明理、立志,养成良好习惯。
2.学习其中的小故事,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3.用《三字经》中的事例指导学生日常言行。
四、活动准备1.学生自己阅读《三字经》,理解其中的含义。
2.在班内组织学生交流《三字经》学习心得与感受。
五、活动过程(一)初步了解《三字经》的作者、背景假期中,全班同学要通过不同形式查阅《三字经》的作者以及简介,可以通过网络也可以阅读书籍,对《三字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查阅资料,了解《三字经》的释义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了解《三字经》的释义,背诵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三)学习《三字经》中的小故事可以一个人或多个人自愿结合,在假期中练习《三字经》哲理故事的表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家人听,用自己的笔写下对故事的理解,还可以配上优美的图画。
1.讲故事“孟母三迁”。
孟子有一个深爱他的好母亲。
其实,天下的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一样的。
爱表现在父母身上是那样的真切。
父母的爱是遮雨的伞,父母的爱是一阵清凉的风,父母的爱是滴落的泪水……2.讲故事“黄香温席”。
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那我们应该怎样回报他们呢?《黄香温席》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吗?那拳拳的赤子孝心感动了多少炎黄子孙!3.表演情景剧《孔融让梨》,学习谦让美德。
晚辈孝顺长辈的一片赤子之心令我们感动,长辈教子有方的故事又让我们深知父母的一片苦心。
兄弟姐妹之间又应该是怎样的爱呢?我想问问大家,作为我们自己,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怎样对待兄弟姐妹?4.结合三个故事谈一谈你的体会,写下学习、表演体会。
(四)人人明道理学做人1.与父母交流《三字经》中不懂的部分文字。
2.说一说平时我们的日常言行应该怎样做。
(1)在遇到与兄妹争执时……(2)在遇到与父母意见有分歧时……六、活动延伸1.续编、续写、创作属于自己的,能够规范自己言行的“三字经”。
三字经教案(优秀5篇)

三字经教案(优秀5篇)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三字经的片段。
2、知道《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的故事,从故事中明白“孝”与“悌”的道理。
3、在日常生活中能学会感恩,孝敬父母,学会友爱、谦让,形成美好的品德。
教学内容: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前播放《三字经》诵读)1、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做个游戏,名称叫“动作猜猜猜”。
准备好了吗?(请你跟我这样做:拍手、坐神气摆好手、认真倾听状、举手)2、你从刚才的动作中,猜出老师想告诉你们什么?A、上课要坐神气。
(评:瞧,XX就坐的很神气,老师喜欢)B、认真听。
(评:是呀,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的回答)C、积极举手。
(评:老师就喜欢你两眼放光,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认真样。
)3、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题,看看你们能不能回答出来,听仔细了——你知道,古时候的小朋友上学学的是哪本书?4、对了,就是《三字经》(课件图片),读过《三字经》的小朋友请举手。
评价:你们可真爱读书呢!《三字经》中藏着许多小故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听听《三字经》中的故事,学学其中的道理。
设计意图:兴趣是的老师。
本教学环节以游戏形式导入新课,不仅是对一年级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上课要认真倾听、积极动脑举手发言等的提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二、整体感知1、【出示】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悌于长,宜先知。
2、听范读录音。
3、想学吗?老师读一句,小朋友们跟读一句。
4、下面借助拼音,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看谁能把它读熟了。
指名读2位(评:你把每一个字音都读准了;你读的很有节奏感。
)5、在这几句中,藏着两个小朋友呢,你能找出来吗?香九龄中的“香”就是黄香;融四岁中的“融”就是孔融。
设计意图:毕竟孩子才一年级,对文本的把握还在起始阶段。
本段学习内容,第一个字是人名,第一句话中藏着故事,第二句话则是道理。
《三字经》教案(精选13篇)

《三字经》教案(精选13篇)《三字经》教案篇1教学目标1.引导同学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六组经文。
逐步了解《三字经》的语言特点。
2.通过搜集资料、诵读经文积累相关历史典故,对同学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育同学对国学经典的诵读爱好。
教学重难点1.诵读《三字经》原文,积累相关历史典故,并了解其语言特点。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育同学对国学经典的诵读爱好。
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预备1.课前将《三字经》部分原文印发给同学,要求同学通读经文,并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三字经》视频资料、歌曲。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播放歌曲《三字经》,会唱的可以跟着唱。
通过跟唱也对前六组经文进行了复习。
同学们,今日这节课老师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三字经》了,还记得咱们学习经典的口号吗?(读中华经典,做谦谦少年)二、学习经文“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悌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1.同学自由读,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读,一人读一行,订正字音。
3.练习读,把金文读熟。
同桌对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等形式。
4.指出节奏韵律。
拍手诵读,争取会背。
5.思索:通过这六组经文,你知道了什么?2 多媒体相机出示:《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两个故事,同学仔细听,再谈想法。
6.边读边品再读经文。
三、拓展延长:1、通过今日的学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经文对你的指导,如:怎样孝敬父母、兄弟友爱。
2、学习儿歌《谦让歌》《谦让歌》好儿童,要谦让,好处、便利,我不抢,要学孔融把梨让,先别人,后自己,人人夸我“你真棒”!四、同学们,老师告知过大家要“学以致用”,学习学问就是要用的,所以今日我们说到就要做到。
要到什么呀?(同学答:孝顺,友爱,谦让等)对,从现在开头就让我们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吧!同学们,“雅言传承中华文明,经典浸润精彩人生”,让我们抓紧时间学习《三字经》吧,由于我们要“读中华经典,做谦谦少年”。
《三字经》教案优秀6篇

《三字经》教案优秀6篇《三字经》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教学目标1. 引领学生诵读“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理解基本意思。
2. 通过诵读,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珍惜时间、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3. 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体会古文凝练、深厚的语言美和抑扬顿挫的音律美。
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的意思。
2. 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懂得从小珍惜时间、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三字经》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了千年之久,几乎家喻户晓。
书中的文化博大精深,是古时孩子的蒙学教材。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三字经》等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可见其影响之深远……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字经》。
二、理解句意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字经》里的一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2. 指名读,正音。
3. 小组交流字词的意思,以及对句子的理解。
4. 教师组织交流,重点点拨。
三、拓展阅读1. 朗读相关典故,帮助深入理解句子的含义。
《苏洵壮年好学》2.你还知道哪些“大器晚成”的故事?请给大家讲一讲。
(齐白石、越王勾践、刘邦、吴承恩)3.读读下列与本文相关的古诗词,说说你的感受。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四、总结延伸只要我们能坚持珍惜时间,刻苦勤学,就一定能成才的。
让我们牢记这几句话,背诵今天所学的《三字经》。
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10个生字。
一年级三字经教案

一年级三字经教案教案标题:一年级三字经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三字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三字经的内容。
2. 学生能够理解三字经的意义,并能简单解释其中的词语和句子。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三字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三字经中较复杂的词语和句子,并能简单解释其意义。
2.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三字经,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智慧。
教学准备:1. 三字经的教材和课件。
2. 学生的课本和笔记本。
3. 课堂展示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图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向学生介绍三字经的背景和作用,激发学生对三字经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三字经(20分钟)1. 教师逐句朗读三字经,引导学生跟读。
2. 分段解释三字经中的生字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3. 师生互动,进行问答,确保学生理解三字经的意义。
三、小组合作(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三字经进行深入学习。
2.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并解释所选择的三字经段落。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学习成果。
四、个人总结(10分钟)1. 学生个人总结所学的三字经内容,并用自己的话简单解释其中的词语和句子。
2. 学生展示自己的总结,并互相评价。
五、拓展活动(10分钟)1. 教师展示与三字经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拓展材料,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 学生进行讨论和提问,拓展对三字经的理解。
六、课堂结束(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继续学习三字经。
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检查课堂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三字经的内容和意义,培养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字经》教案(5篇)

《三字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 交流《三字经》的诵读与理解,激发学生爱诵读三字经,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过程:一、引入、介绍《三字经》《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
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从“为人学,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
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
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
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二、小结: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呢?能给大家说说吗?《三字经》教学教案(二)教学内容: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4、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4句三字经。
教学准备:小黑板、图片教学流程:一、导入揭题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
2024年最新最全《三字经》教案(完整版

2024年最新最全《三字经》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三字经》的第一至第三章,详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礼仪之道、孝道文化、勤奋学习的重要性等。
所选教材为《三字经》通行本。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字经》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中的道理和寓意。
2.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如尊敬父母、勤奋学习、友爱互助等。
3. 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三字经》的基本内容和道理。
难点:古文的阅读理解,以及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字经》教材、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礼仪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三字经》第一至第三章的内容,解释重点词汇和句子,分析道理和寓意。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一些关于礼仪、孝道、学习等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三字经》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
六、板书设计1. 《三字经》教案2. 内容:第一章礼仪之道;第二章孝道文化;第三章勤奋学习3. 重点:礼仪、孝道、学习4. 难点:古文阅读理解、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三字经》第一至第三章的内容,编写一个小故事,体现所学道理。
2. 答案:示例:小明的妈妈生病了,小明按照《三字经》中所学的孝道,为妈妈端茶送水,照顾得无微不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自己在教学方法、互动环节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深入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分析2.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践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突出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互动环节5.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实际应用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一、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分析1. 对重点词汇的解析,如礼仪、孝道等,需详细阐述其内涵与外延。
最新最全《三字经》教案(完整版(1)

最新最全《三字经》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字经》教材的第一、二章,详细内容包括《三字经》的起源、背景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第一章“人之初,性本善”和第二章“性相近,习相远”的文意解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字经》的基本内容和文学价值,了解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从《三字经》中汲取人生智慧。
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三字经》文意的深入理解,以及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教学重点:《三字经》的基本内容、文学价值和道德观念的传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三字经》注释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与《三字经》有关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1)介绍《三字经》的起源、背景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解读第一章“人之初,性本善”和第二章“性相近,习相远”的文意。
3.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学习《三字经》的感悟和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三字经》教学2. 内容:(1)第一章:人之初,性本善(2)第二章:性相近,习相远(3)道德观念:善、习、仁、义、礼、智、信3. 教学重点、难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三字经》第一章和第二章。
2. 答案:(1)第一章和第二章的文意解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经典文学作品,如《弟子规》、《千字文》等,拓宽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与可实现性。
诵读三字经活动方案

“三字经吟诵我最棒”诵读活动《三字经》是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中较代表性的一种。
它流传的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影响也最大。
《三字经》被誉为“千古一奇书”,其一奇,以三字断句,句句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合辙顺律,易读易记;其二奇,结构紧凑,衔接自然,顺理成章,概括性强;其三奇,孕千年中华文化之精髓,可谓学一书而通万卷也!一、活动目的:1.通过诵读《三字经》的有关内容,可以实现一种德育功能,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可强化责任感、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2.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
让学生了解了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形成健康的人格,为自己一生的发展奠定扎实的道德基础。
3.让学生养成一种读书的习惯,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二、活动主题:走进经典三、诵读内容:见附件四、活动安排:1.活动时间:单周星期五下午社团活动。
2.活动地点:一年级教室3.成果展示:(1)《三字经》集体吟诵比赛、个人吟诵比赛、小组吟诵比赛。
(2)讲“《三字经》小故事”比赛。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乐于表达。
附件:《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活动过程及总结:诵读经典就是让孩子们读“最精华的书”、“最永恒的书”、“最有用的书”,诵读经典,就是让孩子们在一生记忆力最旺盛、心灵最清澈的黄金时期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源头文化的精华而终身获益。
我校于今年3月开始,在全校开展了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悟古训的深刻内涵,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一年级阅读《三字经》社团教案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一讲一、授课目标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2.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
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三、授课基本内容1.《三字经》相关背景介绍2.本课时授课内容如下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3.结合内容,讲解中国古代关于人性善恶的辩论4.详细讲解课程内容,贯穿与内容相符的小故事,提高可听性,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四、授课提纲1.导入(10')《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
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相传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叫王应麟的人,他是南宋的一个著名学者,祖籍是河南开封的。
[提问:我们班有从河南来的同学吗?]我们的这位老乡,在南宋作了很大的官,但是他为人非常耿直,看不惯官场上的一些人和事,因此得罪了其他人,所以后来他就不做官了,回了老家。
在老家他过着隐居的生活,一家人在山林里过的非常快乐。
后来他的小孙子们逐渐长大了,他必须要让他们学习知识,所以他为了教育他的子孙就编写了一本歌谣,都是三个字一句,很押韵,容易朗读,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哲学、历史等等。
渐渐的,这本书被很多人知道,因为它都是三个字一句,所以就叫他《三字经》了。
从那以后,大家把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三字经》教案

《三字经》教案《三字经》教学设计篇一一、故事导入、情境激趣。
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个小朋友,一个叫黄香,一个叫孔融。
2、就连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称赞他们,你们想了解黄香和孔融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国学三字经,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试着读读课文吧!多种方式朗读课文。
1、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呢?2、指名学生朗读,纠正其读音,并让学生指出易读错的字音。
3、师范读,同桌互读,男女比赛读。
4、师生齐读拍手读二、学习故事,理解课文。
1、同学们表现的这么好,接下来,老师有个故事送给大家,请看。
(课件播放视频《黄香温席》)(1)、你喜欢故事中的黄香吗?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孝顺父母)(2)、在生活中你为你的父母做过些什么呢?(3)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的懂事、孝顺,〖启示〗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
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我们来了解“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的意思吧?译文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学习和做到的。
(学生跟读)2、在这篇课文中,除了黄香温席,还包含另一个故事,你知道是什么吗?那我们就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1)你觉得孔融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在生活中你是怎么尊敬和友爱你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3)说得真好,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尊敬兄长(板书:尊敬兄长)〖启示〗同学们要知道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
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人的'温暖。
根据故事谁来说说“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这句话的意思?译文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学生带读)3、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什么呢?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要懂得谦让、礼貌和尊重他人,养成尊老爱幼的好习惯!(板书:懂得谦让)4、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出示课件引导选择。
三字经一年级阅读教学设计

三字经一年级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对于三字经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提升团队合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三字经文本。
2. 卡片、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
3. 课件和投影仪。
4. 黑板、白板、彩色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卡片等辅助教学材料,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于三字经的兴趣。
可以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者给学生出示卡片让他们猜测与三字经相关的内容。
通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 预备知识激活(10分钟)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与三字经相关的内容和知识点,对学生进行一次预备性的知识激活。
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回忆起已学过的内容,并互相交流分享。
3. 阅读理解(20分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阅读三字经。
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齐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逐句逐段地朗读。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文本中的生词和难句,并引导他们思考文本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观。
4. 合作学习(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三字经进行深入学习和探讨。
学生可以利用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共同探索文本中的词语、句式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并引导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5. 创作展示(25分钟)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学习成果,准备一个小节目或者展示,将他们对于三字经的理解和创作展示出来。
可以是朗读、表演、演示等形式,展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小组都有机会展示。
6. 总结反思(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学生可以回顾自己在阅读、合作和创作中的收获和困惑,并进行交流讨论。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并给予适当的解答和指导。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阅读中的表现,包括读音准确性、阅读流畅度和理解程度等。
国学朗读《三字经》社团工作计划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年级社团活动工作计划
一、社团名称
国学朗读《三字经》
二、涉及到的班级
本学期社团班级是101班,共50人。
三、工作目标
1、激发喜爱诵读的兴趣。
学习诵读方法,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
2、通过国学学习,培养幼儿团结,孝顺,尊老爱幼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并能在日常的生活中身体力行,贯彻实践。
3、通过国学学习,逐步的让幼儿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慨,培养幼儿诚实、仁爱、智慧、勇敢的个性。
4、初步感知中国悠久的历史、壮丽的山河,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5、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
学习方法。
6、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养
成勤奋好学的习惯。
四、教学措施
1、教学具体内容:三字经。
2、每周两节经典诵读时间。
教学形式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时儿问答比赛等。
3、注重游戏教学。
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小老师等形式。
4、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5、通过家长检查、同学互查、教师抽查来巩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
对学生进行如实地评价,让其更主动地参与国学学习。
五、活动安排进度表。
《三字经》教案

《三字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三字经》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帮助学生诵读并理解《三字经》的部分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背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带领学生诵读《三字经》,纠正读音,读出节奏。
(2)讲解《三字经》中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到生活中。
2、难点(1)理解一些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常识。
(2)让学生将《三字经》中的道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熟悉《三字经》的韵律和节奏。
2、讲解法:对生僻字词和难懂的句子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3、故事法:讲述与《三字经》相关的故事,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三字经》中的道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传统文化的视频或展示一些传统文化的图片,如书法、国画、京剧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是否了解中国古代的蒙学读物,从而引出《三字经》。
2、介绍《三字经》(1)简单介绍《三字经》的作者、成书年代和历史地位。
(2)讲解《三字经》的特点,如三字一句、押韵顺口、内容丰富等。
3、诵读《三字经》(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读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错误。
(3)分组朗读、个人朗读,互相评价,提高朗读水平。
4、理解文意(1)逐句讲解《三字经》的内容,解释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常识。
例如,“人之初,性本善”中,“初”指刚出生,“性”指本性。
(2)结合故事和实际生活,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
比如,讲解“香九龄,能温席”时,讲述黄香温席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孝顺父母的重要性。
5、讨论与分享(1)组织学生讨论《三字经》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
(2)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三字经》中的道理。
6、背诵与巩固(1)引导学生尝试背诵《三字经》的部分内容。
三字经教案一年级

三字经教案一年级教案标题:三字经教案(一年级)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三字经,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和文化自信心。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教学重点:1. 理解三字经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掌握三字经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1. 三字经教材。
2. 多媒体设备。
3. 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三字经的相关视频或音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与学生进行简短的交流,了解学生对三字经的了解程度。
正文(30分钟):1. 分发学生课本和练习册,引导学生一起阅读三字经的相关内容。
2. 解释三字经中的生字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意义。
3. 进行课堂朗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纠正发音错误。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就三字经中的一节或一段进行小组朗读和表演。
5. 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通过表演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三字经的内容。
巩固(15分钟):1. 给学生一些与三字经相关的练习题,检验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分组进行小组竞赛,出题者可提问三字经中的问题,回答正确的小组获得奖励。
3. 鼓励学生进行个人总结,分享他们对三字经的理解和感悟。
作业: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并复述三字经中的一节内容。
2.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三字经的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三字经的背景知识,了解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图书馆,寻找与三字经相关的文物或书籍。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朗读和表演能力:评估学生在朗读和表演中的发音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练习题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三字经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
2. 鼓励学生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如绘画、写作等,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最新最全《三字经》教案(完整版

最新最全《三字经》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人物介绍: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孟母三迁等;2. 常识认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金木水火土等;3. 道德规范: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为人处世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字经》的基本内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2.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道德素养;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三字经》中涉及的成语、典故的理解;2. 教学重点:《三字经》的内容记忆和道德观念的传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三字经》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三字经》的兴趣,如:“同学们,你们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字经》,了解更多的成语和典故。
”2. 讲解:详细讲解《三字经》的第一至第三章内容,包括人物介绍、常识认知、道德规范等,结合实践情景和例题,让学生深入理解;3. 随堂练习:让学生朗读《三字经》相关章节,并进行现场解读,巩固所学内容;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三字经》中的道德观念,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6.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上台表演《三字经》中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三字经》教案2. 内容:a. 人物介绍: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孟母三迁等;b. 常识认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金木水火土等;c. 道德规范: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为人处世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要概括《三字经》第一至第三章的内容;b. 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三字经》故事,讲述其寓意;c. 论述《三字经》中的道德观念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 答案:a. 《三字经》第一至第三章主要涉及人物介绍、常识认知和道德规范;b. 示例:《孔融让梨》寓意为:尊老爱幼,谦让有礼;c. 示例:《三字经》中的道德观念有助于培养我们的道德品质,提高个人素养。
《三字经》教案(5篇

《三字经》教案(5篇教案:《三字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三字经》的第一、二、三章。
第一章讲述了教育的意义和目的,第二章介绍了孝道和家庭伦理,第三章讲解了礼仪和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够熟读并理解《三字经》的第一、二、三章内容。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读并理解《三字经》的第一、二、三章内容。
难点:对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家庭伦理、礼仪等概念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学具:学生课本、《三字经》注解、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三字经》的插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教师按照教材的顺序,逐章讲解第一、二、三章的内容,注意突出重点,解释难点。
3. 示范:教师示范朗读《三字经》的第一、二、三章,要求学生跟读,直到熟练掌握。
4. 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以巩固学习成果。
5. 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就《三字经》中的某一知识点展开讨论,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三字经》第一、二、三章主要内容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熟读并背诵《三字经》的第一、二、三章。
2.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三字经》中孝道、家庭伦理、礼仪等知识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该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三字经》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读并理解《三字经》的第一、二、三章内容。
难点:对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家庭伦理、礼仪等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三字经》的插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一年级下学期《朝读经典》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朝读经典》教案第一章:《三字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三字经》,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历史和道德观念。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三字经》原文讲解。
2. 《三字经》中的故事讲解。
3. 《三字经》中的道德观念解析。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三字经》原文、故事和道德观念。
2. 互动法: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三字经》的背景和重要性。
2. 讲解:逐句讲解《三字经》原文,讲解其中的故事和道德观念。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4.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五、课后作业1. 背诵《三字经》片段。
2. 写一篇关于《三字经》学习心得的文章。
第二章:《弟子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弟子规》,了解中国古代的道德规范和家庭伦理。
2. 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提高他们的道德观念。
3. 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孝顺父母的美德。
二、教学内容1. 《弟子规》原文讲解。
2. 《弟子规》中的故事讲解。
3. 《弟子规》中的道德观念解析。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弟子规》原文、故事和道德观念。
2. 互动法: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弟子规》的背景和重要性。
2. 讲解:逐条讲解《弟子规》原文,讲解其中的故事和道德观念。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4.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弟子规》条款。
2. 写一篇关于《弟子规》学习心得的文章。
第三章:《百家姓》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百家姓》,了解中国古代的姓氏文化。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年级阅读三字经社团教案

一年级阅读《三字经》社团教案一、授课目标1. 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2. 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3. 通过课程内容学习; 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 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 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 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 国学学什么; 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2.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
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 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三、授课基本内容1. 《三字经》相关背景介绍2. 本课时授课内容如下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3. 结合内容; 讲解中国古代关于人性善恶的辩论4. 详细讲解课程内容;贯穿与内容相符的小故事;提高可听性;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四、授课提纲1. 导入(10')《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 是一本启蒙读物。
他一共有1000 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 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相传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叫王应麟的人; 他是南宋的一个著名学者;祖籍是河南开封的。
[ 提问:我们班有从河南来的同学吗?] 我们的这位老乡; 在南宋作了很大的官;但是他为人非常耿直; 看不惯官场上的一些人和事; 因此得罪了其他人;所以后来他就不做官了;回了老家。
在老家他过着隐居的生活; 一家人在山林里过的非常快乐。
后来他的小孙子们逐渐长大了;他必须要让他们学习知识; 所以他为了教育他的子孙就编写了一本歌谣;都是三个字一句;很押韵;容易朗读; 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哲学、历史等等。
渐渐的; 这本书被很多人知道; 因为它都是三个字一句; 所以就叫他《三字经》了。
从那以后; 大家把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 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 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 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三字经教案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

三字经教案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教学目标:通过三字经教案的编写和拓展,帮助学生学习三字经的内容,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
教案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为了激发学生对三字经的兴趣,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三字经的相关视频或者音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三字经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二、阅读三字经(15分钟)让学生阅读整篇三字经,可以逐句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每句话的含义。
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和解读,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三、小组合作探究(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句三字经进行分析和探究。
让学生就这句话的涵义、背后的故事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进行讨论。
同时,也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这句话的意义。
四、文化知识拓展(25分钟)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同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一些与三字经相关的文化知识拓展活动。
比如,学生可以利用电子设备搜索与三字经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并进行简单的介绍。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三字经的背景和相关的历史知识。
五、学生讲解(15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讲解他们所选的这句三字经的分析和探究结果。
通过学生的分享,可以加深全班同学对三字经内容的理解,并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六、创作活动(20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三字经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创作活动。
可以要求学生写几句与三字经相关的诗歌、小故事或者演讲稿,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七、总结与反思(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听取学生的表达和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和提出建议,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
教学延伸:除了三字经,学生还可以通过其他经典文献的学习来进一步拓展文化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一讲一、授课目标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2.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
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三、授课基本内容1.《三字经》相关背景介绍2.本课时授课内容如下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3.结合内容,讲解中国古代关于人性善恶的辩论4.详细讲解课程内容,贯穿与内容相符的小故事,提高可听性,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四、授课提纲1.导入(10')《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
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相传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叫王应麟的人,他是南宋的一个著名学者,祖籍是河南开封的。
[提问:我们班有从河南来的同学吗?]我们的这位老乡,在南宋作了很大的官,但是他为人非常耿直,看不惯官场上的一些人和事,因此得罪了其他人,所以后来他就不做官了,回了老家。
在老家他过着隐居的生活,一家人在山林里过的非常快乐。
后来他的小孙子们逐渐长大了,他必须要让他们学习知识,所以他为了教育他的子孙就编写了一本歌谣,都是三个字一句,很押韵,容易朗读,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哲学、历史等等。
渐渐的,这本书被很多人知道,因为它都是三个字一句,所以就叫他《三字经》了。
从那以后,大家把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老”,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从一个小孩子很小的时候得表现,我们就能大致推断出他将来是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能不能有出息。
这是因为人的理想是一个人奋斗的目标,我们只有对自己的将来有了设想,才有前进的方向。
[提问:我们大家的理想是什么呢?长大了我们要做什么?] 我们有演员、有科学家、有企业家,不管我们将来做什么,只要我们现在照着这个目标去做,并一直坚持,就有实现的一天。
我们都一定会有一个共同点,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用的人。
我们怎么才能做才能让自己现在是个老师父母和同学都喜欢的好孩子,将来长大了谁都愿意和你做朋友呢?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
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2.诵读新句子:(2')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3.讲解句子,阐释概念(30‘):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性相近,习相远。
“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故事一、周处杀龙的故事][故事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没有好的生活环境,再善良的天性都会受到污染。
那么,怎么才能保证我们想好的方向发展呢?我们看看《三字经》怎么说。
苟不教,性乃迁。
“苟”假如,如果;“教”学习,受教育,管教;“乃”就会;“迁”变化这句的意思是:假如不学习,不接受教育,良好的品性就会发生变化[故事一、上学的孩子和做乞丐的孩子][故事二、偷黄瓜的贼]教之道,贵以专。
“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一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故事一、弈秋学棋]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故事二、唐伯虎学画]学任何一样东西都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我们学习也是一样。
要想学习好,除了专心之外,还需要有好的学习环境。
为什么我们不再家里学些,学校为什么不和菜市场放在一起?这都是为了有更利于学习的环境。
有了好环境,我们才有成长的土壤。
古人认识到环境对人的影响了吗?我们来看看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昔”以前,古时候;“择”选择;“机杼”织布的梭子。
请一个同学讲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讨论:孟母为什么要三迁?]母亲是每个人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
她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尤为重要。
古时候女人不识字,现在,我们的母亲也一般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但是,对孩子道德的养成,对生活习惯的培养,人格的塑造,母亲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
父亲是一家之主,从古到今,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父亲的责任。
我们来看看,父亲在教育中的作用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义方”做人应该遵守的规矩法度。
家教[故事一、窦燕山的故事、五子登科的来历]4.复习(3'):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5.总结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善还是恶,我们都有完全一样的开始。
后天的生活环境,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专心程度,使我们渐渐差别越来越大。
有人经过努力成为了自己理想中的人,也有人编成了大家都不喜欢的人。
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应该从现在开始,专心学习,和善良的好的人交朋友,听父母的话。
课后反思:1.多讲故事,浅显易懂,不要讲得过于深奥,要贴近生活。
2.多让大家发言3.记住每个人的名字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二讲一、授课目标1.介绍三字经2.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3.朗读三字经前八句子二、授课基本内容1、回顾三字经 1-4句内容2、授课内容如下: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3、组织学生朗读与讨论三、授课提纲1、回顾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
1)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学生回答:曹操、孟子等~2)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学生回到:要做一个善良的人2、讲解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
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2)讲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请老师教育孩子的问题。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三讲一、授课目标1.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2、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3.能使学生们换个角度看待科学二、授课基本内容1、讲解三字经第一段9~12句内容,重点是从孝悌教育孩子们心怀感恩2、授课内容如下: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3、组织学生朗读与讨论三、授课提纲1.三字经前两段试背或朗读2.前八句内容复习:(板书)善——教育——专,从小学习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怎么可以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好人,阳光的人。
3.提问:请同学分享每周父母花多长时间陪你们?(如果,假设你的爸妈很少陪你,你会有什么想法呢?)我们看看古代的一个同龄人是怎么做的。
讲解:“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讲黄香的故事)分享同学们的感受讲解:“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备注: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就请一个同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
4.提问: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是什么在驱使他们?父母,兄长为你做过什么?(善,恩)引入:感恩。
5.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
我们如何去感恩?【讨论:可以请助教帮助】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
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
6.孝悌了,就可以做善事了吗?我们还需要做什么:讲解后两句联想:学无止境——(数学教育的发展)——科技兴国:请同学们为了理想好好学习各科文化知识。
7.总结朗读今日所学。
课后反思:可以让另一个老师(我们是两个老师负责一个社团)也参与讨论,并且回答问题,这样对活跃气氛开阔眼界,引导学生思考都有帮助。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四讲一、授课目标1.熟练诵读《三字经》原文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3.了解一些古代星象知识, 感受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浩瀚星空带给人们的无穷想象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我们要尊重自然,认识自然,以自然为师2.教学难点:了解一些古代星象知识, 感受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浩瀚星空带给人们的无穷想象三、授课基本内容1.《三字经》的新句子:“三才者”至“应乎中”2.结合句子,讲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重要概念,阐释“天人合一”3.介绍我国古代“四象二十八星宿”的知识,介绍和星宿有关的诗文,如“南箕北斗”、“牛郎织女”、《西游记》里的“昴日星君”,古诗“迢迢牵牛星”等四、授课提纲导入:通过前面的内容,《三字经》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教和学贵在专一和坚持,并且劝大家要从小开始学,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学起,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古时候的孩子具体要学哪些知识。
为了便于当时孩子们的记述,《三字经》在"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以后,接着用数字往下串着讲。
第一个数字讲"三"。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这里头的"三才"和"三光",都是传统中国极其重要的文化概念。
诵读新句子(3'):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读2遍:第1遍,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第2遍,大家一起诵读讲解句子,阐释概念(15-20‘)三才者天地人:“才”在这里就是“最基本的东西”,这一句意思是:古人以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而不乱,昼夜寒暑都有一定的次序;「地」是指万物藉以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物产;「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天地化育万物。
对应着“三才”,我国古代还有“三大”(板书:“三大”)一说,请大家猜猜是什么?(答案:天大,地大,人大);总结:我们不要轻视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努力探索自然,认识自然,以自然为师,在自己的内心建设一个和天地一样广阔丰富的世界三光者日月星: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太阳,月亮和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