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军-城市深层隧道排水系统研究20150502

合集下载

城市地下管道综合管理系统研究

城市地下管道综合管理系统研究

城市地下管道综合管理系统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发展的迅猛,城市地下管道的规模不断扩大,管理难度不断加大。

因此,建立城市地下管道综合管理系统迫在眉睫。

一、城市地下管道综合管理系统的概述城市地下管道综合管理系统是一种综合管理管道、信息和服务的智能化系统,主要包括管道资料管理、管道运行管理、管道预警与告警管理、管道修护管理、管道数据共享等多种功能。

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城市地下管道的全过程管理,并能够提高城市地下管道的运行效率,降低管道运行成本,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稳定。

二、城市地下管道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内容1. 管道资料管理建立管道资料库,记录管道的基本信息、建设历史、运行状态、检验记录等。

可实现管道信息统计分析,为管道预防性维修提供基础数据。

2. 管道运行管理通过监控装置实时监测管道的运行状态,分析管道运行状况,实现管道的预测性维护和保养,提高管道的运行效率。

3. 管道预警与告警管理通过智能分析管道运行状态,实现对管道运行异常情况的预警和告警处理,可以在管道故障发生前通过监测系统的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报警提示进行适时发现与处理。

4. 管道修护管理对管道出现的损坏或者故障,实现现场检修和远程调试。

并记录维护人员操作过程中的实时信息,对于管道的维修项目和质量进行跟踪和管理。

5. 管道数据共享实现管道资料和运行状态数据的共享,让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能够共享管道资源,改善城市管理现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三、未来城市地下管道综合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1. 数据互通未来城市地下管道综合管理系统需要与城市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以及城市机器人管理平台等进行相互之间的数据统计,相互通信,以实现全面管道信息化。

2. 无人化维护未来城市地下管道综合管理系统将会实现全面的无人化运维,这将会大大缩短管道运维周期,节省运作水平,提高运营效率。

此外,也能避免工人无法大胆进入危险区域的安全隐患。

3. 统一监管未来城市地下管道综合管理系统需要建设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以确保城市地下管道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营。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在解决城市“内涝与溢流污染”难题中的应用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在解决城市“内涝与溢流污染”难题中的应用

Exclusive Planning 独家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在解决城市“内涝与溢流污染”难题中的应用报送单位: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主 创 人:吴学伟 孙 伟创 造 人:李子逵 杨文昭 孙志民 王广华 肖先念 杨先华 周午阳 李碧清[摘 要]城市扩张和建设密度的加大,使得地面硬化率越来越高,排水系统无法满足城市排水要求。

本案通过分析深层隧道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方式,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状况,总结该方法带来的社会效益,为行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深层隧道排水系统;BIM模型一、广州市深层隧道排水系统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建设密度的加大,地面硬化率越来越高,原有的水库、山体、湖泊、鱼塘等逐渐被侵占,河涌断面越来越窄,城市的储水、排水和自然净化能力大大减弱,城市水浸和内涝频发;此外极高的人口密度和城市建设密度使得城市污染负荷迅速加大,雨季合流制地区的溢流污染日益严重,已逐渐导致浅层管渠排水系统无法满足大型城市排水需求。

目前,一些国外发达城市建设了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对解决水浸,减少河涌污染等起了重要的作用。

芝加哥的城市环境与广州相类似,芝加哥隧道水库工程规划A R P减轻了芝加哥地区的水浸和污染,保护了密西根湖,芝加哥地区城市合流制改造和内涝灾害控制工程是世界上最早、最成功的采用地下深隧技术的范例;日本东京的首都圈外围深隧下水道排水系统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城市防洪,消除洪水威胁,工程用于超标准暴雨情况下流域内洪水的调蓄和引流排放,调蓄量约67万立方米,最大排洪流量可达每秒200立方米,建成后当年,该流域遭水浸的房屋数由最严重年份的41544家减至244家,浸水面积由27840公顷减至65 公顷;新加坡岛建成包括“深层隧道系统”及“雨水收集系统”的综合排污系统工程,铺设的下水道总长度达3000 多公里,目前100%的人口生活区域均铺设了下水道,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数值模拟污泥回流对二沉池性能的影响

数值模拟污泥回流对二沉池性能的影响

0 前 言
活 性 污 泥 系统 的实 质 是 把 可 溶 性 和 悬 浮 污 染 物转化成无机物( H 2 0、 C O : 、 N : 等) 和可沉降 的微生 物( 活性污泥 ) 。因此 , 二沉池的沉淀性能影 响着整
丝+
O t a x

: 一 塑 旦 a x+

a x

_ = -
( 4 )
O t


专 , 丝 a x J ] < % /
( 5 )
1 研 究 方Leabharlann 法 二沉池 内流体为典型 的固一液两相流 ,但活 性污泥 的体 积 比通 常在 1 %以下 ,并 且其 比重在 1 . O 5 ~ 1 . o 9之间, 因此 , 活性污泥对液相主体 的影响 很 小 ,在研 究 二 沉 池 流态 时 可 以忽 略 活性 污 泥 影 响, 把二沉池内流体当作单相流处理 。 1 . 1 控 制 方 程 二沉池 内流体流速较低 ,可视 为不可压缩 的 牛顿流体 , 满 足质量守恒定律 、 动量守恒定律 。其 控制 方 程 为 :
泥机前 混合液水 平流速 大于吸泥机后 混合液 水平流速 , 且吸 泥机前流速 随 回流 比增加而增 加 , 吸泥机后混 合液流 速不受污 泥 回流
影响 , 基 本恒定 。
关键词 : 二沉池 ; 流场 ; 数值模拟 ; F L U E N T
中图分 类号 : T U 9 9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7 7 1 6 ( 2 0 1 4) 0 4 - 0 1 2 5 — 0 3
池涡流的影响 。但是没有对流场的分布 , 特别是对 颗粒沉降有重要影响的水平和竖直速度的分布深 入研究 。 本文基于 C F D利用流体力学软件 F L U E N T 对不同回流比 , 吸泥机处于不同位置时平流式二沉 池流态进行了数值模拟。

浅议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的运行维护

浅议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的运行维护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年3月第3期摘要:为有效解决上海苏州河地区的排水系统提标、内涝灾害防治和初期雨水污染控制等问题,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的建设已提上日程。

主要从苏州河深隧的工程概况、功能定位、运行模式和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述,并针对运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维护管理的关键点进行讨论。

可参考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上海排水系统的运行现状,建立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的运行维护方案。

关键词:深层排水调蓄隧道;苏州河深隧工程;运行维护中图分类号:TU990.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9-7716(2019)03-0108-03浅议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的运行维护收稿日期:2018-11-13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项目(16DZ1202203);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17QB1403600)作者简介:蔡璇(1987—),女,硕士,工程师,从事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工作。

蔡璇,汉京超,周娟娟(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92)DOI:10.16799/ki.csdqyfh.2019.03.0290引言近年来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城镇化率提高、下垫面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加剧影响,上海市中心城区内涝频发,已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威胁城市安全。

与此同时,苏州河沿线泵站雨天放江情况仍然较为严重,“逢雨即黑”现象仍较为普遍。

此外,根据国家最新的排水防涝政策,上海市中心城区需要将排水标准从现状的1a 一遇为主提高到5a 一遇。

对于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针对上述问题,结合上海中心城区地势低平、水面率低、建筑密度高、人口密集、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和排水防涝压力大等典型特征,在充分利用现状排水设施的基础上,采取增设大型深层排水调蓄隧道来化解上述矛盾,是一种合理可行的选择。

为此,本文以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简称苏州河深隧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功能定位、运行模式等方面进行论述,并针对运行维护的关键点进行讨论,从而为苏州河深隧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参考依据。

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年3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了《苏州河段深层排水 调蓄管道系统工程规划》,2017年6月28日苏州
河深隧工程(试验段)开工,表明上海的排水深隧系 统工程正式启动建设。目前作为主体工程的苏州河 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以下简称苏州河深 隧工程)正处于项目建议书阶段,为系统论述该工 程建设的必要性,特撰写本文,与业内专家学者交 流商榷。
2019年2月第2期
D01:10.16799/ki.csdqyfh.2019.02.027
城市道桥与防洪
防洪排水105
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建设的 必要性分析
汉京超,徐文征,曹晶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92)
摘要:为有效应对上海市中心城区排水系统提标、内涝防治及面源污染控制等问题,上海规划建设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 蓄管道系统工程(简称苏州河深隧工程)。由于该工程规模较大、影响面广,同时国内尚未有排水深隧工程的建成案例,因
此从响应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需要、满足上海市相关规划及政策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国际化大 都市水环境治理的需要、满足智慧城市精细化设计和管理的需要、树立深隧技术解决中心城区防洪排涝工程示范等角度
出发.系统论述了苏州河深隧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研究表明,建设苏州河深隧工程依据充分、效益显著、意义重大、影响深
2满足上海市相关规划及政策的要求
2.1《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公示稿),上海的城市目标愿景是努力把上海建 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 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际大都市。为此规划提出,要建设更可持续 的韧性生态之城,包括完善防汛除涝保障体系、建 成能有效抵御突发性灾害气候的现代化城市防汛 保障体系、高标准建设和改造城镇雨水系统,以及 提升水环境质量等。而苏州河深隧工程作为提高 城市排水防涝标准、完善防汛除涝保障体系,以及 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和依托工程,其 建设需求迫切、工程意义显著。

向下生长的“未来之城”——超大型城市上海地下空间规划与开发透视

向下生长的“未来之城”——超大型城市上海地下空间规划与开发透视

他山之石如今,对于城市发展来说,土地资源的利用范围早已不仅限于平面,而是立体的。

因此,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受到重视。

2023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提出,鼓励地上地下空间立体开发,用“地下”换“地上”。

2021年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蓝皮书数据显示,长三角城市群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中的珠三角城市群,共同构成主导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增长极。

数据显示,早在2020年,我国东部地区的城市地下空间新增建筑面积同比上升,增长率达3.78%,尤其以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最为显著。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数据显示,上海地下空间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中心城区基本形成了多中心、网络化的地下空间发展形态。

潜力资源 地下空间开发亮点频频2023年3月,连通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与国家会展中心的地下通道hubo商业街全新亮相,不仅为这个2019年底就已开通的千余米进博会交通配套项目增加了多姿多彩的丰富业态,也为附近工作生活的市民提供了一处便利的超大商业空间。

“在新城开发、城市更新等成片建设地区,地下空间整体开发模式受到了政府和开发商青睐。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何耀淳表示,“像虹桥枢纽—国展中心这样的大型项目,从规划之初就明确了地下空间整体规划、逐步开发的原则,从设计到建设车库正式开挖,项目单个竖井开挖直径达23.02米,是目前世界最大直径竖井,建成后将提供停车位304个,有力缓解街道长期存在的“停车难”压力。

近5年来,上海市全面开展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作,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为公园、绿化腾出了更多地面空间。

三重挑战 安全、秩序和效率上海市地下空间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人防工程建设。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和轨道交通建设,上海市的地下空间开发规模迅速扩大。

截至2023年3月28日,上海市共有地下工程43168个,总面积近1.5亿平方米,主要分为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共基础设施和轨道交通设施三类。

严寒地区拉法山隧道保温型防排水系统设计施工技术探讨

严寒地区拉法山隧道保温型防排水系统设计施工技术探讨
第3 4卷 第 3期 2 0 1 4年 3月
隧道建 设
T u n ne l Co n s t r u c t i o n
Vo 1 . 3 4 No . 3 Ma r .2 01 4
严 寒 地 区拉 法 山隧道 保 温 型 防排 水 系统 设 计 施 工 技 术探 讨
乐 晟, 杨春 勃 , 杨 艳 玲
水、 再 防水 ” 的防排水工程三要素 。即先对 围岩进行封 闭注浆堵水 , 达 到衬砌背后无水 、 少水 的 目的, 再 对衬 砌背后增 加聚氨酯保 温
层, 保证衬砌 背后不结冻 ; 同时 , 采用在冻结线 以下 的深埋 中央水 沟 , 保证排水 的通 畅 , 解决了隧道在严寒 环境下 的冻胀问题 。在施 工技 术上 , 开发 了挂设聚氨酯保温层 的施工方法 , 同时对止水带施工 工艺进行 优化 , 仰拱纵 向钢边止 水带 、 中埋式 止水带 和衬砌 中 埋 止水带均采用 了特制 的定 型钢模板施 工 , 有效地解决 了隧道 防排水系统施工的质量通病 。 关键词 : 拉法 山隧道 ; 严寒地 区 ; 保温型 防排水 系统 ;保温材料
Ab s t r ac t:Du e t o t h e e x i s t e n c e o f g r o u n d wa t e r ,s we l l i n g a n d t h a wi n g c a u s e d b y f r e e z i n g a l wa y s o c c u r t o t u n ne l s l o c a t e d i n e x t r e me l y c o l d r e g i o n s . Th e r e f o r e,t he t un n e l s t r u c t u r e ma y b e d a ma g e d a n d t he s e r v i c e l i f e o f t h e t u n n e l ma y b e r e d uc e d.Fo r t h e wa t e r — pr o o in f g a n d d r a i n a g e o f L a f a s ha n t u n n e l ,wh i c h i s l o c a t e d i n e x t r e me l y c o l d r e g i o n,t h e d e s i g n p in r c i p l e o f“wa t e r s t o p p i n g,wa t e r d r a i n i n g a nd wa t e r s e a l i n g” i s e s t a b l i s he d,i . e.,wa t e r — s t o p pi n g g r o u t i n g i s ma d e t o s t o p t he g r o u nd wa t e r S O a s t o mi n i mi z e t he wa t e r be h i n d t he l i n i n g,t h e n h e a t — k e e p i n g l a y e r i s i n s t a l l e d b e hi nd t h e l i n i n g t o a v o i d f r e e z i n g b e h i n d t h e l i ni n g,a nd in f a l l y c e n t r a l d r a i na g e d i t c h i s b u i l t b e l o w t h e f r e e z i n g l e v e l S O a s t o e n s u r e s mo o t h wa t e r r e l e a s i n g .I n t h i s wa y,t h e pr o b l e m o f f r e e z i n g s we l l i n g i n e x t r e me l y c o l d r e g i o n s h a s be e n s u c c e s s f ul l y s o l v e d.Re g a r d i n g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t h e wa t e r — p r o o i f ng a n d d r a i n a g e s y s t e m ,n e w he a t — k e e p i n g l a y e r i n s t a l l a t i o n me t h o d i s d e v e l o p e d,t h e wa t e r s t o p t i e i n s t a l l a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i s o p t i mi z e d a n d s p e c i a l s t e e l f o r mwo r k i s a d o p t e d t o f a c i l i t a t e t h e i n s t a l l a t i o n o f t h e l o n g i t u di na l s t e e l - e d g e wa t e r s t o p t i e,b u ie r d wa t e r s t o p t i e a n d l i n i n g wa t e r s t o p t i e .I n t hi s wa y,t h e n o r ma l d e f e c t s o f t h e wa t e r — p r o o i f ng a n d d r a i n a g e s y s t e m o f t u nn e l s h a v e be e n s u c c e s s f u l l y a v o i d e d. Ke y wo r ds : La f a s h a n t un n e l ; e x t r e me l y c o l d r e g i o n; he a t — ke e p i n g wa t e r — p r o o i f ng a n d d r a i na g e s y s t e m g n a n d C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He a t — k e e p i n g W a t e r - p r o o ing f a n d

寒冷地区既有铁路隧道排水系统冻害整治研究

寒冷地区既有铁路隧道排水系统冻害整治研究
收稿 日期 :2017—12—25 作者简介 :高杰卿 ,硕十研究 生
排 水 系统 冻害 发生 于寒 冷地 区隧道 中 ,发 生机 理 较为 复杂 。通 过对 旗下 营隧 道 冻害整 治 实践 的不 断 积 累分析 ,能 总结 出一 些可 循 的规律 。 2.1 排水 系统 冻 害表现 及 危害
第 46卷 第 8期
Vb1.46 N O.8
铁 道 技 术 监 督
f0、I【 W AY O kJALrrY CO N rR0 t
研 究 与交流
STUL)Y AND (’O M M UNlCATI()NS
寒 冷 地 区既 有 铁 路 隧道 排水 系统 冻 害 整治 研 究
高杰 卿
(中国铁 道科 学研 究院集 团有限公 司研 究生部 ,北 京 100081)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隧道养护 ;隧道排水 ;冻害 ;整 治
中 图 分 类 号 :U257.2
文 献 标 识 码78 (2018)08—0044—04
Abstract:By summarizing years of expel’ienee in disposing freezing damage to the Qixiaying Tunnel along the Beijing——
旗下 营 隧道 冻害 一般 从每 年 的 1月份 开始 ,于 3月 份逐 渐 消融 ,冻结 期持 续 3个月左 右 。在冻 害 发 生 早 期 ,部 分 排 水 沟 内 的 水 由沟 底 逐 渐 向上 冻 结 。随着 冻结高度 的不断增 加 ,上游排水流速减 缓 ,从 而加 速 了冻结 的速 度 ,直 至整个 排 水沟 断面 被 封 死 。在 这 种情 况 下 ,排 水沟 盖 板 受挤 压 拱起 , 与 沟 内冰 块 冻结 为一 体 ,冻 胀高 度较 大时 达到 80 cm,侵 入 限界 ,影 响 行 车安 全 。同 时 ,由于 上 游 排 水 遇 到 这 道 “冰 坝 ” 无 法 排 、不 断 汇 集 , 直 至 溢 出排 水 沟 ,漫 人道 床 。 随 着 冻 结 的 不 断 发 生 ,陷 入 不 断 溢 m 、冻结 、再 溢 I叶J、再 冻 结 的 循 环 。最 终 ,整 个 隧 道 内 的轨 道 、道 床 陷 入 冰 水 混 合 的状 况 。

深层排水调蓄隧道系统

深层排水调蓄隧道系统
C
B
深隧中排出的气体对区域内空 气质量、居民生活和健康将产
生一定影响,应当对其进行严
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广泛听取
意见。
谢谢观看!
B
深隧设施的埋设深度可能穿越 地下水承含水层,存在地下水
污染隐患
可能存在的问题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宝贵,如 此大面积和大规模地用于雨
A 水调蓄设施,成为横跨城市
中心区域的地下屏障,对城 市未来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具有严重影响,代价可 能非常高昂。
深隧是一项生命周期长久的工 程设施,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 评价和安全隐患估计十分重要。
04
可能存在的问题
13
可能存在的问题
深隧工程将服务区内很大部 分年降雨量汇入地下深邃,
A 再经过提升后远距离输送及
处理后排放,有可能减少区 域内生态环境补水量,损害 区域地面及地下自然生态及 地质环境。
深隧的建设和运行耗用大量材 料和能源,如果折算成二氧化 碳排放量,可能远远超过水污
C 染造成的损害,违背节能减排 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应当进行 材料、能源的碳排放量计算和 环境影响评价
(2)污染控制型隧道
污染控制型隧道也有两种类型: 污水输送隧道以及溢流污染控制型隧道。 污水输送隧道——是一种埋深较大的污水输送干管,仅具有污水输送功能,如新加坡DTSS一期 及二期工程。 溢流污染控制型隧道——主要服务于老城区合流制区域,用于收集并存储降雨过程中合流制区 域超过截流能力的溢流污水,或部分新建城区分流制系统的初期雨水; 典型的如: 英国LEE 隧道 和泰晤士河Tideway隧道、澳大利悉尼Northside Storage隧道、美国Atlanta西部合流制溢流 污染控制隧道等。
03
系统组成及原理

城市地下管线综合隧道建设探索与研究

城市地下管线综合隧道建设探索与研究

Ge ea ttme t S . n rl ae n 『 ] s

B 4 0 2 2 0 S e l c n r t n o o i rd e , a t S 5 0 — : 0 6, te , o c ee a d c mp s e b g s P r 2: t i
Seictnf as S . p c ao r od [ ] i f i ol
斯、 日本等大 多数 西方 国家在这方 面具 有可借鉴 的先 进经验 。城 市地 下管道综合隧道 , 日本称之为“ 同沟” 英 文名称 为“ ti 在 共 , ui- l t tn e” 日本 已有 8 y u nl 。 0多个城市建成 了共 同沟 , 总长达 100多 0
千米 。
4 计 算 结果
管线综合 隧道在我 国 的发展历 史不 长 、 践成 果不多 , 分 于“ 同管 沟” 实 部 共 问题的政府规范。针对 地下空间的专 门立 法 , 目前
城市也在进行试点 。上海 曾是 中国共 同管沟 的最早建设 地之一 。 在我 国尚属空 白。其他地方的相关管理 办法 、 策法规 目前还 鲜 政 19 9 3年 , 就启动建设 了我 国第一条现代共 同管沟——浦东新 区张 见有 , 这对推 动各地城 市管线综合 隧道 的建设 显然是 不利 的。只 杨路共 同管沟 。2 1 , 0 0年 在世博 园区 的地 下 , 条宽 、 一 高均近 2m 有加快制定相关政策 、 管理 办法 才能从根本上解 决 目前各 地管 线 的所谓“ 同管 沟” 正静静安伏在游客 的脚 下 , 共 , 公共设 施管线 , 包 埋设 、 理的混乱局 面。 管 括电力 、 、 电信 有线 电视 、 给排水 、 交通信号 等管线尽被囊 括“ 同 5 城 市 管 线综 合 隧道 规划 建 设及 使用 过 程 中应 注 意解 共 管沟” 中。其他城市如广州 、 昆明 、 州 、 肥、 波等地也在不 同 决 的主 要 问题 杭 合 宁 程度上修建 了共 同管沟 。昆明新城 修建 的是 目前全 国最 长 的共 1 城 市管线综合隧道规划建设 必须具有统筹性与前 瞻性 , ) 实 同管沟 , 两条管沟加起来达 到 3 m。但 绝大多数 城市仍 然保 持 8k 行“ 远期规划 , 分期实施 ” 。要将城市几十甚至上百年 的发展作 为 现状 , 推广缓 慢 , 困难重重 。 规划建设 目标 , 与城市人 口及 环境变 化相适应 , 与市政 道路 配套

GB 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解读

GB 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解读

式 ,集 中敷设 了给水 、雨水 、污水 、再生水 、天然气 、热 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 『2014127号 )》
力 、电力 、通信等城市工程管线 ,统筹 了各类城市管线 《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的指导意见 (国办
规 划 、建 设 和 管理 ,解 决 反 复 开 挖 路 面 、架 空 线 网 密 发[2015161号 )》,均要求 稳 步推 进城 市地 下 综合 管 廊
Interpretation of GB 50838- 2015 “Technical Code for U rban Utility Tunnel Engineering”
W ang Hengdong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Group)Co.,Ltd.,Shanghai 200092,China)
集 、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 ,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 、完善 建设 ,探索综合管廊建设的投融资 、建设维护 、定价收
城市功能 、美化城市景观 、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 费 、运营管理等模式 ,提高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水平。
发展 ,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是重要的生命线工程 ,所
0 引言
为切实加强城市地下管线 的建设管理 ,保 障城市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系指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 安全运行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
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综合 量 ,国务院办公厅先后下发 了《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
管 廊按 照 “统 一规 划 、统 一建 设 、统 一 管理 ”的建 设 模 施建设 的意见(国发[2013136号 )》《关于加强城市地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60卷第2期2024年3月地质与勘探GEOLOGY AND EXPLORATIONVol. 60 No. 2March,2024doi:10.12134/j.dzykt.2024.02.012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刘鑫宇1,董杰2,3,王睿4,5,曾海燕2,3,徐美君2,3,秦升强2,3,于鹏2,3(1.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100;2.自然资源部滨海城市地下空间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3.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山东青岛266100;4.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江苏南京210016;5.自然资源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评价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16)[摘要]城市地下空间是缓解用地饱和矛盾、改善城市生态的重要空间资源,也是开创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良策,科学高效地进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赋权、评价模型、三维建模与可视化、评价系统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现状与不足;对如何合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提升三维地质建模精度、搭建地下空间综合系统三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相应对策;阐明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发展趋势:全要素、全资源的统筹协调,需求导向的针对性评价模式,创新性、连续化的评价模型。

该研究成果可促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的深化,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评价与有序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立体评价全要素协同规划地下空间综合系统[中图分类号]TU9;P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5-5331(2024)02-0348-08Liu Xinyu, Dong Jie, Wang Rui, Zeng Haiyan, Xu Meijun, Qin Shengqiang, Yu Peng.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suitability evaluation inChina[J]. Geology and Exploration,2024, 60(2): 0348-0355.0 引言1991年东京“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国际学术会议通过《东京宣言》,提出“21世纪是人类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世纪”。

湖北十堰市百二河下游城区段防洪比选

湖北十堰市百二河下游城区段防洪比选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20年第1期湖北十堰市百二河下游城区段防洪比选刘照群,张溯明(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武汉430061)摘要:湖北省十堰市百二河下游城区现状防洪能力薄弱,城区段河道行洪能力不足,行洪断面卡口众多,为提高百二河下游城区的能力,分析了影响百二河河道干流能力原因,通过多方案比选,了有效途径,由此实现百二河下游城区100年一遇防洪标准(关键词:百二河;城市防洪能力;100年一遇防洪中图分类号:D570.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9900(2020)01-0008-03D01:10.19733/ki.1672-9900.2020.01.03Flood control scheme for the lower reaches of Baier River in Shiyanurban area,Hubei ProvinceLIU Zhaoqun,ZHANG Suming(Hubei Provincial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Wuhan430061,China)Abstract:The present flood control capacity of the lower urban of Shiyan City Baier River in Hubei Province is weak.The flood discharge capacity of urban channel is insuffi-cient.There are many bayonets on the flood passage section.In order to improve the flood conrol capacity of Baier River.This article analyses reasons for affecting flood prevention capacity, and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ways to flood control through comparing schemes.Therefore,the100-year flood control standardsof urban area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Baier River can be realized by these measures.Key words:Baier River;city flood control capability;Hundred year flood control十堰市百二河下游两岸为十堰市张湾区的核心城区,该区域是十堰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十堰规划中部组团的核心部分#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及安全保障的要求也越来[收稿日期#2019-10-23[作者简介]刘照群(1986-),女(汉族),山东沂水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规划与设计、水文计算、二维水流数值模拟等工作E-mail:1134051224@合成浑太流域河流水系水质及水利工程数值模型$9%。

城市综合管廊入廊管线的探索与分析

城市综合管廊入廊管线的探索与分析

城市综合管廊入廊管线的探索与分析发布时间:2022-05-06T03:21:59.881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5期作者:孙阳阳[导读] 可谓是众说纷纭,本文从管线的特性入手,分析各种管线入廊的优缺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南京苏逸实业有限公司南京 210000摘要:随着市政建设的发展,管线常规的埋地及架空敷设方式的弊端越来越显现,架空管线维护检修方便,但占用较多城市地上空间,且影响城市整体美观度;埋地管线不占用地上空间,但一旦有管线扩容、维修等需求,就需要开挖道路,造成拉链路频现,且道路频繁开挖不仅阻碍交通,还影响道路整体的景观。

综合管廊的出现正是为探索解决之道走出的一大步。

本文分析了市政道路下常见的几种管线,并对其是否入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综合管廊;综合管线;管线入廊引言:综合管廊一词似乎自2015年《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2015 )正式发布以后才逐渐为人们所熟知,但其实对它的探索与应用早就开始了,只不过之前是局限于一、两种管线,譬如缆线管廊。

若把道路下的综合管线都纳入考虑,那么哪些管线适合入廊,哪些又不建议入廊,可谓是众说纷纭,本文从管线的特性入手,分析各种管线入廊的优缺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1.综合管廊的定义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

2.综合管廊的分类综合管廊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和缆线综合管廊,规划综合管廊时应根据区域管线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道路的宽度及地块性质确定类型。

城市主干道下正常布置干线综合管廊,次干道及支路布置支线综合管廊,仅规划电缆管线的局部区域可考虑布置缆线综合管廊。

3.入廊管线的分析及选择3.1电力电缆(1)管线特性电力管线根据电压等级可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市政电力管线主要包含400V、10kV、110kV等不同规模。

降雨点面折减系数计算方法综述

降雨点面折减系数计算方法综述

第38卷第2期Vol.38No.2水㊀资㊀源㊀保㊀护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2022年3月Mar.2022基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2016YFC0400709)作者简介:常琛朝(1992 ),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水文研究㊂E-mail:changchenchao@通信作者:黄津辉(1969 ),女,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生态水文㊁生态处理与修复技术等研究㊂E-mail:huangj@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2.02.011降雨点面折减系数计算方法综述常琛朝1,2,黄津辉1,2,陈以恒2,3(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㊀300350;2.南开大学中加水与环境安全联合研发中心,天津㊀300350;3.南开大学深圳研究院,广东深圳㊀518000)摘要:概括了降雨点面折减系数(ARF )的影响因素,包括流域面积㊁降雨持续时间㊁重现期㊁地形㊁天气类型和季节等,综述了估算ARF 的定点定面法和动点动面法的算法过程㊁基础数据类型和应用范围,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㊂指出方法的选择对ARF 的计算有显著的影响,ARF 的经验法虽然计算烦琐,对数据要求高,但其时间和空间适用性强,仍具有优势㊂解析法及动点动面法往往依赖于简化的假设,应用范围有限㊂未来应系统研究各种计算方法的差异,并借助于卫星㊁雷达等高分辨率降雨数据,开展ARF 的空间分析,为工程设计及水文模拟提供更可靠的信息㊂关键词:点面折减系数;设计降雨;面降雨;降雨频率分布中图分类号:TV125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46933(2022)02007607Review on calculation methods of areal reduction factor ʊCHANG Chenchao 1,2,HUANG Jinhui 1,2,CHEN Yiheng 2,3(1.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350,China ;2.Sino-Canada Joint R&D Centre for Water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350,China ;3.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of Nankai ,Shenzhen 518000,China )Abstrac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ainfall area reduction factor (ARF)are summarized,including watershed area,rainfall duration,return period,terrain,weather type and season.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lgorithm process,basic data types and application scope of fixed-point fixed-surface method and moving-point moving -surface method for estimating ARF,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bility of various methods.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selection ofmethods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alculation of ARF.Although the empirical method of ARF is cumbersome and requires high data,it still has advantages because of its strong applicability in time and space.Analytical method and moving-point moving -surface method often rely on simplified assumptions,and their application range is limited.In the future,systematic research should be carried out on the differences of various calculation methods,and spatial analysis of ARF should be developed with the help of high-resolution rainfall data such as satellite and radar,so as to provide morereliable information fo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hydrological simulation.Key words :areal reduction factor(ARF);design rainfall;areal rainfall;rainfall frequency distribution㊀㊀伴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城市区域及其周边地区的气候条件发生了显著改变,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日趋增大[1]㊂准确的面降水量的获取对于径流模拟㊁城市下水管道系统设计㊁城市防洪措施和洪水预测均具有重要意义[2-4]㊂然而,具有长序列降雨资料的站点分布通常是稀疏的,而雨量站的测量通常只代表一个点的降水量[5]㊂研究表明,降水强度在1km 的范围内或在1min 的时间尺度内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2,6],加之降水的空间衰减性,导致面雨量通常小于实测的点雨量[7]㊂通过引入点面折减系数(areal reduction factor,ARF),将点雨量间接转化为面雨量是水文模拟及工程设计上常用的方法[8]㊂ARF 定义为在给定持续时间和重现期下,点雨量与面平均雨量的比值[9]㊂通常ARFs 是一组曲线,显示ARF 随流域面积㊁持续时间和平均重现期的变化㊂ARF的计算方法分为两大类㊂一类是定点定面法,用于将点设计雨量转化为面设计雨量[10]㊂美国气象局1957年首次使用ARF的概念估算设计洪水[11],建立了ARF与面积和持续时间的关系㊂研究者进一步考虑了重现期的影响,又相继发展多种计算ARF的经验方法[12-14]㊂一些研究者尝试将ARF的算法建立在数学和统计框架之上,提出基于尺度效应和分形理论的ARF的解析法[10,15-16]㊂另一类是动点动面法,基于场次降水数据统计降水中心雨量与面雨量的关系,主要用于计算面最大可能降水量[17-18]㊂ARF通常随流域面积和重现期的增加而减小,随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这在不同区域的研究中也得到验证[9-10,13,19-20]㊂除上述3个因素外,研究者也开始关注ARF对地形㊁流域形状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的依赖性[21-22]㊂研究表明,ARF存在季节性差异,暖季的ARF比冷季小,这可能是由于夏季对流活动增加导致的[19]㊂随着科技的发展,高分辨率卫星和雷达降水数据也开始用于计算ARF[18,23]㊂经历几十年的发展,ARF的计算方法已多种多样,其中点雨量或面雨量计算方法中,雨量站密度及降水数据时间分辨率不同,会导致ARF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为实际运用中如何选择ARF计算方法造成了困难㊂目前关于ARF的综述文章很少,缺乏对ARF 的计算方法㊁影响因素㊁数据的选择㊁实际应用及存在问题等的分析与总结㊂本文主要概述ARF对各种因素的依赖性,总结目前国际上用于估算ARF的定点定面法(经验法和解析法)和动点动面法,并分析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及ARF的未来研究展望㊂1㊀ARF的影响因素由于区域气候条件(地理位置㊁水汽循环等)和局地条件(下垫面类型㊁高程等)的不同,降雨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2,24-25]㊂这是点降水量和面降水量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㊂流域面积越大,包含的空间异质性信息越多,降水的空间变异性越大,导致在流域尺度上,平均的面降水量比单个站点的降水量要小[19]㊂随着集水面积和重现期的增加,这种效应更加明显,因此随着流域面积的增加,ARF表现出减小的趋势[9,19]㊂影响点与面降水量关系的另一个因素是区域气象和气候条件㊂对于不同类型的天气条件,风暴事件可能会覆盖不同的面积,导致点降水量和面平均降水量的差异[23]㊂Skaugen[26]的研究得出大规模锋面降水事件的空间平均值不会随着面积的增加而大幅度的减少,而对于小规模对流事件,结果则相反㊂降水历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降水的类型,短历时强降水的范围小㊁空间异质性高,因此相同流域面积和重现期下,短降水历时对应的ARF会更小[18-19]㊂不同的天气条件也可能导致不同的降雨强度,因此,ARF通常是降雨事件严重程度的函数㊂这种严重程度是根据降雨发生的频率来定义的,即事件的重现期㊂对于重现期大的降水,随研究区域面积的增加ARF下降的程度要高于低重现期的降水[9,13]㊂Yoo等[21]的研究表明,如果重现期超过100a,则ARF对重现期不敏感㊂然而,当重现期小于100a时,不能忽略ARF对重现期的依赖关系㊂Allen等[19]的研究发现,ARF存在季节性差异,暖季的ARF比冷季小,这可能是由于夏季对流活动增加导致的,并建议在对降水量进行空间插值时考虑地形的影响㊂地形和城市化也是影响ARF的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降雨的形成,但是由于数据资料的缺乏,目前相关的研究较少㊂2㊀ARF计算方法目前,ARF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暴雨的定点定面法和动点动面法两类㊂定点定面关系,理论上是指某一固定流域(同心圆或同心正方形㊁矩形)中心点雨量与其面平均雨量之间的关系[27],通常在水文实践中,将特定重现期和持续时间的点设计降水量转换为面设计降水量[5]㊂动点动面关系,也称暴雨中心点面关系,是不受流域边界限制的暴雨中心点雨量与同场次雨量等值线包围面积内面平均雨量的比值,中心点与降雨范围都是随着暴雨场次的变化而不断变动[28];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将点最大可能降水量(probable maximum precipitation,PMP)转换为面平均PMP[5]㊂研究表明动点动面法计算的ARF通常比定点定面法计算的ARF略小[10,21]㊂2.1㊀定点定面法定点定面法因计算简便,在工程实践中普遍使用㊂基于不同的原理,定点定面法又可分为经验法和解析法㊂许多国家目前的设计降水准则中的ARFs是基于经验方法建立的[2,12,19]㊂随后,基于降水的相关性和尺度关系,几种新的解析方法被相继提出[10,29]㊂2.1.1㊀经验法经验法推求ARF是目前工程设计中最常用的方法,例如1957年美国气象局所提出的方法[19]和英国在1975年发布的洪水研究报告建议的方法[12]㊂后者是对美国气象局所提方法的简化,假定 平均值的比率 可以近似 比率的平均值 ,计算更为简便,但这两种方法均未考虑重现期的影响㊂Bell[13]在1976年重新对洪水报告中ARF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并考虑了重现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降雨重现期的增加,ARF的下降速度更快;而在1975年英国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NERC)的英国洪水研究报告中,ARF计算方法会导致更保守的估计㊂基于Bell的研究,Stewart[30]在1989年重新评估了英格兰西北部一个高地地区的ARF,其引入了降雨的标准化方法,从而利用降雨增长曲线而不是实际降雨频率曲线导出ARF㊂NOAA1980年技术报告论述了美国对ARF的定义,考虑了流域面积㊁持续时间及重现期的影响[31]㊂研究者较多使用不同持续时间点雨量和面雨量年极值序列来计算ARF值[2,9,32],基础数据的时间分辨率大多可以达到小时级别,计算过程表征的是点降水频率曲线与面降水频率曲线之间的关系,这时点降水极值和面降水极值在时间上可能并不同步;但也有研究者筛选高于某个重现期的降水事件[6],用与点降水同步的面降水来计算ARF,这种方法采用的也是定点定面法,但选取的点雨量和面雨量在时间上是同步的㊂Yoo等[21]的研究中考虑了重现期的影响,基于日降水数据计算了降水持续时间为24h的ARF㊂由于使用的降水数据的不同,得到的ARF的值会有一定的差异,其意义和目的也不相同㊂在计算ARF时,点雨量和面雨量的计算是关键的步骤㊂其中点雨量的计算方法包括中心站点法㊁最大值法和同频次均值法㊂同频次均值法克服了中心站点法和最大值法计算的点雨量存在的偶然性缺陷,计算结果较为合理,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如彭博[27]㊁刘成林[28]㊁郭金燕[33]㊁金新芽等[34]㊁杜长辉[35]㊁蒋春宇等[36]㊁原彪[37]的研究均是使用了此法㊂本质上,ARF反映的是点频率曲线与面频率曲线的关系,同频次均值法[13]是对区域点频率曲线计算的一种简化方法[13],后续的研究者对Bell方法进行了改进[23,38],但目前国内多数研究计算区域点雨量时仍采用同频次均值法㊂面雨量的计算方法较多,其准确性是影响点面关系准确性的主要因素㊂面雨量的计算方法包括泰森加权法㊁算术平均法及插值方法㊂算术平均法相对简单,然而只适合于地形较为平坦,雨量站均匀分布的地区,郭金燕[33]㊁金新芽等[34]㊁杜长辉[35]㊁蒋春宇等[36]的研究使用此法㊂在雨量站分布不均匀的地区,可用泰森法获得一系列权重因子,求得的面雨量会较为准确,如刘成林[28]㊁李文涛等[39]和陈正明[40]的研究㊂插值方法考虑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条件和降水的空间变异性,显示出一定的优势㊂这类方法主要包括逐步订正格点法㊁距离平方倒数法㊁克里金法㊁趋势面法㊁多元二次回归法以及神经网络技术等[39],这类方法较传统方法精度高,但计算过程较为复杂,通用性差㊂由于点面关系中的点雨量和面雨量在不同计算方法中的含义是不相同的,因此各种点面关系各有其适用条件,不应任意借用㊂研究者基于ARF的基本定义,得到不同重现期及持续时间的ARF后,利用不同形式的公式进行拟合,得到更便于使用的经验表达式(表1)㊂Koutsoyiannis等[14]基于NERC方法得到的ARF计算值,随后拟合公式得到ARF关于流域面积和重现期的经验表达㊂Yoo等[21]用伽马分布估算降水的重现期,并未使用降水的极值序列,而是基于日降水计算了ARF,并提出了经验公式㊂刘成林[28]对广州市点面关系进行研究,面雨量用泰森多边形法进行计算,得到ARF后,用幂函数进行拟合,得到广州市中心城区点面关系折减系数的函数表达式㊂Mineo 等[6]基于重现期大于2a的降水事件,利用点雨量与面雨量的比值求得ARF,进而提出了ARF关于流域面积和持续时间的函数㊂然而,这些经验公式有较强的地域性,一般需要利用当地的降水数据,重新计算公式的参数才能使用㊂2.1.2㊀解析法解析法侧重于发展基于数学框架的点雨量和面雨量之间的理论关系,并对降雨空间相关结构提出一系列假设,主要包括基于空间相关性及降水尺度不变性提出的方法㊂空间相关性法是基于降水的空间相关结构(spatial correlation structure)建立起来的,依赖于各向同性的假设和降水过程的特定统计分布㊂Omolayo[15]假设降雨在空间上呈对数正态分布,并利用平均空间相关系数来估计ARF,公式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ARF的大小取决于空间相关系数㊁重现期㊁标准差和研究区内站点数量㊂Rodriguez-Iturbe等[41]提出基于特定距离的两个气象站降水量的相关性来估计ARF的方法,该方法假设一个特定的空间相关结构,假设点雨量既有各向同性又符合零均值的高斯分布㊂Sivapalan等[10]的研究中指出,Rodriguez-Iturbe等[41]的方法不太适合降水极值分布特征,因此选择在极值分布中利用空间相关性特征,假设点雨量和面雨量的极值分布呈Gumbel分布㊂方程清楚地表明,ARF取决于集水面积㊁空间相关长度㊁持续时间和重现期㊂基于降水尺度不变性,De Michele等[29]利用动态尺度(dynamic scaling)和统计自相似度(statistical self-affinity)的概念,提出年平均最大降水量关于持续时间d和流域表1㊀ARF 估算方法Table 1㊀Estimation methods of ARF类型研究者估算公式因子降水数据参考文献经验法US Weather BureauF TP29=ðj ði Pᶄijðj ðiP ij A ,d通用[11]UK NERC F FSR =1IJ ðj ði PᶄijP ijA ,d 通用[12]Bell沿用NERC(1975)的方法,用频率分布拟合点面降水,并计算指定返回周期的ARFA ,d ,T 通用[13]NOAA Technical ReportF NWS (f ,d ,A )=X A (f ,d ,A )X A (f ,d ,0)其中X (f )=u +K (f )σA ,d ,T 通用[31]Koutsoyiannis 等F =1-0.048A 0.36-0.01ln A d 0.35A ,d 降水事件[14]Yoo 等F =1-M exp[-(aA b )-1]A 日降水[21]Mineo 等F (d ,A )=γ(d )c (d )[γ(d )+A ]c (d )其中γ(d )=18.08d c (d )=0.19d -0.058A ,d降水事件[6]解析法OmolayoF =exp K T σ1+(n -1)ρn-1()[]A ,d ,T 降水极值序列[15]Sivapalan 等F (d ,A ,T )=α∗αA μA -ln ln TT -1)(][αAα∗μ∗-ln ln TT -1)(][A ,d ,T 降水极值序列[10]De Michele 等F (d ,A )=1+ωA zd ()b[]-v /bA ,d 降水极值序列[29]㊀㊀注:F TP29㊁F FSR ㊁F NWS ㊁F 为不同经验公式中的点面折减系数;Pᶄij 为第i 个站点第j 年的平均面降水量;P ij 为第i 个站点第j 年的平均点雨量;f 为频率;d 为持续时间;A 为流域面积;X A (f ,d ,A )为平均面雨量;X A (f ,d ,0)为代表的点雨量;μ为降雨样本的均值;σ为降雨样本的标准差;K (f )为频率系数,取决于拟合方程的形式,为Gumbel 拟合参数;K T 为对应于重现期T 的频率因子;ρ为平均空间相关系数;n 为水文站数量;α∗㊁μ∗为点雨量分布曲线参数;αA ㊁μA 为面雨量分布曲线参数;v ㊁ω㊁z ㊁a ㊁b 为实测降水计算的ARF 拟合方程得到的参数㊂面积A 的表达式,通过拟合经验法计算ARF,得到表达式的参数值㊂该方法所需参数较少,计算相对简便,但是表达式本身并未考虑重现期的影响,可以通过拟合得到不同重现期下的参数来计算不同重现期的ARF㊂Veneziano 等[22]利用降雨时空分布的多重分形特性计算ARF㊂虽然这些ARF 的解析表达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仍需要合理的数据来估计模型参数,从而计算ARF㊂另外,这些方法在大范围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评估[2]㊂ARF 的计算方法众多,得到的ARF 的数值差异也较大㊂目前,对于ARF 的差异是来源于方法的不同㊁所用数据的不同还是区域的独特性尚不清楚㊂Pavlovic 等[9]分析了4种不同类型定点定面方法(经验法㊁基于空间相关性的解析法㊁基于降水时空尺度效应的解析法及利用极值理论的方法)之间的差异,利用俄克拉荷马州高质量的雷达数据和密集的降水站点对4种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无论使用何种方法,ARF 的估计值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重现期越长,持续时间越短,面积越大,差异越明显㊂总之,方法的选择对ARF 估计有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对于较短持续时间降雨的情况㊂Mineo 等[6]对比了4种经验法估算ARF 的潜力,结果表明这些公式并不能有效地估算研究区的ARF,这种差异是不可忽略的,特别是对于短降雨持续时间和研究面积较大时㊂ARF 的经验表达式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在不同的气候和地形区,需要依据当地的降水数据进行参数的计算,以获得准确度更高的结果㊂2.2㊀动点动面法动点动面法也称暴雨中心法,该方法用于计算ARF 的面积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降雨事件而变化㊂此时,ARF 定义为识别的暴雨事件面积范围内的面降水量与降雨中心处降水量(最大点降水)的比值㊂该方法的一个优点是可以反映降水事件的空间结构,且点雨量与面雨量是时间同步的[2]㊂但是该方法需要高分辨率的降水空间分布,需要通过天气雷达或高密度地面测量网络获得[18]㊂暴雨中心法经常被用来估计PMP,该方法适用于较小的流域,对于多中心的暴雨难以实施,因此,该方法的应用较少[2,42]㊂暴雨中心法的基本步骤为:暴雨识别与分类,暴雨参照面积计算,计算暴雨范围内的面降水,识别暴雨范围内的最大点降水量,计算ARF[17,18,43]㊂最初,研究者常将暴雨范围的参考形状设置为圆形或正方形[44-45],这对于窄带形状的区域并不适用,随后研究者建议采用椭圆形作为暴雨范围的参考形状[46]㊂面降水量的确定方法因使用的数据不同而不同,对于密集的站点数据,可通过雨量等高线进行积分获取[2,42],或者通过插值方法,将数据转化为网格降水量来计算[43]㊂对于雷达数据,Bacchi等[44]尝试基于泊松时空过程交叉的理论估算面降水㊂Kang等[46-47]通过改变椭圆降水区域长短轴比例获取优化的面降水量㊂研究者对定点定面法和动点动面法的比较也进行了研究㊂Wright等[20]利用雷达数据用暴雨中心法计算了ARF,并于美国气象局的ARF计算公式(F TP29)进行对比,证明后者计算的ARF不能充分代表极端降雨的真实特性,缺乏代表性主要是由于公式混合了不同类型风暴的降雨观测结果㊂Biondi 等[43]研究表明,动点动面法(暴雨中心法)计算的ARF通常比定点定面法计算的ARF略小,可能的原因包括两个:①强降雨风暴可能受有限区域范围内的对流事件控制,降雨范围小;②风暴中最强的降雨点可能位于定点定面法使用的边界之外[2]㊂动点动面法虽然实际应用较少,但其物理意义明确,常用来分析降水空间变异性及不同类型降水的影响㊂Kim等[18]基于雷达数据,采用风暴识别算法识别出54758个椭圆形极端风暴事件,研究了降雨的空间变异性对ARF的影响,并量化了不同风暴形状之间数值的相对差异㊂风暴内部的空间变异性(降水量的变异系数),与面积和持续时间一样是ARF值的重要影响因素,表明未来估算区域降水量的设计框架须将降雨的空间变异性考虑在内㊂也有研究者关注不同类型降水的ARF的差别㊂Biondi 等[43]分别计算了对流降水和锋面系统降水对应的ARF,发现对流降水的ARF随面积的衰减比锋面系统降水更明显,在2000km2的流域面积,ARF降至0.5左右㊂3㊀不同类型降水数据的应用ARF常通过密集的雨量计网络来计算㊂随着高时空分辨率雷达和卫星数据的出现,一些研究者尝试将其应用于ARF的计算[18-19]㊂与实测的气象站数据相比,雷达数据的空间分辨率更高,从而更好地展现了降雨的空间模式㊂然而,雷达降水的时间记录通常较短,不能反映重现期对ARF的影响[19]㊂Allen等[19]对雷达数据和雨量站数据计算的ARF 进行了对比,发现基于雷达数据计算的ARF随面积的衰减速度快于基于雨量站计算的数值,由于数据时间限制,作者并未得出哪个数据平台能更准确地衡量降水的空间变异性㊂Kim等[18]利用分辨率为1kmˑ1km的雷达数据,定量描述风暴内部结构变化对ARF的影响㊂Pavlovic等[9]利用4kmˑ4km的雷达与雨量站融合数据计算了不同面积(16~1296 km2)和持续时间(1~24h)的ARF,并对4种方法计算的ARF进行了比较㊂随着技术的发展,雷达数据的质量会更可靠,其应用于ARF会有很大的潜力㊂Li等[23]在2015年利用气候模型模拟得到的降水数据计算研究区的ARF,并评估了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未来降水模式的ARF的变化趋势㊂Kao等[48]比较了4种降水产品计算ARF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数据源计算得到的ARF变化趋势一致,差别较小,说明ARF对数据源敏感度较低㊂不论何种降水数据集,其数据本身的准确性是一个重要问题[23],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应更多地尝试将新数据应用于ARF的计算㊂4㊀结㊀语ARF随流域面积㊁持续时间及重现期的变化而变化,除此之外,天气条件㊁地形㊁季节及计算方法也是影响ARF的重要因素㊂本文详细总结了目前ARF的计算方法及各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㊂动点动面法主要用于将点最大可能降水量转换为面平均降水量;定点定面法常用于水文实践中,将点设计降水量转换为面平均设计降水量㊂后者包括简单易用的经验法和基于数学原理的解析法;经验法简单易用,在不同区域适用性强;解析法虽然基于一定的数学和统计框架,但其依赖于简化的假设,适用范围有限㊂研究表明,基于经验法计算的ARF往往更可靠㊂与经验方法相比,解析法的计算量和对数据要求要小得多,但目前缺乏对其稳健性和区域性的验证研究㊂关于ARF各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表明,不同方法计算得到的ARF的数值差异较大,方法的选择对ARF估计有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对于短持续时间的设计降雨㊂未来需要更系统地研究ARF各种计算方法之间的差异,以确定最适宜的ARF计算方法㊂雷达等降水数据的使用给ARF的计算提供了更好的支持,但数据准确性㊁时间记录长度及计算ARF是否存在偏差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还需更多的研究去论证㊂随着降水监测网络的建设和降水数据的丰富,ARF的经验公式应该随着降水数据的更新而不断更新,为水利和水文基础设施的设计应对气候变化做好准备㊂参考文献:[1]黄津辉,王超,范泽华.天津市设计暴雨雨型的演变[J].水资源保护,2020,36(1):38-43.(HUANG Jinhui, WANG Chao,FAN Zehua.Evolution of design rainfall pattern in Tianjin[J].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2020, 36(1):38-43.(in Chinese))[2]SVENSSON C,JONES D A.Review of methods forderiving areal reduction factors[J].Journal of Flood Risk Management,2010,3(3):232-245.[3]严方家,李琼芳,王燕,等.镇江市中长历时设计暴雨计算[J].水资源保护,2020,37(2):108-111.(YAN Fangjia,LI Qiongfang,WANG Yan,et al.Medium and long duration design rainstorm in Zhenjiang City[J].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2000,37(2):108-111.(in Chinese))[4]张轩,张行南,江唯佳,等.秦淮河流域东山站水位预报研究[J].水资源保护,2020,36(2):41-46.(ZHANG Xuan,ZHANG Xingnan,JIANG Weijia,et al.Study on water level forecast of Dongshan Station in Qinhuai River Basin[J].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2020,36(2):41-46.(in Chinese))[5]LEE J,PARK K,YOO C.Bias from rainfall spatialdistribu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areal reduction factor [J].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2018,22(12): 5229-5241.[6]MINEO C,RIDOLFI E,NAPOLITANO F,et al.The arealreduction factor:a new analytical expression for the lazio region in central Italy[J].Journal of Hydrology,2018, 560:471-479.[7]LANGOUSIS A,KALERIS V.Theoretical framework toestimate spatial rainfall averages conditional on river discharges and point rainfall measurements from a single location:an application to western greece[J].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Discussions,2013,9(11): 12463-12522.[8]宋承新.山东省定点定面雨量关系浅析[J].水文,1997(2):27-30.(SONG Chengxin.Analysis of relationsbetween fixed point and fixed area for strom in Shandong [J].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1997(2):27-30.(in Chinese))[9]PAVLOVIC S,PERICA S,LAURENT M S,et al.Intercomparison of selected fixed-area areal reduction factor methods[J].Journal of Hydrology,2016,537: 419-430.[10]SIVAPALAN M,BLOSCHL G.Transformation of pointrainfall to areal rainfall:intensity-duration-frequency curves[J].Journal of Hydrology,1998,204:150-167.[11]US Weather Bureau.Rainfall intensity-frequency regimePart1.the Ohio Valley,TP-29[R].Washington,D.C.:U.S.Deptment of Commerce,1957.[12]NERC.Flood studies report,Vol.Ⅱ[R].London:Natural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1975.[13]BELL F C.The areal reduction factor in rainfall frequencyestimation,Institute of Hydrology Report No.35[R].London: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1976.[14]KOUTSOYIANNIS T,XANTHOPOULOS D.Engineeringhydrology[M].3rd ed.Athens:National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Athens,1999.[15]OMOLAYO A S.Relationships between point and arealrainfall for flood and drought assessments[D].Sydney: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1989.[16]PIETERSEN J P J,GERICKE O J,SMITHERS J C,et al.Review of current methods for estimating areal reduction factors applied to south african design point rainfall and preliminary identification of new methods[J].Journal of the South African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2015,57(1):16-30.[17]OMOLAYO A S.On the transposition of areal reductionfactors for rainfall frequency estimation[J].Journal of Hydrology,1993,145(1/2):191-205.[18]KIM J,LEE J,KIM D,et al.The role of rainfall spatialvariability in estimating areal reduction factors[J].Journal of Hydrology,2019,568:416-426.[19]ALLEN R J,DEGAETANO A T.Areal reduction factorsfor two eastern united states regions with high rain-gauge density[J].Journal of Hydrologic Engineering,2005,10(4):327-335.[20]WRIGHT D B,SMITH J A,BAECK M L.Criticalexamination of area reduction factors[J].Journal of Hydrologic Engineering,2014,19(4):769-776. [21]YOO C,KIM K,KIM H S,et al.Estimation of arealreduction factors using a mixed gamma distribution[J].Journal of Hydrology,2007,335(3):271-284. [22]VENEZIANO D,LANGOUSIS A.The areal reductionfactor:a multifractal analysis[J].Water Resources Research,2005,41(7):1-15.[23]LI J W,SHARMA A,JOHNSON F,et al.Evaluating theeffe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real reduction factors using regional climate model projections[J].Journal of Hydrology,2015,528:419-434.[24]MUTHUSAMY M,SCHELLART A,TAIT S,et al.Geostatistical upscaling of rain gauge data to support uncertainty analysis of lumped urban hydrological models [J].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2016,21(2): 1077-1091.[25]曾明,张雨凤,李琼芳,等.上海市不同历时暴雨组合概率研究[J].水资源保护,2015,31(4):82-86.(ZENG Ming,ZHANG Yufeng,LI Qiongfang,et al.Study on probability for rainstorm combinations during different durations in Shanghai City[J].Water Resources。

城市排水系统的研究

城市排水系统的研究

城市排水系统的研究作者:姜迎刘万里龚杨管升军朱海孝刘重阳来源:《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6年第09期[摘要] 排水管系统作为城市内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城市污水的排除、暴雨的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随着人类的发展,自动化和信息化也成为排水系统发展的趋势。

对优化城市市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管理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针对我国目前城市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完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排水管系统;现状;对策建议;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 TU96+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7-0187-01一、排水系统的背景和发展史城市排水管系统主要负责收集和运输城市降雨、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一系列工程设施。

公元前6世纪,古罗马就建造了排水沟渠,中国战国时期的城市中也已经有了排水沟。

清明时期,北京城有了比较完善的排水沟渠系统。

直到19世纪中期,随着西方国家工业和城市的迅速发展,现代排水设施才开始起步。

因此,现代城市排水系统的产生及发展与工业化及城市化的进程密不可分,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因为当时技术方面的欠缺,人们只是为了对付水污染所传播的疾病,只建造了管渠工程,收集、输送废污水及雨水,但并未对其做处理就直接排出。

第二阶段:6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环境的破坏逐渐暴露出来,在治理不当的地方发生了危害,人民的抗议声也不断高涨,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西方国家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来用于污水的治理,建设污水处理厂,提高收集率和处理率。

第三阶段:70年代起西方国家将暴雨雨水的管理提上日程,这项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是源控制,将排水系统的各子流域内的雨水就地渗入,或暂时蓄存。

第二是下游控制在排水系统的中下游,将雨水或污水蓄于天然或人工的调节池,对蓄存的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二、现代城市排水系统现代城市排水系统通常是由排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两部分组成,实行污水、雨水分流的体制,污水经收集送至处理厂后,回收再利用。

东天山隧道进口段断层及强风化富水带综合地质预报

东天山隧道进口段断层及强风化富水带综合地质预报

文章编号:1009-6582(2020)06-0171-06DOI:10.13807/ki.mtt.2020.06.023修改稿返回日期:2019-11-07基金项目:东天山复杂地质特长公路隧道建设关键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2018A03003);隧道围岩精细分级与喷锚衬砌支护技术研究(2018A03003-5).作者简介:薛君(1983-),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交通土建工程研究工作,E-mail :摘要东天山隧道进口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隧道依次穿越粉质粘土盖层、F 1全新统活动地震断层及富水强风化凝灰质砂岩。

由于粉质粘土隔水盖层、局部F 1断层阻水以及天山终年积雪融水补给使得强风化凝灰质砂岩形成了大范围的蓄水构造,导致隧道进口段施工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基于此,文章采用地质-物探-钻探相结合的综合地质预报方法,配合现场涌水量调查法,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理清了断层与承压风化裂隙水的空间关系及成因,预测了隧道开挖的涌水量,避免了隧道穿越强风化富水带的施工风险,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

关键词东天山隧道活动断层风化裂隙水地质预报中图分类号:U456.3+3文献标识码:A东天山隧道进口段断层及强风化富水带综合地质预报薛君1张城瑞1叶子剑2叶英3(1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24;2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3地下工程建设预报预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1东天山隧道进口复杂地质情况G575线巴里坤至哈密公路建设项目位于哈密地区,北起东天山北坡的巴里坤哈萨克族自治县,南至东天山南坡的哈密市,是《国家公路网规划》中G575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天山隧道左线长11764m ,右线长11775m 。

隧址区地形、地质、水文及气象条件复杂,地处高海拔地区,地震烈度高,隧道保温抗冻要求高,隧址区不良地形地质现象突出,隧道设计及施工难度大。

项目进口情况如图1所示。

隧道进口为Ⅴ级围岩,洞身为浅埋段、F 1全新统活动断裂及影响破碎带。

国内外深隧排水系统建设状况及其启示

国内外深隧排水系统建设状况及其启示

国内外深隧排水系统建设状况及其启示
门绚;李冬;张杰
【期刊名称】《河北工业科技》
【年(卷),期】2015(032)005
【摘要】目前中国城市内涝问题难以控制,排水系统建设历史欠账太多,难以突破.对比发达国家,深层隧道排水技术是中国的盲点.从用途进行分类,详细阐述国内外发达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防洪排涝问题,以及深层隧道排水工程在城市排水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中国未来的深层隧道排水规划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438-442)
【作者】门绚;李冬;张杰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北京工业大学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北京工业大学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24;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试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9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92
【相关文献】
1.国外深隧排水系统调度运行方案的启示 [J], 汤舒;吴学伟;孙志民;周午阳
2.深隧治水——广州市东濠涌深层隧道试验段排水系统技术研究与应用 [J], 徐姝静
3.深隧排水折板型竖井泄流消能的试验研究 [J], 杨乾;杨庆华;郑立宁;田强;刘永权;姚锦涛;牟祎;尧远
4.深隧治水——广州市东濠涌深层隧道试验段排水系统技术研究与应用 [J], 徐姝静;无
5.基于深隧排水的地下水数值反演与预测 [J], 范时杰;李妍颖;范全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深埋隧道突水多场信息演化规律分析

深埋隧道突水多场信息演化规律分析

深埋隧道突水多场信息演化规律分析隋来才【摘要】以耿家山隧道为工程依托,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演化深埋隧道突水前兆多场信息的变化规律,采取了针对性的隧道突水的防范措施,从而保障了隧道的顺利施工和人员的安全。

%In this paper,based on Gengjiashan tunnel engineering, the law of water inrush evolution in deep-buried tunnel under the multi-field information is show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measures are taken to prevent water inrush, which ensure tunnel smooth construction and per-sonnel safety.【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4(000)034【总页数】3页(P177-178,179)【关键词】深埋隧道;突水;多场信息;数值模拟【作者】隋来才【作者单位】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6.3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发展,国家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大量隧道频繁地出现在公路、铁路等工程建设中。

然而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突水的问题,这不仅会延误施工进度,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突水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导致隧道塌方,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为了保障隧道的顺利施工和人员的安全,研究隧道突水是十分必要的。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隧道突水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得到了相应的科研成果。

Stallman(1965)[1]利用数值方法演化了承压水的变化过程,得出了承压水随渗透系数变化的规律;Barton(1985)[2]对多场耦合作用下隧道突水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隧道突水过程中围岩应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近年来,我国学者致力于隧道突水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
涝 排 市 城 3 届 国外深层隧道排水工程案例
4
深层隧道排水的影响因素 与
利 洪 雨
术 技 用
会 讨 研
》 用 水 利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规划方法 排 洪 水 雨 与 《给5 涝 排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规划方案实例 市 城 届 四 第
研 术 技
会 讨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规划研究
《给
水排
》 水 与 涝 排
届 四 第
印第安纳波利斯深层隧道系统
长40km,φ5.5m,深75m,调蓄100万m3
3.2.隧道类型
广州市深层排水隧道系统规划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规划
1.雨洪排放型
香港荔枝角雨水排放隧道系统
》 水 •采取措施: 利 排 洪 水 雨 给 长度 3.7 公里、直径 4.9 与 《 涝 排 米、深约40米,雨水深层隧 市 城 会 届 讨 道分流减少上游高地雨水流 四 研 第 术 技 入市区排水系统。 》 用 水 利 洪 工程效果: 水排 雨 给 与 《 涝 可抵御50年一遇的超强 排 市 城 降雨。 届 四 第
术 技 用
会 讨 研
3.2
广州市深层排水隧道系统规划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规划
2.污水输送型
新加坡深层隧道污水系统
•采取措施:
与 深20~55米的污水隧道将所 《给 涝 排80万 市 有污水收集输送到一座 城 会 届 讨 m /天污水厂处理。 四 研 第 术 技 •工程效果: 》 用 水 利 排 置换原有分散的污水厂和 洪 水 雨 与 泵站用地用于城市建设,同 《给 涝 排 步提升周围物业的土地价值。 市 城 届 四 第
1
《给
与 涝 排 2 内涝问题突出,无法建设地面或浅层排内涝系统 市 城 会 届 讨 四 研 第 术 技 3 CSO及初雨污染严重 》 用 水 利 排 洪 水 雨 给 与 《 4 低影响开发难以实施或需要很长时间 涝 排 市 城 届 四 5 城市排水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 第
水排
浅层系统改造及雨污分流的难度大
广州市深层排水隧道系统规划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规划
《给
水排
》 水
第四
排 市 届城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规划研究 涝与 隋 军
博士
利 洪 雨
术 技 用
会 讨 研
《给
》 水 水排
届 四 第
排 市 城
雨 与 涝
2015-4-29
用 利 洪
研 术 技
会 讨
1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规划研究


《给
水 排 水
2
1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 》
“ ”和“ ”“ ” 。
水排
》 水
利 洪 雨
术 技 用
会 讨 研
广州市深层排水隧道系统规划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规划
4、隧道排水技术
《给
水排
》 水 与 涝 排
利 洪 雨
术 技 用
会 讨 研
2.污水输送隧道 城市
会 届 讨 是指为主要为收集输送城 四 研 第 术 市污水的地下隧道。典型代 》 技 用 水 利 表是新加坡的“深隧道污水 排 洪 水 雨 系统”包括输送、处理、排 与 《给 涝 放三部分。 排 市 城 届 四 第
3
水排
全长48公里、直径6米、
》 水
利 洪 雨
术 技 用
会 讨 研
3.2
广州市深层排水隧道系统规划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规划
3.合流调蓄隧道
英国伦敦深层排水隧道隧道系统
伦敦为解决合流溢流污染改善泰晤士河水质,2007年泰晤士深层排水隧道建设。
针对泰晤士河雨季溢流污染 的现状,比选了:
利 排 洪 •“雨污分流”; 水 雨 给 与 《 (建设、维护困难,污染未 涝 排 消除) 市 城 会 届 讨 •“可持续性城市排水系统”; 四 研 术 (第 LID耗时需30年) 技 》 用 水 •“泰晤士隧道” 利 排 洪 水 雨 •3种方案的比选论证。 最终 给 与 《 涝 采用“泰晤士深隧”方案, 排 市 隧道总长35公里,直径7.2 ~ 城 届 四 6.5米,最大埋深 66m。 第
3.1 国外典型工程案例
序号 1 2 所在城市 马来西亚吉隆坡 香港 隧道系统名称 SMART隧道 工程规模 长9.7km、φ13.2m,调蓄量300万m3。
《给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水排
中国香港 中国香港
》 水
荔枝角雨水排放隧道工程 荃湾雨水排放隧道
净化海港计划污水隧道 和田弥生干线
水 排 水
利 洪 雨
术 技 用
会 讨 研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规划研究
《给
水排
》 水 与 涝 排
利 洪 雨
术 技 用
会 讨 研
2四 建设深层隧道排水系统的影响因素 研 第
市 城 届
《给
》 水 水排
市 城 届 四 第
与 涝 排
利 洪 雨
术 技 用
会 讨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规划研究
2.1、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长2.0km,内径10.8m,深50m,17.8万m3。 长4.0km,内径7.9m,深55m,19.4万m3。 长4.0km,内径10m,深50m。 长3.26km,内径7.5m,深36m,13.3万m3。
日本神奈川县 日本东京都
日本神奈川县
《给
法国巴黎 墨西哥城 美国 美国 美国芝加哥 美国旧金山
》 水
术 技 用
会 讨 研
广州市深层排水隧道系统规划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规划
《给
水排
》 水 与 涝 排
利 洪 雨
术 技 用
会 讨 研
第四
市 城 届
《给
》 水 水排 排 市 城
6
雨 与 涝
用 利 洪
研 术 技
会 讨
届 四 第
广州市深层排水隧道系统规划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规划
《给
水排
》 水 与 涝 排
利 洪 雨
可行性
《给
水排
》 水 与 涝 排
利 洪 雨
术 技 用
会 讨 研
第四
市 城 届
《给
》 水 水排 排 市 城
雨 与 涝
用 利 洪
研 术 技
会 讨
•规划隧道系统基本位于微风化岩中,其隧道围岩类别主要随岩性的不同而变化。
•规划深隧区域无明显影响深隧实施的不良岩土问题。
届 四 第
深隧规划线位与广州城区基岩地质图叠加示意图
广州市深层排水隧道系统规划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规划
4、隧道排水技术
3.合流调蓄隧道: 》
控制合流制的溢流污染(
给 与 CSO),对合流污水、初期 《 涝 排 雨水的收集、调蓄和输送, 市 城 会 最终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 届 讨 四 研 第 芝加哥市隧道排 典型代表是 术 技 》 用 水系统。特点:隧道有调蓄 水 利 排 洪 水 、截流与输送合流污水的功 雨 给 与 《 能。可称为“在线式调蓄隧 涝 排 市 道”。 城 届 四 第
》 水 水排 城市
矢上川地下调节池
东京都古川地下调节池 巴黎调蓄隧道和调蓄池 东部深层排水隧道工程 芝加哥隧道和水库方案 密尔沃基隧道系统
旧金山输送调蓄系统
排涝
与雨
4条隧道,φ6~7 m,长5.1km 长63km,φ7m,深200m。
用 利 洪
研 术 技
缓解内涝。
会 讨
长176km,φ10.6m,深107m,870万m3 长45.5km,φ10m,深100m,200万m3 长3km,φ9m,埋深30m。
雨 与 涝
用 利 洪
研 术 技
会 讨
届 四 第
广州市深层排水隧道系统规划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规划
4、隧道排水技术
1.1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组成与功能
利 排 洪 水 进水、调蓄、消能、排气、出入口; (1)入流井: 雨 给 与 《 (2)调压水槽:调蓄、调节压力、波动、排气; 涝 排 市 排气、通风、除臭; (3)通风设施(排气井): 城 会 届 讨 四 研 除渣、排泥; (4 )除渣槽及排泥设施: 第 术 技 》 用 (5)过流隧道:调蓄、通道; 水 利 排 洪 水 转输、放空或排放。 (6)排水泵组: 雨 与 《给 涝 排 市 城 届 四 第
盾构法进行施工
会 讨 研
具备建设深层隧道排水系统的条件 术研
会 讨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规划研究
《给 第
水排
》 水 与 涝 排
利 洪 雨
术 技 用
会 讨 研
3四 国外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典型工程研
市 城 届
《给
》 水 水排
市 城 届 四 第
与 涝 排
利 洪 雨
术 技 用
会 讨
广州市深层排水隧道系统规划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规划
利 洪 雨
术 技 用
会 讨 研
1四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 第
市 城 届
《给
》 水 水排
届 四 第
排 市 城
雨 与 涝
用 利 洪
研 术 技
会 讨
广州市深层排水隧道系统规划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规划
1、深层隧道排水系统
《给
水排
》 水
第四
市 城 届
与 涝 排
利 洪 雨
术 技 用
会 讨 研
《给
》 水 水排 排 市 城
水排
》 水
利 洪 雨
术 技 用
会 讨 研
荔 湾 司 马 西 濠 涌 情况
广州市深层排水隧道系统规划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规划
《给
水排
》 水
第四
排 市 届城
涝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