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修地理生态环境问题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一、荒漠化的成因、危害与防治1.概念认知:认识荒漠化2.我国荒漠化的地区分布:(1)土地沙漠化——“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

(2)石质荒漠化——西南喀斯特地区。

(3)次生盐渍化——西北干旱灌溉区、华北半湿润区。

【典例探究感悟考向】(2017扬州模拟卷)“荒漠化”是指因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现象。

图1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布图”,图2为“不同类型荒漠化土地比例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图2图1(1)在我国生态脆弱的A、B、C、D、E、F区域中,风蚀荒漠化主要分布在____,盐渍化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冻融荒漠化主要分布在_______。

(3分)(2)A区域的荒漠化会加重B区域的等环境问题,因此B区域环境保护的生物措施是。

(3分)(3)从气候、地形、人类活动等角度分析D、E、F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有______。

(4分)【方法提炼突破核心】典型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湿润地区+地表植被稀疏干旱的农业区+不合理的灌溉牧区+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干旱农耕区+引水灌溉3.荒漠化的成因(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其成因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发展。

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

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2)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区域认知】从整体性视角析西北内陆区域特征问题1:在中国地形图中,圈画出我国西北地区的区域范围,并描述其地理位置。

问题2:阅读西北地区地形图,描述西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高中地理·选修6-第3章 第1节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高中地理·选修6-第3章 第1节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A.直接提供有形的林产品 B.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 C.防风固沙 D.为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提供娱乐游憩的环境和场所
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 配中图版
【答案】B 解析:城市森林并不以提供有形林产品为主,A项错误;C、D两项 为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而非经济效益;城市森林改善了城市的投资环 境,促进了经济发展。
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 配中图版
原始森林面积的减少,是否可以以人工造林的方式得以 补偿?人工林和原始森林具有相同的生态环境效益吗?
【答案】虽然原始森林面积的损失,可以人工造林部分得到补偿, 但是原始森林的生态功能却往往不是人工林所能弥补的。原始森林,尤 其是热带雨林砍伐后所造成植物物种的损失、动物的迁徙和被消灭,连 片林地变成破碎小斑块后对大型哺乳动物的毁灭性影响,这些方面都是 人工林所无法补偿的。
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 配中图版
森林资源破坏 读下图,回答(1)~(2)题。
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 配中图版
(1)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A.净化空气
B.防风固沙
C.保持水土
D.保护农田
(2)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
①河流含沙量增加 ②河道淤浅 ③水患加剧
④结冰期延长
【答案】D
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 配中图版
解析:A项说法太绝对,世界范围的生态环境问题大部分在我国存 在,故A项错误;青藏高原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十 分脆弱,故B项错误;南方丘陵山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壤侵蚀严 重,而不是生物多样性锐减,故C项错误;生态环境问题之间具有一定 的关联性,如生态环境中的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和草原退化会导致生物 多样性减少。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高二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

高二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

高二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高二学子在学习选修6时,对环境保护的相关试题要着重练习。

下面是店铺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高二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答案中体现的答题规范也是我们学习的地方。

高二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目前我国最严重的三大生态问题是( )①水土流失②荒漠化③石漠化④盐碱化⑤草场退化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⑤D. ①③⑤2. 下列五种因素,与1998年长江洪水有关的是( )①夏季风②修建三峡工程③引水灌溉④围湖造田⑤长江上游毁林A. ①④⑤B. ①②④⑤C. ②③④⑤D. ②③读下列甲、乙两地植被分布图,回答3~4题。

3. 影响甲、乙两地植被分布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 光照和热量B. 地形和降水C. 地形和热量D. 降水和光照4. 甲地的阔叶林主要是( )A. 热带雨林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 温带落叶阔叶林5. 有关世界各地牧场退化情况,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欧洲情况较好,载畜量最高B. 北美和澳大利亚情况最好C. 中国草场退化严重D. 非洲、南美洲面临退化的问题6. 我国下列地区及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 西北干旱、半干旱——石漠化B. 黄土高原——盐渍化C. 云贵高原——沙漠化D. 江南丘陵——红漠化7. 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 )① 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②植被破坏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④降水强度大8. 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B. 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物理及化学作用产生的C. 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有关D. 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9. 下列能加快湿地消失过程的是( )A. 湖泊内外的沉积物自然充满其中B. 环境污染,造成入流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C. 实施保护湿地的一系列国家政策D. 以上说法都不对10. 沼泽是重要的湿地,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沼泽区在( )A. 松嫩平原B. 三江平原C. 辽河平原D. 柴达木盆地11. 图中甲、乙两处湿地的名称分别为( )①青海湖②咸海③洞庭湖④番阳湖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③②阅读下图和材料,回答12~14题。

高中地理选修:环境保护生态问题及其表现-市赛

高中地理选修:环境保护生态问题及其表现-市赛

第二节生态问题及其表现【学习资料】1.土地荒漠化土地没有植被保护,裸露地表易受风沙侵蚀,使水分和养分流失,导致土地退化,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干旱程度、地表物质疏松程度、风力大小程度、植被稀疏程度、生态系统脆弱程度是造成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因素;人类活动不当(过度采集薪柴使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加速草原退化,盲目开垦使土壤遭受风蚀而沙化,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使植被枯死)是造成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2.土壤盐渍化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盐分随毛细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

气候(蒸发强度)是造成土壤盐渍化的自然因素;人类不合理灌溉方式(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是造成土壤盐渍化的人为因素。

3.塔里木盆地概况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周围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气流不易到达,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部分年降水量50毫米以下),蒸发强烈(大部分地区年蒸发量2800毫米以上)。

林、灌、草等天然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沙质沉积物;距亚洲高压近,冬春季节多风,平均每月大风4-5次,飞沙走石。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不当(过量砍伐、过量放牧、盲目垦荒等),导致林、灌、草等天然植被衰败,风沙活动加剧;由于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使水资源数量减少,绿洲萎缩,加剧沙化;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使地下水位升高,在蒸发强烈情况下,加速土壤盐分的表聚。

附:塔里木盆地沙漠和绿洲分布示意图【探究活动】类型一:土地荒漠化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对策类型二:土壤盐渍化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对策【拓展延伸】简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形成原因和对策。

【巩固练习】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完成1~2题(单选题)。

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下图为“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3题。

高中地理课件-3.1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高中地理课件-3.1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针对该区域湿地变化的特点,提出对策。
解析 不同时段是指表格中的1976~1986年和1986~2005年,湿地变化特点要从 表格中的湿地斑块数目、湿地总面积进行说明。湿地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水源、 气候、植被、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相应的对策应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 退耕、严禁围垦。
答案 (1)变化特点: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 积大幅度减少。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不利 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 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 (2)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退耕、严禁围垦等。
沼泽
珊瑚礁
水稻田
滩涂好放鸭
滩涂
2、湿地功能
1)湿地的生态价值 ——“地球之肾”
调节气候 调蓄水量 净化水体 释放氧气 美化环境 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大生态系统:森林、湿地、海洋
2)经济价值
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
鱼塘
提供水资源
提供矿物资源
提供能源和பைடு நூலகம்运


3)社会效益
观光与旅游
教育与科研价值
3、中国湿地现状
(喜马拉雅山南坡、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横断山区)
(林木蓄积量占全国1/4)
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比重大
(赣、闽、台)
缺林地区:
广大西北和黄河中下游的晋、冀、豫
思考
亚马孙热带雨林减少的原因
被誉为“地球之肺”的 亚马孙热带雨林减少的原 因主要是烧荒耕作、过度 采伐、、过度放牧、修建 道路和森林火灾等造成, 其中烧荒耕作是首要原因, 占整个热带森林减少面积 的45%。在垦荒过程中, 人们把重型拖拉机开进亚 马孙森林,把树木砍倒, 再放火烧。

高中高考地理复习第16章第2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高中高考地理复习第16章第2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第二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一、环境问题的产生1.产生原因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在某些方面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损害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

2.主要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退化、全球变暖等。

3.影响因素人口数量、人均资源消费量和技术水平。

二、环境问题的危害1.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1)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污染,会直接损害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2)有些污染物质会残留或富集在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中,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3.制约社会经济发展(1)直接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构成贫困和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

考点一环境问题的产生(2022·湖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条子泥湿地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盐城滨海湿地核心区,拥有面积广阔的潮间带滩涂,是众多候鸟迁徙途中的理想栖息地。

每年春秋迁徙季,大量候鸟在此停歇。

但由于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候鸟栖息地严重减少。

为给候鸟就近找一块合适的歇脚地,当地将靠近海边原用于围垦养殖的720亩(1亩=1/15公顷)鱼塘,经过生态修复和改造,变成了能够满足各种候鸟需求的高潮位栖息地。

“720高地”建成后,来条子泥停留的鸟儿越来越多,候鸟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图1)。

图2示意条子泥湿地位置。

图1图2分析导致当地候鸟栖息地减少的原因。

【思维培养】【我的解答】答案:海平面上升,涨潮时水位升高,淹没栖息地;植被减少,候鸟食物来源不足;农业围垦占用湿地,沿海地区的盐业、渔业、旅游业等行业发展导致栖息地受到破坏。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

2.人为原因环境问题的产生,人为原因更为重要。

具体表现为以下矛盾冲突: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等问题。

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展开全文一、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可持续发展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基本思想:①经济可持续发展;②生态可持续发展;③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污染与防治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

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

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

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

湖泊沼泽化是一种自然现象,进程缓慢。

人类活动(水体富营养化与围湖造田)加快了这一进程。

海洋石油污染: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海上油轮泄漏污染物。

危害:油污染能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

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底栖动物则还要受沉降到海底的石油的影响。

怎样清除石油?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2mm,造成大气污染。

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水污染的防治措施:①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②加强生活污水的防治和地表水、地下水源的保护。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学习方法之生态环境问题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学习方法之生态环境问题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学习方法之生态环境问题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平时的积累与练习也是学生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本文为大家提供了高中地理学习方法之生态环境问题,祝大家阅读愉快。

⑴马尔代夫(瑙鲁)面临的环境问题:全球暖化,海平面下降,存有被冲走的危险.⑵火地岛(新西兰南北二岛)面临的环境问题:臭氧层被毁坏,臭氧层空洞不断扩大,太阳紫外线电磁辐射减少.⑶赤潮问题: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春夏温暖李节,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

(这就是赤潮出现的外因)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极易出现赤潮的区域:珠江口、渤海、杭州湾、长江口、南海的海口湾等。

易发生赤潮的时间: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

增添危害:①海水富营养化,浮游植物兴盛,并使鱼类窒息而死、中毒丧生,②危害人体健康,③影响海洋旅游业。

⑷全球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①引发海平面下降,对沿海高地国家及地区形成轻易威胁;②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⑸酸雨增添的影响:①酸雨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②并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④损害人体身心健康。

⑹减少酸雨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⑺水土流失问题:黄土高原、南方高山丘陵地区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黄土土质结石(黄土高原)。

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环境治理措施:①压缩农业用地,建设稳产高产农田;②不断扩大林、草栽种面积;③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适当压缩牲畜的数量,提高牲畜质量;④砖厂时存有计划的放置碎石,并大力开展土地林权工作;⑤小流域综合治理。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防治知识讲解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防治知识讲解

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防治考点解读1.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3.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4.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知识清单1.环境与环境问题(1)环境分类:___环境和___环境(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___与___(3)环境问题的表现:______、______(4)环境问题的原因:①___的有限性与____的无限性的矛盾;②短期____与长远____的矛盾;③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④____与大众利益的矛盾。

(5)环境问题的特点:危害的____性、过程的____性、规模的___性。

(6)解决环境问题的思想:在鼓励____同时,保证资源的____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谋求社会的____进步。

2.环境污染与防治(1)水污染及其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如果污染物大量排入天然水体,并超过其____,就会改变水和底泥的理化性质,改变水中生物群落组成,造成水质恶化、水体利用价值降低甚至丧失的现象,这就是水污染;主要水体污染现象有____、____、____。

(2)城市垃圾的特点:____、____、____。

(3)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对____的影响、对水环境的影响、对____的影响。

(4)大气污染:____属于地方性大气污染,___属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5)大气污染的防治:___生产和消费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途径有:____、调整____(开发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____、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布局生产。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____、发展洁净煤技术、控制机动车污染等。

参考答案:1.(1)自然人文(2)对立统一(3)环境污染、生态破坏(4)资源人类需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个人行为(5)不可预见不可逆全球(6)经济增长可持续全面2.(1)自净能力重金属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海洋石油污染(2)数量大品种多变化大(3)大气环境土壤环境(4)可吸入颗粒酸雨(5)能源植树造林能源结构清洁生产利用率要点精析要点一: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选修地理:环境保护之生态问题:森林破坏(共23张PPT)

选修地理:环境保护之生态问题:森林破坏(共23张PPT)
A.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全球变暖 B.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C.土地荒漠化和全球变暖 D.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水土流失 2.截止 2017 年底,蚂蚁森林已经累计种植和维护真 树1314万棵,分别种植于内蒙古阿拉善、鄂尔多斯、巴彦
淖尔和甘肃武威等地,这些树的主要功能是( C )
A.保持水土 B.涵养水源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1)分析国际环保 组织反对棕榈油生产 焙食品、巧克力、 糖果、化妆品、洗发水和牙膏等都把棕榈油作为原料。 棕榈油产量在过去的50年里呈直线增长态势。棕榈树
种 (2植)范1围.因已地经扩制大宜到开亚发洲棕的热榈带种雨植林园地,区保。棕护榈热果带需 要 雨通林过;水2煮.对、碾于碎被、破去坏壳的、热榨取带、雨精林炼进等行过程生,态才恢能 获 复得;精3炼.加棕强榈油棕。榈然油而炼,制棕过榈油程生中产“却三一废直受”到的国无际 环 害保化组处织理的。质疑和反对。下图为东南亚某棕榈油产业
棕榈油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如烘焙食品、巧克力、 糖果、化妆品、洗发水和牙膏等都把棕榈油作为原料。
棕 (榈1)油产1.量会在破过坏去原的始50年热里带呈雨直林线,增长加态剧势水。土棕流榈树失 种 ;植2.范吸围收已二经扩氧大化到碳亚减洲少的,热带加雨剧林全地球区气。棕候榈变果暖需 要 ;通3.过破水坏煮野、碾生碎动、植去物壳的、生榨取存、环精境炼,等导过程致,生才物能 获 多得样精性炼减棕少榈;油。4.然棕而榈,油棕炼榈油制生过产程却中一的直受“到三国废际 环 园 ”保景排组观放织图量的。大质,疑和造反成对严。重下的图为环东境南污亚染某问棕榈题油。产业
毁林的危害
•1.水土流失(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土壤肥力下 降),水旱灾害加大 2.风沙危害加大,荒漠化加剧 3.河道淤塞 4.气候恶化(温差变大和干旱,温室效应变暖) 5.生态失调,大量野生动植物锐减及灭绝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三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阅读下列景观图片,完成1~3题。

1.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人类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自然资源衰竭问题”的是()A.①B.②C.③D.④3.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水土流失的是()A.①B.②C.③D.④1题,当人类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图示①是森林破坏,②是水土流失,③是大气污染,④是垃圾污染,③④属于环境污染问题。

第2题,如果人类过度使用自然资源,就会造成自然资源衰竭问题;图示①过度砍伐森林,森林资源减少。

第3题,图示②河流含有大量的泥沙,是该河流域内水土流失的结果。

2.A3.B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据此完成4~5题。

4.我国与③④两国相比,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A.人均资源拥有量多B.城镇化问题严重C.生活贫困化加剧D.人口总量大,人口压力大5.下列环境问题的原因,分别由资源利用方式不当和资源利用强度过大造成的是()A.矿产枯竭、荒漠化B.盐碱化、物种减少C.水源枯竭、水土流失D.物种减少、森林减少4题,由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和经济发展综合指标远远小于③④两国,主要是因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所以人口总量大、人口压力大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

第5题,矿产枯竭、森林减少、物种减少、水源枯竭主要是资源利用强度过大造成的,荒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主要是资源利用方式不当造成的。

5.B图1为北极地区景观图,图2为不合理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示意图。

读图,完成6~7题。

图1图26.图1反映了图2中的环境问题的是()A.②B.③C.④D.⑤7.节约能源、降低能耗能有效减缓()A.②④B.④⑤C.①②D.①④6题,图1反映了由于全球变暖,北极地区冰雪覆盖面积变小,北极熊的生存环境恶劣。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学案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学案湘教版选修6

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掌握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理解某一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掌握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一、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1.生态环境问题的概念和表现(1)概念: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2)主要表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1)我国森林资源现状①森林覆盖率低。

②人均拥有量少:人均拥有森林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左右。

③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西南、东南、东北多,西北、华北较少。

(2)我国草场资源现状①草原面积广大,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

②草场严重退化,生产力不断下降原因粗放式经营过度放牧家畜超载乱采滥挖工业污染鼠害虫害等二、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及生物多样性减少1.水土流失(1)我国的水土流失①主要分布区: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

②水土流失面积:2002年全国现有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7.1%。

③类型:水蚀、风蚀。

(2)形成原因①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植被、降雨、土壤、风力、冻融等。

②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毁林毁草、滥垦乱伐、开矿修路等。

(3)危害①直接危害:破坏土地资源,使耕地表土流失,降低土壤肥力。

②间接危害:下游湖、河、水库泥沙增多,河床抬高,引发洪涝灾害。

2.土地荒漠化(1)分布: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267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8%。

(2)成因①自然因素:气候干旱——其作用的过程缓慢。

②人为因素:过度放牧、滥伐森林等不合理的活动——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是主导因素。

(3)危害①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②形成沙尘暴a.条件:强风、沙源和不稳定的天气。

b.危害: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交通、人们的出行,破坏生态环境。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教学案中图版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教学案中图版

第一节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情景导入先思考——————“十”字架的沉重思考探究:(1)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提示:该漫画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为森林破坏。

(2)这种问题会导致哪些严重的后果?提示:这样造成的后果主要有:①生态失调;②环境恶化;③导致洪水频发;④水土流失加剧;⑤土地沙化;⑥河道淤塞;⑦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

———————基础知识要记牢——————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的原因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原因生物物种减少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快,生物物种灭绝退化①乱砍滥伐森林;②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捕猎、砍伐及非法贸易;③环境污染破坏生物生存环境;④大量引入的外来物种同土生物种竞争栖息地和食物森林资源破坏全球平均每年损失1 800万~2 000万公顷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损失严重①林木砍伐;②林地开荒和开矿;③薪柴采集;④大规模放牧;⑤空气污染,尤其是酸雨污染湿地减少面积急剧缩减,退化严重①土壤侵蚀导致进入河流的泥沙增加;②引水灌溉、河道截流改向导致湖泊、沼泽水量减少;③围湖、围海造田;④环境污染;⑤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湿地植被破坏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四个角度1.分布区域每种生态环境问题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都是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形成的。

因而首先要明确分布的区域。

2.形成原因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1)一般来说,自然原因是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基础,如生物多样性、森林资源、湿地等问题都会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沙漠化往往发生在气候比较干旱的地区。

(2)目前,人为原因是大多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从人为原因来看,主要体现在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上。

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3.危害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包括对环境自身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例如,森林的破坏不仅会造成自然环境中其他要素的改变,也会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带来巨大的危害。

高中地理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教案中图版选修

高中地理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教案中图版选修

高中地理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3. 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生态环境问题的概念、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 难点: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生态环境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案例为例,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图片、案例资料等。

2. 安排学生提前预习教材,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

五、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态环境问题吗?它为什么重要呢?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环节二:讲解生态环境问题的概念1. 教师简要介绍生态环境问题的概念,强调其重要性。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内涵。

环节三:分析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1. 教师展示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 学生观察图片,教师逐一讲解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环节四:探讨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1.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生态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吗?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环节五: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具体案例,如荒漠化、水资源短缺等,进行分析。

2. 学生跟随教师分析案例,深入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环节六: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环节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2)环境的分类(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程度):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3)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1.2环境问题(1)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2)原因: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自然灾害②人为原因A.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B.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C.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D.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3)解决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4)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①危害的不可预见性;②过程的不可逆性;③规模的全球性。

1.3环境观(1)概念: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2)两种不同的环境观:①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基本观点:征服自然;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

②新的环境观:天人合一,人地归一;保持平衡与协调;良性方向发展。

1.4可持续发展★(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2)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2.1环境污染概述(1)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2)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

(3)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4)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河流>湖泊>地下水(原因从流动速度,更新周期,溶解氧考虑)2.2重金属污染:污染物:各种重金属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2.3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2)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3)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4)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5)措施:对污染物进行控制,对已污染的水域进行治理。

高三地理生态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试题

高三地理生态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试题

高三地理生态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试题1.【选修6——环境保护】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资料:见下面两幅图,根据所给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如何?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可能原因及其危害。

(6分)(2)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4分)【答案】(1)酸雨出现的频率呈波动上升趋势。

(1分)原因:①工业的发展,煤的大量使用,酸性气体排放增多;②汽车尾气排放不断增多。

(3分)影响:①使河湖水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繁殖及其生长;②土壤酸化,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③腐蚀建筑物,造成文物损失;④腐蚀树叶,影响森林生长。

(2分)(2)措施:①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②兴建污水处理厂;③依法管理,限制高污染行业发展,污水达标排放。

(4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解析】从左图中可以看出,从1998年以后酸雨出现的频率呈波动上升趋势。

酸雨主要的污染物是硫氧化物,煤炭的大量使用,导致酸性气体排放不断增多;小汽车大量使用,导致汽车尾气增多,也是导致酸雨的一个原因。

酸雨会使河湖水酸化,影响水中生物生长;土壤酸化,农作物减产;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腐蚀树木等。

减少水污染主要是减少污水排放量或是把污水经过处理,达到达标排放;要兴建污水处理厂,处理有污染水体;依法进行管理,限制高污染行业发展等。

【考点】该题考查酸雨产生原因、危害及水体污染防治措施。

2.雾霾是由于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地面尘埃多,在大气层比较稳定,空气不流动的情况下,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的一种天气现象。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2月25~28日气温及风力风向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25~28日的四天中,最可能出现雾霾天气的是A.25日B.26日C.27日D.28日【答案】A【解析】据图可以看出,该城市25日风力微弱,并且风力变化小,一天中气温变化不大,说明大气层结比较稳定,空气流动性小,再加上城市中尘埃较多,故符合雾霾发生的条件,本题选A。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PPT优秀课件
问中
题国
及 其 防 治
区 域 生 态
第 五 节
途环
径境
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
1、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森林面积缩小 草原退化 生物多样性锐减 水土流失 湿地干涸
(1).森林面积缩小 我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减少,尤其是东北林区 和长江上游天然植被破坏最为严重。如东北林区是我国最 大的天然林区,目前天然林面积只相当于建国初的1/6。
人为原因:人民生活贫穷,
过垦、过伐现象严重F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草地退 化、湿地萎缩、土壤侵蚀。 原因?
G
自然原因:高寒气候,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
地区名称
主要生态 问题
形成原因
自然背景
人为原因
森林破坏、
大兴安 土壤侵蚀、
A 岭西侧 草场退化严

西北干旱半 土壤侵蚀
B 干旱地区 草场退化
10.“生态裂谷”的位置最可能位于距县城( A )
A.0~20 km B.20~40 km C.40~60 km
D.60~80 km
11.“生态裂谷”附近的地带( C )
A.植被覆盖率较高
B.风力侵蚀作用较弱
C.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 D.地下水流向荒漠区
青藏高原高 寒地区
云贵高原西部亚
热带丘陵地区 C
G FE D
暖温带 湿润半 湿润黄 淮海平
原区
南方亚热带 丘陵区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场
退化 原因?
A
自然原因:半干旱地区降水少 人为原因:过垦,过伐,过牧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土壤侵蚀、草场退化严重 原因?
B
自然原因:降水少,气候干旱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

高中地理沙漠等生态问题专题

高中地理沙漠等生态问题专题

高中地理沙漠等生态问题专题引言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在长期演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巨大的地球生态系统,人类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地球生态系统面临着严峻的危机。

本文将重点探讨沙漠生态系统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沙漠化的原因沙漠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生态系统,常年干燥,气候恶劣,植被稀少。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工业化等活动的日益增强,沙漠化有着多种原因,包括:1. 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土地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质量变差;2. 大规模生产和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水源和土地受到污染;3. 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4. 大规模伐树乱砍,破坏了自然植被的生态平衡;5. 暴风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导致沙漠化的加速。

沙漠化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沙漠化所导致的生态问题是多方面的。

首先,沙漠化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导致生态系统难以维持生态平衡。

其次,沙漠化使得土地质量变差,导致土地无法承载足够的生物和植物物种,造成了大量贫瘠地区。

此外,沙漠化还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性影响,如引起干旱、风沙暴等气象灾害。

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1. 增加绿化面积,推广绿色植被,增加沙漠地区的植被覆盖率;2. 加强土地治理,控制土地的开垦程度、过度放牧和过度采伐,保护土地水源环境;3. 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努力构建有机农业模式;4. 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节约用水意识;5. 发展采用新型农业技术和新型能源技术,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结论沙漠化是地球生态系统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为了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促进可持续发展。

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建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森林资源总体存在着分布不均的现象,并且近年来由于无节制砍伐 现象的存在,森林资源逐年减少,这对人类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最近几年, 我国的科技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因此利用现代科技来保护森林资源的现象已是 普遍存在了。但如果现代技术利用不得当,会加速森林资源的毁灭。例如:一 些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遵守相关规定,大量无节制砍伐森林资源,结果引 起了森林资源工业化的盲目发展。不仅如此,对于一些比较贫困的地区来说, 由于当地人口的不断增多,加大了人们对森林的砍伐来换取部分的耕地,这对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人们更加有责任来提高 全体人员的森林保护意识,从而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


地形:地形破碎,坡面物质不稳定


土壤: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侵蚀


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破坏天然植被
毁林开荒


陡坡垦耕



不合理利用
过度放牧
土地资源
开采矿产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土壤 流失
水 土 流 失
水分 流失
肥力降低 沟壑加剧 旱灾频发 泥沙淤积 水源匮乏
土地贫瘠农业减产 威胁工矿交通安全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河库淤积洪涝加剧 影响水源有效利用
水土流失的危害—— 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害
• 黄河下游为 什么会形成 “地上河”?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生物措施(恢复植被)
为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应采取哪些措施恢复植被?
植退退 树耕牧 种还还 草林草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兴修水库)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修建梯田)
的山区、丘陵和高原地带。 • 黄土高原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1、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地貌形态的不稳定 性和黄土的易侵蚀性
地面破碎、沟谷纵横、谷 坡陡峭;
黄土以粉砂颗粒为主,土 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抗侵蚀能力低
黄土塬
黄土墚 黄土峁
(2)降水集中, 多暴雨
一、生态环境问题概述
1.生态环境问题的含义 由于生态平衡遭到平衡,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
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②______________、 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③________________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坡 面 水 流
坡 面 水

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
打坝淤地有何作用? 淤地坝
1. 拦蓄泥沙,防止 泥沙流入下游河中。 坝地玉米
2. 坝上泥沙淤积成 “坝地”,土层深厚, 土质良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生物 措施
植树种草 退耕还林 退牧还草
蓄水保土,发 展多种经营
水 土 流
工程 措施
兴修水库 打坝淤地 修建梯田
贮水拦沙,合 理利用水土


农业 沟垄种植

技术 轮作间作
蓄水保土,充

措施 地膜覆盖
分利用光热
小流域综合治理
————选自《现代园艺》2015年第11期
(二)水土流失——以黄土高原为例
水土流失
• 什么是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风 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水 土资源以及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 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中国水土流失的现状
•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 中国水土流失地区主要分布在耕垦历史较久
冲刷作用明显
(3)植被稀少 ——土壤失去保护层
读右表,说说植被对 减少水土流失起着什 么样的作用?
植被覆 径流减 侵蚀减 盖率 少率 少率
(%) (%) (%)
20
15
30
40
30
50
60
50
85
80
60
89
>90 70
95
(4)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方式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㈠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
我国的森林资源
据统计,全世界的森林面积目前达到了28亿hm2,覆盖率是全球面积的22%。 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大的国家是芬兰,其国土面积的70%几乎被森林覆盖了,而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4%,甚至更少。并且我国森林资源存在着严重的分布不 均匀现象,呈现出较大的地域差别。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以及边疆地区的 森林资源比较丰富,而我国的中原地区如在山西、河北、河南等地的森林资源 是比较匮乏的,最为严重的是我国的西北地区,该地区森林覆盖率连1%都达不 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