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2
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
课题: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课时:一节课课程类型:新课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认知与技能:知道公车上书的基本史事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提高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作,知道其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回忆,引导并启发学生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讨论维新变法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爱国进步的改良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严复的主要思想,体会维新人士勇于创新变革的精神。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戊戌变法对社会的影响和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以合作学习法为主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在上新课之前,请同学们先关上课本,我们回顾第三节课(甲午中日战争)所学的内容。
生:回顾中师:1894年7月至1895年4月爆发了什么战争,交战双方是哪两个国家及其战争结局怎样?生: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交战双方分别是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战争结果是中国战败了并签署了《马关条约》。
师:那么《马关条约》的签订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哪样影响?生: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并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一、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师:前面我们学习了19世纪末农民阶级爆发的义和团爱国运动以及封建地主阶级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进行了洋务运动,现在我们一起学习下作为当时爱国的知识分子他们是怎么做的——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
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个问题,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作为爱国青年的你们会怎样做?生:自由发挥中师:同学的回答都有各自的道理,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35页,看看当时的有识之士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怎样的探索?我给同学们五分钟的时间,大家快速浏览下该课内容。
维新变法运动
一、“公车上书”具备的基础与直接原因
1、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2、时局形势 甲午战败,民族危机深重。 3、思想基础 早期的维新思想宣传。严复翻译介绍进化论
中国近代第一位驻英法公使郭嵩焘认为:接受西方的教育体制、政治制 度、法学和经济学,而不是军事,才是一个良好政府和繁荣国家的基石。 外国人利用出版报纸和杂志的特权,林乐知在上海创办《万国公报》, 特别是李提摩太,全身心投入制度变革的事业……。康有为的很多改革 思想即来自于传教士。 1891年,康有为开办了万木草堂,18岁神童梁启超听康有为讲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4、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
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具有群体性的觉醒。 谭嗣同:“经此创痛巨深,乃 摒弃一切,专精至思”。研习西学, 5、公车上书的影响 探求变法。 新科状元张謇:“抱为中国伸 眉书生吐气之志愿”,弃官办厂, 虽然遭到顽固派的阻挠,但激起 “实业救国”。 朝野上下强烈的社会反响。拉开了维 名门之家的曾朴:“一腔热血, 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满腹牢骚”,辞官到上海办报刊、 写小说。
第7课 戊戌变法 1898年
三个阶段:萌发于早期维新思想;
公车上书拉开序幕; 百日维新进入高潮。
(知识结构) 背景
经济基础: 时局形势: 思想准备
(知识结 构)戊戌 变法
戊 戌 变 法
领导
派 (代表人物: 拉开序幕:
)
宣传鼓动:
过程 进入高潮: 最终失败: 积极作用:
影响
历史启示:
《马关条约》的 内容有哪些? 给中国社会带来 怎样的影响? 19世纪末,中华 民族面临着怎样 的严重危机?
①改革政治
③翻译外国书籍 A.①②③ C.①②④
《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反思意为自我反省。
那么你有了解过反思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篇1课标要求1.课程内容:讲述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故事,解析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
2.活动建议:利用讲故事、阅读材料及课本、分组模拟、自主探究等方式,了解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知道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艰难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并失败的过程。
分析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领会维新变法运动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1.了解维新变法运动的原因,知道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艰难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并失败的过程。
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知道其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
分析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领会变法的意义,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利用讲故事、阅读材料及课本、自主探究等方式分析理解得出结论,并且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维新人士勇于创新变革的精神。
3.认识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之时,旨在救亡图存,是一场爱国的、进步的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学习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一代知识分子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
(二)难点:戊戌变法意义和戊戌变法主张不能实现原因的认识。
三、教学策略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情境创设法,创设教学情境,打通时空隧道,再现历史抉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3.教师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由梁启超的话导入,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什么形势?——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启发学生该怎么办?(2)假如你是19世纪末一位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命运的中国人,你会怎样去拯救我们的民族呢?引入课题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进行回答。
第7课 戊戌变法
第7课戊戌变法课标导读(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知识要点:1、维新思想的传播:<1>背景: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主要领导:康有为、梁启超。
见课本第32页照片。
<3>公车上书(见课本32页插图)。
①经过:《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邀请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②意义: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4>维新派政治团体:强学会。
机关报《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2、百日维新:<1>时间 1898年6-9月<2>内容:A,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官吏,打击封建官僚,任用维新人士,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B,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文化:兴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传播维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传播<3>性质:是近代首次思想解放运动,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
3、戊戌政变:<1>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2>戊戌六君子:维新派人士谭嗣同(见书32和33页插图和他说的一段话)杨锐、林旭、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六人遭清政府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4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和资本主义改良运动。
它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所宣传的资产阶级思想,却引起了思想文化界的极大反映,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更多有识之士开始思索救国救民之路,因此,客观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它是近代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中考演练●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八上P33 识记1、《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堂考点探究【易错警示】1.洋务运动是中国经济近代化开端,戊戌变法是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
2.广义上的维新变法运动指的是维新派提倡西学、主张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抨击的思想启蒙运动,从1895年公车上书开始到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为止。
狭义上的维新变法运动指戊戌变法。
【易混辨析】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背景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签订性质地主阶级改革资产阶级改革目的维护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阶级派别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疑难解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主观上:①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身上;②脱离人民群众;③既想保留封建王朝,又想发展资本主义,实行两种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改革,本身就有矛盾的一面。
客观上:变法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
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太强大。
知识点一: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1.1895年春,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的主要人物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知识点二:警世洪钟《天演论》2.(2014·江苏盐城)被鲁迅称为“19世纪最敏感的人”的严复在其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步思想。
这表明他主张()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抵抗外国侵略B.效仿西方政治制度,实行维新变法C.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D.兴办工厂,实业救国知识点三:短暂的“百日维新”3.(2014·江苏连云港)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
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维新变法运动内容序幕:“”,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背景:1895年《》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代表人物:、主张:变法图强,变法维新①经济方面:②军事方面:③文化方面:创办,开放,开办培养人才等。
维新变法运动
2.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维新变法运动的目的是( D ) ①推翻清朝统治 ②发展资本主义 ③救亡图存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解析: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企图通过 变法,通过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来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 答案:D
3.戊戌变法的诸项措施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是(
作用:
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三、短暂的“百日维新”
变法的背景: 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
变法的标志: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变法主要内容:
戊戌变法主要内容 类别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 内容 发展农工商业 训练新式陆海军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 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启示
原因:① 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以慈禧为首的 顽固派的破坏。 ② 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 ③ 袁世凯告密,出卖维新派。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资产阶级改 良的道路行不通!
维新变法运动
兴起
发展
高潮
结局
公车上书
《天演论》 百日维新
变法失败
解析:A、B、C三项都不符合其内容;从诏书的文化内容来看, 它在思想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故D项的说法正确 答案:D
6.阅读下列材料:“物竞者,物争自存也;天择者,存其宜种 也。”
——严复
请完成: (1)上述引文出自严复译著的什么著作?
(2)严复生活在哪一时期?
(3)你认为这一著作的出版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1)《天演论》。
一、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1.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use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主设计人:刘兆恩曹新山八年级历史授课时间:20098年9月日【一、】课程标准: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重难点解析:重点是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严复的主要思想,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同时加强阅读、分析、比较等能力的培养,体会维新人士勇于创新变革的精神。
难点是如何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和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二、】预习导学背景: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民族矛盾激化运动序幕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揭开序幕:公车上书:年和联合应试举人上书,请求变法。
维新派人士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培养人才,积极宣传思想舆论维新思想,制造变法舆论。
译著《》把西方进化学说介绍到中国,鼓吹变法维时间:年6~9月标志:光绪帝颁布“”宣布变法新目的:通过变法,实现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变经济上法百日维新内容:军事上运(运动高潮) 政治上动教育上作用:性质: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年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戊戌六君子。
运动失败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海外,被杀害,变法失败根本原因: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不能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
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走不通。
【三、】主动探究、拓展延伸;材料分析:材料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绝命诗材料二:“我向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请回答:1、“有心杀贼”的“贼”指的是谁?2、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3、“去”、“留”分别指的是谁?谁是生者,谁是死者?4、谭嗣同为什么称自己“死得其所”?5、上述诗句反映了谭嗣同怎样的精神?你如何认识他的这种精神?【四、】课堂练习1、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为救亡图存,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A.强学会的成立 B.公车上书 C.百日维新 D. 《天演论》的译述2、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谭嗣同3、戊戌变法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A.道光 B.同治 C.慈禧 D.光绪4、通过出卖维新派得到慈禧太后信任的是A.李鸿章 B袁世凯 C.荣禄 D.刚毅5、为挽救民族危机,康有为提出:“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得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四项建议。
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
5.作用: 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
6.性质:
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是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7、作用: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四.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慈 禧 太 后
戊戌政变
囚禁光绪帝的 中南海瀛台涵远楼
戊戌六君子
结论: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历史证明:
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去 留 肝 胆 两 昆 仑
我 自 横 刀 向 天 笑
“贼”是指什么人?他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贼是指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谭嗣同认为自己为变法图强,挽救国家、 民族命运而献出生命,是光荣的,是值得 的。他说自己“死得其所”,正反映了其 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爱国主义情感。
发展农工商业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发展
训练新式陆海军 提高军队作战力。由于 皇帝没有军权,措施少 而空洞 政治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革新政治,维护统治; 取消多余的衙门和 触犯顽固派的利益 无用的官职. 文化 开办新式学堂,培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 养人才,科举考试 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伤害守旧的封建文人 废除八股文
◆主张:他认为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 械,更在___,中国只有实行_ __,才能“自强保种” ◆作用:震动了 ,推动了_________运动的发展。
◆地位:他是中国近代的______________. 中国西学第一 ——康有为称赞严复的话
三、短暂的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 光 绪 帝
民族危机日趋严重
三、短暂的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维新变法运动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7课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特别提示导学案只是老师教学的一个辅助,千万不能完全一成不变地依据导学案来教学,如果机械使用导学案,课堂教学过程将毫无生气,也不会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答案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主备人:定陶镇中刘景元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了解“公车上书”的有关史实;知道严复的主要思想,并了解其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自主学习一、仔细阅读课本35页第一目内容,完成1—2问题: 1.康有为为什么要发起公车上书1895年春,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举国震惊;2.上书是否达到了目的起到了什么作用上述没有达到目的,但是康、梁等为救亡图存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二、阅读教材第36页“警世洪钟天演论”,回答第3题:3.天演论为什么被称为警示洪钟严复在天演论中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用西方思想来解释维新变法,令人耳目一新;严复的思想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推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三、阅读教材第37—38页内容,回答4—5题: 仔细看书,没什么难的4.光绪皇帝为什么决心变法发布哪些变法诏令民族危机的严重,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光绪帝不甘做亡国之君;主要内容: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5.这场维新变法的结局如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维新变法最终失败;维新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只记这一句话就行;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独立思考成为习惯1.维新变法运动,尽管得到了清朝皇帝的支持,可变法还是失败了;造成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1资产阶级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的斗争勇气,采取改良途径,发展资本主义2希望寄托在无实权的皇帝身上,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3维新派举止失当,过于激进,加速了失败的步伐4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又寄予幻想5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终于失败6袁世凯的出卖和慈禧的政变注意:让学生思考回答;2.有人认为维新变法运动彻底失败了,仅给中国留下了一所京师大学堂;也有人认为这场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你如何评价维新变法的影响维新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归纳整理维新变法经历了“序幕”、“高潮”、“失败”三个阶段,请你列出每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并用几句话简介一下;序幕:公车上书;1895年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等联合了1300多名影视剧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高潮:戊戌变法;在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 失败: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海外,谭嗣同等人被捕牺牲;戊戌变法持续103天,最终失败,因此又称“百日维新”;拓展练习1.2010·江苏徐州下列书刊中,属于中国近代较早介绍西方生物进化论思想的是A B C D2.2010·广东东莞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3.2010·广东佛山严复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十九世纪末最敏感的人”,因为他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B.主张民主共和思想C.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 D.宣传“物竞天择”观点4.2008·临沂中考近代史上那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5.2010·山东东营下列戊戌变法内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建立民主共和国 B.开办新式学堂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训练新式军队6.2009·武汉中考19世纪60年代发生的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在工业文明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比较它们的相同点,正确的是A.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 都主张变革中国政治制度C.都使本国迅速强大起来D. 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7. 材料一 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举国激愤,人人思变;时值18省1300多名举子在京会试,广东南海考生康有为在一夜之间赶写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强烈要求光绪帝变法;材料二 1898年光绪下旨:“商务为富强要图,自应及时举办……”;“富强至计,首在鼓励人才,……对于人才给以特赏以昭激励”;材料三如图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其中的万言书提出的主张是什么1895年春的“公车上书”;主张:反对议和,主张编发;或者主张“拒和、迁都、变法”,要求光绪帝变法;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戊戌新政的内容;发展商业,培养人才;3材料三反映的是谁英勇就义的情境为什么他说自己“死得其所”我们应该学习他什么精神谭嗣同;谭嗣同希望用自己的流血牺牲来唤醒国人,所以他认为自己死得其所;为了变法图强,不拍牺牲;教学案例1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知道其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思考“维新派与洋务派主要思想的异同”等问题i增强阅读和比较的能力;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之时,旨在救亡图存,是一场爱国的、进步的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学习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一代知识分子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教学重点: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严复的主要思想,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同时加强阅读、分析;比较等能力的培养,体会维新人士勇于创新变革的精神;教学难点:如何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和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教学过程与方法:导入新课:5分钟复习:为了挽救国家统治危机,封建地主阶级倡导了一场什么运动它是否使中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标志是什么为什么洋务运动;否;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洋务运动这种革新是基于统治阶层内部的,只是统治阶层为了巩固自身地位而采取的,故而是很不彻底的,很保守的;因此,它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导入:指导学生阅读导言后,指出:“维新变法”是以救国为宗旨变法运动; 讲授新课:25分钟小结:3分钟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还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练习:6分钟1、某一历史网站上展开了关于“百日维新”的大讨论,下面四个观点中最正确的是A.变法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B.变法阻碍了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C.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D.变法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2、历史探谜一个多世纪前,为了救亡图存,一批有志之士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尽管得到了清朝皇帝的支持,可变法还是失败了,变法为何会失败众说纷纭,你认为造成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三、课堂延伸有人认为维新变法运动彻底失败了,仅给中国留下了一所京师大学堂;有人认为这场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你如何评价维新变法的影响教学案例2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堂实录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堂实录板书: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师:同学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生:九一八,日本侵略东三省;师:对,1931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出兵侵占东三省,是我们的国耻;在1895年历史同样也铭刻了中国耻辱的一页,也和日本有关,这是哪一事件呢生: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签订马关条约;师:没错,同样在这一年,北京城发生一件大事;1300多进京赶考的举人聚在一起人声鼎沸,议论纷纷;这时走出一人,手中拿着一篇文章高声朗读起来;这1300多人顿时鸦雀无声,都在仔细聆听;这个人是谁他读的是什么这个人就是广东举人康有为,他所读的就是用两天一夜写成的一万多字的上书;众举人听完后纷纷表示赞同上书内容,并在上书上签字,表示要联名上书;这就是历史上的“公车上书”板书;为什么叫公车上书呢生:读书上注释;师:表扬看书非常仔细,认真做了预习;为什么这些举人要联名上书呢生:马关条约的签订;师:回忆马关条约的内容;生:略;师:概括,陪两亿、割三地、开四口、设工厂;这是南京条约之后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板书:马关条约师:面对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康有为在上书中提出什么主张生: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师:议和是指什么生:马关条约师:变法是指什么呢你能从书上对康有为的介绍中找到答案吗生:学习西方的制度;师:什么制度经济制度还是政治制度生:政治制度;师:没错,主要是学西方的政治制度,想要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什么是君主立宪制看“每课一得”,并想一想现在有哪些国家还是君主立宪制国家;生:英国、日本;师:学习西方的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是否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当时的历史潮流是什么吗当时的历史潮流是“近代化”板书;什么是近代化简单说就是“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板书,建立君主立宪制是实现政治民主化,因此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公车上书之前维新变法的主张还只是一种政治学说,但公车上书之后就演变成一场政治运动了,我们历史上就将其称为“维新变法运动”;公车上书就是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板书;以康梁为首的主张变法的人我们称为维新派;他们通过上书强求变法的举动可以看出维新派非常依赖于谁生:皇帝;师:没错,维新派希望依靠皇帝发动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因此我们也将维新派称为“资产阶级改良派”板书;那么公车上书有没有达到目的呢生:没有;师:为什么没有达到目的因为上书根本就没到光绪皇帝的手里;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就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失败,他们认为自己的变法主张知道的人太少,当时社会上没有形成要变法图强的社会舆论,怎样才能让变法主张广为人知呢你能帮维新派出出主意吗生:演讲生:发传单生:出书生:编歌谣师:表扬并加以提炼和引导为“办报、办学、学社、译书”板书出示材料一: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所以上;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生: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变法主张;师:变法运动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板书;其中有一个人翻译了一本书引起极大反响,这个人是谁翻译的书是什么生:严复,天演论板书;师:请看这则材料;出示材料二:中国历史有个着名人物就因此改名叫适,这个人是谁生:胡适;师:没错,胡适作为白话文的推动者,原名不叫胡适,看过天演论后改名胡适字适之;为什么这本书会产生巨大影响,甚至被称为警示洪钟呢生:严复认为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自强保种”;师:严复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比喻为生物界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二中国要在竞争中生存必须象生物界一样要“进化”,怎样进化生:变法;师:对,维新变法,学习西方制度;否则将被淘汰,也就是亡国;很多人也因此从不知道变法主张到知道变法主张,从不支持变法到支持变法;并投身到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中来;也因此历史给严复一个怎样的评价呢生:思想启蒙家;师:没错;启蒙的含义也就是从无知到有知;维新派通过办报刊、兴学校、办学社、译书籍,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制作了办法舆论,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发展;这些努力也使变法运动迎来高潮阶段,也就是变法主张要付之实施的阶段,这就是历史上的“百日维新”板书百日维新、高潮;百日维新开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生:1898年6月师:准确地说是6月11日,1898年,今年正好是周年纪念,多少周年生:110周年;师:百日维新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生: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师:“国是”是什么意思是指国家大事;“是”特指大事;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因此历史也称之为戊戌变法;当时光绪帝为什么要变法维新呢要知道如果要建立君主立宪制是要限制皇帝权利的,为什么光绪要推行变法呢请看这则材料;出示材料三;瓜分大祸,迫在眉睫,必须当机立断,迅速维新变法,否则“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康有为上皇帝书师:请一位学生朗读一下;生:高声朗读;师:请同学翻译一下;生:中国遭到瓜分的大祸,形势迫在眉睫;师:对,第一句就告诉我们马关条约之后中国面临被西方列强瓜分的狂潮板书:瓜分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板书: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好,请继续解释;生:必须当机立断,进行变法,否则皇上和大臣做长安的犹豫师:布衣是什么意思生:百姓的意思;师:那现在能翻译最后一句了吧生:否则皇上和大臣做老百姓都做不成了;师:老百姓都做不成那成什么了生:奴隶;师:对,亡国奴;因此光绪决定进行变法;在变法的一百多天里就颁布了两百多道诏书、政令;这些政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生:略教材P37师:正确;这些内容在当时朝野内外引起极大震动,有人极力反对,有人大力支持,可以说是水火不容;哪些人会支持,哪些人会反对呢请同学们按找内容逐条思考一下;思考片刻后,小组交流讨论2-3分钟;师:现在请同学们将思考、交流的结果说一说;生:发展农工商业,百姓支持,可以生活的更好;资产阶级也肯定支持;主张重农抑商的顽固派反对;师:对,从此我们也能看出变法主张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生: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员,一些没有才能的官员也反对;生:废除八股文,读书人也支持;师:好象有同学有不同意见,谁来说说看;生:如果废除八股文,就断了很多读书人的仕途,肯定很多人反对;师:没错,那有没有读书人支持呢生:有,一些人认识到八股取士是钳制思想的工具就会反对;师:对,特别是接触西方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反对,而且主张办新式学校,还要求开放言论;这些内容是否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师:当时的时代潮流是什么生:近代化;师:包含那两个部分生: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师:哪些内容符合经济工业化生:发展农工商业;师:哪些内容符合政治民主化生:办报刊,开放言论,废除八股文;师:同学们想一想,是不是少了点内容生:君主立宪制;师:为什么没有提出君主立宪制生:皇帝本就没有实权;师:没错,一方面反映了维新派的软弱,另一方面光绪帝是怎样的一个皇帝呢请看材料四师:这像是光绪的诏书吗生:不像;师:更像是谁的生:慈禧的;师:说明实权掌握在谁的手里;生:慈禧;师:光绪帝也想获得实权,所以提拔了一批维新派作为朝廷官员,这也引起顽固派的不满,纷纷到慈禧那里告状,慈禧也感到受到威胁,准备发动变法;光绪就发密诏让康有为等维新派准备剥夺慈禧的权力;维新派的谭嗣同就找到袁世凯,为什么找袁世凯呢生:袁世凯有兵权;师:袁世凯满口答应了谭嗣同的要求,并说“杀荣禄就向杀一条狗一样容易;”但第二天袁世凯就向荣禄告密;于是已经做好准备的慈禧正式开始政变;政变的结果如何生:光绪被囚禁,康梁出逃,谭嗣同等人被杀;师:时间是1898年9月21日,历史上也称戊戌政变板书戊戌政变;这也标志这什么生:维新变法失败了;板书结束师:戊戌变法历时103天,所以历史上成百日维新;谭嗣同本有机会逃走,但是他选择了留下来,慷慨就义;请看P38页对其的介绍;生:看书介绍;师:谭嗣同刑场上高声朗诵“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有人说这是最强音,有人说这是绝命辞;如果说这是最强音,那它是维新变法的最强音,如果说它是绝命辞,那它就是清王朝的绝命辞;因为他唤醒更多的爱国志士探寻救国之路,他们也一定会反思这场维新变法运动究竟在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给我们什么启示首先思考维新变法运动究竟在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首先看维新变法运动是否符合时代潮流生:符合;师:从内容上符合,但这些措施都被废除了,除了京师大学堂也就是北大的前身,也就是今年是北大110周年校庆;既然都被废除了,那这场运动究竟起到什么作用呢生:思考;师:我们来回顾一下这场维新变法运动,公车上书之前变法主张几乎都无人知道,公车上书之后,通过办报、办学、组织学社、译书等活动,知道变法主张的人越来越多,变法也得到极大的推动并达到高潮开始由皇帝颁布诏书进行实施,虽然最后失败但一定知道的人更多了;因此我们可以说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什么作用生:思想启蒙的作用;师:对;板书思想启蒙但毕竟没有达到挽救民主危亡的作用,因此也给我们一个启示;资产阶级改良派救不了中国板书资产阶级改良派救不了中国;下一步爱国志士该怎样救中国呢我们留到下节课再学习,下课,同学们再见;板书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背景:马关条约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瓜分狂潮经过:公车上书办报、办学、学社百日维新戊戌变法译书严复天演论序幕发展高潮结束影响:思想启蒙启示:资产阶级改良派救不了中国。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
力量对比
政治力量 军事力量
维 新 维新派依靠光绪帝 想争取袁世凯保护 光绪帝 你能预见变法的结局如何 派
(无权)
顽 固 派
以慈禧太后为首 (掌握实权)
袁世凯统帅新建陆 军投靠顽固派
3、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1898年9月21日,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光绪帝囚禁,继而大 肆逮捕维新派,废除 变法法令,变法失败。
发展农工商业 训练新式陆海军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 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政治
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 身,它是维新变法期间根据光绪 帝的命令建立的。
京师大学堂
变法措施为什么会在官员中 引起极大的震动?
变法措施极大地触犯了封建顽固势力的 切身利益
(“废除八股取士”会损害一些死读书的 “守旧愚昧之人”,堵住他们的入仕之途; “取消多余的衙门何无用的官职”,将使一 部分旧官僚失去官职,另一部分没定官职 的旧官僚也会产生反应。因此,变法措施 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维新派 “能变则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顽固派: “祖宗之法不可变。”“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维 新 变 法 运 动
兴起
公车上书
发展
警世洪钟
《天演论》
高潮
百日维新
结局
最终失败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D )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 B、各地学会的建立 C、强学会的成立 D、“公车上书” 2、不属于维新派为变法而做准备的活动是( D ) A.创办报刊 B.组织学会 C.开办学堂 D.创办企业 3、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西学理论基础的是( B ) A.魏源 B.严复 C.康有为 D.梁启超
历史: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课件(北师大八年级上)
了解严复的思想及其对近代中国思想 发展的影响;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分析戊戌变法的成败和得失,提高综合分 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课前进行预习,查阅并提取有关严复 的有效信息,提高阅读和分析加工信息的 能力;通过讨论,养成主动学习、乐于合 作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戊戌变法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 进行的自上而下的爱国进步的改良运动,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中 国近代化的进程。
实施变法的背景:
康有为第五次上书,指出形势已经到了“瓜分豆 剖”“揭杆斩木”的地步,朝廷如不及时革旧图新, 则国亡无日。同时,康有为在总理衙门驳斥了顽固派 “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谬论:“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 祖宗的领土的,今天祖宗的领土都保不住了,祖宗那 套法还有什么用呢?时代变了,祖宗之法也非变不 可!”从而可以看出,维新派是有胆识的,他们的主 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爱国的、进步的。“不甘做 亡国奴”的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国是”:国家的大政方针。
公车上书的背景: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 的签订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列强掀起了瓜 分中国的狂潮,同时也促使人们觉醒。
上书时间:1895年
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
上书主要内容: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阅读教材第35页的小字,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了康有为的政治思想,即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这也是维新派与洋务派政治思想的主要区别。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近 代史上的志士仁人善于向西方国家学习、 勇于改革创新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值得 我们学习,逐步形成关心时政、关心国家 的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 观和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
本课在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中 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 的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促 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探 索挽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又在社会上起 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它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和 新文化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维新 变法运动和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等重大事件一样,承担了挽救民族危亡、探索 救国救民的使命,同时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 近代化的步伐。
维新变法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康有为等人以为,只要抓住了皇帝好像 就能无事不成,其实,光绪皇帝只不过是个 空架子,实权完全掌握在慈禧太后等人手里。 正当康有为等踌躇满志的时候,反对派发动 “戊戌政变”,就把改良派打了下去。光绪 皇帝被囚禁,谭嗣同等人被杀,康有为、梁 启超逃往国外。戊戌变法,前后一百零三天, 又称“百日维新”。
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光绪二十一年 (1895)四月,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 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 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 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四月二十二日,康有为、梁启 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 响应,一千三百多人连署。五月二日,由康、梁二人 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 奏。
第七课 维新变法运动
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 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北京 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 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 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 至1894年,清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 年 咸丰十年底开始)至 年 咸丰十年底开始 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 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 分裂称为“洋务派” 守旧派” 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 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 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维新派 奕等人认为,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些西洋先进技术,可以镇压人 等人认为,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些西洋先进技术, 民,可以自主自强,封建统治便可长治久安,并认为筹办洋务,必定能 可以自主自强,封建统治便可长治久安,并认为筹办洋务, 得到列强的支持。 得到列强的支持。 守旧派 以大学士倭仁为首的顽固派,高唱“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 以大学士倭仁为首的顽固派,高唱“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 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御外 他们攻击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是“陈甚高,持论甚正” 侮。他们攻击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是“陈甚高,持论甚正”, 然而“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无益于自强实际。二三十年来, 然而“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无益于自强实际。二三十年来, 中外臣僚正由于未得制敌之要,徒以空言塞责,以致酿成庚申之变”。 中外臣僚正由于未得制敌之要,徒以空言塞责,以致酿成庚申之变” 洋务派与顽固派互相攻击,斗争十分激烈。 洋务派与顽固派互相攻击,斗争十分激烈。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 中央机构。但洋务派势力主要不在清朝中央, 中央机构。但洋务派势力主要不在清朝中央,而在掌握地方实权的总督 和巡抚。慈禧明白,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持清朝的统治地位, 和巡抚。慈禧明白,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持清朝的统治地位,必 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 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所以她暂采取了支持 洋务派的策略。 洋务派的策略。
第7课_维新变法运动
重要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 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 台
莫 待 土 分 裂 似 瓜 。
国 民 知 醒 宜 今 醒 ,
那 知 爱 国 即 爱 家 !
沉 沉 酣 睡 我 中 华 ,
3、公车上书意义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打破了清朝一 直以来禁止知识分子干政的局面,反映了知 识分子的国家和民族责任感。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 哉快哉!” ——谭嗣同
康、梁避往国外,谭嗣同本来也有 机会出逃,但他甘愿为变法而死, 你如何看待他们的选择?为什么?
维新变法运动的意义
1、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2、是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的不足导致了资产阶级的软弱 性。 具体原因:顽固派的强大 具体原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绪帝无权,袁世凯的出 卖;变法策略失误
维新派主要活动
类别
报刊
名称
《时务报》《国闻报》
学会
学堂 著作
强 学 会 万木草堂、时务学堂
天演论
《中外纪闻》 (强学会) (保国会)
《国闻报》
1895年以后,康 有为、梁启超等 维新派在全国各 地创办报纸、组
《时务报》
时务学堂 (南学会)
织学会,开设学
堂,大力宣传西
学,鼓吹变法。
万木草堂
天演论
2.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
裁汰绿营
这是1898年秋流传于京津地区的一首民谣
六君子,头颅送; 袁项城,顶子红, 卖同党,邀奇功; 康与梁,在梦中, 不知他,是枭雄。
谭 嗣 同
戊戌六君子
刘光第 杨 锐
杨深秀 杨 锐
第7课百日维新方案
3、寄希望于无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
4、清朝的大权掌握在以慈禧太后为首顽固 派手中,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5、未依靠和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课堂练习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议一议,“贼”指谁?为什 么“无力回天”?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
杨
康
锐
深
广
秀
仁
京师大学堂遗址 京师大学堂校牌
戊戌变法的意义
1.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加速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 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激发人民的爱国 思想和民族意识。 3.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 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_ 序幕—“公车上书”
康有为:“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的领土的。今天祖宗的领土都保不住了, 祖宗那套法还有什么用呢?就拿总理衙门来说,祖宗的法里并没有, 是最近这些年要跟洋人打交道,才新设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也 非变不可!”
论战主题: 要不要变法
论战双方:
荣 禄等。代表顽固派 康有为等。代表维新派
论战性质: 资本主义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
3.强学会属于( C
)
A.地主阶级政治团体
B.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C.资产阶级政治团体
D.开明地主和爱国知识分子组织
4A、保维国新会派的政成治立团体形成的标志是(B )
B 强学会的成立 C 万木草堂的成立 D 时务学堂的成立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资产阶 级的软弱性。(根本原因)
3、高潮---百日维新(戊戌变法)(1898年6月——9月)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教案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金乡县胡集中学戴新月【课前准备】(课前3分钟)班长宣布:1.下面开始温故互查,前后两位同学相互检查提问。
过关者得5分。
2.请将得分以“正号”的形式,画在你的作业本上。
3.(上课铃响)接下来请韩老师上课——起立【导入新课】【教师抽查】请看大屏幕,请读题并说出答案。
(1分钟)伴随着战争的失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我们看段视频,感受那段民族危难的历史——幻灯:播放视频(危局中国)(3分钟)谭嗣同对祖国的悲惨命运扼腕叹息,他在诗中写道“四万万同胞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面临着被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伴随着清政府自救的洋务运动失败,一些爱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站在时代的前沿,上书皇帝、锐意改革,掀起了变法维新运动的改革浪潮。
今天,让再次走进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史,去领略爱国志士变法图强的光辉历史吧!(4分钟)【设问导读】幻灯:自学初体验请同学们阅读课文32-33页正文黑色字体,结合设问导读“圈划、标注课文”。
1. 采取浏览、快读(两倍语速),捕捉关键信息。
2. 学案“冒号”前面的关键词,请你写在课文对应的知识要点处。
3. 在自渎、标注的基础上,前后六人小组相互交流,进行修正、补充。
(10分钟)【精讲深化】幻灯:【危局警示篇】公车上书师:请同学们在读课文,结合关键词提示,描述历史事件“公车上书”。
前后两人一小组,一位同学描述,另一位同学进行点评纠正。
接下来,请一位班长主持,提问有关“公车上书”的时间、背景、发动者、主张、影响等相关知识信息。
(请公平照顾每个小组)活动:班长主持,学生回答。
(13分钟)师:公车上书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科举考试举人的爱国运动,它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康有为、梁启超是成为此后的维新名士,哪位同学能简要地介绍一下他们——生1:介绍康有为。
师:康有为学贯中西,不仅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对西方文化也很有研究,他认为应该清政府学习西方,进行变法。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变法的失败 说明了什么 ?
提示: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顽
固派的极力反对,顽固派的力量过于强大; 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单纯依靠一个无权 的皇帝。 说明了变法救国之路在当时是走不通的!
严复(1853—1921)福建侯官人。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少年时期, 严复考入了家乡的船政学堂,接 受了广泛的自然科学的教育。 1877—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 英国留学。回国后,积极倡导西 学的启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 《天演论》的翻译工作。
1.变法的背景: 民族危机的加深,国力衰弱,面临亡国之险 2.时间及标志: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变法开始 3.主要内容: 4.结局: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最终失败 5.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
①改革政治 ②兴办新式学堂 ③翻译外国书籍 ④建设海军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发展农工商业 训练新式陆海军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创办报刊 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变法的结局:变法最终失败。 戊戌变法持续了103天,因此又 称“百日维新”。
4.戊戌变法发生在农历戊戌年,这一年是(
)。
A.1895年
B.1897年
C.1898年
D.1901年
5.某地因废祠堂改学堂,废八股改策论而受到当地官员 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 这个“皇上”指的是( A.康熙帝 B.道光帝 ) C.光绪帝 D.雍正帝
6.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有(
维 新 变 法 运 动
兴起
发展 高潮 结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南 海 瀛 台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 兴起: 一、兴起:1895年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年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时间: 时间: 1895年春 年春 背景: 马关条约》 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 《 发起人: 发起人: 康有为 、梁启超 内容: 反对议和, 内容: 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影响: 影响: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
学习目标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 近代社会的影响。 近代社会的影响。 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阅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阅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1 、“维新变法”变的是什么?要在中国实行什么制 维新变法”变的是什么? 度? 2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 (1)什么是“公车”?它是谁在什么时候发动的? )什么是“公车” 在哪里发动的?( )这次上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 次上书起了什么作用? 次上书起了什么作用? 3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为了进一步推动变法运 公车上书失败后, 动的发展,开展了哪些活动? 天演论》 动的发展,开展了哪些活动?《天演论》的主要观点 是什么?有何进步影响? 是什么?有何进步影响?
课堂练习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强学会的成立 B《万国公报》创刊 万国公报》 C“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 D保国会的成立 )
2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是( )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是( A 梁启超 B康有为 C严复 D林则徐 3 戊戌变法开始于( 戊戌变法开始于( )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 C保国会 D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 书
发展农 工商业
创办报刊,开 创办报刊, 训练新式 办新式学堂培 新式学堂培 陆海军 养人才, 养人才,废除 八股文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 结局: 四、结局:戊戌变法失败
维新变法康梁掀, 维新变法康梁掀, 公车上书拉序幕, 公车上书拉序幕, 严复译述《天演论》 严复译述《天演论》, 主张西方之制度, 主张西方之制度, 戊戌变法光绪帝, 戊戌变法光绪帝, 震动顽固慈禧阻, 震动顽固慈禧阻, 百日维新可启蒙, 百日维新可启蒙, 虽然失败是进步。 虽然失败是进步。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 发展: 二、发展: 严复译述《天演论》 严复译述《天演论》
1、维新派的主要活动 、 创办报刊 组织学会 开办学堂 译述西方著作 2、严复译述《天演论》---物竞天择 、严复译述《天演论》 物竞天择
———推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推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思考: 思考: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思想主张 有何不同? 有何不同?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 高潮: 三、高潮: 百日维新 1898年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 年戊戌变法
1、变法开始的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变法开始的标志:光绪帝颁布 明定国是” 颁布“ 2、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 政治 开放言论, 开放言论, 取消多余的 衙门和无用 的官职 经济 军事 文化教育
4 在“百日维新”中被捕牺牲的是( ) 百日维新”中被捕牺牲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5 下列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 ) 下列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 A 改革政府机构,实行君主立宪制 改革政府机构, B 发展农工商业 C 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 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的衙 门和无用的官职 D 训练新式陆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