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体发展危机没有处理好的阶段是( )。
A.主动感——内疚感
B.勤奋感——自卑感
C.角色同一——角色混乱
D.信任——怀疑
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
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自我监控
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 验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己的意志控制
生理自我 3岁—第一飞
社会自我

符号系统
2
心理发展观
1.随意机能不断发展 2.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 3.各种心理机能不断变化 4.个性形成
低级心理 机能
环境与教育
不随意的、 被动的
高级心理 机能
随意的、 主动的
维果斯基心理发展
内化学说
3
个体和社会相互交互作用

核心观点:通过学习,把他人观点和经验

内化为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4 最近发展区
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
鸟: 羽毛、飞、 喙



2.认识的结构:
麻雀:羽毛、飞、 喙 鸵鸟:羽毛、不飞、喙
图式: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起点和核心
同化:(不改变原有图式)
顺应:(改变原有图式)
平衡: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行为主义
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
01主动性
反思性
02
04
社会文化
合作性 03
3、我国:1980年,潘叔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正式出版
知识回顾
教育心理学在西方的发展
初创时期 发展时期 成熟时期 深化拓展时期
20世纪20年代以前 20世纪20年代-50年代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后
练习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一说法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特征具有( ) 的特征。
A.连续性与阶段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第二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1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与教育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发生认识论”
主要观点: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 结果。随着环境和有机体自身的变化,智力的 结构和功能必然不断变化,以适应变化的条件。
02
01


绪 论
心 理
04
03

05

教 心教
师 理学



源自文库

教 育
心 理 学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3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4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初创时期 发展时期 成熟时期
20世纪20年代以前 20世纪20年代-50年代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后
深化拓展时期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总体特点:用普通心理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国外
时间
姓名
著作
备注
1868
乌申斯基 《人是教育的对象》 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年龄
特征
1.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对外界
0-2岁 事物
2.获得了客体永恒性(9-12个月)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行为主义
阶段
前运算阶段
年龄
2-7岁
特征
1.“万物有灵论”; 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4.没有守恒概念;
心理发展的理论
(二)皮亚杰热认知发展阶段论
A.桑代克
B.斯滕伯格
C.卡特尔
D.华生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客观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发展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学习心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 社会化发展与教育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自我
少年期(初中) 青年初期开始—(第二飞)
第三节 社会化发展与教育
埃里克森社会化发展理论 社会化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三节 社会化发展与教育
1 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 2 社会化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3 自我意识的发展
埃里克森—社会化发展理论
社 信任对不信任(0-1.5岁)

建立信任感,克服怀疑
化 自主对羞怯与怀疑(2岁-3岁)

建立自主感,克服羞怯
展 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建立主动感,克服内疚
勤奋对自卑(6-11岁)
维 果 2。在儿童群体中,每个儿童都热情的说着,彼此之间没有任 斯 基 何实质的相互作用或交谈。皮亚杰称之为( )。
A.角色扮演 B.集体的独白 C.泛灵论 D.平衡
第二节 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皮亚杰 二、维果斯基
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基本内容 对教学影响
文化历史理论 心理发展观 最近发展区 支架式教学 自我中心语言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四、帮助老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 三、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 四、教育心理学作用
五要素 三过程
练习
建立勤奋感,克服自卑
社会 发展
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12-18岁) 建立角色统一,克服混乱
亲密对孤独(18-30岁)
建立亲密感,克服孤独
繁殖对停滞(30-60岁)
建立繁殖感,克服停滞
完美对绝望(60岁以后)
建立完美感,克服绝望
社会化发展与教育 社会化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帮助学生适应勤奋和自卑的危机
形式运 11-16 算阶段 岁
又称命题运算阶段 (1)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 (2)能够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 (3)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知识回顾
• 客体永恒性(物体恒存) 感知
• 万物有灵论,以自我为中心 前运算 • 思维不可逆,无守恒概念
• 获得守恒观念 具体运 • 思维可逆
第一节 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1 心理发展的概念 2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
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 心理变化。包括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
心理发展年龄划分:
乳儿 婴儿
幼儿
童年
少年
青年
成年
老年
0
1
3
6、7
11、12
14、15
25
65
二、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研究最多、研究时间也最长的部分是()
A、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B、学习过程 D、反思过程
但是不能说是心理学在教育学中的应用! (判断)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教育心理学在西方的发展
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 他回答:“有。” “兄弟叫什么名字?” 他回答:“吉姆。 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 他回答:“没有。”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阶段 年龄
特征
(1)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
具体运 算阶段
7-11岁
(2)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 (3)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4)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
Ne我ga国tive
20世纪20年代: 吸取了心理测验、儿童心理学方面成果。 40年代: 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 50年代: 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
1.1924 年,廖世承《 教育心理学》
2.1926年, 陆志韦翻译——《 教 育心理学概论》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
1、总体特点: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有独立体系的学科正式形成
(二)帮助学生适应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危机 (1)中学生绝不应该被当作“孩子”看待; (2)绝不应在其他同伴或其他有关的人面前轻视青少年; (3)给以明确的指示,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4)注意同伴之间的关系。
练习
1.李大力最近发现,正在读初三的儿子李小力难以始终保持自我一致性,
容易丧失目标,失去信心。依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李小力
2、西方
20世纪60年代: 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 罗杰斯人本主义 20世纪70年代: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加涅信息加工—为教育心理学的 成熟奠定基础

3、我国?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1、总体特点: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
2、西方发展
1994年,布鲁纳精辟的总结 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 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 连续性 般 阶段性 特 征
定向性 顺序性
年龄段-矛盾-主要任务 不平 衡性
高峰期、最佳期
速率不同
关键期
由……到……
我和你不一样 差异性
知识回顾
连续性与阶段性
定向性与顺序性
不平衡性:不同方面不同步 同一方面不匀速
1(同一个体)
个别差异性
N(不同个体)
练习
1、青少年在童年期思维特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青年期以抽象思维为主, 这体现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特点。 A.不均衡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形式运 • 可逆与补偿,思维的灵活性 算
3.影响发展的因素 (1)成熟(2)练习和经验 (3)社会性经验(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皮 (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亚 杰
1.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成功的基本前提 自我中心的语言有三种表现形式:重复、独白、集体独白 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拥有 独特的研究课题,即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01 五要素
学生 教师 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 教学环境
02 三过程
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学科范畴—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学科作用—以应用为主 学科性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中间科学
知识回顾
皮亚杰
• 皮亚杰认知发9展阶段理论与教育 (四个概念)+(四个阶段) •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维果斯基
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与教育
维果斯基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影响

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与教育
1
文化历史理论


1.低级心理机能

2.高级心理机能—语言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基本内容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基本内容(四个概念)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四个阶段)

(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1.建构主义发展观
1877
卡普捷列夫
《教育心理学》
世界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 名的著作
1903
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之父
《教育心理学》
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 专著
3、我国:1908.房东岳翻译小原又一《教育实用心理学》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
1、总体特点: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P西osi方tive
儿童现有水平---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启示: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维果斯基心理发展
5
自我为中心的语言观点:自我中心言语实际上是由外部言语

向内部言语转化中的一种过渡形式



(二)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影响
支架式教学
练习
1.“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者是( )。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华生 D.维果斯基
A.师与生 B.学与教 C.德与智 D.身与心
2.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 )出版的《教育
心理学》。
A.乌申斯基
B.卡普捷列夫
C.列昂节夫
D.鲁宾斯坦
3.1898年,《动物的智慧》一文公开发表,该文推动了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其作者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他是心理学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