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 3、学习与教学过程
三个过程:
(1)学习过程 (2)教学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
1.学习过程
教育心理学研究核心内容
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教师。同学 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 态度的过程
2.教学过程
确定教学目标
组织教学内容
分析教学对象
选择 教学策略
选择 教育方法
选择 教学形式
评价教学效果 ? 找出原因 采取措施
当代教育心理学
教学内容
1 2 3 4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二部分 学生心理与教师心理 第三部分 一般学习心理 第四部分 分类学习心理
5 第五部分 教学心理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是研究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 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科学。
1、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
(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 (1)对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和发展 都起着重要作用(教育学中的教学论、课 程论、德育论) • (2) 对人类学习过程的了解还将为人工 智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2、实践意义
• (1) 提供学与教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 研究成果,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 学。 • (2) 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 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 • (3)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帮助教育者提 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 3、学习与教学过程
三个过程:
(1)学习过程 (2)教学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
总结: 三大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 程 五大因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 教学环境 三大过程统摄五大要素,又受五大要素的影响和 制约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 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 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 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 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 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 在一起。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心理学发展 概况 • 第一个时期(1949年—1958年)以马克思 主义为指导,改造旧中国心理学并建设中 国的心理学。 • 第二个时期(1959年—1966年)统一认识, 明确方向,1962年成立了教育心理专业委 员会。 • 第三个时期(1966年—1976年)遭受破坏 • 第四个时期(1976年—)重新恢复、不断 发展的新生时期。
•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 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 态度的过程。 • 2.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 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 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 能和态度。 • 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 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 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 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 检验、反思。
• 学习心理——学生是怎样学习的 • 教学心理——教师是怎样教学,论述与 学校教育实践紧密相联的心理学问题。 • 学生心理——学生的心理发展 • 教师心理——教师的心理品质和专业素 质
• • • • • • •
• • • •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何谓教育中的儿童 论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发展的逻辑 激进建构主义:一个后现代数学教育观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探析 区域教育现代化实践新探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城市学校适应问题的文 化审思 独生与非独生儿童个性与攻击行为研究 新任特岗教师的现状与培养建议 中学物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分析 外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内涵与特征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1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12、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3、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见43)
14、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
4、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5、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8、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9、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
求是,切忌受主观偏见的影响。客观性 原则应是一切学科研究应遵循的通则, 但对于心理学研究来说尤为重要。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选 题要充分考虑学校教育实际的要求,研究情 境的设计要尽可能同实际的教育情境相接近; 研究所得结论要在学校教育实际中得到检验。
E. L. Thorndike 1874—1949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我国最早编写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的学者是廖世承(1924年出版)。 1980 年 , 潘菽出版我国第一部 《教育心理学》。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广义的定义: 1、潘菽(1980):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 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狭义的定义: 1、美国教育百科全书(1970):教育心理学是对教 育过程中的行为的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 常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景的学生的学与教的科 学。 2、彼得罗夫斯基(1972):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研 究教学和教育的心理学规律。
上的任务两个方面: 从理论上说,教育心理学要为发展与完善学 与教的理论提供心理学依据,同时也要为促 进整个心理科学理论发展提供事实材料与科 学的概括。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内容
就实践任务来说,教育心理学必须选择业已
形成的理论,将其转化为对教育实际工作的 建议,以提高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成效。 但教育心理学在为教育实践服务时,只能为 有效的学与教提供一般原理和建议,而不能 为解决特定情境中的实际问题准备好可以直 接采用的处方。
(三)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1 夸美纽斯 2 卢梭 3 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4 赫尔巴特:将“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付诸 实现 (1)提出意识域和统觉团、统觉过程等概念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探讨了人类学习、教学、发展的心理机制及影响因素。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动机以及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环境等。
本文将从认知发展、学习理论和教学策略三个方面,介绍教育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认知发展1.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和结果来学习,强调学习者的观察和模仿能力,例如师徒教学、观摩学习等都是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教学策略。
2.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关注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根据儿童在不同阶段的认知能力的特点,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任务。
例如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教师可以提供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二、学习理论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馈机制来形成特定的行为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提供明确的目标,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和惩罚,以加强或削弱某种行为。
2.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者是积极主动的,通过个体的思考、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来获得新的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合作、讨论和探究,以促进知识的建构。
三、教学策略1. 多元智能教学:多元智能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具有不同的智能类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评估方式。
例如,结合视觉、听觉、运动等多种智能类型来设计教学活动。
2. 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
例如,在学习英语口语时,可以设置一些真实场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对话实践,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 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例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额外的辅导和个别训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总结: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研究了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物理2班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实验研究:是指创设一定的情景,对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以揭示教育、心理现象的原因和发展规律的研究。
这种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3.行动研究:是指有计划有步骤的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由教师或研究人员共同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4. 最近发展区:是指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5. 客体永久性:亦称“客体永恒性”,“永久性客体”。
系瑞士儿童心理学家J·皮亚杰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使用的一个概念。
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如和乳儿做“藏猫儿”游戏时,你藏起来,不见了,他还用眼睛到处寻找。
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
(网上查出来的)6. 支架教学:教师或其他助学者通过和学习者共同完成蕴含了某种文化的活动(如数学活动、语言活动、科学活动等),为学习者参与该活动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独立自主无法完成的任务。
7. 智慧技能的学习:指运用符号或概念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能力的学习。
(p32)8. 动作技能的学习:指通过身体动作的质量的不断改善而形成的整体动作模式的学习。
9.练习律:(law of exer。
ise)桑代克提出的学习三定律之一,指学习需经过多次重复才能完成,它包括应用律(使用律)和失用律(不用律)。
应用律是指个体对刺激一反应间的可变联结应用的次数越多,则刺激一反应间的联结就越强。
失用律则是指应用的次数越少,则刺激一反应间的联结就越弱。
10.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以活动也感到烦恼。
教育心理学概述-1
教育心理学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其基本任务就是揭示并研究学生如何有效学习、教师如何合理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获得高效学习结果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个过程交织在一起。
(一)五要素1.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社会文化差异等。
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水平的差异;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在学生这一要素中,无论群体差异还是个体差异都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
2.教师:在教学中起关键作用。
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
3.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课程标准、教材、课程。
4.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实物、文字、口头语言、图表、图像以及动画等。
教学媒体往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而实现,如书本、板书、投影仪、录像以及计算机等。
5.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等)、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等。
(二)三过程1.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2.教学过程——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3.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教育心理学1—6章选择题答案
教育心理学1—6章选择题答案第一章一、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C》A 19世纪中叶B 19世纪初C 20世纪初D18世纪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D》A 学习心理规律B 学与教的心理规律C 教学心理规律D 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心理学家《B》A 布鲁纳B 桑代克C 维果斯基D 马斯洛4.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是《C》A 观察法B 调查法C 行动研究法D 实验法5.在研究试验过程中应该对实验产生积极性的影响,要避免对被试的身心发展产生伤害指的是《D》研究原则A 客观性B 系统性C 理论联系实际D教育性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2.学习与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等3种活动过程。
3.学习与教学的相互作用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5个要素。
三、简答题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2.简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第二章一、选择题1.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A)提出的A.皮亚杰B。
布鲁纳C。
桑代克D。
斯金纳2.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的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在(D)阶段。
A.感知运动B 前运算C。
形式运算。
D 具体运算3.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他认为(B)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A 学前期B 学龄期C 青年期D 成年早期4.皮亚杰认为,当儿童已经掌握了口头语言,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表象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时,儿童的认知发展则处在(B)阶段。
A.感知运动B 前运算C 具体运算 D 形式运算5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C)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时期。
A 学前期B 学龄期C 青年期D 成年早期6.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认知风格(B)A 场依存性B 场独立性C 冲动性D 沉思性7.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C)A 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B 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 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D 最新获得的能力二、填空题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教育心理学试题1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1及答案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它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份教育心理学的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A. 教师的心理状态B. 学生的认知发展C. 教育环境的优化D. 教育方法的改进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形式运算阶段D. 抽象思维阶段答案:D3.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A. 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任务B. 学生在成人指导下可以完成的任务C. 学生在同伴合作中可以完成的任务D. 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完成的任务答案:B4. 以下哪项不属于学习动机的类型?A. 内在动机B. 外在动机C. 成就动机D. 情绪动机答案:D5.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下哪项不是基本需求?A. 安全需求B. 归属与爱的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权力需求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
答案: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个体通过主动探索和发现来构建知识的过程。
他强调学习者应该通过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信息。
7. 描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答案:科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包含两个阶段。
第一层次是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第二层次是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定向阶段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第三层次是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普遍原则定向阶段。
8. 解释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并说明它对学习的影响。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
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有可能面对挑战,积极参与学习,并在困难面前保持坚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习题答案
1.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A. 学生B.教师C.学习D.教学2.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D)A. 学生B.教师C.教学过程D.学习过程3. 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学者是(B )A. 皮亚杰B.桑代克C.布鲁纳D.维果斯基4.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C)A. 1877 年B. 1879 年C. 1903 年D.1913 年5. 廖世承在(D )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A.1903B.1908C.1913D.19246. 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的是(C)A.裴斯泰洛齐B.卡普捷列夫C.乌申斯基D.维果斯基7. 教师以非标准化的测验结果判断学生的智力水平,造成某些学生学习自信心下降,这违背了心理学研究的( D )原则。
A.发展性B.整体性C.系统性D.教育性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 美国心理学家杜威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 英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等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的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C.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D.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9. 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A )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认知心理学D.信息论10. ( C)即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A•主动性研究B•反思性研究C•合作性研究D.社会文化研究11. 有人把(D )比喻为“科学研究的前门”。
A.访谈法B.测验法C.实验法D.观察法12. 教育心理学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扩展了研究领域,同时程序教学兴起的时期大致在(B)A.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B. 20 世纪20 年代到50 年代末C. 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末D.20 世纪80 年代以后13. 教育心理学是(C )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 第1章绪论
【案例】 刘老师开展了一项“培养中学生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实验研究”,他 首先选取了一个班作为实验样本,在实验前运用《中学生化学创造性思维 能力测试试题》对全体学生进行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测试(前测),并统 计了所得数据;然后根据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模型及化学教学 实际,编写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教程,该《教程》以高二年级化学基 础知识内容为主线和载体,设计若干循序渐进的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 教案,每个教案的设计尽量体现启动、探究、归纳、演绎、创新、点评和 练习等重要环节中的一个或几个,原则上一个教案为一个教学课时,一个 课时重点训练一个主题,同时,在课外还适当安排了一些创造性实践活动 。实验时间为一年,一年后,采用事先设计的经过预测的《中学生化学创 造性思维能力测试试题》对实验组所有学生的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又进行 一次全面测试(后测),接着比较了前、后测的实验数据。
程序教学和机 器教学兴起,同 时信息论的思想 为许多心理学家 所接受,这些成 果也影响和改变 了教育心理学的 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成熟和完善阶段(20世纪60 年代至今) 美 国
布鲁纳发起了提倡发现学习的课程改革运动。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苏 联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研究,它推动了前苏联的学制与课程改革。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学习理论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列昂节夫和加里培林等提出了学习活动理论。
我 国
中国教育心理学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20世纪我国出现第一本有 关教育心理学著作《教育实用心理学》;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 教育心理学问题的研究逐渐展开,60年代受十年动乱的冲击,研究一 度中断。70年代末重新繁荣。
2020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1(1)
练习
1、青少年在童年期思维特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青年期以抽象思维为主,
这体现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A.不均衡性 B.阶段性
)特点。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一说法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特征具有(
的特征。
)
A.连续性与阶段性
C.不平衡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D.差异性
第二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02
01 学 生 心 理 03
04
绪 论
教 师 心 理
学 习 心 理
05
教 学 心 理
教 育 心 理 学
心 理 学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3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4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与教育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发生认识论” 主要观点: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 结果。随着环境和有机体自身的变化,智力的 结构和功能必然不断变化,以适应变化的条件。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Negative 我国
1.1924 年,廖世承《 教育心理学》
2.1926年, 陆志韦翻译——《 教 育心理学概论》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
1、总体特点: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有独立体系的学科正式形成
2、西方
20世纪60年代: 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 罗杰斯人本主义 20世纪70年代: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加涅信息加工—为教育心理学的 成熟奠定基础
《教育心理学》电子书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绪论[内容简介]教育心理学是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
它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教育心理学”是师范院校学生在校学习和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对提高教育者的业务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和心理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育工作者要灵活地、创造性地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去检查自己的教育教学全过程,去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品德心理的发展特点,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素养和教育艺术。
本章将要阐述的内容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以及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况。
学习者在本章应着重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及其确立标志;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研究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一、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体系一、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在对教育心理学下定义之前,有必要首先了解国内外学者对教育心理学的界说。
我国心理学家对教育心理学的界说比较流行的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1)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2)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并把心理科学知识用于教育领域的心理学分支,是一门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科学。
国外心理学家对教育心理学的界说较流行的有三种观点:(1)研究教育过程的行为的科学。
(2)研究教与学的心理学问题的科学。
(3)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一门应用的学科,是一个知识的体系,而不是一门具有独特内容的学科。
尽管国内外心理学家对教育心理学的界定不尽相同,但综合起来考察,上述界说揭示出了教育心理学的以下基本含义:(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学校教与学的心理活动规律;(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途径是通过考察教与学过程中人的行为来研究其心理的。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重点1至8章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重点(1至8章)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简答)(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2.教师3.教学内容4.教学媒体5.教学环境学生这一要素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一是群体差异,二是个体差异。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其中社会环境作用大)(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1.学习过程2.教学过程3.评价/反思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论述)即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1)教育心理学能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教育心理学能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3)教育心理学能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4)教育心理学可以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4.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了解)(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他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经典著作《梦的解析》(了解)(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60年代初,由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
人本主义思潮也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理论被大量介绍到美国,而且影响深刻。
我国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此后,又出现了几本翻译介绍和我国编写的教育心理学书。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重点)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教育心理学李晓东主编1
教育心理学李晓东主编1教育心理学李晓东主编赵群副主编教育心理学既涉及学习的原理与过程,也涉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技术,对教师来说应该是最为有用的学科知识之一。
第一章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的研究试图解释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它有哪些规律,它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等问题。
第一节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美国华生创立,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心理学派之一,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
两位大师:华生和斯金纳,另外,美国的桑代克和俄国的巴甫洛夫对行为主义理论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育心理学体系和联结主义心理学的人,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用实验来研是教究动物心理的人。
“桑代克奖”。
学习是联结的形成和巩固,联结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起的稳固的联系。
联结的建立是通过错误的方式形成的。
迷箱试验(被关在笼子里的猫)。
动物学习是一个盲目尝试、不断减少错误的过程,即试误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需要思维和推理。
人类学习与此有相似性,其本质是形成联结。
提出三条学习定律: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
1(准备律。
迷箱试验中的猫必须是饥饿的。
学习需要由动机唤起。
2(效果律。
如果一个反应带来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学习就会发生。
满意的程度越高,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就越强。
3(练习律。
又分为应用律和失用律。
应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变强;失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久不应用,就会变弱。
1930年以后,桑代克对学习定律进行修改:不知道结果的练习不可能有助于学习;奖励可以加强联结,惩罚不一定减弱联结;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他是生理学家,但堪称学习心理学之父,他通过对动物条件作用形成过程的研究为学习理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试验后提出了条件作用的几个原则:1(条件刺激的呈现应在无条件刺激之前。
2(条件作用的形成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如果只呈现条件刺激,不伴随无条件刺激,反应就会消退。
(消退)3(已经消退的条件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后,当条件刺激又重新单独出现时,条件反应也会重新出现。
教育心理学(1)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2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及教学环境,三个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3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景中通过与教师、同学、教学信息发生相互作用后获得知识、技能、产生态度的过程4教学过程:是通过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产生态度的过程5教学评价与反思: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前对教学设计的预测和评测,在教学过程中对教监视和分析,在教学后检验和反思,特别注意评价学习的结果。
6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和干预学生的行为、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7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产生时期(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8教育心里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应用感官或借助于科学的观察仪器,有计划有目的的对被试的言行表进行考察,从而收集资料的方法。
调查法:在自然条件下、对所要研究的对象的状况进行实际的了解,搜集有关资料的方法访谈法: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进行交谈来搜集资料的方法。
问卷法:将严格设计的问题或表格以书面的形式发给研究对象,进行如实的回答,搜集资料的方法测量法:用某种测验来研究心理活动规律与特性的方法实验法:从某种理论出发,有计划的控制某些条件,以促使某种或某种现象的产生,从而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可分为实验条件下、自然条件下9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
衰老到死亡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一序列的心理变化。
10中学生心里发展的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11学习准备:指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里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里反战的水平和特点。
教育心理学1
64、按照维特罗克的模式,学习过程不是先从感觉经验本身开始的,而是从对这一感觉经验的(选择性注意)开始的。65、概念就是用某种符号所代表的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一般包括(名称)、(内涵)、和(外延)。66、概念学习有两种主要方式即(概念形式)和(概念同化)。67、概念的正例(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叫(变式)。68、常用的直观形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69、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基本环节。70、研究表明,适当超额学习达(百分之150)是效果最佳。五、技能的形成71、技能的种类可分为(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72、操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心智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73、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是常见的(心智技能)。74、操作技能的特点是(客观性0\9外显性)、(展开性)。
3、学生是学习的主要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这一要素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第二是(个别差异).4、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水平)的差异。5、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包括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6、(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7、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明名的专注。8、俄国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卡普杰列夫)1877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重点知识归纳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述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一)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一书,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关于心理学的专著心理学诞生时间: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并把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门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冯特因此也被称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随后,他还创办了第一个心理学杂志《哲学研究》,出版了第一部科学心理学专著《生理心理学研究》。
(二)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与人格两大方面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感情过程和意志过程。
(1)认知过程。
认识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2.人格。
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的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
它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两方面。
心理过程和人格的关系:心理现象虽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两方面,但它们是密切联系的。
人格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已形成的人格又影响着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得以表现,事实上,心理过程中体现着人格特征,而人格特征也影响着心理过程。
二者是心理现象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P4图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选/单选/填空)( 给你根据概念实例判断哪种方法)(一)实验法实验法就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的条件,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析的方法。
它是实验科学普遍采取的方法,也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实验室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是在实验室中,严密控制实验条件,借助于一定的仪器,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严格控制条件主要指:①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尽量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②根据实验条件,按科学方法选取被试。
③严格控制实验刺激,使之以不同水平、性质、条件,按规定的方式、时间、顺序呈现;④严格控制被试反应,用指导语言引导反应方向与范围。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教育过程B. 学习过程C. 教育与学习过程D. 教育与教学方法答案:C2.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所有以上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学习理论B. 学习动机C. 学习策略D. 教学设备答案:D4.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A. 古典时期、现代时期B. 古典时期、现代时期、后现代时期C. 现代时期、后现代时期D. 古典时期、后现代时期答案:B5.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提供理论基础B. 指导教育实践C. 促进学生发展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_与_________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答案:教育者;学习者7.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_________法可以控制变量,观察特定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答案:实验8. 教育心理学的_________阶段,主要关注教育实践和教育效果的科学性。
答案:现代9. 教育心理学的_________阶段,强调教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答案:后现代10.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答案:认知特点;情感态度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答案: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和情感成长,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12. 描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学习理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认知发展、情感态度、社会文化因素、教育评价等。
13. 解释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冲突”概念。
答案:认知冲突是指学习者在面对新信息或新观点时,原有认知结构与新信息之间产生的不一致或矛盾,这种冲突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使其调整或重构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 果 2。在儿童群体中,每个儿童都热情的说着,彼此之间没有任 斯 基 何实质的相互作用或交谈。皮亚杰称之为( )。
A.角色扮演 B.集体的独白 C.泛灵论 D.平衡
第二节 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皮亚杰 二、维果斯基
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基本内容 对教学影响
文化历史理论 心理发展观 最近发展区 支架式教学 自我中心语言
心理自我
少年期(初中) 青年初期开始—(第二飞)
第三节 社会化发展与教育
埃里克森社会化发展理论 社会化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自我意识的发展
1、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研究最多、研究时间也最长的部分是()
A、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B、学习过程 D、反思过程
但是不能说是心理学在教育学中的应用! (判断)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教育心理学在西方的发展
个体发展危机没有处理好的阶段是( )。
A.主动感——内疚感
B.勤奋感——自卑感
C.角色同一——角色混乱
D.信任——怀疑
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
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自我监控
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 验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己的意志控制
生理自我 3岁—第一飞
社会自我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基本内容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基本内容(四个概念)
皮
亚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四个阶段)
杰
(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1.建构主义发展观
(二)帮助学生适应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危机 (1)中学生绝不应该被当作“孩子”看待; (2)绝不应在其他同伴或其他有关的人面前轻视青少年; (3)给以明确的指示,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4)注意同伴之间的关系。
练习
1.李大力最近发现,正在读初三的儿子李小力难以始终保持自我一致性,
容易丧失目标,失去信心。依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李小力
Ne我ga国tive
20世纪20年代: 吸取了心理测验、儿童心理学方面成果。 40年代: 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 50年代: 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
1.1924 年,廖世承《 教育心理学》
2.1926年, 陆志韦翻译——《 教 育心理学概论》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
1、总体特点: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有独立体系的学科正式形成
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一说法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特征具有( ) 的特征。
A.连续性与阶段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第二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1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与教育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发生认识论”
主要观点: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 结果。随着环境和有机体自身的变化,智力的 结构和功能必然不断变化,以适应变化的条件。
01主动性
反思性
02
04
社会文化
合作性 03
3、我国:1980年,潘叔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正式出版
知识回顾
教育心理学在西方的发展
初创时期 发展时期 成熟时期 深化拓展时期
20世纪20年代以前 20世纪20年代-50年代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后
练习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形式运 11-16 算阶段 岁
又称命题运算阶段 (1)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 (2)能够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 (3)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知识回顾
• 客体永恒性(物体恒存) 感知
• 万物有灵论,以自我为中心 前运算 • 思维不可逆,无守恒概念
• 获得守恒观念 具体运 • 思维可逆
2、西方
20世纪60年代: 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 罗杰斯人本主义 20世纪70年代: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加涅信息加工—为教育心理学的 成熟奠定基础
停
3、我国?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1、总体特点: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
2、西方发展
1994年,布鲁纳精辟的总结 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 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儿童现有水平---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启示: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维果斯基心理发展
5
自我为中心的语言观点:自我中心言语实际上是由外部言语
维
向内部言语转化中的一种过渡形式
果
斯
基
(二)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影响
支架式教学
练习
1.“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者是( )。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华生 D.维果斯基
年龄
特征
1.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对外界
0-2岁 事物
2.获得了客体永恒性(9-12个月)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行为主义
阶段
前运算阶段
年龄
2-7岁
特征
1.“万物有灵论”; 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4.没有守恒概念;
心理发展的理论
(二)皮亚杰热认知发展阶段论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四、帮助老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 三、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 四、教育心理学作用
五要素 三过程
练习
建立勤奋感,克服自卑
社会 发展
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12-18岁) 建立角色统一,克服混乱
亲密对孤独(18-30岁)
建立亲密感,克服孤独
繁殖对停滞(30-60岁)
建立繁殖感,克服停滞
完美对绝望(60岁以后)
建立完美感,克服绝望
社会化发展与教育 社会化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帮助学生适应勤奋和自卑的危机
基
符号系统
2
心理发展观
1.随意机能不断发展 2.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 3.各种心理机能不断变化 4.个性形成
低级心理 机能
环境与教育
不随意的、 被动的
高级心理 机能
随意的、 主动的
维果斯基心理发展
内化学说
3
个体和社会相互交互作用
维
核心观点:通过学习,把他人观点和经验
果
内化为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斯
基
4 最近发展区
第三节 社会化发展与教育
1 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 2 社会化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3 自我意识的发展
埃里克森—社会化发展理论
社 信任对不信任(0-1.5岁)
会
建立信任感,克服怀疑
化 自主对羞怯与怀疑(2岁-3岁)
发
建立自主感,克服羞怯
展 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建立主动感,克服内疚
勤奋对自卑(6-11岁)
知识回顾
皮亚杰
• 皮亚杰认知发9展阶段理论与教育 (四个概念)+(四个阶段) •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维果斯基
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与教育
维果斯基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维
果
斯
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影响
基
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与教育
1
文化历史理论
维
果
1.低级心理机能
斯
2.高级心理机能—语言
第一节 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1 心理发展的概念 2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
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 心理变化。包括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
心理发展年龄划分:
乳儿 婴儿
幼儿
童年
少年
青年Hale Waihona Puke 成年老年0
1
3
6、7
11、12
14、15
25
65
二、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877
卡普捷列夫
《教育心理学》
世界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 名的著作
1903
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之父
《教育心理学》
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 专著
3、我国:1908.房东岳翻译小原又一《教育实用心理学》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
1、总体特点: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P西osi方tive
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 他回答:“有。” “兄弟叫什么名字?” 他回答:“吉姆。 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 他回答:“没有。”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阶段 年龄
特征
(1)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
具体运 算阶段
7-11岁
(2)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 (3)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4)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
A.师与生 B.学与教 C.德与智 D.身与心
2.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 )出版的《教育
心理学》。
A.乌申斯基
B.卡普捷列夫
C.列昂节夫
D.鲁宾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