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规律题集锦(经典)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全数有解析)

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全数有解析)

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有比较才有辨别”。

通过比较,能够发觉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易找到事物的转变规律。

找规律的题目,通常依照必然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咱们依照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样规律。

揭露的规律,常常包括着事物的序列号。

因此,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路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觉其中的隐秘。

初中数学考试中,常常显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式进行探讨:一、大体方式——看增幅(一)如增幅相等(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一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那么第n个数能够表示为:a1+(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

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都是6,因此,第n位数是:4+(n-1) 6=6n-2(二)如增幅不相等,可是增幅以一样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

如增幅别离为3、五、7、9,说明增幅以一样幅度增加。

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大体思路是:一、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二、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此解法尽管较烦,可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固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术,或用分析观看的方式求出,方式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可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二、3、五、9,17增幅为一、二、4、8.(四)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一样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

此类题可能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看的方式,可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观点,也有一些技术。

二、大体技术(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依照必然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咱们依照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样规律。

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

因此,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路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觉其中的隐秘。

历初中数学中考规律试题集锦

历初中数学中考规律试题集锦

••••••••••••••••••••••••••••1=n 2=n 3=n 第20题图 中考数学——找规律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一、棋牌游戏问题1.(2004年绍兴)4张扑克牌如图(1)所示放在桌子上,小敏把其中一张旋转180o 后得到如图(2)所示,那么她所旋转的牌从左数起是( )A .第一张B .第二张C .第三张D .第四张4.(2004年江西南昌)图(4)是跳棋盘,其中格点上的黑色点为棋子, 剩余的格点上没有棋子.我们约定跳棋游戏的规则是:把跳棋棋子在棋盘内沿直线隔着棋子对称跳行,跳行一次称为一步.已知点A 为已方一枚棋子,欲将棋子A 跳进对方区域(阴影部分的格点),则跳行的最少步数为( )A .2步B .3步C .4步D .5步二、空间想象问题1. (2004年泸州)把正方体摆放成如图(5)的形状,若从上至下依次为第1层,第2层,第3层,……,则第n 层有___个正方体.2.(2004年山东日照)如图(6),都是由边长为1的正方体叠成的图形。

例如第①个图形的表面积为6个平方单位,第②个图形的表面积为18个平方单位,第③个图形的表面积是36个平方单位。

依此规律,则第⑤个图形的表面积 个平方单位。

3.(2004年山东潍坊)水平放置的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用“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表示.如右图(7),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若图中的“似”表示正方体的前面, “锦”表示右面,“程”表示下面.则“祝”、“你”、“前”分别表示正方体的 .4.(2004年山东青岛).观察下列由棱长为1的小立方体摆成的图形,寻找规律:如图(8)①中:共有1个小立方体,其中1个看得见,0个看不见;如图(8)②中:共有8个小立方体,其中7个看得见,1个看不见;如图(8)③中:共有27个小立方体,其中19个看得见,8个看不见;……,则第⑥个图中,看不..见.的小立方体有 个. 5. 图(1)是一个黑色的正三角形,顺次连结它的三边的中点,得到如图(2)所示的第2个图形(它的中间为一个白色的正三角形);在图(2)的每个黑色的正三角形中分别重复上述的作法,得到如图(3)所示的第3个图形。

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全部有解析)

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全部有解析)

初中数学规律题拓展研究“有比较才有鉴别”。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

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

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

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一、基本方法——看增幅(一)如增幅相等(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1+(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 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

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 6=6n-2(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

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

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四)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

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二、基本技巧(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

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

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初一找规律经典题型(含部分答案)

初一找规律经典题型(含部分答案)

图1 图2 图3初一数学规律题应用知识汇总“有比较才有鉴别”。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

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

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

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下面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 一、基本方法——看增幅(一)如增幅相等(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 个数可以表示为:a1+(n-1)b ,其中a 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 为增幅,(n-1)b 为第一位数到第n 位的总增幅。

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

例:4、10、16、22、28……,求第n 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都是6,所以,第n 位数是:4+(n-1) 6=6n -2例1、已知一个面积为S 的等边三角形,现将其各边n (n 为大于2的整数)等分,并以相邻等分点为顶点向外作小等边三角形(如上图所示).(1)当n = 5时,共向外作出了 个小等边三角形(2)当n = k 时,共向外作出了 个小等边三角形(用含k 的式子表示).例2、如图,在图1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4个,在图2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7个,在图3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10个,……,则在第n 个图形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 个(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n =3n =4n =5……数列)。

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

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七年级数学规律分类专题(经典)

七年级数学规律分类专题(经典)

最新七年级数学规律分类专题(经典)-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4=1+3 9=3+6 16=6+10…规律问题【几何规律】1.如图5所示,把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摆放在正多边形的边上,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则第n(n是大于0的整数)个图形需要黑色棋子的个数是.2.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例如:称图中的数1,5,12,22…为五边形数,则第6个五边形数是。

3.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 …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 …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从图7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下列等式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A.13 = 3+10 B.25 = 9+16 C.36 = 15+21 D.49 = 18+314. 将正方形图1作如下操作:第1次:分别连结各边中点如图2,得到5个正方形;第2次:将图2左上角正方形按上述方法再分割如图3,得到9个正方形……,以此类推,根据以上操作,若要得到2 013个正方形,则需要操作的次数是().(A)502 (B)503 (C)504 (D)5055.已知:如图,ΔABC 中,∠B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的平分线交于点D .求证:∠D =A ∠21.如图,∠ACD 是△ABC 的外角,ABC ∠的平分线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1A ,1A BC ∠的平分线与1A CD ∠的平分线交于点2A ,…,1n A BC -∠的平分线与1n A 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n . 设∠A =θ.则(1)1A ∠= ; (2)n A ∠= .6.如图,按一定的规律用牙签搭图形:(1)按图示的规律填表:(2)搭第n 个图形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牙签.7.如图,蜂巢的横截面由正六边形组成,且能无限无缝隙拼接.称横截面图形由全等正多边形组成,且能无限无缝隙拼接的多边形具有同形结构.若已知具有同形结构的正n 边形的每个风角度数为a ,满足:360=k a (k 为正整数),多这形外角和为360°,则k关于边数n 的函数是 (写出n 的取值范围即可).① ② 120°A 2A 1A【代数规律】1.我国古代数学的许多发现都曾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杨辉三角”就是一例。

(完整版)七年级找规律经典题汇总带答案

(完整版)七年级找规律经典题汇总带答案

……一、数字排列规律题1、观察下列各算式: 1+3=4=22,1+3+5=9=23,1+3+5+7=16=24… 按此规律 (1)试猜想:1+3+5+7+…+2005+2007的值 ?(2)推广: 1+3+5+7+9+…+(2n-1)+(2n+1)的和是多少 ?2、下面数列后两位应该填上什么数字呢? 2 3 5 8 12 17 __ __3、请填出下面横线上的数字。

1 1 2 3 5 8 ____ 214、有一串数,它的排列规律是1、2、3、2、3、4、3、4、5、4、5、6、……聪明的你猜猜第100个( )二、几何图形变化规律题1、观察下列球的排列规律(其中●是实心球,○是空心球):●○○●●○○○○○●○○●●○○○○○●○○●●○○○○○●……从第1个球起到第2004个球止,共有实心球 个.2、观察下列图形排列规律(其中△是三角形,□是正方形,○是圆),□○△□□○△□○△□□○△□┅┅,若第一个图形是正方形,则第2008个图形是 (填图形名称).三、数、式计算规律题 1、已知下列等式:① 13=12; ② 13+23=32; ③ 13+23+33=62; ④ 13+23+33+43=102 ;由此规律知,第⑤个等式是 . 2、观察下面的几个算式: 1+2+1=4, 1+2+3+2+1=9, 1+2+3+4+3+2+1=16, 1+2+3+4+5+4+3+2+1=25,… 根据你所发现的规律,请你直接写出下面式子的结果: 1+2+3+…+99+100+99+…+3+2+1=____.3、,,,,已知:24552455154415448338333223222222⨯=+⨯=+⨯=+⨯=+ =+⨯=+b a aba b 则符合前面式子的规律,,若…21010 规律发现专题训练1.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砖按如下所示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第(4)个图案中有黑色地砖4块;那么第(n )个图案中有白色..地砖 块。

七年级数学找规律经典题型

七年级数学找规律经典题型

七年级数学找规律经典题型一、数字规律1. 数列规律例1:观察数列1,3,5,7,9,…,求第n个数。

解析:首先观察这个数列,发现相邻两个数的差值都是2。

第1个数是1 = 2×1 1;第2个数是3 = 2×2 1;第3个数是5 = 2×3 1;第4个数是7 = 2×4 1;第5个数是9 = 2×5 1。

所以可以得出第n个数为2n 1。

例2:观察数列2,4,8,16,32,…,求第n个数。

解析:这个数列中,后一个数都是前一个数的2倍。

第1个数是2 = 2^1;第2个数是4 = 2^2;第3个数是8 = 2^3;第4个数是16 = 2^4;第5个数是32 = 2^5。

所以第n个数为2^n。

2. 数字循环规律例:有一组数按照1, 1,1, 1,…的规律排列,求第n个数。

解析:观察这组数字,发现数字是1和 1交替出现。

当n为奇数时,第n个数为1;当n为偶数时,第n个数为 1。

可以用(-1)^(n + 1)来表示,当n = 1时,(-1)^(1+1)=1;当n = 2时,(-1)^(2 + 1)= 1。

二、图形规律1. 图形数量规律例1:用火柴棒搭三角形,搭1个三角形需要3根火柴棒,搭2个三角形需要5根火柴棒,搭3个三角形需要7根火柴棒,…,求搭n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解析:搭1个三角形需要3根火柴棒,即2×1+1;搭2个三角形时,第二个三角形和第一个三角形共用一条边,所以需要3 + 2 = 5根火柴棒,即2×2+1;搭3个三角形时,第三个三角形和前面的三角形共用两条边,所以需要3+2×2 = 7根火柴棒,即2×3 + 1。

所以搭n个三角形需要2n+1根火柴棒。

例2:观察下列图形的点数规律:第1个图形有1个点;第2个图形有1 + 3 = 4个点;第3个图形有1+3 + 5 = 9个点;第4个图形有1+3+5 + 7 = 16个点;求第n个图形的点数。

初中数学规律题

初中数学规律题
如果1⊕1=2,那么2010⊕2010 = .
6、把数字按如图所示排列起来,从上开始,依次为第一行、第 二行、第三行、……,中间用虚线围的一列,从上至下依次为1、 5、13、25、……,则第10个数为________。
第1行 1
第2行 -2 3
第3行 -4 5 -6
第4行 7 -8 9 -10
第5行 11 -12 13 -14 15
一 如增幅相等(等差数列):
例: 1、3、5、7……求第n位数 例: 2、4、6、8……求第n位数。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等差规律:差乘序+某数
4、 6、 8、 10、 12……
相邻之差是2 第一数4=差×序+某= 2×① +2 第二数6=差×序+某= 2×② +2 第三数8=差×序+某= 2×③ +2 第四数10=差×序+某= 2×④ +2
框里的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1234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995 996 997 998 999 1000 1001
(2010年山东省青岛市)如图,是用棋子摆成的图 案,摆第1个图案需要7枚棋子,摆第2个图案需要 19枚棋子,摆第3个图案需要37枚棋子,按照这样 的方式摆下去,则摆第6个图案需要 枚棋子,
• 同除以4后可得新数列:1、4、9、16…, 很显然是位置数的平方。
• (六)同技巧(四)、(五)一样,有的 可对每位数同加、或减、或乘、或除同一 数(一般为1、2、3)。当然,同时加、或 减的可能性大一些,同时乘、或除的不太 常见。

初一找规律经典题型(含部分答案)

初一找规律经典题型(含部分答案)

精心整理图1 图2 图3初一数学规律题应用知识汇总“有比较才有鉴别”。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

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

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

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下面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n 个n 位的例:4=6n -2例1(1(2例2共有(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

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

此种数列第n 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 位的增幅;2、求出第1位到第第n 位的总增幅;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 位数。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例1.古希腊数学家把数1,3,6,10,15,21,……,叫做三角形数,它有一定的规律性,则第24个三角形数与第22个三角形数的差为。

妙题赏析:规律类的中考试题,无论在素材的选取、文字的表述、题型的设计等方面都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其目的是继续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在往年“数字类”、“计算类”、“图形类”的基础上,今年又推陈出新,增加了“设计类”与“动态类”两种新题型,现将历年来中考规律类中考试题分析如下:1、设计类【例1】(2005年大连市中考题)在数学活动中,小明为了求的值(结果用n表示),设计如图a所示的图形。

(1)请你利用这个几何图形求的值为。

(2)请你利用图b,再设计一个能求的值的几何图形。

【例2】(2005年河北省中考题)观察下面的图形(每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和相应的等式,探究其中的规律:(1)写出第五个等式,并在下边给出的五个正方形上画出与之对应的图示;(2)猜想并写出与第n个图形相对应的等式。

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全部有解析)

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全部有解析)

初中数学纪律题拓展研讨“有比较才有辨别”.经由过程比较,可以发明事物的雷同点和不合点,更轻易找到事物的变更纪律.找纪律的标题,平日按照必定的次序给出一系列量,请求我们依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纪律.揭示的纪律,经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路加以比较,就比较轻易发明个中的奥妙.初中数学测验中,经常消失数列的找纪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办法进行摸索:一.根本办法——看增幅(一)如增幅相等(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暗示为:a1+(n-1)b,个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剖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长6,增幅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 6=6n-2(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一致幅度增长(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离为 3.5.7.9,解释增幅以一致幅度增长.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根本思绪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等于第n位数.此解法固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能,或用剖析不雅察的办法求出,办法就简略的多了.(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长,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 1.2.4.8.(四)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一致幅度增长(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此类题精确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剖析不雅察的办法,但是,此类题包含第二类的题,如用剖析不雅察法,也有一些技能.二.根本技能(一)标出序列号:找纪律的标题,平日按照必定的次序给出一系列量,请求我们依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纪律.找出的纪律,平日包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路加以比较,就比较轻易发明个中的奥妙.例如,不雅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纪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第n个数是解答这一题,可以先找一般纪律,然后应用这个纪律,盘算出第100个数.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路加以比较:给出的数:0,3,8,15,24,…….序列号:1,2,3, 4, 5,…….轻易发明,已知数的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 1.是以,第n项第1001(二)公因式法:每位数分成最小公因式相乘,然后再找纪律,看是不是与n,或2n.3n有关.例如:1,9,25,49,(81),(121),的第n,1,2,3,4,5.......,从中可以看出n=2时,正好是2×2-1的平方,n=3时,正好是2×3-1的平方,以此类推.(三)看例题:A:2.9.28.65.....增幅是7.19.37....,增幅的增幅是12.18答案与3有关且是n的3次幂,:2.4.8.16.......增幅是2.4.8.. .....答案与2同时减去第一位数,成为第二位开端的新数列,然后用(一).(二).(三)技能找出每位数与地位的关系.再在找出的纪律上加上第一位数,恢复到本来.例:2.5.10.17.26……,同时减去2后得到新数列:0.3.8.15.24……,序列号:1.2.3.4.5,从次序号中可以看出当n=1时,得1*1-1得0,当n=2时,2*2-1得3,3*3-1=8,以此类推,得到第n再看原数列是同时减2得到的新数列,2,得到原数列第n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加上,或乘以,或除以第一位数,成为新数列,然后,在再找出纪律,并恢复到本来.例:4,16,36,64,?,144,196,… ?(第一百个数)同除以4后可得新数列:1.4.9.16…,很显然是地位数的平方,得到新数列第n项即原数列是同除以4得到的新数列,所以求出新数列n的公式后再乘以4即则求出第一百个数为(六)同技能(四).(五)一样,有的可对每位数同加.或减.或乘.或除统一数(一般为 1.2.3).当然,同时加.或减的可能性大一些,同时乘.或除的不太罕有.(七)不雅察一下,可否把一个数列的奇数地位与偶数地位离开成为两个数列,再分离找纪律.三.根本步调 1. 先看增幅是否相等,如相等,用根本办法(一)解题.2. 如不相等,分解应用技能(一).(二).(三)找纪律 3. 如不成,就应用技能(四).(五).(六),变换成新数列,然后应用技能(一).(二).(三)找出新数列的纪律 4. 最后,如增幅以一致幅度增长,则用用根本办法(二)解题四.演习题例1:一道初中数学找纪律题0,3,8,15,24,······ 2,5,10,17,26,····· 0,6,16,30,48······(1)第一组有什么纪律?答:从前面的剖析可以看出是地位数的平方减一.(2)第二.三组分离跟第一组有什么关系?答:第一组是地位数平方减一,那么第二组每项对应减去第一组每项,从中可以看出都等于2,解释第二组的每项都比第一组的每项多2,则第二组第n项是:地位数平方减1加2,得地位数平方加1第三组可以看出正好是第一组每项数的2倍,则第三组第n项3)取每组的第7个数,求这三个数的和?答:用上述三组数的第n项公式可以求出,第一组第七个数是7的平方减一得48,第二组第七个数是7的平方加一得50,第三组第七个数是2乘以括号7的平方减一得96,48+50+96=1942.不雅察下面两行数2,4,8,16,32,64, ...(1)5,7,11,19,35,67...(2)依据你发明的纪律,取每行第十个数,求得他们的和.(请求写出最后的盘算成果和具体解题进程.)解:第一组可以看出是第二组可以看出是第一组的每项都加3,即则第一组第十个数是第二组第十个数是得1027,两项相加得2051.3.白诟谇黑诟谇黑黑诟谇黑黑黑诟谇黑黑黑黑黑分列的珠子,前2002个中有几个是黑的?解:从数列中可以看出纪律即:1,1,1,2,1,3,1,4,1,5,…….,每二项中后项减前项为0,1,2,3,4,5……,正好是等差数列,并且数列中偶项地位全体为黑色珠子,是以得出2002除以2得1001,即前2002个中有1001个是黑色的.……用含有N的代数式暗示纪律解:被减数是不包含1的奇数的平方,减数是包含1的奇数的平方,差是8的倍数,奇数项第n个项为2n-1,而被减数恰是比减数多2,则被减数为2n-1+2,得2n+1,则用含有n的代数式暗示为:写出两个持续天然数的平方差为888的等式解:经由过程上述代数式得出,平方差为888即8n=8X111,得出n=111,代入公式:(222+1(222-1五.对于数表 1.先看行的纪律,然后,以列为单位用数列找纪律办法找纪律 2.看看有没有一个数是上面两数或下面两数的和或差六.数字推理根本类型按数字之间的关系,可将数字推理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和差关系.又分为等差.移动乞降或差两种.(1)等差关系.12,20,30,42,(56) 127,112,97,82,( 67 ) 3,4,7,12,( 19),28 (2)移动乞降或差.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或差.1,2,3,5,(8),13 A.9B.11C.8 D.7选 C.1 +2=3,2+ 3=5,3+ 5=8,5+ 8=13 0,1,1,2,4,7,13,( 24)A.22 B.23 C.24 D.25 选 C.留意此题为前三项之和等于下一项.一般测验中不会反常到要你求前四项之和,所以小我感到这属于移动乞降或差中最难的. 5,3,2,1,1,(0 ) A.-3B.-2 C.0 D.2 选 C.前两项相减得到第三项.2.乘除关系.又分为等比.移动求积或商两种(1)等比,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一个常数或一个等差数列.8,12,18,27,(40.5)后项与前项之比为 1.5. 6,6,9,18,45,(135)后项与前项之比为等差数列,分离为1,1.5,2,2.5,3(2)移动求积或商关系.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积或商.2,5,10,50,(500)100,50,2,25,(2/25) 3,4,6,12,36,(216) 从第三项起,第三项为前两项之积除以 2 1,7,8,57,(457)第三项为前两项之积加 11,4,9,16,25,(36),49 为地位数的平方. 66,83,102,123,(146) ,看数很大,其实是不难的,66可以看作64+2,83可以看作81+2,102可以看作100+2,123可以看作121+2,以此类推,可以看出是8,9,10,11,12的平方加21,8,27,(81),125 地位数的立方. 3,10,29,(83),127 地位数的立方加 2 0,1,2,9,(730) 后项为前项的立方加1 5.分数数列.症结是把分子和分母看作两个不合的数列,有的还需进行简略的通分,则可得出答案分子为等比即地位数的平方,分母为等差数列,则第n(1/4) 将1/2化为2/4,1/3化为2/6,可得到如下数列:2/3, 2/4, 2/5, 2/6, 2/7,2/8 …….可知下一个为2/9,假如求第n分化后得: 6..质数数列2,3,5,(7),11 质数数列4,6,10,14,22,(26) 每项除以2得到质数数列20,22,25,30,37,(48) 后项与前项相减得质数数列.7..双重数列.又分为三种:(1)每两项为一组,如1,3,3,9,5,15,7,(21) 第一与第二,第三与第四等每两项后项与前项之比为 3 2,5,7,10,9,12,10,(13)每两项中后项减前项之差为 3 1/7,14,1/21,42,1/36,72,1/52,(104 ) 两项为一组,每组的后项等于前项倒数*2(2)两个数列相隔,个中一个数列可能无任何纪律,但只要掌控有纪律变更的数列就可得出成果. 22,39,25,38,31,37,40,36,(52) 由两个数列,22,25,31,40,( )和39,38,37,36构成,互相离隔,均为等差. 34,36,35,35,(36),34,37,(33) 由两个数列相隔而成,一个递增,一个递减(3)数列中的数字带小数,个中整数部分为一个数列,小数部分为另一个数列. 2.01, 4.03, 8.04, 16.07,(32.11)整数部分为等比,小数部分为移动乞降数列.双重数列难题也较少.能看出是双重数列,标题一般已经解出.特殊是前两种,当数字的个数超出7个时,为双重数列的可能性相当大.8..组合数列.最罕有的是和差关系与乘除关系组合.和差关系与平方立方关系组合.须要熟习前面的几种关系后,才干较好较快地解决这类题. 1,1,3,7,17,41,( 99 ) A.89 B.99 C.109D.119选 B.此为移动乞降与乘除关系组合.第三项为第二项*2加第一项,即1X2+1=3.3X2+1=7,7X2+3=17,17X2+7=41,则空中应为41X2+17=9965,35,17,3,( 1 ) A.1B.2C.0D.4 选 A.平方关系与和差关系组合,分离为8的平方加1,6的平方减1,4的平方加1,2的平方减1,下一个应为0的平方加1=14,6,10,18,34,( 66 ) A.50B.64C.66D.68 选C.各差关系与等比关系组合.依次相减,得2,4,8,16( ),可推知下一个为32,32 +43 选D.此题看似比较庞杂,是等差与等比组合数列.假如拆离开来可以看出,6=2X3.15=3x5.35=7X5.77=11X7,正好是质数 2 .3,5,7.11数列的后项乘以前项的成果,得出下一个应为13X11=143 2,8,24,64,( 160 ) A.160 B.512C.124D.164 选A.此题较庞杂,幂数列与等差数列组合1次方方,24=3*X2,64=4X2,下一个则为5X2 =160 0,6,24,60,120,( 210 ) A.186 B.210 C.220 D.226 选B.和差与立方关系组合.0=1的3次方-1,6=2的3次方-2,24=3的3次方-3,60=4的3次方-4,120=5的3次方-5.空中应是6的3次方-6=210 1,4,8,14,24,42,(76 ) A.76B .66C.64D.68 选 A.两个等差与一个等比数列组合依次相减,原数列后项减前项得3,4,6,10,18,( 34 ),得到新数列后,再相减,得1,2,4,8,16,( 32 ),此为等比数列,下一个为32,倒推到3,4,6,8,10,34,再倒推至1,4,8,14,24,42,76,可知选A.9..其他数列.2,6,12,20,( 30 ) A.40B.32C.30D.28选C.2=1*2,6=2*3,12=3*4,20=4*5,下一个为5*6=30 1,1,2,6,24,( 120 ) A.48B.96 C.120 D.144 选C.后项=前项X递增数列.1=1*1,2=1*2,6=2*3,24=6*4,下一个为120=24*51,4,8,13,16,20,( 25 ) A.20B.25C.27D.28 选 B.每4项为一反复,后期减前项依次相减得3,4,5.下个反复也为3,4,5,推知得25. 27,16,5,( 0 ),1/7 A.16B.1C.0D.2 选B.依次为3的3次方,4的2次方,5的1次方,6的0次方,7的-1次方.四.解题办法数字推理题难度较大,但并不是无纪律可循,懂得和控制必定的办法和技能对解答数字推理问题大有帮忙.1.快速扫描已给出的几个数字,细心不雅察和剖析各数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前三个数之间的关系,大胆提出假设,并敏捷将这种假设延长到下面的数,假如能得到验证,即解释找出纪律,问题即水到渠成;假如假设被否认,立刻转变思虑角度,提出别的一种假设,直到找出纪律为止.2.推导纪律时往往须要简略盘算,为节俭时光,要尽量多用默算,罕用笔算或不必笔算.3.空白项在最后的,从前去后推导纪律;空白项在最前面的,则从后往前查找纪律;空白项在中央的可以双方同时推导.(一)等差数列相邻数之间的差值相等,全部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等差数列是数字推理磨练中分列数字的罕有纪律之一.它还包含了几种最根本.最罕有的数字分列方法:天然数数列:1,2,3,4,5,6……偶数数列:2,4,6,8,10,12……奇数数列:1,3,5,7,9,11,13……例题1 :103,81,59,( 37 ),15. A.68B.42 C.37 D.39解析:答案为C.这显然是一个等差数列,前后项的差为22. 例题2:2,5,8,( 11 ). A.10 B.11 C.12 D.13 解析:从题中的前3个数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典范的等差数列,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等于一个常数.题中第二个数字为5,第一个数字为2,两者的差为3,由不雅察得知第三个.第二个数字也知足此纪律,那么在此基本上对未知的一项进行推理,即8 +3=11,第四项应当是11,即答案为 B. 例题3:123,456,789,( 1122 ).A.1122B.101112C.11112D.100112 解析:答案为A.这题的第一项为123,第二项为456,第三项为789,三项中相邻两项的差都是333,所所以一个等差数列,未知项应当是789 +333=1122.留意,解答数字推理题时,应着眼于探寻数列中各数字间的内涵纪律,而不克不及从数字概况上去找纪律,比方本题从123,456,789这一分列,便选择101112,确定不合错误.例题4:11,17,23,( 29 ),35. A.25 B.27 C.29 D.31 解析:答案为 C.这同样是一个等差数列,前项与后项相差 6. 例题5:12,15,18,( 21 ),24,27. A.20 B.21 C.22 D.23 解析:答案为 B.这是一个典范的等差数列,题中相邻两数之差均为3,未知项即18+ 3=21,或24-3=21,由此可知第四项应当是21.(二)等比数列相邻数之间的比值相等,全部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等比数列在数字推理磨练中,也是分列数字的罕有纪律之一. 例题1: 2,1,1/2,( B ). A.0 B.1/4 C.1/8 D.-1 解析:从题中的前3个数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典范的等比数列,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比值等于一个常数.题中第二个数字为1,第一个数字为2,两者的比值为1/2,由不雅察得知第三个.第二个数字也知足此纪律,那么在此基本上对未知的一项进行推理,即(1/2)/2,第四项应当是1/4,即答案为 B.例题2:2,8,32,128,( 512 ). A.256B.342 C.512 D.1024解析:答案为 C.这是一个等比数列,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为 4. 例题3:2,-4,8,-16,( 32 ). A.32 B.64 C.-32D.-64 解析:答案为 A.这仍然是一个等比数列,前后项的比值为-2.(三)平方数列 1.完整平方数列:正序:1,4,9,16,25 逆序:100,81,64,49,36 2.一个数的平方是第二个数. 1)直接得出:2,4,16,( 256 ) 解析:前一个数的平方等于第二个数,答案为256. 2)一个数的平方加减一个数等于第二个数:1,2,5,26,(677) 前一个数的平方加1等于第二个数,答案为677.3.隐含完整平方数列:1)经由过程加减一个常数归成完整平方数列:0,3,8,15,24,( 35 )前一个数加1分离得到1,4,9,16,25,分离为1,2,3,4,5的平方,答案35 2)相隔加减,得到一个平方数列:例:65,35,17,( 3 ),1 A.15 B.13 C.9 D.3 解析:不难感到到隐含一个平方数列.进一步思虑发明纪律是:65等于8的平方加1,35等于6的平方减1,17等于4的平方加1,再不雅察时发明:奇地位数时都是加1,偶地位数时都是减1,所以下一个数应当是2的平方减1等于3,答案是 D. 例:1,4,16,49,121,( 169解析:从数字中可以看出1的平方,2的平方,4的平方,7的平方,11的平方,正好是1,2,4,7,11.....,可以看出后项减前项正好是1,2,3,4,5,.......,从中可以看出应为11+5=16,16的平方是256,所以选A. 例:2,3,10,15,26,( 35 ).(2005年考题) A.29 B.32 C.35 D.37 解析:看数列为2=1的平方+1,3=2的平方减1,10=3的平方加1,15=4的平方减1,26=5的平方加1,再不雅察时发明:地位不偶时都是加1,地位数偶时都是减1,因而下一个数应当是6的平方减1=35,前n案是 C.35.(四)立方数列立方数列与平方数列相似. 例题1: 1,8,27,64,( 125 ) 解析:数列中前四项为1,2,3,4的立方,显然答案为5的立方,为125.例题2:0,7,26,63 ,( 124 ) 解析:前四项分离为1,2,3,4的立方减1,答案为5的立方减1,为124.例3:-2,-8,0,64,( ).(2006年考题) A.64 B.128 C.156 D250 解析:从数列中可以看出,-2,-8,0,64都是某一个数的立方关系,-2=(1-3)×(2-3)(3-3)(4-3)前n是以最后一项因该为(5-250 选D 例4:0,9,26,65,124,( 239 )(2007年考题) 解析:前五项分离为1,2,3,4,5的立方加1或者减1,纪律为地位数是偶数的加1,则奇数减1.即:前n项答案为239. 在近几年的测验中,也消失了n次幂的情势例5:1,32,81,64,25,( 6 ),1.(2006年考题) A.5 B.6 C.10 D.12解析:逐项拆解轻易发明则答案已经很显著了,6的1次幂,即6 选B.(五).加法数列数列中前两个数的和等于后面第三个数:n1+n2=n3例题1: 1,1,2,3,5,( 8 ).A8 B7 C9 D10 解析:第一项与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第二项与第三项之和等于第四项,第三项与第四项之和等于第五项,按此纪律 3 +5=8答案为 A. 例题2: 4,5,( 9 ),14,23,37 A 6 B 7 C 8 D 9 解析:与例一雷同答案为 D 例题3: 22,35,56,90,( 145 ) 99年考题 A 162 B 156 C 148 D 145 解析:22 +35-1=56, 35+ 56-1=90 ,56+ 90-1=145,答案为D (六).减法数列前两个数的差等于后面第三个数:n1-n2=n3 例题1:6,3,3,( 0 ),3,-3A 0B 1 C 2 D 3 解析:6-3=3,3-3=0 ,3-0=3 ,0-3=-3答案是A.(提示您别忘了:“空白项在中央,从双方找纪律”)(七).乘法数列 1.前两个数的乘积等于第三个数例题1:1,2,2,4,8,32,( 256 ) 前两个数的乘积等于第三个数,答案是256. 例题2:2,12,36,80,() (2007年考题) A.100 B.125 C.150 D.175 解析:2×1, 3×4 ,4×9,5×16 天然下一项应当为6×25=150 选C,此题还可以变形为:..,以此类推, 2.两数相乘的积呈现纪律:等差,等比,平方等数列. 例题2:3/2, 2/3, 3/4,1/3,3/8 ( A ) (99年海关考题)A 1/6 B 2/9 C 4/3 D 4/9 解析:3/2×2/3=1 2/3×3/4=1/2 3/4×1/3=1/4 1/3×3/8=1/8 3/8×?=1/16 答案是 A.(八).除法数列与乘法数列相相似,一般也分为如下两种情势: 1.两数相除等于第三数. 2.两数相除的商呈现纪律:次序,等差,等比,平方等.(九).质数数列由质数从小到大的分列:2,3,5,7,11,13,17,19…(十).轮回数列几个数按必定的次序轮回消失的数列.例:3,4,5,3,4,5,3,4,5,3,4 以上数列只是一些经常应用的根本数列,考题中的数列是在以上数列基本之上结构而成的,下面我们重要剖析以下近几年考题中经常消失的几种数列情势.1.二级数列这里所谓的二级数列是指数列中前后两个数的和.差.积或商构成一个我们熟习的某种数列情势.例1:2 6 12 20 30 ( 42 )(2002年考题) A.38B.42 C.48 D.56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个数的差分离为:4,6,8,10这显然是一个等差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30的差应当是12,所以答案应当是B.例2:20 22 25 30 37 ( ) (2002年考题) A.39 B.45 C.48 D.51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离为:2,3,5,7这是一个质数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37的差应当是11,所以答案应当是C. 例3:2 5 11 20 32 ( 47 ) (2002年考题) A.43 B.45 C.47 D.49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离为:3,6,9,12这显然是一个等差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32的差应当是15,所以答案应当是C.例4:4 5 7 1l 19 ( 35 ) (2002年考题) A.27 B.31 C.35 D.41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离为:1,2,4,8这是一个等比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19的差应当是16,所以答案应当是 C.例5:3 4 7 16 ( 43 ) (2002年考题)A.23B.27C.39D.43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离为:1,3,9这显然也是一个等比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16的差应当是27,所以答案应当是 D.例6:32 27 23 20 18( 17 ) (2002年考题) A.14 B.15 C.16 D.17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离为:-5,-4,-3,-2这显然是一个等差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18的差应当是-1,所以答案应当是D. 例7:1, 4, 8, 13, 16, 20, ( 25 ) (2003年考题) A.20 B.25 C.27 D.28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离为:3,4,5,3,4这是一个轮回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20的差应当是5,所以答案应当是 B.例8:1, 3, 7, 15, 31, ( 63 ) (2003年考题) A.61B.62 C.63 D.64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离为:2,4,8,16这显然是一个等比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31的差应当是32,所以答案应当是 C.例9:( 69 ),36,19,10,5,2(2003年考题) A.77 B.69 C.54 D.48 解析:前一个数与后一个数的差分离为:3,5,9,17这个数列中前一个数的2倍减1得后一个数,后面的数应当是17*2-1=33,因而33+36=69答案应当是 B. 例10:1,2,6,15,31,( 56 ) (2003年考题) A.53 B.56 C.62 D.87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离为:1,4,9,16这显然是一个完整平方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31的差应当是25,所以答案应当是 B. 例11:1,3,18,216,( 5184 ) A.1023 B.1892 C.243 D.5184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比值分离为:3,6,12这显然是一个等比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216的比值应当是24,所以答案应当是D:216*24=5184. 例12: -2 1 7 16 ( 28 )43 A.25 B.28 C.3l D.35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值分离为:3,6,9这显然是一个等差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16的差值应当是12,所以答案应当是 B. 例13:13 6 10 15 ( ) A.20 B.21 C.30 D.25 解析:相邻两个数的和构成一个完整平方数列,即:1+3=4=2的平方,6+10=16=4的平方,则15+?=36=6的平方呢,答案应当是 B. 例14:102,96,108,84,132,( 36 ) ,(228)(2006年考)解析:后项减前项分离得-6,12,-24,48,是一个等比数列,则48后面的数应为-96,132-96=36,再看-96后面应是96X2=192,192+36=228.。

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全部有解析)

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全部有解析)

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有比较才有鉴别”。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

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

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

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一、基本方法——看增幅(一)如增幅相等(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1+(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

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 6=6n-2(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

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

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四)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

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二、基本技巧(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

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

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完整)初中数学找规律专项练习题(有答案)

完整)初中数学找规律专项练习题(有答案)

完整)初中数学找规律专项练习题(有答案)1、观察规律:1=1;1+3=4;1+3+5=9;1+3+5+7=16;…,则2+6+10+14+…+2014的值是多少?2、用四舍五入法对取近似数,并精确到千位,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多少?3、观察下面的一列数:-1,2,-3,4,-5,6…请找出其中排列的规律,并按此规律填空。

(1)第10个数是多少?第21个数是多少?(2)-40是第几个数?26是第几个数?4、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数:1,3,6,10,15…请推断第9个数是多少?5、计算:(-100)+(-101)=多少?(-2)+(-2)=多少?6、若。

则等于多少?7、大肠杆菌每过20分钟便由1个分裂成2个,经过3小时后这种大肠杆菌由1个分裂成多少个?8、猜数字游戏中,XXX写出如下一组数:1,3,5,7,9…n个数是…,XXX猜想出第六个数字是多少?根据此规律,第9、10个数字分别是多少?9、若。

与|b+5|的值互为相反数,则等于多少?10、在计数制中,通常我们使用的是“十进位制”,即“逢十进一”.而计数制方法很多,如60进位制:60秒化为1分,60分化为1小时;24进位制:24小时化为1天;7进位制:7天化为1周等…而二进位制是计算机处理数据的依据.已知二进位制与十进位制的比较如下表:十进位制二进制 1 1 2 10 3 11 4 100 5 101 6 110 …… 请将二进位制xxxxxxxx(二)写成十进位制数为多少?11、为求。

值,可令S=。

则2S=。

因此所以。

仿照以上推理计算出的值是多少?二、选择题13、的值是多少?【】A.-2 B.-1 C.0 D.114、已知8.62=73.96,若x=0.7396,则x的值等于()A.86.2B.862C.±0.862D.±86215、计算:(-2)+(-2)的值是多少?A.2B.-1C.-2D.-416、计算等于多少?A. B. C. D.17、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为1,p是数轴到原点距离为1的数,那么的值是多少?A.3 B.2 C.1 D.018、若。

(完整版)初中数学中考规律题目汇编

(完整版)初中数学中考规律题目汇编

35.猜想、探索规律型一、选择题14. (2009年金华市)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A (3,2).作点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 A i ,作点A i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 A 2,作点A 2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 A 3, 作点A3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 A 4,…按此规律,则点 A 8的坐标为 ▲.18. ( 2009年大水市)观察下列计算:1 - -^1 •瑚+ 1) = (<2-1)(^2 + 1) = 1,(焉 + 73^)( ® 1) = [( V 2T ) + (® 例 W+ 1) =2,1 1 1 一 - L LL _^2— + 巫 + 姬 + 折 + 成)(V 4+ 1)=[(惊-1) +h/3-V 2) +(诲-网 W + 1) = 3,从以上计算过程中找出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进行计算:(吏 + 1 十V 3+ 吏十山+ 瞻 + …* ^200 + ^2009)( "2010+ 1)= ---------------------------- ,5. (2009 年营口市)计算:31+ 1 = 4 , 32 + 1 = 10 , 33+ 1 = 28 , 34+ 1 = 82 , 35+ 1 = 244,…,归纳计算结 果中的个位数字的规律,猜测 32009 + 1的个位数字是( )A . 0B . 2C. 4D. 81. (2009年四川省内江市)如图,小陈从。

点出发,前进5米后向右转20°, 再前进5米后又向右转20°, ,这样一直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 O 时一共走了()A. 60米B. 100米°20°C. 90米D. 120米【关键词】正多边形.20°【答案】C.2.( 2009年贵州黔东南州) 某校生物教师李老师在生物实验室做试验时,将水稻种子分组进行发芽试验; 第1组取3粒,第2组取5粒,第3组取7粒……即每组所取种子数目比该组前一组增加2粒,按此规律,那么请你推测第n 组应该有种子数()粒。

(word版)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全部有解析),文档

(word版)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全部有解析),文档

初中数学律拓展研究“有比才有〞。

通比,可以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化律。

找律的目,通常按照一定的序出一系列量,要求我根据些的量找出一般律。

揭示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

所以,把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就比容易其中的奥秘。

初中数学考中,常出数列的找律,本文就此的解方法行探索:一、根本方法——看增幅〔一〕如增幅相等〔等差数列〕: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行比,如增幅相等,第n个数可以表示:a1+(n-1)b,其中a数列的第一位数,b增幅,(n-1)b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增幅。

然后再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6=6n-2〔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等差数列〕。

如增幅分3、5、7、9,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

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根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增幅;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增幅即是第 n位数。

此解法然,但是此的通用解法,当然此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察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1、2、4、8.〔四〕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

此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察的方法,但是,此包括第二的,如用分析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二、根本技巧1〔一〕出序列号:找律的目,通常按照一定的序出一系列量,要求我根据些的量找出一般律。

找出的律,通常包序列号。

所以,把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就比容易其中的奥秘。

例如,察以下各式数:0,3,8,15,24,⋯⋯。

按此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10021,第n个数是n21。

解答一,可以先找一般律,然后使用个律,算出第100个数。

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全部有解析)可用

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全部有解析)可用

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有比较才有鉴别”。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

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

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

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练习题1:一道初中数学找规律题0,3,8,15,24,······ 2,5,10,17,26,····· 0,6,16,30,48······ (1)第一组有什么规律?(2)第二、三组分别跟第一组有什么关系? (3)取每组的第7个数,求这三个数的和? 2、观察下面两行数2,4,8,16,32,64, ...(1) 5,7,11,19,35,67...(2)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取每行第十个数,求得他们的和。

(要求写出最后的计算结果和详细解题过程。

)3、白黑白黑黑白黑黑黑白黑黑黑黑白黑黑黑黑黑 排列的珠子,前2002个中有几个是黑的?4、2213-=8 2235-=16 2257-=24 ……用含有N 的代数式表示规律写出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平方差为888的等式5、等差关系。

12,20,30,42,( ) 127,112,97,82,( ) 3,4,7,12,( ),286、移动求和或差。

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或差。

1,2,3,5,( ),13 A.9 B.11 C.8 D.7 0,1,1,2,4,7,13,( ) A.22 B.23 C.24 D.255,3,2,1,1,( ) A.-3 B.-2 C.0 D.2 7、乘除关系。

又分为等比、移动求积或商两种(1)等比,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一个常数或一个等差数列。

8,12,18,27,( )后项与前项之比为1.5。

初中数学找规律题100道(含答案),开学之前练一练,保证一分不丢

初中数学找规律题100道(含答案),开学之前练一练,保证一分不丢

初中数学找规律题100道(含答案),开学之前练一练,保证
一分不丢
初中数学找规律题,无外乎就是等差数列的运用。

一般情况下,找规律的题目第一二问都是比较简单的,如果实在找不到规律,也要把自己思考的思路写下去,能拿一分是一分。

初中数学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很多,最基本最主要的有:转化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等。

等差数列:相邻数之间的差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

等差数列是数字推理测验中排列数字的常见规律之一。

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

前n项和公式为:Sn=n*a1+n(n-1)d/2或Sn=n(a1+an)/2。

注意:以上n均属于正整数。

等比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值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常用G、P表示。

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等比数列a1≠ 0。

其中{an}中的每一项均不为0。

注:q=1 时,an为常数列。

这类题型的基本解题思路是: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文末附有资料免费获取方式!。

初中数学规律题分类集锦

初中数学规律题分类集锦

规律题类型一、等幅增长数列问题增幅相等: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n-1)b,其中a 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

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练习:8、11、14、17……,求第n位数例1:探索常见图形的规律,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方式搭三角形⑴填写下表:⑵照这样的规律搭建下去,搭n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附加:数列和的运算练习1:探索具体情景下事物的规律问题1.若有两张长方形的桌子,把它们拼成一张大的长方形桌子,有几种拼法?问题2.若按图2方式摆放桌子和椅子⑴一张桌子可坐6人,2张桌子可坐人。

⑵按照上图方式继续排列桌子,完成下表:问题3.如果按图3的方式将桌子拼在一起⑴2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3张呢?n张呢?⑵教室有40张这样的桌子,按上图方式每5张拼成1张大桌子,则40张桌子可拼成8张大桌子,共可坐人。

⑶在⑵中,改成每8张桌子拼成1张大桌子,则共可坐人。

2.观察下列图形并填表。

个数 12 3 4 5 6 7… n周长 581114…3.用黑白两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图所示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 (1)第4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 块; (2)第n 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 块。

……4. (2013 湖南省娄底市) 如图,是用火柴棒拼成的图形,则第n 个图形需__________根火柴棒.5.将一些半径相同的小圆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摆放:第1个图形有6个小圆,第2个图形有10个小圆,第3个图形有16个小圆,第4个图形有24个小圆,……,依次规律,第6个图形有 个小圆.6.图6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第1个 图案由4个基础图形组成,第2个图案由7个基础图形组成,……,第n (n 是正整数)个图案中由 个基础图形组成.112第三个第一个第二个类型二、等比例数列问题比例相等: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比例相等,则第n 个数可以表示为:ab n-1,其中a 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 为比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 上 颜 色 ( 底 面 不 涂 色 ) , 则 第 n 个 几 何 体 中 只 有 两.个.面.涂 色 的 小 立 方 体 共 有 ________________个.
5
29. 下列是三种化合物的结构式及分子式,如果按其规律,则后一种化合物的分子式应该

.14。
H
HH
HH H
HC H
HC C H HCC CH
形由__________个圆组成。
11.一个正方体的每个面分别标有数字 1,
(第 10 题图)
2,3,4,5,6.根据图 1 中该正方体 A、
B、C 三种状态所显示的数字,可推出“?”
处的数字是

12. 下面是用棋子摆成的“上”字:
第一个“上”字
第二个“上”字
第三个“上”字
如果按照以上规律继续摆下去,那么通过观察,可以发现:
……11×13=122-1
请将你发现的规律用只含一个字母的表达式表示出来:

6、 观察下列不等式,猜想规律并填空:
1
1
22
1 +2 >
2×1×2;
( 2 ) 2 +( 2 ) 2 > 2× 2 × 2
(- 2) 2 +
2
3>
2×(-2)×3;
2 2 + 8 2 > 2× 2 × 8
(- 4) 2 + (-3) 2 > 2×(-4)×(-3);
1. (2004 年宁波)仔细观察下列图案,如图(12),并按规律在横线上画出合适的图形。
6
3. (2004 年资阳市)分析图(14)①,②,④中阴影部分的分布规律,按此规律在图(14)③中
画出其中的阴影部分.
4. (2004 年山东日照)在日常生活中,你会注意到有一些含有特殊数学规律的车牌号码,如:

你前程
似锦
图(7)



4.观察下列由棱长为 1 的小立方体摆成的图形,寻找规律: 图(8)
如图(8)①中:共有 1 个小立方体,其中 1 个看得见,0 个看不见;如图(8)②中:共有
8 个小立方体,其中 7 个看得见,1 个看不见;如图(8)③中:共有 27 个小立方体,其中 19 个
看得见,8 个看不见;……,则第⑥个图中,看.不.见.的小立方体有
个.
8、 如图:是用火柴棍摆出的一系列三角形图案,按这种方式
摆下去,当每边上摆 20(即 n =20)根时,需要的火柴棍总
数为
根。


••
••

••
••
• •
•••
••

••
••
••
••
••

n 1
n2
n3
第 20 题图
2
……..
9. 用火柴棒按如图的方式搭一行三角形,搭一个三角形需 3 支火柴棒,搭 2 个三角形需 5 支
条折痕.
14. 下图是某同学在沙滩上用石于摆成的小房
子.观察图形的变化规律,写出第 n 个小房子
用了
块石子.
15. 为庆祝“六 一”儿童节,某幼儿园举行用
火柴棒摆“金鱼”比赛.如图所示:
按照上面的规律,摆 n 个“金鱼”需用火柴棒
的根数为( )
A. 2 6n
B.8 6n


C. 4 4n
D. 8n
(- 2 ) 2 + ( 8 ) 2 > 2× 2 × 8
a + b > _____________(a≠b)
7..观察下面一列数:2,5,10,x,26,37,50,65,……,根据规律,其中 x 表示的数 是
(1)第四、第五个“上”字分别需用

枚棋子;(2 分)
(2)第 n 个“上”字需用
枚棋子.(1 分)
13. 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如图 5 所示可得到一条折痕(图中虚线).续对折,对折时每次
折痕与上次的折痕保持平行,连续对折三次后,可以得到 7 条折痕,那么对折四次可以得到
条折痕.如果对折 n 次,可以得到
2. 观察下列顺序排列的等式:
图(13)
……
7
9×0+1=1, 9×1+2=11, 9×2+3=21, 9×3+4=31, 9×4+5=41,
…… .
猜想:第 n 个等式(n 为正整数)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观察下列算式: 21 2 , 22 4 , 23 8 , 24 16 , 25 32 , 26 64 , 27 128 ,
图(3)
6. 木材加工厂堆放木料的方式如图所示:依此规律可得
出第 6 堆木料的根数是

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称为
整 点 . 请 你 观 察 图 中 正 方 形 A1B1C1D1 、 A2B2C2D2 、
A3B3C3D3……每个正方形四条边上的整点的个数,推算出正
方形 A10B10C10D10 四条边上的整点共有
个.
5. 图(1)是一个黑色的正三角形,顺次连结它的三边的中点,得到如图(2)所示的第 2 个
图形(它的中间为一个白色的正三角形);在图(2)的每个黑色的正三角形中分别重复上述的
作法,得到如图(3)所示的第 3 个图形。如此继续作下去,则在得到的第 6 个图形中,白色的
正三角形的个数是
图(1)
图(2)
…… ③
16. 下面是按照一定规律画出的一
⑴⑵

3
⑷ 第 17 题 图



列“树型”图:
经观察可以发现:图⑵比图⑴多出 2 个“树枝”,图⑶比图⑵多出 5 个“树枝”,图⑷比图⑶多
出 10 个“树枝”,照此规律,图⑺比图⑹多出_________个“树枝”.
17. 柜台上放着一堆罐头,它们摆放的形状见右图:
第1个
第2个
第3个
(1)第 4 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
张;
(2)第 n 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
张.
27. 观察下表中三角形个数变化规律,填表并回答下面问题。
问题:如果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102 个,则图中应有___________条横截线。
28. 如图,下列几何体是由棱长为 1 的小立方体按一定规律在地面上摆成的,若将露出的表面都
第一层有 23听罐头,第二层有 3 4 听罐头,
第三层有 45 听罐头,……
根据这堆罐头排列的规律,第 n ( n 为正整数)层

听罐头(用含 n 的式子表示).
第 16 题图
18. 按如下规律摆放三角形:则第(4)堆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_____;第(n)堆三角形的个
数为________________.
H
HH
HH H
CH4
C2H6 ( 第 14 C3H8
三、剪纸问题
题)
1. (2004 年河南)如图(9),把一个正方形三次对折后沿虚线剪下则得到的图形是( )
2. (2004 年浙江湖州)小强拿了一张正方形的纸如图(10)①,沿虚线对折一次得图②,再
对折一次得图③,然后用剪刀沿图③中的虚线(虚线与底边平行)剪去一个角,再打开后的形状
A.2 步
B.3 步
C.4 步
D.5 步
二、空间想象问题
1.把正方体摆放成如图(5)的形状,若从上至下依次为第 1 层,第 2 层,第 3 层,……,则第
n 层有___个正方体.
2.(2004 年山东日照)如图(6),都是由边长为 1 的正
方体叠成的图形。
例如第①个图形的表面积为 6 个平方单位,第②个图
若按此规律继续作矩形,则序号为⑩的矩形周长是_______。
五. 1. (2004 年河北省课程改革实验区)观察图(13)的点阵图和相应的等式,探究其中的
规律: (1)在④和⑤后面的横线上分别写出相应的等式;
……
①1=12; ②1+3=22; ③1+2+5=32; ④
;⑤

(2)通过猜想写出与第 n 个点阵相对应的等式______________.
第二步 从左边一堆拿出两张,放入中间一堆;
第三步 从右边一堆拿出一张,放入中间一堆;
第四步 左边一堆有几张牌,就从中间一堆拿几张牌放入左边一堆.
这时,小明准确说出了中间一堆牌现有的张数.你认为中间一堆牌的张数是
.
3.如图(3)所示的象棋盘上,若帅位于点(1,-2)上,相位于点(3,-2)上,则炮位于点
(1)
(2)
(3)
(图 4)
19. 一串有黑有白,其排列有一定规律的珠子,被盒子遮住一部分(如图 4),则这串珠子被盒
子遮住的部分有____颗.
20. 如图,图①,图②,图③,……是用围棋棋子摆
成的一列具有一定规律的“山”字.则第 n 个“山”字中的
棋子个数是


21. 下列图案由边长相等的黑、白两色正
通过观察,用你所发现的规律确定 227 的个位数字是( )
A. 2
B. 4
C.6
D. 8
4. 观察下列各式:1×3=12 +2×1,
2×4= 22 +2×2,
3×5= 32 +2×3,
请你将猜想到的规律用自然数 n(n≥1)表示出来:

5. 观察下列各式,你会发现62-1
形的表面积为 18 个平方单位,第③个图形的表面积是
36 个平方单位。依此规律,则第⑤个图形的表面积
个平方单位。
1
3.水平放置的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用“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表示.如右图(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