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绩效审计环境治理评价体系研究
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9011f9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e.png)
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政府的职能和作用也在不断加强和扩大。
作为公共管理的一部分,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促进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出发,对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和作用。
一、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基本概念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是指对政府绩效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价和审计,以确定政府工作的效果和成效,并提出改进建议的一种体系和方法。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通常包括目标设定、绩效测评、结果分析和绩效改进四个主要部分。
通过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价和审计,可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政府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二、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意义1. 促进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可以对政府工作进行全面评价,让政府工作的成效得以公开透明地展现在社会大众面前,增强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和满意度,推动政府工作的公开行政和政务公开。
2. 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效率通过对政府绩效的评价和审计,可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政府制定改进和提高绩效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不断提升。
3. 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可帮助政府对资源的使用和配置情况进行审计,发现资源存在的浪费和滥用情况,优化资源利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4. 促进政府工作的科学决策和规范管理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可以为政府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政府的科学决策和规范管理,推动政府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
三、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实施方法在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实施方法需要考虑政府的特殊性和公共管理的特点,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1. 设立专门的绩效管理部门政府应当设立专门的绩效管理部门,负责政府绩效的评价和审计工作。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7210f77f121dd36a32d82cb.png)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也使地球环境质量急剧恶化,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物质财富空前增加的同时,对于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
环境问题的出现意味着环境管理的开始,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环境绩效审计则是环境审计的重要方面和发展趋势。
一、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重要意义与必要性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
在发达国家,每年都要拿出超过国民生产总值1.5%以上的资金作为环境保护的投入。
在我国,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也逐年增加,2001-201X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分别为1106.6亿元、1367.2亿元、1627.7亿元、1909.8亿元、2388.0亿元、2566.0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分别为1.01%、1.14%、1.20%、1.19%、1.30%、1.22%。
然而,环境问题并没有随着人们的重视及越来越大的投入而得到显著改善,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仍然令人触目惊心。
这说明,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必须展开全面系统的环境管理,其中,环境绩效审计是一个重要环节。
我国的环境审计大多局限于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绩效审计相对很少,这与国际环境审计的发展是相脱节的。
刘家义审计长曾在计算机国际审计研讨会上指出:“今后我国的绩效审计将沿着公共资源使用效能和环境资源效益两条线有重点地进行。
”因此,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与实务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1、开展环境绩效审计顺应了社会公众的需求。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注重环境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
环境问题的外部经济性危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政府作为社会公众代理人必然要履行相应的职责,环境管理构成了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改善环境成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且广泛开展环境审计(包括环境绩效审计),能够拓宽审计领域,促进现代审计向更广阔领域和更高层次发展。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b1652b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4.png)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作为政府部门的执政责任,环境保护的成效直接关系到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形
象和声誉。
因此,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有效运行对于保证政府环保
工作稳步推进、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建立一套完整、科学、可操作的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成效,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流程的设计及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实施的具体操作方案的研究。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访谈法等方法,通过参考相关文献、调查相关人员及部门,了解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其问题所在,
为建立完整的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四、预期研究结果
通过本研究,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1)构建一套完整、科学、可操作的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2)设计出简单、有效的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流程;
(3)制定出操作方便、操作规范的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实施方案。
五、难点及可行性分析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兼顾环境保护、行政效能、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难度较大。
但在调查研究阶段,我们会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对研究过程进行
逐步完善和修正,提高研究方案的可行性。
另外,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已在其
他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和验证,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北京市政府环境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
![北京市政府环境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a494f533b3567ec102d8a16.png)
北京市政府环境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摘要]政府环境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是审计领域的新课题,本文选择北京市作为切入点研究政府环境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涉及建立北京市政府环境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范围、考虑的因素、指标体系框架等内容。
指标设计力求定量与定性两方面结合。
[关键词]北京市;政府环境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北京市在政府绩效评价上还是片面强调“经济增长是硬道理”,GDP成为衡量北京市各级政府政绩的唯一标准。
但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北京市政府职能正在不断发生变化,社会各界对北京市政府进一步“规范行为,提高效能,廉洁公正,增强责任”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环境绩效审计正是促进建立责任政府的重要手段,而责任政府的建立也能够促进环境绩效审计向纵深发展。
本课题进行政府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其核心是确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用以评价北京市政府绩效好坏程度,从而促进北京市责任政府的建立,这不但能够为北京市环境绩效审计提供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和依据,也可为绩效审计向纵深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对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建立的北京市政府环境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范围主要包括北京市政府投资并负责的保护或改善环境的项目、北京市政府签署的国际协议项目、北京市政府投资并负责审核的企业大型环境项目。
二、设计北京市政府环境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考虑的因素(一)审计评价指标相机抉择任何一个完备的政府环境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也不可能涵盖所有性质不同、用途不同的政府环境投资项目所需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因此本文设计的评价指标是政府环境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中具有一般性的指标,具体到某个项目评价时应根据项目的用途和性质有针对性地予以选择运用,并在必要时有侧重地予以补充。
如评价的项目是公益性的,则在对其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进行评价的同时,应着重运用社会方面的指标对其社会效益进行评价;项目是环保方面的,则在对其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的同时,应着重运用生态环境方面的指标对其环境效益进行评价。
《2024年环境绩效审计研究——兼评矿业城市环境问题》范文
![《2024年环境绩效审计研究——兼评矿业城市环境问题》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29c547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d.png)
《环境绩效审计研究——兼评矿业城市环境问题》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业城市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然而,在开采矿产资源的同时,矿业城市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如何有效地评估和监督矿业城市的环境绩效,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环境绩效审计进行深入研究,并针对矿业城市的环境问题进行评述。
二、环境绩效审计概述环境绩效审计是一种对组织或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绩效进行评估和监督的方法。
它通过审查、评估和分析组织或项目的环境保护活动、政策和措施,来衡量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成效和效益。
环境绩效审计的目标是促进组织或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持续改进和优化,以实现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矿业城市环境问题分析矿业城市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矿区生态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等。
矿区生态破坏主要表现在矿山的开采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导致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等;水污染则主要是由于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导致水质恶化;大气污染则主要由矿山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等造成。
四、环境绩效审计在矿业城市的应用环境绩效审计在矿业城市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矿业企业及政府的环保政策和措施进行评估和监督。
通过对矿业企业的环保投资、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环保制度执行情况等进行审查和评估,来衡量其环境保护方面的绩效。
同时,对政府在环保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管等方面的绩效进行评估和监督,以促进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的履行。
五、矿业城市环境问题的高质量解决路径针对矿业城市的环境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首先,加强环境绩效审计的力度,对矿业企业和政府的环保政策和措施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查和评估。
其次,加强环保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对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
再次,推动绿色矿业发展,鼓励矿业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发展循环经济等措施来降低环境污染。
最后,加强公众参与和监督,让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共同推动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现状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现状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5451298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8a.png)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现状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环境绩效审计是评价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促进企业改善环境绩效、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现状入手,探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旨在促进企业加强环境管理,提升环保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现状环境绩效审计是衡量企业环境保护工作成效的一种手段,通过对企业环境绩效进行审核和评价,发现问题、改进管理,促进企业提高环境绩效水平。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开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 立法和政策支持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管理办法》于1998年颁布,为环境绩效审计的实施提供了规范的法律依据。
国家相关政策也逐步完善,鼓励企业加强环境管理,进行环境绩效审计,并将环境绩效纳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2. 企业自愿参与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自愿进行环境绩效审计。
这些企业主动开展审计,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环境绩效管理体系,在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形象。
3. 专业机构支持我国的环境绩效审计工作得到了相关专业机构的支持。
国家环保部门、环境保护组织、环境科研院校等都纷纷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相关的研究和指导工作,为企业的审计工作提供了专业支持。
4. 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环境绩效审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起步较晚,人才储备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短缺。
企业环境绩效审计工作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够匹配,一些中小企业环境绩效审计工作滞后,环境保护压力较大。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针对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实效。
1. 确定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环境绩效审计的核心,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有利于准确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环境绩效。
评价指标应包括环境合规性、环境管理效能、资源利用效率、环境风险管理等内容,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环境管理的特点。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现状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现状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9ace7cb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d.png)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现状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一、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现状1.政策法规的逐渐完善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相关的政策法规,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这些法律的实施使得环境绩效审计在我国得到了有力的法律支持。
2.企业自愿参与程度的提高在实施环境绩效审计的过程中,企业的自愿参与程度对于审计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环境责任,积极主动地进行环境绩效审计,这为审计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绩效审计的技术手段不断得到提升,包括数据采集、监测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等方面的技术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这对于审计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4.监管力度的加大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环境绩效审计的结果往往成为政府监管和评价企业环境行为的重要依据,这也迫使企业更加重视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在政策法规、企业自愿参与程度、技术手段和监管力度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环境绩效审计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强和改进。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是构建评价体系的关键。
评价指标应该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并且要符合国家的环保政策和法规。
评价指标一般包括环境法规遵从性、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绩效数据和信息公开等方面。
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关键步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评价的目标和范围明确评价的目标是什么,评价的范围是什么,这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2)确定评价指标在明确了评价的目标和范围之后,需要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这需要审慎选择,并且要考虑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3)建立评价指标的权重不同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需要为每个指标确定相应的权重,这可以根据政策法规、利益相关者的期望、技术可行性等因素来确定。
《2024年环境绩效审计研究——兼评矿业城市环境问题》范文
![《2024年环境绩效审计研究——兼评矿业城市环境问题》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1fe90b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6.png)
《环境绩效审计研究——兼评矿业城市环境问题》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矿业城市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环境问题尤为突出。
环境绩效审计作为一种有效的监督工具,对于评估和改善矿业城市的环境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环境绩效审计的实践与理论,同时对矿业城市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解决矿业城市环境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与实践1. 环境绩效审计的定义与特点环境绩效审计是一种对组织或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绩效进行评估的审计方式。
它具有全面性、客观性、独立性和公正性的特点,旨在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2. 环境绩效审计的实践应用环境绩效审计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于环保项目、企业环保行为、政府环保政策等多个领域。
通过审计,可以及时发现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三、矿业城市环境问题的现状与挑战1. 矿业城市环境问题的现状矿业城市由于长期开采矿产资源,往往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地质灾害等。
这些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矿业城市环境问题的挑战矿业城市的环境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解决起来面临诸多挑战。
这些挑战包括技术难题、资金短缺、政策不健全、公众参与度低等。
四、环境绩效审计在矿业城市的应用与作用1. 环境绩效审计在矿业城市的应用环境绩效审计在矿业城市的应用主要包括对政府环保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对矿山企业的环保行为进行审计,以及对环保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估等。
通过审计,可以及时发现矿业城市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2. 环境绩效审计在矿业城市的作用环境绩效审计在矿业城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政府和企业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二是发现和纠正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三是为政府制定环保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推动环保政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四是通过公开审计结果,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和参与度。
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e8c993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0.png)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判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随着环保意识不息提升,环保专项资金在社会进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环境绩效绩效审计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环境审计分析研究论文
![环境绩效绩效审计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环境审计分析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b0c85da76c66137ef0619d1.png)
摘要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对人民的生活影响越来越深入,科技发展带来的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受到广泛讨论。
我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这种经济成就的代价是粗放型生产模式带来的环境破坏。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单纯依靠人民群众或是独立企业自觉地污染防治是不可行的,政府在环保方面也应该承担公共社会责任,建立威信和领导能力,全面公开地进行环保事务处理。
但在过去的实践中,我国政府在治理上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效率不高、管理模式落后、实践标准不严、过度注重经济效益导致监管不力等,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应运而生。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现状、存在问题、审计框架体系构建问题以及对于这些问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环境绩效,绩效审计,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环境审计AbstractIn today's world, the impac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on people's lives is more and more in-depth, and the sever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has been widely discussed. China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the cost of this economic achievement is the environmental damage caused by extensive production mode.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society, people gradually realize that it is not feasible to rely solely on the people or independent enterprises to consciously prevent and control pollu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also bear public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stablish prestige and leadership, and comprehensively and openly handl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ffairs. However, in the past practic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governance of our government, such as low efficiency, backward management mode, lax practice standards, excessive attention to economic benefits, resulting in poor supervision and so on.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udit framework system construction problem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these problems.Key words: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udit,Environment audit,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Performance audit目录前言 (1)1.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框架 (3)1.1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概念 (3)1.2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目标 (3)1.3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主体 (4)1.4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客体 (4)2.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发展历程 (5)2.1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发展历程回顾 (5)2.1.1国外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发展历程 (5)2.1.2我国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发展历程 (5)2.2实践成果 (7)3.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现况 (9)3.1环境绩效审计虽起步晚但发展迅速 (9)3.2我国并未建立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导致其在实施时并不统一 (10)3.3环境绩效审计涉及范围较窄 (10)3.4环境绩效审计方式以事后审计为主 (11)3.5环境绩效审计内容以环保资金的使用为主线 (11)3.6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不够完善 (12)3.7社会公众对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认识比较薄弱 (12)4.完善政府环境绩效审计 (13)4.1建立统一且高质量的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 (13)4.2逐步扩大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范围 (13)4.3建立对被审计单位履行环境管理责任的奖励机制 (14)4.4健全环境保护法律规范,加快企业环境会计准则的建立与实施 (14)4.5提高社会公众对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认识 (15)结论 (17)致谢 (18)参考文献 (19)本科论文前言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全球经济稳步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起来,人们对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能否更好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各地区能否持续进行高质量经济建设的重要因素,环境绩效审计是环境审计的进一步细化发展。
我国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初探
![我国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21f623e0998fcc22bcd10ddb.png)
我国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初探
胁黼 绩婶减 溆
● 吕 向云 李 瑛 / 文
姘哪行 钍蚋酣 阶容褓 盘}} J揣联 t包题 】L 一 , 。 ●
预期 目标 和效果 ; 后 审查 环境 项 目建成后 的效果 。 最
一
、
政 府环 境 绩效 审 计 的定 义及 内容 二 、 府 环境 绩 效 审计 的 目标 政 ( ) 府 环 境 绩 效 审 计 的 总体 目标 为经 济 性 、 率 一 政 效 性 、 果 性 。经济 性 主要是 关 注在保 证质 量 的前提 下 降低 效 资 源 消耗 量 , 政 府 支 出 降 到最 低 水 平 ; 率 性 主要 是 对 将 效
化 。 经 济 性 、 率 性 和 效 果 性 是 相 辅 相 成 的 , 一 定 程 度 效 在
善环境 管理 、 高环境 效益 的一种 独 立性 的 监督 活动 。政 提 府 环境绩 效 审计的 内容 主要 包括 以下三方 面 : ( ) 一 政府 环境 管理 系统 的合 法 性 、 规 性 、 当性 、 合 恰 有效 性 审计 。合法性 、 合规性 审计 , 主要审 查政府 环境 管理
高 , 则效 率就 低 。效果 是战 略方 向性 的 问题 。 否
标能 高效 、 经济 的实现 。有 效性 审计 , 主要是看 其是 否能 够 有效 预 防偏 差并 加 以纠 正 , 时 采 取 措施 , 环 境 风 险 降 及 将
至最 低 。
( ) 府 环境 绩效 审 计 的具 体 目标 。 二 政 一是评 价环境 管
二 是评价 政府环境 保护 资金 ,确保 环保 资金 及时拨付 并得
到 正确使用 ; 是评 价环境 投资项 目的经济 性 、 率性 和效 三 效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现状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现状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59e87d5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2.png)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现状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我国也开始重视环境绩效审计。
环境绩效审计是指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监测和控制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现状,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前,我国环境绩效审计主要依靠两大审计方式,即“财务+环保”模式和“环保+财务”模式。
前者主要是针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以评估企业环保投入和环境治理成果;后者主要是以环境数据为依据,对企业环境绩效进行评估。
两种审计方式的结合,可以辅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改善其环境绩效。
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这套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指标,即环境治理指标、环境经济指标、环境责任指标和环境管理指标。
环境治理指标主要用于评估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这些指标包括废气排放、废水排放、固体废物产生和处理等。
环境经济指标主要用于评估企业在环保投入和环境治理方面的经济效益。
这些指标包括环境保护投入金额、环境保护费用占比等。
环境责任指标主要用于评估企业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承担情况。
这些指标包括企业环境治理责任意识、环境信息公开、环境培训等。
环境管理指标主要用于评估企业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这些指标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环境法规的遵守情况等。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还依靠一些其他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如环境风险评估、生态指数计算等。
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过于繁琐,存在重复计算和重复录入的问题;指标体系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不同地区和企业之间的环境绩效无法进行有效对比。
面对以上问题,未来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简化指标体系,减少重复计算和录入。
加强标准化建设,制定统一的环境绩效评价标准,以便不同地区和企业之间进行有效对比。
还可以引入新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如碳排放量、能源消耗量等,以便更全面地评价企业的环境绩效。
环境绩效审计问题研究报告
![环境绩效审计问题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230f2a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15.png)
环境绩效审计问题研究报告1. 引言环境绩效审计是一个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综合评估和改进的过程。
它包括对组织内部各种环境管理任务的评估,从而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环境法规和标准。
本报告将研究环境绩效审计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问题分析2.1 环境绩效测量指标定义不明确在进行环境绩效审计时,许多组织没有明确定义合适的环境绩效指标。
这导致难以准确评估和比较不同组织的环境绩效水平。
2.2 数据收集和分析不充分许多组织在环境绩效审计中缺乏系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他们可能没有建立适当的数据收集系统,也没有有效地从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
这导致了对环境影响的评估不准确和不全面。
2.3 缺乏员工意识和参与环境绩效审计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意识。
然而,许多组织在这方面存在缺乏的问题。
员工需要接受环境管理培训,增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此外,组织应该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以便员工可以积极参与和提供改进建议。
2.4 缺乏持续改进环境绩效审计应该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然而,许多组织在环境绩效审计后缺乏有效的改进措施。
他们可能忽视了对环境管理系统的持续监测和改进,从而导致环境绩效无法真正得到提升。
3. 解决方案3.1 确定合适的环境绩效指标组织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目标,明确定义适用的环境绩效指标。
这些指标应涵盖关键环境影响领域,如能源和水资源利用、废物管理和排放控制等。
同时,这些指标应具有可量化和可比较性的特点,以便组织对自身环境绩效进行评估和比较。
3.2 建立有效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组织应建立一个系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以支持环境绩效审计。
这包括建立准确和实时的数据收集机制,并运用适当的数据分析工具。
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组织能够更好地理解其环境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3.3 加强员工意识和参与组织应加强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度。
这可以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来实现。
组织还应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以便员工可以积极参与环境管理活动,并提供改进建议。
我国政府部门预算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政府部门预算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f1c465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6b.png)
我国政府部门预算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政府预算是衡量政府治理能力和财政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近年来,政府部门预算绩效审计评价成为政府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
政府部门预算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政府部门预算管理绩效的要素之一,是政府部门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的关键。
因此,对政府部门预算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政府部门预算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政府预算管理,提高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效果,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三、研究内容
1. 国内外政府部门预算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概述和发展趋势。
2. 列举我国政府部门预算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 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政府部门预算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
4. 提出完善我国政府部门预算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和措施。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研究我国政府部门预算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五、预期成果
本研究将为加强政府预算管理,提高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效果,提供指导性建议和参考,促进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
同时,也将为相关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公共环境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公共环境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a6ca5e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13.png)
公共环境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公共环境建设是近年来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而公共环境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也需要有严格的绩效评价体系来指导和监督。
本研究将围绕公共环境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展开研究,旨在探索一套针对公共环境项目的科学、全面的绩效评价体系。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构建一套公共环境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指导公共环境项目建设的监督和管理。
具体内容包括:1. 回顾现有国内外公共环境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情况,总结各种绩效评价体系的优缺点。
2. 利用案例分析法,选取一些典型的公共环境项目,对其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价,并讨论影响其绩效的关键因素。
3. 以建立公共环境项目的治理框架、项目目标实现、项目管理和运行维护为评价的主要对象,构建公共环境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4.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测试和验证,并寻求改进和完善的方案。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专家访谈法、调查问卷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搜集相关资料,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归纳出具体结论。
另外,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测试和验证。
四、研究意义建立公共环境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有助于推进公共环境项目建设、改善公共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公共资源的管理和运用,提高公共资源利用效率及节约成本,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五、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本研究预计用时12个月,计划如下:第1-2个月:开题、文献搜集和整理,研究方法设计第3-6个月:案例分析研究、专家访谈、调查问卷第7-9个月:构建公共环境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第10-11个月:指标体系测试和验证、改进和完善第12个月:论文撰写、答辩六、预计的研究结果本研究将提出一套针对性强、科学全面的公共环境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为公共环境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化、规范化的指导,同时也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参考。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现状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现状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77046bc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7.png)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现状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更好地监督和评价企业、地方政府的环境管理绩效,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建立环境绩效审计制度。
环境绩效审计是指对企业或地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绩效进行评价和监督的一项审计活动,其目的是为了促进环境管理的持续改进,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目前,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制度建设不健全。
我国的环境绩效审计制度还不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明确。
目前国家对于环境绩效审计的制度建设已经成为重要议题,但是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标准还有待完善。
2. 审计机构不足。
目前我国的环境绩效审计机构相对较少,审计人员素质和数量也有待提高。
环境绩效审计需要有专业的审计人员来进行评价,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3. 监督机制不完善。
环境绩效审计需要有完善的监督机制来保证其公正性和客观性,但是目前我国的监督机制还有待加强,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来监督环境绩效审计的实施。
4. 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其核心内容,但是目前我国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构建。
在当前形势下,构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成为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重要课题。
以下是构建我国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些建议:1. 考虑企业、地方政府的具体情况。
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考虑被审计对象的具体情况,比如企业的生产规模、行业属性、地方政府的地理位置、经济实力等因素,这些因素将会对环境绩效产生影响,需要在评价指标体系中进行考虑。
2. 包括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
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包括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比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对于不同的行业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重点,需要在评价指标体系中进行具体考虑。
3. 审计过程的可操作性。
评价指标体系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审计过程的可操作性,评价指标应该具有明确的操作方法和评价标准,以便于审计人员进行操作和评价,避免模糊性和主观性。
新形势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新形势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7a1c76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0.png)
新形势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牛菊芳 刘利[摘要]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是新形势下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审计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
然而,鉴于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起步较晚、发展尚未成熟,评价体系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还存在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结果客观性有待提升等问题。
新形势下构建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应通过制定科学、准确的评价目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审计人员队伍建设等举措,提升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效能,进一步促进政府职能完善和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关键词] 国家审计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本文系西南民族大学2019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新形势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研究”(2019SYB70)阶段性研究成果文一、引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新时代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应对风险挑战的战略性举措,国家审计作为国家重要监督体系之一,对此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政府绩效审计是判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重要尺度和衡量政府行为的重要标准,是现代政府职能变革背景下约束政府行为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新形势下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相较于发达国家发展仍较为缓慢,尚未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指标全面、标准明确、成熟有效的审计评价体系。
因此,构建新形势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是完善政府职能的迫切要求,也是政府政务公开趋势背景下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推动政府绩效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转型的需要。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工作起步相对较晚,目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随着审计机关对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重视,国家先后确立了构建中央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和财政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目标。
但从现有政府绩效审计评估体系来看,尚未建立一套完整、具有参考意义、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也没有出台明确规范的法律法规,导致政府绩效审计工作进展滞缓。
二、存在的问题(一)评价内容不全面公共资金的使用结果和社会效益应是政府绩效审计评价的重点,国外政府绩效审计评价内容已从经济效益(“2E”)发展为经济、效率、效果、公平和环境(“5E”),但当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仍以财政收支审计为主,评价内容主要关注公共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很少对社会效益情况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绩效审计环境治理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环境保护的强化,政府绩效审计引入量化环境评价指标是符合未来评价趋势的有益探索。
本文对我国绩效审计中引入环境治理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能够引起国家和社会对环境治理的重视,及早建立完善的环境治理评价体系,保护人民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关键词:绩效审计环境治理评价指标
一、引言
根据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年规划,审计署将着力构建绩效审计评价及方法体系,2010年建立起财政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到2012年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已正式发布,己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实施。
这是继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修订后,我国审计制度建设上的一次飞跃。
新审计准则的一大特色就是开始注重绩效审计,同时,对绩效的关注点不仅是经济效益,同时还要关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即对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等。
在这种情况下,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绩效审计中引入量化评价指标,无疑对提高各级政府和企业保护环境的意识,推动环境治理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自觉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入有良好的引导作用。
本文从学术角度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中引入环境治理评价指标及其可量化
性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国家和社会对环境治理问题的重视及早
建立完善的环境治理评价体系,最终保护人民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二、环境绩效审计理论基础
(一)环境绩效审计的起源环境绩效审计是环境审计与绩效审计的有机融合。
环境绩效审计借鉴了绩效审计的应用理论和技术方法,将之应用于环境审计的实践中,形成了环境绩效审计,并发展出一套自己所独有的理论和实务。
环境审计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首先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一些企业中兴起,于80年代扩展到欧洲,近年来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南美洲地区的国家也开始重视环境审计,这极大地推动了环境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先进国家已经完成传统审计向绩效审计为中心的转变。
环境问题作为可持续发展范畴的一部分也成为绩效审计关注的内容之一,绩效审计开始注重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环境质量和环境责任,从而确保与环境相关的效益指标能够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环境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确保环境项目能够经济、效益和有效地进行。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对政府环境治理方面进行审计试点。
1998年审计署成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并在这一期间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政府环境整治项目进行的审计(如“三河三湖”、“两控区”、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的审计等)。
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对政府环境治理的审计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完善的环境治理的审计评价标准,国内环境审计落后于国际环境审计已是不
争的事实,这对我国开展环境治理工作十分不利。
为此,审计署指出,“积极开展资源与环境审计,加强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有关的资金、重点生态保护工程、重点流域(或区域)污染治理项目的审计和审计调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与环境审计模式”。
(二)环境绩效审计的定义绩效审计最早见于美国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经营审计”概念。
各国对于绩效审计的称谓不尽相同,但本质一样。
英国、加拿大称为“现金价值审计”或“价值为本审计”,澳大利亚为“效率审计”,瑞典为“效果审计”、“全面审计’、或“综合审计”,我国在《审计法》中称为“效益审计”,我国香港地区称为“衡工量值审计”。
绩效审计是以传统的财务审计为基础,但并不局限于对被审计单位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合规性发表
审计意见,更多的是对资源耗用的效率和效果进行评价,从而更有效、更全面地满足各方审计委托人的多层次需求。
1986年,在悉尼召开的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第12届会议发表了《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该声明将公营部门的绩效审计定义为:“除合规性审计,还有一种类型的审计,它涉及对公营部门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这就是绩效审计。
”国际商会(icc)于1991年定义环境绩效审计为对与环境有关的组织、管理和设备运行等进行系统地、有说服力地、周期性且客观地评价,并通过环境管理和控制,监督和鉴证公司有关环境规范和管理方面的执行情况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标。
1995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简称intosai)在《开罗宣言》中明确提出环境绩效审计是审计组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被审计单位在环境资源利用方面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效果性(effectiveness)(简称“3e”)所进行的审计。
国内也有学者对环境绩效审计做出定义。
陈正兴认为,环境绩效审计是通过检查被审计单位和项目的环境经济活动,依照一定标准,评价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循环状况和发展潜力的合理性、有效性,并对其效果与效率表示意见的行为。
吴立群和王恩山认为,环境绩效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环境管理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并对照一定的标准评定环境管理的现状和潜力,提出提高环境管理绩效的建议,促进其改善环境管理、提高环境管理绩效的一种审计活动。
关于本文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涵义,即是指针对政府部门环境治理绩效的专门性审计。
而环境治理是使受到污染或破坏的生活环境或生态环境,在人为的强制、辅助以及环境的自净能力作用下,恢复到与污染前相近的环境状况过程。
(三)环境绩效审计的目标、主体、客体与内容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第12届会议提出了公营部门绩效审计的目标:为公营部门改善一切资源的管理打好基础;使决策者、立法者和公众所利用的公营部门管理成果方面的信息质量得到提高;促使公营部门管理人员采用一定的程序对绩效做出报告;确定更适当的经济责任。
学者
认为,环境绩效审计的目标可分为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与国家环境立法体系、政府绩效审计、企业绩效审计以及社会的环保意识相联系,而具体目标则因达到总目标的具体要求而定。
吴立群、王恩山将环境绩效审计的目标分为根本目标、具体目标和分项目标三个层次,分项目标是对环境管理各步骤的绩效情况进行审计评价,找出影响环境管理绩效的消极因素,提出建设性的审计意见,从而促使环境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审计学者们普遍认为,环境绩效审计的主体分为政府审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三类,相互分工、相互协作,共同开展环境绩效审计业务。
目前国外环境绩效审计的主体是以政府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机构为主,一些机构对注册会计师(社会审计组织)在环境绩效审计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西方发达国家的审计都很重视环境绩效审计,开展了大量的环境绩效审计项目。
政府环境治理将侧重于通过发挥环境经济政策资金配置的功能以实现环境保护各项目标。
目前我国环境审计主要以客观存在于政府、企业组织中已发生或将要发生的环境保护资金收支及相关的经济活动为审计对象,侧重资金使用的真实、合法性(毛金妹,2006)。
按照职责范围和权限大小划分的,环境绩效审计的客体主要包括:内部制定环保政策和措施的企业及具有环境影响的生产过程和经营过程;承担具体管理和监督职能的各级环保部门;负责环保专项资金投入的财政部门以及其他涉及环境保护的部门(李笑天、顾建新、陶荣庆,2007)。
绩效审计一般分为
事前绩效审计、事中绩效审计和事后绩效审计三种。
环境绩效审计与传统审计不同,审计工作任务不集中安排在年终,而是根据审计资源情况,通过年度审计计划灵活地安排审计项目,不同的项目使用不同的审计方法,基本程序是审计人员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和提出的实施方案,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
icosai于2001年发布的《从环境视角执行审计活动的指南》(guidance on conducting audits activities with an environmental perspective)中指出环境问题的绩效审计包括:确保与环境相关的效益指数能够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确保环境项目能够经济、效益和有效地执行。
国外对环境绩效审计的认识采取了更加广阔的视角,促使他们在环境绩效审计实践上不断突破。
2004年incosai发布的《环境审计与常规性审计》(environmental audit and regularity auditing)中,列示出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对政府执行环境法规情况的审计;对政府环境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的审计;对政府其他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审计;对环境管理系统的审计;对计划的环境政策和环境项目进行评估。
目前学术界对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也有不同理解。
刘力云认为,环境绩效审计包括:评价环境管理系统的充分性和有效性;确认企业在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中是否在保护环境、防止和治理污染方面做出了努力、环保政策和措施是否有效;环保部门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审查。
陈正兴认为,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包括环境决策行为审计、经营目
标和计划审计、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效能审计、内部控制系统审计、资源要素利用效益审计、资金利用效益审计等。
李学柔和秦荣生认为,环境绩效审计包括政府环境政策绩效审计、政府环境项目效益审计和企业环境绩效审计三部分。
刘家兰和王恩山认为,环境绩效审计包括:评价环境法律、政策和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工作效率审计;环境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评价;对环境投资项目的绩效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