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大剂之氯吡苯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提要
随着我国大多数地区开始进入夏季,人们赖以消夏的主要果品西瓜将大量上市。近日,媒体关于江苏省丹阳市700多亩农业示范园里,许多西瓜未成熟就竞相炸裂的报道,使西瓜膨大剂迅速进入大家的视野。这里的西瓜膨大剂化学名称是氯吡苯脲,属于苯脲类细胞分裂素,其作用浓度更低,活性更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膨大剂之氯吡苯脲
摘要:氯吡苯脲,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首先开发,之后引入中国,是经过国家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目前氯吡苯脲膨大剂在我国使用很广泛。本文从氯吡苯脲的基本介绍,应用,发明历史,以及健康威胁性等方面介绍膨大剂,使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氯吡苯脲。
关键词:膨大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西瓜爆炸食品安全
膨大剂的化学名称叫细胞激动素,属于激素类化学物质······
1、基本介绍
氯吡苯脲是近年来很受人们关注,以下主要是对氯吡苯脲的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氯吡苯脲、氯吡脲、调吡脲
英文名称:Forchlorfenuron (KT-30,CPPU)
分子式:C12H10ClN3O
结构式:
分子量:247.68
物理性质:白色晶体,难溶于水,溶于乙醇、甲醇、丙酮等有机溶液,常温下贮存稳定,有微弱吡啶味,熔点170-172°C。
产品纯度:99%
干燥失重:<0.5%
灼烧残渣:<0.1%
毒性:急性经口LD50:雄大鼠2787毫克/公斤,雌大鼠1568毫克/公斤,雄小鼠2218毫克/公斤,雌小鼠2783毫克/公斤;兔急性经皮LD50>2000毫克/公斤。对皮肤
刺激轻微,对眼睛有刺激。大鼠急性吸入LC50(4小时):在饱和蒸汽中不致死。
无作用剂量为7.5毫克/公斤体重。鱼的LC50:虹鳟鱼(96小时)9.2毫克/升,鲤
鱼(48小时)8.6毫克/升。
检测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1],ODS C18柱,甲醇为流动相。
商品名称:氯吡脲,氯吡苯脲,果果佳,膨果龙,施特优吡效隆[2]
2、作用机理
氯吡苯脲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高活性的苯脲类分裂素物质,它可促进植物生长、早熟、延缓作物后期叶片的衰老,可以增加产量。[3]
3、合成路线
图1 氯吡苯脲的合成路线
合成中,吡啶用双氧水进行N-氧化,再用混酸硝化得4-硝基吡啶N-氧化物,然后再用三氯氧磷和五氯化磷氯化得到2-氯-4-硝基吡啶,催化氢化得到2-氯-4-氨基吡啶,最后2-氯-4-氨基吡啶和异氰酸苯酯缩合得到氯吡苯脲。[4]
4、应用
氯吡苯脲在农业生产上应用广泛,是广谱多用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可以影响植物芽的发育,能加速细胞有丝分裂,促进细胞增大和分化,防止果实和花的脱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
1.促进植物的生长:氯吡苯脲有增加新芽,加速芽的形成。同时促进茎、叶、根、果的生长功能。Kefford等人采用不同的细胞分裂素处理豌豆幼苗,发现氯吡苯脲使芽的生长较对照组提高290%。用于烟草种植,有降低株高、增大叶面积和叶重的作用,可以增加种植烟草的经济收益。
2.能促进结果:可以增加番茄、茄子、苹果等水果和蔬菜的产量。脐橙于生理落果期用500倍液喷施树冠或用100倍液涂果梗蜜盘。猕猴桃谢花后20~25天用50~100倍液浸渍幼果。葡萄于谢花后10~15天用10~100倍液浸渍幼果,可以提高坐果率,果实膨大,单果重增加。
3.改善蔬果和加速落叶作用:可增加蔬菜产量,提高质量,使果实大小均匀。就棉花和大豆而言,落叶可以使收获易行。
4.促进着色、改善品质,防止叶绿素降解,延长鲜活产品保鲜期
5.浓度高时可以作除草剂。
6.其他作用:促进棉花干枯,增加甜菜和甘蔗糖分等作用。
7.调吡脲可以与赤霉素或生长素类混用,药效可优于单用
5、发明历史
1948年美国的Folke发现了细胞分裂素,1955年Miller等人发现了促进植物幼胚发育的活性物质6-糠基嘌呤,人们开始认识到细胞分裂素(Cytokinins)是一类很重要的植物激素。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分离或人工合成许多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细胞分裂素,主要包括嘌呤类和取代脲类。1978年,日本Takahishi等人首次合成新型取代脲类细胞分裂素—氯吡苯脲,又称之为CPPU、KT30、氯吡苯脲,也就是目前媒体报道的“西瓜膨大剂”。日本协和发酵工业株式会社于1985年首先开发CPPU,但因CPPU在促进细胞分裂和增大的同时,出现了畸形果、果品贮藏期变短等问题,日本未将该产品在生产中使用。我国的研究人员却争先恐后引入,中国农科院果树所80年代后期从日本引进,1992年农业部居然批准了该产品。
6、健康威胁性
夏季来临,正是瓜果上市的时节。不过,2011年5月的某天镇江丹阳一户瓜农种植的几十亩西瓜莫名“爆炸”消息传出,再次将西瓜推上风口浪尖(如图2)。甜蜜素、催熟剂,还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今又曝出了“爆炸”的西瓜是因为过量使用了“膨大剂”。西瓜开裂引发关注,人们担心,使用了膨大剂,西瓜会爆炸,植物激素是否存在滥用风险,用激素催熟的瓜果会不会对人体有害。人们关心西瓜膨大剂,在于食品安全的考虑。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人均耕地不足1.4亩,科技兴农的需求大于其他国家。氯吡苯脲在中国农业生产领域已经开始应用,而且其应用规模与范围预计还会不断增加。实际说来,人们接触氯吡苯脲并非始于今日。
目前,关于氯吡苯脲对植物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比较而言,关于氯吡苯脲对人体长期影响的研究还很不充分。有限的动物实验表明,用放射性标记的氯吡苯脲饲养老鼠,吸收率达100%,65%~85%存在于尿、体内组织和呼出气中,20%由胆汁分泌;氯吡苯脲被老鼠吸收后很快从体内被排出,不存在蓄积性。口服氯吡苯脲的急性毒性研究表明,对于大多数动物,其急性毒性属于低毒或微毒。中国科技工作者等对西瓜的代谢动态研究表明,氯吡苯脲在西瓜中代谢较快,半衰期为1.2~1.67天。使用规定剂量氯吡苯脲水溶液于雌花开放当天或前后1天内均匀喷洒瓜胎1次,施药后40天西瓜收获时,样品中未检出氯吡苯脲残留。或许是由于氯吡苯脲急性毒性低微,而广泛的应用并未确认带来明确的损害效应,带来的现实问题,是没有必要对其急性毒性进行研究,但是有必要对其长期摄食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澳大利亚化学安全局规定氯吡苯脲ADI(人每天允许摄入量)为0.077毫克/公斤/每人/每天。问题在于氯吡苯脲应用广、来源广,计算人每天摄入量并非易事。规范氯吡苯脲的应用范围、应用剂量、应用时间和残留剂量具有现实意义[5]。
2011年7月5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相关负责人对我国个别地方出现的“膨大剂西瓜炸裂事件”作出正式回应,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毒性和残留量非常低,只要按照批准使用方法使用,不会出现安全事故。农业部联合工信部、环保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举行新闻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