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抢救流程

合集下载

脑梗死急救时首要的措施

脑梗死急救时首要的措施

脑梗死急救时首要的措施脑梗死是由于大脑血管的阻塞引起的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的脑部缺血、缺氧损害,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疾病,迅速的急救措施对于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脑梗死急救的首要措施:2.保持呼吸道通畅:检查患者的呼吸道是否通畅,如果有咳嗽、打鼾等异常现象,应尽量保持患者平躺状态,头向一侧,以防止舌头后坠堵塞呼吸道。

3.切勿强行移动患者: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期间,切勿强行移动患者,以免加重脑部损伤。

若患者呈现昏迷、抽搐等严重情况,则可将他转动到侧卧位,以防止其窒息。

4.舒适的环境和姿势: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姿势,保持他的体温、心理和情绪稳定。

5.观察症状:对于脑梗死患者,应密切观察症状的变化,包括呼吸、脉搏、血压、意识、瞳孔大小等,以便及时调整急救措施和通知医护人员。

6.保持患者的血压稳定:一般情况下,脑梗死患者的血压较高,但在急性期需要保持血压的稳定,以防止进一步的脑部损伤。

急救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给予降压药物。

7.不要给患者进食:脑梗死急救过程中,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可能受到影响,给予他进食可能导致误吸、呕吐等情况,所以应暂时禁止患者进食,以防止进一步的并发症。

8.给予氧气:脑梗死患者可能出现缺氧现象,给予吸氧能够增加氧气供给,减轻脑部缺血、缺氧的程度。

急救人员可以给予患者低浓度的氧气吸入。

9.保持周围皮肤的清洁:脑梗死患者长时间卧床,容易发生压疮等并发症。

为了防止感染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急救人员应及时清洁和按摩患者的皮肤。

10.尽快送往医院:脑梗死属于急性疾病,患者应尽快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在等待急救车的过程中,可以给患者提供一些简单的安慰和鼓励,以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

脑梗死静脉溶栓流程

脑梗死静脉溶栓流程

X X X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规范一、医疗流程(一)、神经科医生初步检查临床初步确认脑卒中,送往急诊CT,示未见脑出血,进行溶栓适应症及禁忌症表格的填写。

如患者家属有溶栓意愿,通知护理人员准备溶栓,启动溶栓流程。

(二)、急查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肾功、凝血功能、D-二聚体,行心电图检查,进行NIHSS评分、HAT评分、格拉斯哥评分。

(三)、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告知患者及家属患者或家属了解溶栓治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急性期治疗药物,是全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标准治疗。

每治疗100例约32例获益,3例出现出血,或溶栓治疗使患者获益的可能是受害的可能的10倍,但单个个体溶栓治疗的获益尚不能准确的预测。

治疗越早,利弊比越好,要求患者家属尽快做出决定(每分钟死亡190万个神经元细胞)。

(四)、让患者家属签署静脉溶栓知情同意书。

如患者或家属拒绝溶栓,签署拒绝溶栓协议书。

(五)、根据患者体重算出阿替普酶剂量,按照Kg计算。

(六)、核对患者所有检查及化验报告、确认血压值、血糖值是否适合溶栓。

若血糖高,静脉应用胰岛素尽快将血糖水平控制在8mmol/L以下。

溶栓过程中或溶栓后——维持血压低于180/105mmHg。

如果发现2次或持续性收缩压大于185 mmHg或舒张压大于大于110 mmHg(血压检查间隔至少10分钟),则给予乌拉地尔25mg缓慢静注。

如果血压仍大于185/110 mmHg,可重复给药(至少间隔5分钟)。

最大总剂量不超过50mg。

在静脉注射后,为维持其降压效果,可持续静脉点滴。

液体按以下方法配置:通常将250mg 乌拉地尔加入静脉输液中,如用输液泵,将20ml注射液(=100mg乌拉地尔)加入输液泵中,再稀释至50ml。

静脉输液的最大药物浓度是4mg/ml乌拉地尔,输液速度根据患者的血压酌情调整。

初始输液速度可达2mg/分,维持给药速度为9mg/小时。

(七)、抽出溶栓总剂量10%的阿替普酶在1分钟内静推,其余药物在1小时内静脉泵入完毕。

脑血管疾病中心:急性脑梗死诊疗流程

脑血管疾病中心:急性脑梗死诊疗流程

脑血管疾病中心:急性脑梗死诊疗流程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脑血管疾病中心的急性脑梗死诊疗流程。

流程概述1. 血管造影检查确认诊断2. 神经内科医生评估患者情况3. CT或MRI扫描以确定病变区域和程度4. 快速处理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案5. 进行靶向治疗,如血栓溶解或机械取栓术6. 脑血管疾病中心团队监护患者康复过程7. 提供康复计划和指导具体步骤1. 患者到达急诊科后,医护人员尽快进行CT或MRI扫描,并采集相关临床资料。

2. 根据扫描结果和临床评估,神经内科医生进行诊断及危险评估。

3. 如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立即安排血管造影检查。

4. 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确认脑血管狭窄程度和血栓位置。

5. 根据血管造影结果,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6. 快速处理治疗方案,可以采用血栓溶解药物或机械取栓术等方法。

7. 治疗过程中,医生和护士团队密切监测患者反应和病情变化。

8. 治疗后,患者转入脑血管疾病中心独立观察室进行密切监护。

9. 脑血管疾病中心团队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10. 提供康复指导,包括饮食、锻炼和生活方式改变等方面建议。

11. 定期随访,评估康复进展,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脑血管疾病中心的急性脑梗死诊疗流程包括血管造影检查确认诊断、神经内科医生评估患者情况、CT或MRI扫描、快速处理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案、靶向治疗、康复过程监护以及康复计划和指导等步骤。

这一流程旨在提供个体化的诊疗服务,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以上仅为流程概述,具体操作细节请参考医疗机构内部规范和流程。

注意: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和操作应遵循医疗专业指南和标准。

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图

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图

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为加强急诊质量管理,密切科间协作,促进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根据国家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我院初步建立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的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具体规定如下:
一、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图
三、急性肺水肿的急救服务流程图
五、急性脑梗死急诊服务流程图
六、呼吸衰竭急诊服务流程及抢救规范
(一)急性呼吸衰竭急诊服务流程图


(二)急性呼吸衰竭抢救程序
A:急性呼吸衰竭 B: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
(三)呼吸衰竭抢救规范。

急性脑梗死急救流程

急性脑梗死急救流程

急性脑梗死急救流程神经专科急会诊 急诊科评估考虑急性脑梗死 急诊科急查头颅CT ,发病6小时内加做CTA初步评估确诊急性脑梗死,符合入选标准,无禁忌向上级医师汇报 通知准备溶栓药物知情同意谈话、通知家属准备费用急诊科抢救室心电图 静脉溶栓治疗 NIHSS 评分发病≤4.5h ,阿替普酶 发病4.5-6h ,尿激酶剂量0.6-0.9mg/kg ,最大剂量90mg :将10%剂量1min 静推,其余微泵60min剂量100-150万IU ,溶于生理盐水100-200ml ,持续静脉点滴30min溶栓过程中的监测生命体征、神经功能、出血征 每15分钟监测1次2小时后,每半小时监测1次 6小时后,每1小时1次至24小时任何部分出血征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若收缩压≥180mmHg 或舒张压≥100mgHg ,2次严重头疼、BP 升高、恶心呕吐,或神经症状、体征恶化处理暂停溶栓,降压处理,重新评估,是否立即复查脑CT ,继续溶栓与否立即停止溶栓 可疑出血转化立即停止溶栓,复查凝血功能、脑CT确认症状性颅内出血分型确认症状性颅内出血分型纤维蛋白原<150mg/dL冷沉淀(10u ,静脉10-30分钟)/纤维蛋白原/输血/红细胞/抗纤溶药(氨甲环酸1000mg ,静注10分钟)血液内科会诊,神经外科紧急介入大动脉闭塞型脑梗死 非大动脉闭塞型脑梗死 脑血管介入会诊 桥接血管内取栓 前循环6小时/后循环24小时内溶栓治疗后,或许病情许可,可提前转往普通病房住院继续严密监测至24小时 24小时后脑CT 复查无出血者,抗血小板治疗或特殊情况抗凝治疗全程管理,登记随访完善各项检查,观察、评分、填表大面积脑梗死、脑水肿、脑疝。

心脑血管意外应急处置预案

心脑血管意外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心脑血管意外是指由于心脏和血管病变引起的急性病症,如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具有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点。

为提高心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医护人员对心脑血管意外的识别、诊断和处理能力;2. 建立快速、高效的心脑血管意外救治体系;3. 减少心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三、预案组织机构1. 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为成员;2. 急救小组:由急诊科、心内科、神经内科、ICU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组成;3. 抢救小组:由医护人员、护理人员、司机等组成。

四、预案内容(一)心脑血管意外识别与诊断1. 识别:医护人员应熟悉心脑血管意外的临床表现,如胸痛、胸闷、头晕、头痛、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2. 诊断: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心电图、CT、MRI等)进行诊断。

(二)心脑血管意外救治流程1. 抢救小组接到报警后,立即出诊;2. 抢救现场: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病情危急程度;3. 院前救治:对患者进行急救措施,如吸氧、建立静脉通路、给予药物等;4. 院内救治:将患者迅速转入相应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三)心脑血管意外救治措施1. 急性心肌梗死:(1)给予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2)尽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4)维持血压稳定,预防心律失常。

2. 急性脑梗死:(1)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颅压等药物;(2)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溶栓治疗;(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4)预防并发症,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四)心脑血管意外救治注意事项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识别、诊断和处理能力;2. 优化救治流程,缩短救治时间;3. 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沟通,争取医疗支持;4.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五、预案实施与监督1. 定期开展心脑血管意外应急处置预案培训和演练;2. 加强医护人员对心脑血管意外的识别、诊断和处理能力;3. 定期检查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区域内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转诊方案及流程

区域内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转诊方案及流程

江阳市人民医院区域内急性脑梗死患者转诊方案及流程为了给脑卒中患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连续性的医疗服务,提高对脑卒中患者的诊疗效果,进一步加强我院与上、下级医院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模式,切实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高度重视脑卒中双向转诊工作,对于只需进行后续治疗、疾病监测、康复指导、护理等服务的患者,科室应结合患者意愿,宣传、鼓励、动员患者转入相应的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由下级医院完成后续康复治疗。

二、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加强双向转诊管理。

医院成立双向转诊领导小组,院长为组长,业务副院长、医务科主任为副组长,各临床科室科主任为成员。

三、重视与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的协作,恪守职业道德,提升素质修养,维护乡村医生的利益,热情接待积极救治乡村医生转来的病人,认真填写双向转诊单。

四、我院负责接收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接诊的患者和上级医院转回的病情稳定患者,使转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如遇急重症患者,根据病情,协议医院拔打我院急诊科急救电话或将病人转入我院急诊科,急诊科任何医务人员不得延误及推诿病人,要保证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 急诊科电话:****** O五、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病房科主任认定确需要转出的病人,需与上级医院或下级医院做好联系,保证病人在转出过程中病人的安全。

六、转诊程序(一)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医生填双向转诊单交病人就诊,门急诊实行优先就诊、检查、交费、取药;需住院者优先安排,并将双向转诊单交科室管理,患者出院或符合下转条件者时,主管医师认真填写双向转诊单(回访单),详细介绍治疗经过的今后的治疗重点,康复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回交基层医生,指导基层医生提升诊疗水平的同时, 对患者实施全程服务。

(二)病情根据病情,需要转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的患者,在征得科室主任同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科室医生进行登记,联系好上级医院,确保患者安全转入上级医院,并做好病情交接工作。

急性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入院流程

急性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入院流程

急性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福建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适用对象:第一诊断:脑梗死(ICD10:163.9)诊断依据: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按照卒中接诊流程]1.急诊内科医师:(1)分诊可疑卒中患者,评价“辛辛那提院前筛检表”;(2)对可疑卒中病人通知神经内科医师;(3)对危重病人送急诊抢救室,同时请神经内科医师会诊:A.急性颅高压处理;B.上消化道出血处理;C.癫痫发作处理;D.血糖异常处理;2.神经内科接诊医师:在10分钟内完成初筛患者。

(1)问病史查体,进行NIHSS和Glasgow昏迷量表评估(根据病情酌情进行项目操作):A.发病时间窗<6小时;B.临床考虑为缺血性脑卒中;C.年龄18~80岁;D.NIHSS>4;(2)有上述4项者为为符合初筛标准,按以下步骤进行:A.监测生命体征、氧饱和度;B.开放静脉通道(0.9NS),留置套管针;C.预约急诊头颅CT;D.急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电解质、肾功能;E.心电图;F.卒中小组到场协同诊治;(3)运送至CT室(在25分钟内),在45分钟内完成CT检查并有结果判读;3.卒中小组:评估是否适合溶栓(是否<6小时?有无溶栓禁忌症?)(1)发病<6小时者并无溶栓禁忌症,获取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书,如血压<180/105mmHg,进行第4步;(2)发病<6小时者并无溶栓禁忌症,获取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书,但如血压仍保持>180/105mmHg,则先进行常规治疗,如在6小时内能使血压降至<180/105mmHg,则进行第4步,否则仍按常规治疗;(3)发病>6小时或有溶栓禁忌症,只接受常规治疗;4.溶栓:rt-PA或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转至卒中单元;[溶栓、抗凝、降纤、抗血小板治疗]一.静脉溶栓治疗:适应证、禁忌症及溶栓药物治疗方法参见“脑梗死(急性期)静脉溶栓治疗临床路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