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有两个宝》_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人、有、两、个、宝”等生字词;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自己的身体和大脑,发挥自己的潜能。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运用;2.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体器官的作用。
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2. 教学卡片;3. 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出示一张人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人体的主要器官;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人有两个宝》;2. 学生跟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并讲解生字词;3.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人体器官的作用;3.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如何保护身体和大脑。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人体器官的作用;2. 家长签名确认,明天上课前提交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人体器官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发音和解答疑问。
要教育学生珍惜自己的身体和大脑,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求学生向家长介绍人体器官的作用,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用卡片上的生字词造句;2. 各组分享造句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3. 学生互相交流,巩固生字词的运用。
七、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2.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3. 学生提交练习题,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3. 教师反思课堂教学,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人有两个宝》优秀教案

《人有两个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眼睛和手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两种器官,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眼睛和手的关爱之情,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眼睛和手的重要性,掌握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眼睛和手的作用,以及如何培养他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态度。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眼睛和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知识讲解(1)教师简要介绍眼睛和手的功能和作用。
(2)学生听讲并做好笔记。
3.活动环节(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眼睛和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作用。
(2)小组代表发言: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
(3)实践环节: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保护眼睛和手,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它们的作用。
(2)教师强调眼睛和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5.作业布置(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眼睛和手的感悟文章。
(2)让学生制作一份关于眼睛和手的手抄报。
四、教学反思2.在活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提高了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眼睛和手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态度。
4.本节课的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对于眼睛和手的认识仍较为片面,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引导。
5.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一些案例分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眼睛和手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延伸1.组织一次关于眼睛和手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眼睛和手的重要性。
2.开展一次眼睛和手的保护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眼睛和手。
3.结合本节课内容,开展一次关爱残疾人士的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人有两件宝》 教案教学设计

《人有两件宝》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诗歌学习,了解“两件宝”指的是什么。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歌内容。
(2)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资源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诗歌内容,了解“两件宝”指的是什么。
(2)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两件宝”的深层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现出诗歌的韵味。
三、教学准备:1. 课件:诗歌全文、图片、视频等。
2. 教学工具: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3.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便于讨论和分享。
1. 导入新课:(1)展示课件,播放诗歌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
(2)引导学生说出“两件宝”指的是什么。
2. 学习诗歌:(1)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
(2)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宝”,讨论其重要性,并分享给其他组。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总结“两件宝”的重要性。
3. 朗读训练:(1)让学生跟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分组比赛:各小组朗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更有韵味。
(3)全班展示:选取优秀朗读作品,进行全班展示。
4. 总结与拓展:(1)让学生谈谈对“两件宝”的理解和感悟。
(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诗歌,并谈谈自己的收获。
五、教学反思:1. 课堂效果:(1)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朗读课文的韵味和表现力。
2. 教学改进:(1)针对学生理解困难的环节,加强引导和解释。
(2)在朗读训练环节,多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提高朗读水平。
1. 学生自评: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以及收获。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2篇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 了解文章《人有两个宝》的故事情节;- 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和记忆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 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 将文章中的词汇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 《人有两个宝》教材及相关课件;- 课前准备:备好学生个人白板、书写工具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 (5分钟)- 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并与他们共享故事的观点。
-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人有哪些宝贵的东西呢?”Step 2: 介绍新课 (10分钟)-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介绍《人有两个宝》的故事情节。
- 告诉学生这个故事中的两个宝贝是什么。
Step 3: 阅读理解 (15分钟)- 让学生朗读故事,并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
- 让学生回答一些与文章相关的问题,以检查他们对故事的理解。
- 引导学生总结出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的主题。
Step 4: 词汇学习 (10分钟)- 教导学生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如“宝贝”、“晶晶”等。
- 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读音和语调,帮助他们正确发音并理解词汇的意义。
Step 5: 拓展活动 (10分钟)- 让学生用自己的句子描述人们的两个宝贝,并分享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宝贝是什么。
Step 6: 作业布置 (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通过课本中的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Step 7: 课堂总结 (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概括故事情节和文章中的重要词汇。
-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醒他们关注并珍惜身边的宝贝。
教学辅助措施:- 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创设合作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和分享。
教学延伸:-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更多相关的故事,深化学生对宝贝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可以自己编写类似的故事,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人有两件宝》语文公开课教案

《人有两件宝》语文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课文《人有两件宝》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中所表达的道理。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珍惜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
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人有两件宝》,理解其中所表达的道理。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
练习正确书写生字词。
第三章: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课文《人有两件宝》的内容理解和感悟。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所表达的道理的理解和感悟。
正确书写和运用生字词。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4.2 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深入理解课文。
4.3 生字词学习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引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词。
学生进行生字词书写练习。
第五章:作业布置请学生回家后,将课文《人有两件宝》背诵给家长听,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请学生回家后,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优点和不足的小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评价在课堂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6.2 作业评价对学生回家后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肯定和指导。
通过学生的作文,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自身优点和不足的认识。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进行评估,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人有两件宝》 教案教学设计

《人有两件宝》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人有两件宝”的含义,认识眼睛和大脑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自己的身体,正确使用眼睛和大脑,发挥它们的最大潜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眼睛和大脑的作用,知道如何保护它们。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人有两件宝”的深层含义,培养正确使用眼睛和大脑的习惯。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课文,对“人有两件宝”有一定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谜语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人有两件宝”的含义。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眼睛和大脑的认识,以及如何保护它们。
4.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讲解,深入阐述眼睛和大脑的重要性。
5. 实践环节: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眼睛和大脑。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巩固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人有两件宝”的理解。
2. 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争取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参与。
3. 制定一个保护眼睛和大脑的计划,坚持执行。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以及家长对教学内容的认可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思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 学生反馈:向学生征求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意见,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苏教版一上册人有两个宝教案

课文《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吴盛曦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8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
3、懂得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才能有所创造。
4、注重培养学生主动、积极、愉快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等。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才能有所创造。
3、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学会运用汉字说话。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生字卡片教时安排:三教时第一教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和生字教学目的:1、初读课文,掌握朗读课文的方法。
2、学习课文,理解“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才能有所创造”的道理,背诵课文。
3、在课文中找出生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学会书写“人”和“个”字。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有宝贝吗?是什么宝贝,和大家说说吧!(生自由发言)2、师小结:你们的宝贝真好!可是,你们知道吗?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有两个特别神奇的宝贝,秦奕晨有,张安琪有,李嘉一也有,人人都有!你想知道是哪两个宝贝吗?一起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1、老师明确读书要求:A、坐姿端正。
B、用手指读。
C、先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拼读。
D、最后连起来,一行一行地直接拼读。
E、全文连起来读一读。
2、学生练习读课文,老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朗读效果,指名试读,集体正音。
4、练习朗读,注意停顿,注意读得熟练、准确。
【课件出示课文1】三、学习课文(一)理解课题,学习第一句话。
1、回忆问题:我们有几个宝贝?2、学生回答,教师揭示课题:人有两个宝(教师在田字格里书写)3、师质疑:有哪两个宝贝呢?4、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完后可以和同桌讨论一下再发言。
5、学生发言,集体明确答案: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课件出示2】6、引导学生认识标点符号“,”“。
《人有两个宝》教学案例和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人有两个宝》教学案例和反思1、人有两个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认识绿线内的七个生字和田字格中的生字,写好“人、个大”三个字。
2、认识逗号、句号,会数句子。
3、理解“做工”、“思考”“创造”等词的意思。
4、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难点:理解“创造’‘做工”“思考”等词的意思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那你们可要仔细听了:一撇一捺,支撑天下,打一个字2、谁猜出来了?(指名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啊?3、还有谁和他猜得一样?真聪明,你们都猜对了!!4、来看老师写这个字。
先写撇,再写捺,注意哦,捺的起笔要低一些。
它的声母是r,韵母是前鼻音en,谁来读准它?指名读,齐读5、谜语说“一撇一捺,支撑天下”,为什么人能支撑天下呢?告诉你们,因为人有宝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看老师板书课题(有两个宝)6、谁来读课题?(正音:相机写出两个的轻声和宝的第三声)齐读课题7、人究竟有哪两个宝贝呢?想知道吗?请你认真看,注意听老师读8、范读9、你现在知道“人“的宝贝是什么吗?(相机认读:双手大脑强调:双手翘舌音脑鼻音)10、小朋友们你自己想读课文吗?请你打开书68页,捧好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一定要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11、自读课文。
二、初读(一)认识标点符号出示课文:小朋友,仔细瞧这几个彩色的符号。
蓝颜色的叫“逗号”,用在句子中间,表示我们在朗读时看到它,要注意停顿;红色圆圈的叫“句号“,(跟读:句号)表示一句话结束;一个这样的句号就表示有一句话。
一起来数数看,这篇课文有几个句号?(三个)那课文就有几句话呢?(三句)(二)读准课文字音,读通句子1、出示第一句: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一带而过,生字词前面已有铺垫)谁来读?指名两人读后齐读2、出示第二句: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一年级语文《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人有两个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和掌握《人有两个宝》这篇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具备爱护和珍视时间和友谊的良好品质和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2.掌握关键词语的意思。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表达思想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人有两个宝》课文、课件、图片、实物等。
2.学生准备:课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问:“你们知道人有两个宝吗?这两个宝是什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回忆。
步骤二: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人有两个宝》的课文,鼓励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2.教师提问:“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步骤三:学习课文(20分钟)1.教师逐段讲解课文,注重语序和语义的理解。
2.教师让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确保学生对课文的基本情节有初步的了解。
步骤四:分组阅读和讨论(2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小段课文,请小组成员合作阅读和理解课文。
2.小组成员互相讨论并总结自己小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然后组间交流。
3.教师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引导,确保学生的讨论进行顺利。
步骤五:理解和思考(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答一些关于课文的理解和思考问题,如:“你们认为什么是真正的宝贝?你们有什么宝贵的东西?为什么?”。
2.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表达思想的能力。
步骤六:巩固与拓展(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配对阅读和互相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
六、课堂作业:1.听录音,跟读课文并做标记。
一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第一章:教学内容与目标1.1 教学内容《人有两个宝》是一首富有教育意义的儿歌,通过简单易懂的歌词,教育学生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和大脑。
1.2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儿歌《人有两个宝》的歌词内容。
(2)培养学生爱护身体和大脑的意识。
(3)通过儿歌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歌唱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让学生熟练地演唱儿歌《人有两个宝》。
(2)帮助学生理解儿歌中的教育意义。
2.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儿歌中的道理。
(2)培养学生爱护身体和大脑的良好习惯。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2)运用示范法,教师先行演唱儿歌,为学生提供榜样。
(3)运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3.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儿歌《人有两个宝》的图片和歌词。
(2)使用教学挂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儿歌内容。
(3)运用音响设备,播放儿歌,让学生跟唱。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导入新课(1)向学生问候,并简要介绍儿歌《人有两个宝》。
(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身体和大脑的重要性。
4.2 教学新歌(1)教师示范演唱儿歌《人有两个宝》。
(2)学生跟唱,教师纠正发音和歌唱技巧。
(3)分组进行歌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3 理解歌词(1)解释儿歌中“两个宝”的含义,让学生明白身体和大脑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爱护身体和大脑。
4.4 实践操作(1)学生动手制作相关的手工制品,如绘制身体和大脑的图片。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爱护身体和大脑的看法。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思5.1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评估学生在歌唱和手工制作方面的进步。
(3)收集学生对儿歌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
(1)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如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教学方法的运用。
人有两个宝(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4篇)

人有两个宝(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4篇)2022-12-12人有两个宝(精选14篇)人有两个宝篇1思考的问题:1、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2、课堂教学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案例描述: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
作为一名新课程的实践者,我尽量在教学中落实这一理念。
新教材中随文识字《人有两个宝》一课课文内容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很快就熟读成诵,而且要求认读的生字学生大部分早已认识,怎么上这一课才不觉得无味呢?我按以往的常规读课文、背课文、认读生字,发现学生只是机械的跟着我读、背、认,课堂气氛很不活跃。
正当我犯愁时,一位学生在背诵课文时一句“用手又用脑”背成了“用手又用脚”,此时,学生们哄堂大笑,我反问学生你们笑什么呀?学生说脚又不是宝,还没有等我解释,有一个学生就问:老师为什么脚不是宝?这一问,其他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纷纷喊着要说出理由,但还有少部分学生只是笑而不举手,我敢肯定他们没有思考这个问题,而是在看热闹。
为了让那一部分同学也能主动参与其中,随势我说:“为什么呢?”我们一起作完下面的活动便会明白的。
我让他们自由组合,动手,动脑或动脚做自己想做的事,看谁做的最快最好。
结果,课堂热闹起来了,有下座位找伙伴画画的,有折纸的,剪纸的,……而我便被容于其中参与他们的创造。
这一来时间过的真快,马上要下课了,我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虽然有的还没有完成,但没关系。
我找了几位同学让他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你的作品是怎么得来的?”学生:“我自己画的,我和某某同学一起画的。
”生:“我动脑子想的。
”师:“你们的小手真巧,小脑袋真聪明,对了,我们无论动手做什么事,都要动脑去思考,那么,你们现在知道你们身上的两件宝是什么了吗?今天回家试一试你们的小手还能为你为别人做哪些事……?”课后反思:今天的课对于我来说后面上得轻松。
我暗自庆幸没有按步骤完成教学,让学生从接受学习走向主动参与,探究,合作学习。
《人有两件宝》 教案教学设计

《人有两件宝》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背景与目标1.1 教学背景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有两件宝,即身体和智慧。
学生将学习如何利用这两件宝来发展自己,实现个人成长。
1.2 教学目标了解身体和智慧的重要性。
学会如何利用身体和智慧来发展自己。
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自我认知。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方法2.1 教学内容介绍身体和智慧的概念。
探讨身体和智慧的作用和价值。
提供实际案例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利用身体和智慧。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身体和智慧的概念和作用。
使用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和实践。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有哪些宝物。
引入主题,讨论身体和智慧作为两件宝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讲解讲解身体的作用和价值,如运动、健康等方面。
讲解智慧的作用和价值,如学习、思考等方面。
3.3 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利用身体和智慧来发展自己。
提供实际案例和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
3.4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回顾自己的体验和收获。
鼓励学生反思如何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合作活动的表现和学生的反思总结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4.2 教学反馈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强调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给予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身体和智慧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如自信、自律等方面。
提供相关资源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索和深入学习。
5.2 教学拓展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身体锻炼、学习技巧培训等。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六章:教学资源与材料6.1 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如书籍、文章、视频等。
准备身体锻炼器材和工具,如瑜伽垫、哑铃、笔记本等。
《人有两件宝》教案

《人有两件宝》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件、宝、脑、手”等生字,会写“宝、脑、手”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有两件宝,是脑和手。
3.感受脑和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的含义。
2.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件宝贝,你们猜猜是什么?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这两件宝贝的课文——《人有两件宝》。
(二)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的两件宝贝是什么?3.分组讨论,分享学习成果。
(三)讲解生字1.认识生字“件、宝、脑、手”。
2.学习生字“宝、脑、手”的写法。
(四)课堂作业1.请同学们用“宝、脑、手”这三个字各写一个句子。
2.课堂交流,分享作业成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人有两件宝》这篇课文,课文中的两件宝贝是什么?2.那么,这两件宝贝有什么作用呢?(二)讲解课文1.讲解课文第一段,理解“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的含义。
2.讲解课文第二段,了解手和大脑的作用。
3.讲解课文第三段,感受劳动的重要性。
(三)课堂活动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手和大脑的认识。
2.分组讨论,如何发挥手和大脑的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1.通过学习《人有两件宝》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人有两件宝贝,是双手和大脑。
2.我们要珍惜这两件宝贝,发挥它们的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创造更多的价值。
五、课后作业1.家长签字确认已读《人有两件宝》课文。
2.家长协助孩子用“宝、脑、手”这三个字各写一个句子。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对于生字的学习较为扎实,能够正确书写。
2.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所提高,能够感受到手和大脑的重要性。
3.课堂活动环节,学生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发言。
《人有两件宝》语文公开课教案

《人有两件宝》语文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如“宝”、“心”等。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彼此的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能力。
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珍惜自己和他人的意思。
学生能够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感恩和珍惜。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人有两件宝》主要讲述了人体中的两件宝:一件是头脑,另一件是双手。
2.2 生词和学习重点生词:宝、心、手、脑、创造、运用等。
学习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理解课文的寓意。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图片或者物品,引导学生思考人体中的两件宝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今天的课文《人有两件宝》。
3.2 课文朗读与理解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解释生词的含义。
3.3 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找出课文中描述头脑和双手的句子。
每组学生将找出的句子进行朗读和分享。
第四章:课堂练习4.1 填空练习教师给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句子,让学生填入正确的生词,如“人有两件宝,______和______。
”4.2 口语表达练习每组学生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口头表达,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内容,总结人体中的两件宝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珍惜它们。
5.2 拓展教师提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如“除了头脑和双手,你认为还有什么是人的宝贵之处?”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时的积极性。
6.2 口语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口语表达练习中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6.3 理解与运用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
《人有两个宝》教案(15篇)

《人有两个宝》教案(15篇)《人有两个宝》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熟悉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同学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制造”的意思。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一、导入课题⒈小伴计,今日老师要带着大家学习课文了,先请大家猜猜看,世界上谁的本事最大?(人)是啊,我们吃的粮食、住的房子,穿的衣服还有乘坐的汽车、轮船、飞机以及使用的各种各样的文具……都是人的劳动制造出来的。
⒈师:请小伴计们再想一想,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本事呢?板书课题:人有两个宝3、谁能借上面的拼音来读一读课题。
指导:我们看看“个”上面的拼音有没有声调?那我们读的时候就应当读轻声。
师范读,生跟读。
谁再来把这个课题读一读?人有两个宝,不是三个也不是4个,那我们读的时候就应当强调这两个,把它读重些,谁来试试?齐读二、初读课文1、读了课题后,在你的脑海里产生了哪些小问号?(“人有哪两个宝?”、“为什么说它们是宝?”、“怎样用这两个宝?”) 2、你们真爱思索,其实小问号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现在就请大家读读课文。
留意看清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3、自由朗读课文4、刚才大家读得这么仔细,生字宝宝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跳出来考考大家了,你们能接受考验吗?开火车读生字卡片,正音——齐读5、字音都读准了,信任我们再去读课文,肯定比刚才读得更好。
再读之前,咱们先来熟悉两个新伴计。
大家留意到没有,课文每行后面都有一个标点符号,像个小蝌蚪的叫逗号,像个小圆圈的是句号。
看到句号就是一句话。
数数看,这篇课文一共有几句话?6、指名分句朗读课文,重点读准下列字音:“双手”(都是翘舌音) “思索”(“思”平舌音) “制造”(前翘舌,后平舌)师生共同参与评价。
齐读。
三、精读感悟过渡:课文光会读不行,还得弄懂每句话的意思。
学习第一句1、指读。
什么样的东西才能称为宝?宝就是珍宝,对我们来说最宝贵、最重要的东西才是宝。
《人有两件宝》语文公开课教案

《人有两件宝》语文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课文《人有两件宝》的内容,理解其中的道理。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和道理。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努力发挥优点,改正不足。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人有两件宝》的内容简介:《人有两件宝》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人和宝物的寓言。
故事中,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发现了自己的两件宝物,并明白了只有发挥自己的优点,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故事中的道理。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在课堂上,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情感和道理。
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4.2 朗读课文: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情感和道理。
4.3 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4 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强调故事中的道理。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关于《人有两件宝》的短文。
5.2 选择一篇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并写一篇读后感。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时的表现以及朗读时的情感表达。
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写的短文是否能够准确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评价学生的读后感是否能够体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个人的思考。
《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11篇

《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11篇《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读本课的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人、个、大三个字。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
2、会读本课的生字,会写人、个、大三个字。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字谜:右手高,左手低。
(入)左手高、右手低。
(人)2、我们人类有两个宝,那么这两个宝是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陶行知爷爷的一篇课文——人有两个宝。
(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课文1、下面请小朋友把语文书打开,翻到第68页。
借助拼音认真读一读这篇课文。
在读之前,听清楚老师的`要求:1、争取把每个字音读准确。
2、做到不多字,不少字。
3、实在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举手请老师帮忙。
4、课文读两遍。
(学生自由读课文,师行间巡视)2、课文中的生字宝宝都从课文中跑出来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出示生字卡片:人、个、手、大、工、用、又、才两、宝、双、脑、会、创、造(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生字宝宝都认识了,还有一些词语宝宝,你还能认识吗?出示词语:两个宝、双手、大脑、做工、思考、创造(小老师领读)3、小朋友们真棒,生字和词语宝宝都学会了,现在它们都躲到课文中去了,相信你们能把课文读得更棒。
(学生自由读课文,师行间巡视)4、小朋友,在刚刚读课文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这两个符号?(出示:“,”、“。
”这两个标点)“,”的名字叫逗号,它像一个小蝌蚪。
表示一句话还没有结束,需要停顿一下。
“。
”的名字叫句号,它像一个小圆圈。
表示一句完整的话。
它们都喜欢站在最后一个字的右下角。
5、那么,你们知道这篇课文有几句话吗?为什么呢?(三句话,因为有三个句号。
)6、请三个小朋友分句子读一读。
指名读、男女生读7、齐读课文。
8、填空:人的两个宝是()和()。
三:学习生字出示:人、个、大1、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有撇和捺)2、学生说笔顺,并在书上描红。
《人有两件宝》语文公开课教案

《人有两件宝》语文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课文《人有两件宝》的内容,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培养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的习惯。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思考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两件宝。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发挥自己的潜能。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发现他人的优点和特长。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人有两件宝》通过讲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以及要珍惜和发挥自己的潜能的道理。
课文通过举例说明了如何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并鼓励学生要自信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2.2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两件宝,即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培养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的习惯。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节奏。
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认为的两件宝是什么,并交流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每个人都有两件宝吗?这两件宝是什么?”4.2 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节奏。
教师关注学生的朗读技巧,如语音、语调、表情等,并进行适当的指导。
4.3 理解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解释课文中所讲述的两件宝。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4.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认为的两件宝是什么,并交流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人有两件宝》 教案教学设计

《人有两件宝》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并掌握《人有两件宝》这首儿歌的歌词,理解歌词中所表达的含义。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积极情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人有两件宝》的歌词,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2 教学难点:理解歌词中所表达的含义,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积极情感。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儿歌所表达的情感。
3.2 互动教学法:采用师问生答、生生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儿歌。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学材料:儿歌《人有两件宝》的歌词。
4.2 教学设备:录音机、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a. 教师播放儿歌《人有两件宝》,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和情感。
b.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让学生初步熟悉歌词。
5.2 学习歌词:a. 教师逐句讲解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
b. 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歌词。
c. 学生跟读,教师即时纠正发音和朗读错误。
5.3 讨论与思考:a.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b.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5.4 总结与拓展: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b. 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如朗诵、唱歌等,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5.5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儿歌,并谈谈自己对珍惜时间的认识。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家庭表现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6.2 评价内容:a. 学生对《人有两件宝》歌词的掌握程度;b. 学生朗读儿歌的表现力;c. 学生对珍惜时间的认识和实际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有两个宝》
本文是关于1《人有两个宝》,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几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用手又用脑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演示爱迪生经过上万次实验,终于发明出电灯泡的故事。
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爱迪生成功的原因。
3、爱迪生勤动手做实验,勤动脑想问题,所以他成了大发明家。
看来,双手和大脑非常重要,是人的两个宝贝。
4、出示课题:人有两个宝
(1)认读生字,读题。
(2)“宝”什么意思?
从图上你能看出来人有哪两个宝?
二、初读指导
人有哪两个宝?怎样用好它们呢?书上有首儿歌,我们读一读就知道了。
1、配乐范读。
2、学生自由读儿歌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这首儿歌共几句话?
4、指名分句读课文,正音,指导停顿。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2)人有哪两个宝?
(3)出示:双手大脑
认读。
“双手”就是人的左右两只手。
举起你们的双手,拍拍自己的脑袋。
(4)指导朗读第一句。
2、自学生字。
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
交流。
3、指导写字。
教师范写。
学生描红。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双手大脑两个宝人
认读。
给“人”、“大”、“手”找朋友。
2、人有哪两个宝?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句。
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1)指名读第二句。
(2)出示:会
认读。
(3)双手会干什么?
出示:做工
认读。
“做工”这儿指做事情,干活儿。
观察书上的插图,问:图上的小朋友的双手会做哪些事呢?
出示:双手会()。
双手会做这么多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4)大脑会干什么呢?
“思考”什么意思?
观察课本上的插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做这些事时,大脑里会思考什么?做航模的小朋友在想什么?拉手风琴的小朋友又在想什么?
做事时,不仅要用手,还要用脑,双手和大脑真是人的两个宝。
(5)指导朗读第二句。
2、学习第三句。
我们怎样才能用好这两个宝呢?
(1)指名读第三句。
(2)出示:才能创造
认读。
“创造”就是想出、做出的事情。
比如以前没有电灯,爱迪生做了上万次实验,把它创造出来了。
(3)怎样才能有创造?
出示:用手又
认读。
(4)手脑并用,创造是大有希望的。
你能说说你做事时是怎样用手又用脑的吗?有没有什么创造呢?
(5)指导朗读第三句。
三、总结全文
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双手和大脑是我们身上的两个宝,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用手又用脑的好习惯,把事情做好。
四、朗读、背诵全文
五、学习生字
1、出示:会工用又才
2、自学生字。
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
交流。
3、指导写字。
(1)教师范写。
(2)学生描红。
(3)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