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习——英国媒体怎样报道社会新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媒体怎样报道社会新闻

作者:朱俊清周朱迪

奥利弗?威兹(Oliver Wates)在路透社从事了21年新闻工作,曾经驻拉丁美洲、西南亚和莫斯科,参加过很多国际和英国国内重大社会事件的报道。担任汤姆森培训机构专职培训师的奥利弗?威兹在汤姆森社会新闻培训班上

向中国学员介绍了英国媒体对于社会新闻的理念和操作实践。

社会新闻—低级别的政治新闻

英国媒体对于“社会新闻”的概念比较宽泛,他们认为社会新闻是指不与重大的政治或经济话题直接相关、影响市民日常生活的“低级别政治新闻”。首先,社会新闻可以被理解为政治新闻,因为其关注的社会性事件的解决往往依靠权力主体机关的政策决策;其次,相对于较高级别的政治新闻,如国家总统选举、议会和内阁相关新闻等,“社会新闻”关注大众社会和普通民众,具有地区性和社会公共性特点,其报道的事件往往关系社会公众的直接切身利益。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英国的社会新闻报道有相当一部分是站在社会大众的立场上揭露社会问题的,由此带来一个对社会新闻报道者角色的认识问题。这个问题在我国的日常报道中同样存在,非常具有借鉴意义。据奥利弗?威兹介绍,在英国,“记者的职责不是解决问题,如果因为报道所反映的问题获得解决,那对记者来说是额外的奖赏。”奥利弗?威兹一再强调,“记者的工作是新闻报道、引起大众的关注和讨论,至于问题的解决要依靠专家和政府。”

记者发散性思维的利用

相比其他新闻,社会新闻涵盖面更广,当某一事件发生时,社会新闻记者不仅仅要关注和了解这一事件本身,更要有宽广的思路考虑事件以外的其他联系和潜在影响,它们可能比事件本身更有报道价值和意义。在当今传媒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获得好的独家选题越来越困难,各个媒体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利用发散思维做好报道策划,建立事件之间的相关性联系,从而扩充报道内容,形成独家报道。这是英国媒体社会新闻报道的一个有效手法。

英国媒体所倡导的记者发散性思维不是漫无边际的想象,而是在客观认识事实基础上对事件必要且准确的合理推断、联想。在具体社会新闻报道中,这种发散性思维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以纵向时间为依据,记者对于某一事件的持续性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跟进事件后续进展,并积极寻找新的关注点,从而拓展事件本身的

报道。二是在同一故事选题下,通过发散性思维合理联想,引起相关问题或话题,逐步深挖,学会在这样的拓展性报道中展示独家叙事风格和独家视角,从而形成独家报道。视角和观点同样很有价值,社会新闻相对于其他严肃性经济金融新闻更容易拓展,可以通过相关性联系构建事件和问题的立体框架。

苏格兰地区最畅销的晚报《新闻晚报》(The Evening News)在进行苏格兰最大城市格拉斯哥环境卫生状况的系列报道时,连续几天选取与主题相关的不同事件。这几个事件的选取并非偶然,他们都紧密联系报道主题,而且具备深挖的空间:新闻特写报道《鼠害成灾》说明鼠害亟待解决,并巧妙地说明一个关系,就是居民自己的行为产生危害自身的结果,引人深思。《城市街道——口香糖地毯》从满地口香糖粘住游客的鞋子和游客的抱怨写起,描述随处可见的垃圾和市民淡薄的环保意识以及当局不得不为此花费大量人力财力清理垃圾。《政府将征收公众每人20英镑用于城市中心厕所建设》从基础设施建设角度说明城市改善环境卫生状况的努力。几篇文章的切入点各有不同,但都与环境卫生主题紧紧相连,从问题入手,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指出这些问题和措施能给民众带来的影响,以此牵动民众的注意力,是发散性立体报道范例。

可见,记者发散性思维的运用始终要依据客观事实,独家报道更多体现在叙事结构和视角上,社会新闻的受众主要是广大平民,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不格外偏倚某一方,对民众自身的问题也可善意批评。

用新闻素材表达情感

新闻报道的情感表达不应该采用抒情、夸张渲染的笔法,目前英国媒体的社会新闻报道中倾向用新闻素材表达情感,这种依托于新闻素材基础上的情感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易于制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独家报道。

素材表达情感是指通过细节性事实描写事件以及当事人感受,使用创造性思维、比喻、比较等方法,调动读者全部感官,通过全感报道让读者对报道感同身受。

1.形象生动的细节性事实描述

英国《太阳报》在2008年11月7日题为《战争中的“跨越与光荣”》(Military "Hop and glory")的报道中讲述了一位失去一条腿的英国士兵在前线奋战的故事。为了突出他的英雄气概,文章在简要叙述他在阿富汗的服役任务后,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他在作战中一次惊险而传奇的经历。

“当他为了躲避迫击炮的袭击而跳入掩体时假肢掉了,另一名士兵从后面把假肢扔给他。”

虽然新闻报道不是小说故事,但准确、适度细致的情景描写可以增加报

道的现场感和可信度,令读者印象深刻。

2.准确大胆的类比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类比如今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报道中,用以说明复杂事物,或者突出程度,引起受众关注甚至共鸣。在使用类比手法进行报道时,比较点的选择至关重要,它应该是紧密服务报道主题的、能够更好的解释说明这一主题的,同时又是读者可以轻易理解的,甚至有些出人意料,而这往往能带给读者深入思考。

例如《星期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曾抓住孩子参加课外辅导培训班这个令很多家长又爱又恨的话题,采访家长、辅导老师、专家等人,对该问题进行开放式讨论。《孩子们无暇玩耍》(Children kept too busy to play)的开头是这样的:

“萨拉?奥苏利文心存疑问,我们是不是因为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参加太多课程而增加了他们的负担?带孩子进行曲棍球训练的妈妈们抱怨,他们的日子和出租车司机没有什么分别,……难道孩子们的生活和那些事务缠身的公司高管们一样总是从一个约见奔跑到下一个吗?”

报道以提问开头,通过类比出租车司机、乘客和公司高管将读者吸引到父母和子女在孩子课外学习中扮演的扭曲角色上。父母成为出租车司机,孩子是乘客或奔波疲惫的公司高管,这种关系的荒谬错位引发读者的思考,同时对问题的回答就在字里行间,风趣的叙事风格吸引读者读下去。

文章的聪明之处在于,“孩子上很多课外辅导”是很多家长心存疑惑的事情,选题扣住家长们的心思;其次,开放式讨论容纳多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使文章保持温和但可信的说服力。

社会新闻报道编辑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在实际操作中,一个社会新闻记者的能力和掌握的新闻报道终究有限,面对庞杂的社会新闻选题,奥利弗?威兹提出,建立编辑部资源共享的联动机制。

英国媒体报道社会新闻时倾向动用整个编辑部的力量。在实际采访中有时记者约请的专家不肯接受采访,这时可以考虑借助同事的力量了解更多相关信息。由于社会新闻涵盖面广,在社会新闻编辑部建立信息和资源共享机制很必要。虽然在我们实际新闻报道操作中,利用编辑部或其他同事掌握的资源帮助完成某一采访的情况时有发生,但这些“利用”大多出于自发。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形成编辑部运作常态,需要有其他相关制度作为保障,排除记者之间在选题上可能存在的相互竞争,这样,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机制可以大大提高记者的报道效率和时效,确保一个编辑部的整体利益和记者的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