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己亥杂诗课件(共30张PPT)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
“浩荡”: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 “白日斜” :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来烘托离别之苦。 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 天涯:是相对京城而言的归途。 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 离愁别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一起。
前两句写景(描写)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主 要内容。 能力目标: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情感目标: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龚自珍
描写落花的诗句
后两句抒情 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从内容和修辞、感情上品析)
从修辞和感情上品析: 以“落花”和“春泥”为喻,表明心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虽然辞官离京,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现在常用“落红”的形象,作为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 。 相似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问题:
*
6、诗中通过抒情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落红不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诗中化用刘禹锡“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两句,说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的一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8、表现壮志未酬,行将远离,不能不勾起无限愁思的一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9、表明作者不甘消沉,愿为国家无私奉献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浩荡”: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 “白日斜” :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来烘托离别之苦。 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 天涯:是相对京城而言的归途。 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 离愁别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一起。
前两句写景(描写)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主 要内容。 能力目标: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情感目标: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龚自珍
描写落花的诗句
后两句抒情 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从内容和修辞、感情上品析)
从修辞和感情上品析: 以“落花”和“春泥”为喻,表明心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虽然辞官离京,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现在常用“落红”的形象,作为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 。 相似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问题:
*
6、诗中通过抒情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落红不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诗中化用刘禹锡“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两句,说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的一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8、表现壮志未酬,行将远离,不能不勾起无限愁思的一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9、表明作者不甘消沉,愿为国家无私奉献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共18张PPT)

痛惜之情 爱国之心
体会诗情
诗人想借风雷唤醒谁?
唤醒昏君 唤醒庸官 唤醒愚民
我会认
字词乐园
hài
shì sǒu
己亥年间 依恃 抖擞
左右/左中右 结构
恃擞
独体结构 亥
我会写
字词乐园
hài shì āi jū
亥恃哀拘
hài
亥
横画稍长,两撇上长下短,保 持平行。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我劝的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期待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 待着改革大潮、涤荡旧势力的决心和抱负, 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
说说本课学习的三首古诗的异同。
不同:前两首诗都是南宋诗人所写,后一首是清代诗人 写的。《示儿》写的是诗人临终遗恨,因不能看到祖国 统一而悲伤;《题临安邸》写的是诗人对统治者苟且偷 安的悲愤,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己亥杂诗》写的是诗 人对“万马齐喑”的痛心疾首和对社会变革的热烈期盼。 相同:这三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浓浓的爱国情怀。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2 古诗三首-己亥杂诗
课前பைடு நூலகம்入
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是清代诗人 龚自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己亥杂诗》中 的第125首。这首诗以祈祷天公的口吻,呼唤着 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抹杀人 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 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背景资料
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外卑躬屈膝, 对内大肆打压百姓,官吏贪污横行,民 不聊生。当时用死板、单一、陈腐的科 举制度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 人们的思想,人们都沉默不语,不敢发 表意见,举国上下一片死气沉沉。
《己亥杂诗》ppt课件

诗歌意境
满怀无限离愁,正值夕阳西下, 挥鞭策马东去,从此远如天涯。 花朵飘落枝头,也将真情留下, 辗转化作春泥,培育成长百花。
板书结构
乙亥杂诗
浩荡离愁,辞官远行 化泥护花,比喻明志
不甘沉沦 为国效力
课
小堂
链
测 接
中 考 直 击 考 点
课堂小测
1、诗中运用形象的比喻,寄托要为国家和 社会竭尽余力的感情诗句是:
4. 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诗人把自己的身世与落花完全结合起来,移情于 物,借“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关心 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 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今天常用这两句来赞颂牺牲自己、培养新人的无 私奉献的精神,或为了美好事物勇于献身表明作者不甘消沉,愿为国家无私奉献的 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中考链接
1.(2014 河北)这首诗的作者是( 龚自珍)清末著名思想家、 文学家。(1分) 2.诗歌的一二两句中以“ 白日斜 ”“ 天涯”来烘托离愁, 可见诗人辞官后的复杂心情。(2分)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 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近体诗中的七绝。 B. 这首诗是诗人龚自珍辞官归乡路上根据见闻感受写的组 诗中的一首。 C. 首句极力渲染了诗人辞别京师返乡时无边的离愁别绪。 D.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的的厌倦之情。
写作背景
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已48 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 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 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 诗三百十五首也”(《与吴虹生书》),写就巨型组诗。这就是著 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己亥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 第五篇,其中第5首及第220首被我国中小学语文课本收录。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共21张PPT)

初读古诗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百学须先立志
诗意:
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 雷激荡的改革,万马齐喑的沉闷 局面实在让人心痛。我劝天公重 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让更多 的人才降临世间。
百学须先立志
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因果关系
百学须先立志
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再想想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意:朝廷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 家祭时不要忘了把这个好消息告知你们的父亲。 情感: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期望统一 祖国的热切心情。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壮观、声势浩大
拓展延伸
百学须先立志
同学们:你还知道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的
其它诗句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
料理空山颇费才,文心兼似画家来。 矮茶密緻高松独,记取先生亲手栽。
Hale Waihona Puke 层次梳理百学须先立志
初读古诗
百学须先立志
要求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 句、读准节奏。
2.同桌合作,借助注释和资料了 解古诗大意。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一起解诗题
百学须先立志
组诗
己亥杂诗
己亥年,即1839年
写于己亥年的组诗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充分感受 到南宋两位诗人的爱国情怀,这 节课,让我们走进清代诗人龚自 珍写的《己亥杂诗》,看看他在 诗中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愿?
《己亥杂诗》课件(共20张PPT)

己亥杂诗
【龚自珍】字璱sè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代表作】《定庵文集》。
走近作者
写作背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的他将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诗歌315首, 总称《己亥杂诗》。
理解哲理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原意:当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衍生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原意:不怕浮云遮住了我远望的视线,那是因为我站得最高。 衍生义:掌握了正确的观点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新课导入与教学方法总结(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也可编辑修改
例如,可以在导入时说:“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龚自珍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和无奈。他写下了许多深刻的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的关切和对人民的同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己亥杂诗》就是其中之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诗的情感和意义吧!”或者,“龚自珍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深刻、凝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己亥杂诗》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诗的韵律和情感吧!” 无论采用哪种导入方式,都要注意与本课内容的紧密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主题和意义。同时,也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1.背诵课文,用楷书默写。 2.摘抄积累诗文名句。
布置作业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2古诗三首 第3课时 己亥杂诗 龚自珍其一 人教部编版(共11张PPT)

• 自由读诗: • 1.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 • 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走进课文
• 己亥杂诗 • 【清】龚自珍 • 九州生气恃风雷, • 万马齐喑究可哀。 • 我劝天公重抖擞, • 不拘一格降人才。
走进课文
九州:中国。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恃(shì):依靠。 风雷:这里指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治毫无生气。喑 (yīn),哑。 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重抖擞:重新振作精神。 拘:拘泥,束缚。 降:降生。
拓展延伸
• 己亥杂诗 (其五)
• 【清】龚自珍
•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背景介绍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 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 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 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 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 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 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 庵全集》。
自读提示
走进课文
要使中国生气勃勃,就得依靠像风雷激荡般的 社会变革。
社会政治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公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于一种 规格,为人间降下各种各样有用的人才。
句段导读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比喻 写出了都是死气沉沉的局面,以及改变这一局面的有效途径。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 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 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
“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 革。
句段导读
清朝我的死劝板天、公单一重、抖陈擞旧的,八不股拘科举一制格呼度来降唤选变人拔革才人才。,
走进课文
• 己亥杂诗 • 【清】龚自珍 • 九州生气恃风雷, • 万马齐喑究可哀。 • 我劝天公重抖擞, • 不拘一格降人才。
走进课文
九州:中国。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恃(shì):依靠。 风雷:这里指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治毫无生气。喑 (yīn),哑。 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重抖擞:重新振作精神。 拘:拘泥,束缚。 降:降生。
拓展延伸
• 己亥杂诗 (其五)
• 【清】龚自珍
•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背景介绍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 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 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 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 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 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 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 庵全集》。
自读提示
走进课文
要使中国生气勃勃,就得依靠像风雷激荡般的 社会变革。
社会政治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公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于一种 规格,为人间降下各种各样有用的人才。
句段导读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比喻 写出了都是死气沉沉的局面,以及改变这一局面的有效途径。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 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 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
“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 革。
句段导读
清朝我的死劝板天、公单一重、抖陈擞旧的,八不股拘科举一制格呼度来降唤选变人拔革才人才。,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精品教学课件

这里的“生气”是指发脾气吗?此处的“风雷”仅仅 是指自然界的风雷吗?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需要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 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让人心痛。
写作背景
《乙亥杂诗》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 年)。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 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 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 下了一首又一首诗,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 社会局面的不满。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 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小资料
龚自珍在朝廷中对政治有独特的见解,并且 明确的指出朝廷腐败问题的根本,对君权专制提出 意见并抨击。龚自珍在朝廷任职20年期间,屡屡 上书提出自己的意见,但都不被采纳,并且还被同 朝官员认为是眼中钉。在这一期间,龚自珍写了一 些讽刺官员昏庸的文章如《大誓答问》、《古史钩 沉论》等。龚自珍大义凌然的态度被昏庸的官员们 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常常受到一些排挤和打击。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Hale Waihona Puke 九州生气恃风雷,哀 万马齐喑究可 。
“不拘一格”是什么意思?在诗中所描绘的那个时代, 有什么拘束吗?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小资料
明清朝选拔官吏用八股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 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 解。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中举的知识分子, 都能享受一些特权,可以免除差役和税粮,进士都有官做。但 是,这些人很多是没有真才实学的。这种科举制度单一、陈旧,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许多有志之士壮志难酬。
第21课《己亥杂诗》课件(共20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本梳理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 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 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 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 名句。
己亥杂诗·其五
本
课
1.了解作者及其本诗背景
目
2.梳理诗歌,掌握诗歌知识
标
3.了解本诗深刻含义
目 一、背景介绍 录 二、知识梳理
三、文本梳理
四、归纳总结
一、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 号定盦(一作定庵)。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 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 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 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 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 “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 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 《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 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 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二、知识梳理
文本梳理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 潮不平。浩荡:无限。 吟鞭:诗人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即:到。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 为落红。 花: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翻译: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第21课《己亥杂诗》课件(共17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林间花语 雪化尘哀 挥断青丝乱如恍
薇亦柔止 张乐难猜 落红不是无情物
削小唯你 全情为爱 化作春泥情更长
梦断情殇伤断肠
疑是床前明月光
化作千蛊心惆怅
挥断青丝乱如恍
多情为爱斩衣裳
落红不是无情物
百转轮回梦一场
化作春泥情更长
4.诗中表现要投身于广阔天地去进行新的战斗,为改革和振兴中华 贡献自己毕生精力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提示背诗
5.诗中通过抒情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诗中化用刘禹锡“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两句,说 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的一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己 亥 杂 诗
龚 自
其
珍五
读准字音
己(jǐ)亥hài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xiá), 吟(yín)鞭/东指/即(jí)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字词理解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无边无际 离别愁绪
夕阳
诗人的马鞭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花
暗示国家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839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清 廷分成主战和主和两派。有一位 诗人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而 “忤(wǔ)其长官,赋归来”。 他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 ,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315首 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
龚自珍(1792—1841),
盦 字璱(sè)人,号定盦(ān)。
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浙 江仁和(今杭州)人,48岁 辞官南归。今人辑为《龚 自珍全集》。
7.表现壮志未酬,行将远离,不能不勾起无限愁思的一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27张PPT)

五、结构梳理
社会现状——万马齐喑
已亥杂诗
希望改变现状 呼唤变革 广纳人才 内心期望—— 不拘一格降人材
六、拓展延伸
贾生 [唐]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七、当堂检测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生气:_朝__气__蓬__勃__的__局__面__。 恃:_依__靠__。__________
字词解释:
九州:中国。 生气: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 面。 恃:依靠。 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 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喑,沉默。 究:终究、毕竟。
风雷
万马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译文 要使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
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像现在这 种毫无生气的局面,毕竟是让人心痛。
己亥杂诗: “己亥”指的是“己亥年”即1839年。这一年, 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 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 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己亥杂 诗》是龚自珍在己亥年(1839)写的一组诗,共 315首。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思考: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 出了什么?
这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 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 在腐朽、残酷的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 才被抹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 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 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 革。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字词解释:
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重:重新。 抖擞:振作精神。 拘:拘泥、束缚。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己亥杂诗》ppt课件

青春年少的你们是枝头的繁花,我们是簌簌而下的落花。 希望同学们用青春年少的激情,坚定理想目标,勇于战胜各种 困难、风险、挑战,绽放自己的一树花开。
写 词侧面衬托“离愁”,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 法 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等复杂情感。》
写法:描写和记叙相结合。将离别的愁绪 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在无限感慨中 表现出【初诗中语人文匠的出豪品】放洒脱的气概。
落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花
怨啼鸟 怪东风 叹年华
象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征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红楼梦》)
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了诗人虽然辞官还乡,但仍关
心国家和民族命运,愿意为社会做贡献的高贵品质。(哲理: 【初中语文匠 出品】
借指甘愿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
主旨归纳
《己亥杂诗》(其五) 抒发了作者辞官 离京时复杂的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 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 和献身精神。
轻松愉快,逃出樊笼,海阔天空,回归故乡。
【初中语文匠 出品】
画
面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映
浩荡离愁——吟鞭东指
衬
白日西斜——广阔天涯
离别愁绪——回归喜悦
【初中语文匠 出品】
炼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字 炼字:以“浩荡”一词修饰“离愁”,正面
写出离愁的深广;以“白日斜”“天涯”两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情
景 交
天涯:空间距离——路途遥遥 远离家乡——荒凉偏僻
融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写 词侧面衬托“离愁”,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 法 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等复杂情感。》
写法:描写和记叙相结合。将离别的愁绪 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在无限感慨中 表现出【初诗中语人文匠的出豪品】放洒脱的气概。
落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花
怨啼鸟 怪东风 叹年华
象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征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红楼梦》)
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了诗人虽然辞官还乡,但仍关
心国家和民族命运,愿意为社会做贡献的高贵品质。(哲理: 【初中语文匠 出品】
借指甘愿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
主旨归纳
《己亥杂诗》(其五) 抒发了作者辞官 离京时复杂的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 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 和献身精神。
轻松愉快,逃出樊笼,海阔天空,回归故乡。
【初中语文匠 出品】
画
面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映
浩荡离愁——吟鞭东指
衬
白日西斜——广阔天涯
离别愁绪——回归喜悦
【初中语文匠 出品】
炼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字 炼字:以“浩荡”一词修饰“离愁”,正面
写出离愁的深广;以“白日斜”“天涯”两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情
景 交
天涯:空间距离——路途遥遥 远离家乡——荒凉偏僻
融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课件(共21张PPT)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 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 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 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
2、选用“九州”、“风雷”、“万马”、 “天公”的意象,具有怎样的寓意。
“风雷”喻指社会的变革;“天公”即指造物主,又指 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
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2《、己选亥用杂“九诗州·九”州、生“风气雷恃”、风“雷万》马是”、清“代天诗公人”的龚意自象珍,创具作有的怎一样首的七寓言意绝。句,是《己亥杂来诗》源中于的第人125材首。,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
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1、找出诗中的成语:
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
2、这是一首 诗,多用
,
想象丰富奇特。
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2、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的意象,具有怎样的寓意。
3、赏析:“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 才”这一传诵久远的名句。
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 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 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 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 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 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 呼唤未来。
诗题:诗人经过江苏镇江镇时,恰逢举行祈祷玉皇、风神、雷神的庙会,有道士请他撰写文字,他借题发挥,写下了这首名诗。
清道光十九年,即己亥年,龚自珍往返京城和杭州老家之间时,共作诗305首,统称只为有己亥这杂诗样。,中国才有希望。
2、选用“九州”、“风雷”、“万马”、 “天公”的意象,具有怎样的寓意。
“风雷”喻指社会的变革;“天公”即指造物主,又指 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
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2《、己选亥用杂“九诗州·九”州、生“风气雷恃”、风“雷万》马是”、清“代天诗公人”的龚意自象珍,创具作有的怎一样首的七寓言意绝。句,是《己亥杂来诗》源中于的第人125材首。,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
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1、找出诗中的成语:
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
2、这是一首 诗,多用
,
想象丰富奇特。
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2、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的意象,具有怎样的寓意。
3、赏析:“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 才”这一传诵久远的名句。
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 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 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 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 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 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 呼唤未来。
诗题:诗人经过江苏镇江镇时,恰逢举行祈祷玉皇、风神、雷神的庙会,有道士请他撰写文字,他借题发挥,写下了这首名诗。
清道光十九年,即己亥年,龚自珍往返京城和杭州老家之间时,共作诗305首,统称只为有己亥这杂诗样。,中国才有希望。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 古诗三首 己亥杂诗 课件(共22张PPT)

悲哀 默哀
jū
拘
拘谨 拘留
走进古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 生气:活力,生命力。 » 恃:依靠。 » 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
表意见。 » 究:终究。 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万马齐喑的沉闷
诗意
局面实在让人心痛。
走进古诗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赏析古诗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这两句是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 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思考
1.读《己亥杂诗》的前两句诗,你想象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我想象到风雷欲来、一片生机勃勃的山河壮景。而在 这充满生机的壮景中,马儿却低着头不敢鸣叫。 我从中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愤懑。
思考 2.诗人在劝谁?劝什么?
» 抖擞:振作精神。 »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 降:降生,降临。
我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让更多的人才降临世间。
诗意
赏析古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尖锐猛烈的变革。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 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一片死寂,令人窒息 的现实状况。
“天公”,即玉皇。亦即世俗所谓老天爷,暗指统治 者。
希望朝廷励精图治,进行改革,国家才能进步。
赏析古诗
现实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希望
不拘一格降人材。
主旨概括
《己亥杂诗》揭露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 反映了诗人渴望出现风雷激荡的变杂诗
写作时间:己亥年。
政论诗
《己亥杂诗》优秀课件 实用PPT

合作探究
直抒作者心境的一个短语是什么?诗 人为什么有这种感受?
直抒作者心境的一个短语是“浩 荡离愁”。
诗人有这种感受的原因: (1)离开京城,离开亲朋故旧; (2)得罪上官,被迫辞官; (3)有抱负不得施展; (4)为国家为百姓……
合作探究
首句是怎样写“离愁”的?
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 边;
虽辞官归家 仍心系国家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忧国忧民的诗句?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
课堂检测
1、用原文语句填空。 (1)《己亥杂诗》中把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 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的句子是:_浩__荡__离__愁__ _白__日__斜__,__吟__鞭__东__指__即__天__涯_____。
写作特色
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 而然地融入议论。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 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 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写作特色
(2)构思新颖奇特。 本诗构思新颖奇特,诗人以花自喻,一改
历代文人对花落泪、伤怀的情调,歌颂了落花 献身护花育花的精神,从而表明自己虽离开朝 廷,但愿为国家、社会、人民献身。这样的构 思,使该诗充满了积极昂扬的格调,历来为人 们所传诵。
课堂小结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 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 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这首 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 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 的情感。全诗寓情于景,比喻形象贴切,构 思巧妙,寓意深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课件(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 语文 五年级上
己亥杂诗
教学课件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 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己亥杂诗》中的第125首。这 首诗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着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 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 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己亥杂诗》中的第125首。
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
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
龚自珍,浙江杭州人。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的思想感情? 生气: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诗题:诗人经过江苏镇江
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
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清道光十九年,即己亥年,龚自珍往返京城和杭州老家之间时,共作诗305首,统称为己亥杂诗。
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己亥杂诗 按诗的节奏和抑扬来读背古诗。
不拘一格: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镇时,恰逢举行祈祷玉皇、
生气: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
风神、雷神的庙会,有道士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己亥杂诗》中的第125首。
3“
板书设计
九州生气恃风雷
己
渴望风雷
亥
万马齐喑究可哀
己亥杂诗
教学课件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 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己亥杂诗》中的第125首。这 首诗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着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 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 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己亥杂诗》中的第125首。
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
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
龚自珍,浙江杭州人。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的思想感情? 生气: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诗题:诗人经过江苏镇江
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
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清道光十九年,即己亥年,龚自珍往返京城和杭州老家之间时,共作诗305首,统称为己亥杂诗。
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己亥杂诗 按诗的节奏和抑扬来读背古诗。
不拘一格: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镇时,恰逢举行祈祷玉皇、
生气: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
风神、雷神的庙会,有道士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己亥杂诗》中的第125首。
3“
板书设计
九州生气恃风雷
己
渴望风雷
亥
万马齐喑究可哀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共17张PPT)

. 万马齐喑写出了当时政治受压抑,贤人无发言权,一派死气沉沉 的政治局面;风雷则指雷霆般的政治变革。
关于比喻
比喻是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的特点,使用 比喻可使文章中的事物生动形象具体,也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 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文章更有感染力。还能够使深刻、 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己亥杂诗》介绍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年)), 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龚自珍所作诗文,提倡"更法"" 改革",批评清王朝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己亥杂诗》共315首。《己亥杂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 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其中第220首(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被中国中小学语文课本六年 级下册(人教版)收录,五年级上册有另一首,八年级下册还有一首。
新课导入与教学方法总结(一)下掉
载 也
后 可
此 编
页 辑
可 修
பைடு நூலகம்删 改
除
2023-2024学年秋季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己亥杂诗》的新课导入 方式: 背景导入:介绍清朝末年社会背景和诗人龚自珍的生平和创作风格,让学生了解诗人的思想和 情感,为理解古诗打下基础。 题目导入:解释古诗的题目“己亥杂诗”,让学生了解题目中的“己亥”是年份,“杂诗”是 指诗人在旅途中或者闲居时所写的一些零散的诗歌,从而引发学生对古诗内容和情感的好奇心 。 诗人导入:介绍诗人龚自珍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文学成就和思想,激发他 们对古诗的热爱和兴趣。 诗句导入:通过朗诵或展示与古诗相关的诗句,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语言美感,激发他们 对古诗的兴趣和热情。 图片导入:展示与古诗相关的图片或插图,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景象和人物形象,引出本课的 主题。
关于比喻
比喻是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的特点,使用 比喻可使文章中的事物生动形象具体,也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 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文章更有感染力。还能够使深刻、 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己亥杂诗》介绍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年)), 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龚自珍所作诗文,提倡"更法"" 改革",批评清王朝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己亥杂诗》共315首。《己亥杂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 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其中第220首(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被中国中小学语文课本六年 级下册(人教版)收录,五年级上册有另一首,八年级下册还有一首。
新课导入与教学方法总结(一)下掉
载 也
后 可
此 编
页 辑
可 修
பைடு நூலகம்删 改
除
2023-2024学年秋季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己亥杂诗》的新课导入 方式: 背景导入:介绍清朝末年社会背景和诗人龚自珍的生平和创作风格,让学生了解诗人的思想和 情感,为理解古诗打下基础。 题目导入:解释古诗的题目“己亥杂诗”,让学生了解题目中的“己亥”是年份,“杂诗”是 指诗人在旅途中或者闲居时所写的一些零散的诗歌,从而引发学生对古诗内容和情感的好奇心 。 诗人导入:介绍诗人龚自珍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文学成就和思想,激发他 们对古诗的热爱和兴趣。 诗句导入:通过朗诵或展示与古诗相关的诗句,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语言美感,激发他们 对古诗的兴趣和热情。 图片导入:展示与古诗相关的图片或插图,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景象和人物形象,引出本课的 主题。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 古诗三首 己亥杂诗课件(共30张PPT).ppt

理解诗题
己亥杂诗
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己在天干的第六位,亥在地支的最 后一位,组合在一起就是1839年。
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 记体组诗。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315首诗都称为—— 《己亥杂诗》。
课后习题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 朗读指导:在读正确、读通顺的基础上练习读好停顿,准确 把握感情基调,入情入境地朗读。三首古诗的感情基调略有 不同,要在理解诗意、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并读出来。 背诵指导:可以借助关键词背诵,如,《示儿》中的“空、 悲、北定、家祭”;《题临安邸》中的“山、楼、歌舞、熏、 醉、直把”;《己亥杂诗》中的“九州、万马、劝、降”。 默写指导: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进行默写。
要 结合背景资料,思考:这里的“生
素 气”是发脾气的意思吗?“风雷”
指的是自然界的风雷吗?
古诗讲解
活力生命力。
全国
朝气蓬勃的局面 依靠
九州生气恃风雷,
重大的变革
理解词语
【己亥杂诗】 【生气】 【恃】 【喑】 【抖擞】 【不拘一格】 【降】
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依靠。
是诗人在己亥年(1839年)写的一组诗(315首)中的 一首(第220首)。 拘是指拘泥,限制;格指规格,格局,形容不局 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沉默。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降生。
“抖擞”指_振__作___,“不拘一格”表达了诗人__打__破__陈__腐__陈__ _规__,__选__拔__有__用__人__才__的愿望。
古诗讲解
万马齐喑究可哀。
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 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 敢发表意见
沉默
终究 毕 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古诗五首之己亥杂诗课件(共20张PPT)

专利名称:110kV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装置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薛进财,陈宝生,何明凯,陈小龙,马建文,王磊,周乐,张一凡,孙瑞,袁嘉斌,杨玉静
申请号:CN201721306059.9
申请日:20171011
公开号:CN207396658U
公开日:
2018052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行业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10kV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极性测试试验中因手工展开和收置试验线用时较长、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包括:箱体内固定设置测试面板、电源模块、机械式卷线器及测量显示模块;其中,机械式卷线器设置在测试面板下方,与箱体侧面固定连接;机械式卷线器出线口贯穿测试面板伸至测试面板上方;机械式卷线器内设置试验线,机械式卷线器入线口的试验线与电源模块连接,机械式卷线器出线口的试验线与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缩短了试验线展开和收置的时间,提高了试验效率。
申请人: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吴忠供电公司
地址:751100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南环路
国籍:CN
代理机构:银川长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邢芳丽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己亥杂诗》优质课件

1.龚自珍 璱人 定庵 清 2.诗中的“离愁”具体指是作者龚自珍辞 官返乡的愁苦! 3.作者在诗中提到“落红”的真正用意是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达了他退出官场后 仍然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一切的思想 感情。 4.答:不矛盾,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 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 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 廷。为此他有些不舍;但如今为了家人,被 迫离开,因此又是有舍的的思想感情!
《己亥杂诗》习题 1.《己亥杂诗》的作者_______,字 _______,号_______,_______代思想家、 文学家。 2.诗中的“离愁”具体指什么? 3.作者在诗中提到“落红”的真正用意 是什么?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 4.有人说诗的前两句表达的“舍”与 “不舍”情感是矛盾的,你的看法如何?
己亥杂诗 h à i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xiá ),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浩荡离愁白日斜
“浩荡”本指水势浩大,这 里比喻离愁,以“浩荡”二 字,写出离愁的无穷无尽。
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 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 情怀 “白日斜”三字一笔勾勒景 物,以夕阳西沉、暮色苍 茫的气氛衬托离愁。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这两句抒情。运用了借代,比喻,拟人的 手法。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 自然,即使凋谢,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 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表达作者自己 虽然辞官还乡,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命 运,不忘报国之志。表现了作者自我牺牲 的爱国热忱和奉献精神。景中寓情,情中 有景,情景交融。现在泛指那些甘为事业, 特别是为培育人才而牺牲的一种精神。
诗人以落红化春泥为喻,寄托了自 己怎样的情怀? 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了官场,但依 然关心着国家 的命运,不忘报国的 情怀。表现了作者自我牺牲的爱国 热忱和奉献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明诗意
词语解释:
劝:奉劝。 天公:造物主,也 代表皇帝。 重:重新。 抖擞:有振作,奋 发的意思。 诗的大意: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 振作精神,
新知讲解
不 拘 一 格 降 人 才 。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明诗意
词语解释: 不拘一格:指不 局限于一种规格 或一个格局。 降:降生,降临。 诗的大意: 不要拘泥一定规 格以降下更多的 人才。
背古诗
拓展提高
1、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 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说说其含义是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 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 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 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 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
2、选用“九州”、“风雷”、“万马”、 “天公”的意象,具有怎样的寓意。
只有狂雷炸响 般的巨大力量才能 使中国大地发出勃 勃生机,
新知讲解
万 马 齐 喑 究 可 哀 。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明诗意
词语解释:
万马齐喑:所有的 马都沉寂无声。比 喻人们沉默不语, 不敢发表意见。 喑,沉默。 诗的大意: 然而社会政局毫无 生气终究是一种悲 哀。
新知讲解
我 劝 天 公 重 抖 擞 ,
己
渴望风雷
亥
万马齐喑究可哀
杂
我劝天公重抖擞
诗
以求变革
不拘一格降人才
变革社会 振兴国家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新知讲解
龚自珍,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 羽琌山馆。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及 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 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 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 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 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 诗词近800首。有《定庵全集》。
悟诗情
课堂作业
1、找出诗中的成语: “万马齐喑”和“别具一格 ”。
2、这是一首 政治 诗,多用 象征、比喻 , 想象丰富奇特。 3“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这 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死气沉沉的现实的 不满之情。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的思想感情?
渴望涌现各类人才以求变革的思想感情
古诗三首
己亥杂诗
新知导入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首七言 绝句,是《己亥杂诗》中的第125首。 这首诗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着 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 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 局面,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 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导入语
新知导入
读古诗
己亥杂诗
新知讲解
古诗今译:
要使这么大的中国重新 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 雷般的改革。像万马齐喑一 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 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 的人才。
明诗意
课堂练习
按诗的节奏和抑扬来读背古诗。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知作者
新知讲解
创作背景
龚自珍生活在一个风雨飘摇的 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产生了这位 近代史上启蒙思想家。他意识到封 建的闭关锁国政策行不通了。他以 其才华,起而议政“医国”,宣传 变革,终因“动触时忌”,他于道 光十九年己亥辞官南归,在途中写 下三百一十五首《己亥杂诗》。这 首诗是他在路过镇江时,应道士之 请而写的祭神诗。
悟诗情
课堂作业
5、同学们:你还知道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中的其它诗句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
料理空山颇费才,文心兼似画家来。 矮茶密緻高松独,记取先生亲手栽
悟诗情
板书设计
层次梳理
九州生气恃风雷
新知讲解
己亥杂诗
解诗题
诗题:诗人经过江苏镇
江镇时,恰逢举行祈祷玉皇、 风神、雷神的庙会,有道士 请他撰写文字,他借题发挥, 写下了这首名诗。
新知讲解
hài己亥
读准字音
shì 恃
sǒu 抖擞
新知讲解
九 州 生 气 恃 风 雷国的别称。 生气:指朝气蓬勃 的局面。 恃(shì):依靠。 诗的大意:
“风雷”喻指社会的变革;“天公”即 指造物主,又指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悟诗情
拓展提高
3、赏析:“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 才”这一传诵久远的名句。
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 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 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 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 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 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 呼唤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