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特殊儿童的成因和诊断

合集下载

学校特殊儿童问题行为之探讨

学校特殊儿童问题行为之探讨

学校特殊儿童问题行为之探讨在学校教育中,特殊儿童的问题行为常常成为教师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这些问题行为可能包括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社交困难等,给特殊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探讨特殊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和应对策略。

一、特殊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特殊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多种多样,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成因:1. 神经发育异常:特殊儿童可能有大脑或神经系统发育方面的异常,导致其处理信息的能力受限。

例如,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儿童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动和冲动。

2. 情绪调节困难:一些特殊儿童由于身体或心理上的原因,很难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这可能导致他们出现易怒、焦虑或抑郁等问题。

3. 社交技能不足:特殊儿童可能存在社交技能的缺陷,例如交流困难、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不足等。

这会导致他们在与他人互动时出现问题行为。

4. 学习困难:特殊儿童在学习上可能面临各种挑战,比如学习障碍、学习和记忆能力低下等。

学习困难可能导致他们出现自卑、挫折感等问题情绪,并表现为问题行为。

二、应对策略针对特殊儿童问题行为,教师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帮助他们:1. 提供支持和指导:特殊儿童通常需要额外的支持和指导来处理他们的问题行为。

教师和家长可以提供适当的教育资源、学习辅助工具,以及个别化的学习计划,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

2.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了帮助特殊儿童集中注意力和减少焦虑,教师可以创设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尽量减少干扰因素。

同时,鼓励他们参与适合自己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教授情绪调节技巧:针对情绪调节困难的特殊儿童,教师和家长可以教授他们一些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例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问题行为的发生。

4. 培养社交技能:对于社交技能不足的特殊儿童,教师和家长可以开展一些社交训练活动,例如角色扮演、合作游戏等,帮助他们提高与他人交流和互动的能力。

特殊需要儿童成因分析

特殊需要儿童成因分析

特殊需要儿童成因分析中国孤独症网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1-04-09我要评论现代社会带给人类社会高度文明、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给人类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人类在宽容地彼此接受趋向地球村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个体的个性化发展:特殊需要。

严格意义上讲,每个儿童都和别人不一样,都具有其特殊性。

但如果身心发展上与普通儿童存在较大差异,就被界定为"特殊需要儿童"。

据统计,特殊需要儿童群体占儿童总数的20-40%左右,预防其产生的根本对策在于发现其成因。

一、生物学因素1.遗传作用方面家族中有人曾患某种神经症或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等)、学习障碍(尤其是阅读障碍)、各种残疾及过敏中毒史的,则其他成员发生此类疾病的危险性较高。

这里除了基因影响外,心理因素影响也不可忽视,即增加患病的易发性或影响心身健康的脆弱性。

2.脑损伤或脑功能失调脑损伤原因一般包括:母亲在分娩过程中时间过长、分娩过于仓促、胎盘脱离过早、难产、吸盘助产等;母亲有酗酒、吸烟、受X射线辐射、服用不合适的药物、患糖尿病、患甲状腺机能减退等问题;年龄大"老"妈妈和年龄小的"娃娃妈妈"都会导致胎盘生长不良、胎儿缺氧、胎儿感染等;宝宝出生后,发高烧、严重脱水、脑炎、脑膜炎等。

婴幼儿期头部的摔伤是最不为家长注意但又恰恰至关重要的脑损伤因素。

脑损伤或脑功能失调会影响大脑的机能,即可能影响人的行为的敏感度、反应方式或抑制作用,造成被动、退缩活动过度、情绪暴躁等现象。

3.生化失调1)神经化学物质传递异常从研究尿、血液或脑脊髓液中神经介质代谢物数量的减少、研究药物对大脑认知的影响、研究药物对个体注意、学习与行为的影响等中人们发现了神经化学物质传递异常问题。

儿童神经化学物质传递异常会导致多动症、注意缺陷、学业不良等。

2)维生素缺乏维生素是一种人体不能合成、既不参与组织构成又不供给能量、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小分子有机物,是保持机体活力的重要条件。

如何识别和帮助特殊需求儿童

如何识别和帮助特殊需求儿童

如何识别和帮助特殊需求儿童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需求。

对于一些有特殊需求的儿童来说,家长和社会应该如何识别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问题。

识别特殊需求儿童的关键特殊需求儿童,通常指的是存在身心障碍或发展迟缓的孩子们。

要及时发现并给予帮助,家长和教师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辨识能力。

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留意是否存在如下迹象:语言交流能力较弱,表达或理解存在困难。

社交互动技巧欠缺,难以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

感知、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功能存在异常。

行为模式呈现固执、重复或极端情绪反应。

感官功能(视、听、触等)出现障碍或偏差。

一旦发现孩子存在上述一项或多项表现,家长和老师应该高度重视,及时寻求专业评估和诊断,为后续的帮助措施奠定基础。

给予特殊需求儿童的支持确定孩子的具体需求后,家长和老师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辅助措施,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配合专业训练,提高各项技能。

营造包容理解的校园氛围,让同伴学会尊重和接纳差异。

与医疗、社工等多方专业人士密切配合,为孩子提供全方位照顾。

给予家庭充分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减轻照顾负担。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培养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通力合作,特殊需求儿童才能获得全面周到的帮助,顺利成长,融入社会。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关注和呵护。

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儿童来说,及时发现问题、给予专业支持尤为重要。

只有用爱心和耐心去包容他们的差异,用智慧和行动去满足他们的需求,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成长,实现自我价值。

特殊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辅导措施探析

特殊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辅导措施探析

特殊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辅导措施探析作者:曾艳芬来源:《少男少女·教育管理》2020年第01期摘要:在常规学校遇到身体条件特殊的学生,教师需要对学生深入透彻地了解,分析问题成因,采取有效的策略,实施中须有爱心与耐性。

笔者简述学生背景,从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分析问题成因,并提出辅导措施:用耐心及真诚的爱来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家校合作。

关键词:特殊学生,问题成因,辅导措施一、学生背景小淇,女,6岁,一年级学生。

出生时听力筛查通过,正常的体检也没有发现异常,直到一岁多的时候才发现她的听力有问题,到确诊的时候已经是1岁5个月了。

通过医院了解到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由于父母发现得比较迟,怕耽误了康复时间等原因,选择了自费。

做手术前检查过CT、MR和脑部神经。

小淇耳蜗开机一岁九个多月的时候开始康复。

从声音的引导,让她理解;康复了8个月才开始说话。

她父母康复的理念是:教育大于康复。

她的父母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尊老爱幼,做个有礼貌、有爱心的人。

三岁前上的是亲子课,每周两节课,每天都在不停地有目的性地重复说。

三岁之后就开始进班(集体班15个小朋友一班),一周三次个训和一次亲子课。

上课的内容跟普通幼儿园一样,只是在语言方面更细化。

进班康复两年,经过各方面的评估,给予毕业。

毕业后在普通幼儿园读了一年大班。

二、问题概述小淇天生耳聋残疾,植入耳蜗接收声音效果一般。

耳蜗接收声音与别人正常发出的声音变调。

跟她重复5次以上的话,都没有反应,极少与外界交流;有时不遵守课堂纪律,有时呆呆地看着全班同学;课余时间经常自己一个人发呆;运动能力较弱,走路不平衡,不协调,走楼梯会摔倒;学习能力、专注力弱,缺乏耐性;思维能力不强;与人交往不顺利,性格内向;说话声调与众不同。

三、问题成因分析(一)自身因素先天耳聋残疾以及迟发现导致她较迟才会发音、讲话。

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较弱。

对自身的生活、学习造成极大影响。

(二)家庭因素该学生的父母较重视孩子,对孩子非常关爱。

特殊需要儿童成因分析

特殊需要儿童成因分析

特殊需要儿童成因分析中国孤独症网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1-04-09我要评论现代社会带给人类社会高度文明、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给人类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人类在宽容地彼此接受趋向地球村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个体的个性化发展:特殊需要。

严格意义上讲,每个儿童都和别人不一样,都具有其特殊性。

但如果身心发展上与普通儿童存在较大差异,就被界定为"特殊需要儿童"。

据统计,特殊需要儿童群体占儿童总数的20-40%左右,预防其产生的根本对策在于发现其成因。

一、生物学因素1.遗传作用方面家族中有人曾患某种神经症或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等)、学习障碍(尤其是阅读障碍)、各种残疾及过敏中毒史的,则其他成员发生此类疾病的危险性较高。

这里除了基因影响外,心理因素影响也不可忽视,即增加患病的易发性或影响心身健康的脆弱性。

2.脑损伤或脑功能失调脑损伤原因一般包括:母亲在分娩过程中时间过长、分娩过于仓促、胎盘脱离过早、难产、吸盘助产等;母亲有酗酒、吸烟、受X射线辐射、服用不合适的药物、患糖尿病、患甲状腺机能减退等问题;年龄大"老"妈妈和年龄小的"娃娃妈妈"都会导致胎盘生长不良、胎儿缺氧、胎儿感染等;宝宝出生后,发高烧、严重脱水、脑炎、脑膜炎等。

婴幼儿期头部的摔伤是最不为家长注意但又恰恰至关重要的脑损伤因素。

脑损伤或脑功能失调会影响大脑的机能,即可能影响人的行为的敏感度、反应方式或抑制作用,造成被动、退缩活动过度、情绪暴躁等现象。

3.生化失调1)神经化学物质传递异常从研究尿、血液或脑脊髓液中神经介质代谢物数量的减少、研究药物对大脑认知的影响、研究药物对个体注意、学习与行为的影响等中人们发现了神经化学物质传递异常问题。

儿童神经化学物质传递异常会导致多动症、注意缺陷、学业不良等。

2)维生素缺乏维生素是一种人体不能合成、既不参与组织构成又不供给能量、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小分子有机物,是保持机体活力的重要条件。

浅析特殊儿童的成因和诊断

浅析特殊儿童的成因和诊断

浅析特殊儿童的成因和诊断中国的特殊儿童有多少?我查了一些资料,但都没有比较准确的统计,儿童脑瘫比例千分之二,自闭症比例千分之六,60万-180万,甚至有说260万的,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比例3%-5%,弱智儿童(0-14岁)比例1.07%,没有官方统计,数字相差很大,这正说明了我们对特殊儿童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每一年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

导致特殊儿童比例上升的原因很复杂,了解并控制这些因素是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

1、遗传。

家族里可找到有智能不足、语言发展迟滞等状况的,除了基因影响外,心理因素影响也不可忽视。

2、脑伤。

怀孕、分娩、出生后这个过程中母亲存在的问题。

包括在怀孕期间窘迫性流产等因素而造成大脑发育不全,生产过程中早产、难产、新生儿脑伤,以及婴儿期因感染脑炎、脑膜炎等疾病造成脑部伤害等因素。

3、生化失调。

神经化学物质传递异常、维生素缺乏、内分泌腺功能失调等都会影响儿童大脑智力的发展、语言的接受以及身体运动机能的发展,从而导致多动症、注意力缺陷、学业不良等现象。

4、新陈代谢疾病。

如苯酮尿症等先天的新陈代谢障碍,造成脑细胞的功能失调和障碍,会影响脑神经讯息传递的功能,而造成自闭症。

5、低血糖。

低血糖会危及儿童大脑的发展、尤其是出生后的头两年内。

如果不及时解决,大脑的神经细胞就会受到损害,常常导致智力落后、动作发展迟滞等。

6、家庭问题。

父母抚养与教育不当表现为:其一不和睦的家庭,亲子关系的冷漠,虐待和粗暴,从小耳闻目睹,因而富有攻击性;其二过度保护,父母包办,过分依赖,溺爱和宽容,缺乏运动能力;家庭结构简单化,有孤独感;家庭生活电视化,产生言语、交往障碍;7、其他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家庭和社会因素是否是特殊儿童形成的原因至今仍有争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自闭症不是因为缺乏关爱造成的,如果心因论成立的话,那也是过分溺爱的原因。

下面我具体阐述特殊儿童几个主要类型的成因及日常的普通诊断方法。

一、自闭症儿童的成因:遗传,染色体变异目前一般学者认为:自闭症是中枢神经受损,所引发的终身发展性障碍,自闭症的基本障碍是脑部负责分配、聚焦与学习的神经元功能障碍,以至神经接收器无法以正确的方向及适当的敏感度选取刺激。

特殊儿童心理问题的判断标准

特殊儿童心理问题的判断标准

特殊儿童心理问题的判断标准
1. 发育延迟或异常:特殊儿童在发育方面与同龄人存在明显差异,如语言、认知、社交、情绪等方面的延迟或异常表现。

2. 行为问题:特殊儿童常常表现出与同龄人不符合的行为,例如过度活跃或过度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抑郁、攻击性行为等。

3. 情绪问题:特殊儿童常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易受挫折、压力反应等问题,表现为频繁的情绪波动、情绪爆发、自伤或自杀行为等。

4. 学习困难:特殊儿童在学习方面存在明显困难,例如阅读、写作、数学等学科的成绩明显低于同龄人,或出现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的问题。

5. 社交障碍:特殊儿童在社交交往方面存在明显问题,例如缺乏人际交往技巧、无法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判断特殊儿童心理问题的标准,但具体判断需要考虑个体的年龄、发展特点以及专业人士的评估和诊断。

幼儿园特殊儿童教育:个案分析与诊断指南

幼儿园特殊儿童教育:个案分析与诊断指南

幼儿园特殊儿童教育:个案分析与诊断指南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如何对特殊儿童进行个案分析和诊断,以制定有效的教育方案,是每个教育者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特殊儿童教育展开讨论,探讨个案分析和诊断的指南,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挑战。

二、个案分析:了解每个特殊儿童的独特需求1. 背景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在进行特殊儿童教育的个案分析时,首先需要收集和分析背景信息。

这包括孩子的芳龄、性别、家庭情况、医疗史等基本信息,以及特殊教育评估和诊断报告等。

只有充分了解孩子的背景情况,才能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2. 对孩子进行综合评估综合评估是个案分析的重要环节,包括对孩子的认知、语言、社交能力、运动发展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综合评估,我们可以了解孩子的优势和不足,为接下来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3. 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在个案分析中,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至关重要。

教育者需要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关注的重点,与他们共同探讨制定教育方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三、诊断指南:制定有效的教育方案1. 确定教育目标和重点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教育目标和重点。

针对特殊儿童的个性化特点,制定符合其发展需求的教育目标和重点,以确保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设计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是特殊儿童教育的核心。

在诊断指南中,我们需要根据个案分析的结果,设计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考虑,以满足特殊儿童的学习需求。

3. 实施和跟踪教育方案教育方案的实施和跟踪是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

在教育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及时调整和改进,保证教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也需要密切跟踪特殊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教育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针对幼儿园特殊儿童教育的个案分析和诊断指南,我认为教育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应对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特殊儿童情况分析与指导

特殊儿童情况分析与指导

特殊儿童情况分析与指导简介本文档旨在分析特殊儿童的情况并提供指导。

特殊儿童包括但不限于智力障碍、身体残疾、研究困难、自闭症等群体。

情况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特点和需求,以制定相应的指导方案。

智力障碍智力障碍儿童在认知、研究和适应能力方面存在困难。

他们可能需要个别化教育计划、简化的研究材料以及额外的支持服务。

身体残疾身体残疾儿童面临行动不便和自理能力受限的挑战。

他们可能需要无障碍环境、辅助器具和康复训练,以提升生活质量和独立性。

研究困难研究困难儿童在阅读、写作、计算等方面遇到困难,他们需要特殊教育师的支持和适当的教育方法,如个别辅导和研究适应技巧训练。

自闭症自闭症儿童在社交交流和行为互动方面存在困难。

他们需要专业的康复治疗、行为疗法和社交技巧训练,以促进他们的社交发展和自理能力。

指导方法针对特殊儿童的指导方法应综合考虑其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以提供最佳的支持。

1. 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根据特殊儿童的情况和需求,制定个别化的教育计划,包括设定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和评估进展。

2. 提供适当的教育环境:为特殊儿童提供适宜的研究环境,包括无障碍设施、辅助器具和个人辅导。

3. 倡导综合支持服务:与家庭、学校和社区合作,提供跨领域的支持服务,如康复治疗、行为疗法和社交技能培训。

4. 关注个体需求:理解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喜好,提供差异化的指导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结论特殊儿童情况分析与指导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通过深入了解特殊儿童的情况和需求,采用针对性的指导方法,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能,提高生活质量和独立性。

关注特殊儿童,呵护每个生命

关注特殊儿童,呵护每个生命

关注特殊儿童,呵护每个生命摘要特殊儿童是指在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障碍的儿童,他们与正常儿童相比,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本文将从特殊儿童的定义、分类、成因、现状、教育现状、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关注和呵护特殊儿童,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特殊儿童,关注,呵护,发展,教育一、特殊儿童的定义特殊儿童是指与普通儿童相比,在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障碍的儿童,例如:智力障碍、学习障碍、自闭症、多动症、肢体残疾、感官障碍等。

他们的身心发展存在一定差异,需要特殊的教育和照护。

二、特殊儿童的分类根据特殊儿童存在的障碍类型,可以将他们分为以下几类:1. 智力障碍:智力障碍是指个体智力发展显著低于同龄人的水平,表现为认知、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

智力障碍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

2. 学习障碍:学习障碍是指儿童在阅读、写作、数学等方面存在显著困难,但智力水平正常。

学习障碍的类型包括阅读障碍、书写障碍、计算障碍等。

3. 自闭症: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的异常。

自闭症儿童通常对社交不感兴趣,语言表达能力差,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

4. 多动症:多动症是一种儿童常见行为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冲动等。

多动症儿童通常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分心,行动冲动,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5. 肢体残疾:肢体残疾是指儿童在肢体功能上存在障碍,例如:缺失、瘫痪、畸形等。

肢体残疾儿童需要克服肢体障碍,进行康复训练,以改善生活质量。

6. 感官障碍:感官障碍是指儿童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方面存在障碍,例如:失明、失聪、嗅觉障碍等。

感官障碍儿童需要依靠辅助工具或特殊教育方式来进行学习和生活。

三、特殊儿童的成因特殊儿童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遗传因素:一些特殊儿童的障碍是遗传因素造成的,例如:自闭症、唐氏综合征等。

小学班级中“特殊学生”的成因与管理策略探析

小学班级中“特殊学生”的成因与管理策略探析

小学班级中“特殊学生”的成因与管理策略探析小学是孩子们成长教育的重要阶段,每个班级都有一些特殊学生,他们可能有学习障碍、行为问题或者其他特殊的情况。

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特殊学生,帮助他们融入班级,是教师们面临的重要挑战。

本文将探讨小学班级中“特殊学生”的成因以及管理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1. 遗传因素一些特殊学生的特质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比如学习障碍、自闭症等。

父母或其他亲属可能也有类似的情况,这些特殊学生可能是基因的影响。

2. 生理因素一些特殊学生的问题可能来自生理方面,比如先天性疾病、大脑发育异常等。

这些问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行为表现,需要特殊的管理和关怀。

3. 环境因素有些特殊学生可能是由于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特殊的情况,比如家庭环境不稳定、缺乏关爱、学习环境欠佳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特殊学生的学习和行为出现问题。

1. 个性化关怀对于特殊学生,教师需要进行个性化的关怀,了解他们的特点和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他们。

比如对于学习障碍的学生,可以提供额外的学习辅导和支持,对于行为问题学生,可以进行行为管理和引导。

2. 合作家长特殊学生的管理需要与家长进行密切的合作,了解家庭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共同制定合适的管理策略。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3. 同伴支持班级中的同学对于特殊学生的管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引导同学们理解和支持特殊学生,避免歧视和排斥,营造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

可以组织一些互助活动,让特殊学生感受到同学们的关心和支持。

4. 综合资源支持学校可以整合各种资源,比如心理辅导师、特殊教育老师、社会工作者等,为特殊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可以开展一些专门的活动和课程,帮助特殊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和生活能力。

5. 完善管理制度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特殊学生管理制度,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有针对性地对特殊学生进行管理和支持。

可以定期进行评估和跟踪,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保障特殊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小学班级中“特殊学生”的成因与管理策略探析

小学班级中“特殊学生”的成因与管理策略探析

小学班级中“特殊学生”的成因与管理策略探析近年来,“特殊学生”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类学生由于身体、智力、心理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因此在学校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产生了各种复杂的问题。

此时,班主任需要做的就是正确了解“特殊学生”产生的成因,并采取科学的管理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充分的关爱和教育帮助,以达到健康成长的目的。

一、“特殊学生”成因1.身体障碍所致:身体上的障碍可能伴随着智力障碍,这些学生对学习往往存在着更大的障碍。

2.心理障碍所致:如过度焦虑、情绪不稳定、双重性格等,这些障碍会干扰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3.家庭因素所致:有些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缺少关爱、亲情等,导致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压抑,学习兴趣更加单一。

4.学习兴趣不浓所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压力很大,会感到容易疲劳、分神,因而很难保持集中力。

5.社会因素所致:如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这些因素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习惯以及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很多问题。

1.了解学生的情况:班主任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家庭背景、个性特点等情况,以此为出发点制定科学的教育管理策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关爱和支持。

2.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环境:学生需要在适当的环境下进行学习,班主任需要创造合适的课堂氛围和管理环境,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个人意愿,提高学习效能和成绩。

3.利用多种教学方式: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班主任需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游戏式学习、互动式学习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学习的内容深入了解、掌握。

4.加强与家长、学校、社会的联系:班主任需要定期与学生的家长、学校、社会等各方进行沟通和联络,加强协调、提高作用,从而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特殊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本质上并不“特殊”,班主任只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科学的管理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关爱,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平衡、健康地成长。

小学班级中“特殊学生”的成因与管理策略探析

小学班级中“特殊学生”的成因与管理策略探析

小学班级中“特殊学生”的成因与管理策略探析当前,我们可以看到,小学教育已经步入了不断发展的时代,不同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已经出现,不同的学生也有着不同的特点,有些学生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情况,例如:身体上的残疾、学习的困难、情感上的问题等。

这些学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关怀,因为特殊学生的一些行为问题,对他们本身和整个班级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从“特殊学生”的成因和管理策略方面进行探析。

一、特殊学生的成因1.基础因素基础因素是特殊学生形成的基础,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等。

心理健康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上通常表现较好,家庭的环境对儿童的情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学习中的文化背景同样会影响孩子的学术表现。

因此,如果特殊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问题,可能会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特殊的情况。

2.学习困难因素学习困难因素包括记忆困难、语言障碍、写作障碍、心理压力等。

这些特殊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困难会使他们更加焦虑和抑郁,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困惑、失落等不同的情况。

3.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包括原生整体性障碍、自闭症、注意力不足、多动症、焦虑症、抑郁症等等。

这些学生可能因为心理压力等多种因素,导致他们在控制自己的情绪、注意力和行为等方面存在问题,从而表现出其他学生一般不会表现的特殊情况。

二、特殊学生的管理策略1.教育策略教育策略是帮助特殊学生的重要途径,在学习过程中,他们需要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水平。

为了让“特殊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中的环境和方法,学校和教师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根据他们的表现和特殊需求,在教育过程中适当地提供帮助和支持。

2.家庭策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家庭也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因为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教育方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使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教育观念。

此外,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多进行文娱活动,为孩子提供健康的心理情感支持。

3.社会策略作为特殊学生,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和其他学生和社会接触。

学校特殊儿童问题行为之探讨

学校特殊儿童问题行为之探讨

家庭支持
探讨如何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有 效的支持和资源,改善家庭环境。
社会融入
研究如何促进特殊儿童的社会融 入,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探讨学校特殊儿童问题行为的原因、表现形式和应对策略, 对于提高特殊儿童的教育质量、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 义。
研究的意义
了解学校特殊儿童问题行为的成 因和表现,有助于为这些儿童提 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和支持。
通过研究和实践,可以不断完善 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和支持体系, 提高教育效果,帮助这些儿童更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的不良,如缺乏关爱、管教不当等,可能对特殊儿童的性格和行为产生 负面影响。
学校氛围
学校中同伴的影响、老师的态度以及校园氛围等,都可能成为特殊儿童问题行为 的触发因素。
04 学校特殊儿童问题行为的 干预措施
心理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调整学生的不良认知,纠正其不 适应行为,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分类
攻击性行为
退缩行为
包括打人、骂人、推搡、抢夺他人物 品等。
包括孤独、害羞、不参与集体活动等。
破坏性行为
包括损坏学校物品、乱涂乱画、故意 破坏环境等。
03 学校特殊儿童问题行为的 成因分析
生理因素
身体健康状况
某些特殊儿童可能存在身体上的障碍 或疾病,导致他们在行动、表达或控 制情绪方面出现问题行为。
学校特殊儿童问题行为之探讨
目录
• 引言 • 特殊儿童问题行为的定义与分类 • 学校特殊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分析 • 学校特殊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措施 • 学校特殊儿童问题行为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引言
主题的提

特殊需要儿童成因分析

特殊需要儿童成因分析

特殊需要儿童成因分析中国孤独症网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1-04-09我要评论现代社会带给人类社会高度文明、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给人类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人类在宽容地彼此接受趋向地球村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个体的个性化发展:特殊需要。

严格意义上讲,每个儿童都和别人不一样,都具有其特殊性。

但如果身心发展上与普通儿童存在较大差异,就被界定为"特殊需要儿童"。

据统计,特殊需要儿童群体占儿童总数的20-40%左右,预防其产生的根本对策在于发现其成因。

一、生物学因素1.遗传作用方面家族中有人曾患某种神经症或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等)、学习障碍(尤其是阅读障碍)、各种残疾及过敏中毒史的,则其他成员发生此类疾病的危险性较高。

这里除了基因影响外,心理因素影响也不可忽视,即增加患病的易发性或影响心身健康的脆弱性。

2.脑损伤或脑功能失调脑损伤原因一般包括:母亲在分娩过程中时间过长、分娩过于仓促、胎盘脱离过早、难产、吸盘助产等;母亲有酗酒、吸烟、受X射线辐射、服用不合适的药物、患糖尿病、患甲状腺机能减退等问题;年龄大"老"妈妈和年龄小的"娃娃妈妈"都会导致胎盘生长不良、胎儿缺氧、胎儿感染等;宝宝出生后,发高烧、严重脱水、脑炎、脑膜炎等。

婴幼儿期头部的摔伤是最不为家长注意但又恰恰至关重要的脑损伤因素。

脑损伤或脑功能失调会影响大脑的机能,即可能影响人的行为的敏感度、反应方式或抑制作用,造成被动、退缩活动过度、情绪暴躁等现象。

3.生化失调1)神经化学物质传递异常从研究尿、血液或脑脊髓液中神经介质代谢物数量的减少、研究药物对大脑认知的影响、研究药物对个体注意、学习与行为的影响等中人们发现了神经化学物质传递异常问题。

儿童神经化学物质传递异常会导致多动症、注意缺陷、学业不良等。

2)维生素缺乏维生素是一种人体不能合成、既不参与组织构成又不供给能量、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小分子有机物,是保持机体活力的重要条件。

浅谈特殊生成因及教育策略

浅谈特殊生成因及教育策略

浅谈特殊生成因及教育策略特殊生成因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受到环境、遗传等因素影响而导致学习能力、行为、情绪、社交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或障碍的一类学生。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自闭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情绪障碍等。

这些特殊生成因的学生需要特殊的教育策略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目前,关于特殊生成因学生的教育策略已经有了很多研究和实践经验,下面我们将浅谈一些特殊生成因及针对其的教育策略。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患者往往表现出社交沟通障碍、语言交流障碍、行为重复性强等特点。

对于自闭症学生,重要的教育策略是以ABA(应用行为分析)为基础的个体化教育。

ABA是一种基于实验的教育模式,通过对学生行为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设计特定的行为干预方案,让学生逐步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和习惯。

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可视化教学法、社交技能培训等方法帮助自闭症学生提高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另外一个常见的特殊生成因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这类学生往往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学习困难等问题。

对于这类学生,教育策略主要包括个体化教学、行为管理、家校合作等方面。

个体化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特定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法,例如通过分层教学、多感官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行为管理则是通过控制课堂环境、激励机制、奖惩系统等手段来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习效率。

家校合作则是指老师和家长之间要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行为问题,共同制定教育方案和措施。

学习障碍是指一类学生在学习某些特定的学科或技能方面存在困难,例如阅读障碍、写作障碍、数学障碍等。

对于这些学生,最重要的教育策略是提供专门的学习支持和辅导。

例如对于阅读障碍的学生,可以采用分层教学、多媒体教学、有声读物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而对于写作障碍的学生,可以采用写作辅导、逐步写作、提供范例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数学障碍学生则可以通过数字认知训练、数学游戏、实践应用等方式来提高数学能力。

特殊儿童的发病机制

特殊儿童的发病机制

特殊儿童的发病机制特殊儿童的发病机制可以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理因素三个方面来进行解析。

遗传因素是特殊儿童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一环。

许多特殊儿童的疾病与基因突变或遗传缺陷有关。

例如,唐氏综合征是由于21号染色体三体性引起的遗传疾病,导致儿童智力发育迟缓和身体特征异常。

此外,自闭症、多动症等也与基因突变有关,遗传因素对特殊儿童的发病机制起着重要作用。

环境因素也会对特殊儿童的发病机制产生影响。

早期的环境刺激对儿童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不良的环境因素可能导致特殊儿童的发病。

例如,在胎儿期或婴幼儿期,母体饮食不良、暴露于有害物质、感染等不利因素都可能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产生影响,增加特殊儿童的发病风险。

特殊儿童的发病机制还受到生理因素的制约。

特殊儿童在生理上存在着与一般儿童不同的特点,这也导致了他们易于出现发育障碍或功能障碍。

例如,脑部结构的异常、神经递质的不平衡等生理因素都可能导致特殊儿童的发病。

总结起来,特殊儿童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理因素三个方面。

遗传因素是特殊儿童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基因突变和遗传缺陷与特殊儿童的发病密切相关。

环境因素对特殊儿童的发病机制也产生重要影响,不良的环境刺激可能增加特殊儿童的发病风险。

此外,特殊儿童的生理特点也会影响其发病机制,脑部结构异常、神经递质不平衡等生理因素都可能导致特殊儿童的疾病。

了解特殊儿童的发病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特殊儿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特殊儿童的发病机制,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疾病的本质,为特殊儿童的康复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其生活质量。

同时,也为家长、教育工作者和医疗人员提供了指导和参考,促进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和融入社会。

Week 3-4 特殊儿童的定义、分类和鉴别标准

Week 3-4 特殊儿童的定义、分类和鉴别标准
内因起作用。 – 特殊儿童心理发展基本上遵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差异
• 大部分特殊儿童有生理和心理的缺陷 • 特殊儿童的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明显大于普通儿童。 • 特殊儿童难以适应普通学校中的常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或教学
组织方式,需要接受特殊教育。
特殊儿童的分类
• 弱智 • 听觉障碍(聋、重度听力损失) • 视觉障碍(盲、低视力) • 学习障碍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情绪和行为障碍
華東師範大學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第二章 特殊儿童的定义、 分类和鉴别标准
任课教师:张畅芯
2015-03-19
華東師範大學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第一节 特殊儿童的定义、 与普通儿童的共性和差异
什么是特殊儿童?
智力特征
社会行为
神经运动 或身体特征
• 为了最大限度的发展,特殊儿童需要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 法、组织形式或设备。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共性
• 遵循儿童生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 同样经历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等重要的发育阶 段。
• 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 遗传因素(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为特殊儿童提供心理发展的基础。 – 教育因素在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上起主导作用。 – 环境和教育因素是外因,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是内因。外因通过
感觉能力 交际能力 多种缺陷
心理特征 行为特征 生理特征
特殊儿童的定义
• 一群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某一方面或者多个方面明显地偏离普通 儿童的发展水平,有特别的学习或适应困难,只有接受了特殊教 育才能充分发展的儿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特殊儿童的成因和诊断中国的特殊儿童有多少?我查了一些资料,但都没有比较准确的统计,儿童脑瘫比例千分之二,自闭症比例千分之六,60万-180万,甚至有说260万的,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比例3%-5%,弱智儿童(0-14岁)比例1.07%,没有官方统计,数字相差很大,这正说明了我们对特殊儿童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每一年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

导致特殊儿童比例上升的原因很复杂,了解并控制这些因素是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

1、遗传。

家族里可找到有智能不足、语言发展迟滞等状况的,除了基因影响外,心理因素影响也不可忽视。

2、脑伤。

怀孕、分娩、出生后这个过程中母亲存在的问题。

包括在怀孕期间窘迫性流产等因素而造成大脑发育不全,生产过程中早产、难产、新生儿脑伤,以及婴儿期因感染脑炎、脑膜炎等疾病造成脑部伤害等因素。

3、生化失调。

神经化学物质传递异常、维生素缺乏、内分泌腺功能失调等都会影响儿童大脑智力的发展、语言的接受以及身体运动机能的发展,从而导致多动症、注意力缺陷、学业不良等现象。

4、新陈代谢疾病。

如苯酮尿症等先天的新陈代谢障碍,造成脑细胞的功能失调和障碍,会影响脑神经讯息传递的功能,而造成自闭症。

5、低血糖。

低血糖会危及儿童大脑的发展、尤其是出生后的头两年内。

如果不及时解决,大脑的神经细胞就会受到损害,常常导致智力落后、动作发展迟滞等。

6、家庭问题。

父母抚养与教育不当表现为:其一不和睦的家庭,亲子关系的冷漠,虐待和粗暴,从小耳闻目睹,因而富有攻击性;其二过度保护,父母包办,过分依赖,溺爱和宽容,缺乏运动能力;家庭结构简单化,有孤独感;家庭生活电视化,产生言语、交往障碍;7、其他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家庭和社会因素是否是特殊儿童形成的原因至今仍有争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自闭症不是因为缺乏关爱造成的,如果心因论成立的话,那也是过分溺爱的原因。

下面我具体阐述特殊儿童几个主要类型的成因及日常的普通诊断方法。

一、自闭症儿童的成因:遗传,染色体变异目前一般学者认为:自闭症是中枢神经受损,所引发的终身发展性障碍,自闭症的基本障碍是脑部负责分配、聚焦与学习的神经元功能障碍,以至神经接收器无法以正确的方向及适当的敏感度选取刺激。

这种神经功能性障碍同时也影响早期的脑部发育及调节学习的情绪。

种种统计显示,自闭症已经成为儿童疾病之首,超过儿童肿瘤、白血病、艾滋病、糖尿病的发生率总和。

全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自闭症谱系障碍在0-6岁儿童致残原因中占据首位,高达78%。

自闭症的概念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专家莱奥?坎纳于1943年首次提出,在中国大陆叫孤独症,在台湾叫自闭症,这两个名称可能不能全面准确地描述这种病症,也许称它为坎纳症更合适。

然而,中国直到2006年才将自闭症确认为一种残疾。

在当今中国90%的人不知道自闭症。

所以我们应该普及这方面的知识。

瑞特诊断儿童自闭症四条核心标准:1、起病于30个月前;2、社会交往障碍;3、语言发育迟缓或偏离;4、坚持原样不变。

以下的18种行为就是自闭症的早期表现,如果发现孩子同时具备其中的7种行为,就应该怀疑他有自闭症倾向了,家长需要带孩子去看医生。

1.对声音没有反应;2.难于介入同龄人;3.拒绝接受变化;4.对环境冷漠;5.鹦鹉学舌;6.喜欢旋转物品;7.莫名其妙地发笑;8.抵抗正常学习方法;9.奇怪的玩耍方式;10.动作发展不平衡;11.对疼痛不敏感;12.缺乏目光对视;13.特别依赖某一物品;14.不明原因的哭闹;15.特别好动或不动;16.拒绝拥抱;17.对真正的危险不惧怕;18.用动作表达需求。

二、脑瘫儿童的成因先天性脑瘫的原因包括胎盘异常、胎位不正、宫内窘迫、早产、多胎、出生时窒息以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疸(损坏神经核造成脑瘫)、感染、外伤、脑出血、脑部畸形等。

患儿出现下列症状有助于脑瘫的早期诊断:1、小儿出生不久经常少哭、少动、哭声低弱,过分安静。

或对突然出现的声响及体位改变反应剧烈。

全身抖动,易激怒、易惊吓或反复出现惊跳。

2、出生后喂哺困难,如吸吮无力,吞咽困难,口腔闭合不佳。

3、动作不协调、不对称、随意运动很少。

4、经常出现异常的肌张力或异常的姿势和动作。

5、运动发育落后。

例如,3~4个月小儿俯卧位不能竖头或竖头不稳;4月后不能用前臂支撑负重;双手常握拳,不会握小棒,不能将手伸入口中吸吮;6~7个月仍不能翻身和独坐片刻;9月左右尚不会爬;1岁时不能独自站立;1岁半尚不会独立行走,扶站时以足尖着地或双腿屈曲,不能负重,或两下肢过于挺直、交叉等。

脑瘫儿童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常合并智能缺陷、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可伴有癫痫发作。

手足不自主运动、智力差、语言不清、发育迟缓、站立、行走或长齿迟缓。

爬行对小儿脑瘫有治疗作用。

婴儿爬行时,头与颈部抬起,胸腹部也相应挺高,由于整个身体的重量是借助上下肢支撑的,四肢的肌肉得到锻炼。

也可防肥胖:皮下脂肪积聚减少,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功能。

爬行也有助于婴儿智力开发。

经常处于俯卧、抬头的姿势,可促进其颈部肌肉的发育,孩子抬头越高,视野也越开阔,孩子就可自由观察和探究周围的事物,从而促进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发育。

三、学习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儿童是指智力水平基本正常,但在学习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存在困难(或障碍)的儿童。

如:有的孩子在拼音、汉字等符号的再认、阅读方面存在障碍,容易看错字,写错字,数字写颠倒,动作不协调,语言表达不连贯,上课无法专心听讲,总是摇头晃脑,扭动身体,做小动作(如揉眼睛、扣鼻孔、翻书本等),无法专心听老师讲课,注意力有障碍。

1)成因:脑部机能障碍:局部的脑发育不足、脑损伤、或脑电波紊乱、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等。

神经系统的感觉统合失调是产生学习障碍的主要矛盾,所以解决中枢神经系统的问题,才能提高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习能力。

触觉刺激对神经系统产生的影响:平衡性运动:如,走平衡木,站平衡台等。

跳跃性运动:如,蹦床、翻滚、垫上运动等。

姿势反应性运动:如,进行儿童脚踏车、砂坑、草坪、滑板飞行、滑梯等。

2)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前庭平衡功能失调:常常观测距离不准,左右分辨不良,方向感不明;分辨不出相似的图形或物品,不会玩拼图游戏;协调能力差,空间定向困难,转圈就晕或久转不晕,怕上高处或跨越障碍,怕乘电梯,不喜欢玩秋千等旋转游戏。

不会跳绳、拍球、怕黑、行为散漫。

触觉统合失调:喜欢固定于熟悉的环境,动作喜欢保持原样,重复语言、重复动作,对任何新的学习加以排斥。

视觉统合失调:视觉辨认能力低、图形记忆困难、识字困难、阅读困难,书写困难,计算屡屡出错。

听觉统合失调:听觉辨别能力低,听觉理解,听觉技艺不佳,表达困难,音乐感差,有重听或语音分辨不清的现象。

对学习障碍儿童的筛选方法有美国Myklebusty提出的PRS法和日本上野一彦提出的行动检查法。

行动检查法把学习障碍儿童容易表现的行动特性分为8个大项目和30个小项目。

(一) 活动水准异常1、不能安静,坐立不安。

2、出乎意料的行动﹑行动杂乱。

3、无精打彩,动作迟钝,呆头呆脑,心不在焉。

(二) 注意集中障碍4、对某件事只有短时间的集中力。

5、周围的一点小事容易引起走神。

6、与人说话时视线不合。

(三) 协调运动差7、手指显著不灵巧,如使用剪刀﹑解扣纽扣﹑使用筷子﹑绳子打结等显得笨拙。

8、不能很好地用脚尖站立和用单脚站立。

9、走跑时手脚动作不自然,行动不利索。

10、全身的协调运动差 (如球类运动﹑跳绳﹑跳箱﹑铁棒﹑垫上运动等) 。

(四) 冲动性11、常出现突发的行动 (突然打人﹑过分地大声喊叫)。

12、对于危险的事情毫无顾忌地去做 (乱舞东西﹑登上桌子﹑钻到厨柜里)。

13、一旦进入新环境和多刺激的环境中,就希望很快地接触人和物,不能安静(如在更换教室时)。

(五) 情绪不安定14、胡乱地撒欢儿,大笑,说起话来没有止境。

15、容易紧张,对于一点小事易多受惊,惊慌失措。

16、对初次见面和素不相识的人毫不在乎地开口说话,出乎意料地嘻皮笑脸,表现为一种不胆怯的态度。

17、自我放肆的行动多见(常常离群,乱拿别人东西﹑吵架)。

18、有发作性的症状(挤眉弄眼﹑频繁眨眼﹑眩晕)。

(六) 固执性19、反复进行同一动作(如反复触摸﹑敲打身体某部分,总是摸﹑咬﹑摆弄同一物,如铅笔)。

20、长时间玩同一游戏(如积木﹑拼板﹑玩砂﹑玩水)。

21、拘泥于一个话题,反复问﹑说同一问题和事情。

(七) 认知障碍22、左右概念不清(对右侧﹑左侧﹑向右﹑向左等指示不明白)。

23、日期﹑时间概念模糊(昨天﹑前天﹑明天﹑后天等易搞错)。

24、不知道场所和位置(道路顺序﹑桌子位置)。

25不能理解基本的数量概念(大﹑小﹑多﹑少以及10以下数的加减)。

(八) 语言迟缓26、说话方法使人难以听懂(吐字不清﹑说话快﹑异常的高调)。

27、读书时不流畅(生涩﹑漏读﹑随便读)。

28、在同一学年中,特别不擅长理解文章的内容(不能抓住概要,进行归纳)。

29、不擅长写(写的文章杂乱﹑难以判断﹑误字﹑漏字多)。

30、书写文章时,语法错误多。

根据以上项目对照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经常表现:2分;有时表现:1分;几乎不表现:0分。

判定时,将小项目得分按每个大项目进行合计,8个大项目中,2分以上的大项目在6个以上,或2分以上的大项目即使是4﹑5个,而总分在20分以上,可以判断为疑似学习障碍儿童。

四、智力落后儿童是指智力明显低于同龄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并伴有一定的学习障碍和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

感知不敏感,难以辨别细节。

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范围狭窄,都是无意注意,有意注意迟缓。

记忆速度缓慢,保持不牢固,再现也不准确,遗忘快,回忆时一般缺乏逻辑的意义联系。

思维多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缺乏分析、抽象、综合、概括的能力,整个心理活动水平都较低,很难适应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生活难以自理,不能从事简单的劳动。

语言特点:智力落后儿童的语言发展缓慢,词汇贫乏,理解能力差,运用语言困难,多数有言语障碍。

由于思维的缺陷的影响,表现在语言上,语言的缺陷又会影响思维质量。

语言缺陷与弱智儿童知觉、动作、肌肉运动等方面缺陷有关。

智力落后的原因:1.染色体遗传。

2.染色体异常。

3.药物影响,病毒感染。

4.不良生活习惯。

出生时因素:窒息缺氧、早产、低体重。

出生后因素:新生儿溶血病,溶血性贫血,主要因母子血型不合造成,免疫性溶血性黄疸所造成。

脑外伤、中毒、严重营养不良。

除了根据上面叙述过的智力落后儿童特点以外,也有的采用心理——教育的测验方法,对智力低下的未入学的学龄儿童和成绩不良的低年级小学生进行检查。

检查的方法和内容是通过谈话、游戏活动、对各类画片和各类性质的短文的叙述、图片分类、计数、应用题运算等实验,以此全面分析这些儿童的各个方面的心理特点,尤其是抽象概括的水平及特点,据此评估智力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