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资料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微主题突破40板块运动与地貌

高考地理微主题突破40板块运动与地貌

2024年高考地理微主题突破40:板块运动与地貌【知识梳理】1.板块的划分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里都既有陆地又有海洋。

2.板块运动及地壳活动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3.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板块相对运动对海、大西洋青藏高原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常考的板块边界(1)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中南半岛、东南亚、小亚细亚半岛、太平洋西部岛弧链位于亚欧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马达加斯加岛属于非洲板块。

(2)冰岛——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

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

(3)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4)安地斯山脉:墨西哥以北的美洲部分为太平洋板块交界,墨西哥以南部分为南极洲板块交界。

(5)海底岩石年龄由生长边界(大洋中脊)向两侧逐渐变老。

(6)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理现象,如山脉、裂谷、海洋、岛屿等地形的形成与分布,地震、火山、地热资源、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等。

①地中海面积在缩小是因为其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红海面积在扩大是因为其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②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区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③非洲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较小是因为其位于非洲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南美大陆西海岸地势起伏大,多高大山脉是因为其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珠穆朗玛峰:8844.43M
马里亚纳海沟:-11035M
马里亚纳海沟
同样是挤压,为何 前者形成山脉,而 此处形成海沟?
为何大陆板 块上升,而大洋 板块下沉?
密度:大陆(硅铝层)< 大洋(硅镁层)
探究·寻找消亡边界
陆—陆边界 海—陆边界
高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
海 陆
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 马里亚纳群岛 岛弧 落基山脉 海岸海岸山脉 等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
基于这样的要求,即执行“标准”需要 做到“结合实例”加以分析。
如此高大雄 伟的珠峰是如何 形成的呢?
结合世界地形图·寻找板块图中的喜马拉雅山
请看动画演示
【概念解析】消亡边界:又称汇聚型边界, 是两个相互汇聚、消亡的板块之间的边界。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以消亡边界为例
高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一 第二章 第二节
11号 15级1班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因素
·重在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以使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
【教学目标】
①通过引导,学生能够回忆起初中有关知识——板块构造学说的 主要内容。
②通过讲解,学生能够列举、说出六大板块并能分清大陆板块和 大洋板块。
除了雄伟奇特的地形,消 亡边界也会出现地质灾害。
请同学们在课后收集相关 的灾害资料。
THANKS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课件 板块运动与地貌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课件 板块运动与地貌

4.火山锋的存在,导致马提尼克岛
①面积缩小
②平均高度增加
③长宽比增大
A.①②
B.①④
④海岸曲折度增大
√C.②③
D.③④
如图为“世界主要板块接触关系示意图”。
完成1~2题。
1.表示印度洋板块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如图为“世界主要板块接触关系示意图”。
完成1~2题。
2.图示范围内位于消亡边界的地理事物是
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是海
洋中最深的地方,大陆板块受挤上拱,
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
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岛弧链, 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
板块运动与地貌
岛弧 海沟 欧亚板块
岛弧链
千岛海沟
日本海沟 马里亚纳
海沟
科迪勒拉山系
板块运动与地貌
海沟
海岸山脉
美洲板块
生长边界 生长边界处的主要构造带有海岭或断层,板块相背运动,会发生张 裂,板块间距离会加大,如红海面积会变大,大西洋面积在扩大。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3.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1)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 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 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 板块。大板块又可以划分 为若干小板块。这些板块 漂浮在“软流层”之上, 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2)一般说来,板块的内 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 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 较活动的地带。板块之中还 有次一级的小板块。
板块判断容易出现的两个误区 (1)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虽然在亚欧大陆,但属于印度洋板块。 (2)同为科迪勒拉山系的海岸山脉,落基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而安第斯山脉则是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看板块运动与地貌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看板块运动与地貌

补充:火山活动
2. 根据活动情况,火山可分为三类: 一是现代尚在活动或周期性喷发的火山,称 为活火山; 二是保持有火山形态和喷发物,但无喷发历 史记录,也无活动性表现的火山,称为死火 山; 三是长期没有喷发,但将来还会喷发的火山, 称为休眠火山。
补充——海底地形
补充——海底地形
补充——海底地形
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海底地
形名称:
A: 大陆架 B: 大陆坡 C: 洋盆
C
一.基础梳理 3.六大板块及特殊地区
(3).特殊地区
④.新西兰南、北二岛—— 天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交界处——消亡边界。 ⑤.科迪勒拉山系:北美洲 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 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 欣,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为 南极洲与美洲板块碰撞。 ⑥.需要注意三个板块交接 处:东南亚、勘察加半岛
二.重点突破 板块运动与地貌
大洋板块内部张裂处往往 形成海岭或大洋中脊
大西洋中脊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它科学地解释了地震、火山等
地壳运动的机理。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
C 1.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表示大陆架的是c
C
B.图中表示大陆坡的是a
C.此海域是海洋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区
D.冲绳海槽是板块张裂形成的
材料一 中国南海因其位于我国大陆的南方,亦称南中国海。南海作 为世界第三大陆缘海,幅员辽阔,拥有三百多万平方千米的浩瀚海域, 在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散布着大小200多个岛屿礁滩,统称为南海诸岛。 南海与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二 南海部分海域等深线示意图。

高三复习课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杨靖)

高三复习课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杨靖)

洋洋碰撞往往形成洋中的海沟,岛弧 陆陆碰撞形成山脉
岛 弧
马 里 亚 纳 海 沟
边界类型
地区
交界处板块 亚欧、非—美
大西洋
红海
印度洋—非
非—非 美—亚欧 印度洋—亚欧
板块张裂区
(生长边界)
东非大裂谷 冰岛 喜马拉雅山脉
板块碰撞区 (消亡边界)
地中海、阿尔卑斯山脉
科迪勒拉山系 东亚岛弧链、海沟
非—亚欧
洋中岛弧、
海沟
新西兰南北二岛
↑ 俯 大陆板块
海岸山脉、 陆缘岛弧、 海沟
太平洋西部的海


沟、岛弧链
界 大洋板块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长沙市实验中学 杨靖
板块构造学说
基本观点
1.地球岩石圈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
2.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 内部较稳定,边界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3.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 形成地球表面形态(宏观地形)。
探究一:六大板块
A B D
E
C
F
探究一:六大板块
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总结: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边界类型 示意图 明显地形 实例 东非大裂谷
陆地内部张裂
生长边界 ←→ :裂谷 海洋内部张裂 :海岭
大西洋中脊
大陆板块 ↓


山脉和高原
青藏高原、喜马
拉雅山脉
消 撞 大陆板块 亡 边 大洋板块 边 界 ↓ 界 ↓ 冲 ↑ 大洋板块 ↓
D

3.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 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 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K岛处于( C )

地球表面形态

地球表面形态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地壳运动的痕迹----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1.褶皱
褶皱:岩层的一系列波状弯曲。
形成的原因:地壳运动(属于内力作用)。
岩层上凸的称为背斜、岩层下凹的称为向斜。
※背斜、向斜构造的判断:
从岩层新老 形 式 从形态上看 关系上看 背 斜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的原因
向上拱起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 岩层中心老、 岩石易破碎,易被侵 两翼新 蚀成谷地;
边界 类型
地区
交界处板块
喜马拉雅山脉、 印度洋板块 →|← 亚欧板块 青藏高原 阿尔卑斯山脉、 ( 非洲板块→ | ← 亚欧板块 挤 消 地中海(缩小) 压亡 西太平洋的 碰边 太平洋板块 →|← 亚欧板块 撞 界 海沟-岛弧链 ) 太平洋板块 → |← 美洲板块 落基山脉 安第斯山脉
南极洲板块 →|← 美洲板块
读“我国某地区一古城遗址附近的古河床剖面图”, 据此回答9-11题。
9.该古城消失的原因可能是 ①滑坡、泥石流频发 ②过度使用水资源 ③人口增长过快 ④火山喷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 10.根据河流沉积物的变化,推测历史上古城附近地区环境最好 , 3 、水草最丰美的时期最有可能的是 , 5 A.甲 B.乙 C.丙 D.丁 1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气东输的气源区 B.常年受副高控制,气候干旱 C.河流侵蚀强烈,含沙量大 D.城市大都呈片状分布
风化、侵蚀、
填平洼地,
使地表趋
于平坦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 地球岩石圈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 块,并处在相对运动之中. 2. 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板块交界处地 壳比较活动,多火山地震. 3.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 张裂形成地表基本面貌.

2.2-地球表面形态(1)-板块运动和地质构造

2.2-地球表面形态(1)-板块运动和地质构造

1.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 欧亚 板块和
美洲 板块之
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冰岛位于板块的 生长 边界(填“生长”或“消
亡”)。
2.图中甲地发生6.3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我国某报记者从首都机
场乘飞机前往灾区做现场报道,到达时,北京时间为19时40分。
(1)甲地地震产生的原因是
A.位于板块边缘碰撞带
分类2:大陆-大 陆板块挤压碰 撞:形成高大 的山脉
举例:喜马拉雅 山、青藏高原、 阿尔卑斯山
思考: 1)板块的张裂地区,往往形成什么样的地表形态?
2)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往往形成什么样的地表形态?
冰岛
落基山脉
红海
喜马拉雅山脉
马里亚纳海沟 马里亚纳群岛
东非大裂谷
花彩列岛 东亚岛弧
安第斯山脉
大西洋中脊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相对运动。
板边界分为两种类型: 两板块张裂分离叫:生长边界 两板块挤压碰撞叫:消亡边界
板块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分别 形成了什么地貌?
生长边界:裂谷、海洋
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大西洋中脊
裂谷
海洋
东非大裂谷
褶皱山系
东北平原
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zxxk
喜马拉雅山
地球 表面 形态
2.2 地球的表面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地 质
内力 表 作用 现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地震 变质作用
板块 构造 学说

外力 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地表形态变化的能量来自哪里?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B
地堑
东 非 大 裂 谷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综述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综述

海沟 岛弧
大陆与大陆 ---巨大山脉
消亡边界
课堂练习:P37、文档
小组讨论:1、冰岛和新西兰边界类型及
火山地震频发的原因
2、格陵兰岛与太平洋西部岛弧 链分别位于哪个板块
同时,正因为海底扩张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对流,所以也解 决了大陆漂移驱动力的问题,这个解释受到科学家的普遍认 同。
一、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岩石圈是由若干刚性的板块构成,这 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圈之上,全世界可以划 பைடு நூலகம்为六大板块。
二、基本内容:
1.岩石圈不是整体的一块,而是分裂成许多块
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板块运动形成地表基本形态
为何喜马拉雅山地区多年前汪洋一片 如今却成为世界之巅?
第2节 地球表面形态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大陆漂移假说
大陆地壳漂浮在大洋地壳上进行水平 移动,驱动力来自天体引潮力与地球自转离心力。
海底扩张学说
驱动力是地幔物质对流,海底扩张是 洋壳新陈代谢的过程,洋壳从海岭处不断生长并向两侧扩张, 老的洋壳在海沟处俯冲入地幔而消失。
3.板块运动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
4.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三、板块运动两种基本形式:
1、板块之间彼此分离、张裂(生长边界)
2、板块之间相互碰撞挤压(消亡边界)
板块运动小结
板块内部 --地壳稳定 张裂 ---裂谷或海洋
生长边界 海岸山脉
板块交界处 --地壳活动
大陆与海洋 碰撞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两个大力士在海沟岛弧处相互挤压碰撞,因 为洋壳的位置低,又背负着厚重的海水,实在抬不起头,只好顺 势俯冲到陆壳的下方,形成海沟。同时,拼命的将陆地拱起,使 陆壳抬升为岛弧。当然,岛弧中也有部分是火山喷发形成。
大陆板块 宏观
与大洋板 地形
块的消亡
边界
岛弧海
沟、海
岸山脉
海沟
例子
亚洲东部 的岛弧海 沟、美洲 西岸的海 岸山脉海 沟
新西兰发生地震: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 板块活跃不稳定 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 0°N:是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 界处(赤道、南回归线) 落基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碰撞边界,形成 巨大的褶皱山脉 安第斯山脉: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边界,形 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日本多火山地震: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 地壳活跃不稳定
沉积岩
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要 固结成岩等作用而形成。 特

层理结构 含有化石
高温、高压作用下,使原来的结构和成分发 变质岩 生变质。
代表岩石
花岗岩
玄武岩 安山岩 流纹岩 砾岩 砂岩 页岩 石灰岩 片麻岩 大理岩 石英岩 板岩
1、岩石的转化
岩浆岩
重 熔 再 生
冷 却 凝 固
岩浆
沉积岩
风化、沉积、成岩作用 变质作用
生长边界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板块运动方向
两板块间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 陆板块、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大洋板 块与大洋板块间) 两板块间相互张裂分离 (大陆板块内、大洋板块内)
大陆板块与 宏观 大陆板块的 地形 消亡边界 山脉和高原
例子
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
示意图

2.2地表形态的变化——板块运动与宏观地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2地表形态的变化——板块运动与宏观地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作 ②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 ③ 变质作用 高 山 、 丘 陵 、 盆 地

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④ 地震
等,使地表变得高低
不平
外 力 作
太阳辐射能
风化、侵蚀
削低高山,填平低
搬运、堆积 地,使地表趋于平坦

固结成岩
相互关系
各种地表 形态都是内 力和外力长 期共同作用 的结果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A.海沟 B.海岭 C.海盆
D.裂谷
接轨高考
(2020浙江1月选考)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
5. 雅鲁藏布江上游的“V”字形河谷形成的主要内、
外力作用是( D )
①板块张裂 ②板块挤压 ③风力侵蚀 ④流水侵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巩固练习
(2022.10十校联盟) 2022 年 8 月 4 日 12 时(北京时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演 训正式展开,并在环岛六大区域进行大量精准实弹射击。右图为演习区域分布图。完 成 1、2题。
接轨高考
(2022浙江6月选考)下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1、2题。
1.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D )
A.欧亚板块张裂 B.美洲板块抬升 C.太平洋板块张裂
2.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 C )
①海岭 ②裂谷 ③山脉 ④岛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太平洋板块俯冲 D.①④
接轨高考
(2021浙江6月选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宏观地貌)。
2.六大板块具体指哪些?范围包括哪些区域? 有哪些小板块?
3.在图中标出板块相对运动方向,并指出消亡边界或生长边界。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 山地震带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内外力作用之 对地表形态的 影响?


A A
内力作用使地表高低不平;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削高填低)。 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于地表,在不同时期某一作用占主 导。
材料1:2010年8月,由于暴雨,甘肃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 造成县城街道被掩埋,房屋被毁,一千多人遇难。 材料2:大约4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开始隆起,当时它的年平 均上升速度只有0.05厘米,尽管抬升速度缓慢,经过4000万年 的抬升,它最终成为了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之一。
东非大裂谷、
红海
陆壳
示意图
裂谷
陆壳
陆壳 内的 生长 边界
东非大裂谷处于非洲东部,是由 于非洲板块内部陆壳张裂形成。 东非大裂谷南起赞比西河入海口, 经过红海,北达西亚的死海。东 非大裂谷长约6400多千米,裂谷 两侧崖壁陡峭。裂谷沿线有众多 的湖泊,如马拉维湖等是陆壳张 裂形成,且多火山地震。东非大 裂谷未来可能因张裂而成为新的 海洋。
热能
地震等
在整个地 壳演化过
外 力 作 用
来自地球外 部,主要是 太阳辐射能
风化、侵蚀、 削高填低, 程中,内
搬运、沉积、 使地表趋 力起主导
固结成岩等 于平坦
作用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板块 运动
边界类型
宏观地形
大陆板块挤压碰撞
挤 消亡边界 形成 山脉和高原

海洋板块和大陆板

块或海洋板块挤压
碰撞,形成
对于陆壳与陆壳挤压碰撞的示意图,可以在放PPT之后,告诉学生,说其实也可 以这样画。这样主要是方便学生自己画在书上记忆。
在说海岭的定义时,说其实软流层的岩浆对流不仅可以形成海岭,还 可以利用岩浆对上覆板块的粘滞力,推动上覆板块运动。 这里有一个动画,讲述软流层对流形成海岭和并且推动板块运动。 (在动画播放完之后,说其实我们可以总结说软流层岩浆对流是推动 板块的原动力)。

地球表面形态

地球表面形态

地球表面形态一、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貌(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其中亚洲的印度半岛和阿拉伯搬到、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印度板块上,太平洋板块上几乎完全是海洋,其余五大板块都包括陆地和大面积海洋。

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中。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地壳不稳定,火山和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壳。

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多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是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群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属于印度洋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

③冰岛(大西洋“S”形海陵上)---生长边界;新西兰南北两岛---消亡边界。

④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版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3、构造运动和构造地貌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构造地貌分为褶皱和断层,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

(1)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注:判断确定地质构造特征和构造地貌的依据:①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背斜一般成为山岭,有时也可成为谷底(地形倒置)。

②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向斜一般成为山谷,有时也可成为山岭(地形倒置)。

③地垒:中间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块状山或高地(华山、庐山、泰山)④地堑:中间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①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聚,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以在向斜槽部打。

②利用背斜找油气: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由于气最轻,分布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部为石油。

2.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貌

2.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貌
请找出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1) 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 (名称与分布)。
2)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 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板块构造学说与全球宏观地貌:
1:请找出板块运动形成的两种基本边界类型 2:做法一:在世界地形图上绘出六大板块边界,用不同颜 色绘制两种边界类型
(太阳能)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固结成岩作用
使地表趋于平 坦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
(1)流水侵蚀作用:
A、坡面流水使坡面破碎,下切形成沟谷; 如,瀑布。
B、水流汇集,使沟谷加宽加深; 如,峡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V形谷——流水侵蚀
黄土高原——流水侵蚀
孤峰林立的岩溶地貌
流水沉积
黄河地上河
3.东非大裂谷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板块边界(×
4.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板块边界(√
5.东亚岛弧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形成的 ( × )
7.红海是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板块边界
(× )
8.安第斯山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 × )
背斜顶部受 张力,岩性疏松, 易侵蚀;向斜槽部 受挤压,岩性坚 硬,不易侵蚀。
风力沉积
戈壁 沙漠 黄土
非洲的沙漠
风力沉积
新月形沙丘
移动沙丘的构造
静止沙丘的构造
带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如果遇到灌丛或石块,风沙
受阻堆积下来,就形成沙丘。如果没有植被的滞阻,沙
丘在风力作用下则成为流动沙丘,它会淹没农田村舍,
破坏交通。
思考:外力作用除了流水作用和风力 作用外,还有没有其他类型的外力作 用?
2)板块张裂 边界类型 生长边界 形成的宏观地貌有:裂谷、洋中脊

科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科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地表形态地表形态是由形成地面形状的过程所组成的一个地形特征.所有的地表形态都有海拔和地势.地表形态相似的大面积区域叫做地形区.不同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内力作用能量来源:来自地球本身(地球内部的热能)。

主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建设地壳、使地壳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山或盆地,控制地表基本形态。

外力作用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能)。

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破坏地壳,改变地表的原始形态,把高山削低,盆地填平。

背斜和向斜。

二者的关系1、同时作用于地壳,从相反方向改变地表形态。

2、内外力作用共同进行。

3、在同一地区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同一时期,可能会以某种作用占优势,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在地壳发展变化中起主导作用。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板块运动学说是近几十年解释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较为盛行的一种学说。

它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

这些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

板块运动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之一。

板块运动形成了板块之间的两种基本关系:即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或者相邻的板块彼此分离。

他们对于宏观地形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大影响。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有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叫做地质构造。

强烈碰撞和水平挤压,可以使沉积岩发生弯曲,形成褶皱。

褶皱是常见的地质构造之一,它有两种基本形态。

一般来说,中间向上隆起的叫背斜,中间向下凹陷的叫向斜。

断层是另一种常见的地质构造。

岩石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断裂,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称为断层。

2.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2.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观察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记忆、确认各大板块的名称、位置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板块的名称:
A B D E
C F
板块的名称:
亚欧板块
B
D
E
C F
板块的名称:
亚欧板块
非洲 板块
DLeabharlann EC F板块的名称:
亚欧板块
非洲 板块
D
印度洋 板块
E
F
板块的名称: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 板块
阅读P38页,总结归纳,板块 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板块运动 板块 碰撞
大陆板 块与大 陆板块 碰撞
对地貌的影响
举例
形成高峻的山脉 和巨大的高原
喜马拉雅山、 阿尔卑斯山
(消亡 大陆板 边界) 块与海 海洋板块形成深海沟 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 洋板块 陆地板块边界处形成 北美落基山脉 碰撞 海岸山脉或岛弧, 太平洋西岸岛屿,如日本群
地表形态 的形成都 是内力与 外力长期 作用的结 把高山削低, 风化,侵蚀, 果,一般 把盆地填平, 内力作用 搬运,堆积, 使地表趋于 占主导。 固结成岩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地震等
形成高山 或低地, 使地表高 低不平
平坦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 而是被断裂带(如海岭、海沟等)分 割成六大板块。
丘 陵
山地
平原
高原
常见的地表形态 主要地形有高原、盆地、丘陵、山 地等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6第二段,思考是 什么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
地质作用

地壳运动与宏观地形(共16张PPT)

地壳运动与宏观地形(共16张PPT)
(1)大陆板块间互相挤压的地带会形成 高峻的山脉和巨大的高原
3、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大陆板块间互相挤压的地带形成 高峻的山脉和巨大的高原
(2)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挤压碰撞地 带形海沟、山脉和岛弧
(3)在板块的张开分裂地带形成裂谷或海 洋
东非大裂谷
课堂活动3:根据板块运动规律,完成教 材38页活动问题及以下问题。
1、红海和地中海的面积将会怎么变化 ?
2、东非裂谷带最终将会变为什么?
3、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
课堂活动1:根据以下问题阅读教材
(2)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 ( 4、1)板生 块长 的边 运界 动: 有断 什层 么、规海 律岭 ?与板块的边界类型有什么联系?
4课、堂板活块动的2运:动阅有读什教么材规38律页?完与成板下块列的问边题界类型有什么联系? 13、板块构的造边学界说有的哪基几本 种观?点它是们什分么别?对应哪些地形? (2、1)全生球长共边分界为:哪断六层大、 板海块岭? 课(堂1)活大动陆2:板阅块读间教互材相挤38压页的完地成带下形列成问高题峻的山脉和巨大的高原 课3、堂在活板动块2:的阅张读开教分材裂地38带页会完形成成下什列么问地题形? (2、2)全大球陆共板分块为和哪大六洋大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形海沟、山脉和岛弧 课(堂1)活大动陆1:板根块据间以互下相问 挤题压阅的读地教带材会形成高峻的山脉和巨大的高原 32、板东块非的裂边谷界带有最哪终几将种 会?变它为们什分么别?对应哪些地形? 43、板在块板的块运的动张有开什分么裂规 地律带?会与形板成块什的么边地界形类?型有什么联系? (1、1)板大块陆构板造块学间说互的相基挤 本压观的点地是带什形么成?高峻的山脉和巨大的高原 34、在板板块块的的运张动开有分什裂么地 规带律会?形与成板什块么的地边形界?类型有什么联系? (课1堂)活大动陆1板:块根间据互以相下挤 问压题的阅地读带教形材成高峻的山脉和巨大的高原 2课、堂全活球动共1分:为根哪据六以大下板 问块题?阅读教材 课(堂2)活消动亡2:边阅界读:教海材沟、38造页山完带成下列问题 (1、1)板大块陆构板造块学间说互的相基挤 本压观的点地是带什形么成?高峻的山脉和巨大的高原 (2、2)全消球亡共边分界为:哪海六沟大、 板造块山?带 41、板块的构运造动学有说什的么基规 本律观?点与是板什块么的?边界类型有什么联系?

板块运动、火山活动与地表形态课件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板块运动、火山活动与地表形态课件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课堂 小结
裂谷
海洋
3.六大板块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大陆板块: A亚欧板块 D美洲板块 E非洲板块 F南极洲板块
大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1)张裂(相离运动)
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为
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2)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如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为
Hale Waihona Puke A.中国海南岛B.马达加斯加岛
C.格陵兰岛
√D.冰岛
2.上题中间歇泉分布较广的地区,与其高温度水能量来源关联性较大的 板块运动是 A.美洲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挤压 B.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挤压
√C.美洲板块和欧亚板块张离运动
D.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离运动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冰岛位于大西洋大洋中脊,是美洲板块和欧 亚板块张裂地带,C正确。
√A.消亡边界 海洋中形成海沟
B.生长边界 海洋中形成山脉 C.消亡边界 陆地上形成沙漠 D.生长边界 陆地上形成盐湖
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
回答2~3题。
2.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属于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欧亚板块
3.在图示板块边界处,常常形成
A.岛弧
√B.裂谷
第二章 第二节 课时1




动 与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岩石圈是刚性的,破碎成为多个不规则的块体,即板块,这些板块一直处于 缓慢的、不断的运动之中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外力作用之 对地表形态的 影响?


A A
内力作用使地表高低不平;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削高填低)。 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于地表,在不同时期某一作用占主 导。
材料1:2010年8月,由于暴雨,甘肃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 造成县城街道被掩埋,房屋被毁,一千多人遇难。 材料2:大约4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开始隆起,当时它的年平 均上升速度只有0.05厘米,尽管抬升速度缓慢,经过4000万年 的抬升,它最终成为了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之一。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地震等
风化、侵蚀、搬运、 堆积等
风化作用:在温度等的作用下,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 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 叫风化作用。
材料:A地在若干年前外力作用不显著,受地 壳的挤压形成高低不平的山地和谷地,随着时 间的推移,内力作用不显著,外力侵蚀作用加 强,形成了乙图较为平坦的地表。
陆壳与洋 壳间的消 亡边界
宏观地形
岛弧海沟、海 岸山脉海沟
例子
亚洲东部的岛弧海 沟、美洲西岸的海 岸山脉海沟
陆壳与 洋壳间 的消亡 边界
洋壳与陆 壳挤压形 成的岛弧 海沟
洋壳和陆壳两个大力士在海沟岛弧处相互挤压碰撞,因为洋壳的 位置低,又背负着厚重的海水,实在抬不起头,只好顺势俯冲到 陆壳的下方,形成海沟。同时,拼命的将陆地拱起,使陆壳抬升 为岛弧。当然,岛弧中也有部分是火山喷发形成。
洋壳
岩浆上涌 洋壳
海岭:即大洋中巨大的海底山系,是由于软流
层的岩浆对流上涌而形成。
洋壳内 的生长 边界
• 内力作用与地貌.swf
洋壳内 的生长 边界
宏观地形
海岭(即大 洋中脊)
洋壳内的生 长边界
示意图
海岭
洋壳 岩浆上涌
洋壳
例子
大西洋海岭 (大西洋中 脊)
陆壳内 的生长 边界
宏观 地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例子
裂谷 东非大裂谷、
大西洋海岭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六大板块没有一块完全是有陆壳或洋壳组成,太 平洋板块也不是完全由洋壳组成。
B.印度洋板块包括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不包括 澳大利亚。
C.在洋壳与陆壳间的消亡边界中,只形成岛弧、海 沟,不形成海岸山脉、海沟。
D.地壳运动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全球宏观 地形的形成,外力作用占主导。
中国东海东部,有一个岛弧,即琉球群岛。它位于日本
九州岛以南,中国台湾岛以北,琉球群岛东侧是琉球海
沟。琉球群岛制约着中国商船和军舰进入太平洋,对中
国国防安全造成极大的压力。
从板块构
造的角度,
分析琉球
群岛和琉
球海沟的
成因?
东海大陆架
分类
内力 作用
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
外力 地球外部 作用 的太阳能
阅读课文,总结内力 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能 量来源和表现形式
陆壳:主要分布在陆地上,也包括大陆架等。一般来说, 由于矿物成分的区别,洋壳的密度大于陆壳,陆壳与洋 壳的分界处在海沟附近。海沟处靠近陆地的部分为陆壳, 海沟处靠近海洋的部分为洋壳。
陆壳与 宏观 例子
陆壳间 地形
的消亡 边界
山脉和 高原
阿尔卑斯 山、喜马
拉雅山
示意图
陆壳与 陆壳间 的消亡 边界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线
读“世界部分地区板块运动示意图”,图示地区地壳活跃,
D 板块运动明显,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红海
陆壳
示意图
裂谷
陆壳
陆壳 内的 生长 边界
东非大裂谷处于非洲东部,是由 于非洲板块内部陆壳张裂形成。 东非大裂谷南起赞比西河入海口, 经过红海,北达西亚的死海。东 非大裂谷长约6400多千米,裂谷 两侧崖壁陡峭。裂谷沿线有众多 的湖泊,如马拉维湖等是陆壳张 裂形成,且多火山地震。东非大 裂谷未来可能因张裂而成为新的 海洋。
东非大裂谷图片
边界类型
宏观地形
陆壳与陆壳间挤压形 成山脉、高原;
消亡边界 陆壳与洋壳间挤压形
(挤压碰撞)
成岛弧海沟或海岸山 脉海沟
洋壳与洋壳间挤压形 成岛弧海沟
生长边界 陆壳内张裂形成裂谷
(张裂分离) 洋壳内张裂形成海岭
回顾板块边界 和宏观地形
例子 阿尔卑斯山、喜马 拉雅山 琉球群岛和琉球海 沟、美洲西部海岸 山脉和海沟 马里亚纳群岛和马 里亚纳海沟 东非大裂谷、红海
读六大板块分 布示意图,思 考并回答下列 问题?
1.赤道经过哪几大板块?北回归线是否经过南极洲板块?亚欧板 块在南半球有分布吗? 2阿拉伯半岛属于哪个板块?新西兰处于哪两个板块的交界处? 3.与美洲西部、亚洲东部、澳大利亚东部相交界的环太平洋一线 是消亡边界还是生长边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线呢? 4.大西洋中部的边界是消亡边界还是生长边界?
洋壳与陆壳挤压形成 的海岸山脉海沟
陆壳与洋 宏观 壳间的消 地形 亡边界
岛弧海 沟、海 岸山脉 海沟
例子
亚洲东部 的岛弧海 沟、美洲 西岸的海 岸山脉海 沟
同学们画出岛弧海 沟和海岸山脉海沟 的简单示意图
示意图
岛 弧
海沟
海 岸 山脉海沟
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由于太平
洋板块位置低,俯冲到亚欧板块下面,挤压抬升亚
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半岛
新西兰
环太平洋一线
太 平 洋
环太平洋一线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线
大西洋中部的边界 大西洋中部的边界
边界类型 消亡边界
生长边界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板块运动方向 两板块间相互挤压碰撞(陆壳与陆壳间、 陆壳与洋壳间、洋壳与洋壳间)
两板块间相互张裂分离 (陆壳内、洋壳内)
洋壳:地壳分为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主要分布在大洋 内,洋壳与陆壳的主要区别是结构和矿物成分的不同。
欧板块,形成了岛弧和海沟。
从板块构
造的角度,
分析琉球
群岛和琉
球海沟的
成因?
东海大陆架
洋壳与洋 宏观地形
例子
壳间的消 岛弧海沟 马里亚纳群岛和 海水
亡边界
马里亚纳海沟 洋壳
海水 洋壳
洋壳与洋壳间的 消亡边界,由菲 律宾板块和太平 洋板块挤压形成
洋壳内 宏观地形
示意图
的生长 海岭(即大
海岭
边界 洋中脊)
内外力作用的速度有些很快(如火山、地震、泥石流 等),有些极其缓慢。
板块构造 学说的基 本观点
1.地球表层岩石圈并不是整体的一块,而是被一些活动带分割成了 六大板块(板块之间的边界是活动带,不一定是海陆交界处)。 2.六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相互之间作分离运动和碰撞挤压运 动等。 3.六大板块的内部地壳稳定,各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 跃,多火山地震。 4.六大板块又可以细分为若干小板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