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学教师的素养现状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现状及提升策略小学语文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第一批指导者,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学习成果的质量。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愈加繁忙,教学压力也日益增加,这就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旨在对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现状及提升策略进行浅谈。
(一)专业素养不足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素质主要包括语言文化素养、语言教学理论素养、语文教学方法素养三个方面。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讲课的层面上,缺乏深刻的语言文化理解,也不能熟练地将语文教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这造成了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难点。
(二)师德素养不高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除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外,更应该关注自身的师德素养建设。
但是,也有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存在教育教学中带有私心、片面的做法,或者是索要利益或高薪水的想法,这显然是违背师德的行为,长远来看,对学生的发展也是有影响的。
(三)缺乏创新思维在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有深厚的思维、创新和发展能力,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缺乏创新思维,只知照搬老师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不同生活环境下新一代学生的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
(一)注重教师自身的学习和成长作为语文教师,自身的学习和成长才能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进步。
教师需要注意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语文文化素养,不断更新、深化教育教学理论,增强专业技能,保持自己的学习热情。
(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师需要让自己的课堂变得丰富、生动、实践性强,具有启发性、趣味性。
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语文知识。
(三)发扬师德、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德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先进思想和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尽量避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不良情况。
当前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

一、当前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现状
农村小学具有布局散、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学习交流少、文化氛围滞后等多方面的劣势,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具体表现为:1、职业精神缺乏。
2、教育思想滞后。
3、教育观念陈旧。
4、教学手段落后。
5、学习意识淡漠。
6、科研能力薄弱。
7、竞争意识不强。
二、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策略
1、重视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2、加强师德教育,塑造职业精神。
3、更新教育观念,创优阅读范式,提升理论素养。
4、重视校本培训,为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搭建平台。
5、创新管理模式,激励教师成长。
就英语学科而言,如何才能提高农村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我认为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采取措施,稳定和壮大农村英语教师队伍是提高农村英语教师整体素质的有力帮手。
2、加强继续教育培训力度是提高农村英语教师整体素质的有力抓手。
3、加强教师自我发展是提高农村英语教师整体素质的有力推手。
(1)、提高教师素质,必须从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入手,让他们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树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想。
(2)、教师的自我发展应该是自主性的。
农村英语教师应不断进取、自觉提高学历层次,而且要能真正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基本技能。
应经常接触英语,如多阅读新编的英语书籍、报刊及相关教学理论,多收看电视英语频道节目等,学习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3)、加强教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培训。
4、努力提高科研能力是提高农村英语教师整体素质的有力助手。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分析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分析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是指教师在语文知识、教育教学理论以
及教学技能等方面的能力水平。
在现实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
养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现状:
一、语文知识方面
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教师具备较好
的语文底子,但也存在一部分教师语文知识较差或者只是“应试型”的语文知识,难以满足小学语文教学的需要。
二、教育教学理论方面
小学语文教师大多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但是难以
将其运用于实践中。
在教育教学理论上,小学语文教师往往缺乏多
元化、创新性的教学理念。
三、教学技能方面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技能方面表现出的现状各不相同。
有一些
教师教学技能出色,能够通过启发式、情感化等方式引导学生,但
也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思路,出现了效果不佳的局面。
同时,
现今行业技术的技术化和全球化也造成了教育环境的复杂性,而教
师的信息技能和教育技能也更加需要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还需进一步提高。
对于教师
本身来说,应该积极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拓展视野和
提升能力。
对于教育部门来说,也应该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
和评估,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提升专业素养,以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教师的科学素养现状与建议

小学数学教师的科学素养现状与建议
小学数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具备的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等方面的素养。
目前,小学数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现状:
1.知识水平不足: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基础数学知识薄弱,对新概念、新技术等缺乏了解和掌握。
2.科学思维不够发达: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3.方法不够科学: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同时缺乏科学的评价方法,难以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基于上述现状,建议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素养提高:
1.加强数学知识学习: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自身数学知识的充实和提高,了解最新的数学知识和发展趋势。
2.发展科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能力,提倡从实际问题中寻找数学规律,在教学中加强科学探究和创新活动。
3.优化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引导学生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4.改进评价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科学的评价方法,引导学生从反思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
谈谈当前小学音乐教师核心素养现状及对策

谈谈当前小学音乐教师核心素养现状及对策当前小学音乐教师在核心素养方面存在一定的现状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音乐知识和教学能力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现状分析1. 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目前很多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单一化的趋势,过分依赖传统的教学手段,缺乏创新。
这使得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时缺乏兴趣,难以全面提升音乐素养。
2. 音乐知识储备不足一些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知识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无法对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音乐知识教育,造成学生的音乐素养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3. 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一些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无法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也无法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表达。
二、对策建议1.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针对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问题,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邀请相关专业人员给予教师系统的音乐教学能力培训。
学校可以建立音乐教师教学相互观摩、交流和分享的平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2. 引导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学校可以引导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如游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视频教学等,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感受音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3. 加强音乐知识教育学校可以在教师岗位上加强音乐知识的要求,鼓励音乐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知识水平,学校也可以安排学习班或者集体备课,让音乐教师们能够共同提高音乐知识水平,提供更好的音乐教育。
4. 建设音乐教学资源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核心素养,学校还需要加大对音乐教学资源的建设力度,提供更多音乐教学设备和材料,让教师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来进行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5. 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音乐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对音乐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进行定期考核评价,督促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探讨小学教师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探讨小学教师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2023年,小学教育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关注小学教师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这篇文章,将探讨小学教师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小学教师的现状1.1 教育背景在我国,小学教师的教育背景要求越来越高。
很多地方都要求小学教师必须拥有大学学历或以上,这表明,小学教师职业日益专业化。
同时,在教育实践中,小学教师始终是教育工作中的中坚力量。
1.2 工作环境小学教师的工作环境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尤其是在城市,小学教师的承担的教育任务非常重。
教师需要指导孩子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且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处理很多家长、学生和同事之间的关系。
1.3 发展机会在现代教育中,小学教师的发展机会也越来越多。
许多教师可以通过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者专业认证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同时,许多教师还可以参加各种教育科研、教育培训等活动,这些都是为小学教师提供的发展机会。
二、未来的发展趋势2.1 个性化教育我国教育的未来是个性化教育。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要实现个性化教育,首先要从小学教育开始。
个性化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更精细化的服务。
这就需要小学教师从教育自己的教育理念出发,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教育服务。
2.2 教育领域的互联网化教育领域的互联网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将教育领域互联网化应用到小学教育中。
小学教师将更多地使用数字教育技术,例如:微课、视频教学、智慧教学等技术,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
2.3 班级管理智能化在未来,班级管理将变得智能化。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每个班级团队都需要一位管理者,即班主任。
班主任要面对许多逐渐增加的任务,例如学生的素质评价、家长关系处理等。
在未来,班级管理将越来越智能化,教师将使用智能设备、智能软件等工具来协助管理班级。
三、小结小学教师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现状及提升策略小学语文教师素质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人格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今教师素质的提升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将从现状和提升策略两方面进行浅谈。
一、现状分析1. 教师素质的不足目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教学理念和方法相对陈旧。
这些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以及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些教师的学科素养也有待提高,对典籍和名著的理解及传授不够深入,缺乏创新的教学方法,容易形成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的现象。
2. 教育环境的挑战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一些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着诸多挑战。
例如学生学习压力大,教学任务繁重,社会评价趋向功利化等。
这些挑战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情感态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提升策略1. 培养教师专业素养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教师培训班和进行学科教学研讨,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
鼓励教师参与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塑造教师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有着正确的教育理念和职业操守。
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组织教师座谈交流等方式,引导教师形成积极向上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职业操守。
3. 注重学科素养培养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典籍和名著有着深入的理解和传授。
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通过编写教材、开展学科研究等方式,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对典籍和名著的了解和传授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鼓励教师创新,增加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学校和教育部门需要共同努力,建立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对教师进行激励和奖励,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通过以上的提升策略,相信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将会有所提升,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人格培养提供更好的保障。
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提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学校、教育部门、教师本人以及学生和家长都应该积极参与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提升做出贡献。
小学教师心理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

小学教师心理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引言:作为小学教师,他们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承担着育人、教育的重大责任。
然而,在工作中,小学教师也面临着来自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这会对他们的心理素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小学教师心理素质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小学教师心理素质现状1.1压力源多样化小学教师肩负着教学、班级管理等多项任务,工作压力较大。
同时,家庭和社会压力也会对他们的心理状态产生不良影响。
1.2情绪波动较大小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紧密,常常面临学生争吵、打架、不听话等行为问题,对他们的情绪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小学教师也会感到失落和自责,影响心理健康。
1.3自我调节能力不足由于工作量大、压力大,小学教师往往缺乏有效的自我调节能力,容易出现焦虑、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
二、对策建议2.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2.2建立疏导机制2.3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学校应为小学教师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职业满意度。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教师评优评先活动,激发教师的工作动力。
2.4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和家长应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家长可以与教师合作,互相支持和帮助,共同解决学生问题,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学校也可以组织家长会议、家长学校等形式,加强家校合作。
2.5培养积极心态小学教师应培养积极的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可以参加社交活动、运动健身等形式,放松身心,提高心理抗压能力。
同时,还可以进行自我调节训练,学会放下工作压力,保持平衡。
结论:小学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应注重保护和提高其心理素质,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支持机制。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2024年浅谈小学教师素质状况及培养对策

2024年浅谈小学教师素质状况及培养对策小学教育是教育体系的基础,而小学教师的素质状况则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质量的高低。
教师的素质不仅影响着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关系到学生个性、情感、道德等多方面的成长。
因此,对小学教师素质状况的深入了解以及探索有效的培养对策,对于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分析当前,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在知识结构方面,部分教师学科知识更新缓慢,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其次,在教育理念上,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因材施教的能力。
此外,教师的师德师风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尽管绝大多数教师都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但仍有少数教师存在教育不公、体罚学生等不当行为。
二、小学教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小学教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他们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其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不断提升教师素质,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最后,教师素质的提升也是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体现。
只有当每一位教师都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师德师风,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小学教师素质培养对策针对当前小学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培养对策:加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
通过定期组织学科知识更新、教育理念转变等培训活动,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创新能力。
建立完善的师德师风评价体系。
通过制定明确的师德师风标准,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引导教师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
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鼓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反思和同伴互助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现状及提升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升已经成为了现代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其中教师素质的提升成为了改善教育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其素质对于学生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需要加强提升,本文将从眼下的现状及提升策略进行探讨。
1、师资力量不足小学语文师资力量普遍薄弱,很多学校缺乏充足的资金和资源,并不能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培训条件和交流机会。
同时,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的师范教育水平和语文素养有限,导致教学质量不稳定。
2、教学内容滞后由于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储备受限,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缺乏对现代语言文化和语言学科的深刻认识,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脱节。
同时,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讲课方式枯燥,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3、自我提升意识不强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缺乏主动精神,缺乏自我提升的愿望和动力,缺少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没有很好地发掘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教学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1、提高教师的语文素养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语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引导教师多读一些好的文学作品,提高其文学修养;教师可通过听讲座、自学、参加教学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语言学科及教育学科的知识储备和教育知识;在教学中加强对动态新闻和当代语言文化的关注,紧跟语言文化的发展趋势。
2、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必须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体现个性化、多元化和灵活性。
应该加强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指导,落实“生动、轻松、有趣”的教学理念,通晓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3、加强教师思想理论引导教师的思想理论水平是教学工作质量的保证。
应该鼓励教师多读一些教育学科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参加各种教育活动和研讨会,引导教师不断提高其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思维,驱使教师在教学中以“全认知、全体验”的姿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中小学教师课程素养现状及提升路径

中小学教师课程素养现状及提升路径课程素养是课程活动对教师相关专业素养需求的集合体,是一个包括课程意识、课程知识、课程情意、课程能力和课程经验五维度要素的整体。
面对新时代深化课改的挑战,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素养亟待提升。
本研究对北京市2962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辅以访谈、座谈,了解教师课程素养提升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依据教师与课程的关系,基于学校课程建设及教师学校课程生活,构建教师课程素养提升的进阶路径。
一、当前中小学教师课程素养水平及类型(一)教师具有一定课程素养但各要素水平不均衡调查显示,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知识、课程情意、课程能力和课程经验五维度课程素养平均分皆超过4分,表明该市教师具备一定课程素养;从各要素而言,课程意识得分最高,其次是课程情意和课程经验,再次是课程知识和课程能力(表1)。
这说明,随着课改的持续深化,教师对课程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对课程的价值,即为什么教,有了更多思考,课程改革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教师对课程实践有较强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对课程改革较为认同,且态度较为积极,能自觉主动投入到学校课程建设实践中;改革中教师能唤起自己积累的课程经验,并不断鉴别、反思和重构,提升自己的实践智慧;相对而言,教师课程的专业知识特别是课程开发、实施及评价、管理等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总体而言,当前中小学教师对课程改革处于有意识、较认同但能力还需提升的阶段。
表1中小学教师课程素养要素水平(二)教师课程素养水平在多个因素上存在差异经均值检验,教师课程素养各要素除在学历、教龄和职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在性别、岗位、学科等因素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1.男女教师在课程知识、课程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男教师显著高于女教师(均值为4.27>4.16、4.24>4.15)。
2.在课程意识上,获得称号的教师显著高于未获得称号的教师(均值为4.63>4.51);在课程情意上,获得称号的教师得分更高(均值为4.39>4.25),表明更为认同、态度更为积极;在课程能力上,获得特级教师称号的教师显著高于其他教师(均值为4.42>4.13);在课程经验上,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显著高于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未获得称号的教师(均值为4.39>4.23)。
教师评价素养的现状、问题与提升策略

教师评价素养的现状、问题与提升策略
教师评价素养是衡量教师教学成果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教师评价素养存在以下现状和问题:
现状:
1. 教师评价素养的标准不统一。
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可能会导致评价结果的不一致和不公正。
2. 教师评价素养缺乏客观性。
评价过程中,一些因素,比如面孔、背景、人缘等都可能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使得评价结果不够客观。
3. 教师评价素养缺乏独立性。
有些评价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学校行政、学生的诉求、家长的期望等。
问题:
1. 教师评价标准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化。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能够提高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保障教师的评价权益。
2. 教师评价应注重自我筛选和自我批判精神。
每个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审视自己的评价过程并审视评价结果,挖掘自我存在的问题,改进自身的不足之处。
提升策略:
1. 强化师德修养,加强对评价标准和原则的了解和熟练掌握。
2. 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水平和竞争力。
3. 积极参加教师评价培训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评价规范和方法,跟随评价发展趋势,知悉评价的重要性。
4. 积极参与评价的过程,了解评价结果,并接受评价结果,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评价素养。
教师评价素养的现状、框架及发展建议

教师评价素养的现状、框架及发展建议教师评价素养的现状:目前,教师评价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教师的角色和职责也发生了转变。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关注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技巧,而现代教师评价则更加注重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发展。
然而,目前教师评价素养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许多学校和地区仍然使用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成绩和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教师的多元化发展。
其次,教师评价标准不一致。
不同的学校和地区对教师素养的评价标准存在差异,缺乏统一性和科学性,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公平和不准确。
最后,教师评价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
评价结果往往只是单向传递给教师,缺乏与教师的深入对话和互动,无法真正促进教师的成长和提高。
教师评价素养的框架:基于现状的问题,可以建立以下教师评价素养的框架:1. 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评价教师的学科知识、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和教学设计等方面的能力。
2. 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果、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
3. 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情怀:评价教师是否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对学生的爱心、责任心等。
4.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创新能力:评价教师是否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参与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能力。
教师评价素养的发展建议:为了促进教师评价素养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建议:1.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制定统一的教师评价标准,明确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同时注重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2. 强化评价的参与性和建设性:建立教师评价的互动机制,鼓励评价者与教师进行深入的对话和反馈,推动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成长。
3. 提供专业发展支持: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和学习机会,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4. 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评价结果与薪酬、晋升等挂钩,激励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5. 加强评价结果的反馈利用:将评价结果用于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决策和规划,同时向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发展建议和支持。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现状及提升策略语文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语文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效果。
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是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之一。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素质存在一些不足,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现状,提出一些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现状1. 教育背景不够完善目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背景还不够完善,部分教师文化程度不高,语文专业知识水平不够扎实,教学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2. 教学观念滞后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比较传统,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经验,对教材的理解有限,缺乏多种方法的运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语文素养欠缺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也存在欠缺,阅读量较少,写作水平不高,语言表达能力受到一定的局限,这给教学教研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 教学管理不够科学在教学管理方面,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的管理意识较弱,课堂管理不够规范,学生纪律性不强,缺乏高效的课堂管理策略。
二、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策略1. 提高教师的教育背景为了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教育部门可以加大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力度,对教师进行深入系统的语文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
2. 推动教学观念的更新教育部门可以组织一些校际交流活动,邀请一线优秀的语文教师分享教学经验,推动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鼓励教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3. 加强语文研究教育部门可以鼓励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参加语文研究和教育教学研究,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支持。
结语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素质,不仅需要教育部门的支持和投入,也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努力和不断的学习。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水平,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中小学教师教材素养现状与进路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的情境中运用目标语言。为了达到这 个目标,外语教学需要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设计真实、实用的语言任务,并提 供足够的支持和指导。
四、结论
外语教学研究中的知识、能力和运用能力是相互关联的。知识是基础,能力是 在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运用能力则是将知识和能力应用于实际情境的 能力。为了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这三个方面的发展,并采用合适的 教学策略和方法。
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中,外语能力已成为一项必要的技能,对于个人和国家的 竞争力至关重要。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知识、能力和运用能力是三个关键的组 成部分,它们相互关联,共同影响着学习者的外语水平和应用能力。
一、知识
外语教学的首要目标是传授知识。这包括基本的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和语 音,以及文化知识,如风俗习惯、价值观和历史背景等。语言知识是语言理解 和表达的基础,而文化知识则有助于理解语言的内涵和外延。
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教材素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育部 门应当调整相关政策,加大对教师教材素养的培训力度。例如,可以组织专题 讲座、研讨会等活动,让教师们深入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和教学要求。其次,社 应加强教材建设,提高教材的质量和适用性。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教师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教材内容 与时俱进,贴近生活。此外,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教材素 养。这包括不断深化对教材的理解、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教育改革动态等多 方面。
2.完善法律法规。修订《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弥补现有法 律的漏洞,使劳动者的权益得到更加全面的保障。
3.强化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劳动监察执法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查处违反 劳动基准法规的行为。
4.普及法律教育。加强对劳动者的法律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 护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良好氛围。
小学全科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及强化策略

小学全科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及强化策略【关键词】小学全科教师;专业素养;理论知识;实践练习全科教师的出现,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某些地区教学资源短缺的情况。
而且全科教师的个人素质较高,教学能力较强,一个人能完成多个学科的教学任务,还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对当前的教育行业发展来说有很大的作用。
不过,从小学全科教师专业素养的现状来分析,仍然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不足,致使全科教学无法顺利开展,导致学生出现了偏科的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教师要从自身做起,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
在实践的教学中磨练自己的技能。
依据当前的教学环境,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
从多个方面出发,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为教育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小学全科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分析(一)理论知识不全,缺乏针对性就目前小学全科教师的理论知识能力现状来看,缺乏整理、知识点混乱等情况普遍存在,以至于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时常出现偏科的现象,不利于全科教育功能的高效发挥。
比如,一些学校虽然设置全科教师岗位,但其实是选出实力较强的单科教师兼任其他科目教学,对其他学科的知识不够熟悉,在其他学科中的教育功能也难以全面发挥。
同时,部分教师在各科教学中都是以相同的方法展开说教式教学,对于存在差异的学生缺乏针对性方法,致使教学效能流失。
(二)实践能力不足,缺乏灵活性从当前小学全科教师的实践能力来看,在具体的教学中,原本學科的教学活动教师还能够得心应手,但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就会出现教学手段混乱,管理不善等情况。
而且,由于担心会对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大部分全科教师在进行其他学科的教学时,都是采用单一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的,使教学缺乏灵活性。
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活动中,只想着怎样完成教学任务,却忽略了学生的需求,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知识的兴趣。
(三)学习意识不强,缺乏递进性教育教学行业在不断发展,各个学科的教材也在不断更新,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全科教师同时兼任多个学科的教学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能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引导。
我国教师素质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教师素质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方面:许多教师虽然不排斥新的教育理念,但真正将这种理念融
入到他们的观念系统中,付诸实践的少之又少,教育理念虚知现象比较严重。
2.专业素养方面:虽然我国绝大多数小学教师已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学历水平,
但因为我国教师队伍基础薄弱2,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不高,所以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还相当突出。
3.民办教师方面:我国还存在着大量的民办教师,这些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
大部分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
小学教师的业务素质现状及其对策

小学教师业务素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现代社会, 人类充满着希望和挑战。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 科技革命迅猛发展, 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 世界各国为发展本国经济, 挑战未来都紧紧抓住现代教育问题开展教育改革, 以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
我国当然也不例外。
随着我国对教育的重视, 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倍受关注的同时, 教师素质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尤其是教师的业务素质, 因为教育教学职责履行得怎样, 主要是由教师的业务素质决定的。
所谓教师的业务素质, 就是指在国家学校教育制度所限定的学制系统内, 取得不同级别科类教师资格的教师在履行相应职务时所应具备的学科门类知识和所应达到的能力水平。
一般而言, 教师的业务素质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两方面的内容。
教师业务素质是履行教书育人职责, 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提高国民素质使命必备的基本条件。
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能力的培养, 乃至于影响人才的培养和国民素质的提高。
所以, 必须充分认识教师业务素质在教育学生、培养人才中的作用。
既然小学教师业务素质如此重要, 所以就应该对他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
在了解的过程中, 我发现当前我国小学教师的业务素质状况存在着很多问题。
第一, 小学教师的学科结构单一, 难以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发展要求。
我国许多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有将近78%的教师认为,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中, 对学生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不能很确切的给予解答, 主要表现在跨学科的知识掌握得不是很好,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强调的是全面, 面对小学生的好奇的求知欲望, 作为教师你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知识技能, 这样才是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
第二, 教师的教育思想保守, 观念落后, 缺乏创新精神。
新课堂标准改革下, 要求我们广大小学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
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方式。
当前小学教师的素质现状

小学教师素质现状一、总体素质现状(一)教育观念陈旧农村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主动学习和接受新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意识淡薄,缺乏创新意识,不能与时俱进。
上课满堂灌、题海战术、频繁考试、片面追求分数等现象比比皆是。
如陈至立同志所说:“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基础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在一些地方就像有的同志形容的‘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
(二)教学手段滞后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存在气氛沉闷、方法呆板、手段落后、组织松散、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等现状,相当一部分教师不能或不善于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还是沿袭“一幅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即便有些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形同虚设。
(三)科研能力薄弱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大量违背教学规律的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仍在流行,教法改革实验往往“一窝蜂”、“一阵风”。
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教师科研能力差,对教学规律缺乏理性思考,缺乏研究,对引进的教法只取其形,难得其神,不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进行研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四)心理素质不容乐观由于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条件待遇相对较差,超负荷的工作加重了农村教师的身心负担。
随着社会对教育及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学方法不断创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学校管理中的严格考核和教师聘任制的逐步深入,上岗、评优、晋级、提职等方面的公开竞争日趋激烈……这些都会给教师带来新的压力,造成激烈的冲突,教师的心理问题不断凸现,心理健康亟待关注。
二、中小学素质现状分析一、中小学教师素质的一般情况(一)中小学教师供求情况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队伍的规模和素质都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据统计,我国在1949年时有小学教师84.9万人,普通中学教师10.4万人。
而截止到1999年底,我国中小学教师数量达到了1000多万名,成为国内最大的一个专业团体,并承担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小学教育。
小学教师素质调查报告

小学教师素质调查报告业务知识素质是教师群体素质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主要涉及小学教师在学科知识、教学方法、教材使用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教师对自身应具备的业务知识素质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
调查发现,有80%的教师认为自己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高,但也有一部分教师持较低的认识。
2、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统计数据显示,60%的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方面有一定的能力,但也有一部分教师认为自己还需要提高。
3、教材使用的熟练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70%的教师认为自己在教材使用方面熟练度较高,但也有一部分教师认为自己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造成这种认识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师个人的研究态度、学校的培训机制等因素。
因此,加强教师的业务知识培训和提高教师的自我研究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三)教育教学素质教育教学素质是衡量教师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
主要涉及小学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学生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对自身的教育教学素质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调查显示,有7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设计合理,但也有一部分教师认为自己还需要改进。
2、教学组织的能力。
统计数据显示,80%的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组织方面有一定的能力,但也有一部分教师认为自己还存在一些不足。
3、学生评价的准确性。
调查结果显示,60%的教师认为自己在学生评价方面准确度较高,但也有一部分教师认为自己还需要提高。
造成这种认识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教育观念等因素。
因此,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培训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四、调查结论与建议通过对我校小学教师素质的调查,可以看出教师对于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业务知识培训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师素质现状一、总体素质现状(一)教育观念陈旧 农村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主动学习和接受新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意识淡薄,缺乏创新意识,不能与时俱进。
上课满堂灌、题海战术、频繁考试、片面追求分数等现象比比皆是。
如陈至立同志所说:“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基础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在一些地方就像有的同志形容的‘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
(二)教学手段滞后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存在气氛沉闷、方法呆板、手段落后、组织松散、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等现状,相当一部分教师不能或不善于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还是沿袭“一幅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即便有些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形同虚设。
(三)科研能力薄弱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大量违背教学规律的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仍在流行,教法改革实验往往“一窝蜂”、“一阵风”。
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教师科研能力差,对教学规律缺乏理性思考,缺乏研究,对引进的教法只取其形,难得其神,不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进行研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四)心理素质不容乐观由于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条件待遇相对较差,超负荷的工作加重了农村教师的身心负担。
随着社会对教育及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学方法不断创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学校管理中的严格考核和教师聘任制的逐步深入,上岗、评优、晋级、提职等方面的公开竞争日趋激烈……这些都会给教师带来新的压力,造成激烈的冲突,教师的心理问题不断凸现,心理健康亟待关注。
二、中小学素质现状分析一、中小学教师素质的一般情况(一)中小学教师供求情况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队伍的规模和素质都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据统计,我国在1949年时有小学教师84.9万人,普通中学教师10.4万人。
而截止到1999年底,我国中小学教师数量达到了1000多万名,成为国内最大的一个专业团体,并承担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小学教育。
全国有小学专任教师586万人,其中,大学专、本科以上学历者约有95万人,约占16.2%;中专、高中毕业的约有467万,约占79.7%;高中以下学历者24万人,占4.10%。
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为95.9%。
在全体小学专任教师中,有290.97万人是女性,约占49.65%。
初级中学教师总数接近315万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39万余人,约占12.4%,大学专科学历者230万人,约占73.1%;学历合格率为85.5%。
高中专任教师69万余人,其中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者近46万人,学历合格率为65.9%。
普通中学女专任教师总计155万人,占中学专任教师总数的40.4%。
另据教育部发布的《200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到2000年,我国有小学民办专任教师27.72万人,比上年减少了21.94万人;民办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重为4.73%,比上年下降3.74个百分点;有初中专任民办教师2.49万人。
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6.9%;初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达到87%;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68.43%。
截至2005年底,全国普通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8%、95%、83.5%,其中专科以上小学教师达到56.3%,本科以上的初中教师达到35.3%,研究生学历的高中教师达到1.2%,本专科学历的教师成为新增教师的主体。
可见,我国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二)中小学教师性别、年龄、职务结构分 1.性别不同性别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特别是在心理倾向性方面。
在女教师占小学教师总数的绝大部分情况下,男孩子们会缺少性别角色榜样,而女孩子们也无从认识和体会正常的性别关系。
所以,在构筑教师群体素质结构时,应该考虑到教师性别的合理搭配。
目前,从我国中小学教师总体看,不存在性别的明显偏差。
女性在中小学专任教师总数中分别占40.4%和49.05%。
但在局部地区出现了女性教师数量明显高于男性的局面,而且这种性别结构的偏差在初等教育阶段表现最为突出。
2.年龄在我国586万小学教师中,年龄在35岁以下者280万人,约占总数的47.8%;36~50岁的教师232万人,约占总数的39.6%;初中35岁以下的教师有近253万人,占384万初中教师总数的65.8%,36~50岁的教师约98万人,占初中教师总数的25.5%;高中教师年龄在35岁以下的有43万多人,约占69万高中教师的62.8%,36~50岁者近18万,占高中教师总数的25.9%。
可见,我国中小学35岁以下教师的比例平均超过50% 3.职称在约占47.8%的35岁以下小学青年教师中,获得小教高级职称的仅占该级职称总数的7.2%,拥有小教一级职称的也仅占9.2%;而仅占教师总数12.6%的50岁以上小学教师却占小教高级职称总数的50%以上。
普通中学的情形也基本相同:初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获得高级职称的仅占2.2%,高中青年教师高级职称的比例也只有4.4%。
由此可见,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较为普遍地存在着高级职称在教师群体各年龄阶段呈偏态分布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师职业成熟的一般规律。
据“面向21世纪中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特级教师成长过程调查研究”课题组对全国500多位特级教师问卷调查分析,一名教师从入门到胜任工作要3年左右时间,到单独承担任务和尝试创新约需4~8年;从成熟到进入教学效果的最佳状态需要8~15年,到出科研成果阶段则需15~30年。
这种现象说明,我国青年教师业务培训和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任务相当艰巨与紧迫。
二、中小学教师素质方面的主要问题人们对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基本估计可以概括为:数量不足,待遇太差,地位低下,素质不高,队伍不稳,民办教师数量庞大。
在改革开放二十几年后的今天,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的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
但是,目前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现状与社会及教育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其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师德问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真正天国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杜威)然而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灵魂也出现了问题,“最后一片净土”也不再干净。
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一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注意修养自身师德,崇尚“利益至上”,放弃自我道德约束,以致使自身的道德品质与社会要求出现较大反差。
某些教师或无视本职工作,热衷于“有偿家教”,搞第二职业;或利用职业之便谋取一己之私;或以罚代教,违法乱纪,触犯刑律等等。
教师的种种类似行为都有悖于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有损于人民教师的形象,既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也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有人才会发出“谁来拯救灵魂工程师的灵魂”这样的呼声。
近年来,常常有某教师殴打、体罚学生,某教师侮辱学生人格,某教师为满足自己的私欲,无视教师职业道德等类似的新闻见诸报端。
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人们对中小学教育的关注,另一方面说明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师德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问题的。
(二)专业素养问题尽管我国绝大多数小学教师已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学历水平,中学教师中的大部分也已学历达标,但是,由于我国教师队伍基础薄弱,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教师法》对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偏低,对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也就不高。
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还相当突出。
且看1999年10月的一则报导《考老师》:改错:震耳欲聋、阴谋鬼计、以身作则……“七千零三万五千三百四十”的阿拉伯数字写法是什么?就是这样的题目,在广东阳山县的教师基础知识测验,竟有349人不合格,最低分3分,这着实让世人吃了一惊。
基础教学知识的缺乏还只是一个方面,不少教师还有一个封建的头脑,残留着很多封建迷信的意识,缺乏现代的民主、科学思想。
某中学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因为一个学生闹着玩,突然踢开宿舍门,室内一位14岁的住校女生受到惊吓,当晚发烧,无法入睡。
按迷信的说法,这是丢了魂,所以那位学生的父亲——正好也是学校的教师,在除了给这位女生打针吃药以外,还特地找来了一名阴阳先生,给她“收魂”,作了一通莫名其妙的法,画了一堆奇形怪状的符;大张旗鼓地在晚上烧掉了。
(三)民办教师问题三、教师专业性及其问题(一)1.专业性职业的标准2.教师专业性现状(二)我国教师专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1.知识结构比例失调,从教能力显得不足我国现任中小学教师知识结构比例失调,学科专业知识相当较好,但从教能力显得不足。
案例:案例2.1:一位老师上语文课,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朝”字,然后问学生:“同学们看黑板上有什么?”学生答:“有字”。
老师问:“这是什么字?”有学生举手答:“这是朝鲜的朝字”。
老师说:“不对!”又有学生站起来答:“这是朝气蓬勃的朝”。
老师又说不对。
这时候学生开始挖空心思地回答,有学生说是中国字,有学生说是汉字。
老师都说不对。
最后,老师恼火地指责:“都是傻瓜,这是多音字”!分析老师的提问语言表述不明确,使学生难以理解教师提问的用意2、专业道德危机潜伏,师德建设仍需加强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形势,教师职业道德潜伏着危机。
根据有关调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①事业心、进取意识、敬业奉献精神不足,②体罚学生的现象仍然比较常见。
③部分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差的学生。
④个别教师的不良行为损害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3.教师学历偏低,专业训练亟待强 4.在职进修形势紧迫,专业发展任重道远 5.专业自主受到限制,专业权力名不副实 1993年10月通过的《教师法》和1995年3月通过的《教育法》,规定教师现阶段的权利主要有以下几项:①教育教学权。
②科学研究权。
③管理学生权。
④获取报酬待遇权。
⑤民主管理权。
⑥进修培训权6、教师组织力量薄弱,活动时空余地有限三、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现状的提高策略 (一)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内强师德,外塑形象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一位教师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文化知识,作风仪表对学生都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使教师胜任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
因此,要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内强师德,外塑形象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
(二)学习课程标准理念,丰富理论,更新观念基础教育的改革与振兴,需要以更新观念为先导。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组织者和实践者,率先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显得尤为重要。